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历史(第一课到第十四课重点)

合集下载

(全)七年级历史(下)1—24课复习提纲

(全)七年级历史(下)1—24课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东汉末年到隋统前近四百年,是大统一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期。

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火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隋朝经济的繁荣:(1)原因: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表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开皇年间,隋帝围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二、贯通南北的动脉1、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隋朝3、在位皇帝:隋炀帝4、中心:洛阳,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币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1)灭亡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酷虐残暴,引发农民起义。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2、唐朝建立:(1)建立者:李渊父子,李渊就是唐高祖。

(2)建立时间:618年(3)定都:长安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继位,他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2、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选贤用能,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完善科举和三省六部制,修订法令等。

3、重用魏征:魏征前后进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4、贞观新政:(1)采用新政的原因: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2)新政主要内容:赋役制度方面,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行政制度方面,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七年级下册历史1-16课知识清单 - A4

七年级下册历史1-16课知识清单 - A4

历史七下1-7课知识清单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建立者:隋文帝杨坚意义: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开通大运河大运河:隋炀帝主持开通,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制过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进步性:①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能选拔真才实学的人参政;②公平公正,客观;③社会底层的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意义:(1)加强了皇帝选人用人权。

(2)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参政。

(3)推动教育的发展。

(4)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成为历朝选官的主要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暴政具体原因:繁重的徭役、繁重的兵役、享乐奢侈。

五、隋朝与秦朝的相似点(1)都是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如秦结束春秋战国分裂,隋结束南北朝分裂。

(2)统治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3)都有很多开创性的举措。

如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隋朝开创科举制。

(4)都实行暴政。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建立李渊,定都长安二、“贞观之治”创立者:唐太宗李世民原因:1、唐太宗勤于政事,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

2.唐太宗的一系列革新措施:(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权限及决策程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世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三、武则天1、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评价: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③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在位期间,经济发展,边疆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知识点归纳1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知识点归纳1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 时间: 581年建立者: 杨坚(即隋文帝)都城: 长安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统一全国。

二、“开皇之治”1.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2、隋文帝在位时期, 国家统一、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 经济繁荣发展, 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全长2000多公里。

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开凿的目的: 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意义: 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 618年开国皇帝: 唐高祖李渊都城: 长安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 即唐太宗, 年号贞观)★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

(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 ①注重发展生产, 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出现繁荣景象, 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于断大事的杜如晦以人为镜——人指敢于直言的魏征, 说明唐太宗善于纳谏。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当政期间,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 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 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 (1)兴修水利, 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从西域引入蔬菜新品种。

(2)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一.隋的统一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605年起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初步建立考试选才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作用:(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时间:618年结果:唐朝建立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标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国力逐步强盛的盛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②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③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唐太宗革新措施:政治上:(1)完善三省六部制度(2)制定法律,减轻刑罚(3)增设科举考试科目(4)严格考查各级官吏政绩经济上:轻徭薄赋,鼓励生产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二.女皇帝武则天(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3)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影响: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三.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影响: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第三课盛唐气象课标要求: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先进农具(曲辕犁、筒车)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工艺高超(蜀锦)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长安)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仰慕中原文化(2)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华师大历史下册1-14课考点

华师大历史下册1-14课考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1-14课考点★★★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隋的统一条件: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隋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3、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000多千米,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水、钱塘江)。

★作用: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4、隋的覆灭: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劳役、兵役扰的天下骚动,民不聊生。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发动兵变的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①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是吏部(官吏的选拔考核)、户部(掌管户籍和财政)、礼部(掌管礼仪和科举)、兵部(掌管兵籍和军令)、刑部(掌管司法刑狱)、工部(掌管营造等工程事务)。

②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1905年被废除。

★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实行后,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贞观,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2、贞观之治:(1)、原因: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知人善任,虚心纳谏3、君臣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对外开放交流。

(2)、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七年级下的历史每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的历史每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的历史每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门以时间为轴线的学科。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有所了解。

七年级下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古代中国的历史,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

下面,本文将逐一介绍每一课的知识点。

第一课:大秦帝国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到大秦帝国的崛起和衰落。

大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被誉为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一个帝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如进行土地改革、规范文字、通货统一等,使得大秦疆域不断扩大,经济、文化、科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随着秦朝的统治不断强化,加上各种政策的失误,秦朝逐渐走向灭亡。

第二课:魏晋南北朝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改变了很多,有魏、晋、南北朝等不同政权的更迭。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佛教和基督教等思想也开始影响中国。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化发展也非常繁荣,一些著名的文化艺术作品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问世。

