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最新)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01-答案

(人教版最新)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综合测试01-答案

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该地位于湖南,湖南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答案】B【解析】从4幅图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植被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都是夏季较冬季多,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和石栎 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秋高春低,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大致为“单峰曲线形”。

3.【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可知,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故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徽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树种单一。

4.【答案】B【解析】一般杂树是在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下自然生长的植被,属于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正值春季。

“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杂树冬季落叶,此时开始长出新叶,则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据此可排除A、C两项。

从图中树型看,也不可能是针叶林,故为落叶阔叶林。

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5.【答案】C【解析】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区,森林分布广,则代表森林生态区的是乙。

从森林区向内陆,降水减少,则丙为草原生态区;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生态区。

6.【答案】D【解析】由图b可知,冬季林地植被覆盖度较草地高,可判断I曲线是草原生态区、Ⅲ曲线是森林生态区,Ⅱ曲线是农业生态区。

草原生态区气候干旱,则年太阳辐射总量大。

7.【答案】B【解析】Ⅱ曲线(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6月份出现低值。

结合华北平原农业类型,6月份正是农作物成熟时期,因农作物被收割而植被覆盖度下降。

8.【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各月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随海拔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A项正确。

雨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变化较小,B项错误;旱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差异较大,C项错误;土壤含水量低海拔地区低于高海拔地区,D项错误。

9.【答案】B【解析】4月份为春季,此时气温回升快,而雨季尚未到来,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普遍偏低,B项正确。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五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五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同学暑假去阿尔卑斯山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为该山地的局部南北坡植被的垂直变化图。

最有可能在下图中①地采集到的植物标本是(),①地下面为山地针叶林,而①地上面为高寒荒漠,即该地位于森林与荒漠之间,最可能是草原或荒漠草原,D正确。

我国广西引进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的几种高大桉树作为造纸原料。

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因为其生长快,3—5年即可成才,被称为“速生桉”。

下图示意广西某地种植桉树前后的变化。

读图,完成2~3题。

2.广西的主要地带性植被为()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3.广西大量引种桉树,可能导致()A.生物多样性减少B.湿地面积变大C.地下水位下降D.降水量增大2题,广西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A正确。

第3题,由“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和图示可推知广西大量引种桉树,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3.C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读图,完成4~5题。

4.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A.喜光、喜湿B.喜阴、喜湿C.耐寒、喜旱D.喜热、耐旱5.调查发现,近年来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B.光照更加充足C.降水逐渐变少D.水土流失加重4题,根据不同坡向森林植被所占的百分比可知,该森林植被在阴坡、迎风坡时,各海拔阶段所占比重均最大,说明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B对;与阴坡相比,阳坡所占比重小,说明该森林植被不喜光,A错;海拔超过1 800—1 900米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说明该森林植被不耐寒,C错;与迎风坡相比,背风坡所占比重小,说明该森林植被不耐旱,D错。

第5题,近年来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说明高海拔处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A对;该森林植被喜湿,增长趋势明显,说明降水增加,C错;该森林植被喜阴,故光照充足不是其增长趋势明显的主要原因,B错;水土流失加重不利于森林植被的生长,D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域有终年积雪散布,终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平和降水相关。

以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A. 3 100 m B. 3 300 m C. 3 700m D. 3 900 m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三题。

2.峻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沉的土壤的缘由是(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腐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读下面〝沿海地域一山地垂直自然带散布图〞,回答以下三题。

3.该山地能够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域 B.北半球亚热带地域C.南半球温带地域 D.南半球亚热带地域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以下两题。

4.F自然带在此处散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要素是( )A.陆地的纬度散布 B.降水条件C.地形 D.洋流读〝北半球某区域表示图〞,回答以下三题。

5.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表达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以下图为〝某大陆沿45°纬线在地质历史时期从古至今的四个阶段的地形剖面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6.图①中大陆上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针叶林以下图表示三座山地垂直自然带散布,完成以下两题。

