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族政策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引言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上,中央政权对待不同民族之间关系的管理和处理方式。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涵盖了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体,因此民族政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统一性、包容性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统一性的民族政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性是一个重要的民族政策目标。
封建王朝通过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力图统一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群体。
这种统一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央集权封建王朝通过设立中央集权制度,确保中央政府对全国各地的控制力度。
例如,在汉朝时期,设立了郡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多个郡县,并派遣汉人官员进行管理。
这种制度推动了汉化进程,促使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文化。
军事征服为了实现统一性目标,封建王朝经常采取军事手段征服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
例如,秦朝时期的统一战争,将大量少数民族纳入中国版图。
此后,这些地区逐渐接受中央政权的统治,逐步融入汉文化。
一统法律封建王朝实行一种普遍适用的法律制度,使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都受到相同的法律约束。
这种法律制度为统一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包容性的民族政策尽管追求统一性是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重要目标,但包容性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中国古代政权尊重不同民族群体的差异,并采取措施保护和维护他们的权益。
以下是几个体现包容性的方面:民族自治中国古代政权在边疆地区设立了少数民族自治州或郡县,赋予当地少数民族一定程度上自治权力。
这种做法旨在让当地少数民族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并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优待政策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代政权采取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包括减免税收、赋予特权和提供教育机会等。
这些措施旨在使少数民族感受到中央政权的关怀和尊重,增强他们对中央政权的认同感。
文化保护中国古代政权重视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并鼓励其发展独特的文化。
例如,在明朝时期,对蒙古族进行了宗教保护,鼓励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自动保存的)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自动保存的)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一、秦朝的民族政策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秦大一统后,国家疆域空前辽阔,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和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问题显得十分棘手。
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组织体系,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
设置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分管国家各项事务1。
“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个郡下又分若干县。
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
秦朝颁布统一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了从帝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长城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等等。
这些措施对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大都有借鉴和延续秦朝的制度,具体有以下2:1、在民族聚居地设“道”秦在征服边疆各少数民族,完成统一大业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并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具体情况进行了特殊的设置。
在郡下设“道”是秦始皇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设置,道是县的特殊形态。
道的设置,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发端,为后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开创了先河。
2、武力征服少数民族秦始皇统治中原后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武力征服的政策,最突出的就是“北击匈奴”和“南平百越”。
秦始皇的武力征服统治,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战争,对被征服者带来了灾难的痛苦,它也加深和激化了秦皇朝内部矛盾,是秦皇朝短命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 (自动保存的)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一、秦朝的民族政策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秦大一统后,国家疆域空前辽阔,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和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问题显得十分棘手。
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组织体系,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
设置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分管国家各项事务1。
“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个郡下又分若干县。
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
秦朝颁布统一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了从帝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长城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等等。
这些措施对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秦皇朝民族政策述论_龚荫[J]秦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大都有借鉴和延续秦朝的制度,具体有以下2:1、在民族聚居地设“道”秦在征服边疆各少数民族,完成统一大业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并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具体情况进行了特殊的设置。
在郡下设“道”是秦始皇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设置,道是县的特殊形态。
道的设置,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发端,为后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开创了先河。
2、武力征服少数民族秦始皇统治中原后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武力征服的政策,最突出的就是“北击匈奴”和“南平百越”。
秦始皇的武力征服统治,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战争,对被征服者带来了灾难的痛苦,它也加深和激化了秦皇朝内部矛盾,是秦皇朝短命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 (自动保存的)
