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理论》课件
![《精神分析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20e8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a.png)
治疗理论
自由联想
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是 让病人自由提及与身心 有关的任何事情,不加 干预地表达内心的忧虑 和冲突。
分析的目的和 过程
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病 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认 识到精神冲突的存在, 并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 概念之一,指的是病人 通过治疗关系与治疗师 的关系产生的赞誉、恶 感、依赖等情感交流。
冲突与防御机制
冲突是人类心灵中常见的现象,人们运用各种防御 机制来解决心理压力。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认为,人的个性是由本 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
本我:
是人类心灵中原始冲动、欲望和 需求的来源。
超我:
由道德标准和理想自我构成,是 人类道德行为的来源。
自我:
平衡本我和超我的需求,是人们 心理稳定的关键因素。
精神病理理论
1 父亲形象和嫉妒情结
2 恐惧与焦虑
精神分析认为,父母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恐惧和焦虑是人们常见的心理症状,有时可 以通过分析来缓解。
3 投射机制
4 分离与否认机制
投射机制是一种心理防御方式,人们会将自己的 想法和情感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
分离与否认机制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欺骗方式, 人们会将某些现实事件排除在心理之外。
终止分析
精神分析治疗必然要有 结束的时候,这中间需 要权衡多种因素。
小结
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不仅深刻影 响了心理学的发展,也在心理治疗 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的争议
精神分析理论面临着很多争议,包 括其科学性和治疗效果等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心理学 的关系
虽然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 精神分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在心 理学思考中仍然有其独特的地位。
弗洛伊德精的古典精神分析分解课件
![弗洛伊德精的古典精神分析分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b5ed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7.png)
弗洛伊德精的古典精神分析的局限性
机械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将人格和行为归 因于无意识的冲动和动机,忽视 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使得他
的理论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缺乏文化特异性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基于对西方社 会和文化的观察和推断,缺乏对其 他文化和社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忽视积极动机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关注无意识的 消极动机和冲突,忽视了人类行为 和决策中的积极动机和目标追求。
后现代精神分析学派对古典精神 分析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强调语 言、社会符号和叙事在人格和行
为中的重要性。
当代精神分析学派及其观点概述
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派关注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在人格 形成和行为决策中的作用,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主观体验 和意义建构。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关注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强调人 的自我实现和成长,重视人际关系和精神病理学在人格形 成和行为决策中的作用。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01
02
03
探索潜意识
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可以 帮助咨询者了解自己的潜 意识,从而解决内心深处 的心理问题。
自由联想
通过让咨询者自由联想, 可以揭示出他们内心深处 的想法和情感,从而找到 问题的根源。
释梦
通过分析咨询者的梦境, 可以揭示出他们内心深处 的欲望和恐惧,从而更好 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文学作品的潜意识
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可以深入探讨文 学作品中隐藏的潜意识元素,从而更 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分析文化现象
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分析文化现 象背后的潜意识因素,从而更好地理 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PPT课件
![精神分析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5e4a6fa0116c175e0e4862.png)
精神分析理论
目录
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里社会开展论
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教育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以自由联想和释梦两种方 法来挖掘病人的无意识。弗洛伊德通过 这两种方法获得了大量关于人格异常的 人的幼年生活资料,通过分析,提出了 一套关于人格开展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