7.丙山地山麓地域的气候主要受( )A.季风的影响 B.信风的影响C.西风的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8.以下图为〝某地垂直自然带谱表示图〞,读图,回答下题。

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 )A.该山地能够位于云贵高原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甲坡的水热状况优于乙坡 D.水分差异招致植被类型不同9.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域,在无人类搅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动摇但基本动摇表达了自然天文环境( )A.具有一致的演化进程 B.具有平衡功用C.停止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D.具有消费功用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表示图〞,回答以下两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由材料可推知,猴面包树是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物。

③符合题意。

2.【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猴面包树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

这是为了在旱季提供生长所需水分,其特性是为了适应生长区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3.【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植被生长在流石滩,流石滩的环境是比较干旱的,所以不可能是山麓冲积扇或者滨海潮间带;流石滩是受重力影响,从高山山坡滚落下来的石块或者碎屑岩石。

荒漠戈壁气候极端干旱,水母雪兔子的生长需要水分,而荒漠戈壁多沙丘细沙,土壤松散,不适合它的生长扎根。

4.【答案】B【解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的本质特征——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植被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通常是以枯枝落叶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①正确。

植物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生命机体的需要,②正确。

风化有多种,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植被通过根系对土壤的结构及孔隙度都有影响,最典型的是植被的根劈作用,④正确。

水分和热量的交换需要太阳辐射和水循环及重力能,③错误。

5.【答案】A【解析】图中显示,山顶中间部分平坦,土壤层较厚,保水性好,发育了常绿阔叶林;山顶四周,地形崎岖,土壤层较薄,保水性差,故发育耐旱的硬叶林和矮小的灌木。

所以土壤的差异影响了植被的差异。

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沟谷雨林区位于崖底,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沟谷被山块围合,地形封闭,沟谷内温度较高,水分充足,形成湿热的小环境,该类区域也被称为“热岛+湿岛效应”。

7.【答案】B 【解析】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是“顶平、身陡、麓缓”,山体的崩塌和侵蚀形成的堆积物,最易堆积在坡麓地带,使土层变厚、变广,进一步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扩大,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可能会波动变化,但崩塌及侵蚀可能会使得山顶更加干旱,顶部生态受破坏,整体区域植被类型不变也可能会减少。

(推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检测题(带答案详解)

(推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检测题(带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图,完成1~2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

”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到玉门关B.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河汛期一般出现在冬季B.图中湖泊对河流的ab段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C.从a到c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D.a地区地下水的不合理开发会使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是大西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的B.ab附近高山自然带的基带为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图中d处地形名称是冲积扇D.b点东边的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读“①(10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6.影响①与②两地、②与③两地山地针阔混交林出现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降水、热量 B.热量、降水 C.降水、降水 D.热量、热量2009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据图回答7~8题。

7.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8.沿途自然带变化依次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C.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9.经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于甲、乙两点。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和解析)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个体微小生物的总称。

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土壤、植被的变化非常敏感,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较大的差异。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微生物所含的生物总量。

下图为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在土层0~15厘米厚度范围内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A.夏高冬低B.大致为“单峰曲线形”C.秋高春低D.各季节几乎没有差异3.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树种单一D.植被密集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4.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

图a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b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图a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6.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b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A.积温高B.年降水量多C.年平均风力小D.年太阳辐射总量大7.与I、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土壤水分状况是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同时植被也影响着土壤水分状况。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出现2011年度首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A.土壤B.植被C.地貌D.水文2.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A.生产功能B.消费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中表示的是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C.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D.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5.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A.植树种草B.修水库C.围海造陆D.围湖造田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A.整体性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7.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A.abc B.def C.ace D.bdf8.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江汉平原把旱地改为水田,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诗反映了A.岩石圈物质循环B.能量交换C.生物循环D.大气循环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11.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2010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2~13题。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出现2011年度首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2.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中表示的是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C.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D.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5.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围海造陆 D.围湖造田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A.整体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7.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A.abc B.def C.ace D.bdf8.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江汉平原把旱地改为水田,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诗反映了A.岩石圈物质循环 B.能量交换 C.生物循环 D.大气循环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11.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2010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2~13题。