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变迁一、秦朝的民族政策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秦大一统后,国家疆域空前辽阔,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与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问题显得十分棘手。
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组织体系,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
设置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分管国家各项事务1。
“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36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个郡下又分若干县。
始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
秦朝颁布统一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与车轨;统一文字;修建了从帝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长城以及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等等。
这些措施对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大都有借鉴与延续秦朝的制度,具体有以下2:1、在民族聚居地设“道”秦在征服边疆各少数民族,完成统一大业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并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具体情况进行了特殊的设置。
在郡下设“道”就是秦始皇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设置,道就是县的特殊形态。
道的设置,就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发端,为后代皇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开创了先河。
2、武力征服少数民族秦始皇统治中原后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就是武力征服的政策,最突出的就就是“北击匈奴”与“南平百越”。
秦始皇的武力征服统治,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战争,对被征服者带来了灾难的痛苦,它也加深与激化了秦皇朝内部矛盾,就是秦皇朝短命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的古代民族政策研究
中国的古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多元的民族组成,不同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
因此,中国历代政府也一直在探索和实施民族政策,以维护国家稳定和各族人民的利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中国的古代民族政策的历史背景、实施方式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当时各个部落之间的交往和融合就已经很频繁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的民族政策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尤其是汉朝以后,中国的中央政府开始逐步形成,成为维护全国安定和各族人民权益的重要力量。
到了唐朝和元朝时期,中国的民族政策达到了巅峰,呈现出了高度开放和宽容的特点。
二、实施方式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族融合中国古代政府非常注重促进各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这对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通过通婚、封赏、建立宗亲关系等方式,创造有利于各族融合的环境和条件。
例如,唐朝时期就设立了宗人府,专门负责管理宗亲之间的婚姻,这有助于加强各族之间的联系,提高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2、自我自治古代中国政府探索出了一种比较开放的自治政策,即允许少数民族自行制定管理办法,管理和维护自己的事务。
这种政策能够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和文化传承,促进各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相互促进。
3、偏重于文化传承中国古代政府非常注重维护各民族的文化与传统。
他们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视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文化传承和弘扬。
例如,唐朝时期就设立了各种专门的学院和府,聚集各族文化名家,传承和弘扬各族优秀的文化。
三、影响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这种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交往,促进了相互借鉴和发展的过程,有利于中国全面进步和发展。
同时,这种以和为贵的政策,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独特特点。
汉唐民族政策相同点
汉唐民族政策相同点
汉朝和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一些相似之处,主要包括:
兼容并蓄:汉唐两代皇帝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民族政策,让少数民族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下生活,并保留各自的文化和习俗。
整合少数民族:汉唐两代皇帝都采取了整合少数民族的政策,将少数民族纳入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使他们成为中央政权的一部分。
税收征收:汉唐两代皇帝都对少数民族征收税收,以维持中央政权的经济稳定。
使用少数民族人才:汉唐两代皇帝都采取了使用少数民族人才的政策,将少数民族人才用于中央政权的管理和军队组建中。
建立部队:汉唐两代皇帝都建立了部队,用于维持治安和抵御外敌入侵。
建立边疆治理机构:汉唐两代皇帝都建立了边疆治理机构,用于维持边疆秩序,管理少数民族。
总之,汉唐两代皇帝的民族政策具有很大相似性,都是以维护中央政权稳定和统一为目标,采取了整合少数民族、征收税收、使用少数民族人才、建立部队和边疆治理机构等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这种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少数民族反抗、经济负担、文化压抑等。
在这个方面,两个朝代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汉朝采取更为强硬的方式镇压少数民族,而唐朝采取更为宽容的方式,在某些地区实行自治。
不过,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些政策都是为了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和统一而采取的。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做法和措施。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汉朝的招贤纳士政策
汉朝时在对待各民族上采取了招贤纳士的政策,接纳各民族精英,加以重用和培养来维护统一和稳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汉武帝的“宽政令”,大力开展“天下纳士计”,广泛征集各族各地的优秀人才,例如南越的赵佗、西域的张骞等。
此外,汉朝还设立了郡国、都护府等行政机构,协助统一治理各民族地区,增强了族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二、唐朝的分封制度
唐朝统治者采取的是分封制度,把各民族领袖分封为王侯,给予他们某种程度上的地位和权力,以此来巩固王朝的统治。
例如,唐太宗在对待中亚各族时,朝廷封授他们官职和土地,让他们出任官吏和领地的领主,同时通过文化的交流和流通,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盟和友好关系。
三、元朝的扶掖少数民族政策
元朝治下,由于统治者是蒙古族人,出于维护族群团结和防范民族冲突的目的,采取了扶掖少数民族的政策。
元朝皇帝定期召集各民族的显贵来都城做客,进行文化交流和教育,同时元朝还制定了许多面向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例如免除农业税收、派遣官员辅助当地治理、在政治和文化上向他们提供支持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和睦,为元朝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是由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基于实际情况和繁荣稳定的需要,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一直面临着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复杂问题。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民族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而民族关系的发展也对中国整体的稳定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出发,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一、古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在古代中国,中央政权往往通过统一的文化、宗教以及政治体系来管理多民族地区。
