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解读《郑人有且买履者》中的成语和寓意。

3. 能够理解并运用《郑人有且买履者》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1. 《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2. 成语和寓意的解读。

3. 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1. 《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古文理解和翻译。

2. 成语和寓意的深入解读。

3. 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

2. 参考资料:相关成语解释和例句、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解读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先秦诸子的思想和作品,引导学生对先秦诸子的兴趣和认识。

2. 提问:大家对“履”有什么理解和认识?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引导学生朗读《郑人有且买履者》,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

2.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三、成语解释和例句(10分钟)1. 介绍成语“郑人买履”的来源和含义。

2. 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

四、寓意和道德观念解读(10分钟)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寓意,讨论其对人生的启示。

2.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思考,提高对先秦诸子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课文学习、成语解释和例句、寓意和道德观念解读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和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先秦诸子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六、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2)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3)能够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品质;(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和物质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2. 成语和典故的掌握与应用;3. 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与归纳。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2.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成语和典故;2. 问答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3.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郑人有且买履者》;2. 相关资料:成语解释、古代文化知识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PPT、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文中成语和典故的出处及含义;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析成语和典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主题思想和道德观念,分享学习心得;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2. 收集更多关于《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 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写一篇小作文,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

八、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分享的学习心得。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郑人买履》篇章,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郑人买履的故事展开。

通过对该故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货币的使用、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以及孟子思想中的诚信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孟子·郑人买履》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货币和市场交易的认识,提高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诚信、守诺的品质,增强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代货币的使用和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

重点:《孟子·郑人买履》故事中体现的诚信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孟子·郑人买履》篇章原文及注释、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孟子·郑人买履》的故事,分析故事中的道理。

3. 例题讲解:讲解古代货币的使用和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进行相关题目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孟子·郑人买履》2. 板书内容:a. 故事梗概b. 古代货币使用c. 市场交易原则d. 诚信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故事内容,简述郑人买履的经过。

c. 举例说明市场交易中的一个诚信行为。

2. 答案:a. 郑人买履的经过:郑人用圆钱买履,卖家以履值不符为由拒绝,郑人再加刀币,卖家仍不卖,郑人用布币买得履。

b. 刀币、布币、圆钱:分别为古代货币的形状,代表不同的货币单位。

c. 诚信行为:如卖家拒绝郑人的圆钱,坚持履值相符的原则进行交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代货币和市场交易,同时强调诚信观念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收集其他关于诚信的故事,进行分享。

b. 组织一次关于诚信的辩论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代货币的使用2. 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3. 《孟子·郑人买履》故事中体现的诚信观念一、古代货币的使用1. 货币的起源:介绍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出现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郑人买履》,对应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掌握“买履”故事所蕴含的哲理,以及讨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孟子·郑人买履》的故事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理解故事背后的哲理。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内容,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故事中的智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购物时的有趣经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文本阅读:让学生自读《孟子·郑人买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语言特色。

3. 例题讲解:讲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故事背后的哲理,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孟子·郑人买履》2. 板书内容:a. 故事背景b. 语言特色c. 中心思想d. 生活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孟子·郑人买履》的故事内容。

b.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并举例说明。

c. 谈谈你从故事中学到的哲理,如何在生活中应用?2. 答案:a. 故事内容简要概括。

b. 语言特色分析及举例。

c. 结合自身经历,阐述所学哲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孟子》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孟子的哲学思想,提升自身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分组讨论。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了解古代鞋履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代鞋履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 《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文本解读。

2. 古代鞋履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 古代鞋履文化的研究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郑人有且买履者》文本、相关古代鞋履的文化资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郑人有且买履者》,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收获。

2. 文本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翻译《郑人有且买履者》,解释重点字词。

(2)学生讨论并分析文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 文化探究(1)教师介绍古代鞋履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学生分组研究,结合文本中的鞋履描写,探讨鞋履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4.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5.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郑人有且买履者》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鞋履描写,探讨鞋履在古代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2. 邀请专家或传统文化传承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鞋履文化。

七、评价反馈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研究报告的质量。

3.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情况。

八、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困难,提出建议和期望。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了解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以及《韩非子》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先秦诸子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

(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

(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2)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韩非子》及《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背景。

(2)提问: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郑人有且买履者》,理解文章大意。

(2)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对比先秦诸子的其他篇章,探讨其思想异同。

4. 课堂讲解:(1)讲解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2)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其意义。

