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核心内容
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核心内容
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的城乡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城乡关系的本质:费孝通认为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他强调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认为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
2. 农村工业化:费孝通主张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村的发展。
他认为农村工业化可以为农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村工业化也可以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和环境问题。
3. 小城镇发展:费孝通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理论,认为小城镇在城乡之间起到了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他主张通过发展小城镇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4. 文化自觉:费孝通强调文化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城乡发展应该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5. 社区研究方法:费孝通注重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的方法。
他通过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经济状况,为城乡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总的来说,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研究强调城乡关系的整体性、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发展、文化自觉和社区研究方法。
这些观点和理论对中国的城乡发展和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土中国》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
《乡土中国》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乡土中国》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一、作者介绍费孝通是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作者介绍费孝通是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从历史上看,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以前,这个阶段他完成了许多社会学经典著作,称得上是辉煌的时期。
《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第二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是费孝通经历坎坷的一段时间。
第三阶段是1979年的改革开放以后,费孝通重建中国社会学的一段时间。
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是费孝通研述一生的大课题。
费孝通三访温州、三访民权、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27次回访家乡江村。
他研究中国的穷人主要是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
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关心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创作背景该书取自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
而此书收集的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正因是发布在报刊之上的文章,所以没有其他学术类文章的理论性那么强。
围绕着“乡土社会”来讲述,作者引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概念。
虽然作者在前言中说到“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
”但是不可否认,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在当今仍然充满活力、值得借鉴。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有 的阐述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有的阐述费孝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广泛,其中乡土中国是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有着深刻的阐述,他认为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首先,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他指出,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从乡村开始的,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在中国的历史上,乡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
因此,了解乡土中国的情况对于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中国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他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乡村开始,必须重视农村的发展。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和福利,才能够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此外,费孝通先生还指出,乡土中国的发展需要重视农村的人口问题。
他认为,农村的人口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农村的人口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发展。
最后,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中国的发展需要重视农村的教育问题。
他指出,教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村的教育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农村的教育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有着深刻的阐述。
他认为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农村的发展、人口问题和教育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乡土中国的发展,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费孝通——社会影响与个人成就
社会认可
1.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对社会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如“差序格局”、“文化自觉”等,这些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费孝通还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中国社会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研究材料。