这种方式对于确保统一和控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常常忽视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
在周朝、秦朝以及汉朝时期,中央政权努力推广中华文化,将汉族文化视为标准,压制或边缘化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从而导致了一些民族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二、元朝至清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的元朝至清朝时期,由于政权的变迁和区域的改变,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也发生了较大的演变。
元朝时期,蒙古族政权采取了宽容包容的政策,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但也并非没有冲突。
明朝时期,汉族政权重新上台,对于少数民族的政策相对保守,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自治权。
清朝时期,满洲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巩固统治,包括割据地区、移民入乡、改土归流等措施,这些政策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民族关系紧张和冲突。
三、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在中国民国时期,民族政策经历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面对外国列强侵略和领土割让,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权益保护。
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强调“五族共和”的理念,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和自治,推动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地理因素,民国时期的中国仍然存在着一些民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迎来了新的起点。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旨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各朝代的民族政策(可编辑)
中国古代历史各朝代的民族政策一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春秋诸侯争霸给当时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向中原发展的机会华夏民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犬牙交错打破了各民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为各民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大密切了华夏民族与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融合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秦灭六国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去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通过秦始皇的开拓经营秦朝疆域扩大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到南海郡人口达2千万汉武帝继秦始皇以后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汉武帝时打败匈奴通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将新疆地区正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大的封建国家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内迁的主要民族五胡经三国到西晋人数已达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淡保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但是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和互相影响也加速了民族融合北朝是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他改革鲜卑旧俗推行汉化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唐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发展唐朝加强了与边疆各族的联系回纥粟末 南诏等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经济上与唐往来密切文化上互相交流吐蕃与唐通婚基本上保持了亲戚关系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立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力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起了重大作用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分别实现局部统一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当时许多汉人到边疆其中有些人便逐渐融合到当地的少数民族中去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人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与汉族没有太大区别而被元朝统治者列入第三等级视为汉人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来迁入我国的波斯阿拉伯人同汉族畏吾儿族蒙古族长期杂处通婚已逐渐融为一体元代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清初康熙帝统治时期消灭了吴三桂等西南割据势力平定了准噶尔等部贵族的叛乱粉碎了沙俄对我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抵御了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在清朝幅员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壮回藏苗满州蒙等50多个民族这种大一统局面加强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为现代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二对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人物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关系的主流广大人民赞成团结和统一反对分裂和战争对于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人物新编历史教科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汉朝时呼韩邪单于归汉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友好关系课本用竖排黑体字印了双方约定的内容说明呼韩邪单于是匈奴族杰出的政治家他又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昭君出塞进一步加强了汉匈之间的团结发展了汉匈之间友好合作的关系课本的两段小字一幅插图一段竖排黑体字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来肯定和赞扬昭君出塞的重大意义关于张骞出西域课本有一段小字叙述了他第一次出使的经历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张骞忠于祖国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第二次出使促进西域各国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推动了西域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班超是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人他在西域活动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奴役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课本的二段小字和插图形象地表现了班超经营西域的机智勇敢唐太宗李世民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课本用竖排