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下肢静脉曲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曲张--ppt
![静脉曲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fedc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4.png)
2、治疗。该病可采用多种治疗方式,包括压力治疗、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及 手术治疗等,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避免久站与久坐,及 穿戴弹力袜等方式进行预防。
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定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即食管胃底静脉丛的不规则膨出及扭曲,是门静脉高 压症的典型特征,当压力剧烈升高时可导致破裂出血,可能危害生命,预后较差。
静脉曲张--ppt
演讲人 2023-08-26
静脉曲张--ppt
静脉曲张指的是静脉压力升高引起的静脉不规则膨出及扭曲,根据曲张部位的不同, 静脉曲张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1、定义。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即深静脉畅通情况下出现的下肢浅静脉不规则膨出 及扭曲,与重体力劳动及长时间站立等因素有关,可伴有下肢酸胀及沉重乏力,也 可能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溃疡。
2、治疗。当破裂出血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或胃肠外科就诊,进行输血治疗及药物 治疗,并尽快止血。为预防破裂出血,应积极治疗肝脏疾病,控制饮食并规律作息。 对正常人来说,应远离可能导致肝脏疾病的病毒、酒精等因素,不要过量服药,并 定期进行检查。
三、精索静脉曲张。
1、定义。精索静脉曲张,即阴囊内精索蔓状血管的不规则膨出及扭曲,与长时间站 立及疾病压迫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阴囊坠胀感、坠痛和隐痛。
2、治疗。患病后,除治疗导致压迫的疾病外,轻度患者可穿戴紧身内裤治 疗,重度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早期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在日常生活中, 可通过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的方式进行预防。
四、眼框内静脉曲张。
1、定义。眼框内静脉曲张,即眶内血管畸形导致的不规则膨出及扭曲,多 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表现为随体位改变的眼球突出、眼球内陷和眼球搏动。
2、治疗。若病情较重,需进行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存在家
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定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即食管胃底静脉丛的不规则膨出及扭曲,是门静脉高 压症的典型特征,当压力剧烈升高时可导致破裂出血,可能危害生命,预后较差。
静脉曲张--ppt
演讲人 2023-08-26
静脉曲张--ppt
静脉曲张指的是静脉压力升高引起的静脉不规则膨出及扭曲,根据曲张部位的不同, 静脉曲张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1、定义。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即深静脉畅通情况下出现的下肢浅静脉不规则膨出 及扭曲,与重体力劳动及长时间站立等因素有关,可伴有下肢酸胀及沉重乏力,也 可能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溃疡。
2、治疗。当破裂出血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或胃肠外科就诊,进行输血治疗及药物 治疗,并尽快止血。为预防破裂出血,应积极治疗肝脏疾病,控制饮食并规律作息。 对正常人来说,应远离可能导致肝脏疾病的病毒、酒精等因素,不要过量服药,并 定期进行检查。
三、精索静脉曲张。
1、定义。精索静脉曲张,即阴囊内精索蔓状血管的不规则膨出及扭曲,与长时间站 立及疾病压迫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阴囊坠胀感、坠痛和隐痛。
2、治疗。患病后,除治疗导致压迫的疾病外,轻度患者可穿戴紧身内裤治 疗,重度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早期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在日常生活中, 可通过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的方式进行预防。
四、眼框内静脉曲张。
1、定义。眼框内静脉曲张,即眶内血管畸形导致的不规则膨出及扭曲,多 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表现为随体位改变的眼球突出、眼球内陷和眼球搏动。
2、治疗。若病情较重,需进行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存在家
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096c1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8.png)
及时松开弹力绷带重新包扎,或穿弹力袜。
三 护理诊断与措施
3.有伤口渗血、渗液的可能
护理措施: ①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上有无渗出物,及时发
现出血倾向,并及时做好记录情况。 ② 注意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呈无菌状态。
三 护理诊断与措施
4. 自立缺陷
① 注意病人的生活照料,加强头发护理、口腔护理、皮肤 护理,以防止术后并发症。
二 病例简介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1.筋瘤病(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1.左侧大隐静脉曲张
入院诊疗计划: 1. 外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 2. 完善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择期手术。 3. 中医治疗:拟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治则。 4. 方药:拟三妙散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3 护理原则
3
三 护理原则
术前护理
方法等。
三 护理原则
术后护理
1. 加强病情观察: ① 术后24小时内注意生命征的变化,经常查看手术切口敷
料,了解切口渗血、出血情况。 ② 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疼痛,注意远端肢体的感觉、温度、
颜色、运动等情况。 ③ 如体温升高应注意有无切口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
三 护理原则
术后护理