2.费孝通在个人成就上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氛围费孝通的父母亲在当时都是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鼓励孩子阅读各类书籍,尤其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家庭教育氛围为费孝通日后的学术成就和个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家庭环境对费孝通社会影响力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费孝通在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了许多社会现象,这些现象成为他日后研究的重要素材。他的家庭环境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在他的学术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同时,他的家庭环境也培养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这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2.费孝通的个人品质对成就的影响费孝通以其坚定的信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而闻名。
3.社会认知对费孝通个人成就的影响费孝通的成功也受到社会认知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
1.中国社会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乡土中国》一书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进行了深入剖析,成为了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此外,他的其他作品如《江村经济》等也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作品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社会大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费孝通在中国社会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合作关系
费孝通
学术贡献
社区参与模式
纪念费孝通先生百年诞辰
纪念费孝通先生百年诞辰
编者按:2010年是费孝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费孝通先生既是中国当代社会学的奠基者,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学的开创者之一。
费孝通先生毕生的思想和实践始终与中国社会学辗转曲折的命运刻刻相伴,也始终与中国社会学的创生、恢复和发展息息相关。
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在传统与创新的交织中发展起来的,对于今天的学人来说,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科实践无疑构成了重要的传统,我们若要继承这一传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则必须将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再次置入他所继承的传统之中,加以不断阐释和深化,方可使之作为孕育中国社会学新生的丰厚给养。
事实上,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文化自觉”思想,正是期望将社会学的发展拓展到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史中,拓展到构成中国人心性的总体文化传统中。
这无疑说明,只有创新传统,延续历史的生命,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开辟出自身独特的现代化历程。
本期专题研讨所刊两篇纪念论文,即是对作为传统的和在传统中的费孝通思想的探讨。
李友梅提出,费孝通先生毕生的学术研究,始终贯穿着“文化主体性”的核心思想,即如何从本土文化出发寻找中国现代化的模式,如何从人心构造出发保持民族文化的自觉,如何从和而不同的理念出发探寻人类世界的和谐秩序。
杨清媚从知识分子心史这个特别的视角出发,讨论了在中西传统双重影响下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格局,并尝试从ethnos的概念入手,论证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研究和民族研究的统一结构。
很显然,这个颇具有文化意味的概念,直接促生了费孝通先生对汉人绅士和少数民族巫师之伦理和宗教内核的关照,而这其中,也蕴涵着费孝通先生对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意识,及其对现代中国未来命运之承担的期盼。
1。
都市与社区研究代表人物:费孝通人物简介
• 他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奠定了基础
• 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思路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政府更好地理解和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 他的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这部著作为中国农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04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影响与评价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对学术界的影响
开创了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
对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的推动作用
• 费孝通是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的开创者,为中国社会学
•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对中国都市与社区研究的发展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析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 费孝通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分析了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 认为城乡关系的变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
探讨城乡关系的未来发展
• 费孝通关注城乡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思路
• 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
费孝通的都市与社区研究实践
强调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费孝通认为,社会史与文化史是不可分割的,强调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
合的研究方法
• 通过这种方法,他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
费孝通的城乡关系研究
强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性
• 费孝通认为,城乡关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 城乡关系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
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引言:费孝通(1910-2005),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费孝通的文化观主要关注文化主体性的问题,他认为文化主体性具有一定的困境。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费孝通的文化观进行分析,探讨文化主体性的困境。
一、费孝通的文化主体性观点费孝通认为文化主体性是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它是文化的承载者和形成者。
文化主体性表现为个体与群体对文化的接受、理解与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造和演化。