黑体字印了他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因此李世民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称他为天可汗他答应了吐蕃松赞干布的求婚请求文成公主入吐蕃时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对汉藏友谊和吐蕃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唐蕃第二次通婚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使汉族文化进一步传播课本用竖排黑体字印了尺带珠丹的上书说明唐与吐蕃的关系更加密切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俺答汗是蒙古鞑靼部的一位杰出的首领多次主动向明朝提出互市要求几经曲折最后终于获得成功明朝封他为顺义王开放大同宣府等处互市俺答汗和夫人三娘子修建呼和浩特城成为蒙古地区和内地贸易的商业城市课本以二段小字叙述俺答汗为促进蒙汉和好所作的努力蒙汉互市的热闹情景并配有俺答汗和三娘子亲临互市市场载歌载舞的插图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俺答汗最主要的功绩清朝时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长途跋涉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课本以三段小字并配以插图描述了渥巴锡粉碎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种种困难完成东返祖国的壮举以及回来后受到清政府的重视和妥善安置的情景指出渥巴锡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三各少数民族在缔造伟大祖国中所作出的贡献一些少数民族在开发边疆统一边疆地区方面作出了贡献如匈奴这个民族在两汉时期已成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在公元前209年即单于位励精图治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使匈奴的统治进入了极盛时期课本的两段小字和《冒顿鸣镝射马图》具体叙述了冒顿励精图治的情况这时匈奴的畜牧业和冶铸业都发展起来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地区还出现了农耕突厥回纥南诏吐蕃等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境的开发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松赞干布是吐蕃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青藏高原他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受唐文化的影响他创造了吐蕃文字制定了官制兵制和法律推动了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同北宋并立的辽和西夏是契丹和党项族建立的国家这两个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任用汉族文人韩延 等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文化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辽极盛时的版图北至色楞格河流域南至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西至阿尔泰山以西东临大海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将北方如此辽阔的地区统一在一个政权管辖之下辽是第一次在辽代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开发这对以后金元清各朝都有深远的影响金灭辽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来到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政权史称西辽西辽疆域广阔存在了80多年它在开发我国新疆地区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贡献辽宋夏金时期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还有回鹘族在西北地区建立的西州回鹘黑汗王朝和白族在西南地区建立的大理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我国西北和西南的开发作出了贡献在西州回鹘统治下的高昌地区畜牧业很发达农业和手工业也在发展与辽北宋的贸易往来频繁黑汗王朝包括今新疆部分地区和中亚广大地区他们自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西亚国家也承认他们的王朝是中国的王朝黑汗王朝与辽宋高昌等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理以洱海为中心管辖着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大理的畜牧业和农业手工业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与宋朝关系友好12世纪时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的古老民族蒙古族与邻近各族加强了经济联系通过贸易从中原地区获取了大量绢帛和铁器铁器的大量输入促进了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由于生产的发展蒙古已处在奴隶制社会阶段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经过多年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忽必烈进而灭了南宋建立起统一的元朝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清朝的建立与元朝有相似之处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王朝女真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来源于唐时的黑水 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地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皇太极即位后在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和改进手工业技术军事上笼络联合蒙古各部政治上注意选择人才改革机构完成了东北地区的统一为清军入关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矗以上所述的少数民族的一些杰出首领如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是他们本民族的英雄但是他们不仅为本民族的统一而且同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次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文化成果通过种种渠道传入中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汉族文化处于先进地位但各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文化交流总是双向的如在西汉时期汉族的先进文化给匈奴很大的影响同时汉族也向匈奴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随着汉匈关系的不断密切骡子这种奇畜逐渐传入中原成为北方地区的重要畜力匈奴的乐器歌舞传入中原地区深受汉族的喜爱胡茄 鼓等乐器能奏出粗犷豪放和哀怨悲凉的曲调东汉末年流落匈奴的蔡文姬在《胡茄十八拍》中写道胡茄本自出胡中 鼓喧兮从夜达明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还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皇帝以为武乐后汉以边给将《晋书·乐志》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以后西域的核桃石榴葡萄苜宿胡豆蚕豆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蒜大蒜胡罗卜等农作物陆续传入中原蒲梢龙文鱼目汗。
古代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治理
古代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治理古代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治理是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在古代,国家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为服从与压制、迁徙与统一、疆界与扩张等方面。
而治理的方式则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古代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治理。
一、古代国家的民族政策:服从与压制在古代,国家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为服从与压制。
对较强的民族,国家一般会采取服从的策略,如与较强的民族通婚、接受其文化、或者进行联合抗敌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曾与齐楚联合,共同抵御强大的燕国。