人格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开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是个本能决定论者,他认为 人格开展的根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 能的驱动。他所谓的“性〞除了生殖活动 有关之外,还包括吮吸、大小便等一切能 直接或间接引起快感的活动。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开展阶段论
口腔期〔0~1岁〕,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果 母亲对孩子的口腔活动不加制止,孩子长大后会倾向于开 放、乐观、大方;如果口腔期活动受挫,儿童长大后性格 开展会比较悲观和退缩。
3.人格的开展并非止于青春期,而是终其一生的。
4.他认为开展安康的人格特征才是人类开展应追求的 目标,因此他的理论是基于安康人格特征的。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岁〕。开展对外界的信任感, 照顾婴儿的人如果不能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会认为这个世 界是危险的,他人不值得信任。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论
第六阶段: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20~40岁〕。这一时期就 是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体验友谊和爱情。如果无法 建立这种关系,就会感到孤独。
第七阶段:精力充分对颓废迟滞〔40~65岁〕。承担社会责 任,关心家庭,养育后代。不愿承担的人就会变得颓废或自 我中心。
第八阶段: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65以后〕。这个阶段, 回首往事,觉得一生充实、有意义会产生完善感,对有些往 事也会产生悲观的情绪。
目录
弗洛伊德的人格开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里社会开展论
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教育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以自由联想和释梦两种方 法来挖掘病人的无意识。弗洛伊德通过 这两种方法获得了大量关于人格异常的 人的幼年生活资料,通过分析,提出了 一套关于人格开展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
人格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开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是个本能决定论者,他认为 人格开展的根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 能的驱动。他所谓的“性〞除了生殖活动 有关之外,还包括吮吸、大小便等一切能 直接或间接引起快感的活动。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开展阶段论
口腔期〔0~1岁〕,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果 母亲对孩子的口腔活动不加制止,孩子长大后会倾向于开 放、乐观、大方;如果口腔期活动受挫,儿童长大后性格 开展会比较悲观和退缩。
3.人格的开展并非止于青春期,而是终其一生的。
4.他认为开展安康的人格特征才是人类开展应追求的 目标,因此他的理论是基于安康人格特征的。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岁〕。开展对外界的信任感, 照顾婴儿的人如果不能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会认为这个世 界是危险的,他人不值得信任。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开展论
第六阶段: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20~40岁〕。这一时期就 是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体验友谊和爱情。如果无法 建立这种关系,就会感到孤独。
第七阶段:精力充分对颓废迟滞〔40~65岁〕。承担社会责 任,关心家庭,养育后代。不愿承担的人就会变得颓废或自 我中心。
第八阶段: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65以后〕。这个阶段, 回首往事,觉得一生充实、有意义会产生完善感,对有些往 事也会产生悲观的情绪。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PPT课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75291f02020740be1e9b73.png)
– 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 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 和感情。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一:意识层次说
• 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 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 次里发生和进行。
•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 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 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 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 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 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 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 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 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 原则”。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三:性理论(利比多)
• 口欲期 • 1岁以前的儿童就处于这个时期。这时,口腔 是其性器官,儿童通过口腔吸食自己的手指头, 脚趾头等来使性需要得到满足,甚至可以伴有性 高潮。 • 肛欲期 • 1岁半-2岁之间。这时,幼儿从大小便时得到 性满足,所以,他们往往不愿意排便,或者排下 后爱盯着便看。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三:性理论(利比多)