文化主体性既是个体的内在需求和能动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二、文化主体性的困境然而,文化主体性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第一,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束缚。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作为社会共识和约束的一种体现,对文化主体性产生一定的限制。
在传统文化中,个体必须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无法完全实现自我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又面临着来自外部世界的巨大压力,很难保持独立的文化主体性。
第二,传统文化的惯性。
传统文化嵌入了习俗、观念与行为模式,给了人们一个固定的思维框架和行为模式,限制了文化主体性的自由发展和创新。
第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
全球化带来了跨文化交流和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西方文化的碰撞加剧了文化主体性的困境,挑战了传统文化的固有秩序和与现代社会的契合度。
三、文化主体性的应对策略为了克服文化主体性的困境,费孝通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第一,个体的自主性需得到尊重和保护。
社会应当尊重个体的需求,给予个体相应的自主权,让每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主体性。
第二,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文化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文化资源,丰富个体的文化认同与自我表达的选择,为文化主体性的实践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
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引言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其对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演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费孝通在其学术探索中提出了独特的文化主体性观点,即强调文化主体在社会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对自己文化特征的发掘与塑造能力。
然而,文化主体性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费孝通的文化主体性观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困境和挑战。
一、文化主体性的内涵1.1 文化主体性的概念文化主体性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文化主体在文化传承、创新和再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文化主体性意味着个体与群体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选择、流动和改造,能够创造独具个体性和群体性的文化样式和文化符号。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传统与自主创新的统一体,体现了文化创造力和文化传承的非线性关系。
1.2 文化主体性的操作途径在费孝通看来,文化主体性的实现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展现:首先,文化主体性需要以对文化传统的深入研究为基础。
只有对文化传统进行准确地认知和理解,才能在文化创新中保持根本和创造性。
其次,文化主体性需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和整合来实现。
文化主体应该在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时,有能力选择并整合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文化资源。
最后,文化主体性还需要通过对文化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来实现。
文化主体应该具有将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转化为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从而不断推动文化的演进和发展。
二、文化主体性的困境2.1 文化主体性的自发性与规约性的矛盾在文化传承和演变的过程中,文化主体往往面临着自发性和规约性的矛盾。
一方面,文化主体需要通过自主选择和创新来体现个体和群体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文化主体也受到社会规范和传统习俗的束缚,往往被强制性地接受和遵守一定的文化规则和价值观念。
2.2 文化主体性的发现与依附的困境文化主体在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时,往往面临着发现与依附的困境。
简述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简述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社会的巨大转型,给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大批专业工作者带着满腔的热情致力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研究,例如费孝通先生主持的规模巨大的民族调查。
许多老学者不辞辛苦,跋涉于边远山区和广大的农村。
但不久,由于简单抄袭苏联模式,错误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再加上对资产阶级社会学的片面认识,社会学被批评为“伪科学”,并导致了在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时,陆续撤销了社会学专业和课程,解散了社会学研究机构,停止了社会学的学术活动,使我国社会学研究中断了近30年。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邓小平同志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
”紧接着,1979年3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了有60余人参加的座谈会,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恢复社会学的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通过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工作条例(草案)》,选举了有50人组成的理事会,并由费孝通任会长。
费孝通(1910—2005)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20世纪30年代先后毕业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后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
其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中文名《江村经济》)在国际上影响很大,曾被国外许多大学列为社会人类学系学生参考书。
1938年回国后,他致力于社会学的中国化,在内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代表作有《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等。
1979年,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恢复以后,费孝通又满腔热情地投入中国社会学的重建工作之中,对中国的农村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地区均衡发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社会学家费孝通