2. 弹力绷带包扎的护理: ① 包扎时应从远到近,松紧适宜。 ② 注意观察肢端的皮肤色泽、患肢肿胀情况。 3. 术后患肢抬高15~20cm. 4. 术后早期活动,24~48小时后下床活动。
了解相关的知识。 ⑥ 通过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鼓励病
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四 健康教育
1. 弹力绷带及弹力袜使用及注意事项
✓ 宽度和松紧度适宜 ✓ 包扎前排空静脉:晨起前、躺下并抬高下肢 ✓ 包扎应由远端开始,逐渐向上缠绕 ✓ 观察肢端皮肤色泽、患肢肿胀情况
三 护理诊断与措施
3.有伤口渗血、渗液的可能
护理措施: ①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上有无渗出物,及时发
现出血倾向,并及时做好记录情况。 ② 注意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呈无菌状态。
三 护理诊断与措施
4. 自立缺陷
① 注意病人的生活照料,加强头发护理、口腔护理、皮肤 护理,以防止术后并发症。
二 病例简介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1.筋瘤病(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1.左侧大隐静脉曲张
入院诊疗计划: 1. 外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 2. 完善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择期手术。 3. 中医治疗:拟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治则。 4. 方药:拟三妙散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3 护理原则
3
三 护理原则
术前护理
方法等。
三 护理原则
术后护理
1. 加强病情观察: ① 术后24小时内注意生命征的变化,经常查看手术切口敷
料,了解切口渗血、出血情况。 ② 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疼痛,注意远端肢体的感觉、温度、
颜色、运动等情况。 ③ 如体温升高应注意有无切口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
三 护理原则
术后护理
2. 弹力绷带包扎的护理: ① 包扎时应从远到近,松紧适宜。 ② 注意观察肢端的皮肤色泽、患肢肿胀情况。 3. 术后患肢抬高15~20cm. 4. 术后早期活动,24~48小时后下床活动。
了解相关的知识。 ⑥ 通过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鼓励病
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四 健康教育
1. 弹力绷带及弹力袜使用及注意事项
✓ 宽度和松紧度适宜 ✓ 包扎前排空静脉:晨起前、躺下并抬高下肢 ✓ 包扎应由远端开始,逐渐向上缠绕 ✓ 观察肢端皮肤色泽、患肢肿胀情况
《外科学》第十八章第一节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课件
![《外科学》第十八章第一节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4a175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9.png)
特征
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的弯曲、 扩张和伸长,可累及大腿、小腿 和足部,严重时可出现皮肤色素 沉着、瘙痒、溃疡等症状。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主要由于先天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长期站立或久坐、重体力劳动、妊娠 等多种因素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增高, 从而引发静脉曲张。
病理机制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反流,长 期站立或久坐等增加下肢静脉压力, 使血液淤积在静脉内,引起血管扩张 和曲张。
监督康复训练
提醒家属监督患者按时进行康复训练,确保训练 效果。
康复训练与日常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锻炼、踝关节屈伸等康复训练。
日常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多休息、抬高下肢,避免过度劳 累。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等。
症状识别
教会患者如何识别下肢静脉曲张 的症状,如血管凸起、酸胀、疼
痛等。
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的进一步发展,如避免长时间站
立、穿医用弹力袜等。
家属指导内容
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 乐观的心态。
日常照料
指导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照料,如协助穿 脱袜子、抬高下肢等。
《外科学》第十八章第一节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 护理课件
目 录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与实施 • 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 静脉系统(如大隐静脉和小隐静 脉)的伸长、弯曲、扭曲和扩张 的病理状态。
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的弯曲、 扩张和伸长,可累及大腿、小腿 和足部,严重时可出现皮肤色素 沉着、瘙痒、溃疡等症状。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主要由于先天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长期站立或久坐、重体力劳动、妊娠 等多种因素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增高, 从而引发静脉曲张。
病理机制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反流,长 期站立或久坐等增加下肢静脉压力, 使血液淤积在静脉内,引起血管扩张 和曲张。
监督康复训练
提醒家属监督患者按时进行康复训练,确保训练 效果。
康复训练与日常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锻炼、踝关节屈伸等康复训练。
日常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多休息、抬高下肢,避免过度劳 累。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等。
症状识别
教会患者如何识别下肢静脉曲张 的症状,如血管凸起、酸胀、疼
痛等。
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的进一步发展,如避免长时间站
立、穿医用弹力袜等。
家属指导内容
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 乐观的心态。
日常照料
指导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照料,如协助穿 脱袜子、抬高下肢等。
《外科学》第十八章第一节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 护理课件