(人教版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省一等奖)

(人教版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省一等奖)

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该循环示意图通过二氧化碳的循环流动展示了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的简要过程,表明是生物循环。

2.【答案】D【解析】在生物循环中,绿色植物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另一方面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3.【答案】B【解析】结合图例,根据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推知,图例所示植被类型是草原,其中a表示温带草原,b表示热带草原。

故选B项。

4.【答案】A【解析】亚欧大陆面积广大,干旱地区面积也大,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温带草原在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大。

故选A 项。

5.【答案】C【解析】b表示热带草原,可知其对应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故选C项。

6.【答案】C【解析】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强;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温、年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强;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相关性较强。

2001—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上下浮动,并非下降趋势,A项错误。

年降水量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年均温的变化,B项错误。

森林区植被覆盖度大小主要受年均温影响,C项正确。

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正相关,D项错误。

7.【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植被覆盖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c、b、a。

森林区降水较丰富,植被覆盖率高,且森林的树冠大,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大;草原区降水偏少,植被覆盖率较低,且草地叶小,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也小;荒漠区降水极少,植被覆益率极低,植被稀少,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更小。

故选B项。

8.【答案】D【解析】读图1,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

读图2,根据旗形树冠形状,风向为主导因素,该地位于西风带,主风向为西北风,树冠向东南方向伸展。

照片有逆光现象,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偏北向逆光概率高。

所以镜头朝向最可能偏北,西北或东北方向,D项正确。

9.【答案】A【解析】根据图1位置,甲地位于40︒S~60︒S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是温带森林,A项正确。

word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word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第五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2.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3.“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4.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5.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6.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7.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8.自然林无人施肥,仍能生长茂盛,其重要的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充分B.位于沿海地带,降水丰富C.大多位于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周围,二氧化碳含量高,有利于有机物的形成D.林中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土壤9.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是()A.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B.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C.排干湖泊、沼泽,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D.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10.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A.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地区使用石灰等物质,中和土壤酸度11.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属于()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2.下列四副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题:13—14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天山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D..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阳坡 B.南坡是阴坡 CA ) 14.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到(D.山地草甸草原.荒漠草原 B .山地草原 C .高山草甸A 15题:读下面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后回答)(.图中所示自然带①是15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 C.苔原带 DA.热带雨林带二、综合题(共4小题,满55分))16.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万人口的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分地方,包括2000年月,海水淹没了有112个189年20019月才成为联合国第首都的机场及部分住宅和办公室。