• 性蕾期
• 2岁-4岁。这时,孩子开始注意自己的性器官,男孩 子往往因为有了一个突出的阴茎而骄傲,喜欢露出来,这 个年龄阶段的女孩子则会羡慕,嫉妒男孩子。 4岁-5岁期间。这时,母亲就成了孩子的性对象,男 孩总想独占母亲的爱,并因而仇恨父亲。这种对母亲的性 爱来自于在母亲怀里吸取乳汁时所得到的快感。女孩开始 也是这样,但后来就将性对象转为父亲了,变为父情恋。 这时,男孩会幻想将来娶母亲为妻,而女孩会幻想长大后 嫁给父亲。俄狄普斯情结阶段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至关 重要,如果儿童能随年龄的发展出正常的心理人格。如果 不能,长大后则易患精神病。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一:意识层次说
• 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 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 次里发生和进行。
•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 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 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 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 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 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 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 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 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 原则”。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三:性理论(利比多)
• 口欲期 • 1岁以前的儿童就处于这个时期。这时,口腔 是其性器官,儿童通过口腔吸食自己的手指头, 脚趾头等来使性需要得到满足,甚至可以伴有性 高潮。 • 肛欲期 • 1岁半-2岁之间。这时,幼儿从大小便时得到 性满足,所以,他们往往不愿意排便,或者排下 后爱盯着便看。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三:性理论(利比多)
• 性蕾期
• 2岁-4岁。这时,孩子开始注意自己的性器官,男孩 子往往因为有了一个突出的阴茎而骄傲,喜欢露出来,这 个年龄阶段的女孩子则会羡慕,嫉妒男孩子。 4岁-5岁期间。这时,母亲就成了孩子的性对象,男 孩总想独占母亲的爱,并因而仇恨父亲。这种对母亲的性 爱来自于在母亲怀里吸取乳汁时所得到的快感。女孩开始 也是这样,但后来就将性对象转为父亲了,变为父情恋。 这时,男孩会幻想将来娶母亲为妻,而女孩会幻想长大后 嫁给父亲。俄狄普斯情结阶段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至关 重要,如果儿童能随年龄的发展出正常的心理人格。如果 不能,长大后则易患精神病。
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详解PPT课件
![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f4374c700abb68a882fba2.png)
1.凝缩 2.移置 3.象征 4.润饰
19
凝缩
凝缩:指显梦的内容比梦的隐意简单,好象显梦是隐梦的一个微
缩版本。梦的隐意非常细致具体,显梦则是概括而精练。即把隐梦 中几种共同成分结合成一样东西,以象征性的东西表现出来。
如1.弗洛伊德梦到“写了一本关于植物学的书”:园丁、医生和 他美丽的夫人,名叫Flora的患者,和他夫人所爱的花;2.“数人合 为一人”:将A的相貌、B的衣服、C的职业、D的性格、E的爱好, 统统汇集到一个人身上。在梦中也将许多事情压缩,比如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语言等等。在梦的工作中,各个部分经过压缩合 成之后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非常晦涩难懂的印象。
11
人格动力
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 。与生的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 多
死的本能:指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12
人格发展阶段
1.口唇期:口腔部分是能够引起他快乐的主要 部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靠吸吮获得口 腔的满足感。第二阶段他开始用啃咬来获得满 足感。
2.肛门期:肛门冲泄型:肮脏浪费奢侈,肛门 堆积型极端,整洁节俭。
的道路上建筑了防线)、潜意识(生物本能,欲望的 储藏库) 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可以逾越,因而前意识之 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 但是,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入意识中来则非常困 难。 无意识心理是不能轻易就回忆起来并到达意识领域 的,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手的患者。
走廊—门厅—暗室 8
3
基本理论
(一)人格结构理论 (二)人格动力理论 (三)人格发展阶段
4
1、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潜意识理论)
意识:
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 容组成。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19
凝缩
凝缩:指显梦的内容比梦的隐意简单,好象显梦是隐梦的一个微
缩版本。梦的隐意非常细致具体,显梦则是概括而精练。即把隐梦 中几种共同成分结合成一样东西,以象征性的东西表现出来。
如1.弗洛伊德梦到“写了一本关于植物学的书”:园丁、医生和 他美丽的夫人,名叫Flora的患者,和他夫人所爱的花;2.“数人合 为一人”:将A的相貌、B的衣服、C的职业、D的性格、E的爱好, 统统汇集到一个人身上。在梦中也将许多事情压缩,比如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语言等等。在梦的工作中,各个部分经过压缩合 成之后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非常晦涩难懂的印象。
11
人格动力
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 。与生的本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 多