目 录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 护理措施与实施 • 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 静脉系统(如大隐静脉和小隐静 脉)的伸长、弯曲、扭曲和扩张 的病理状态。
下肢静脉曲张(课堂PPT)
![下肢静脉曲张(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29a1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c.png)
治疗方法:
1.压迫治疗:使用医用弹力袜,以有效的缓解、改善下肢静脉血管和瓣膜所承受的压力, 同时保护浅静脉过度伸张。
2.硬化剂治疗:由于硬化剂注射存在注射液外渗、进入深静脉等风险,故一般建议应用 于局限的静脉曲张以及手术的辅助治疗。曲张浅静脉通过注入硬化剂与内皮发生反应致 血管内皮损伤,使血管闭合硬化,最后被周围组织吸收。
先天因素主要是由于浅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先天结构不良,在静脉压力增加的情 况下,出现静脉曲张。
后天因素主要是由于长期站立或坐位工作、肥胖、妊娠、便秘、长期慢性咳嗽、寒 冻史,均可增加静脉压力而发病。教师、交警、外科医师、乘务员、售货员、发型 师、孕妇等人群为下肢静脉曲张的好发人群。
此外,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K-T综合征、肿瘤压迫 等因素导致的髂静脉受压、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导致继发性下肢静 脉曲张。
3.手术治疗:当排除深静脉不通畅、手术耐受力差者,均 可考虑手术治疗。由于药物、弹力袜作为保守治疗的主要 手段,只能延缓病情发展而不能彻底解决静脉曲张,而长 期的静脉曲张带来的不适症状以及并发症会不可避免出现, 因此,越来越多的静脉曲张患者选择了早期手术治疗。曲张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约有25%-40%女性、20%男性患有静脉曲 张,其典型症状为腿部皮肤出现红蓝色蜘蛛网或蚯蚓状的蜿蜒迂曲扩张血管,伴随 下肢肿胀、疼痛、酸沉、无力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出现淤积性皮炎、静脉炎、静脉 血栓、静脉性溃疡等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的致病因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1.压迫治疗:使用医用弹力袜,以有效的缓解、改善下肢静脉血管和瓣膜所承受的压力, 同时保护浅静脉过度伸张。
2.硬化剂治疗:由于硬化剂注射存在注射液外渗、进入深静脉等风险,故一般建议应用 于局限的静脉曲张以及手术的辅助治疗。曲张浅静脉通过注入硬化剂与内皮发生反应致 血管内皮损伤,使血管闭合硬化,最后被周围组织吸收。
先天因素主要是由于浅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先天结构不良,在静脉压力增加的情 况下,出现静脉曲张。
后天因素主要是由于长期站立或坐位工作、肥胖、妊娠、便秘、长期慢性咳嗽、寒 冻史,均可增加静脉压力而发病。教师、交警、外科医师、乘务员、售货员、发型 师、孕妇等人群为下肢静脉曲张的好发人群。
此外,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K-T综合征、肿瘤压迫 等因素导致的髂静脉受压、下腔静脉阻塞(布加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导致继发性下肢静 脉曲张。
3.手术治疗:当排除深静脉不通畅、手术耐受力差者,均 可考虑手术治疗。由于药物、弹力袜作为保守治疗的主要 手段,只能延缓病情发展而不能彻底解决静脉曲张,而长 期的静脉曲张带来的不适症状以及并发症会不可避免出现, 因此,越来越多的静脉曲张患者选择了早期手术治疗。曲张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约有25%-40%女性、20%男性患有静脉曲 张,其典型症状为腿部皮肤出现红蓝色蜘蛛网或蚯蚓状的蜿蜒迂曲扩张血管,伴随 下肢肿胀、疼痛、酸沉、无力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出现淤积性皮炎、静脉炎、静脉 血栓、静脉性溃疡等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的致病因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大隐静脉曲张》PPT课件
![《大隐静脉曲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0cb25584868762cbaed556.png)
13
血栓性静脉炎与皮肤溃疡
2021/3/8
14
诊断依据
1、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静脉曲 张的家族史。
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
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 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4、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 瓣膜功能不全。
5、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 血,溃疡等并发症。
2021/3/8
15
诊断
6、下肢深静脉造影,有助于本病的确诊及治疗方法 的选择。
1)顺行性造影:主要了解深静脉的通畅情况,可以 观察瓣膜的功能。
2)逆行性造影:是观察瓣膜返流的最好方法。返流 程度分为5级:
0级:无逆流
1级:逆流至大腿上段(越过股浅第一对瓣膜)
2级:逆流至大腿下段
3级:逆流至腘窝
2021/3/8
3
解剖结构
2021/3/8
4
疾病特点
1、血管外科常见的主要为下肢浅静脉曲张,包括 大隐静脉曲张和小隐静脉曲张。
2、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以站立时症状明显,平 卧后症状可缓解。
3、久立后患肢沉重、酸胀、易疲劳,平卧休息后 症状可缓解;病轻患者可无明显不适。病情进展 时,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足踝部及 足背部,也可有足靴区皮肤营养改变,如色素沉 着、瘙痒、皮肤及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 久不愈型溃疡。
4级:逆流至小腿(越过腘静脉瓣膜)
一般认为1级为轻度逆流,2、3级为中度,4级为重
度。 2021/3/8
16
治疗
1、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 1).一般治疗: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
走、穿弹力袜等。适于1、2级逆流者以及症状轻 微者。
普通外科—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
![普通外科—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https://img.taocdn.com/s3/m/9c6c8fe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5.png)
临床表现
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少见。以左下肢为多, 双侧下肢可以先后发病。
主要表现为下肢酸胀不适,沉重感,易疲劳。浅静脉扩张、伸长、 迂曲。
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 皮肤和皮下硬结、湿疹和溃疡。