5. 练习巩固:(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2. 总结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以及《韩非子》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回顾《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

2. 学习先秦诸子的其他篇章,如《孟子》的《告子下》、《庄子》的《逍遥游》等。

3. 分析先秦诸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课件教案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课件教案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郑人买履》篇章。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买履”一词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处事态度;学习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买履”一词的含义,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

2. 分析并评价故事中郑人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掌握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处事态度,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重点:掌握“买履”一词的含义,学习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故事,引发学生对购物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买履”一词的含义。

b.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郑人的性格特点,讨论其处事态度的合理性。

c. 讲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分析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寓言故事的题目,分析故事的人物、情节和哲理,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一道关于“买履”故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郑人买履》2. 板书内容:a. “买履”一词的含义b. 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处事态度c. 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d. 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郑人买履》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处事态度,谈谈你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物性格特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分析,阐述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寓言故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寓言故事,学会运用寓言故事来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能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了解先秦诸子的散文特点。

(3)能够运用文中的典故和思想观点,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思考与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品德。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财富和权力,追求真正的幸福。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内容理解和篇章结构分析。

2. 先秦诸子的散文特点和思想观点的把握。

3. 运用文章中的典故和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财富和权力的思考。

1. 导入新课:介绍先秦诸子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文化价值。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章寓意。

3. 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重点词语、句式和篇章结构,分析先秦诸子的散文特点。

4. 合作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文章中的思想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思考与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文章中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分享。

五、作业布置2. 研究其他先秦诸子的著作,了解其思想观点,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言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理解程度,包括词语、句式、篇章结构和寓意的掌握。

2. 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对其他诸子著作的研究和实例分析。

3. 学生对财富和权力的态度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情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情节。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先秦诸子思想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阅读《论语》、《道德经》、《墨子》等先秦诸子的原著,选取一段进行阅读并做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结合现实生活,选取一个道德困境或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的先秦诸子思想进行分析,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参与在线讨论区,就“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理解其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古人智慧,培养诚信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朗读与背诵。

(2)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理解。

(3)课文比喻和寓意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课文比喻和寓意深刻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韩非子》及其著作。

(2)介绍本文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选取课后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思考。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郑人有且买履者》。

3. 深入思考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案例分析:以《郑人有且买履者》为例,分析古代寓言故事的表达技巧和寓意。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古代的履和现代鞋的概念及其演变。

让学生理解并领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和价值观。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古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讨论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历史的情感。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努力的品质。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概括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2 课文解读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解读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3 字词解析解析故事中的重点字词和成语。

解释古代的履和现代鞋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字词解析和故事寓意。

3.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3.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主题。

4.2 讲解课文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析故事情节和寓意。

4.3 字词解析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4 讨论和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课文要求学生抄写课文,加强记忆和理解。

5.2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3 小组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报告,深入探讨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教师观察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6.2 作业批改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课程简介此教案为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一篇经典名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教学设计。

该文是一篇描写人性善恶的文章,通过讲述郑国大夫买单于被履匠打败后,为何要将其打死的故事,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世间纷繁的伦理道德观念。

教学目标1.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故事情节和内涵2.理解作者对人性善恶的探讨3.掌握分析文本、理解人性及伦理道德观念的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篇文章:•人性善恶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呢?•你认为人性是怎么样的?•你对伦理道德有什么看法?学习教师通过阅读本文,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作者表达的意思和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

步骤一:阅读文本学生首先要熟练阅读本文,理解故事情节,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表达方式和关键词汇。

步骤二:分析文本1.了解故事情节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主题,理解履匠力斗买单于后的做法,及买单于之所以会被打死的原因。

2.分析人性突显教师对学生进行分析,探究文中表现出的人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人性的进化历程等话题。

3.探讨伦理道德观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涉及到的伦理道德观念,例如仁、义、道德等,结合现实社会相关事例进行讨论。

步骤三:互动交流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互动。

总结学生回到这个故事的主题,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理解人性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感悟。

作业1.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关于先秦诸子的研究。

2.思考文中所述的人性问题,写一篇文章探讨人性问题之关系与处理。

3.思考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面对过人性问题,以及如何去避免或者处理等。

结束语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人性和伦理道德观念,对人生和社会认知更加全面和深入。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包括字词理解、句子翻译和文意把握。

