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论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读后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是一部深入浅出的精神分析经典,它让我对人类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对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关系以及潜意识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被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所吸引。

他认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钥匙,通过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梦并不是无意义的、随机的事件,而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的表现。

通过对自己的梦境进行分析,我逐渐发现了潜意识中隐藏的记忆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次,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欲望的代表,追求即时的满足和快乐;自我是理智的代表,寻求本我和现实世界的平衡;超我是道德的代表,追求完美和理想。

这种理论让我意识到,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结构,这也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此外,弗洛伊德还强调了潜意识的作用。

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力量,隐藏着各种欲望、情感和记忆。

这些欲望和情感有时会与社会的道德和规范相冲突,因此被压抑在潜意识中。

然而,潜意识中的欲望和情感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在不经意间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了解潜意识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释放被压抑的欲望和情感,从而获得内心的平衡和成长。

最后,我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也日益加剧。

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释放被压抑的欲望和情感,从而获得内心的平衡和成长。

同时,精神分析的理论也可以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启示,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发展更好的人格。

总之,《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不仅对精神分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对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关系以及潜意识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_《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_《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

We cannot choose our origin, but our future is changed by ourselves.(页眉可删)《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_《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大学生《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一】读完这本书后,我们能很明显的知道,《精神分析引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为基础与简单易懂的部分—过失心理学;第二部分是释梦;而我认为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才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前两部分都是为后者服务的,本书通过“过失心理学”将读者引入精神分析的理论范畴,通过释梦来解释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而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分析发现各种神经症的根源起因进而找到解决之道。

所以,我将主要通过对论述它的由来来粗浅的认识*。

那么,神经症是怎样产生的呢? 精神分析学的核心观点也是最引后人争议的观点就是“力比多理论”。

“力比多”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性欲,但是更为确切的名称应该是“性冲动力”。

它是一种能量,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性能量,这种能量的发展与变化不仅仅影响着某个人性格的成长而且也在无形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力比多”的成长可以分为前生殖期与生殖期两个阶段,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就是“力比多”的退化,也就是生殖期需求通过不正常的途径退化回前生殖期需求。

生殖期需求相对容易理解。

一个正常的人类都会有性需求,需要通过性行为来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那么这种需求就可以称作生殖期需求。

但是人不可能从出生开始就知道并且有能力来满足这种需求,正如你不可能让一个婴儿去做爱或者手淫,但这种对性的需求却是始终存在的,所以,那个时期的需求就被定义为前生殖期需求。

另外,既然对性行为的需求一直存在,一个暂时没有性伴侣不敢违法嫖娼又羞于手淫的人该如何满足这种需求呢?此时的生殖期需求会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变为前生殖期需求,也就是说“力比多”能量会从性行为上转移到另外一件能使当事人获得愉悦感的事物上,这种事物可以是美食,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彩摘录
这是《精神分析引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06
第十五讲几 点疑问与批 判的观察
05
第十四讲欲 望的满足
01
第十六讲精 神分析法与 精神病学
02
第十七讲症 候的意义
03
第十八讲创 伤的执着— —潜意识
04
第十九讲抗 拒与压抑
06
第二十一讲 里比多的发 展与性的组 织
05
第二十讲人 们的性生活
第二十二讲发 1
展与退化的各 方面、病原学
2
第二十三讲症 候形成的过程
第一讲绪论 第二讲过失心理学
第三讲过失心理学 (续)
第四讲过失心理学 (续完)
1
第五讲初步的 研究及其困难
第六讲初步的 2
假说与释梦的 技术
3
第七讲显意和 隐意
4
第八讲儿童的 梦
5
第九讲梦的检 查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01第十讲梦的 象征作用
02
第十一讲梦 的工作
03
第十二讲梦 的举例及其 分析
04
第十三讲梦 的原始的与 幼稚的特点
读书笔记
还是徐胤版的翻译更接近现在人的说话方式,这版有种上世纪老学究的味道。
更推荐果麦文化徐胤的译本,更通俗流畅。
如何科学的创建一个学科,又如何去研究,看大师们怎么做学问,怎么将看似复杂又浑屯的意识,用现代科 学的方法来研究。
意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老爷子的演讲录很有引人入胜之感。
梦是“欲望的满足”不如称为“冲动的满足”,以区别于“以平淡情绪为特点的压抑与毅力”,否则单以欲 望解释起来就显得模棱两可,譬如一个学生,他努力学习,我们可以说他有考上好大学的欲望,他沉迷游戏,我 们可以说他有嬉戏玩乐的欲望,于是“欲望”一词在两种明显不同的事物上未做区分。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杰作,这部书深入剖析了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了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心理机制。