死的本能:指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12
人格发展阶段
1.口唇期:口腔部分是能够引起他快乐的主要 部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靠吸吮获得口 腔的满足感。第二阶段他开始用啃咬来获得满 足感。
2.肛门期:肛门冲泄型:肮脏浪费奢侈,肛门 堆积型极端,整洁节俭。
的道路上建筑了防线)、潜意识(生物本能,欲望的 储藏库) 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可以逾越,因而前意识之 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 但是,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入意识中来则非常困 难。 无意识心理是不能轻易就回忆起来并到达意识领域 的,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手的患者。
走廊—门厅—暗室 8
3
基本理论
(一)人格结构理论 (二)人格动力理论 (三)人格发展阶段
4
1、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潜意识理论)
意识:
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 容组成。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ppt课件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6650da312b3169a551a430.png)
焦虑及其分类
定义:一种体验为紧张、担忧、烦乱和恐慌的不 良情绪状态。是一种自我机能,使人警惕即将到 来的危险,并对之做出相适应的反应。
1、原发性焦虑:根源于与母体的分离——出生创 伤焦虑。足够好的妈妈能让他克服。
2、现实性焦虑:由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引起的焦虑。 3、精神性焦虑: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并引
五、人格动力理论
人格的起源——潜意识中的本能 1、本能的特征:来源于肉体的某种欠缺,其 目的是消除肉体欠缺重建内部平衡。 2、本能的种类: (1)生本能——个体生存本能和种族延续本 能。开始仅指性欲,后来泛指与保存生命有 关的本能,包括所有指向快乐的行为; (2)死本能——死亡的愿望,包括攻击、自 杀、谋杀等。
重视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而 且对个体行为的深一层认识提供了条件。
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 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这对现代发展心理学有着深远的影 响。
过分强调潜意识和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他的人格的研究资料,主要是对精神病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 分析,缺乏实验性的量化研究,很难重复,有些结论已被否 定。
三、性心理发展阶段 ——人格发展五阶段
根据利比多(libido)的发展划分:
1、口唇期(0-1岁) : 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
最大满足。
2、肛门期(1-3岁) : 肛门和排泄给儿童带来
最大快乐。
3、生殖器期(3-6岁) :生殖器部位是儿童快
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
4 、潜伏期(7-11岁):投入到学校学习和运动
游戏中去。
5 、生殖期(11-12岁后) :友谊,谋职,求爱,
结婚。
Hale Waihona Puke 利比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 机: (一)固着:停滞在前一阶段不前 (二)倒退:不前进反而倒退到较 初的阶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品PPT课件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30bc2c04a1b0717ed5ddaa.png)
举个例子说:(这例子是弗洛伊德举的)有个主教,鼻子特别大, 一天这主教去一个女孩家做客,女孩十分好奇他的鼻子却被家人 告知这个问题绝对不能在主教面前提起.女孩就拼命压抑自己的好 奇,但是,还是在给主教倒咖啡时出了个经典口误(就是你说的弗 洛伊德口误). 女孩问:您的鼻子里放糖么?
无意识通过口误到了前意识的门口。所以,如果你试图欺骗别 人,少说话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的嘴巴会出卖你。
我们怎样了解无意识?
1)梦
梦是一种愿望的实现,主要是性的愿望。(弗洛伊德) 梦是恢复心理平衡;是通过象征来表达(揭示)无意识;是智
慧的启示。(荣格) 梦——是睡着了,也就醒来了;是一种象征。(弗洛姆)
梦要告诉我们的…….
• 有一个人常常梦到自己在火中,无法逃脱。
他童年时曾被火烧伤,心理的创伤还未痊愈
• 一个妇女经常梦见巨浪把她推向大海,而 其他人离她很远,她连救命都喊不出来。
家务和工作负担非常重,不堪重负,但又不愿向别人求救, 压力已经超负荷
• 一个人梦到自己乘的飞机失事了
预示危险
• 过去 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经历和情绪的重现
• 现在 情绪、压力等的体现,愿望的满足
• 未来 预示和提醒
《爱德华大夫》中的梦境
• 弗洛伊德认为:
•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 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由于超我永 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 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服从超我的 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 价值观。
5)催眠
什么是催眠?当我们被某些连续、反复的刺
激,尤其是语言的引导时,我们就从平常的意识 状态转移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 会比平常更容易接受暗示。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 为催眠。
无意识通过口误到了前意识的门口。所以,如果你试图欺骗别 人,少说话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的嘴巴会出卖你。
我们怎样了解无意识?
1)梦
梦是一种愿望的实现,主要是性的愿望。(弗洛伊德) 梦是恢复心理平衡;是通过象征来表达(揭示)无意识;是智
慧的启示。(荣格) 梦——是睡着了,也就醒来了;是一种象征。(弗洛姆)
梦要告诉我们的…….
