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报告一批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26例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理问题,回顾性总结心理护理。结果26例患者全部依次康复出院。结论增强患者安全感,加强护患沟通,合理安排治疗措施,注意患者的心理需要,预防群体性癔病的发生是患者依次康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群体性;中毒;一氧化碳;心理护理

目前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以高压氧治疗和去除氧自由基的输液治疗为主,但对中毒后患者的心理调节作用未予重视,使个体的心理、生理应对能力发生改变[1]。由于急性中毒发生的特点为突发性,多集中发病,且来势凶猛[2],致使多数患者都处于紧张、恐惧等心理失衡状态中,而且这些情绪会相互感染,导致发生“群发性癔病”[3]。我院于2009年3月成功救治26例中毒患者,由于组织得力,措施合理及时,所有患者未出现后遗症,全部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26例,男性8例,女性18例;年龄在24~70岁,平均年龄为50岁;小学以下文化占65.0%,初中学历占19.2%,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5.8%;均为台州某县某村农民,在外出旅游入住某宾馆后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经当地医院抢救后转至我院行高压氧治疗。

2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氧化碳中毒为一种突发性疾病,入院后患者必须要进行自身的角色转换,即使是慢性病患者,他们一旦住进医院,也需进行自我意识行为的转变,需遵循医护人员所要求的各项诊疗活动,角色转换在这些急性病患者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程度的不适应。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的陌生、疾病的影响以及生活上的不便,使患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患者对于自己所患疾病及预后的不了解,医学术语听不懂造成护患之间不能有效地沟通,患者信息缺乏,加重了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

3对策

本次患病犹如突如其来的灾难,主导的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3.1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使病人产生信任感根据病情治疗的关键是高压氧治疗和去除氧自由基的输液治疗,而高压氧治疗对绝大部分人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所以首先做好治疗前的耐心解释、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的耳濡目染和教会病人治疗效果的评估;其次在操作过程中做到正确、熟练、有序;再

则要以病人为中心,耐心地给予正确的信息,使患者能接受或完全接受医护人员所传送的信息,减少恐惧等心理因素的产生,使病人感到可亲、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3.2因人制宜的心理护理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帮助病人尽快适应患者角色,积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病室整洁、安静,鼓励病人多与医护人员、病友沟通,保持心态平衡,顺利度过角色转换期。通过一个笑脸、一句问候,使患者消除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尽快达到角色适应;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冲突,医护人员针对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给予肯定的保证、鼓励,尽量避免模棱两可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减少负面情绪,促进早日康复。

这次群体性中毒患者系意外中毒,又全部是农村村民,缺乏相关疾病知识,担心中毒的严重后果,引起焦虑心理。又唯恐自己的病情被耽搁,争先要求救治,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医护人员在合理安排治疗工作的同时,尽力为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给予心理上的安慰、疏导,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既防止群体性癔病的发生也能使每位患者都能安心接受治疗。

3.3应用行为控制技术[4],提高心理应激能力教会患者深呼吸等放松身心的方法,有效地对抗焦虑,指导患者学会自制、自慰,控制不稳定的情绪,让患者懂得不良性格情绪会加重病情,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阻断病情与心理应激的恶性循环。

4小结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实践证明,对群体性疾病的护理更应将心理护理上升到质的高度,认识到心理护理对群体性中毒康复的重要性,认识到患者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信息的输入输出都会对患者适应、对建立稳定状态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前做好评估,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安慰、保证等手段,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工作,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柴静雯,黄志军,傅宝华.心理治疗在急性中毒康复中的作用[J].职业与健康,2001,17(7):124.

[2]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3]张建宏,张红梅,李占文.食物中毒后学生心理状况的追踪评定[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83.

[4]黄薛冰,张亚林.认知疗法新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

册,2000,27(2):116-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