该联盟不仅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也促进了文化及各方面的交流。
而对于弱势的民族,国家则会采取压制的方式。
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对外族人实行严酷的统治政策。
他规定除了六个少数民族之外,其他部族的人民都要迁往中原地区,禁止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及文化,同时,他还将统治的重心转移到了中央,不再按照传统的封建制度进行统治。
这就可以充分说明,古代国家的民族政策极具压制性。
二、古代国家的治理方式:集中与分散古代国家的治理方式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治理方式主要表现为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
集中的治理方式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
它是指国家把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或者机构手中,实现基本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相比于分散的治理方式,集中的治理方式更容易确立政策,实现有计划的发展,提升社会稳定性。
秦朝就是典型的集中式治理方式。
秦始皇在他的统治下,通过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废止诸侯国,加强了国家的行政管理效率,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而分散的治理方式体现在文化及经济方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化,如四书五经等都是由各个分散的文化区域所传承下来的,可见分散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另外,在经济方面,分散式治理方式也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质和资源,发展不同的产业,使国家繁荣起来。
古代国家的治理方式还表现在制度方面。
一个好的制度能够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古代中国的民族自治与民族政策
古代中国的民族自治与民族政策古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在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冲突和摩擦。
但同时,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文化交流。
古代中国的民族自治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部落联盟时代。
在这个时期,各部落之间通常会组成联盟,发展出一套自治的政治体系。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就有“德技之制”,即通过技艺水平和德行表现来选拔多民族的官员,使楚国内外各族共存共荣。
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渐形成,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开始对各民族实行更为明确的民族政策。
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是“分官掌柜”,即在各地任命当地土著族人担任官职,实现地方自治。
这个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例如,唐朝时期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多数都由当地的土著族人和唐朝官员组成的政府管理,因此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此外,古代中国的统治者还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各民族的联合和发展。
例如,在唐朝时期的西域地区,皇家每年会向各个民族赠送一定数量的丝绸、茶叶等财物,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此外,唐朝政府还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军事和科技,使得西域各族的经济和文化得以迅速繁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中国的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了各民族文化在统一大国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唐宋时期,出现了一些记载各民族文化的文献,如《西域传》等,这些文献不仅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19世纪末,清朝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国家面临外来压力和内部矛盾,清朝政府逐渐对各民族实行同化政策,如禁止蒙古族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等。
这些政策逐渐引起了各民族的不满和反抗,使国家的统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总体来说,古代中国的民族自治和民族政策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智慧。
在推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统治者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种开放、宽容、谦卑的治理理念,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和谐共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国家,其古代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朝代的统治者们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制定了不同的民族政策,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先秦时期,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夏商周三代,虽然已经有了“华夏”与“四夷”的区分,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一直在进行。
周朝实行的分封制,使得周王室与各诸侯国之间形成了较为紧密的政治联系,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加强。
例如,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强盛,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在民族关系方面,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同时,秦始皇还在南方征服了百越地区,加强了对南方民族的统治。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汉朝时期,民族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多次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使匈奴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同时,汉朝还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理和控制,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此外,汉朝还采取了和亲政策,如昭君出塞,通过与匈奴的和亲,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和平与友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政权更迭,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交流更加频繁。
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与汉族相互杂居,逐渐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同时,少数民族政权也在不断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使用汉语、改穿汉服等,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精编]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方式上看:1、和亲:①西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②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战争:①秦朝: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②汉朝: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使西北边郡得到安定。
③宋辽(澶州之战)、宋金(郾城大捷)之间的战争。
