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合集下载

汉语修辞学辅导2doc

汉语修辞学辅导2doc

第二章词语的锤炼学习辅导一、本章学习重点:词语锤炼的重要意义;成语的修辞作用(意蕴深厚、文字精练、生动具体、风趣诙谐、新鲜别致)二、本章学习难点:如何对词语进行巧妙配合?巧妙配合是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之一。

①相同词语的配合。

相同词语的配合要用得巧妙,用得不巧妙就成为累赘。

这就需要在不同的语境和特定的感情色彩下使用。

②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的配合。

所谓相同语素的词语是指词语的某一语素相同,另一语素不同。

通过相同或不同的语素来产生互相映照、衬托、补充等效果,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③意义相同相近词语的配合。

重复是语言表达的大忌,在写文章时人们要注意避免雷同,追求变化。

,有时即使表达的意义相同,也会选择不同的词语。

意义相同相近的不同的词语的配合,可以使词语的运用避免雷同,富有变化;可以使语意显得丰厚,感情显得浓烈。

④意义相反相对词语的配合。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就是反义词,它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关系在词汇中的反映。

汉语有许多固定搭配的词组是反义关系。

意义相反相对词语的配合是修辞的重要手段之一。

反义词的运用,有助于严密、鲜明地表达思想。

用反义词,可以揭露事物的矛盾对立,鲜明地表示自己的爱憎。

利用反义,组成富有哲理的说法,可以使语言生动而且能给人以启迪。

意义相反、相对词语的配合,有时也可以表现不同状况的发展变化。

⑤现代汉语中词语巧妙配合的方法多种多样。

三、本章重要知识点:词语的锤炼、成语四、本章主要问题:1、词语锤炼的重要意义:词语的锤炼,也是一种修辞艺术。

它是指作者根据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从若干可选用的词语中挑选成或提炼出最生动贴切的词语。

词语锤炼的重要性是古今中外的作家所共识的,只有经过推敲的词语,才能流传的更远。

2、锤炼词语的基本要求:1)准确朴实。

锤炼词语首先要求意思要明确。

精选词语,不是专挑华丽的词藻,而是要挑选妥贴、恰当的词语。

只要用词妥贴,最朴实、最平常的词语也会发出灿烂的光彩。

词语的准确与朴实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

汉语修辞学复习重点第⼀章修辞学概说修辞研究的范围,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书⾯语修辞与⼝语修辞,表达⽅式与建构⽅式,积极修辞:刻意使⽤特殊的⽅法或形式(如修辞格),⽣动地表现个⼈的巧妙⽂思。

消极修辞:通过调整语⾳、字词、句式,以及表达的⽅式,从⽽使语⾔达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效果。

表达⽅式和建构⽅式修辞作为表达⽅式——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更好地描绘事物,更好地表达感情的语⾔⽅式。

修辞作为建构⽅式是指——修辞作为⾔语⾏为,通过语⾔表达某种情绪、思想,进⽽影响⼈们的思维和⾏动。

修辞是这两个⽅⾯的统⼀体。

修辞作为建构⽅式语⾔建构的世界与客观世界本⾝是有偏差的,或者只是强调了事物本来的⼀个⽅⾯。

语⾔是⼀种⾏为,⼀⽅⾯为了表达,另⼀⽅⾯为了影响、引导⼈们的思想和⾏为。

如何引导就是修辞策略的问题。

修辞——⼈们依据具体的⾔语环境,运⽤各种表现⼿段、⽅法,有意识、有⽬的地组织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种⾔语交际⾏为。

修辞的原则: 得体性是修辞的根本原则;美辞性是修辞的重要原则第⼆章语⾳修辞汉语语⾳的特点1、元⾳占优势,乐⾳多,响亮悦⽿。

(元⾳响亮、可以构成押韵。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四声分明。

(使语⾳抑扬有致,平仄相配。

)落花⼈独⽴,微⾬燕双飞。

3、汉语以单⾳节语素为主,⼀个字就是⼀个⾳节。

(汉语组合灵活,易于调配节奏。

)是惯⽤语、谚语等熟语。

第⼆节押韵和谐什么是押韵?——韵脚的韵腹、韵尾相同,贯⼝:整齐押韵、快速流畅的⼝语段⼦。

第三节双声叠韵和叠⾳⼀、双声叠韵⼆、叠⾳(叠字)叠⾳美在哪⾥?使表达更加形象⽣动使语⾳更加和谐流畅第四节讲究平仄平声长⽽扬,仄声短⽽抑,交错使⽤,声调错落有致,就会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有时为了平仄和谐,可以适当改变词语的结构。