诊断
下列检查有助于了解下肢深静脉功能及深浅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情况。 1、深静脉通畅(Perthes)试验: 2、大隐静脉瓣膜功能(Trendelenburg)试验: 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Pratt)试验: 4、超声多普勒:Duplex(彩超) 5、静脉造影:下肢深静脉顺行、逆行造影可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
术禁忌者。 2、硬化剂注射压迫疗法:适用于手术残留曲张静脉或术后复发,作为手术的
辅助疗法。 3、手术疗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
并发症的治疗
1、血栓性静脉炎: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抗生素治疗,穿弹力袜。症状消退 后,应行手术治疗。
2、小腿慢性溃疡:抬高患肢,换药,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植皮。 3、出血:抬高患肢,加压包扎或缝扎止血。
鉴别诊断
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造影可鉴别。 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下肢深静脉造影可
鉴别。 ③下肢动静脉瘘(AVF):皮温高,震颤,杂音等。
治疗
1、非手术治疗: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避免久坐、久站,间歇抬高患肢。 适应症:病变局限、症状轻不愿手术者,妊娠期间发病者,耐受力差、有手
外科学---周围血管疾病
第三节 下肢静脉曲张
指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 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
大隐静脉曲张最多见。
解剖概要
下肢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医学宣传PPT课件
![下肢静脉曲张医学宣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5b1e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9.png)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静脉曲张病 间站立:适当休 息和活动,减少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
预防措施
睡姿要正确:保持合适的睡姿 ,避免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压力治疗:通过穿着弹力袜等方式,给 予下肢血管适当的压力,促进血液回流 。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缓解下肢静脉曲 张的症状,如消炎药、抗凝药等。
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 医学宣传PPT
课件
目录 简介 症状 原因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简介
简介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疾病, 指下肢静脉血管扩张、弯曲、变形 的情况。 本PPT将为您介绍下肢静脉曲张的 症状、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
症状
症状
疼痛感:下肢出现胀痛、灼痛等不适感 受。
肿胀:下肢出现水肿,严重时会影响行 走。
症状
静脉曲张:下肢出现静脉曲张 的症状,如青筋凸起、静脉扩 张等。
原因
原因
遗传因素:某些人天生静脉血管弹性较 差,易患静脉曲张。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
原因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下肢血 液循环不畅,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生 。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定期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有助 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预防措施
睡姿要正确:保持合适的睡姿 ,避免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压力治疗:通过穿着弹力袜等方式,给 予下肢血管适当的压力,促进血液回流 。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缓解下肢静脉曲 张的症状,如消炎药、抗凝药等。
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 医学宣传PPT
课件
目录 简介 症状 原因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简介
简介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疾病, 指下肢静脉血管扩张、弯曲、变形 的情况。 本PPT将为您介绍下肢静脉曲张的 症状、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
症状
症状
疼痛感:下肢出现胀痛、灼痛等不适感 受。
肿胀:下肢出现水肿,严重时会影响行 走。
症状
静脉曲张:下肢出现静脉曲张 的症状,如青筋凸起、静脉扩 张等。
原因
原因
遗传因素:某些人天生静脉血管弹性较 差,易患静脉曲张。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
原因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下肢血 液循环不畅,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生 。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定期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有助 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下肢静脉曲张教学查房PPT课件
![下肢静脉曲张教学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656c6cbb68a98270fefa05.png)
• O4:
患者皮肤完好无损
护理PIO
• P5:
知识缺乏: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护理常识
• I5:
1)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知识的介绍 2)鼓励其家人学习病情观察的方法 3)加强健康宣教
• O5:
患者及家人能够对本病相关基本知识及护理基本了解掌握
护理PIO
• P6:
饮食调养的需要
外科引流的目的
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 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 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 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
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
