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课文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影课文解析

一、课文导读

(一)、文题诠释

“竹影”即“月光下竹子的影子”,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文中孩子们和爸爸绘画的实物,又是爸爸借以向孩子们传授画画知识的一个媒介和引子。

(二)、谋篇立意

文章的主体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一是充满童稚童趣的游戏,二是领略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艺术魅力。两者之间以爸爸为联系纽带。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充满童真童趣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说明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艺术和美就蕴涵在孩子们的童稚生活中。

(三)、层次划分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晚饭后,“我”和弟弟到院子里乘凉,点出活动的环境。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几个小伙伴月下画竹影,爸爸给我们讲解绘画知识。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夜深人散,“我”欣赏堂前的竹画,有了新的领悟。

(四)、写作特点及借鉴

写作特点

1、叙事简洁明白,入情入理。如:“大家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争论这一问题,肯定要搞个水落石出,但孩子们可以不了了之,华明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对华明注意力的转移,如果是成年人,肯定要挨批评,做事不专一,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但是,孩子的天性并非如此,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不会像大人一样专注于某件事。作者这样写,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既合情又合理。

2、语言明白如话,细腻流畅。作者对事件的叙述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描写情景,准确传神,讲解艺术规律,清楚明白。

借鉴: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本文取材于生活小事,却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大道理――艺术本身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和美。我们在写作中可借鉴这种写作手法,借一件小事来寄寓一个大道理,既贴近生活,又说理透彻,浅显易懂。

二、课文重点难点疑点导析

(一)、重难点句子导析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导析:运用比喻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太阳落下去以后,天空慢慢变暗的情景。

2、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导析:“暖色变成寒色”是因为“红光”变成了“清光”。“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形象地写出了竹影的形状随月亮的渐渐升起,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日光到月光的转移,使景物也随之变化,人的感觉中,天气也由热转凉。另外,用“音阶”这一喻体,不仅形似,更让人产生美感。

3、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导析: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认识中,竹是高贵、有气节的象征,而墨画在中国画中是一种很高贵的画法,用墨来画竹,正能表现竹的品格。

4、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导析:文章从“我”和小伙伴们描画竹影,写到爸爸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为我们讲绘画知识。文末的这句话是写听了爸爸的讲解以后,再看吴昌硕的墨竹,有了这种新的领悟。

(二)、重点段落导析

课文第3自然段是如何写童真童趣的?

导析:见《点拨》169页“重点段落导析”

(三)、疑难解惑

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游戏和艺术有什么关系?

导析:关于艺术的起源,有一种学说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之中,当然这种“游戏”指的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的精神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游戏可以说和这种精神的游戏很相似。了解人类艺术的发生,对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儿童的艺术活动具有借鉴作用。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