人教版(2019)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三叠系石灰岩柱景观图,其顶部有木本植物生长,山麓地带多常绿木本植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A.新疆B.山东C.湖北D.西藏2.形成该地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3.维持该岩柱顶部木本植物生长的主要条件有()A.空气氧气含量较多B.岩隙水分较充足C.土壤肥沃D.太阳辐射较强4.读“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下列关于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B.有机质在风化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C.生物的综合作用,可以抑制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D.植物可以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全部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土壤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土壤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能生长植物。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是指陆地的疏松表层B.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C.质地疏松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D.有机质多的土壤,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6.有关土壤肥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能力B.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所含有机质的多少C.一些土壤有肥力,一些土壤没有肥力D.人类耕作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A.黑土、水稻土、红壤B.水稻土、黑土、红壤C.红壤、水稻土、黑土D.红壤、黑土、水稻土8.下列关于a、b、c三种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土壤可通过掺入沙子、施用石灰等方法进行改良B.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汉平原等地C.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因为降水条件好D.a、b、c三种土壤中,c土壤的透气性最好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5单元 自然环境特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引起座头鲸迁徙的直接因素是()1.(2)冬夏季均可采食海域()A. 觅食B. 繁殖C. 水温D. 洋流【答案】A【解析】(1)由图可知根据图中冬、夏季座头鲸采食区域不同因此可以推测影响座头鲸迁徙的主要因素是食物而不是繁殖、水温和洋流因素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答案】D【解析】(2)由图可知座头鲸冬夏季均可采食的海域主要在印度洋北部这里是受季风影响存在季风洋流夏季时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有关甲乙板块边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2.(2)乙的地形为()2.(3)乙处渔场捕鱼量相对较多的季节是()A. 甲为生长边界乙为消亡边界B. 甲乙都为生长边界C. 甲为消亡边界乙为生长边界D. 甲乙都为消亡边界【答案】A【解析】(1)根据经纬度和板块分布判断该地应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甲为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界为生长边界乙为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边界为消亡边界 A正确故选A【答案】D【解析】(2)乙为消亡边界应为海沟 D正确海岭出现在生长边界 A错误海盆应位于大洋中部此处离大洋中部较远 B错误大陆架水深较浅此处为板块消亡边界水深较深C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3)综上判断乙处渔场应为秘鲁渔场秘鲁渔场的形成主要受东南风的离岸风影响形成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南半球南回归线附近受东南信风控制离岸风影响较大海水上泛更多渔业资源更多捕鱼量相对较多 B正确故选B3.(1)地球土壤中氦-3含量极少可能因为()3.(2)“嫦娥五号”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A. 雨水冲刷强B. 大气层阻挡C. 地球引力弱D. 日地距离远【答案】B【解析】(1)太阳在活动过程中不断释放氦-3并抛向周围空间地球由于存在厚重的大气层而隔绝了很多氦-3 而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阻挡能够接纳这部分资源故选B【答案】C【解析】(2)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天体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脱离地球奔向月球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成为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为人造天体 C对故选C4.(1)2010年9月~2011年8月有关当地逆温逆湿现象说法正确的是()4.(2)流沙前缘的逆温逆湿现象会()A. 9月开始出现逆温现象B. 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C. 10月开始出现逆湿现象D. 逆湿现象夏季比冬季更加明显【答案】B【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逆温是下冷上热当逆温现象发生时温度差值为正值且值越大逆温现象越明显逆湿是下湿上干的现象当逆湿现象发生时相对湿度差值为负值且值越小逆湿现象越明显综上所述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逆湿现象冬季比夏季更加明显故选B【答案】A【解析】(2)逆温是下冷上热逆湿是下湿上干逆湿有利于大气中水汽渗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同时逆温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稳定性增加风力较弱水分蒸发较少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故选A5.(1)“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5.(2)关于中华龙鸟生存时期的时间表述格式正确的是()5.(3)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 软流层B. 地壳C. 下地幔D. 地核【答案】A【解析】(1)火山灰来自于岩浆一般认为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故选A【答案】D【解析】(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中华龙鸟生存时期的时间表述地质年代的表示应该是宙/代/纪故选D【答案】B【解析】(3)该岩石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物和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可知中华龙鸟生存的地方有丰富的动植物而动植物多分布在温暖湿润、有充足水源、不易遭受灾害的地方且页岩是由湖泊沉积形成的故B正确故选B6.(1)穿山甲濒临灭绝将导致()6.(2)拒绝食用穿山甲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资源枯竭C. 土地荒漠化D. 水土流失【答案】A【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穿山甲濒临灭绝将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A对穿山甲濒临灭绝对资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影响不大 BCD错故选A【答案】D【解析】(2)拒绝食用穿山甲是因为人和动物之间是平等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性原则没有体现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思想故选D7.我国红壤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A. 高温多雨B. 干旱少雨C. 寒冷干燥D. 炎热干燥【答案】A【解析】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阔低山丘陵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选A8.(1)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8.(2)图中a和b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 海浪侵蚀作用B. 冰川沉积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化学溶蚀作用【答案】D【解析】(1)图示地貌景观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为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故选D【答案】C【解析】(2)在喀斯特地貌中 a为石钟乳、b为石笋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温暖湿润的年份水分充足溶蚀作用强流水沉积作用也强石钟乳、石笋等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反之降水较少的年份石钟乳、石笋等发育较慢比较细小故选C9.(1)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 (2)下列化石可能出现于古生代地层的是()①三叶虫化石②恐龙化石③龟类化石④被子植物化石A.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 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 甲是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答案】B【解析】(1)读表可知甲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为恐龙应属于中生代乙地质年代位于甲地质年代之前其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有两栖动物应为古生代故选B【答案】B【解析】(2)恐龙化石应位于中生代②错被子植物化石应位于新生代④错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晚期一些两栖动物为了适应干燥的气候慢慢演化为爬行动物所以在古生代地层中可能出现三叶虫化石和龟类化石①③正确故选B10.