• 有一个人常常梦到自己在火中,无法逃脱。
他童年时曾被火烧伤,心理的创伤还未痊愈
• 一个妇女经常梦见巨浪把她推向大海,而 其他人离她很远,她连救命都喊不出来。
家务和工作负担非常重,不堪重负,但又不愿向别人求救, 压力已经超负荷
• 一个人梦到自己乘的飞机失事了
预示危险
• 过去 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经历和情绪的重现
• 现在 情绪、压力等的体现,愿望的满足
• 未来 预示和提醒
《爱德华大夫》中的梦境
• 弗洛伊德认为:
•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 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由于超我永 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 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服从超我的 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 价值观。
5)催眠
什么是催眠?当我们被某些连续、反复的刺
激,尤其是语言的引导时,我们就从平常的意识 状态转移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 会比平常更容易接受暗示。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 为催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pt课件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c9286108a1284ac85043c0.png)
• 死本能,意味着生命回复到无机物状态,它重要
的表现是破坏本能和攻击本能。迫使生命体趋向
死亡。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体育
运动和战争毁灭,它是受人类死之本能的欲望所
驱使。死之本能的结局PPT,学习必交流 然是使有机体的自然
7精神分析的方法源自1. 自由联想 就是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的情 况下,进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不给患者的思 路以任何有意识的引导,但是患者必须如实地报 告他所想到的一切。。 2. 梦的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系,而是被 压抑的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为说明每一 个构都包含着隐藏着的意义,弗洛伊德把梦境为 “显梦”和“隐梦”两部分。
动的理论。
PPT学习交流
4
精神分析的对象
弗洛伊德把人的无意识现象的内容作为精神分析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冰山理论
意识
现实原则: 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
思维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
人的精神 活动的三 个层次
前意识
中间环节: 是无意识向意识发展的
过渡领域,是临近意识的心理现象,是 当下意识不到却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源于人类自身,根源于人的生存意志及其客观化。
尼采和弗洛伊德更为相近,两人都把文明视为人
类动物天性的大敌。 PPT学习交流
12
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背景
• (四)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活动,而不 是意识经验的内容。他称这种心理活动为意动。 如人看见颜色,这颜色是心理内容,不是心理学 的主要对象,而“看见”即为意动,它才是心理学研 究的主要对象。
无意识
PPT学习交流
6
本能——心理动力的问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pt演示课件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c8cd57e45c3b3567ec8bc1.png)
. 7
精神分析的方法
1. 自由联想 就是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的情况下,进 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不给患者的思路以任何有意 识的引导,但是患者必须如实地报告他所想到的一切。。 2. 梦的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系,而是被压抑的欲 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为说明每一个构都包含着隐藏 着的意义,弗洛伊德把梦境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 3. 对日常生活的分析 强洛伊德特别注意分析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 口误、笔误、疏忽等过失现象。
.
8
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背景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 叔本华和尼采的反理性哲学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精神病医学临床经验
.
9
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背景
(一)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哲学 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 成的。而人也是由单子构成,这种单子称作“精神单 子”。 精神单子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封闭的存在物,它的知觉、 认识只能来自自身,不会来自外界。它的感觉经验、 观念都作为一种潜在的东西存在于心灵中,按照“欲 望”这一内在原则,从较低级、不清晰的知觉逐渐向 较高级、较清晰的知觉状态过渡。 当精神单子处于沉睡状态时,就只具有无数的“微 觉”,微觉是无意识的,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 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
精神分析的对象
弗洛伊德把人的无意识现象的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 究的主要对象。 冰山理论
意识
现实原则: 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
思维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
人的精神 活动的三 个层次
前意识
中间环节: 是无意识向意识发展的
过渡领域,是临近意识的心理现象,是 当下意识不到却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无意识
精神分析的方法
1. 自由联想 就是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的情况下,进 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不给患者的思路以任何有意 识的引导,但是患者必须如实地报告他所想到的一切。。 2. 梦的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系,而是被压抑的欲 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为说明每一个构都包含着隐藏 着的意义,弗洛伊德把梦境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 3. 对日常生活的分析 强洛伊德特别注意分析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 口误、笔误、疏忽等过失现象。
.
8
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背景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 叔本华和尼采的反理性哲学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精神病医学临床经验
.