第三课:隋唐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到唐朝建立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唐朝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唐朝时期,中国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经济和商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和科技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此期间,科技类的发明如火药、活字印刷、海上远洋航行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第四课:宋元明清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这个时期,中国的国家形态逐渐由官僚制向封建制过渡。

宋朝时期,科技领域仍然保持着比较高的发展水平,如火器、造纸术、航海技术等领域都有所进步。

元明清时期,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文学方面的四大名著,《水墨花鸟》等名家绘画作品,以及科技展览如钟表、武器、医术、农业等等。

总之,七年级下的历史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从秦汉到明清的各个时期,对于我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建立和拓展至关重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版七年下史知点教级册历识归纳总结★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运开1.大河的通:开条纵贯运时间与炀从605 年起,通了一南北的大河。

〔1〕人物:隋帝运运为达长两〔2〕河三点:隋朝大河以中心,北涿郡,南至余杭全千多公里,长运是古代世界最的河。

运为济济邗沟并连〔3〕隋朝大河分四段:永渠、通渠、、江南河接五大河:海河、黄长钱河、淮河、江、塘江。

运开稳统进〔4〕大河的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固了隋王朝的治③大大促国经济我南北的交流。

★第二课隋朝的灭亡炀将杀灭灭 618 年,隋帝在江都被部死,隋朝亡。

1.隋朝亡:渊进长2.唐朝的建立:618 年,在起兵反隋入安建立唐朝。

么统国历么她晚称国号为3.武那天及其治:我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那天,年帝,改周,她当间继续实开农业产选会进开国政期,行展生,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一步展,力不启开贞观〞。

断称她统“政元,治宏增强,人的治4.之治:唐太宗重展生,民的役;注重任用才和心。

他贞观视开产减轻农赋税劳贤虚纳谏谋龄蔼断称“房杜谋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征任命富于略的房玄和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为谏统时拟清经济开较国历著名的臣,唐太宗治期,政治比明,展快,力逐步加强。

史上贞观〞。

的治称当时统为“之治★第三课 “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树种产饮风国〔1〕茶植:茶叶生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茶之在全盛行。

农业产辕溉车〔2〕生工具改良:曲犁和灌工具筒〔3〕瓷:越瓷、邢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的珍业窑青窑为艺品。

长为区,业时国长2.安城分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4〕商:唐朝期,全的大都市有安、、和。

为华业区市繁的商。

长既当时国际3.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性的大都市。

开〞。

统进时历称为“元盛世4.唐玄宗治前期唐朝入全盛期,史上★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试来选员时炀时设进1.用分科考的方法拔官,始于隋文帝。

隋帝正式置士科,试绩选按考成拔人才。

举设试进经两为2.唐朝科制度常的考科目很多,以士和明科最重要。

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知识点在七年级历史的下册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更是对我们生活有所启示。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每一课的知识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历史。

第一课:帝国的兴起本课程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帝国时期。

中国的第一个帝国是秦朝,它在战争中获得了统一的胜利。

随后,西汉朝和东汉朝的出现使帝国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唐朝和元朝也都是伟大的帝国。

帝国的兴起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二课:文化的传播在本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

通过丝绸之路和航海,中国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比如佛教、茶、丝绸、瓷器等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对于东亚地区的影响,而且对于全球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贡献。

第三课:伊斯兰教的兴起本课程介绍了阿拉伯世界的历史。

阿拉伯帝国在7到8世纪期间崛起,而伊斯兰教自此开始发展壮大。

伊斯兰教的教义、文化也在阿拉伯帝国的支持下传播到了更广泛的地区。

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兴起,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课:非洲的历史本课程介绍了非洲的历史。

自史前时代以来,非洲就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非洲历史的发展也与欧洲、亚洲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埃及文明、罗马帝国和帝国的扩张等等,都是非洲历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第五课:欧洲的宗教改革本课程介绍了欧洲的宗教改革。

在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要求对天主教会的教义进行改革。

随后,拜占庭东正教、新教、天主教等不同的宗教也出现在欧洲社会中。

欧洲的宗教改革,引发了对信仰和文化的思考和探讨,深刻影响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第六课:中国的兵器发明本课程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兵器发明。

在中国古代,由于战争的多发,兵器的研制也得到了大力支持。

比如弓箭、火药、火枪、刀剑等等,都颇具特色,并对世界武器制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1—12课复习重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1—12课复习重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1—12课复习重点七年级历史下册1—12课复习重点七年级历史下册1-12课复习重点第一课 1、繁盛一时的隋朝的繁盛的表现①②③ 2、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五河、六省,与元朝大运河的异同点比较,大运河开通的意义(作用),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