费孝通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的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 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 导人,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 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 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巨大贡献: 1.对中国早期社会学所作的贡献;成绩卓著的社会学中
国化 2.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所作的贡献; 3.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所作的贡献。
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 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 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 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著名的“差序格局” 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在这本书中提出 和论证的。《乡土中国》是社区研究的一部比较成 熟之作,代表了费孝通先生早期社会学研究生涯中 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从实地的社区研究转变为社 会结构的分析。费孝通先生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在 当时的中国社会学界,是有开创性的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江村经济》 《乡土中国》和是研究中国经济、社 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 收入《费通文集》。
《江村经济》突破 (一)它没有拘泥于异民族,而是用社会人 类学来研究自己熟悉的本民族,并把功能 方法从原始社会推广到文明社会, (二)它改变了社会人类学者以往那种好古、猎 奇和不切实际的单纯研究者的学究面貌,而树 立了一种力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社会改革的爱 国主义变革者的新形象
1938年,费孝通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论 文《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很快成为欧洲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 费孝通步入世界人类学著名学者行列, 1981年,获得英 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
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 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 碑。它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 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奥古斯特・孔德(1789至1857年):孔德是“社会学之父”,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是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在圣西门的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从中发现客观自在的社会规律。
“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①。
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②。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③。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④。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⑤。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4)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
(二)卡尔・马克思(1818至1883年)1。
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2。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马克思的代表作有《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三) 赫伯特・斯宾塞(1820至1903年):赫伯特・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者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
社会有机体论2。
乡土中国在社会学意义
乡土中国在社会学意义《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它从社会学的角度深刻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与本质。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我们自身的文化背景具有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乡土中国》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解读。
一、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详细描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关系。
他指出,尽管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乡土社会的本质特点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
这不仅体现在农村地区,也影响了城市的生活方式。
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重视家庭、亲情和邻里关系,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费孝通在书中对中国社会的结构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种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互相支持、信任和合作,它们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础。
三、权力与秩序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还对中国的权力结构和秩序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中国的权力结构是自上而下的,这主要体现在家庭关系和政治体制中。
同时,他也强调了中国社会的秩序性。
在中国社会中,秩序往往是通过传统、礼仪和道德来维持的,而不是通过法律和规定。
这种权力与秩序的关系,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特点。
四、乡土情感与社会认同费孝通在书中也强调了乡土情感与社会认同的重要性。
他指出,乡土情感是中国人的一种深厚情感,它是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人的认同。
这种乡土情感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们更加重视社区和家庭的利益。
同时,这种乡土情感也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使人们更加认同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身份。
五、变迁与发展尽管《乡土中国》描绘的是传统的中国社会,但费孝通先生也指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他指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费孝通先生与中国社会学
费孝通先生与中国社会学费老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及社会活动家,他在学术研究领域著述颇丰,成为了中国社会学之父,拥有着不同凡响的一生。
1930年,年仅20岁的他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专业。
在这时他便立下了认识中国社会的远大志向。