9
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背景
(一)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哲学 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 成的。而人也是由单子构成,这种单子称作“精神单 子”。 精神单子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封闭的存在物,它的知觉、 认识只能来自自身,不会来自外界。它的感觉经验、 观念都作为一种潜在的东西存在于心灵中,按照“欲 望”这一内在原则,从较低级、不清晰的知觉逐渐向 较高级、较清晰的知觉状态过渡。 当精神单子处于沉睡状态时,就只具有无数的“微 觉”,微觉是无意识的,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 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
精神分析的对象
弗洛伊德把人的无意识现象的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 究的主要对象。 冰山理论
意识
现实原则: 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
思维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
人的精神 活动的三 个层次
前意识
中间环节: 是无意识向意识发展的
过渡领域,是临近意识的心理现象,是 当下意识不到却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无意识
精神分析PPT课件
![精神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623a43f524ccbff021845a.png)
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 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 出来。一般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 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 设性的方向。
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 、态度、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 事物。
合理化/文饰:通过歪曲现实保护 自己的自尊心,采用错误的推理 是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常 见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 心理”两种形式。
•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 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 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 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 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 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 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 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2021/3/25
5
• 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
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
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在
最后16年曾与口腔癌作
斗争,坚持工作。在纳
粹分子的胁迫下,1938
年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
敦。1939年9月23日在
伦敦死于癌症。主要著
作有:《梦的解析》、
《日常生活心理病理
学》、《精神分析引
论》、《精神分析引论
2021/3/25
19
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 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 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两步 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 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 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
倒退:经历应激状态时,返回 到早期的发展阶段,用早期 的行为方式应付眼前的环境。
2021/3/25
20
四、性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与误读、多种错误的混合。 • 四、幽默 • 人们喜欢的幽默类型多半是攻击型与性幽默:
弗洛伊德主义经典精神分析ppt课件
![弗洛伊德主义经典精神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3ef03cfad6195f312ba6ec.png)
2018/10/23 11
2、从催眠到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发现催眠绕过了防御,病人就可以讲 出导致烦恼的真实情境, 临床经验让弗洛伊德意识到对永久去除症状, 最关键的是让引起麻烦的无意识内容变成让正 常意识可以了解的内容。 而在催眠状态中浮现的“回忆”,病人醒来后 就会再次溜走了,病人在意识层面无法触及。 清醒状态下之所以“回忆”不起来,是因为有 种力量主动将这些回忆排除在意识之外,这是 防御机制在起作用的结果。
2018/10/23 7
温尼科特提出的“过渡客体”和“过渡经验” 的概念早已被教育学者和研究创造力、文化 及审美体验的学者所吸收; 沙弗将“叙事”概念引入心理动力学和精神 分析传记故事的方法; 拉康根据当代语言学和结构人类学对无意识 做出了引人争议、难以捉摸的说明并得到广 泛应用; 科胡特对自恋变化和自体所做的研究令人信 服,被文学、历史和文化学者所吸收和发展。 如克里蒂托弗.拉什的《自恋文化》一书。
2018/10/23 17
4、童年性欲 对症状的进一步询问,弗洛伊德发现了更为隐 藏的症状多始于童年早期。 同时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地与 过早卷入性有关。 弗洛伊德提出“幼儿诱惑”理论:所有神经症 的根源原是在儿童的经验中过早地引入了性, 当青春期性欲出现时再次受到创伤(激活), 那些未经加工的儿童性经历必然导致神经症。 弗洛伊德分析自己的梦后认为,是他自己在童 年时渴望被引诱。 后提出儿童具有性幻想:来自儿童心灵本身。
2018/10/23 21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各种元素在大约5~6岁 时会聚在性器组织结构中,之前的性欲成 分都归入这一结构中。 俄狄浦斯情结是通过阉割焦虑的威胁而解 决的。 超我的形成和自我理想成为重要成分,父 母价值观的内化与解决俄狄浦斯挣扎同时 发生,其内化控制住幼儿的性欲望(而女 孩在解决同样问题时却困难得多)。解决 的结果决定了成年余生的潜在结构。
2、从催眠到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发现催眠绕过了防御,病人就可以讲 出导致烦恼的真实情境, 临床经验让弗洛伊德意识到对永久去除症状, 最关键的是让引起麻烦的无意识内容变成让正 常意识可以了解的内容。 而在催眠状态中浮现的“回忆”,病人醒来后 就会再次溜走了,病人在意识层面无法触及。 清醒状态下之所以“回忆”不起来,是因为有 种力量主动将这些回忆排除在意识之外,这是 防御机制在起作用的结果。
2018/10/23 7
温尼科特提出的“过渡客体”和“过渡经验” 的概念早已被教育学者和研究创造力、文化 及审美体验的学者所吸收; 沙弗将“叙事”概念引入心理动力学和精神 分析传记故事的方法; 拉康根据当代语言学和结构人类学对无意识 做出了引人争议、难以捉摸的说明并得到广 泛应用; 科胡特对自恋变化和自体所做的研究令人信 服,被文学、历史和文化学者所吸收和发展。 如克里蒂托弗.拉什的《自恋文化》一书。