阅读这部书,对我而言,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旅程,让我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关于过失心理学、梦和神经病通论的部分,都充满了深刻的洞见。

他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过失动作,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动机;他对梦的解析,更是让我对睡眠中的心理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他关于神经病通论的探讨,则进一步证实了心理机制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部书也让我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他的理论最初是用于研究病人的,但我认为它同样适用于正常人。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常常让人们内心充满压力和焦虑,而这些压力和焦虑往往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病”态。

他的理论虽然看似残酷,但却能揭示出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时,我也深感弗洛伊德理论的伟大之处。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心理的新视角,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通过学习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精神分析引论》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它不仅让我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让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探索弗洛伊德的理论,努力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是由弗洛伊德所著,是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之作。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对人类心理和行为
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于理解人类内心世界和心理问题有着极大的
启发作用。

在读完《精神分析引论》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弗洛伊德对于
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于心理问题的独特见解。

他通过对梦境、幻觉、误行等心理现象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
冲突和压抑,使我对于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如无意识、
性本能、防御机制等,这些理论对于理解人类心理问题有着极大的
启发作用。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我对于人类内心世界和心理问
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弗洛伊德还对于精神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
介绍,这对于我来说是极为有益的。

通过学习他的方法和技巧,我
对于如何进行精神分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于如何解决心理
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精神分析引论》是一本极为重要的心理学著作,它对于理解人类内心世界和心理问题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对于人类内心世界和心理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内心世界和心理问题,也能够更好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目录分析
例如,弗洛伊德在某些章节中过于强调了精神分析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可能导致读者对其他心理 治疗方法产生偏见。随着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有些观点和理论已经过时或受到挑战,需要 读者在阅读时进行批判性思考。 《精神分析引论》是一本涵盖广泛、深入浅出的精神分析著作对于了解精神分析和探索人类心理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 践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九章至第十一章集中讨论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相关问题,包括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技巧和理论。 这些章节详细介绍了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流程和各种技术手段,如自由联想、释梦、对峙等。
目录分析
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则对精神分析与其他心理治疗学派的关系、精神分析与宗教、精神分析与诗 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章节拓宽了我们对精神分析应用领域的认识。 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则聚焦于精神分析的未来发展、批判与反思。这些章节展现了弗洛伊德对于 精神分析理论的自我批判和反思,以及他对精神分析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相较于其他同类书籍,《精神分析引论》具有以下独特之处:弗洛伊德在书中不仅阐述了精神分 析的理论基础,还大量涉及了临床实践和案例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引论》对潜意识和意识、梦和过失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精神分 析意义。弗洛伊德在书中对精神分析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展望,展示了其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 善和创新。 然而,《精神分析引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之一是将潜意识的概念引入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 度上受潜意识的影响,这一观点在当今心理学中已得到广泛认可。通过深入探讨潜意识的作用, 弗洛伊德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精神分析引论》解读

《精神分析引论》解读

《精神分析引论》解读《精神分析引论》作者查尔斯·布伦纳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内驱力、心理结构、梦、心理冲突、神经症的病理心理基础,以及日常生活中心理现象等基本理论。

对从事心理学及医学的专业人员具有指导作用,亦可帮助普通读者了解自己,增强心理素质。

下面是为大家的《精神分析引论》解读,希望你能喜欢!《精神分析引论》简介本书试图将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事先不一定要掌握精神分析的知识,而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引导和帮助读者去进一步了解精神分析的著作。

主要读者对象是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及社会科学家。

通过为读者提供近年来精神分析假说中值得信赖的探索,通过向读者提供精神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某些观点,本书必将有助于读者对精神分析有全面的了解,帮助读者澄清某些混淆和误解。

这些混淆和误解容易导致对弗洛伊德在其40年活跃的精神分析生涯中不回时期理论的不同产生错误的认识。

我曾先后在纽约医院的韦斯切斯特分院和耶鲁医学院的精神病学系研究生专业训练中,对从事精神病学工作的有关人士进行过多年的培训,本书材料的组织即源于这种教学经验。

书中每章之后都列出了建议仔细阅读的著作,这是对书中已有内容的补充和扩展。

这种阅读必将给精神分析的初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体系.由弗洛伊德所创立.至今它的发展仍与弗洛伊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很难确定到底精神分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其原因是,它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才逐渐成形。