④清朝时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3、册封清朝: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4、设置机构(官职)①西汉末年,西域都护,管理今新疆地区.②元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宣政院、澎湖巡检司)③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维护了祖国统一。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从不同时期看:1、秦汉时期:秦朝: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两汉:①“和亲”:昭君出塞。
②战争: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
③友好往来: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
④西域都护府的设置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3、唐朝:唐朝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亲: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到吐蕃,汉藏“和同为一家”。
4、五代辽宋夏金元:①设置管理机构:元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②友好往来:元朝时,边疆各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5、明清:①册封: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汉唐民族政策
汉唐民族政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汉朝和唐朝的历史。
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一个由中央集权政策构成的时代,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汉唐时期,汉朝和唐朝重视民族政策,推行中央集权政策,其中包括推行统一税率、建立中央政府、实行阶级制度和开展文化宣传等。
汉朝和唐朝都充分重视民族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团结、和谐等目标。
汉唐时期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健全统治制度,建立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制度;采取文化改革,推行国家主导的教育制度;塑造传统文化,制定文字管理制度;大力宣传文化,建立文学馆等。
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也体现在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上,汉朝和唐朝都曾大力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提高文化教育和经济水平,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到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保护他们的权利和自由。
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也体现在外交政策上,以汉朝和唐朝为代表的汉族政权游走于西亚部落之间,努力建立与周边部落之间的良好关系,并且发起或参与了多次对外贸易,努力拓展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与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得以实施,是由于它们极具规范性、可操作性、制度稳定性和实用性,他们的政策精神,其学说也为今日的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性,使其能够有效地维护民族的和谐社会环境和文化多样性,进而为中国的国家繁荣与发展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历史,学习古代政策,秉持“民族团结、和谐、友好”的理念,尽心尽力维护民族的和谐社会环境和文化多样性,为中国的国家繁荣与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民族政策
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民族政策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明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治明朝虽是汉族政权,但政府却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先是实行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对归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授予世袭官职,由他们自行管理所辖地方。
后来又实行「改土归流」,把土司辖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范围,这有利於国家统一的发展。
明朝:中华各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在北方、东北和西北地区,明政府主要设置军事机构镇守,例如设置都司和卫所,以巩固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另外,明政府也鼓励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往来,如移民屯垦、贸易互市、兴建学校、推行儒学等等举措,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明朝政府的这些措施,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实现了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清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更进一步稳固发展由满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由於满族统治者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稳定边疆,并对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更为宽容、开放的态度和政策,使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各民族的相互认同感。
清朝:体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清朝前期以强盛国力所奠定和巩固的中国疆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加,在晚清时期受到外国侵略时,中国各地区民族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对列强作出抗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清代的民族政策与以前历代相比有那些独特的地方?从顺治帝起,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首先肯定了汉族文化的先进,采取了向汉族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习俗、文化,重用汉族大臣,开科考,修孔庙,拜孔子等一系列行为。
这些行为在顺治帝之时,几乎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连顺治帝的亲生母亲都不支持他。
这或许是顺治帝抑郁而终的原因。
但事实证明顺治帝的作为是对的,康熙不仅继承了顺治的政策,还亲下江南,拜明孝陵,以安汉族人的心。
各朝代少数民族政策
各朝代少数民族政策1.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
汉朝时期,中央政府重视统一和稳定,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
同时,汉朝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
在治理边疆地区方面,汉朝实行“郡县制”,设立郡县机构来管理各个地区。
这种制度允许少数民族保留一定的自治权,同时也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此外,汉朝还采取了婚姻联姻政策来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
通过婚姻联姻,可以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减少文化冲突。
2.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开放的时期之一,在对待少数民族方面也体现出了包容和开放的态度。
唐朝时期,中央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首先,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少数民族的人才也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这一措施促使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并且为少数民族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唐朝还鼓励各个民族保留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在政府机构中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翻译和记录各个民族的文字和语言,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权益。
