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子力结合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2.4常见硅酸盐的晶体结构
中-C2S、-C2S(Ca2SiO4)和C3S(Ca3SiO5)等。
镁橄榄石Mg2[SiO4]结构
属斜方晶系,空间群Pbnm
晶胞参数 a=0.476nm,b=1.021nm,c=0.599nm
晶胞分子数 Z=4
O2-近似于六方最紧密堆积排列(即ABAB……层
序堆积),Si4+填充1/8四面体空隙;Mg2+填充1/2八面
一、硅酸盐晶体组成表征、结构特点及分类
硅酸盐晶体化学组成复杂,常采用两种方法表征:
氧化物表示法 无机络盐表示法(结构式)
氧化物表示法:按一定比例和顺序写出构成硅酸盐 晶体所有氧化物,先1价碱金属氧化物,其次2价、3价金 属氧化物,最后SiO2。 如,钾长石化学式: K2O· Al2O3· 6SiO2; 无机络盐表示法:按一定比例和顺序全部写出构成 硅酸盐晶体所有离子,再用 [ ]将相关络阴离子括起,先 是1价、2价金属离子,其次Al3+和Si4+,最后O2-或OH-。 如,钾长石:K[AlSi3O8]。
……7 节链等 7 种类型, 2 节链以 [Si2O6]4- 为结构单
元无限重复,化学式为[Si2O6]n4n-。
双链:两条相同单链通过尚未共用的氧组成带 状,2节双链以[Si4O11]6-为结构单元向一维方向无 限伸展,化学式为[Si4O11] n6n-。
(a)单链结构;(b)双链结构;(c)(d)(e)为从箭头方向观察所得的投影图
六节环:绿宝石Be3Al2[Si6O18]
绿宝石Be3Al2[Si6O18]结构
六方晶系,空间群P6/mcc,
晶胞参数:a=0.921nm,c=0.917nm 晶胞分子数Z=2,如图1-34。
基本结构单元是由6个[SiO4] 组成六节环,其中1
第二章晶体的结合
两个相互平行的电偶极子的库仑势能可以求 出:
ur
1
40
q2 r
r
q2 l2 l1
q2 r l1
q2 r l2
ur
q2
40r
1 1
1 l2 l1
1 1 l1
1 1 l2
q2l1l2
1 2
N i 1
N j 1
' 4
rij
6
rij
12
N 2
N j 1
'
4
rij
6
rij
12
说明:金属晶体中,价电子不再属于个别 原子,而是为所有原子所共有,在 晶体中做共有化运动,或者说金属中 所有原子都失掉了最外层价电子成为 原子实(离子实),原子实浸没在 共有电子的电子云中,金属晶体的 结合力主要是原子实和共有化电子的 静电库仑力。
4. 范德瓦耳斯键和分子晶体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范德瓦耳斯力)分为三种:
配位数小,4 特点:
1)饱和性(一个原子只能形成一定数目的共价 键。)
2)方向性:原子只在特定的方向上形成共价键。 3)熔点高、硬度大、导电性差,结合能大 约为800kJ/mol。
饱和性经验公式:当原子的价电子壳层不到半满 时,所有的价电子都未配对,共价键数目与价电 子数相等。N=n(N为价电子数);当原子的价 电子壳层不满但超过半满时,形成的共价键数目n =8-N。
固体物理课件2.4-2.6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晶体结构与离子半径的关系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离子晶体结合力 —— 库仑吸引力作用 —— 排斥力_靠近到一定程度,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 离子的闭合壳层电子云的交迭产生强大的排斥力 —— 排斥力和吸引力相互平衡时,形成稳定的离子晶体 正、负离子形成离子晶体时应遵循下面的原则: 一种离子的最近邻离子为异性离子 离子晶体的配位数越大越好(最多只能是8) 离子晶体结合的稳定性 —— 导电性能差、熔点高、 硬度高和膨胀系数小
§2.5 共价结合
共价结合是靠两个原子各贡献一个电子 —— 形成共价键 IV 族元素C、Si、Ge、Sn (灰锡)等,属金刚石结构 共价键的现代理论 —— 以氢分子的量子理论为基础 —— 两个氢原子A和B,在自由状态下时,各有一个电子 —— 成键态上可以填充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使体系的能 量下降,意味着有相互吸引的作用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氯化钠型 —— NaCl、KCl、AgBr、PbS、MgO (配位数6) 氯化铯型 —— CsCl、 TlBr、 TlI(配位数8)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离子结合成分较大的半导体材料ZnS等(配位数4)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几种常见的晶体晶格的马德隆常数 离子晶体 马德隆常数 NaCl 1.748 CsCl 1.763 ZnS 1.638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h
金刚石共价键的 基态由2s和2p波 函数的组合构成
2020-2021鲁科化学性2课时2.4分子间作用力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鲁科化学选修性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2.4分子间作用力含解析课时分层作业(十)分子间作用力(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下列叙述与范德华力无关的是()A.气体物质加压或降温时能凝结或凝固B.通常状况下氯化氢为气体C.氟、氯、溴、碘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D.氯化钠的熔点较高D[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