① 必须熟知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切勿接错 ② 固定妥当,以免脱落或滑入体腔内 ③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④ 避免压迫或扭曲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采用负压吸引 ⑤ 维持引流装置的无菌状态,防止污染,引流管皮肤出口处必须 按无菌技术换药,每天更换引流袋 ⑥ 掌握各类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
• I4:
1)经常查看手术切口敷料,了解切口渗血、出血情况。保 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色、性、量。 2)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疼痛,注意远端肢体的感觉、温度、 颜色、运动等情况。 3)如有溃疡平卧时抬高患肢,保持创面清洁,局部应勤换 药,创面可湿敷。 4)做好防感染措施,对家属进行宣教取得他们的配合
•O1:
患者无并发症
No Image
护理PIO
• P2:
舒适度的改变:于术后长时间卧床有关
• I2:
1)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 2)协助取舒适体位 3)卧床时抬高下肢30度,以利静脉回流,同时做足 背伸屈运动。 4)早期离床活动:术后24-48h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患者皮肤完好无损
护理PIO
• P5:
知识缺乏: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护理常识
• I5:
1)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知识的介绍 2)鼓励其家人学习病情观察的方法 3)加强健康宣教
• O5:
患者及家人能够对本病相关基本知识及护理基本了解掌握
护理PIO
• P6:
饮食调养的需要
外科引流的目的
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 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 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 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
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
① 必须熟知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切勿接错 ② 固定妥当,以免脱落或滑入体腔内 ③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④ 避免压迫或扭曲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采用负压吸引 ⑤ 维持引流装置的无菌状态,防止污染,引流管皮肤出口处必须 按无菌技术换药,每天更换引流袋 ⑥ 掌握各类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
• I4:
1)经常查看手术切口敷料,了解切口渗血、出血情况。保 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色、性、量。 2)观察肢体有无肿胀、疼痛,注意远端肢体的感觉、温度、 颜色、运动等情况。 3)如有溃疡平卧时抬高患肢,保持创面清洁,局部应勤换 药,创面可湿敷。 4)做好防感染措施,对家属进行宣教取得他们的配合
•O1:
患者无并发症
No Image
护理PIO
• P2:
舒适度的改变:于术后长时间卧床有关
• I2:
1)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 2)协助取舒适体位 3)卧床时抬高下肢30度,以利静脉回流,同时做足 背伸屈运动。 4)早期离床活动:术后24-48h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大隐静脉曲张pptPPT课件
![大隐静脉曲张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11a3a25acfa1c7ab00cc38.png)
精选PPT课件
5
检查: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屈氏试 验):
2、深静脉通畅试验(潘氏试验)。 3、静脉彩超。
精选PPT课件
6
治疗
1、非手术治疗:依据病情配穿不同 压力医用弹力袜。
适用于
(1)病变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 状者
(2)妊娠妇女
(3)估计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4)不愿手术患者
精选PPT课件
7
治疗
药物
1、迈之灵:主要成分含马栗树籽的提取物七叶皂苷素, 主要的药理作用是抗渗透作用;改善静脉的血流动力 学和改善静脉功能(使弹性和收缩性恢复正常)。因 此有减轻或消除患肢肿胀、酸胀,减轻皮肤营养障碍 性病变等功效。
2、爱脉朗:主要成分为黄酮和橙皮苷等,具有保护和 提高静脉张力、增加淋巴回流、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等功效。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2
疾病特点:
4、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 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也可有足靴区 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色素沉着、瘙痒、 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 愈性溃疡。若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 部疼痛,皮肤红肿,局部压痛,曲张静 脉呈硬条状。 5、若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疼痛, 皮肤红肿,局部压痛,曲张静脉呈硬条 状。
精选PPT课件
3
常见的鉴别诊断 :
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 3、动静脉瘘 。
精选PPT课件
4
分级:
0级:静脉疾病不可见或不可触及; l级: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表现、踝部红肿; 2级:浅静脉曲张; 3级:水肿但无皮肤改变; 4级:水肿、静脉疾病导致皮肤改变(色素沉着、 湿疹、脂性硬皮病); 5级:皮肤改变伴有已愈合的溃疡; 6级:皮肤改变伴有活动性溃疡。
医学-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ppt课件
![医学-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1d806a915f804d2a16c127.png)
20
压力分级
mmHg Kpa
Class 1
一级
16-22
2.122.92
Class 2
二级
23-36
3.064.78
Class 3
三级
37-46
4.926.12
●没有明显水肿的轻度静 脉曲张 ●对于术后或长期卧床患 者,预防血栓。
●轻、中度水肿静脉曲张 ●静脉功能不全的静脉溃 疡愈后 ●深静脉血栓患者
入院时情况
概念
•下肢静脉曲张 指因血液回流障碍 引起下肢浅静脉的伸长、迂曲及扩张 状态。
高危人群
血流动力学
病因
静脉瓣 膜缺陷
静脉壁 薄弱
浅静脉 压力高
静脉 曲张
静脉负 荷重
8
为什么静脉曲张好发于左下肢?