1936年,他负笈英伦,在伦敦大学的经济政治学院,在马林诺斯基门下学习社会人类学。
数年后,他在马林诺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并获得博士学位。
《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先后写出了《生育制度》、《初访美国》、《重访英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一系列大受读者欢迎的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1957年,一篇《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使他在反右派扩大化中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右派,从此沉寂了20年。
1979年,胡乔木找到费老,请他出面主持重建社会学的工作。
1980年,他领衔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981年,他荣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1982年,他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又被澳门东亚大学授予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费老先生的一生跌宕起伏,其中不乏许多奇闻轶事,费老先生的爱情故事就是一段传奇佳话。
1935年8月,费孝通先生与大学相恋多年的王同惠在未名湖畔的临湖轩结婚,证婚人是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出席他们婚礼的还有他的导师吴文藻。
六年前,也就是1929年,也是在未名湖畔的临湖轩,也是司徒雷登证婚,当时的新娘与新郎恰恰就是他的老师吴文藻与冰心。
看到自己的得意弟子与志同道合的王同惠结婚,吴文藻先生亲自在婚礼上发表了贺词。
结婚几天之后,这对新人前往广西瑶山做社会调查。
调查期间,他不幸陷入瑶山猎人为逮捕野兽而制造的陷阱之中。
为了营救他,王同惠连夜下山寻求救援,不慎坠崖落水而死。
也就是说,两人结婚仅仅过了108天,王同惠就死去了。
他最终为人所救,但新婚妻子却永远离开了他。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
浅谈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05 朱鹏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
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他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国民主同盟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文的重点讲述费孝通老先生在辛勤奉献的一生中,为中国社会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文化自觉作为中国社会学一代宗师的费孝通老先生在漫长的社会学研究生涯中,为中国社会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贡献可以大体集中在四个方面:“学科再造”、“经世富民”、“民族社会”和“文化自觉”。
一、对中国社会学的再造社会学这个名词,原本不是中国的土产,而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舶来品。
费孝通先生早年求学期间,对西方社会学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将这些思想精华融会贯通,开辟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味照搬西方的局面。
这在费孝通先生当时的一系列著作中都有体现,特别《江村经济》一书被恩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之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并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国人类学乃至国际人类学界的地位。
本书把人类学引入了本民族、本社会、发达农业社会的研究;把人类学引入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研究领域;把中国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命运与来自发达国家的机器工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影响联系了起来。
运用《江村经济》的积累,费孝通发展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类型比较法”或“社区研究”的研究取向,并将其运用于后来的研究实践,先后出版了《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1957年“反右”以后的20多年,费孝通先生受了不少磨难,而他为之奋斗毕生的社会学更是在建国后就被“打入冷宫”,被从学科名录上取消长达27年之久。
平反复出后,费老很快被任命为社会学研究会的会长,由此开始了再造中国社会学的工程。
费老对社会学的重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他作为恢复和重建的领军人物,受命于危难之际;他确定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的性质和作用;他设计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蓝图;他强调了社会调查的重要,引导了那一时期社会学经验的或实证的风格。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作者: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6年第07期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吴江费孝通,三国时蜀国忠臣费祎之后。
江夏费祎被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称为“贞良死节之臣”。
费孝通幼年时,常见到家中的灯笼上写有“江夏费”这三个字,将悠久的历史打通,成为费孝通童年的文化记忆。
几千年光阴流转,费氏的后代四处生根。
吴江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之地。
吴江“东城费氏”的第一代祖为南宋费士寅,曾官拜副相。
1910年,费孝通出生于吴江县城(今吴江市松陵镇),他是费璞安和杨纫兰的第五个孩子。
费家祖居同里镇。
这个著名的江南水乡和文化古镇,“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稻花香中,书声琅琅。
费孝通谈到自己的家庭时说:“我的老家吴江县同里镇,历史上是一个地主和退休官僚——也就是这些绅士居住的好地方。
”费孝通的祖父和外祖父杨敦颐都是同里镇上有名望的读书人。
东城费氏到了费孝通的祖父,家道中落,但望族遗风仍存。
费孝通的祖父很聪明,喜欢研究算学,并不热衷功名。
外祖父杨敦颐在科举中取得进士,被朝廷派到江苏当学政。
后弃官,办实业。
客居上海时,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是《辞源》的编撰者之一。
费孝通的祖父去世时把儿子费璞安托付给杨敦颐。
费璞安22岁时,杨敦颐把大女儿杨纫兰嫁给费璞安。
费璞安曾经考中清王朝最后一届秀才,科举制废止后,吴江县把他们一批人送到日本留学。
1904年,费璞安入东京宏文学院师范科,学期一年六个月,学的是教育学。
回国后,他先后在山东青州蚕桑学堂、通崇海公中、苏州省立二中等校任教。
1909年1月,费璞安应好友张謇的邀请,在张謇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师范学堂——通州民立师范任教。
费孝通的社会研究方法的贡献
费孝通的社会研究方法的贡献摘要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社会研究方法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费孝通的社会研究方法的贡献,包括他的理论观点、方法论和研究实践,以及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1.引言费孝通是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贡献角度,对费孝通的社会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2.理论观点费孝通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主张社会研究应该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社会结构与个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
