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梦回繁华》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梦回繁华》人教部编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梦回繁华》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文化内涵。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运用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以及重点难点解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较为有效。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今后在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脑又动手,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但我也发现,在活动组织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如加强时间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中表现积极,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意识到有些问题设置可能过于宽泛,导致学生讨论的针对性不强。因此,今后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我需要更加精确地把握讨论的方向。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这样既能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对于《梦回繁华》的文化内涵理解仍不够深入,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一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诗句。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梦回繁华》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初中语文《梦回繁华》教案

初中语文《梦回繁华》教案
学生在书中寻找,并且做好概括和批注。
课文这样介绍优于刚才我们的介绍在哪些地方?
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本文是逻辑顺序。
学生回答。
(1)列数字,介绍画作的尺寸。
(2)引资料,在第五段中。照应其写实性。
(3)打比方。第三段。使内容回味无穷,表达更形象更生动。
(4)摩状貌。第四段。描述当时北宋的繁华。生动、形象。典雅而有韵味,使读者更能具体了解当时此处的生活状况



备课时间:11月7日(星期三)
学科
语文
班级
初二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梦回繁华
课型
自读课
2课时
教材
分析
《梦回繁华》,位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第四课。本单元都是说明文单元
学情
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接触了多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知识有所了解。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继续练习信息的概括和归纳。
教学
目标
1.词语积累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意义及历史地位。
四、请学生再次介绍《清明上河图》
五、布置作业。
将自己的对《清明上河图》介绍的说明性文字记录下来,并标注出你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请学生说说你了解的《清明上河图》。
本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我们对它的介绍相比,做了哪些补充?
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抓关键词和关键句提取信息法。)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幻灯片投影。
重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入微想象丰富的写作方法。
教学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导
学生的学
一、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课文的段落大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新人教版

20 梦回繁华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3.品味语言,感受本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图片。

同学们,《清明上河图》大家一定有所耳闻,它是一幅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画作,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

为什么这么说呢?它到底画了哪些内容?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起来欣赏这件无价瑰宝。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第1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历史背景,引出说明对象;第2段介绍画作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第3段介绍了画作材质、尺幅等基本信息;第4段介绍了画作的详细内容;第5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读了本文,关于《清明上河图》你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明确:①我了解到了北宋时期,城市繁荣,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清明上河图》便是反映这一时期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一幅风俗画。

②我了解到了画的作者张择端主要活动时期、籍贯、字、生平、爱好等。

③我了解到了关于这幅图的画卷大小,描绘的具体内容,特点及价值等。

目标导学二:分析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1.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明确:(1)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2)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3)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摹状貌:“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梦回繁华》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梦回繁华》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梦回繁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能够分析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欣赏诗歌的艺术性。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分析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

教学准备:1.复制课文,准备多媒体设备。

2.准备习题,复习测试。

教学过程:【导入】1.引入课题:“梦回繁华”,你心中有没有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地方?它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村庄?还是一个乡间小镇?2.展示图片:“梦回繁华”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小说家唐家三少描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并通过一段留言深深打动了电影导演于淼。

3.提问:“梦回繁华”这个题目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它可能涵盖的内容有哪些?【导学】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2.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读课文,分段或篇章回答以下问题:a. 第一段的繁华梦是什么?b. 电视台来采访他们,并与于淼谈了什么?c. 海豚俱乐部的经历是怎样的?d. 维久厨艺学校的经历是怎样的?e. 小团子的故事是怎样的?3.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辅导。

4.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拓展】1.讨论与思考:为什么电影导演于淼放弃了高薪的编剧工作改行开餐馆?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吗?为什么?2.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描述诗句“梦醒寻无梦,花落忆花菲”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并让学生谈谈在阅读这句诗时有什么感觉。

3.以诗歌朗诵和欣赏为主线,学生分组朗诵自己挑选的诗句,并结合课文和生活经验,阐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巩固】1.布置阅读任务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诗句,并解释放在一张海报上。