3隋朝大运河为什麽能够开通?4、隋炀帝为什麽要开通大运河?第二课 1、隋朝灭亡的标志,唐朝的建立者与建立时间2、“贞观之治”的含义,贞观之治的措施,描述贞观之治的局面。

3、武则天的功绩4、如何评价武则天、李世民?第三课1、“开元之治”的含义,“开元盛世”的含义,二者的关系2、开元盛世的表现:农业方面、手工业方面、商业方面3、唐朝灭亡的时间,原因,转折点。

4、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第四课1、科举制的创设的两位皇帝,科举制完善的三位皇帝,他们分别的贡献是什麽?2、科举制的影响3、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时间。

4、科举制对国外的影响。

第五课 1、唐朝对少数民族采取的开明政策表现2、唐玄宗统治前期在边疆地区管理方面的作为3、唐太宗在边疆地区管理方面的作为4、如何理解“和同为一家”?第六课 1、唐朝和日本对外友好往来表现2、唐朝和朝鲜对外友好往来表现3、唐朝和天竺对外友好往来表现4、鉴真六次东渡的启示5、鉴真的贡献、玄奘的贡献6、唐朝对外关系对我们的改革开放的启示7、唐朝实行对外友好往来的条件第七、八课1、隋唐辉煌的文化的表现:建筑、雕版印刷术、诗歌、书法、绘画、莫高窟、音乐、舞蹈反面,分别能够写出表现2、文化辉煌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②政治的安定与清明③开放的民族政策④对外交往⑤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第九课1、契丹的兴起2、陈桥兵变与北宋的建立3、如何评价澶渊之盟4、西夏的建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5、北宋的灭亡,金与南宋的关系,金与南宋的和议内容6、如何评价岳飞抗金?7、并立的政权有哪些?第十课 1、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2、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3、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第十一课1、宋代社会风貌的表现:衣服、饮食、住宿、交通旅行、瓦子、节日等方面的表现2、瓦子盛行的原因,瓦子的内容3、节日有哪些?第十二课 1、成吉思汗的贡献2、忽必烈的功绩:灭西夏与金,灭南宋,建立元朝完成统一,经济上的作为,行省制度。

七年级下册每课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每课历史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了多个课时。

以下是每课的历史知识点: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诞生与发展第一课:人类社会的起源1. 了解传说中的中国黄帝和炎帝。

2. 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3. 了解人类社会的初步形成。

第二课:人类的生活方式1. 了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方式。

2. 了解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方式。

3. 了解人类定居生活的形成。

第三课:农业文明的诞生与发展1. 了解农业文明的起源和基本内容。

2. 了解农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了解中国农业文明在世界农业文明中的地位。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第四课:两河流域文明1.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基本内容。

2.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3.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第五课:埃及文明1. 了解埃及文明的基本内容。

2. 了解埃及文明的特点。

3. 了解埃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第三单元: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第六课:希腊文明的形成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 了解希腊文明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2. 了解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第七课:罗马文明的传承与发展1. 了解罗马文明的基本内容。

2. 了解罗马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第八课:中华文明的起源1. 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

2. 了解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差异。

3. 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第九课:中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1. 了解中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

第十课:古代科技的发明与传播1. 了解古代科技的主要发明内容。

2. 了解古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五单元:世界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第十一课:世界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变革1. 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

2. 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变革。

第十二课:世界中世纪的商贸与手工业发展1. 了解世界中世纪的商业和手工业。

2. 了解商业和手工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七下1到14课历史提纲

七下1到14课历史提纲

七下历史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隋朝统一的原因:1)隋朝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渴望统一;2)隋朝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比陈朝占优势;3)隋朝做了充分的准备,而南朝统治腐朽没有准备。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隋炀帝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1)隋朝经济繁荣,为开发运河提供了经济实力;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运河为基础。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1-12课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1-12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12课)(武阳中学)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1、概况: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文帝巩固统治:措施: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沿着大运河从涿郡到长安必须经过永济渠,从余杭到长安不经过永济渠。

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过程:1、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地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14课重要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14课重要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14课重要知识初一历史下册1---14课复习提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隋唐时期。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

589年隋朝统一中国。

隋朝与历史上的秦朝最相似。

2、隋文帝统治出现:“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3、隋朝大运河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随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在位皇帝:隋炀帝。