到了1895年,精神分析才发展成了一个独立体系。

像其他科学体系一样,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是观察,然后将这些材料和解释。

因此,我们把精神分析理论视为人类心理功能及其发展的一系列设想。

它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心理学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

精神分析理论既涉及正常心理机能t也涉及病理心理功能。

认清这一点甚为重要。

但是,精神分析又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神病理学的理论而已,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治疗精神疾病或心理异常。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除了《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之外,是流传最广的著作,曾被译成17国文字。

以1915年~1917年于维也纳大学的课程讲稿付印成书,由于是讲授的形式,故而对刚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或从未接触过的入门者,得以循序渐进且深入浅出的一窥精神分析理论的堂奥。

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现已扩展到各种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如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等。

本书几乎涵盖了精神分析理论所关切与探讨的各项层面,特别是精神分析的三大基本理论:潜意识论、梦论,以及性欲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被称为近100年的历史上,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同时也是上世纪世界名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果以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伟大的标准,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主要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在历史的秤杆上,弗洛伊德与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些历史性的巨人并列殿堂。

全书分成三个部份:第一编《过失心理学》,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动作,来分析表面行为下的深层含义,视作是某种预兆或讯号。

第二编《梦》,阐述作者对梦的假说以及释梦的技术,试图用释梦的技术去探索梦的显意和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

第三编《神经病通论》,阐述神经病心理治疗的原理。

结合前两篇对失误动作与梦的分析,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前两篇的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奥]弗洛伊德著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奥]弗洛伊德著读后感
第三篇范文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奥]弗洛伊德著读后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是一部深奥的心理学科著作,它以梦境、欲望、恐惧、失误行为等为主题,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心理奥秘。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这些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我深受弗洛伊德对梦境解析的启发。他认为,梦境是愿望的实现,是潜意识欲望的流露。这一观点使我对梦境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梦境,并尝试从中寻找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冲突。然而,我也有一些疑问,梦境真的能完全揭示我们的内心世界吗?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愿望的实现,是潜意识欲望的流露。这种对梦境的理解,使我们意识到,梦境不仅仅是睡眠中的产物,更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文化中的梦境象征和寓言,都可以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找到解释。例如,一些民族认为梦境是灵魂的出游,是与世界另一种形式的交流。这种观点与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潜意识欲望的流露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评论这本书时,我认为弗洛伊德的写作风格、人物塑造和主题深度都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独特见解。他的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也具有艺术性,对我们理解人类内心世界和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也认为他的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他对潜意识的作用过于强调,可能会忽视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此外,他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弗洛伊德在பைடு நூலகம்中详细阐述了梦境的解析。他认为,梦境是愿望的实现,是潜意识欲望的流露。通过对梦境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那些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例如,书中提到:“梦境是愿望的实现,是潜意识欲望的流露。人们通过梦境来满足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梦境的内涵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流派,对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有着深刻的洞察。

阅读《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潜意识深处的大门,让我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弗洛伊德就强调了潜意识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和想法看似是出于自觉的选择,实则受到潜意识的驱动。

潜意识就像是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巨大部分,虽然不为人所见,却对我们的决策和情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我们对某个人莫名的好感或者厌恶,可能并非仅仅基于表面的了解,而是潜意识中某些被压抑的情感在作祟。

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本能”理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这里的“性”并非狭义的生理性行为,而是一种广义的生命能量和欲望。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性本能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受到过度压抑或者挫折,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例如,儿童在口唇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口唇满足,可能在长大后出现过度吸烟、贪吃等行为。

在谈到梦的解析时,弗洛伊德指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一种伪装表达。

我们在梦中所经历的各种奇异景象和情节,往往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的象征性呈现。

通过对梦的解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内心深处隐藏的想法和情感。

比如,频繁梦见飞翔可能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而梦见考试失败可能反映出对现实中某种挑战的焦虑和不安。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这是我们在面对内心冲突和焦虑时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行等。

压抑是将不愉快的记忆或想法推到潜意识中,不让其进入意识层面;否认则是拒绝承认现实的存在;投射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归咎于他人;退行是在面对压力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行为。

这些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痛苦,但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积累。