此外,唐朝还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丝绸之路上的各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这种开放政策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3. 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待少数民族也有着特殊的政策。
清朝在统治边疆地区时采取了“宗法制”来管理少数民族。
根据“宗法制”,清朝皇帝认可并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法和习俗,并且允许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地方官员。
此外,清朝还实行“蒙汉双方面”政策,即在官员任命和管理上同时考虑蒙古族和汉族的利益。
这一政策保护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并且促进了蒙古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然而,清朝时期也存在一些对少数民族不公平的政策。
例如,在土地分配上,清朝对汉族地主更加倾斜,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失去了土地和财产。
4. 当代在现代中国,少数民族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多样,而历代王朝也制定了相应的民族政策来处理民族问题。
这些民族关系和政策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先秦时期,华夏族逐渐形成,并与周边的夷、蛮、戎、狄等民族有着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较为松散,各民族之间主要以贸易、战争等方式相互接触。
例如,周朝时期实行的“五服”制度,就是对周边民族进行划分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局面使得民族关系更加紧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加强了对南方民族地区的控制。
汉朝时期,与匈奴的关系成为了民族关系的重点。
汉初,由于国力较弱,采取了和亲政策来缓和与匈奴的矛盾。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出击匈奴,取得了重大胜利,拓展了汉朝的疆域。
同时,汉朝还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理和控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与汉族相互杂居。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汉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例如,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关系也更加和谐。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周边民族一视同仁。
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体现了他在民族关系中的崇高地位。
唐朝通过设立羁縻府州等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
同时,唐朝还与周边民族进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例如,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
宋朝时期,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这一时期,民族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和平交往。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将人分为四等,但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汉唐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
汉唐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
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它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还影响了当今的民族政策的形成发展。
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不仅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世界历史也有重大作用。
首先,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使古代中国由原始部落到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这种政策使得中国人民从原有的氏族社会转变到一个完整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民族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它允许汉朝去改革、收敛边缘地域的政治力量,开展文化接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央集权的中国国家。
这种政策使中国迎来了稳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的文明发展。
其次,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中国的外交发展。
汉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来和周边国家进行外交交流,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将从中国向世界传播,在许多国家形成了影响力。
汉朝最大的外交成就是建立了“丝绸之路”,这是一条自
中国到欧洲的贸易线路,有助于中国的文化和商业向欧洲传播。
最后,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对世界文明有着重大影响。
汉、唐两朝采取的民族政策,不仅令中国文明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建立使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通过贸易得以交融,从而形成今天世界文明的多元化、融合性体系。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有着重大影
响。
如果没有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将步入歧途,历史发展也将截然不同。
因此,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重视汉唐时期民族政策对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王朝,辽代契丹人以“转徙随时,车马为家”为生活理念,生活与政治、军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在转徙过程中,辽代逐渐形成了行在(捺钵)政治,最终构成了为后人啧啧称道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四时捺钵”制度。
所谓“四时捺钵”,就是中央政府和皇城在一年四季中迁徙流动的制度。
它分为春水、秋山、坐夏和坐冬,即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方,皇室和政府机构在禁卫军的前呼后拥下,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浩浩荡荡分赴鸭子河、黑山、伏虎林、广平淀地区进行围猎、讲武、巡游。
在鸭子河,皇帝带领群臣凿冰捕鱼、猎获野味。
不管是首捕之鱼还是其他首获猎物,理所当然地要献给皇帝。
皇帝对首获者予以奖赏,并赐赠美酒。
捕得开江第一鱼要举行特别仪式,皇帝和群臣们要在一起享用“头鱼宴”。
在黑山,皇帝要拜陵、游猎、赐赏,一边缅怀先祖的庇荫,一边奖赏建功立业的大臣,一边享受夏季牧场的凉爽。
在伏虎林,皇帝要举行大型狩猎活动,目标往往是膘肥体壮的鹿和兔,偶尔射虎。
秋猎时,众侍埋伏湖滨至午夜,待花鹿觅水,号角拟鹿鸣而响,鹿群诱至,乱箭射之。
在冬天的广平淀,皇帝要与群臣们围炉长谈,议论国家大事,接见各国使臣,兼而游猎、讲武、练兵,养精蓄锐,待势而发。
整个捺钵过程,既操练兵马,严阵以待,又商讨国事,议论外交,还借以游乐休闲,增添生活情趣。
捺钵之处,皇帝就地号令天下,这里就是全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但同时又与皇都保持紧密联系和高度协调。
这种“中心流变、号令统一”的政治模式,既符合契丹民族的军政结合、军民统一的政权特色,又体现了亦官亦民、亦政亦经的行政特点,对后代其他政权影响很大。
今天重温辽代的“四时捺钵”制度,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契丹人的“三才观”,即尊天敬地,崇尚自然,做到天地人三才合一。
《辽史·营卫制》中说:“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
王者因三才而节制之。
”契丹人在转徙流动中实现了有节制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并且因地、因时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有效保护。