概况: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而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政要”1、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 就是唐太宗。

2、贞观之治的原因(内容)是:⑴、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⑶、戒奢从简⑷、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⑸、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⑹、大兴学校、发展科举3武则天:历史地位: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政绩: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⑵、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⑶、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的内容(原因)⑴、选贤任能⑵、重视地方吏治⑶、注意节俭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背景: ⑴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⑵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创立⑴隋文帝分科举人⑵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3、科举制的完善⑴朝代:唐朝⑵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⑶过程: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② 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4科举制的影响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 ... 任职。

七年级下历史14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14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14课知识点本文将为您介绍七年级下历史的14节课中的知识点,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

第一课:古代文明在这一课中,我们了解到古代文明的起源和重要特征,包括早期人类生活的方式、工具、原始宗教信仰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互相影响。

我们还学习了古代文明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夏商周朝这一课程主要涉及夏商周朝三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我们学习了其中的重要官员、重要事件、政治制度、祭祀活动、音乐器乐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课:春秋战国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我们学习了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还学习了包括诸子百家思想、兵器装备、战争策略等在内的具体内容。

第四课:秦汉这一节课着重介绍了秦汉两个朝代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我们学习了统一中国的原因、国防力量的增强、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第五课:东汉三国这一节课介绍了中国东汉时期及其后的三国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我们学习了政治制度、社会矛盾、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较为详细的内容。

第六课:南北朝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了解到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还学习了这一时期的战争原因和战争影响、宗教信仰等重要内容。

第七课:隋唐这一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隋唐两个朝代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我们学习了唐朝的繁荣、科技成就、对外交往及对民族团结的贡献等重要内容。

第八课:宋元明清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我们学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第九课:丝绸之路这一节课介绍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着重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以及对国际交流的促进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十课:士人与乡村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古代士人和农民在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标准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细节。

我们还学习了这一时期的礼仪规范及个人品德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的学习, 可能在很多同学的认识里面, 就是记记背背, 考试时候把背的东西拿出来组织组织就可以了。

但是实际上, 想把历史学好学精, 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 杨坚(隋文帝), 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 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 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联系, 巩固统治。

4.大运河:2+3+4+5=1。

2:全长两千多千米;3点: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4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5大水系: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1: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开通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沟通和进展, 巩固了统治。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 酷虐残暴, 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 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方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恢复和进展, 国力增强, 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的统治(措施):(1)、选贤用能, 知人善任, 虚心纳谏(2)、改革赋役制度, 轻徭薄赋。

(3)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 尚书省下设六部。

) (4)修改法令, 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5)、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 改国号为“周”, 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的统治措施:(1)重用酷吏, 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七年级下历史每课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每课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每课的知识点历史课程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古代中国的历史,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化和历史。

本文将为您介绍七年级下历史每课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

一、第一课:秦朝和秦始皇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历史知识点。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是第一位称帝的君主。

学生需要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以及秦朝的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

二、第二课:汉朝的盛世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学生需要了解汉朝时期的社会制度和人文传统,以及汉朝的盛世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

这一时期发展了多种文化,如诗歌、书法、绘画和人文思想。

三、第三课: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的时期,学生需要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

在这一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但也有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如诸葛亮和关羽。

四、第四课: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状况。

在这一时期,随着外族的侵略和内部的混乱,中国的分裂和战争持续了数百年。

五、第五课:唐朝的文化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

唐代是中国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学生可以学习唐代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六、第六课:宋朝的变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需要了解宋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

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科技发展、商业繁荣和文化繁荣等。

七、第七课:元朝的社会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在元朝时期,蒙古族人占据了中国的统治地位,学生可以了解到蒙古族人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综上所述,七年级下历史每课的知识点很多,学生需要逐一了解并理解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1-21课)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1-21课)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改年号为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军消灭陈朝,统一天下。

开皇之治: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改革,大力发展农业,使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下杀死。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李世民从隋朝灭亡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唐太宗采取以下政策治理国家:一,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三,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四,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五,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贞观之治及评价: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627-649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

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也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第二课走向全盛的唐朝女皇武则天: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继位,大权逐渐落在武则天手里。

690年,武则天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颇有政治才能,发现和提拔了姚崇、宋璟等很有才干的人。

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开元盛世: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

他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统治前期,主要年号是开元。

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措施:一任用贤能。

二发展生产。

三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四废除了武则天时代的酷刑苛法。

五倡导节俭。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7下历史知识点1-14

7下历史知识点1-14

7下历史知识点1-14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多个重要时期,以下是1-14课的知识点概述:1.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2. 秦朝的灭亡:秦朝由于暴政和重税,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和项羽的争霸中灭亡。