弗洛伊德还探讨了焦虑的来源和类型。

焦虑可以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是对现实中真实威胁的反应;神经性焦虑则与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本能冲动有关;道德性焦虑则源于对超我的恐惧和违反道德规范的担忧。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的178条札记by 丹飞Notes on Flued’s A Brief Depth Psychologyby Daniel Dan第一编过失心理学第一讲绪论精神分析的两个命题:1、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别离的部分和动作。

2、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奉献。

第二讲过失心理学3、研究正常人的小过失。

微乎其微的符号也有相当的价值,不容我们无视。

假使不带偏见或成见,勇往直前,或可凭借各种事件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有小事和大事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幸运地走上研究大问题的道路上去。

1)舌误,笔误,读误,听误;2)遗忘;3)误放,误取及失落物件。

4、大多数舌误和一般的过失都有意义,过失的意义应该引起特殊的注意。

应该将研究的注意力全部倾注于有关过失意义及意向的纯粹心理学的研究。

诗人利用舌误及其过失作为文艺表现的工具。

第三讲过失心理学〔续〕5、意义就是它所借以表示的“意向”,或是在心理程序中所占据的地位。

“意义”一般等同于“意向”或“倾向”。

6、舌误:1〕舌误全有显而易见的意义或意向。

舌误:把所要说的话说反;与应取的态度矛盾;在所要表示的意义之外增加一个第二义。

2〕一个意向歪曲或更改其他意向,造成一种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混合的字形。

7、过失不是无因而至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意向同时引起——或互相干预——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

8、重复和混合的过失是过失中最好的代表。

9、有些实例的心理情境当时尚不可知,或者还无法测定,当时的解释只是一种假说,但是后来另外的事件发生了,可以用来证实以往的解释。

10、主观点行动往往会伪装为一种被动的经验。

第四讲过失心理学〔续完〕11、过失是由于两种不同“意向”互相牵制而发生的心理行动〔结果〕。

其一为被牵制的意向,另一个为牵制的意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地利犹太裔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主义或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

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至1876年开始在布吕克教授领导的生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并接受医学临床方面的训练,于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旋至维也纳公立医院研究幼年一成年脑(特别是延髓)的个体发育。

1885年旅居巴黎,就学于神经病理学家夏尔科,认为神经症可以求助于心理治疗。

1886年返维也纳,研究歇斯底里症(或称癔病)及其治疗。

1900年以后,声誉日隆,信徒众多。

1909年,被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校庆,即席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演讲,因之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30年,获歌德奖金。

1936年任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

1938年法西斯德国侵占奥地利,弗洛伊德被迫离开了维也纳,1939年9月21日死于英国。

弗洛伊德致力研究精神分析60余年,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1900年)、《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年)、《精神分析引论》(1916—1917年)、《群众心理与人类“自我”分析》(1920年)、《自我和伊特》(1923年)、《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年)、《弗洛伊德自传》(1935年)等。

《精神分析引论》(IntroductoryLecturesOnPsycheAnalysis)初版于1917年,1922年英国伦敦乔冶一艾伦和昂温公司出版了JoanRiviere,翻译的英文版,1930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文译本,高觉敷译,1984年商务印书馆重印了此书。

该书共3编28讲。

第一编叙述过失心理学的内容,第二编阐述作者对梦的假说以及释梦的技术,第三编阐述神经病心理治疗的原理。

1(该书内容丰富,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决定于潜意识的欲望,但他也说:“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我们来说,意识的属性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

《精神分析引论》读后感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的失误行为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并且对梦的潜在特征进行解读。

失误行为的产生不是巧合,与相反倾向的压制和真正意识的诉求相关。

该行为在生活中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其也因此而产生。

梦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不能精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对于梦的两点共性:睡眠与心理特征,详细地解释了梦并非是一种躯体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现象。

同样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梦大多是离奇且幼稚的,且他们的梦多是以满足现实生活中未实现而做的“美梦”。

弗洛伊德利用梦的心理特征了解梦并解释梦,证明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

因此弗洛伊德以心理元素为基本来进行梦的解析。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便是我们每晚做梦后常念叨的一句话,在我们的认知里梦是人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理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所遇到的人或物等,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里的事物。

白天的时候自身的意识将无意识的活动隐藏了起来,到了夜里熟睡时这个无意识的欲望渐渐显露出来,一般梦里的欲望是非理性化的,通过梦境实现这种平日里无法实现的欲望,从而使人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想必大家在面对梦的时候,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因而大家从来没有将梦与心理学相联系起来。