谐⾳就是对同⾳现象的利⽤。

利⽤同⾳词、近⾳词可达到巧妙的修辞效果三、近义词语的配合1、加强表意,同时起到⾳节匀整平稳的作⽤。

2、避免⾏⽂的单调重复,使之有变化性。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汉语修辞学第一章:概说一.修辞的性质和任务1.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2.修辞的性质: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是由语言本体的交际功能所决定的,并贯穿语言运用的全过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3.修辞的任务: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应用这些知识。

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很有好处。

4.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

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规律经过综合作用后所能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

5.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更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一切逻辑学和风格学。

二.修辞和语言规范1.修辞的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

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规范。

2.语言的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的标准。

3.修辞和语言规范的关系:从整体来说修辞也应当遵循语言规范的制约。

文从字顺,应当是修辞的基础。

当然这也不排斥在特定的场合,由于某种特殊表达需要,故意突破规范,临时作一些创新。

但这跟无视约定俗成的原则,任意破坏语言规范,或者限于表达能力而出现错误,违反了规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三.修辞和语言要素1.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的四个方面的因素是什么?1.事理,逻辑。

就是说要看他的内容合不合情理,合不合思维规律。

2.规矩,习惯。

就是看他合不合词汇语法的规范,合不合大家说话的习惯。

3.情味,色彩。

看他的玉体风格合适不合适,感情色彩对头不对头。

4.声音,语气。

就是看他读起来顺口不顺口,听起来悦耳不悦耳,口气合适不合适。

2.修辞研究的重要课题: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及其规律来完美的表情达意。

3.修辞同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的关系。

1.汉语音节分明,并且有声、韵、调之分,这些语音特点为修辞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可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之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帐押运的句式,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有很强的音乐感。

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02-课件PPT_16_16

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02-课件PPT_16_16

《汉语修辞学》课程第二章修辞手段第四节句式修辞主讲教师:陈汝东教授•说话、写文章,如同量体裁衣,肥瘦松紧,可随意整合。

同样的材料,可做成不同的样式。

同样的意思,同样的词语,可以组织成风格、效果不同的话语。

句式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大科学家牛顿有个传说是:他养了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

他为便利猫的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一小,一大。

他认为大猫不能进小洞,可不知道小猫能进大洞,开一个洞就够了。

这故事是笑学者脱离生活实际,还是笑科学思想方法认死理,不灵活?(金克木《大小猫洞》)有个传说:大科学家牛顿养了两只猫,一大,一小。

为便利猫出入,他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一小,一大。

大猫不能进小洞,小猫却能进大洞,开一个就够了。

这是笑学者脱离实际,还是笑其认死理,不灵活?传说大科学家牛顿养了一大一小两只猫。

为便利猫出入,他在门上开了一大一小两个洞。

他认为大猫不能进小洞,可不知道小猫能进大洞,开一个洞就够了。

不知道这故事是笑学者脱离生活实际,还是笑科学思想方法认死理不灵活。

•黄犬奔马句法工拙论• 1.有奔马践死一犬。

——沈括• 2.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穆修• 3.有犬死奔马之下。

——张景• 4.有奔马毙犬于道。

—《唐宋八家丛话》• 5.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欧阳修同院• 6.逸马杀犬于道。

——欧阳修一、句式的语气变化•按语气,汉语句式可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

话语组织过程中,可以根据表达需要,选择不同语气的句式,以使话语更具效力。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不熟悉拣麦穗的事呢?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拣麦穗的那段往事。

月残星疏的清晨,挎着一个空荡荡的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在那夜雾腾起的黄昏,蹚着沾着露水的青草,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破旧的窑洞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唉,她能想什么呢?!(张洁《拣麦穗》)•感叹句重在突出感情。

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02-课件PPT_19_19

汉语修辞学汉语修辞学02-课件PPT_19_19

《汉语修辞学》课程第三章修辞方法第二节形式化修辞方法主讲教师:陈汝东教授一、两两相对法——对偶•1.对偶的性质•汉语运用中还经常出现字数(或音节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语义相关、两两相对的言语格式,通常称为对偶或对仗。