2.选择几组同学将自己的海报展示给全班,让全班进行点评和交流。

3.针对难点和疑惑进行解答,巩固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范文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范文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范文三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范文三篇我们都听过清明上河图这件著名的艺术品,今天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梦回繁华》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梦回繁华》教案
1.阅读课文《梦回繁华》,了解课文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如“梦回”、“繁华”、“似水流年”等,理解其含义及修辞手法;
3.探讨课文表达的往昔繁华与现实感慨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珍惜时光;
4.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一次想象与创造的写作练习,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个场景或表达一种情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梦回繁华》这篇课文。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和修辞手法上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将修辞手法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首先,我在导入新课环节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今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加强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提升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重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往昔的繁华,以及这种对比所传达的情感;
-强调修辞手法的运用,如课文中“梦回”一词的反复出现,使学生理解其在构建意境、渲染氛围中的作用;
-在写作练习中,引导学生尝试使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仿写一段含有对比、排比等修辞的句子,以加强语言表现力。
3.继续加强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
4.在小组讨论中,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自信心。
-对于复杂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例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在逻辑和表达效果;
-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反复练习和修改,使学生逐步克服难点,提升写作水平。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教学简解《梦回繁华》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自读课文。

在学习了经典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以及经典名著《昆虫记》中的节选文《蝉》之后,作为事物说明文所要了解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来学习《梦回繁华》有点尴尬,是借助课文重新复习一下说明文的知识,还是上出新意,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目标预设】1.体会结构层次的明晰美2、感受说明方法的精妙美3、领略说明语言的典雅4、品味文章情感的厚重【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结构层次的明晰美、说明方法的精妙美、说明语言的典雅美2、难点:品味文章情感的厚重美【设计理念】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2、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实用心理学3、“教师可以将记叙类文章与说明类文章相比较,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说明文。

”“文艺性说明文集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身,读起来非常生动、形象。

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等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风格的不同。

”(教师教学用书【设计思路】比较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思维,补充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从而带领学生更深层次的发现语文的美。

本课教学主要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体会结构层次的明晰美、说明方法的精妙美、说明语言的典雅美、文章情感的厚重美。

【教学过程】一、师生质疑比较之课题美(一)新课导入:围绕课题《梦回繁华》,同学和教师分别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比较?生思考并提出问题:1、题目中的“繁华”指本文说明的哪些内容?作者如何组织这些内容的?2、如果“繁华”主要指《清明上河图》所画的繁荣热闹景象,那作者又如何将这一庞大的场面有条理的介绍给我们的?3、本文是介绍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画作,那么说明语言上有什么特色?4、本文介绍《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以“梦回繁华”为题?师提出问题:1、课文中讲到张择端所处的是北宋统治者即将覆灭的时代,为什么还有“繁华”一说?2、既然讲“繁华”,为什么又写“梦回”?这幅画作背后的心情到底是怎样的?师生共同总结:师生所提的问题都有一个关键词:繁华。

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梦回繁华教案 新人教版

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梦回繁华教案 新人教版

20 梦回繁华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语句梳理各层次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注意作者的遣词造句,体会本文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一(故事导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国宝级文物,它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一幅风俗画,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大家知道是哪一幅画吗?你想了解更多的画作内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文章。

导入二(情境导入):大屏幕展示《清明上河图》,大家知道这幅画作吗?指名作简要的介绍,下面我们跟随毛宁一起了解这幅国宝级画作。

1.知识链接《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纵25.5厘米,横525厘米,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2.积累字词(1)注音绢.本(juàn) 檀.木(tán) 驮.着(tuó)题跋.(bá) 擅.长(shàn) 翰.林(hàn)遒劲..(qiújìn g) 田畴.(chóu) 簇.拥(cù)摄.取(shè) 冗.长(rǒng)春寒料峭.(qiào) 长途跋.涉(bá)摩肩接踵.(zhǒng)(2)解释词语①冗长:废话多、持续时间过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梦回繁华》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梦回繁华》教案