但是在弗洛伊德看来,梦并不是一种躯体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现象。

他从梦的特点、共性、特征等不同方面作出假设并论证了梦的心里特征。

《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也提出了梦的显易、潜意以及释梦来对梦进行解释,其中也提到了孩童时期我们所做的梦的特点。

书中的第二讲到第四讲是关于失误行为相关的解释。

对于失误行为,我们的第一感觉便是:它在生活中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

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这只是一个小失误而已。

从而也就并未对其有过多的关注或者不重视,甚至认为它是毫无意义的。

弗洛伊德将失误行为分为三类:①口误、笔误、误读、误听;②(暂时性的)遗忘,根据其对象不同可进行细分;③误拿、误放、丢失物品,且不一定是临时性。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这可真是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啊!一开始,我就被弗洛伊德那种独特的思考方式给吸引住了。

他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宝藏。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感。

比如说,关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毫无意义的随机片段,而是我们潜意识的表达。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特别奇怪的梦。

梦里我在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周围的人都奇装异服,有长着翅膀的小丑,还有会说话的棉花糖。

我一直在找出口,可怎么也找不到,心里特别着急。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个梦可能反映了我当时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某种选择的迷茫和焦虑,潜意识通过这样荒诞的场景表现了出来。

还有关于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说潜意识就像是隐藏在水下的巨大冰山,而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日常的行为和想法。

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对某个人有好感,或者突然做出一个决定,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其实,这可能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再说说弗洛伊德提到的性本能。

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可是相当大胆和前卫的观点。

他认为性本能在人的精神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可让很多人觉得难以接受,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就拿小孩子来说,他们有时候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这也许就是性本能的最初表现。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在反思自己的生活。

比如说,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在紧张的时候会不停地咬指甲。

以前我觉得这只是个小毛病,没当回事。

但现在想想,这可能是我潜意识里在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压力。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闹了别扭。

我当时特别生气,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但现在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也许是我自己内心深处有一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或者是有一些隐藏的情绪被这次的冲突触发了。

另外,弗洛伊德对于心理防御机制的阐述也让我印象深刻。

比如说,当我们面对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时,会选择否认或者压抑。

我记得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真的,一定是老师判错了”,这就是典型的否认心理。

浅析《精神分析引论》对我艺术创作的影响

浅析《精神分析引论》对我艺术创作的影响

浅析《精神分析引论》对我艺术创作的影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通过对癔症病人思想及行为状态的长期研究,发现了人类潜意识的研究方法,从而提出艺术创作的神秘力量是來自于人类潜意识的驱动,这就是他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完美的解释了灵感的产生,转变了西方世界理性至上的固化思维模式,可以说,它是西方哲学和艺术的一个转折点。

艺术家受到弗洛依德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上,开始关注自身情感的真实表达,重视无意识和偶然因素的作用。

标签: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艺术创作绪论世人皆知弗洛伊德,将他高高摆在神坛,称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三个犹太人之一”。

最早接触到弗洛伊德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开始是大师级“泰山压顶”的感觉,当时觉得谁说话能提到弗洛伊德就等于超有学问。

我的心里自然把弗洛伊德高高抬起,仿佛到了神的位置。

西方美术史的学习中,因为方法论中有精神分析法,所以第一次翻开《精神分析引论》,发现竟然晦涩难懂,幸亏是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课堂探讨和老师的指导,现在对弗洛伊德也就有了自己的一些浅显的感悟。

一、《精神分析引论》及我的感受《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为心理学新生准备的讲稿,它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卷是最过失心理学部分,第二卷梦,第三卷是神经病通论。

在结构上可以说前两部分是为第三部分服务,通过过失心理学为读者初步介绍精神过失的理论范畴,做个入门;通过释梦来解释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辅以案例。

第三部分开始着手于第一二部分的目标,就是分析和发现各种神经病症的根源起因并试图找到解决之道。

《精神分析引论》作为弗洛伊德最著名的作品,其中提出了精神分析的两个重要命题,也揭示了其本质属性。

第一个: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基本上是潜意识的,而意识的心理过程则是人都心灵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过去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就是意识,意识是心理活动的特征。

