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长2020年度及时间测量课后作业.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作业1.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4.10 ,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 cm B. km C. m D. mm

2.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 18nm B. 18mm C. 18cm D. 18dm

3.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用时间最接近1s 的是()

A.呼吸一次 B .心脏跳动一次 C .打一次哈欠D.正常步行10m

4. 2015 年 12 月,兰州市荣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兰州

市获得这一奖项,主要在于以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创新和突出成效.2015 年,兰州市空气质量新标

达标天数252 天,全年排名稳定退出全国重污染十大城市行列.2016 年兰州市力争环境空气PM10、PM2.5 年均浓度控制在省政府目标值之下.PM2.5 又称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它能

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 中的“ 2.5 ”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D .微米

5.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 25.45cm、25.46cm,则此物长应是()

A. 25.44cm B.25.45cm C. 25.46cm D. 25.47cm

6.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cm 、2.36cm 、 2.65cm、 2.36cm ,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

A. 2.36cm B.2.357cm C. 2.43cm D. 2.4cm

7.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A.比真实值偏小 B .比真实值偏大 C .和真实值一样 D .无法判断

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出现了错误

B.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

9.关于误差,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平,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误差

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10.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

11.在图中,直尺分度值为,圆筒的直径 d 为cm,秒表的读数为s.

1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 匝漆包线,则漆包线直径为mm.(保留两位小数)

中考复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1.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水性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4.10cm 左右.

故选 A.

2.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

多,在 18cm=1.8dm=180mm=1.8× 107nm左右.

故选C.

3.解: A、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s 左右,故 A 不符合题意

B、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60﹣ 100 次,因此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s 左右,故 B 符合题意;

C、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在3s~ 5s,故 C 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1m经历的时间约1s.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解:环保学规定:PM2.5 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 2.5 μ m的可吸入细小颗粒物.

故选 D.

5.解:此物长l==25.45cm;

故选 B.

6.解:(1)观察 4 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 2.65cm 与其余 3 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

数据是错误.

( 2)物体的长度≈2.36cm

故选 A.

1m的尺7.解:皮尺用力拉伸后,长度就会增加,而刻度线是不变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原来

子被拉成了 1.1m,测量 1.1m 的物体就会读成1m,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故选A.

8.解: 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而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测量时出现了误差,不一定出现了错误,故

A错误.

B、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 B 正确.

C、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故 C 错误.

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 B.

9.解: A、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所造成,它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不可能消除,故 A 错误.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包括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故B正确.

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平,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错误,不是误差,故C错误.

D、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

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 D 正确.

故选 BD.

10.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 1.00cm 对齐,右侧与 3.46cm 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46cm ﹣1.00cm=2.46cm .

故答案为: 2.46 .

11.解:由图知:

(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圆筒左侧与2cm 刻度线对齐,估读为 2.00cm ,右侧与 3cm刻度线对齐,估读为 3.00cm,

圆筒的直径:d=3.00cm ﹣ 2.00cm=1.00cm ;

(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 3”和“4”之间,偏向“ 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3.67min=220s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 ,指针在 8.7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8.7s ,即秒表的读数

为 220s+8.7s=228.7s.

故答案为: 1mm;1.00 ; 228.7 .

12.解:由图可知,该刻度尺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0.1cm ,线圈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6.00cm ,末端刻度值为9.85cm,所以线圈的长度是L=9.85cm﹣

6.00cm=3.85cm ;漆包线的铅笔上紧密排绕20 匝,则漆包线的直径d= =≈ 0.193cm=1.93mm.

故答案为: 0.1cm; 1.9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