(1)推测这些恐龙死亡的时期是()10.(2)下列关于恐龙生存时代表述正确的是()A. 古生代末期B. 中生代早期C. 中生代末期D. 新生代早期【答案】B【解析】(1)由材料可知这些恐龙化石距有2.2亿年历史结合地质年代表判断这些恐龙化石应形成于中生代早期即这些恐龙死亡的时期最可能为中生代早期故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答案】B【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生存于中生代该时期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B正确被子植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 A错误脊椎动物大发展的地质时代是晚古生代 C错误金属矿产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 D错误故选B11.(1)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11.(2)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 元古代末期B. 古生代末期C. 中生代末期D. 新生代末期【答案】B【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代但注意题干关键词“出现的地质年代” 所以最可能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故选B【答案】A【解析】(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表明百岁兰生存环境地下水埋藏深百岁兰根系发达 A对沙漠地区降水少夜间地表附近冷却速度快地表附近水汽易凝结气孔夜间张开可吸收水分叶片厚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保存水分 B错沙漠地区动物活动少白天气温高茎短同时只长两片叶子可减少蒸发所以茎短与风力大关系不是很大 CD错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2.(1)比较露地种植与大棚种植草莓成果季节的差异并说明原因12.(2)指出电子商务在草莓产业链中充当的区位因素12.(3)分析大棚技术普及对提升该市草莓市场竞争力的作用12.(4)简述产业集群对促进该市草莓产业发展的意义【答案】(1)露地种植夏季(春末夏初)大棚种植冬季原因温室大棚调节温度缩短成果期【解析】(1)两种种植方式成果季节的差异可从材料中得出即露地种植夏季成熟大棚种植冬季成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棚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温度满足草莓生长的热量需求缩短成果期【答案】(2)市场交通信息【解析】(2)电子商务与传统草莓销售相比拓宽了销售渠道扩大了市场范围而现代物流的发展也使草莓的销售突破了空间局限【答案】(3)改变成果期占领淡季市场(或错峰上市)冬季方便储运温室生产提升品质【解析】(3)大棚种植可缩短生长期实现错峰上市且冬季气温低水果保鲜期延长利于储运温室生产利于提升草莓品质【答案】(4)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形成完整产销一体化(或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业集群利于推动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发展13.(1)说明该区域风口风力强劲的原因13.(2)简述图示地区沙漠分布集中的原因13.(3)推测新疆容易出现大风天气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常年受西风气流的控制风向稳定受谷口两侧山地影响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解析】(1)该区域地处中纬度常年受西风气流的控制风向稳定该地区山脉走向与风向一致在风通过时会产生“狭管效应” 风速加快风力增强【答案】(2)降水少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差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河流短小多时令河水源供给不稳定植被覆盖率低植被个体矮小固沙能力弱【解析】(2)图示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差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河流短小多时令河水源供给不稳定植被覆盖率低植被个体矮小固沙能力弱因此沙漠分布集中【答案】(3)冬春季节理由冬春两季的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力强劲植被覆盖率较低【解析】(3)新疆地区深处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地区温差大气压差大加上植被少摩擦力小风力强劲14.(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盖孜河谷内松散堆积物多的原因14.(2)与降雪相比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帕米尔高原冰川的消退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答案】(1)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断层发育岩石易破碎气候高寒岩体冻融风化作用强烈冰川作用产生大量冰碛物地形陡峭河谷落差大河流水流速度快流水作用较强产生沉积物较多【解析】(1)内力作用可以从板块运动等方面分析外力作用可以从气候、风化作用、冰川作用、流水作用等方面分析【答案】(2)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冰川补给来源变少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雪面积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冰川融化与降雪相比降水的温度较高增加冰川区域温度加速冰川融化【解析】(2)冰川融化加速可从冰川形成量减少和融化量增加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降雪变为降水冰川补给来源减少另一方面降水使得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且雨水的温度更高使冰川升温进一步加速冰川融化15.(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15.(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15.(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答案】(1)该地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解析】(1)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沙漠广布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且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加剧蒸发同时该地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该地区趋于干旱最终演变成“死亡之海”【答案】(2)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解析】(2)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向黄河大量输送泥沙而大量流沙进入黄河使黄河含沙量剧增水质变差同时会淤塞河床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流沙阻塞河道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荒漠化面积扩大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且气候变得更加干旱补给黄河的水量减少【答案】(3)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析】(3)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应从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角度找答案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16.(1)说明黔桂喀斯特山区森林植被NDVI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基本特征16.(2)分析黔桂喀斯特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森林植被NDVI较低的主要原因16.(3)分析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NDVI随坡向变化不明显的主要原因16.(4)简述黔桂喀斯特山区2000~2016年年均植被NDVI增加产生的生态意义【答案】(1)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明显单峰变化海拔400~600米高度NDVI最大自此高度向下向上递减【解析】(1)描述变化特征要充分提取图示信息主要从整体变化趋势、极值、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从图中看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明显单峰变化海拔400~600米高度NDVI最大自此高度向下向上递减【答案】(2)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水热条件差海拔2000米以上风速较大坡度大土层薄土壤贫瘠【解析】(2)黔桂喀斯特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森林植被NDVI较低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水热条件、风速、土壤等方面分析【答案】(3)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光热水条件较好阳坡和阴坡光热水条件差异不大【解析】(3)黔桂喀斯特山区植被NDVI随坡向变化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光热水条件的差异度小等方面分析【答案】(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效防治当地石质荒漠化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当地大气、水环境质量【解析】(4)黔桂喀斯特山区2000~2016年年均植被NDVI增加产生的生态意义主要从保持水土、防治石漠化、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选择题1.下列哪种地理现象能够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A。