弗洛伊德在这里提到了潜意识,潜意识是由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指潜藏在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精选5篇)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精选5篇)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精选5篇)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篇1《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弗洛伊德,这个名字在心理学界享有盛名,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更是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和研究者。

这本书作为精神分析学说的开山之作,到底有何魅力?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本书并非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本改变了人类对自我认知的著作。

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出的“潜意识”理论,挑战了传统的、主流的心理学观点。

他主张人的无意识思维和情感具有极大的力量,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其次,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理论并非凭空而来。

他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展现了潜意识的运作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潜意识的威力。

同时,他提出的防御机制和心理仪式,让我们对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精神分析引论》的过程,就像是在揭开潜意识的神秘面纱。

弗洛伊德的语言深入浅出,让人在理解中感到震惊。

他提出的“潜意识”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对自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这本书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在于理论本身。

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后世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和发展,他的理论成为了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之一。

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这本书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精神分析引论》是一本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学著作。

它挑战了传统的心理学观点,为我们理解潜意识、自我和心理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虽然阅读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但一旦理解了其中的观点,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和启示。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心得篇2在阅读《精神分析引论》之后,我被弗洛伊德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理论知识深深打动。

他独特的洞见和深度的分析,为我提供了全新看待人类行为和思维模式的角度。

弗洛伊德的理论核心是潜意识概念,他坚信,大部分人类行为和思想都受到无意识或潜意识的驱动。

这与我之前接受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我开始对自我进行深入反思。

潜意识的存在,对我理解自我行为和情感有了全新的理解。

他的理论框架让我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的178条札记by 丹飞Notes on Flued’s A Brief Depth Psychologyby Daniel Dan第一编过失心理学第一讲绪论精神分析的两个命题:1、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2、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第二讲过失心理学3、研究正常人的小过失。

微乎其微的符号也有相当的价值,不容我们忽视。

假使不带偏见或成见,勇往直前,或可凭借各种事件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有小事和大事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幸运地走上研究大问题的道路上去。

1)舌误,笔误,读误,听误;2)遗忘;3)误放,误取及失落物件。

4、大多数舌误和一般的过失都有意义,过失的意义应该引起特殊的注意。

应该将研究的注意力全部倾注于有关过失意义及意向的纯粹心理学的研究。

诗人利用舌误及其过失作为文艺表现的工具。

第三讲过失心理学(续)5、意义就是它所借以表示的“意向”,或是在心理程序中所占据的地位。

“意义”一般等同于“意向”或“倾向”。

6、舌误:1)舌误全有显而易见的意义或意向。

舌误:把所要说的话说反;与应取的态度矛盾;在所要表示的意义之外增加一个第二义。

2)一个意向歪曲或更改其他意向,造成一种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混合的字形。

7、过失不是无因而至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意向同时引起——或互相干涉——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

8、重复和混合的过失是过失中最好的代表。

9、有些实例的心理情境当时尚不可知,或者还无法测定,当时的解释只是一种假说,但是后来另外的事件发生了,可以用来证实以往的解释。

10、主观点行动往往会伪装为一种被动的经验。

第四讲过失心理学(续完)11、过失是由于两种不同“意向”互相牵制而发生的心理行动(结果)。

其一为被牵制的意向,另一个为牵制的意向。

12、“偶然的”及症候性的动作(似乎没有动机,也没有用处,而且显然是多余的)都有意义,都可和过失作同样的解释,都可以被视为真正的心理动作,而成为其他较重要的心理过程的表现。

13、牵制意向是被牵制意向的反面(两种相反的冲动互相冲突),更正,或补充(第二倾向与第一倾向密切相连)。

14、(舌误的)牵制意向:1)说话者知道他的牵制的倾向,并且在错误前也感觉到这种倾向;2)说话者承认自己有那个牵制的倾向,但不知道这个倾向在讲错话之前曾有相当的活动(他种过失中比舌误中更常见);3)说话者对于牵制倾向的解释大加驳斥:倾向未在他说错之前有所活动,自己对于这个倾向一无所知。

15、舌误的机制:牵制的倾向被压制下去。

说话者决意不将观念发表而为语言,因此他便说错了话;换句话说,那不许发表的倾向乃起而反抗说话者的意志,或者改变他所允许的意向的表示;或者与它混合起来,或者取而代之,而使自己得到发表。

对于说话的原来倾向的压制乃是舌误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16、一个倾向必须先受牵制,然后才能牵制其他倾向。