2018/10/23 17
4、童年性欲 对症状的进一步询问,弗洛伊德发现了更为隐 藏的症状多始于童年早期。 同时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地与 过早卷入性有关。 弗洛伊德提出“幼儿诱惑”理论:所有神经症 的根源原是在儿童的经验中过早地引入了性, 当青春期性欲出现时再次受到创伤(激活), 那些未经加工的儿童性经历必然导致神经症。 弗洛伊德分析自己的梦后认为,是他自己在童 年时渴望被引诱。 后提出儿童具有性幻想:来自儿童心灵本身。
2018/10/23 21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各种元素在大约5~6岁 时会聚在性器组织结构中,之前的性欲成 分都归入这一结构中。 俄狄浦斯情结是通过阉割焦虑的威胁而解 决的。 超我的形成和自我理想成为重要成分,父 母价值观的内化与解决俄狄浦斯挣扎同时 发生,其内化控制住幼儿的性欲望(而女 孩在解决同样问题时却困难得多)。解决 的结果决定了成年余生的潜在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原则:决定自我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 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 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
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 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扮演着难当的角 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 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
心理性欲 发展阶段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 青春期(12-18岁)
口唇期
从出生到1岁半,性感带主要集中于嘴唇、舌 头和口腔黏膜上,是“为吸吮而吸吮的享乐”与满 足。 这种吸吮的第一个性目标是母亲胸乳,随后 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手指。
肛门期
• 出现在生命的1-3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快感主 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以及触弄和玩耍大 小便。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有序地排泄, 使之符合社会的卫生习惯要求。
快乐原则: “里比多”的原始的、本能的
永恒冲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强烈的寻求 发泄和满足。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人的全部精神生活, 如同一座漂浮于海上 的冰山。 意识世界只是呈 现在海洋表面上的山 尖,它在全部精神世 界中只占一小部分, 而无意识世界则是海 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 体。
口唇期(0~1岁)
性器期
从大约3岁至5或6岁,性满足的来源从肛门区转 移至生殖器期。在这一年龄,儿童开始有了自己 的“性生活”:一方面通过抚摸和玩弄阴茎或阴 蒂会产生快感,另一方面开始向外界寻求爱的对 象—母亲或父亲,于是产生恋母或恋父情结。
恋母情结
男孩(爱并依赖妈妈)
同性恋
崇拜父亲拥有妈妈的事实
我要像爸爸一样爱护妈妈
青春期
11-13岁开始,青春期生理的成熟重新唤醒了前期压抑的 性冲动,荷尔蒙激素的大量分泌。青少年的性需求指向年 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建立两性关系。
人格结构的要素
本我(Id) 快乐原则:传布着本能的冲动和需要 自我(Ego)
现实原则:控制着本我的冲动, 同时又寻找现实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要
超我(Super—ego)
小组成员: 王素娟、赵娅丽、盛雅琦、刘慧敏、 王萍、王欢、陈佳双、邱文龙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年-1939年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 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 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 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 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 《梦的释义》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这三个系统保 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三个系统 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往往产生焦虑, 导致精神病和人格异常。
和谐发展
失衡
释梦理论@梦是欲望的满足
梦 的 三 种 类 型
1、儿童的梦:儿童在梦中采取公然满足的方式; 2、成人的化装的梦:要满足的欲望是为意识所禁止的, 不得不以化装的形式来满足; 3、焦虑的梦:这种梦是毫无隐蔽的欲望的满足,只是这 欲望已经是他所摒斥的,便产生焦虑。
推荐电影:《爱德华大夫》
• 导演:阿尔弗雷德· 希 区柯克 • 原著:弗朗西斯· 比丁 《爱德华大夫的诊所》 • 主演:英格丽· 褒曼 格里高利· 派克 • 荣获第18届奥斯卡金 像奖最佳戏剧音乐奖, 及最佳影片提名
谢谢大家
弗洛伊德名言
• 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 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 • 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 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 有她们,情形会更糟。 • 人生有两大 :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 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 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 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 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
精神层次
性爱密码
人格结构
释梦理论
精神层次理论
•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不同的 层次:
意识
现实原则: 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思维
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
前意识
中间环节: 是潜意识向意识发展的过渡领
域,是临近意识的心理现象,是当下意识不到 却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潜意识
弗洛伊德把梦的内容意义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表层意义,称之为梦的显意即显梦; 一是深层意义,可叫做梦的隐意即隐梦。。
参 考 书 目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 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廖运 范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 • 马抗美等:《现代西方哲学评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 韩秋红:《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排斥爸爸,为什么妈妈 是爸爸的,不是我的?