这种制度不仅传播、弘扬了契丹民族文化,也吸纳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有机融合和有效竞争。
辽代是由我国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利用旧的部落选举仪式从摇辇氏中夺取政权,统一了契丹各部,成为了契丹族的首领,公元916年,自立为皇帝,在今赤峰市林东镇建立皇都。
辽王朝建立后,太祖耶律阿保机致力于各部的统一和疆土的扩大,晚年其疆土已东至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
公元926年,阿保机死后第二年次子耶律德光继位。
公元936年,借后唐太原守卫石敬瑭叛乱,率军南下消灭了后唐。
接受燕云十六州割让,使辽的疆域扩大了近一半。
成为统一北方的强大封建王朝。
辽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因此他所统治的民族,除了有“耕稼为食,城郭以居”的汉人和渤海人以外,又有“渔猎为食,车马为家”从事渔猎为主的契丹、蒙古、女真等各族人民。
以游牧为主的人民生活在北部,汉人和渤海人则生活在南部。
这时南北地区民族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文化背景各异,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不同。
各族人民所固有的经济生活方式对于契丹社会的进步不能不发生很大影响。
为了巩固统治,适应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阿保机掌权后,首先着重于治理以契丹人为主的游牧民族。
他在征讨河东地区及女真族时,将其所俘分散在水草丰盛之地,北方地区逐步发展为以畜牧业为主。
阿保机把从燕蓟所俘的汉人分别安置在潢水以北适于农垦的地方。
仍然采取中原汉人的统治方法,并使用原来州县的名称。
取得扶余之后,把其安置在定霸县于汉人杂居,分地耕种。
任用汉人为正事令和中书令并设汉人司。
史载“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屋邑,如幽州制度”。
由于农业区的不断扩大,使农业和畜牧业相互调节,相得益彰,使辽的许多地方成为“编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的人稠沃野。
这些制度在辽王朝的全境推出,既保护了原有的契丹生产生活方式的正常进行和发展,又延续和发展了汉人先进的生产方式,有效的巩固了辽代的经济秩序。
由于燕云十六州的割入,境内汉族的不断涌入,必须强化对汉人的统治。
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来巩固和发展辽所取得的政权。
耶律德光不得不用调整政府机构和改变政府职能的方针政策,来加强对其的统治。
正如《辽史》“百官志”所说:太宗既得燕云十六州,乃采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官等官职。
于是开始分为“北面”和“南面”两个系统,所谓的“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即:统治契丹及其他游牧民族的,主要用契丹贵族,办事处设在皇帝牙帐之北,称为“北面官”,掌管宫、帐、部族、属部、兵机、武铨、群牧之政,掌管一切军事大权,是辽王朝的最高权利机关。
统治汉人、渤海人则杂用汉族地主和契丹贵族,办事处设在皇帝牙帐之南,称为“南面官”,南面官掌管汉人州县、租税、军马、文铨、丁赋之事。
这就是《辽史》所谓的“因俗而治”的“一国两制”政策。
辽代基本政策规定政权以契丹皇族、贵族为核心,由汉人、渤海人中的上层、地主等组成。
实际上是分中央和地方两级。
在南面官中仍然沿用唐朝制度,采用州县制,分节度、观察、团练、防御、刺史五级。
设立史台、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等,管理汉人的一切事务。
北面官设立契丹北南枢密院,北南宰相府等。
管理契丹各部族的主要事务,对契丹各部的统治主要采用部族制,并在各部推行斡鲁朵上的土地、人口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维持原有的部族制度不变,使各部族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在其法律建设中,制定了“制契丹及诸夷之法”,规定“汉人则断以律令”,以汉法治汉人,犯同样的罪,所受的处罚是不同的。
阿保机效仿唐朝的做法,命“置钟院”作击鼓“以达民冤”。
辽王朝实施的分法而治的原则不仅缓和了契丹内部的矛盾,而且对于稳定辽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辽王朝政策的不断深入,使汉人在辽的政治舞台上取得了一定的位置。
据《辽史》所载三十余处节镇州节度使中,有百分之三十以上为汉人。
其中上京、东京多契丹族官员,中京多汉族,南京、西京地区汉族和契丹族同时任用。
据《辽史》“百官志”云: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各乱之,其兴也勃也。
与“西京多边防官,南京、中京多财赋官”的官职配置相同,是契丹族这一政策的具体反映。
辽代在其发展史中,之所以能够出现“百年盛世”的繁荣局面,是和其依据“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因俗而治”的原则分不开的,这种制度在很大范围内符合了各民族的利益,对于稳定辽王朝的统治,缓解民族矛盾,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澶渊之盟,指北宋与契丹(辽朝)之间订立的和约。
在澶渊之盟之后,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史称“重熙增币”。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
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的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
由于辽军已直扑黄河沿边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威胁与之甚近的首都汴京,故宋廷朝野震动。
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
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
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宋真宗所拒。
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
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
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
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奉),三面包围澶州,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南京统军使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
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
《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
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
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帝还行宫,得知寇准竟然与知制诰杨亿在北城城楼上喝酒下棋,泰然自若,十分镇定。
帝喜曰:“准如是,吾复何忧!”双方于十二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宋廷方面由曹利用与萧太后谈判。
主和的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互约为兄弟之国,“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共同声明“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
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
盟约缔结后,第二年,宋朝派人去辽国贺萧太后生辰,宋真宗致书时“自称南朝,以契丹为北朝”,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主要是三点一、民族之间的矛盾当时辽与金都是多民族的国家,而统治阶级所在的民族地位显然要比其他民族要高得多,享受特权。
而被统治阶级是处于被压迫地位的。
金灭辽是要报仇,元灭金也是报仇。
到后来的满洲人反明最初的理由也是仇恨。
二、统治阶级的腐败这个就不用说了,任何一个朝代灭亡必不可少的原因。
三、当游牧民族被农耕文化同化之后,已经缺乏原有的彪悍与勇猛。
游牧民族天生都是打仗的料,可在占领了汉人的领土之后,都纷纷学习汉人先进的生产技术,显然种地要比打猎和放牧的日子要好过多了。
以至天生的禀赋都丧失了,被处于还是游牧,天天在马背上过日子,全民皆兵的后来者打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1066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辽共同抗金,后被辽灭。
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耶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
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斯翰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辽国地图(6张)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元朝前身)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