两种冲突的意向在过失里各有一部分成功和一部分失败,被胁迫的意向既没有全被阻抑,也很少能够照原来的目的直冲而出。

17、研究过失的方法对心理学的目的的揭示:不仅要描写心理现象并加以分类,而且要把这些现象看作是心力争衡的结果,是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意向的表示,这些意向有的互相结合,有的互相对抗。

要对心理现象作一种动的解释,据此仅仅由我们推论的现象比我们看到的现象更为重要。

第二编梦第五讲初步的研究及其困难梦的共同特性:18、睡眠。

心理特点:不愿和外界有所交涉(睡眠以脱离外界而躲避来自外界的刺激),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对外界厌倦而去睡眠)。

睡眠中有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安静;有些刺激仍对心灵起作用,心灵对于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

梦就是对于睡眠中的刺激的反应方式。

梦不仅使刺激重现,而且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使适合于梦景,并以他物为代替。

19、梦中大部分经历为视象;虽然也混有感情、思想及他种感觉,但总以视象为主要成分。

述梦的困难半在于要把这些意象译成语言。

20、昼梦(白日梦)与睡眠不发生关系,缺乏经验或幻觉,只是一些想象;昼梦者自己也承认其为幻想,目无所见,而心有所思。

第六讲初步的假说与释梦的技术两个假说:21、梦不是一种躯体的现象,乃是一种心理的现象。

22、梦者确实明白自己的梦的意义;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明白,就以为自己一无所知罢了。

23、催眠。

自然的睡眠中,我们和外界完全停止交涉;催眠时也是如此,只是和施术者互相感通而已。

24、梦研究的三条通路:干扰睡眠的刺激;昼梦;催眠时为暗示所引起的梦。

25、自由联想:将原来的观念留在心头,任意想开去。

26、情结:自由联想不仅依附于我们所给予的刺激观念,而且有赖于潜意识的活动,意即有赖于当时没有意识到的含有强烈的情感价值的思想和兴趣,即情结。

27、由代替物出发,利用一系列联想,总可以得到原来的对象;而且由遗忘的名字推论而来,我们或可假定一个梦的元素的联想不仅因那元素而定,而且决定于不在意识内的原来的念头。

第七讲显意和隐意28、梦的元素本身并不是主要物或是原来的思想,而是梦者所不知道的某事某物的代替,正像过失背后的潜伏意向,梦者虽确知某事或某物,可是已经想不起来了。

梦由许多这一类元素组合而成。

我们的方法就是利用关于这些元素的自由联想使他种代替的观念能进入意识之内,再由这些观念,推知那隐伏在背后的原念。

29、潜意识:意义与已忘的字及过失背后的意向的涵义相同;意即当时属于潜意识的。

——非梦者的意识所可及的。

反过来说,梦的元素本身及由联想而得的代替观念,都可称为意识的。

30、梦也为潜意识到某事某物所代替,而释梦的目的便在于发现潜意识的思想。

31、释梦的规律:1)不必理会梦的表面意义;2)以随时唤起代替的观念为限,不必理会观念是否合式、是否脱离梦的元素;3)耐心等待寻求的隐藏的潜意识思想自然而然地出现。

32、记得的梦并不是真事,只是一个化装的代替物。

(显梦当然是一个巧妙化装的代替物。

)33、人们所要抑制的联想反而毫无例外地是最重要的线索,可以用来发现潜意识的思想。

34、代替物的背后,必有一种很重要的念头。

35、说出来的梦可称为梦的显意,其背后隐含的意义,由联想而得的,可称为梦的隐意。

36、显意与隐意:1)梦的显意也就是隐意的一部分,不过是一片断罢了。

梦的潜意识思想,有一小部分闯入梦里,称为片断,或暗喻。

释梦须将此片断或暗喻凑成全义。

2)梦的化装作用之一在于用一个片断或一个暗喻来代替他物。

3)显意与其说是隐意的化装,不如说是它的代表——一种由字音引起的可塑性的具体意象。

37、1)潜意识思想的中心点似乎不在显梦中呈现;2)梦里的观念作无意义的结合;隐意由显梦中的无意义的成分而表示出来;3)一个明显的元素并不总是代替一个潜在的元素。

二者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组的交叉关系,一个明显的元素可代表几个潜伏的思想;一个潜伏的思想也可为几个明显的元素所代替。