《梦回繁华》教案况。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3、掌握字音biàn bá juàn chóu qiào cáo汴梁题跋绢本田畴料峭漕运zhú lú tán qiú zhǒnɡ yì舳舻沉檀遒劲摩肩接踵络绎不绝4、理解词义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踵,脚后跟。

络绎不绝:(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细致入微: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也指对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

5、质疑问难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

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三、浏览文章知内容同学们,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需要大家自主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结合下面的问题进行自主阅读:1、阅读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然后从头至读一读字音和字义。

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尽量合作解决。

掌握重点字音字义。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时期京城汴梁繁华而热闹的市并景象,又描绘了汴梁近郊清明时节优美的自然风光。

作者通过既通俗易懂又典雅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欣赏到画作非凡的艺术价值,感受到我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希望我们课下继续欣赏我国的绘画之美,热爱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结课堂笔记。

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板书设计梦回繁华记录在笔记本上。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课堂知识点,有利于掌握课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新人教版

《梦回繁华》教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依次,概括课文内容。

2.弄清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品尝语言,感受课文高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4、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与老师点拨相结合。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5、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创建力和杰出才华,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依次,概括课文内容。

2.弄清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品尝语言,感受课文高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教学方法:7·12模式。

(老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沟通探讨)课时支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2、阅读文章,理清说明依次。

教学重难点: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教学方法:7·12模式。

(老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沟通探讨)教学环节:一、德育专题:社会主要冲突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冲突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

社会主要冲突改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的必定结果。

二、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在我国绚丽的艺术珍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图究竟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今日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来了解这幅名画。

(板书:“梦回繁华”)2、明确目标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积累字词。

(2)梳理课文内容。

(二)合作探究3、布置任务出示小组探讨任务要求:(1)、共享作者的资料,圈画文中生字词。

(2)、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4、小组探究组长分工,按任务要求小组探讨。

(三)释义解惑5、(老师)检查指导。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学问点)。

(1).A、作者简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有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纳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旺盛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设计

20《梦回繁华》教案设计侣俸中学陶鸿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作者精彩说明语言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掌握作者条理清晰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方法;2.揣摩作者准确富于概括力的说明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杰出才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作者精彩说明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了解名画背后的意蕴。

教学课时:1课时(总第75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有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

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了吧?《清明上河图》图片欣赏。

汴河拱桥《清明上河图》简介《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各种牲畜共56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

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

张择端简介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北宋画家。

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

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二、预习检测(一)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二)重点词语。

1、注释摘录。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新人教版】2019-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 梦回繁华教案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2019-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 梦回繁华教案 新人教版

20* 梦回繁华1.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章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内容。

2.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

(重点)3.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难点)4.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1.圈点勾画法;2.品读法;3.讨论探究法。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丰富的构图、逼真的场景、繁多的画面闻名于世,是我国国宝级画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文章——《梦回繁华》,去领略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琅琊东武(今中国山东诸城)人。

中国北宋时期的画家。

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面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

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系宋代名画,此画距今近900多年历史。

画纵25.5cm、横525cm,作者采用了俯渺法描绘全图,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

画中细致地描绘了汴河上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

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郭、桥梁、树木、河流等至臻至妙,惟妙惟肖。

2.字词积累汴.梁(biàn)徽.宗(huī)料峭.(qiào) 跋涉..(bá shè)舳舻..(zhú lú) 沉檀.(tán)枢.纽(shū) 无暇.(xiá)遒.劲(qiú) 摩肩接踵.(zhǒng)络绎..不绝(luòyì)设色:(绘画)涂色,着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梦回繁华》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梦回繁华》课程教学设计

4 梦回繁华【教材分析】《梦回繁华》是第五单元最后一课,第五单元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时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梦回繁华》作为自读课文,承担的任务是学法迁移、运用,由扶到放,由教到用。

所以本课学习应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课作为说明文的特征,进一步体会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形成阅读此类文章的策略,并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

【教学目标】1.梳理出文章介绍的《清明上河图》的知识,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知识性特点。