临床表现
酸疼肿胀 血管扩张 色素沉着
溃疡形成
10
•入院后医嘱给予完善相关检查,择期手术
总结
1、灵活的应用护理程序 2、熟悉静脉曲张的病因及症状 3、掌握护理措施及弹力袜的使用方法
●严重的血栓后综合症 ●不可逆淋巴水肿 ●下肢高度肿胀患者
21
弹力袜的使用
避免刮坏弹力袜,影响弹力袜的效果, 日常的洗涤会保护弹力袜。
防暴晒 防高温 防漂白 防熨烫 防烘干
新技术
硬化剂治疗:采用静脉旁-静脉内联合注射 (聚桂醇)硬化静脉血管,4-6周完成治疗。
预防措施
一:运动 二:平时要穿平跟鞋 三:站立时,要经常踮脚 四:多注意休息
与担心疾病愈合有关
P3知识缺乏
与缺乏疾病知识有关
P4自我形象紊乱 与下肢静脉迂曲有关
P5有感护理措施
•I1 抬高患肢
间歇性抬高患者30度
压力分级
mmHg Kpa
Class 1
一级
16-22
2.122.92
Class 2
二级
23-36
3.064.78
Class 3
三级
37-46
4.926.12
●没有明显水肿的轻度静 脉曲张 ●对于术后或长期卧床患 者,预防血栓。
●轻、中度水肿静脉曲张 ●静脉功能不全的静脉溃 疡愈后 ●深静脉血栓患者
入院时情况
概念
•下肢静脉曲张 指因血液回流障碍 引起下肢浅静脉的伸长、迂曲及扩张 状态。
高危人群
血流动力学
病因
静脉瓣 膜缺陷
静脉壁 薄弱
浅静脉 压力高
静脉 曲张
静脉负 荷重
8
为什么静脉曲张好发于左下肢?
临床表现
酸疼肿胀 血管扩张 色素沉着
溃疡形成
10
•入院后医嘱给予完善相关检查,择期手术
总结
1、灵活的应用护理程序 2、熟悉静脉曲张的病因及症状 3、掌握护理措施及弹力袜的使用方法
●严重的血栓后综合症 ●不可逆淋巴水肿 ●下肢高度肿胀患者
21
弹力袜的使用
避免刮坏弹力袜,影响弹力袜的效果, 日常的洗涤会保护弹力袜。
防暴晒 防高温 防漂白 防熨烫 防烘干
新技术
硬化剂治疗:采用静脉旁-静脉内联合注射 (聚桂醇)硬化静脉血管,4-6周完成治疗。
预防措施
一:运动 二:平时要穿平跟鞋 三:站立时,要经常踮脚 四:多注意休息
与担心疾病愈合有关
P3知识缺乏
与缺乏疾病知识有关
P4自我形象紊乱 与下肢静脉迂曲有关
P5有感护理措施
•I1 抬高患肢
间歇性抬高患者30度
下肢静脉曲张的射频消融治疗及外科创面的处理PPT课件
![下肢静脉曲张的射频消融治疗及外科创面的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1d4f776f1aff00bed51ebe.png)
术前超声
21
理想的手术室布局
22
理想的手术室环境
轻柔的 音乐
温暖的 环境(25°)
更多舒适 减少痉挛 便于操作
可调节 手术床
23
手术步骤
✓ 体位: ➢ 大隐静脉:平卧位,屈膝外展; ➢ 小隐静脉:俯卧位;
✓ 穿刺部位的选择和穿刺技术: ➢ 患者取头高脚低位,通过超声选择大隐静脉主干相对平直、 分支比较少的区域进行穿刺; ➢ B超定位穿刺点:大隐静脉通常在膝关节下方,小腿中上 方;小隐静脉通常在两条小隐静脉属支汇合处的上方(俯 卧位); ➢ 穿刺点1%利多卡因注射皮丘; ➢ B超引导下穿刺,置入微穿针,进入导丝,撤出微穿针, 尖刀扩大穿刺点,置入7F鞘;
免负重 ▪ 长筒弹力袜(30-40mmHg)后改为膝长弹力袜(20-
1. Gloviczki P,et al.J Vasc Surg. 2011 May;53(5 Suppl):2S-48S. 2. Lond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UK); 2013 Jul.
3. 刘凯,等.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6;2(2):166-172.