第八讲儿童的梦38、梦就是心灵在睡眠中对于前一日经验的反应。

39、儿童期的梦是不无意义的;它们都是完全的,可以了解的心理动作。

40、化装不是梦的主要特性。

41、侵扰儿童睡眠的心理刺激是不曾满足的愿望,他对此的反应就是梦。

42、梦是对于心理刺激的反应,梦的价值就在于使兴奋求得相当的发泄,以消除其刺激而使睡眠继续下去。

43、梦的特性:1)梦因愿望而起,梦的内容即在于表示这个愿望。

满足愿望是梦的一个主要特性;2)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

隐意经过化装将愿望译为经验。

44、被牵制的倾向只是睡眠的倾向,牵制的倾向乃是一种心理刺激,我们称之为(力求满足的)愿望。

45、研究儿童的梦得出的结论:1)梦的功用在于保护睡眠;2)梦由两种互相冲突的倾向而起,一要睡眠,而一要满足某种心理刺激;3)梦为富有意义的心理动作;4)梦有两个主要的特性,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的经验。

46、梦的需要和其他重大的机体需要有同等的重要性。

第九讲梦的检查作用47、梦乃是用幻觉的满足来消除侵扰睡眠的心理刺激的方法。

48、梦的检查活动的方式和化装所用的方法:1)材料的省略(删去或装成喃喃之声);2)材料的更动(用修饰,暗示和影射来代表真正的意义);3)材料的改组(重心的移植和改组)。

49、有些隐伏的因素完全消灭,有些略有更动,有些仍然呈现于显梦中,甚至变本加厉。

50、施行检查的倾向,就是梦者清醒时所承认或赞同的倾向。

你若对自己的梦的正确的解释加以否认,此时你的动机就是促使检查从而造成化装的动机。

51、可用内心批判的观点来描写梦的检查作用所反抗的倾向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性质。

它们往往违反伦理的、审美的或社会的观点,我们平时根本不敢想到,纵然想到也必深感厌恶。

52、在梦里化装的被检查的愿望,也就是无限制的自我主义的表现——梦的自我神圣主义。

53、打破一切伦理束缚的自我乃是受美育所拒斥,道德规律所制裁的性欲需要所支配的。

而对快乐的追求,我们称之为“里比多”——就肆无忌惮地选取一般人所禁止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对象。

54、化装的程度:1)被检查的愿望越骇人,则化装的程度也越大;2)检查的要求越严格,则化装也越繁复。

55、梦的化装乃是由于自我所认可的倾向对于夜间睡眠出现的恶念施行检查的结果。

56、精神生活中有些历程和倾向是我们所不明白的;所不曾明白的;或长久不明白的,或竟永远不明白的。

潜意识不仅是“当时隐潜的”,简直可以说是永远隐潜的了。

第十讲梦的象征作用57、梦的元素与隐意的关系:1)以部分代替全体;2)暗喻;3)意象;4)象征。

(亦出现于下一讲)58、梦的元素本身就是梦的隐意的象征。

59、象征法乃是联想法的补充,而它所取得的结果只是和联想法合用才有成效。

60、象征的关系乃是一种特殊的比拟。

61、梦中大多数的象征都是性的象征。

62、梦者虽能作一种象征的表示,然而他对于这种象征一无所知,在清醒的时候,竟至不能认识。

63、象征的范围非常广泛,梦的象征只占一小部分。

64、真正的象征和性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

65、象征作用乃是梦的化装的第二个独立因素,和检查作用并存。

第十一讲梦的工作66、释梦的两种方法互为补充:1)引起梦者的联想,直到能由隐含的代替品求得其原有的隐念为止;2)运用自己的知识补充梦内象征所代表的意义。

67、隐梦变做显梦的过程叫做梦的工作;反过来说,由显梦回溯到隐念的历程就是释梦工作;释梦的目的就是推翻梦的工作。

梦的工作如何处理梦的隐念:68、压缩作用:显梦的内容比隐念简单。

压缩的方法:1)某种隐念的成分完全消灭;2)隐梦的许多情结中,只有一个片断侵入显梦之内;3)某些同性质的隐念成分在显梦中混合而为一体。

69、移置作用:1)一个隐念的元素不以自己的一部分为代表,而以较无关系的他事相替代,其性质略近于暗喻;2)其重点由一重要元素,移置于另一个不重要的元素之上,梦的重心被推移,于是梦就似乎呈现了一种异样的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