如果用在节庆中又称为对联、对子,如果出现在楼台亭阁的楹柱(框)上,则被称为楹联。

•①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

•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真。

•2.对偶的类别•对偶按照上下联之间的格律、句法结构、语义等的不同要求,区分为工对(严式对偶)和宽对。

对偶又可根据上下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

正对是上下联各从一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两者相互补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反对。

反对的上下联是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揭示事理。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俄使者);•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纪昀)。

(3)串对。

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联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目的等关系。

串对对词性、句法的要求往往不那么严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深化企业改革,加速经济发展”•3.对偶的功能•(1)对偶的修辞功能•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2)对偶的文化功能•第一,汉语中的对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诗经》、古典诗词•第二,对偶作为汉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使用领域广泛。

节庆、婚丧嫁娶等。

•第三,对偶也是宗教文化和园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第四,对偶是一种文化修养•解缙的故事:“门外千杆竹,家内万卷书。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2019/10/13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余光中《乡愁四韵》)
课件作者:北京大学陈汝东教授,版权所有,未经允 许,严禁转贴、转载
五、风格功能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 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 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 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 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汉语修辞学》课程
第二章 修辞手段 第一节 语音修辞
主讲教师:陈汝东(教授)
Hale Waihona Puke 三、节奏功能• 语音除了上述修辞功能之外,还可 以调节话语的节奏,这主要是通过 音节和停顿进行。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 生意气,挥斥方遒。”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 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 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 (yì)鲛(jiāo)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的《钗头 凤》)
四、语篇功能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新)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新)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一、词语锤炼的重要性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修辞学从筛选、锤炼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从声音、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安排、润色,必然会涉及到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同音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词等),利用词汇的规律准确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一定的用法。

如果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语言交际。

例如某中学的化学试题是要求判断正误:“倍比定律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明的。

”命题教师拟定的答案是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不少学生坚持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观点。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这些学生的观点有道理:“发明”与“发现”不同,因为“发明”是指研究创造出指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发现”则是指通过探索找到前人未知、但它本身却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规律,这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可见,词语的选择在语言的使用中非常重要。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重点讲授了“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第二节)、“成语和成语的活用”(第三节)三个问题。

二、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提出了四个要求:一、准确朴实;二、简洁有力;三、新鲜活泼;四、生动形象。

我们可以把这四点要求分为两个层级,后两个方面是对词语锤炼的更积极的层级要求。

(一)准确朴实所谓“准确朴实”,就是用得合适,具体表现为:其一、准确地反映人和事物的特点。

其二、突出主题或重点。

其三、适合交际语境,用得得体。

其四、突出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

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则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

中性词虽无褒贬色彩,但它与可以通过与褒贬色彩相对而获得修辞自效果。

汉语修辞学教案

汉语修辞学教案

(1)你应该用自己心灵的感受去修辞它。 (2)你这样描写秋夜不合修辞。 (3)我们必须要学好修辞。 答案: (1):修辞活动 (2):修辞规律 (3):修辞学
四、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存在于交际活动之中。
首先,修辞学只研究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问题, 非语言的东西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其次,修辞学只研究同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 言问题,而不研究一切语言问题。
韩非非常重视寓言、笑话、民间故事的修辞作用
《墨子》中说:“通意而后对”,即要知道他人 的意思,然后答对。这讲的是言语交际的切题原 则。
一、古老而年轻的修辞学
两汉的学者曾经热烈的讨论过《诗经》最基 本的修辞手法比、赋、兴。所谓比,就是比 喻和比拟;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辞”,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所用, 有时只是为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的铺叙 事实。
“你放着吧,我来。”
在普通环境和鲁迅的《祝福》中有不同 的理解。在交际活动中,同一个语言形式, 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
同样一个语言形式,运用于不同的交际 环境,与不同的具体对象发生了关系,就会 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思想。如:
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词,叫做《采桑 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应当 明白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是 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 工具,言语是思想的表达形式。
在话语中,词有词的意义,句子 有句子的意义,这都是语言的意义。 语言的意义同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不是一回事。
语言的意义,对使用这种语言的一切人, 包括不同阶级、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 养的人在内,是共同的;而用语言所表达的 思想却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是千变 万化、千差万别的。如:

《汉语修辞学》陈老师所梳理的知识点记录

《汉语修辞学》陈老师所梳理的知识点记录

《汉语修辞学》陈老师梳理的知识点记录
(本记录不一定全面和准确,尚需仔细阅读教材和ppt,仅供参考,所列都是陈老师提到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章节以教材目录为序:
第一章修辞概说
修辞和修辞学的概念,追根溯源、历史演变
修辞观中的几种偏颇
修辞的功能
修辞学及其分支学科
第二章修辞手段
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
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
熟语及其修辞功能
句式及其修辞功能
第三章修辞方法
对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文、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移就等十一种修辞格的辨别和运用
第四章修辞规律
三大修辞规律(要掌握):修辞应符合话语的结构和组织规律;修辞应与言语动机、言语目的相一致、修辞应切合语境。

语体:汉语修辞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要掌握;比较与“文体”、“风格”的不同
语体的分类:先两分后四分;交叉与渗透
风格:概念与分类;会分析不同的风格。

语境:概念,所包含的因素。

(重点理解)
第五章话语建构
话语建构的四个原则或四个层次——正确、准确、适切、恰切。

理解各自所适用的情况,学会运用它们进行话语分析。

第六章话语理解
话语理解的内容(要掌握):话语意义、言语动机、社会角色、个性心理、社会心理
话语理解的原则:言境统一、言实统一、言人统一、言行统一、言德统一
知道修辞学研究的历史、现状、趋势。

在趋势上比较前沿的有公共修辞、国家修辞。

杨月蓉著《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各级语法单位的特点、分类及区别)【圣才

杨月蓉著《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各级语法单位的特点、分类及区别)【圣才

第2章各级语法单位的特点、分类及区别2.1复习笔记一、语素1.语素的辨认(1)语素的含义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①一个语素既有一定的语音形式,也有一定的意义,没有意义的字不是语素例如,“葡、璃、疙、乒”等虽有一定的语音,但没有意义,不是语素。

②语素不能再分为更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大”从语音上虽然可以分析出“d”、“a”两个单位,但各个单位没有意义,不是语素,只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③语素的意义必须与一定的语音对应④合音字应看作一个语素“俩(两个)”、“仨(三个)”等,由两个字的语音合成,包含两个字的意思,但音节固定成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化为两个独立的语音单位与一定意义对应,应看作一个语素。

(2)语素的音节从代表语素的音节数目来看,语素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双音节语素。

①单音节语素占汉语语素的绝大多数,如“太、全、音、语、关、吗、从”;②多音节语素一般是联绵词或音译的外来词,每个音节单独没有意义,必须几个音节合起来才表示一定的意义。

如“伶仃、葫芦、忸怩、蟋蟀、刚果、索马里、布尔什维克”。

(3)构词后缀“儿”儿化是一种类型化的音变现象,“儿”是一个特殊的语素。

①“儿”是在发前一个词根的韵母时加上卷舌作用而成例如,“画儿”(huar),r 不表示一个音素,而是一个标志,表示“画”的韵母应该卷着舌头发音。

“huar”是一个音节表示的两个语素。

②普通话中,儿化形式与非儿化形式相比,意义不同或有细微差别a.儿化可以区别意义或者词性,如“信——信儿”、“盖——盖儿”;b.儿化后可表示细小或有亲切意味的感情色彩,如“球——球儿”、“有趣——有趣儿”。

(4)替代法语素组合“AB”中,如果能用其他成分代替A 跟B 组合,代替B 跟A 组合,并且A 和B 在这些组合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保持不变,那么A 和B 是两个语素。

例如,“拥护”,可以说“拥挤”、“拥戴”,也可以说“保护”、“维护”,所以“拥”和“护”都是语素。

汉语修辞学整理

汉语修辞学整理

汉语修辞学复习整理第二章修辞手段第一节修辞手段及其类别一、修辞手段修辞过程中所用到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语言材料和非语言材料,称之为修辞手段。

(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作、仪态)二、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语言手段:语音(高低长短停顿)、词语(北京、首都的区别)、句子(符合语法规则,语序)、句群、辞格、语篇。

(具体的或者形成固定的格式的:宏观格式——书信,通知;围观格式——比喻,对比。

)非语言手段:文字符号及仪表、表情、体态、动作、音箱等(尤其是当代网络媒体的传播中。

)三、语音、语义及形式手段这是另一种分类。

语音语义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形式主要指语法形式或者说是语法结构。

四、平时手段和艺术手段这是根据修辞手段的功能进行划分的,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动态的、可转换的。