A项,气体物质加压时,范德华力增大,降温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两种情况下,分子靠自身的动能不足以克服范德华力,从而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甚至固体;B项,氯化氢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很弱的范德华力,因此通常状况下氯化氢为气体;C项,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增强,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项,NaCl中存在的作用力是很强的离子键,所以NaCl的熔点较高,与范德华力无关。
]2.范德华力的作用能为a kJ·mol-1,化学键的键能为b kJ·mol -1,则a、b的大小关系是()A.a>b B.a<bC.a=b D.无法确定B[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力,其强度较弱,化学键的键能比范德华力的作用能大得多。
]3.干冰汽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内共价键B.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C.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答案]C4.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是()A.所有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氢键比范德华力强B.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致C.氢原子和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原子(F、O、N)形成的共价键,称为氢键D.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相应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氢键也可存在于分子内D[在某些含N-H、O—H、F—H的化合物中形成氢键,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中不一定有氢键,如甲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A错误;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是因为H—O键的稳定性强,故B错误;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C错误;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能够显著提高物质的熔、沸点,氢键也可存在于分子内,如邻羟基苯甲醛分子()中的羟基与醛基之间存在氢键,故D正确.]5.(素养题)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暖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暖冰中水分子是直线形分子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暖冰中水分子的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D[水分子的中心氧原子含有2个σ键和2对孤电子对,所以水分子的空间结构是V形,A错误;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时,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错误;氢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氢键具有方向性,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D正确。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F rs rt
s t
r :两个分子的中心距离 、、 s、t :正数,由实验确定。
1.第一项是正的,代表斥力; 2.第二项是负的,代表引力; 3.s,t都比较大,所以随着分子间距r的增大,分子力急剧减小。 4.有一定的有效作用距离,超出此距离,作用力可忽略。 5.s>t,所以斥力的有效作用距离比引力小。
第二章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2.1 物质的微观模型
一、物质由大量分子所组成的论点是指宏观物体是不连续 的,它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离子)所组成的。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把一个个原子排列成 IBM 字 母的照片.
分子的数密度和线度
NA 6.0221367(36) 1023 mol1
分子数密度( n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目.
二、物体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热运动,其剧烈程度 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 分子的运动方向和速率都在不断 地改变;任何时刻,在液体或 气体内部,沿各个方向运动的分 子都有,而且分子运动的速率有 大有小。
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气 体、液体、固体)的分子都在不
停地运动着。
布朗运动并非分子的运动, 但它能间接反映出液体(或 气体)内分子运动的无规则 性。
为什么?