爱护女生
习惯及心态等方面 并逐渐向“女性” 发面发展,“精神 上的女生”
同性恋
喜欢男生
潜伏期
6—11岁,儿童性欲的 发展呈现出一种看似停 滞或退化的现象。这一 阶段儿童常常讨厌异性 而喜欢和同性相处,如 果心理发展只停留在这 个阶段,成年后就会出 现同性恋倾向。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 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
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 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扮演着难当的角 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 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
心理性欲 发展阶段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 青春期(12-18岁)
口唇期
从出生到1岁半,性感带主要集中于嘴唇、舌 头和口腔黏膜上,是“为吸吮而吸吮的享乐”与满 足。 这种吸吮的第一个性目标是母亲胸乳,随后 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手指。
肛门期
• 出现在生命的1-3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快感主 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以及触弄和玩耍大 小便。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有序地排泄, 使之符合社会的卫生习惯要求。
快乐原则: “里比多”的原始的、本能的
永恒冲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强烈的寻求 发泄和满足。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人的全部精神生活, 如同一座漂浮于海上 的冰山。 意识世界只是呈 现在海洋表面上的山 尖,它在全部精神世 界中只占一小部分, 而无意识世界则是海 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 体。
口唇期(0~1岁)
性器期
从大约3岁至5或6岁,性满足的来源从肛门区转 移至生殖器期。在这一年龄,儿童开始有了自己 的“性生活”:一方面通过抚摸和玩弄阴茎或阴 蒂会产生快感,另一方面开始向外界寻求爱的对 象—母亲或父亲,于是产生恋母或恋父情结。
恋母情结
男孩(爱并依赖妈妈)
同性恋
崇拜父亲拥有妈妈的事实
我要像爸爸一样爱护妈妈
青春期
11-13岁开始,青春期生理的成熟重新唤醒了前期压抑的 性冲动,荷尔蒙激素的大量分泌。青少年的性需求指向年 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建立两性关系。
人格结构的要素
本我(Id) 快乐原则:传布着本能的冲动和需要 自我(Ego)
现实原则:控制着本我的冲动, 同时又寻找现实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要
超我(Super—ego)
小组成员: 王素娟、赵娅丽、盛雅琦、刘慧敏、 王萍、王欢、陈佳双、邱文龙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年-1939年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 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 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 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 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 《梦的释义》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这三个系统保 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三个系统 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往往产生焦虑, 导致精神病和人格异常。
和谐发展
失衡
释梦理论@梦是欲望的满足
梦 的 三 种 类 型
1、儿童的梦:儿童在梦中采取公然满足的方式; 2、成人的化装的梦:要满足的欲望是为意识所禁止的, 不得不以化装的形式来满足; 3、焦虑的梦:这种梦是毫无隐蔽的欲望的满足,只是这 欲望已经是他所摒斥的,便产生焦虑。
推荐电影:《爱德华大夫》
• 导演:阿尔弗雷德· 希 区柯克 • 原著:弗朗西斯· 比丁 《爱德华大夫的诊所》 • 主演:英格丽· 褒曼 格里高利· 派克 • 荣获第18届奥斯卡金 像奖最佳戏剧音乐奖, 及最佳影片提名
谢谢大家
弗洛伊德名言
• 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 不要去了解女人,因为女人都是疯子。 • 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 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 有她们,情形会更糟。 • 人生有两大 :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 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 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 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 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
精神层次
性爱密码
人格结构
释梦理论
精神层次理论
•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不同的 层次:
意识
现实原则: 是一切感觉、知觉和理性思维
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
前意识
中间环节: 是潜意识向意识发展的过渡领
域,是临近意识的心理现象,是当下意识不到 却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潜意识
弗洛伊德把梦的内容意义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表层意义,称之为梦的显意即显梦; 一是深层意义,可叫做梦的隐意即隐梦。。
参 考 书 目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 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廖运 范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 • 马抗美等:《现代西方哲学评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 韩秋红:《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排斥爸爸,为什么妈妈 是爸爸的,不是我的?
爱护女生
习惯及心态等方面 并逐渐向“女性” 发面发展,“精神 上的女生”
同性恋
喜欢男生
潜伏期
6—11岁,儿童性欲的 发展呈现出一种看似停 滞或退化的现象。这一 阶段儿童常常讨厌异性 而喜欢和同性相处,如 果心理发展只停留在这 个阶段,成年后就会出 现同性恋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