他提出的"关于社会性的现象具有互依关系"的观点,强调社会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质性研究方法。
3.方法论费孝通的方法论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主张研究者应该采用开放、灵活的态度去观察、记录和分析社会现象,注重个案研究和个体经验的深入理解。
费孝通还提出了具体操作的研究方法,如"上海精神"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文化符号、语言和行为等方面来揭示上海城市的社会变迁。
4.研究实践费孝通在实际研究中不断探索,推动了社会学研究的发展。
他通过研究家庭、婚姻、社会动员和社会流动等具体领域,拓展了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提供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入理解。
他的研究成果丰富、深入,充满了生动的实证案例和具体的研究数据。
5.影响与启示费孝通的社会研究方法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拓宽了社会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研究方法工具箱,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费孝通的研究实践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强调了深入田野调查和对个体经验的重视。
6.结论费孝通的社会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为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费孝通的研究实践也充分展示了他对社会科学事业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郑杭生
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纪念费孝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70周年郑杭生纵观费孝通先生70年的学术研究,他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就我看来,他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这就是他对中国早期社会学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所作的贡献。
一、成绩卓著的社会学中国化就费孝通先生对中国早期社会学所作的贡献来说,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他对社会学中国化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不仅和当时社区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实际上开拓了一条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那时基本照抄照搬西方的局面,而且还以他的出色的学术探讨,提供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和代表作:《江村经济》(1939)与《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与《乡土中国》(1948)等。
其中,《江村经济》与《禄村农田》,主要是实地的社区研究。
我曾指出,《江村经济》作为社会人类学的著作,对该学科传统的突破主要在于,(一)它没有拘泥于异民族,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来研究自己熟悉的本民族,并把功能方法从原始社会推广到文明社会,如果说布?马林诺斯基提出了人类学必须“离开对所谓未开化状态的研究,而应该进入对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在经济和政治上占重要地位的民族的较先进文化的研究”,那么《江村经济》则是非常出色地实践了这一要求。
(二)它改变了社会人类学者以往那种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的单纯研究者的学究面貌,而树立了一种力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社会改革的爱国主义变革者的新形象。
(注:郑杭生:《读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第五期。
)正因如此,马林诺斯基在该书序言中称赞它“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禄村农田》一书所研究的禄村,和江村相比,尚处在开始受工商业影响的初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事业,以农田生产来维持最低的生计。
《禄村农田》是《江村经济》的姊妹篇,同样采用了以村落为单位的社区研究法。
费孝通简介
今年是费孝通(1910-2005年)百年诞辰。
费孝通一生见证了中国社会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也亲历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发展的坎坷历程。
他的学术生命与中国历史紧紧相连,一次次的起伏是时代的缩影。
“我发觉自己落入陷阱” 1957年,费孝通47岁,名满学界。
他的著作《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在国际学术界已有影响,被视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代表性人物。
他也是中国民主同盟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在中国政坛上时有建言。
这一年春天,中国政治有了变化的气象,费孝通决定撰写《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一文。
1957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费孝通的这篇文章,很快引起热烈的反响。
1957年4月24日,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有一次我来杭州,回去时在飞机上看了费孝通先生的一篇文章《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把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一些想法都说出来了。
共产党内也有不少能写文章的知识分子,但这样的文章我看是写不出来的,就是有这种想法也是不写的。
”在短短的时间里,很多人和费孝通一样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时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象。
然而,在这一年6月,时局骤变。
费孝通说:“气氛突然改变。
我不知道这一变化背后是什么,但是我发觉自己落入陷阱。
”轰轰烈烈的“反右运动”开始了,费孝通仿佛从天堂坠入地狱。
他说:“所有的脸都突然转过去,一周之中!”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中科院召开的“反右派”斗争座谈会上发言:“费孝通的这些文章充分表明了主张‘恢复’社会学的真正用意,这种主张和章、罗联盟的整个政治阴谋完全合拍。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费孝通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资产阶级右派这个时期中反共、反社会主义的主要题目。
”连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也有一篇题为《我控诉费孝通》的发言稿。
费孝通感到无比痛苦。
他后来回忆:“我的思想很混乱。
”1957年7月,费孝通以“向人民服罪”为题发言,自我揭发和批判:“我的罪行已达到了最高峰。
我已站在章、罗联盟向党进攻的最前线。
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阅读理解
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阅读理解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周晓虹①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
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作为一个人类学领域已浸淫数年的研究者来看,他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开弦弓村的造访将会触犯人类学的“文野之别”。