1. 为什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而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2. 为什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而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铅 柱被切成两段,然后把两个断面对上,在两头加上不大的压力就 能使两段铅柱重新接合起来。
N NA
m
RT
RT
1 m
R M
T
2.4 分子力结合
2、 非极性分子晶体的结合能 惰性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瞬时偶极矩与瞬时感应 偶极矩间的作用,可以类似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吸引 势,则惰性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势为: A
-
r6
排斥势的计算较复杂,一般由实验得出与r12成反比,即 1 排斥能 r 12 A B u( r ) 6 12 因此一对分子间的互作用势能为:
1 ' A6 6
N j
aj
A6 , A12 是仅与晶体结构有关的常数。
3、平衡时体积弹性模量和晶体的结合能 (1)、晶体的结合能
dU dR 0
R0
2 A12 R0 A 6
1/ 6
U 0 U ( R0 )
2 A6
2 A12
N
平衡时最近邻原子 间距离
q 2 x2 x1 p1 p2 3 2 0 r 2 0 r 3
可见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势与r3成反比。 二、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结合 非极性分子被极性分子的电场极化而产生诱导偶极矩。诱 导偶极矩与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矩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范德瓦尔
斯---德拜力。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库仑势: 设p1是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则在偶极矩延长线上的电场为: p1 E 2 0 r 3
2
x1, x2 , x2 x1 r
2 2 2 x2 x1 x2 x1 x1 x1 x2 x2 q 11 1 1 4 0 r r r r r r r
18
2
1 12 6 12.094 64
1 12 6 12.75 8
1 1 1 A6 2 6 12 6 6 1 ( 2 )6 j 1 a j
第二章 晶体结合
方向性------各个共价键之间有确定的取向。 成键时,电子云发生交叠,交叠越多键能越大,系统 能量越低,键越牢固。
例如:金刚石结构的4个键的方向是沿着正四面体的4 个顶角方向,键间的夹角恒为109028‘。
特性:
特性差别较大。典型的原子晶体,具有熔点高、热 膨胀系数小,导电性能差、硬度高等特点。 例如: 从熔点来看,金刚石约为3280k、而Si为1693k,Ge 为1209k。 从导电性来看,金刚石是一种良好的绝缘体,而Si 和Ge在极低温度下才是绝缘体,同时它们的电阻率 随温度升高而急速的下降,是典型的半导体材料。
结合能 强 数ev/键
稳定的正、负离子相 间排列通过库仑静电 力相互吸引。
熔点高:硬度大,膨胀系数 小,易沿解理面劈裂,高温 下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
周期表左右两 边负电性差异 大的原子之间 形成结合。 负电性接近且 较大的原子或 同种原子相互 结合。
共价键:两原子共有 的自旋相反配对的电 子结构。
完整晶体硬度大, 熔点一般较高, 低温下导电性能较差,为绝缘体 或半导体。化学惰性大,由于饱 和性、方向性,决定了原子排列 只能取有限的几种形式。
四、电负性
度量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一般选定某原子的 电负性为参考值,其他原子的电负性与此参考值作 比较。
穆力肯提出的电负性定义为: 负电性=0.18(电离能+亲和能) 常数的选择以方便为原则,例如一种常用的选择方 法:为使锂(Li)的负电性为1,选上常数为0.18。
泡林提出的电负性计算为:
E(A-B)= [E(A-A)×E(B-B)]1/2+96.5(xA-xB)
xA,xB 原子A和B的电负性;
E(A-B):双原子分子AB的离解能
E(A-A) :双原子分子AA的离解能
材料的固相合成
在晶核上的晶体生长也有相当的困难。
原料中的Mg2+和Al3+扩散为速控步,则需要 横跨两个界面的扩散才有可能在核上发生晶 体生长反应,并使原料界面间的产物层加厚。
总结:升高温度是有利于离子键的断裂和重新 组合,有利于晶格中Mg2+和Al3+离子扩散的, 因而明显有利于促进反应。
影响这类固相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碳元素反应性: 金刚石:三维晶体,它在—定的温度范围 内几乎对所有试剂 都是稳定的;
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在室温到 450℃的温度范围 内很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嵌入反应,生成层状嵌入 化合物,当然这种反反应是可逆的:
HF/F2,25度 石墨 —————石墨氟化物(黑色),C3.6F~C4.0F
HF/F2,450度 石墨 ——————石墨氟化物(白色).CF0.68~CF
2.4.3.3 固相反应与液相反应的差别
(3) 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差别 K3[Fe(CN)6]与I-在溶液中不反应,但固相
中反应可以生成 k4[Fe(CN)6]和I2,原因是各 物质尤其是I-处于固态和溶液中的热力学函数 不同,加上I2(S)的易升华挥发性,从而导 致反应方向上的截然不同。
2.4.3.3 固相反应与液相反应的差别
2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的特有规律
(1)潜伏期
固相化学反应:单组分和多组分固相化学
多组分固相化学反应存在潜伏期
原因:
扩散:反应开始于两相的接触部分,反应继续进行,反应物需 以扩散方式通过生成物进行物质输运,而这种扩散对大多数固 体是较慢的。
