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论题)
(部编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秀 课件1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 丁肇中
(部编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优秀 课件1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 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 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 拓精神的人。
“用功”用引号表示否定,暗示做学问时只埋头读书而忽 视动手实践,不是真正的用功。
2.赏析“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一句。
用“消极”和“积极”这一对反义词,语言极为准确周密。 “不是……而是……”的并列句式,否定前者,肯定后者,鲜 明地提出观点。
写法探究
对比手法的运用。 为了证明观点的需要,文章某些地方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
拓展延伸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 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因 为常有活水注入,所以并不是一泓死水,因而才能像明 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 个人在读书时搞懂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 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整体感知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 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 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 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 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 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 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 “格物致知”的精神。
品味赏析
1.“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 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 实并不是这样”一句中的“用功”为什么要加引号?
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 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意义: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 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 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 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丁肇中(zhào) 遵照(zūn) 彷徨(pánɡ huánɡ)
儒家(rú) 不知所措(cuò)
埋怨(mán)


埋没(mái)
度德量力(duó) 度量(dù)
(2)词语释义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格,推究。致,求得。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措, 安置、处理。 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权威: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籍华裔 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与 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发现 “J粒子”。
知识链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 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后知至”。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 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 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 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wk.baidu.com
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 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 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 才是开阔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 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 定能取得成功。
结构图示
应有 格物 致知 精神
内容探究
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 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因为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 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 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 养。
法。如第2、3自然段,讲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 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现代学 术的基础是通过实地实验得到的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有力地指 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鉴赏评价
文章是怎么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强有力论证观点的?
作者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 方法。例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最终苦思头痛而 失败的事例,以及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 探讨自己的事例,就是反面事例;而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 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则是正面事例。这样,用正 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显得说理充分,令 人信服。
诗中表现的读书有所悟、有所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 明畅、精神清爽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 家的切身感受。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 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其 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或者用来赞美一个 人在学问或艺术上取得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 从这首哲理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 胸襟,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 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词语“源头活水”, 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