我国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植被变化B。

秦岭南坡与北坡的植被生长差异C。

云贵高原的石漠化D。

沙漠地区的芦苇生长2.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A。

干旱气候,稀少降水B。

流水侵蚀微弱,风力侵蚀显著C。

植被稀少,土壤贫瘠D。

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3.农业中使用“农家肥”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B。

增加矿物质的含量C。

直接释放氮素养分D。

占据土壤空隙,减少水分,提高土温4.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其人为原因是什么?A。

防护林工程进度缓慢B。

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增,风力强劲D。

过度引水灌溉,气候变干5.以下哪些因素造成了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A。

黄土土质疏松B。

风蚀严重C。

降水集中,多暴雨D。

植被破坏严重正确答案是:①②③6.以下哪些因素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A。

大量砍伐森林B。

大量燃烧矿石燃料C。

海水体积膨胀D。

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7.以下哪些措施能够减缓海平面上升?A。

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B。

开发新能源,放弃使用一切矿物燃料C。

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

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8.在城市绿化中,下列哪种方式污染地下水最为严重?A。

落叶阔叶林B。

常绿阔叶林C。

“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

人工草地9.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以下哪种做法最不合理?A。

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B。

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C。

排干湖泊、沼泽,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D。

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10.以下哪种措施不够合理地治理了土壤退化?A。

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B。

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

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二、文章改写原文: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含答案-答案在前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B 正确;该效应大气没有形成环流,A 错误;阳光照射强弱绿洲与沙漠相同,C 错误;与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D 错误。