3、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2、教学难点(1)对文中人物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深入理解。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表达方式。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文意进行详细讲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寓言的寓意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中的人物和情节。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一个与固执、不知变通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提问学生对于固执、不知变通这种行为的看法,引发学生的思考。

2、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文意讲解(1)逐句讲解课文,重点解释文中的文言字词,如“履”“度”“置”“坐”等。

(2)分析文中的句式,如“何不试之以足?”(倒装句)(3)疏通文意,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分析郑人的行为,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2)组织学生讨论郑人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常见,以及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5、寓意揭示(1)让学生总结这则寓言的寓意。

(2)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寓言所传达的不要墨守成规、要懂得灵活变通的道理。

6、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类似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寓言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文言知识和寓言的寓意。

(2)再次强调灵活变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郑人买履》,对应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辨析;学习寓言故事的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翻译文本,理解并运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2. 领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辨析;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

重点:文本翻译;人物性格分析;寓意的提炼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故事,引发学生对寓意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展示课件,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理解词句。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分析文本结构,解释难懂句子。

5. 例题讲解:选取经典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孟子·郑人买履》2. 主要内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寓言故事寓意人物性格分析3. 重点、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郑人、卖履者的性格特点,谈谈你的感悟。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寓言故事寓意,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孟子》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儒家思想。

举办寓言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寓言故事,提升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辨析。

2. 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

3. 人物性格分析。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初步感知法家思想。

2、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读懂文章寓言的寓意,通过选文了解韩非寓言及故事的丰富和奇妙。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字词、特殊文言句式。

2、读懂文章的寓意及由此表现的作者的观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提前做好预习(读熟文本,批注重点字词)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走近作者看图片,猜寓言。

寓言故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能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以上这些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都出自同一个人。

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寓言和小故事。

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他就是——韩非。

下面我们来了解韩非及他的悲剧命运。

出示幻灯,要求:两分钟勾划主要信息。

二、明确目标,检查预习1、出示学习目标2、检查课前预习a、出示字音检测二:请许学者或者不宜今乎郢书遗燕相国书燕说王大说先自度其足宁信度b、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三、自主学习,翻译文本学习内容:翻译文本2—4段,概括三个寓言故事,并探究其寓意。

学习检测:(1)字词(2)特殊句式判断句: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举烛者,尚明也。

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句:今裤何如?(疑问句宾语前置)宁信度,无自信也。

(否定句宾语前置)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定语后置)郑人有且买履者(定语后置)何不试之以足?(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

四、反馈交流,探究寓意1、概括三个寓言故事2、寓言寓意:用自己的话把三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然后概括寓意。

卜妻为裤:讽刺那些刻板守旧、不知变通、愚昧无知的人。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课件教案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课件教案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孟子·郑人买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文章的朗读、解析、翻译,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孟子·郑人买履》的文章朗读、解析和翻译。

2. 使学生理解并领会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文章哲理的深入探讨。

2. 教学重点:文章朗读、翻译,以及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生活中有关“买履”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文的韵味。

3. 解析: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翻译:逐句翻译文章,让学生掌握古文翻译技巧。

行思考。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孟子·郑人买履》2. 主要内容:文章朗读、解析、翻译,哲理探讨。

3. 重点字词:履、且、郑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孟子·郑人买履》。

(3)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文章中哲理的认识。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见课本附录。

(3)开放性题目,不设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孟子》其他篇章,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哲理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开展古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文章朗读、翻译,以及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行思考。

一、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1. 解释字词含义:详细讲解“履”指鞋子,“且”表示将要的意思。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郑人有且买履者》。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郑人”、“且”、“买履者”等。

(3)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背景及作者朱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运用合作学习,探讨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采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角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务实勤奋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郑人有且买履者》的朗读与背诵。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了解《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背景及作者朱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2)课文中的道德观念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背景及作者朱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语气和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分享讨论成果,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讲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中的角色。

(2)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的道德观念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郑人有且买履者》。

3. 深入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课文理解与应用:评估学生在练习与拓展环节的表现。

4. 学习兴趣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郑人有且买履者》。

(2)理解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了解中国古代的鞋履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原文的朗读和背诵。

2. 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句式的分析。

3. 中国古代鞋履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汉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古代鞋履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内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其注释。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郑人有且买履者》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鞋履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字词句的理解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化内涵。