同时通过《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感受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2. 运用浏览与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通过抓关键句来理清文章说明的脉络,明确文章运用的说明顺序及方法,体会条理分明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3. 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查阅《清明上河图》的资料,观赏画作,了解图画内容,阅读相关介绍,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带着了解进入课堂学习。

(2)阅读课文,标出文中认读困难的字或不理解意思的词语,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注明读音,批注词义。

2.边读边悟(1)课文围绕着《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找出相应的例句。

(3)如果我要为同学们介绍《清明上河图》,我打算怎样介绍?3.学贵有疑(1)勾画出阅读中理解困难的语句,批注疑问;或勾画出喜欢的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

(2)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幅画作历十年画成,宋徽宗作为第一收藏者,曾亲笔为之题名。

元、明、清三代辗转飘零,历经劫难,解放后入藏北京故宫。

它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它被尊为“中华第一神品”。

它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

这就是——北宋著名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梦回繁华》这篇文章走近这一国宝级画作。

二、检查字词预习(一)字音1.汴.梁(biàn)2.题跋(bá)3.桅杆(wéi)4.遒劲(jìn g)5.长而不冗(rǒn g)6.舳舻相接(z hú lú)7.摩肩接踵(z hǒn g)8.纤夫(qiàn)(二)词义1.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

《梦回繁华》(教案)

《梦回繁华》(教案)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要有效引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学习策略的传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文章,体会建筑之美。
语言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并学会运用。
思维能力: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学习说明方法的分析。
审美创造: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知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生:《清明上河图》
以学生的感知为教学起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进入课文。
讲授新课
一、基础知识
二、整体《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4.这幅图为什么叫《清明上河图》?“上河”什么意思呢?
学情分析
说明文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对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有简单了解,但是认识不深,进入初中还未接触说明文的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中学习四篇说明文,有助于学生集中把握这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形成阅读此类文章的策略,并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
本文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学生并不熟悉,很多孩子没有看过这幅画作,有的看过但对作品的艺术历史价值也认识不够,更不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它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历史意义,所以课堂学习前一定要充分查阅资料,在对说明对象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学习文章。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汴京(biàn) 拓展(tuò)题跋(bá)
B.擅长(shàn) 跋涉(bá)竹篙(gāo)
C.沉檀(tán)田畴(chóu) 冗长(chén)
D.岔道(chà)遒劲(qiú)城郭(guō)
2.根据语境填写成语。
(1)公园里赏花的人们(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时显得有些生硬,不够自然。这告诉我,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除了教授技巧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有些学生对课文的主题和重点内容仍然有些模糊。这让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总结和回顾是非常必要的。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确保他们能够真正吸收和理解。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借鉴课文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创作热情,发展个性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如“炊烟袅袅”、“熙熙攘攘”等,通过例句解释,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
-写作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写作中,是学生的一大挑战。教师应提供写作指导,如构思、选材、表达等方面的技巧,并给予学生反馈和修改建议。
举例说明:
1.教学重点举例
-在讲解“炊烟袅袅”一词时,可以引用课文中“夕阳下,炊烟袅袅升起,那是最美的画面”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象美。
-在分析“那时候,日子过得像梦一样”这句话时,指出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往昔的时光形容得如梦似幻,从而加深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梦回繁华》,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如“炊烟袅袅”、“熙熙攘攘”等,并理解其意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梦回繁华》教案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梦回繁华》教案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课《梦回繁华》教案及知识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梦回繁华》的内容和语言风格;2.掌握《梦回繁华》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学习理解《梦回繁华》的主题和寓意;4.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寓意;2.掌握小说中的常见词汇和短语;3.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1.掌握小说中的生僻词汇和古诗词;2.理解小说中较为抽象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谈论他们对“梦”和“繁华”的理解,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阅读篇章(35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这篇小说,并注意主题和细节。

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第三步:词汇讲解(20分钟)对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古诗词进行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提升他们的词汇量。