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清规戒律?人类学“文野之别”的清规的形成,与这一学科最初形成于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的历史有极大的相关。
十九世纪30 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未开化民族开始接触现代文明,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加之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未开化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与以西方现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之间发生了接近与融合。
③如果说“文野之别”的跨越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那么对传统上的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来说,这种转变在费孝通那里还存在着对“他己之别”的跨越。
④利奇一再强调,某些社会人类学家,欲图研究本社会的愿望可以理解,事实上也值得称赞,但危害重重。
按照人类学当时的观点,研究熟悉的社会,先入之见就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如果是单纯的陌生人去研究,就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
要避开利奇的忧虑,保证研究的客观公正,或者说要实现充分的民族自省,研究者就必须具备费孝通先生晚年一再强调但青年时代已逐渐养成的能力——文化自觉。
⑤我认为,在社会学领域你必须具备如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
可以说,正是有赖于这种同样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质,费孝通才能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
⑥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熟视无睹或情感涉入,再或无法客观的研究问题。
费孝通与百年中国社会学
Mr. Fei Xiaotong and Chinese Sociology in 100 Years 作者: 杨建华[1,2]
作者机构: [1]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2]浙江省社会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杭州
310025
出版物刊名: 探索与争鸣
页码: 36-38页
主题词: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研究范式;研究目标;实践性;本土性;科学性
摘要:在百年中国社会学的历史里,费孝通先生和吴文藻先生所创立的社会人类学派对中国
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建构了一种新颖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二是提出了'社会学中国
化'的研究目标;三是确立了中国社会学在国际社会学界的研究地位.费孝通先生还提出了中国现
代化应走一条以'草根工业'为特征的内发型发展之路.从费孝通和老一辈社会学者学术实践的历
程可以看到百年中国社会学发展的3个明显特征:实践性、本土性和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一生是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连在一起的,其对社会学发展的伟大贡献,奠定了其在学术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费孝通先生虽然如今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其留给我们的是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追溯费老的学术历程,理清费老的学术轨迹,深思费老的学术启迪,对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后辈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一追溯费老的学术历程费孝通先生一生的学术努力是与其毕生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追求分不开的,费孝通从事学术研究70年,学术历程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三四十年代对中国乡村的研究;社会学重建以后到九十年代对中国小城镇的研究和区域发展的研究;九十年代后期对文化自觉的研究,费孝通每一次的学术贡献都是社会学中国化曲折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1)对中国乡村的研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江村经济》(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江村经济》是在吴文藻先生所倡导的实地的社区研究的方向指导下,运用功能学派的研究方法,取得的卓越成果。
《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等体系的书” 该书“将说明变化着的乡村的经济动力和问题”(注费孝通:《江村经济》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这本书在社会学中国化上有两个突破:一是打破了模仿或者照搬西洋模式的状态,开始“企图运用西洋传过来的科学方法和已有的理论去观察中国的现实生活,更进一步想对中国会有这样的德问题作出解释”(注费孝通:“中国社会学的成长”载《社会学研究》第七期)二本书在人类学研究领域开拓上亦有重大突破。
它离开传统人类学对未开化状态的研究,而首次开创了对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在经济政治上占有重大地位的民族较先进文化的研究。
(注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142)《禄村农田》是《江村经济》的姊妹篇,同样以村落为单位的社区为研究对象,但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与《江村经济》中重描述相比,重解释,更具有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生育制度》一书主要对中国得乡村婚姻家庭、生育、性等各种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在此开始转向了微观社会结构的研究。
《乡土中国》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社会结构,这是社区学派研究的重大突破。
费孝通在早期的研究中提到:“从乡村研究里,我曾想逐渐踏进更复杂的市镇社区,可是因为种种限制,我没有如愿以偿。
我计划的街集调查并没有实行。
一直到现在,我还在找机会去实地研究一个市镇。
至于比市镇更复杂的的都会,我还不敢做一个具体计划。
但是我明白如果不了解乡村以外的各种总不同性质的社区很容易像摸象的瞎子,把象形容成四根大柱子。
”(注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p152-p153) 这个愿望终于在社会学恢复以后如愿以偿。
从此费孝通开始迎来了第二个学术高峰期,费孝通把研究的重心放到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小城镇。
(2)对小城镇的研究费孝通形迹踏遍大江南北,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小城镇大问题》(1984)《小城镇四记》(1985)《论小城镇及其他》(1985)《行行重行行》(1992)等。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费孝通把小城镇的研究重心放在了江苏,对小城镇作了系统的研究。
其研究思路,在《小城镇大问题》中费孝通作了概括“类型、分布、兴衰、发展”。
在这一时期,费孝通提出了“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
后期,费孝通把研究的视野逐步扩大,踏遍中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温州模式、民权模式、珠江模式等,并在宏观上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战略。
(3)对文化自觉的研究90年代末。
费孝通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文化自觉上。