4. 文化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探讨中国古代的鞋履文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原文。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原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中国古代鞋履文化的了解和感悟。

七、课程资源:1. 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博物馆资料等。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 教学设计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如“度”“置”“坐”“反”等的含义和用法。

(2)理解寓言所传达的寓意,明白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能墨守成规。

2、教学难点(1)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式。

(2)引导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理解文意。

2、讲解法: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寓言的寓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寓言中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而导致失败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郑人有且买履者》。

(2)简单介绍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让学生对寓言有初步的了解。

2、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重点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如“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度”“置”“坐”,“宁信度,无自信也”中的“宁”“无”等。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4、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讨论:郑人为什么买不到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郑人的固执和愚蠢,以及他因墨守成规而付出的代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人买履”是一则人们熟知的寓言。韩非子用那个宁可相信尺码 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郑人,把那些不关注眼下活生生的现实、不依据现 实来决定治国措施的学者的荒谬,演示得多么有趣。
3、内容串讲 (1)“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
6
备课教师:郑宗才
山丹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请”通“情”,意思是诚、真实、真诚。“宛曼”犹“汗漫”,意思 是渺茫广远。这句话意思是说,果真赞许那些读书人效法古代帝王那渺 茫模糊的治国措施,或许不适宜于今天吧。在先秦诸子中,儒家、墨家 以及老庄之徒都主张效法先王;荀子嘴里说的虽然是“法后王”,跟孟子 的“法先王”对立,其实却是完全一致的。韩非子反对这种法先王的思 潮,因为先王们治理天下的措施太渺茫广远了。
第一课时
1
山丹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备课教师:郑宗才一、导入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比喻不劳而获的人。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获。)
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但是原著中,作者写这个
寓言并不是想说明这点。
那真实的《韩非子》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韩非,读读韩
山丹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具体步骤及基本内容)
备课教师:郑宗才
二次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暴乱、政治;悦、
王、疾病、美、法。
2、能力目标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学习古代议论
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法。
非原汁原味的作品。
二、韩非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1、韩非生平简介(自读单元提示。视情补充)
2、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
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
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
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1、整理字词; 2、熟读课文。
附、板书:
文章结构
举 上古:构木 钻燧 法 于夏后氏之世 为鲧、禹笑 假
例 中古:决渎
法 于殷、周之世 为汤、武笑 设
子 近古:征伐暴乱 美 于当今之世 为 新圣 笑 法
结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寓言:耕田的宋人守株待兔,为宋国笑
本体(比喻法)
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为历史笑。 喻体
4、讨论文章结构及内容。 (1)、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分别是什么? 析:共有四处,分别是:必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 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 (2)、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 析:学生讨论,合作解决。 照搬古代那一套,墨守成规,拿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措施来治理当 代的民众,而不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 (可联系本文结论和当今社会现实来答) (3)、文章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析:举例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 文章一开始就运用举例论证法,列举出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事 实,肯定了古人不效法先王的做法;接着,文章运用假设法,推论出效 法先王的可笑结果,从而得出本文的主旨;最后,又运用比喻论证法, 运用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来进一步论证主旨。(成语“守株待兔”现在 比喻不劳而获的人。) (4)、 想一想:韩非子到底为什么创作了守株待兔的寓言? 析:讽刺那些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的人。 5、升华主题、学以致用 (1)、 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 神实质是什么? 析:治理天下,不应泥古不化,而应研究现时的社会实际情况,一
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