2.【答案】B【解析】“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 正确;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A、D 错误;近地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 错误。

3.【答案】A【解析】潮汐电站的选址要考虑以下条件:潮差足够大,这取决于河口形状;要有适宜建坝的条件,理想的坝址是口窄肚大,利于筑坝且能储蓄大量海水,A 正确,C 错误;钱塘江口大肚小,没有建水库条件,B 错误;潮汐能的发电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D 错误。

4.【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时大海和海湾的水位差最大,此时可以发电;图丙时大海和海湾的水位差也最大,此时也可以发电,即涨潮时和落潮时可以发电。

而每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故每天能发 4 次电。

5.【答案】B【解析】图示景观以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乔木、灌木,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反映的是热带草原植被。

6.【答案】D【解析】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7.【答案】C【解析】乙地位于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8.【答案】A【解析】影响植被类型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丁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气温高,降水量多,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丁地少,热量条件较丁地差,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9.【答案】C【解析】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该植被的特征具有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的特点。

10.【答案】A【解析】沿图中③→②→①一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因此自然带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过渡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 章末测评及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 章末测评及答案

5章末测评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互相联络的,假设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以下图,答复1~2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气象变化C.森林被破坏D.围湖造田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使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径流量变率增大、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由此可推知甲只可能是植被的破坏。

第2题,此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C 2.C读以下图,完成3~4题。

3.此图可以简单看成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选项是A.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O2④CO2B.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CO2④O2C.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CO2④O2D.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O2④CO24.此图可以说明()①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大气中CO2的浓度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互相联络和互相制约的“整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放出O2,同时绿色植物还能通过地质作用转化为泥炭、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以②为绿色植物、③为O2、④为CO2、①为动物。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D。

答案:3.A 4.D读以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A.森林B.草原C.沼泽D.荒漠6.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例所示植被分布区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的交替控制B.影响甲图例所示植被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热量C.影响乙图例所示植被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水分D.乙图例所示植被的分布表达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甲图例所示植被为温带草原,乙图例所示植被为热带草原。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解析版)一、选择题1.我国际蒙古高原由西向东出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此种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属于〔〕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D. 中央性分异规律2.从我国的西南到西北的自然景观差异,发生的基础是〔〕A. 水分B. 光照C. 土壤D. 热量3.从天文环境全体性剖析,以下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A. 气候干旱,降水少B. 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较弱C. 植被茂密矮小D. 流水腐蚀清楚,风力腐蚀微弱4.以下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是〔〕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针叶林D. 苔原5.读下面澳大利亚自然带散布图,回答以下各题。

〔1〕和①处自然带的构成有关的要素是〔〕A. 暖流B. 山脉迎风坡C. 大气环流D. 暖流〔2〕④地自然带的称号是〔〕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D. 温带草原带〔3〕自然带①→②→③表达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 陆地环境的全体性6.世界亚热带针叶林散布面积最大的国度是〔〕A. 美国B. 俄罗斯C. 加拿大D. 中国7.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偃旗息鼓,陆地中50%以上的无脊椎植物种类也灭绝了,该时期指〔〕A. 中生代末期B. 太现代末期C. 元现代末期D. 重生代末期8.以下描画的植被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A. 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B. 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清楚C. 乘飞机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清楚变化D. 坐火车看到从海南岛到漠河沿线植被发作清楚变化9.读某自然带散布范围表示图,回答以下各题。