成核:产物只有集积到一定大小时才能成核,而成核需要一定 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n,反应则不能发生。 总结: 两种过程均受温度的显著影响,温度越高,扩散越快,产 物成核越快,反应的潜伏期就越短;反之,则潜伏期就越长。 当低于成核温度Tn时,固相反应就不能发生。
黄昆版《固体物理》课件第二章
§2.5 共价结合
一、共价键的形成
2 2 H A A VA A A A 2m
2 2 H B B VB B B B 2m
VA、VB: 作用在电子上的库仑势
A和 B: A、B两原子的能级
A、B:归一化原子波函数
黄昆版固体物理课件第二章
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2.1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
§2.2 晶体中粒子相互作用的一般讨论 §2.3 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2.4 分子晶体的结合能 §2.5 共价结合
§2.1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
电负性: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离子结合 共价结合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 (粒子的电负性) 金属结合 分子结合
(平衡时)
0
晶体体积:V = Nv = Nr3 N:晶体中粒子的总数 v:平均每个粒子所占的体积
:体积因子,与晶体结构有关
r:最近邻两粒子间距离 若已知粒子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还可确定几个待 定系数,这样即可将晶体相互作用能的表达式完全确定 下来。
§2.3 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一、AB型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2 2 H i i i VAi VBi i i i 2m
i=1, 2
分子轨道:=c(A+B) , 设 B > A c: 归一化因子, : B原子波函数对分子轨道贡献的权重 因子。若A、B为同种原子,则=±1。
2 2 VA VB c A B c A B 2m
分子晶体是稳定结构的原子或分子之间靠瞬时电偶极矩结合。
典型晶体:惰气 结合力:Van der Waals键
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固体材料是由大量的原子(或离子)组成约1 mol / cm 3原子(或离子)结合成晶体时,外层电子作重新分布,外层电子的不同分布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结合力.Na Cl +=NaCl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结合力类型决定了晶体的微观结构乃至宏观物理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不同结合类型中原子间相互作用与晶体内能、晶体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共价键结合(金刚石)--原子间束缚非常强,导电性差金属键结合(金属Cu )--对电子束缚较弱,良导体——原子的电子分布核外电子的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1s、2s、2p、3s、3p、4s、3d、4p、4d……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一轨道中只能客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洪特规则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原子的电子分布_----电离能_----电离能_----电离能_----电子亲和能_----原子电负性_----原子电负性2.Pauling鲍林提出的电负性计算方法(较通用):_----原子电负性•横向•电离能•亲和能•电负性按结合力的性质和特点,晶体可分为5种类型:离子晶体(离子结合)共价晶体(共价结合)金属晶体(金属结合)氢键晶体(氢键结合)如何理解各种晶体呢?离子晶体: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吸引力就是库仑力.共价结合:靠近的两个电负性大的原子各出一个电子形成电子共享的形式.金属结合:原子实依靠原子实与电子云间的库仑力紧紧地吸引着.氢键结合:氢先与电负性大的原子形成共价结合后, 氢核与负电中心不在重合, 迫使它通过库仑力再与另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结合.分子结合:电偶极矩把原本分离的原子结合成了晶体. 电偶极矩的作用力实际就是库仑力.可见, 所有晶体结合类型都与库仑力有关.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结合力的共性吸引力排斥力库仑引力库仑斥力泡利原理引起(1)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是原子间距离r 的函数.注:(2)吸引力是长程力,排斥力短程力.(3)当r =r 0时, 原子间合力为零, 原子处于平衡.类比于弹簧振子()()⎟⎠⎞⎜⎝⎛−−=−=++11n m r nB r mA dr r du r f 为什么排斥力是短程力?()()()B A r u r u r u +−=+=()()⎜⎛−−=−=nB mA r du r f设晶体中第i个原子与第j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u(r)为ij()()∑∑∑==NNNr u r u U 1晶体的结合能:()()∑=N r u Nr u晶格常数由于晶格具有周期性,设临近两原子间距R,则晶体体积可写成体弹性模量单位压强引起的体积的相对变化率。
2 分子动力学第二章
2.2 力场函数的内容
一般而言,分子力场函数由成键项Ubonded、 交叉项Ucross和非键项Unobonded三部分构成, 所以分子总势能为:
U total = U bonded + U cross + U nobonded
成键项(Bonded Term)
• • • • 键伸缩能 键角弯曲能 二面角扭曲能 离平面振动能 Us Ua Ut Uo
1
r12
2
3
r23
二面角扭曲能(torsion
angle)
• 单键旋转引起分子骨架扭曲所产生的能量 变化.