下肢静脉曲张的射频消融治疗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 薛智军
1
全球患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或静脉曲张的患者超过1亿9000万人
美国患病率约23%1,2 男性:1100万 女性:2200万 患者年龄40-80岁 仅190万患者寻求治疗
欧洲发病率为20%-50% 其中英国占20%-40% 4,5
我国静脉曲张患 者约1亿以上, 发病率为15%3
1
B
12.2 对于隐静脉功能不全,更推荐 腔内热消融超过泡沫硬化剂治 疗
激光治疗静脉曲张PPT课件
![激光治疗静脉曲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1fa0a6d15abe23492f4d18.png)
>8%
10
结论
•
操作简单
•
并发症少
•
疗效可靠
•
复发率低
•
优势明显
•
术后恢复快
•
创伤小, 患者易于接受
11
腔内沸腾产生微气泡,造成血管内壁的损 伤及闭合,以及静脉血栓形成并机化,最 终使静脉闭合。
8
9
激光与传统手术对照
• • 手术切口 • 手术时间 • 住院周期 • 术后疼痛 • 术后瘢痕 • 术后复发
激光 2-3cm切口一个 40-60分钟 小于7天 轻 轻 <2%
传统手术 多个(大于3个) 1-2小时 14天 较剧 较多
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 静脉曲张性疾病
普外科 陈虎
1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 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 素有“美腿杀手”之称。主要表现为小腿浅静 脉隆起、扩张、蜿蜒迂曲如蚯蚓,有的蜷曲成 团呈静脉瘤样改变。病程长者小腿特别是踝部 皮肤常有色素沉着,出现湿疹、溃疡状改变, 曲张的静脉还会引起出血或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统计表明,人群中发病率约为5%。
3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 应用半导体激光传导的特性,将纤细的光 导纤维穿刺进入血管内,通过传导激光, 从而达到精确损毁血管内膜,使静脉纤维 化达到血管闭合的目的,一般于术中仅在 患肢腹股沟区做一长2-3cm的切口,其余 操作均使用穿刺技术完成。
4
5
6
7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 治疗原理 • 利用血红蛋白吸收吸收激光能量,在血管பைடு நூலகம்
2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 1988年,该法由西班牙学者Carlos Bone 首先开展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10
结论
•
操作简单
•
并发症少
•
疗效可靠
•
复发率低
•
优势明显
•
术后恢复快
•
创伤小, 患者易于接受
11
腔内沸腾产生微气泡,造成血管内壁的损 伤及闭合,以及静脉血栓形成并机化,最 终使静脉闭合。
8
9
激光与传统手术对照
• • 手术切口 • 手术时间 • 住院周期 • 术后疼痛 • 术后瘢痕 • 术后复发
激光 2-3cm切口一个 40-60分钟 小于7天 轻 轻 <2%
传统手术 多个(大于3个) 1-2小时 14天 较剧 较多
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 静脉曲张性疾病
普外科 陈虎
1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 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 素有“美腿杀手”之称。主要表现为小腿浅静 脉隆起、扩张、蜿蜒迂曲如蚯蚓,有的蜷曲成 团呈静脉瘤样改变。病程长者小腿特别是踝部 皮肤常有色素沉着,出现湿疹、溃疡状改变, 曲张的静脉还会引起出血或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统计表明,人群中发病率约为5%。
3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 应用半导体激光传导的特性,将纤细的光 导纤维穿刺进入血管内,通过传导激光, 从而达到精确损毁血管内膜,使静脉纤维 化达到血管闭合的目的,一般于术中仅在 患肢腹股沟区做一长2-3cm的切口,其余 操作均使用穿刺技术完成。
4
5
6
7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 治疗原理 • 利用血红蛋白吸收吸收激光能量,在血管பைடு நூலகம்
2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
• 1988年,该法由西班牙学者Carlos Bone 首先开展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包扎时应从远到近,松紧适宜。
②注意观察肢端的皮肤色泽、患肢肿胀情况。
③硬化剂治疗局部包扎即可,维持3~6周;大隐
静脉剥脱术后,从足趾至腹股沟部位均匀包扎 ,维持2~3周。
2.避免久站久坐,安排适当运动。
3.注意休息,抬高患肢。
23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感染等异常 2、早期卧床休息,24h后鼓励下床行走 3、保护患肢
14
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15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1、特殊检查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检查静脉瓣膜功能 (2)深静脉通畅试验 (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2、影像学检查
下肢静脉造影、血管超声检查等
16
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辅助检查
17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18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21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营养障碍、慢性
溃疡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静脉回流受阻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湿疹、溃疡、深静脉血栓形
成、小腿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2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
1.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医用弹力袜。
弹力绷带包扎的护理:
A
3.下肢静脉曲张部位
A.病变主要在血管中层 B.病变主要在血管全层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26
思考题
1、肥胖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 解答:额外的体重、堆积的脂肪使血液很 难被输送到身体的上半部分,致使下肢静 脉瓣膜受损,引起静脉曲张。同时肥胖者 可能会出现脂肪代谢紊乱,血液粘稠度高 的情况,从而影响血液回
3
概念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是指下肢静脉瓣
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流倒流,远端静 脉瘀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 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
好发人群:体力劳动强度大、从事持久站立
工作,或久坐少动的人群
4
解剖及生理功能
下
浅静脉
肢
静 脉
深静脉
小腿肌静脉
交通静脉
5
解剖及生理功能
脉胫 脉胫 腓 前 后静 静 静脉 深静脉
和营养的屏障 (4)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纤维化,皮下脂质
硬化和皮肤萎缩,最后形成溃疡
11
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过程
下肢血液回流障碍→下肢浅静脉代 偿性曲张→肢体肿胀、皮肤营养障 碍等→皮肤湿疹、溃疡等。
12
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1)早期 仅在长时间站立后患肢小腿感 觉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
• 体征:双下肢对称无畸形,双下肢内侧沿大隐静脉走 向可见迂曲,扩张的表浅静脉,呈蚯蚓状。双小腿颜 色,皮温,感觉正常。双侧股动脉,足背搏动正常, 双下肢Trendelenburg实验阳性,Perthes试验阴性,Pratt 试验阴性。
• 检查记录:暂无。
• 最后诊断结果是:双下肢静脉曲
2
目录
1 解剖与生理功能 2 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及治疗原则 4 常见护理诊断 5 护C理lic措k t施o add title in here
向心吸引作用
9
病因 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先天 全身支持组织薄弱
静脉瓣膜缺陷 静脉壁薄弱
后天
下肢静脉瓣膜承受压 力增加 循环血量超负荷
长期站立 重体力劳动 妊娠 慢性咳嗽 习惯性便秘
循环血量经常超过负荷,造成
压力升高,静脉扩张可导致瓣
10
病理生理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1)浅静脉扩张 (2)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渗出 (3)形成阻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摄 取氧气
(2)后期 深静脉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破 坏后曲张静脉明显隆起,蜿蜒成团,并可 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及足靴区皮肤营养不良, 包括皮肤萎缩、脱靴、色素沉着、皮肤和 皮下组织硬结及并发症。
13
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以大隐静脉曲张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比较 少见;左下肢多见,但双下肢可先后发生 。 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蜿蜒扩张、迂 曲。
19
治疗原则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适用证:病变局限、症状较轻者,或者妊娠
期间发病及症状虽然明显但不能耐受手术 者。 主要措施:(1)弹力治疗
(2)药物治疗 (3)注射硬化剂 (4)处理并发症
20
治疗原则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2、手术治疗 使用证:深静脉通畅
、无手术禁忌证者 。 最适宜的方法:大隐 静脉或小隐静脉高 位结扎和曲张静脉 剥脱术
24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2、避免久站、就坐或负重劳动 3、注意坐卧姿势,避免静脉淤血
25
练习题
A
1.下肢静脉曲张晚期的临床表现中,最主要的是
A.皮肤厚硬 B.小腿浮肿
C..色素沉着 D.小腿下1/3内侧溃疡
E.局部瘙痒
ABCDE
2.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A. 疼痛 B. 肿胀 C. 感觉异常 D.皮肤温度改变 E. 皮肤色泽改变
静腓 肌比
脉 肠 脉静股目 脉 股 脉 阴 脉 腹 脉 旋 肌 脉内鱼 外 部 壁 髂
侧侧外浅浅
小隐静脉
静静静静静
腘静脉
小腿肌静脉
股浅静脉
股深静脉
大隐静脉
股总静脉
连
接 交通静脉
连 接
6
解剖及生理功能
向心单向 开放的瓣 防膜止静脉血逆流 保证下肢静脉血 由下到上、由浅 入深地单向回流
7
解剖及生理功能
2、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的原理是?
27
3.为什么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发生在 左下肢?
4. 为什么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发生大 隐静脉?
28
Thank You!
静脉壁结构 结缔组织 肌层
外膜 中膜 内膜
静脉壁结构异常主要是 胶原纤维减少、断裂、 扭曲,使静脉壁失去应 有强度而扩张
静脉壁
内皮细胞
8
解剖及生理功能
下肢血流动力学
下肢静脉血流能对抗重力向心回流,主要依赖于 :
1、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向心引导血流 并防止逆流
2、肌关节泵的动力功能 3、胸腔内负压和心脏的搏动,对周围静脉血有
LOGO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1
案例
• 患者徐大连,男,68岁,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 现双下肢蚓状突起。久站加重,休息后可缓解。1年前 起逐渐出现左下肢酸胀症状,无头晕、头痛,无胸闷 心慌,无腹痛腹胀,无四肢乏力,今为进一步治疗来 我院就诊,门诊以“双下肢静脉曲张”收入我院。自 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状况良好,体力情况良好,食欲 食量良好,睡眠情况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