3.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刘邦建立汉朝,实行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央集权。

4. 汉朝的衰落:东汉末年,宦官专权,黄巾起义爆发,导致汉朝逐渐衰落。

5. 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各自建立魏、蜀、吴三国。

6.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政权,北方民族南下,文化交融。

7.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文帝统一中国,隋炀帝时期由于连年征战和奢侈浪费导致隋朝灭亡。

8. 唐朝的兴盛: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达到鼎盛,文化繁荣,经济发达。

9. 唐朝的衰落: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后唐朝逐渐衰弱。

10. 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中国再次分裂,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

11. 宋朝的建立与发展:赵匡胤建立宋朝,推行文治,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但军事较弱。

12. 宋朝的衰落:由于对外战争的失败和内部腐败,宋朝逐渐衰落。

13.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蒙古族建立元朝,统一中国,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14. 明朝的建立与灭亡:朱元璋建立明朝,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明朝末年由于内忧外患,最终被清朝所灭。

这些知识点是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在学习时,应注重理解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1——12课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1——12课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1课隋的统一与灭亡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点即是: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5、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减轻人民劳逸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政治上:虚心纳谏,任用人才,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3)军事:发兵反击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6、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7、武则天的统治:(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

(3)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8、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9、史称武则天统治时期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0、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在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锐意改革等。

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1、581,杨坚,长安,杨坚, 589 ,陈。

2、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2000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隋炀帝 605 隋朝大运河开通了隋朝大运河
3、繁盛一时
第二课
1、李渊长安 618
2、唐太宗对百姓的重视 3,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魏征 4、武则天
第三课:
1、开元唐玄宗
2、唐玄宗开元盛世姚崇育秧移植栽培水稻唐曲辕犁筒车丝织业陶瓷
业越窑邢窑唐三彩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3、长安坊市大明宫含元殿
第四课:
1、隋唐清末 1300 隋文隋炀进士
2、进士明经状元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太宗武则天武举诗赋 4 、门第高低才学
第五课:
1、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措施
2 、唐太宗开明
3 、最高行政军事机构
4 、吐蕃松赞干布逻些唐太宗文成公主,密切了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金城公主和同为一家
第六课:
1、贸易唐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2 、10 新罗勾当新罗所
3 鉴真玄奘唐招提寺那烂陀寺
5、唐玄宗 6 唐招提寺
6、长安天竺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
籍圆仁法师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第七——八课:
2、唐 5 李白杜甫白居易
3、生活背景(时代)不同
4、颜真卿柳公权颜真卿颜体颜真卿柳公权柳体方折俊丽,骨力劲健
5、颜真卿柳公权
6、宗教画阎立本吴道子阎立本吴道子
7、甘肃敦煌莫高窟隋唐有大量精美彩塑和壁画
第九课、
1、幽云十六州
2、五代 960 赵匡胤陈桥驿陈桥兵变
3、寇准澶渊之盟
4、岳飞建康郾城秦桧
5、1141 淮水至大散关对峙燕京中都北京
第十课:
1、苏州湖州太湖
2、丝织业棉织业陶瓷业造船业蜀地海南岛宋代冰裂纹瓷器景德镇首位
3、广州泉州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4、海外贸易市舶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5、唐朝中后期南宋南方东南地区
6、开封杭州
第十一课:
1、由简到奢北方少数民族宋
2、羊肉与少数民族互市吃鱼
3、茅屋长方形的房子
4、马牛车驴车轿子旅店业
5、瓦子勾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桃符守岁
6、市民
第十二课:
1、成吉思汗 1206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2、西夏金忽必烈 1271 大都 1276
3、文天祥
4、通惠河会通河南粮北运海运海运
5、大都马可波罗元世祖《马可波罗行纪》
6、中书省行中书省元西藏琉球
第十三——十四课:
1、宋元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2、战国司南指南针南宋阿拉伯
3、唐唐末宋元突火枪火箭火炮
4、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
5、新体诗歌唐五代两宋宋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6、苏轼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念奴娇。

赤壁怀古》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辛弃疾辛弃疾
7、杂剧散曲关汉卿《窦娥冤》
8、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风俗画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神品
9、行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赵孟頫
大运河:
1、隋洛阳涿郡余杭
2、永通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隋炀帝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4、①通惠河②会通河便利于南粮北运
5、D、大都 E、杭州 F、直沽 H、刘家港
6、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