U t = kn [1 ± cos(nϕ − ϕ 0 )] 1 2 U t = k (ϕ − ϕ 0 ) 2
1
4
2
3
离平面振动能(out of plane bending)
• 共平面的四个原子中有一个原子偏离平面 进行微小振动所引起的分子能量变化.
• 利用LJ势描述原子间vdw作用的时候,通常 有两种方式: • 1,指定反应参数 • 2,分别指定参数 举例说明:水和甲醇混合液中的vdw类型
ε i j = ε iε j
1 σ ij = (σ i + σ j ) 2
Ai j = Ai Aj Bij = Bi B j
力场函数中参数的获得
• 有两种来源: 1,实验观测的数据 2,量子力学计算的数据 • 方法: 1,提出函数形式,并估计力常数的值 2,根据一些分子(或晶体)的结构+性质数据进行拟合 3,重复进行多次,并逐渐增加拟合的结构和性质,误差小 于一定标准时即可 拟合通常采用的软件:GULP。
• 分析力学所注重的不是力和加速度,而是 具有更广泛意义的能量,同时又扩大了坐 标的概念,因而使这种方法和结论便于运 用到物理学的其它领域。 • 但是由于分析力学中数学推理较多,在历 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些不良倾向,容易使人 忘记力学的物理实质。 1. 拉格朗日力学 2. 哈密顿力学
2-固体的结合力结合能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表2-17 几种氧化物的结合能(102kJ· mol-1)
晶格类型 氧化物 MgO CaO SrO BaO CdO FeO CoO NiO BeO ZnO ZrO2 ThO2 UO2 TiO2 SnO2 PbO SiO2 α-A12O3 Cr2O2 按玻恩-哈伯循 环 38.1 34.4 32.7 31.5 37.4 38.6 39.4 40.3 44.6 39.9 110 — — 120 122 112 129 152 150 156 154 按玻恩公式 39.2 34.8 32.8 31.0 36.5 39.7 39.8 40.5 45.2 41.1 — — — — 114 110 熔点/℃ 2 800 2 560 2 460 1 925 — — 1 805 1 960 2 570 1 260 2 690 3 300 2 800 1 830 1 800 — (1 723) 2 050 2 200
当相邻异号离子间的距离R为平衡距离R0时,体 系的互作用势能为最低,可求得晶体的互作用势 能:
这个公式又称为玻恩公式。
按晶体结合能的定义,结合能的值应该等于把 1mol的晶态化合物中的正负离子拆散为气态离 子时所需的能量。今以NaCl为例加以说明:E 是无法直接用实验方法测定的,但可以用下列 玻恩-哈伯循环来进行计算。
max K 2 E0 D
(2-101)
E0是稳定态时作用势,也称本征作用势, 在式(2-64)中, b/Rn R« R0时才起作用。 当 R=R0 时,此项可忽略不计,即 E0≈-a/R0m, 即E0∝1/Rn∝R-n。
NaCl型
六方ZnS型
CaF2型
金红石型
石英
刚玉型
2.3 结合能与离子晶体性能的关系
固体物理第二章1-2
原因: 共价结合使两原子核间出现一个电子云密集区,降低了 两核间的正电排斥,使体系的势能降低,形成稳定的结构。
三、离子结合
离子晶体:电负性小的原子失去电子,电负性大的原子俘获电 子,二者结合在一起一个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一个俘获电子 变成负离子,二者靠库仑力吸引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
当钠原子相互靠近相 距3.7 Å时,形成金 属钠。使价电子不再 属于某个特定离子实, 而是属于整个晶体, 成为公有化的电子, 离子实有规律地排列 在电子气中
Na晶体中轨道交叠
原子实物理模型:金属原子都失去了最外层的价电子而 成为原子实,原子实浸没在共有电子的电子云中。
结合力:金属晶体的结合力主要是原子实和共有化电子 之间的静电库仑力。
33As
205
34Se
-35
36Kr
45
-156
有关电子亲和能的规律:
电子亲和能一般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因为原子半 径小,核电荷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强,对应较大的相互作用 势(负值)。所以当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相应释放出较 大的能量。
02_01_离子性结合 —— 固体的结合
四、电负性(负电性 electronegtivity) 原子争夺电子能力的表达(不同角度):电离能、亲和能。
结构:金属结合只受最小能量的限制,原子越紧密,电 子云与原子实就越紧密,库仑能就越低,所以金属原子是 立方密积或六角密积排列,配位数最高。金属的另一种较 紧密的结构是体心立方结构。 金属具有延展性的微观根源:原子实与电子云之间的作 用,不存在明确的方向性,原子实与原子实相对滑动并不 破坏密堆积结构,不会使系统的内能增加。 金属晶体的特点:金属的性质主要由价电子决定,金属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不同金属存在接触电势差。
固体物理教学大纲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632008课程英文名称: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中内容极丰富、应用极广泛的分支学科。
它可作为高等理工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的结构及组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的学科,阐明固体的性能和用途,尤其以固态电子论和固体的能带理论为主要内容。