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
统治才能巩固。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
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
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这位历
(名词作动词,效法。 动词作名词,适用的原则) ⑦、因释其耒而守株 (因:于是,就) 重要虚词: ①、必为鲧禹笑矣 (被) ②、因为之备 (替) 古今异义词: ①、桀、纣暴乱 (暴力昏乱) ②、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治国措施治理) 重要的文言特殊句式: ①、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
4
备课教师:郑宗才
山丹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措施。 (2)、韩非子的这一主张让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或:韩非子的
这一主张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 (可谈照搬苏联经验的失误,改革开放等等)
五、小结 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韩非子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 治理当今社会,不如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寻 找新的措施 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 六、作业
3
备课教师:郑宗才
山丹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钻擦木燧的办法生火,来消除瓜果蚌蛤等东西的腥臭,因而百姓顺服他, 让他统治天下,称之为燧人氏。
较晚的古代,天下洪水泛滥,因而鲧和禹去疏通河道。最近的古代, 夏桀、殷纣残暴昏乱,因而商汤出兵讨伐夏桀,周武王出兵讨伐殷纣。
假如有人在夏王朝统治的时代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 或者通过钻擦木燧来生火,一定会被鲧、禹笑话;假如有人在商朝、周 朝还整天去疏通河道,一定会被商汤、周武王笑话。
5
山丹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子那样。于是妻子就把新裤子毁了,以便使它像卜子的旧裤子一样。 韩非子的意思是说,拿先王治理天下的制度、方法来裁制当下的社
会(按照一个久远的模式来裁制新的现实)是荒唐可笑的。但是他没有 径直这样说出来了事,而是用卜子的妻子硬把新裤子弄破这一十分有趣 的故事,生动、形象地显示这一道理。
备课教师:郑宗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守株待兔”的古今寓意分别是什么? 明确:古——讽刺那些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的人。
今——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二、研习课文第 2 则 1、读课文 2、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郑人为裤。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 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 “郑县”是战国时候韩国地名,在今河南郑州。“为裤”就是做裤子。 卜子让妻子做裤子。妻子问新裤子做成什么样子,卜子说就像我的旧裤
今有美尧、舜、汤、武、禹 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状语后置) ②、必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
(被动句) ③、宋人有耕田者。(定语后置句) 3、参考译文 较早的古代,人民稀少而禽兽众多,人民敌不过禽兽虫蛇。有一位 圣人产生了,他教人们架木头做成鸟巢一样的住所,来躲避禽兽虫蛇的 种种危害,因而百姓顺服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之为有巢氏。百姓生吃 野生的瓜果以及蚌蛤等水产,其中有的东西发出腥臭、令人不堪忍受的 气味,而且伤害肠胃,百姓经常生病。有一位圣人产生了,他教人们用
第二个故事:郢书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郢人”就是郢地人,“郢”在春秋战国时尝为楚国都城。“遗”,致 送、写给。“相国”是古代官名,为百官之长。“书”即信。一个郢地人 要给燕国的相国写一封信,晚上写信,火烛不够明亮,于是就对拿火烛 的人说:“举烛(把火烛举高一点)”。 “云而过书‘举烛’。” 这郢人嘴里说着“举烛”,就在信中错误地多写了“举烛”两个字。 犯这样的错误,现在还很常见。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 也者,举贤而任之。’” 本来,“举烛(把烛火举高)”并不是郢人信中的意思。可是燕国的 相国接到信以后解释它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意味着选 拔德才兼备的人而任用他们。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这是说,燕国的相国把“举贤而任之”这个意思告诉了燕王,燕王 很高兴,就按照这意思去做,国家因此治理得很好。但治理得很好归治 理得很好,燕国相国的理解却并非郢人写信的意思。 “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这句话冷冷地收束前面的内容:当今社会上的学者多数都像燕相解 说郢人的信那样来解说古代帝王的话。那么,所谓法先王,又如何能够 真正地做到呢? 第三个故事:郑人买履。 郑国有一个将要买鞋子的人,先自己量好他的脚,而把尺码放在他 的座位上。到了去集市的时候,却忘记了拿那尺码。他已经找到了鞋子, 才说:“我忘记了拿尺码。”于是就返回家中去拿尺码。等到回到集市, 集市已经散了,到底还是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道:“为什么不用你的脚 来试鞋子呢?”他回答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取火(钻燧取火,即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
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疏浚河道)。近古
2
山丹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若或)有构木钻燧于夏后(帝 后)氏之世(夏后氏之世,夏朝)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 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褒扬)尧、舜、汤、武、禹 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新圣,作者观念中能实行法治的统治者) 笑矣。是以圣人不期(指望)修古(远古),不法(效法)常可(永远 适宜的方法),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二句谓研究当世的实际情况, 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树根),兔走触(撞 上)株,折(断)颈而死,因释(放下)其耒(农具)而守株,冀复得 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 株之类也。
解释为“洞”,同“窦”才读 dòu)
四、研习课文第 1 则
1、内容串讲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兴起),
构木为巢以避群(代禽兽虫蛇)害,而民悦之,使王(作动词,称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