第四步:讨论和互动(20分钟)让学生就文章中的主题、寓意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讨论,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辨能力。

第五步:写作训练(2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例如写一篇读后感或者进行一次作文训练等。

四、常见词汇和短语1.梦幻意为“虚幻不真实的”。

2.罗曼史意为“浪漫史”。

3.辗转反侧意为“又翻来覆去地”。

4.烈士指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

5.祝愿意为“表示良好的愿望”。

6.沉醉意为“陶醉于某种事物之中”。

7.逝去意为“消逝”。

8.波澜壮阔意为“形容事物规模宏大”。

9.百态纷呈意为“形容事物丰富多彩”。

10.天衣无缝意为“形容事物的完美和精致”。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阐述自己对于《梦回繁华》的理解和感悟;2.背诵本课出现的生僻词汇和古诗词;3.探究《梦回繁华》中的主题和寓意。

六、拓展阅读推荐拓展阅读:1.钟阿城的《天亮之前》;2.丁玲的《海上花列传》;3.鲁迅的《狂人日记》。

总结《梦回繁华》是一篇充满浪漫色彩和寓意的小说,通过一个女子的梦境讲述了一个旧时代的故事,引发读者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直接输出
五、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我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确保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点,如词语学习、句子分析、文化背景等。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通过对比、描写等手法,让学生感受唐朝的繁华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我们了解了《梦回繁华》中唐朝的繁华景象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梦回繁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了解唐朝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针对课文中的复杂句子,如“梦回繁华,烟柳画桥”,教师应通过图解、句子成分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修辞效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情感,教师可以设计相关活动,如角色扮演、创作唐朝主题的短文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克服阅读难点。
-在自主学习方面,教师应提供学习策略指导,如如何利用词典、网络资源等辅助工具,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阅读,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 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  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梦回繁华》教案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分析说明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4.品味文章的遣词造句,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5.通过对本文画面介绍的学习,挖掘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它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

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

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这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梦回繁荣》,一起来了解800多年前宋朝的繁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汴.梁(biàn)坊.(fāng)绢.本(juàn)络绎..不绝(luò yì)跋涉..相接(zhúlú)..(bá shè)漕.运(cáo)沉檀.(tán)舳舻料峭.(qiào)遒.劲(qiú)摩.肩接踵.(mózhǒng)2.解释下面的词语。

春寒料峭:形容春天异常寒冷的天气。

料峭,微寒。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

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

舳,船尾。

舻,船头。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

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锺,脚后跟。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3.相关链接《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5厘米,长525厘米,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3)情感体验:学生需要深入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举例: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重难点进行反复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理解透彻。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代市井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梦回繁华》这篇课文,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想象穿越回古代,激发他们对古代市井文化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个话题确实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导入方式,比如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的繁华景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梦回繁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穿越回古代,亲身体验那时的繁华景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市井文化的奥秘。
举例:教师可以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难句、生僻词汇,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梦回繁华知识与能力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

2.弄清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4.学会欣赏画作,提高鉴赏、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在速读、跳读、精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文章各段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杰出才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课文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1课时一、新课导入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一件国家文物。

这幅图到底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来了解这幅名画。

二、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清明上河图》系宋代名画,作者张择端。

此画距今近900多年的历史。

图中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俗民情。

《清明上河图》画心高24.8cm、长528.7cm,作者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描绘全图,主要描绘对象是市井百姓,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

画中细致地描绘了汴河上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

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郭、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

《清明上河图》既是一幅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汴.梁(biàn) 料峭.(qiào) 跋.涉(bá) 漕.运(cáo) 沉檀.(tán) 遒.劲(qiú) 题跋.(bá) 擅.长(shàn) 簇.拥(cù) 舳舻..相接(zhúlú) 摩肩接踵.(zhǒng) 络绎.不绝(yì) 坊⎩⎪⎨⎪⎧fāng 书坊fáng 作坊 纤⎩⎪⎨⎪⎧qiàn 纤夫xiān 纤细 劲⎩⎪⎨⎪⎧jìnɡ刚劲jìn 干劲(2)词语释义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