通过固体物理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描述,固体电子论和能带理论,以及实际晶体中的缺陷、杂质、表面和界面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等,掌握周期性结构的固体材料的常规性质和研究方法,了解固体物理领域的一些新进展。
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其基本概念,有清楚的物理图象,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物理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晶格结构、晶体的结合、晶格振动与热性质、固体电子理论、半导体、费密面和金属和固体磁性质等部分揭示丰富多彩的固体形态(如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等)形成的基本物理规律,并介绍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如X-光衍射,中子散射实验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晶体结构、声子、自由电子和能带理论等固体物理的基本理论,作为凝聚态物理学、现代材料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
3.基本技能:能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对材料研究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并建立用模型去理解固体性质的思维方式等。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dft calculations计算分子结合力
dft calculations计算分子结合力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分子结合力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
晶体的结合类型
0
n >m
a b u (r ) m n r r
3.结合力及结合能
(2)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有效引力最大时,原子间距rm 。
q
o
2
·
x
x
x r0
E A E E
q
x 2 r02 4 x 2
4 o x 2 r02 4 2 2P 2qr0 EA EA 3 4 o x 4 0 x 3
2 xr0
4.分子晶体结合能
4.3非极性分子的结合
惰性气体分子不存在永久偶极矩:最外层电子壳层已经饱和,它不
2.5 氢键结合
分子中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相连的氢原子,还可以和另一
个电负性大的原子Y之间形成一种弱的键称为氢键。
O 2
H H
氢键
2 O Y
X
H
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H
冰是典型的氢键晶体,主要靠氢键结合,氢原子不但与一个氧原子形 成共价键,还和另一水分子中氧原子相吸引,后者结合较弱。氢键和范
1 q2 q2 q2 q2 u12 4π 0 r r x2 x1 r x1 r x2
q2 1 1 1 1 x x x 4π ε0 r 1 ( 2 1 ) 1 ( 1 ) 1 x2 r r r r
2
例:两原子的相互作用能可由 u ( r ) m n 得到,如果m=2, r r n=10. 且两原子形成一稳定的分子,其核间距为0.3nm, 平稳时
2.4.1范德华力与物质性质
沸点/℃100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CH 4 NH3 HF
H2O
H2Te SbH3 H2S HCl PH3 SiH4× H2Se AsH3 HBr HI
×
SnH4
×
GeH4
×
2
3
4
5 周期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1.定义: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X原子以共价 键结合时,它们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 X,使H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这样相对显 正电性的H与另一分子中相对显负电性的X(或Y) 原子相接近并产生静电相互作用和一定程度的 轨道的重叠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称氢键。 2.表示:氢键可以用X—H…Y表示。X和Y可以 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表示式中的 实线表示共价键,虚线表示氢键。
氢键
3. 氢键的形成条件:X—H…Y中,X和Y 都是电负性很强、半径很小的非金属 原子(一般就是N、O、F)。
4.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的作用能一般小于40kJ/mol,强度 介于化学键和范徳华力之间.因此氢键不属 于化学键,而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影 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溶解性)。