〔1〕形成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散布的纬度存在差异的主要要素是( )A. 地形B. 水分C. 洋流D. 大气环流〔2〕该自然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缘由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A. 距陆地远,受陆地的调理作用弱B. 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C. 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弱D. 自然带自身调理作用弱10.读〝局部陆地自然带散布和气候条件关系表示图〞,关于图中荒漠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B. 面临的生态效果主要是水土流失C. 其在亚洲散布面积最大D.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11.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普通较粗B.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普通较细C.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D.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清楚的杂乱堆积特征12.读某沿海地域山地垂直自然带散布图所示,该山地能够位于()A. 北半球温带地域B. 北半球亚热带地域C. 南半球温带地域D. 南半球亚热带地域13.我国际蒙古地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散布规律是〔〕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 沿纬度变化方向的地域分异C.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D. 垂直地域的分异二、综合题14.读天山自然带散布表示图,完成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2.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
3.现在农业提倡农田内多使用“农家肥”,使用“农家肥”的目的是()
A.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B.增加矿物质的含量
C.让它直接释放氮素养分
D.占据土壤空隙,减少水分,提高土温
4.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其人为原因是()
A.防护林工程进度缓慢
B.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增,风力强劲
D.过度引水灌溉,气候变干
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风蚀严重;③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植被破坏严重。

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因素:①大量砍伐森林②大量燃烧矿石燃料③海水体积膨胀④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是()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B.开发新能源,放弃使用一切矿物燃料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8.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
9.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是()
A.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B.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
C.排干湖泊、沼泽,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
D.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
10.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地区使用石灰等物质,中和土壤酸度
11.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
A.垂直地带性现象B.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限称为雪线。

读“地球上的雪线高度图”,完成12-14题。

12.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蒸发量和地形B.气温、地形和坡向
C.降水量、气温和地形D.山势、降水量和纬度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半球的雪线高度对称分布
B.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雪线比南半球同纬度地区高
C.赤道地区的雪线最高
D.北极圈地区没有雪线
14.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高度是()
A.6000米B.4500米C.2500米D.2000米
读右图,完成15-16题。

15.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
大的是
A.③、④两地B.①、④两地
C.②、⑤两地D.①、⑥两地
16.①、③、⑤三地气候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读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光照和热量
B.地形和降水
C.地形和热量
D.降水和光照
18.甲地的阔叶林主要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9-21题。

19.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0.若该山地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
超过()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21.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读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2-25题。

22.
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a位于新西兰
B、b位于欧洲某地
C、c位于亚洲某地
D、d位于非洲某地
23.下列关于四个地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abcd B.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dacb
C.位于南半球的是bd D.位于北半球的是bc
24.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a位于智利
B、b位于东非高原
C、c位于西伯利亚
D、d位于澳大利亚西部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中向阳坡与迎风坡不一致的是bc B、四地可能位于同一纬度
C.四地可能出现在一个大洲D、四地近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bcd
二.综合题
26.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

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

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27.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是___ _,判断理由是什么?
(2)从自然带可分析出A、B、C、D各自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什么?
28.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和两种类型。

(2)图中A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
以为基础的。

(3)图中B荒漠带为代表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图中C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荒漠?
(5)图中B、D 、E三处荒漠带为什么直逼海岸?
(6)图中F处形成荒漠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B
6、C
7、A
8、D
9、C 10、A 11、C 12、C 13、B 14、B 15、D 16、A 17、B 18、B
19、C 20、B 21、C 22、C 23、C 24、C 25、D
二、综合题
26.(1)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
(2)经度水分中(3)温带季风温带草原风力(4)水(或水分)
27.(1)C 因C的基带是常绿阔叶林,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是常绿阔叶林。

(2)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冰原气候
由各山地基带自然带确定。

28.(1)热带荒漠;温带荒莫;(2)深居内陆,各方水(汽难)到达;水分;(3)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4)地处大陆东岸、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5)受大陆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热带沙漠气候;受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6)地处安第斯山的背风地带,降水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