“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

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自成一家:在某种学问上或技艺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内忧外患:内有忧乱,外有祸患。

多指国家的不安定和外来的侵略。

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人,也泛指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绢本:写在绢上或画在绢上的字画。

设色:(绘画)涂色,着色。

慢板:与文中的柔板、快板、紧板等都是音乐术语,表示音乐的节拍。

料峭:微寒。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孔道:必经之道。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

舳,船尾。

舻,船头。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连成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无暇一顾:没有空闲的时间看一眼。

脚店:小客店。

一应俱全:应有的都有了,形容一切具备。

一应,一切。

(3)近义词辨析题材——体裁两个词都与文学作品有关。

“题材”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体裁”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有韵还是无韵,可以分为诗歌和散文;根据结构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答案示例:第1段介绍唐宋画家题材的变化,引出说明对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第2段介绍张择端的生平及《清明上河图》作画时间、背景。

第3段总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类别、大小及内容。

第4段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的内容。

第5段介绍《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示例:北宋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3.对《清明上河图》这一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的作品,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答案示例:①就整篇文章来说,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先说画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画作的作者,紧接着介绍画作的内容,最后说明画作的艺术特色,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②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时,作者又采用空间顺序,先说“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紧接着是“画面中段”描绘的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最后“后段”描绘的是汴梁市区的街道。

4.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答案示例: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本文为什么以《梦回繁华》为题?有什么内涵?答案示例:《清明上河图》创作的时期,正是北宋统治者覆灭前内忧外患的时期,统治者为掩盖这一事实而造成盛世的假象,故创作此画。

所以这幅画在北宋遗民的眼中有特殊的意义,让他们回首故土,仿佛又回到北宋曾经的繁华,内心有一种怀念故土的沧桑之感。

以《梦回繁华》为题,既能吸引读者,又准确地揭示出了《清明上河图》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

2.课文是怎样围绕“繁华”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答案示例:①先介绍城市经济的繁荣。

②再介绍张择端绘画技艺的繁华和南宋人梦想的繁华。

③最后详写了清明上河图反映内容和创作技法的繁荣。

3.第3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第三段是总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材质、着色、纵横及画面内容,与第四段构成总分式结构。

4.第4段中有哪些关键语句可以让我们很快把握这一段的说明顺序?答案示例:第四段显示段落层次的关键句有:“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由此可见,这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

5.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答案示例: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使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把“《清明上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点。

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摹状貌: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通过摹写人们的动作神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作品的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举例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举《清明上河图》的例子,具体地说明绘画的题材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答案示例:不能删掉。

“很”从程度上进行修饰限制,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写实性程度相当高。

“基本”从范围上进行修饰限定,说明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的记载大部分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果去掉,则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

这两个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试简析第2段第一句话中的“主要”、第三句话中的“相传”、第四句话中的“可能”这三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第一句中的“主要”从范围上加以限定,说明张择端活动的大概时间范围,照应后面的“生卒年不详”。

第三句中的“相传”指《西湖争标图》是张择端所作的说法长期以来互相传说,并非确实有据,用语留有余地。

第四句中的“可能”表示只是估计、推测的情况,实际的作画时间并不确定。

这三个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通读全文,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答案示例:本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对画作中描绘的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进行了介绍,加深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表现了这幅旷世杰作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答案示例: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写出了春天乍暖还寒时候优美的田园风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写出了当时汴京的繁华热闹场景;“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则准确地概括了《清明上河图》画作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我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我们对古代生活丰富的想象。

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作者把它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梦回繁华⎩⎪⎪⎪⎨⎪⎪⎪⎧⎭⎪⎪⎪⎬⎪⎪⎪⎫作者⎩⎪⎨⎪⎧ 朝代籍贯职业作品画面⎩⎪⎨⎪⎧ 开卷中段尾段价值⎩⎪⎨⎪⎧ 艺术历史层次清晰且结构严谨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