①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点升高 ②若形成分子内氢键会减少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概率, 使物质熔点低于只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物质,而高于只 存在范德华力的物质。 ③若与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可增大溶质的溶解性。
范德瓦耳斯结合
原子呈现出瞬时偶极矩
—— 惰性元素具有球对称,结合时排列最紧密以使势能 最低
—— Ne、Ar、Kr、Xe的晶体都是面心立方 —— 透明的绝缘体,熔点特低 —— 分别为24K、84K、117K和161K
A12 ( r
)12
A6 ( r
)6
]
—— 1/2因子: 相互作用能为两个原子共有
—— A12和A6: 与晶格结构有关的求和项
晶体总的势能
U(r)
1 2
N
(4
)[
A12
(
r
)12
A6
(
r
)6
]
—— 非极性分子晶体的晶格常数、结合能和体变模量
晶格常数
平衡状态体变模量 晶体的结合能
两个惰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
—— 两个相距为r的原子,原子中电子是对称分布 —— 偶极矩作用
设原子1的瞬时电偶极矩
在r处产生的电场
原子1的电场
原子2在电场的作用下感应偶极矩 —— 原子的极化率
两个电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 作用能与p1的平方成正比,对时间的平均值不为零 —— 力随距离增加下降很快,两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很弱
两个原子的相互作用势能u源自r)A r6B r12
—— B/r12: 重叠排斥势能,A和B为经验参数,都是正数
两原子相互作用势能
引入新的参量
相互作用势能 u(r) 4[( )12 ( )6 ]
r
r
—— 勒纳-琼斯(Lennard-Jones)势
晶体总的势能 — N 个原子
U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常数ε如何求得? 另外,常数ε如何求得? 通过测试体弹性模量计算得到。 通过测试体弹性模量计算得到。
R02 ∂ 2U K= ( 2 ) R0 9V0 ∂R
3 V0 = λR0
(2.14)
1 ∂ 2U K= ( 2 ) R0 9λR0 ∂R
代入雷纳德—琼斯势则可得: 则可得: 代入 则可得
17
对于面心立方简单格子:
2 R = 2a a = 2R
晶晶体那 V = a , 含有 4个原子 , 那那那个原子的体那
3
a3 4
a3 N 3 = R 则 , 总体那 V = N • 4 2 N 可可 λ = 2
代入:
18
可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6 5 K = 3 A12 ( ) 2 σ A12
4ε
(2.25)
1 1 a 原子间距离为R,则: j = 1, 则 A6 = 12 × = 12,A 12 = 12 × = 12 1 1 再考虑次近邻: 再考虑次近邻: a 原子间距离为 2 R,则: j = 2 , 则 :
1 1 A6 = 12 × + 6 × = 12.25 1 2 1 1 A12 = 12 × + 12 × = 12.094 1 2
4 Nε A6 K= A ( ) 3 12 A12 2λσ
5 2
(***)
可见,通过测试体弹性模量,常数σ、 可见,通过测试体弹性模量,常数σ 都已可, 可计算得到。 Α12、Α6都已可,则ε可计算得到。
16
下面以面心立方简单格子和 面心立方晶体为例,得到 K与ε 、 与 σ、A12、A6的关系式。
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2.4 分子力结合
徐智谋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
分子从电荷分布类型可分为非极性和极性分子。 分子从电荷分布类型可分为非极性和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非极性分子:
VIII 族元素在低温时结合成的晶体 —— 非极性分子晶体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极性分子:
如: H2O、CO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 那那分子力结合就分为三种:极性分子结合、极性分子与非 极性分子结合、
极性分子的结合、 极性分子的结合、非极性分子的结合。
2
极性分子结合
- + - +
极性分子存在永久偶极矩, 极性分子存在永久偶极矩,那个极性分子就是一个电偶极 偶极矩 子。相距较远的两个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库仑力。这 相距较远的两个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库仑力。 一作用力有定向作用,因为两极性分子同极相斥, 一作用力有定向作用,因为两极性分子同极相斥,异性相 吸,使偶极矩排成一个方向的趋势。 使偶极矩排成一个方向的趋势。
11
雷纳德—琼斯势是非常著名的公 式,是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常用 公式。 2000年,Nature上有一文章“水 分子与碳纳米管相互作用动力学”, 用的就是雷纳德—琼斯势。文章引 用率相当高。
12
根据(2.4)式,可以求出N个惰性气体分子互作用势能。 式 可以求出 个惰性气体分子互作用势能 个惰性气体分子互作用势能。 根据 把雷纳德—琼斯势代入 把雷纳德 琼斯势代入(2.4)式,得: 式 琼斯势代入
7
(2.19) )
8
ε、σ的物理意义?如何求?