比较能够体现其学术思想的就是《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系统地阐述了其文化自觉地思想。
在中国面向世界,要世界充分认识我们中国人的真实面貌,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才能谈得到让人家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
科学地相互认识是人们建立和平共处的起点。
人文学科就是以认识文化传统及其演变为目的,也就是我常说的“文化自觉”。
在文化传统上说,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有我们中华文化那么长久和丰富。
我们中国人有责任用现代科学方法去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继往开来地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为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费孝通,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中华校园网)。
费孝通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个字对其文化自觉思想作出了精辟概括。
二.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勇担社会学重建的重任,开辟社会学恢复的艰难之路。
从1953年取消社会学到社会学重建,社会学会受到了20多年不公平待遇,在此条件下,恢复和重建社会学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这一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到了社会学界元老费老的肩上。
1979年,胡乔木找费孝通先生商谈社会学恢复事宜。
1979年3月召开了社会学座谈会,随后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费孝通被推选为会长,从此社会学走上了艰难的重建之路。
2.提出社会学科建设的疾病呢思路,为社会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费孝通在谈到社会学学科重建时,曾经形象地称作“五脏六腑”。
所谓“五脏”,是指五个组成部分:学会、专业研究机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物。
“六腑”是指课程设置的六种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经济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比较社会学。
这在当时,社会学学科薄弱,社会学界普遍迷茫的的情况下,提出了社会学科重建的基本框架,这无疑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在事实上,我们的学科建设,也确实是按照了费孝通先生规划进行的,表现出了费老的高瞻远瞩。
3.在社会学研究上,费孝通先生提倡实证的风格。
这种风格在当时是必要的。
我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实现社会学的中国化,绝对不能照搬西方社会学理论,而是要在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开展实地研究,解决社会问题,验证理论假设,发展开拓理论。
“如果我们对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能有领导有计划的进行调查研究,寻求比较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较早的有所观察,有所准备,也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一些社会损失。
”(注费孝通:“为社会学在说几句话”载《社会科学战线》1980第1期)在费孝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比如对江村的追踪研究,对小城镇的研究。
在调查中,年轻的知识分子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保证了社会学的代际接替,为社会学准备了人才。
三对费孝通先生学术启迪的深思。
1.费孝通医生学术轨迹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独特思路。
费孝通的研究主线先是农村,随后转到了小城镇,最后定位于文化自觉。
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不论是研究农村还是小城镇,始终没有脱离其研究的核心乡土社会。
农村是乡土社会最好的标本,小城镇研究不过也就是农村研究的拓展,这始终没有从乡土社会剥离出去。
这使我想到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不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乡土社会吗?不论是三农问题等直接的问题还是制度转轨等间接的问题,似乎都与乡土社会脱离不了干系。
最后费孝通强调文化自觉。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其思想精髓。
各美其美就说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文化并发扬这种优秀文化;美人之美就是每个民族都要看到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并虚心的学习;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强调文化多元,“和则共生,同则不济”。
如果把上一个思考归结为问题意识,那么这个思考我想归结为解决思路。
这个解决思路用郑杭生先生的话说就是“开发传统、借鉴国外、立足实际、开拓创新”。
2.费孝通启迪我们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并重。
费孝通强调社会学实证的风格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
当时中国社会很多问题都没有反映到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学很大程度上没有与本土衔接。
而社会学要发挥其效用就是分析社会问题,解释社会问题、破解社会问题。
如何实现社会学与社会问题的对接,那就要靠社会调查研究。
费孝通在研究中同样注重理论发展,提出了差序格局、小城镇等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思维框架。
如今社会学是重实证、轻理论,重经验研究、轻理论研究。
在此讲这个问题并不代表,中国的经验讲究已经做得很好,而是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经验研究的发展严重割裂,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经验研究多是低水平重复,换枪不换药,研究的材料趋异,研究的内容趋同。
为什么强调理论研究呢?因为它的重要性。
理论研究位经验研究提供指导和框架,经验研究要用来严重验证理论发展理论,找出蕴含在社会事实后的普遍规律,可以说经验最后要回归理论。
3费孝通强调社会学的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品格。
费孝通认为社会学价值不仅仅在于工具性,“社会学人文性,决定了应该投放一定的精力,研究一些关于人、群体、社会、文化、历史等基本问题,为社会学学科建设奠定一个更为坚实的认识基础。
”(注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第3期)“人和自然、人和人、我和我、心和心等等。
都多是我们社会至今难以直接研究的东西,但这些要素常常是我们真正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也是蕴含着建立一个美好的、优质的人文价值。
社会学研究应该达到这个层次,不达到就不是真正的,‘学’。
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坐下来,认真梳理这些传统的宝贵的遗产,真正在这方面获得一些突破,那将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跃进。
”郑杭生先生在2006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主题发言中也提到“社会学研究既要发扬科学精神也要发扬人文情怀;既要开展客观性的经验研究也要张扬主观性的价值评价;既要立足当下实际开展对策性的参与性的现实问题研究,也要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开展历史性、思想性的意义阐释”(注郑杭生在2006中国社会学年会上的讲话)我们在中国社会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中国社会学界学者是应该好好反省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