9
U / 4ε
r /σ
10
• 利用极小值:
1 r 0 = ( ) 6 σ = 1.12σ 2
1 6 则: r 0 = ( ) σ = 1.12σ 2
代入(2.19)式,可得:U ( r ) r = r0 = −ε
−ε:平衡点的雷纳德—琼斯势 1.12σ:两分子的平衡间距
σ 12 σ 6 U = 2 Nε ∑ ( ) − ( ) rαj j r j α
设R为两个最近邻分子的间距,则有: 为两个最近邻分子的间距, 为两个最近邻分子的间距 则有:
13
σ 12 1 σ 6 1 2 Nε − 12 A12 ( ) + 6 A6 ( ) =0 R0 R0 R0 R0
14
那那可求得原子间的平衡距离: 那那可求得原子间的平衡距离: 原子间的平衡距离
2 A12 6 R0 = σ ( ) A6
平衡时总的互作用势: 平衡时总的互作用势:
NεA6 U0 = 2A12
2
若晶体结构已可, 若晶体结构已可,A12和A6可通过 计算出来。通过 衍射求出晶格常数R 则常数σ 计算出来。通过X-ray衍射求出晶格常数 0,则常数σ即可 衍射求出晶格常数 求得。 求得。
5
其中,α为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位移极化率。极性分子 与非极性分子间的吸引势与r6成反比。
6
非极性分子的结合
• •
+
•
+
•
• •
+ -+
+ -+
• •
相邻氦原子的瞬时偶极矩 相邻氦原子的瞬时偶极矩 惰性气体分子的最外电子壳层已饱和,它不会产生金属结合和共价结合。 惰性气体分子的最外电子壳层已饱和,它不会产生金属结合和共价结合 。 惰性气体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不会产生永久偶极矩。 惰性气体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不会产生永久偶极矩。 非极性分子间瞬时偶极矩的吸引作用是非极性分子结合成晶体的动力。 非极性分子间瞬时偶极矩的吸引作用是非极性分子结合成晶体的动力。 瞬时偶极矩的吸引作用是非极性分子结合成晶体的动力
对于面心立方晶体,代入A12、A6,可得:
K=
75ε
σ
3
19
刚才我们讲到: 刚才我们讲到:
下面以面心立方晶体为 例,来计算A12和A6。
20
对于面心立方晶体: ∑ a 相当于对所有的分子对原点距离求和后除以R。
j j
rαj = a j R
面心立方晶体,一个原点最近邻的原子:12个,次近邻原子6个 只考虑最近邻: 只考虑最近邻:
3
在温度很高 时,由于热 运动,极性 分子的平均 相互吸引势 与r6成反比, 与温度T成 正比。
p1、p2 分别为两偶极子的电偶极矩, p1=ql1、p2=ql2 ; r是两偶极子的距离;l为偶极子中正负电荷间的距离。 4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结合
- +
- +
- +
当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靠近时, 当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靠近时,在极性分子偶极矩电场 的作用下,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发生畸变, 的作用下,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发生畸变,电子云的中心 和核电荷中心不再重合,导致非极性分子的极化,产生诱 和核电荷中心不再重合,导致非极性分子的极化,产生诱 导偶极矩。 导偶极矩。诱导偶极矩与极性分子的偶极矩之间的作用力 叫诱导力。 叫诱导力。
21
12 6
再考虑次次近邻: 如此类推) 再考虑次次近邻:• • • • • • (如此类推 如此类推
A6 = 14.45 A12 = 12.13
对于其它结构: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