平视手段:是语言通俗明白、准确、平实的,用词语的理性意义;艺术手段:是语言生动形象、庄重文雅、幽默风趣,多用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附加义。

五、修辞手段的行为类别根据言语的行为类别,可以归纳出修辞手段的不同功能类别,完成不同的修辞行为;同一功能列为别中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可以满足不同交际对象和语境的焦急需要。

第二节语音及其修辞功能一、汉语语音的特点声调(平仄、高低,主原音,是语音有整齐的格式)二、谐音(表意)功能、韵律功能(押韵、叠音、双声和叠韵——分别是双音节词的声母相同和韵母相同)、节奏功能(音节数量和停顿方式)、语篇功能(主要是语篇衔接,体现在押韵、反复,如《再别康桥》《乡愁四韵》)、风格功能(最终目的是风格的一致、语音开口大小,诗歌尤为明显)。

总结:语音的修辞主要是在于声响效果,是听觉占主导。

第三节词语及其修辞功能一、词语的修辞功能类别1、语法功能类别: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和叹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2、词语的修辞功能类别:运用角度、来源、风格特征、意义特征——书面语口语词、普通话方言外来词、现代古代词、科技一般文学词、同义反义词、褒义贬义中性词、敬辞非敬辞、谦辞婉辞。

第二章 修辞的原则

第二章  修辞的原则

第二章修辞的原则一、修辞原则修辞原则就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思想情感,在调整、修饰语言时所遵循的标准、准则。

修辞的原则有基本原则与非基本原则之别。

对修辞的原则或基本原则不同的学者看法不一。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这可看作陈对修辞基本原则的一种表述。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明确指出“修辞的原则是:结合现实语境,注意交际效果”。

倪宝元主编《大学修辞》:“修辞的原则最重要的是这样三条:(一)语言材料的规范和变异的适度性。

(二)信息的真实、切题、适量性。

(三)对语言环境的得体性。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从“对象、自我、语境、前提、视点”方面概括修辞的原则,提出:把握交际对象,保持自我本色,同语言环境相一致,明确前提,视点适当。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提出了经济原则、适度原则、得体性原则等,并且将得体性作为修辞的最高原则。

二、修辞的非基本原则修辞某个层面的具体的原则,即非基本原则,如“自我、前提、视点”等。

修辞的非基本原则较多。

简单介绍“自我、前提、视点、适度”等修辞的四种非基本原则。

1、自我原则:保持自我本色所谓保持自我本色,首先是要求使用自己真正懂得的、熟悉的词语,放弃那些似懂非懂的词语。

所谓保持自我本色还有一层意思,即用词造句都要符合自己的身分。

2、前提原则:明确前提前提,又叫“预设”,是现代语言哲学、逻辑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学科中所共同使用的一个术语。

在修辞学中,对“前提”的理解当然是接近于语用学的,主要是指说写者和听读者在这个言语行为之前的共有的知识,经验等等,换句话说,前提是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共同接受的先决条件。

前提在交际活动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到前提这个因素,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繁复和简洁,通俗和艰深,词语、句式、修辞方式的选择,都应当考虑到前提这一因素。

3、视点原则:视点适当视点,就是人们在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运用语言表达时所处的位置,立足点,出发点,或者说就是语言表达的视角。

导学-·-助学-·-促学

导学-·-助学-·-促学

导学·助学·促学——《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巢湖电大刘宗祥教学模式是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具体的体现。

努力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有利于提高电大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校在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系统设计,主辅相成,双优组合,多元促学”的教学模式。

在学校总的教学模式框架下,我们通过对远程开放教育的理论研究,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修辞学》课程远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了一点探索,《汉语修辞学》是一门深入探讨研究现代汉语语言属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尤为重要。

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强调的是“学”,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首先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再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采用能实现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主动的地位。

“导学+助学+促学”三学相结合的开放教育《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模式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而构建的,该模式针对试点项目教育目标、教学实践,对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汉语修辞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方位变革。

“导学”指对学生自主学习该课程给予的具体指导。

“助学”主要指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上提供的帮助。

“促学”是指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监控和评价。

以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理想的教学活动效果,达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

,二“导学+助学+促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一)导学《汉语修辞学》课程导学包括一体化导学和章节导学。

杨月蓉著《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词语的锤炼)【圣才出品】

杨月蓉著《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词语的锤炼)【圣才出品】

第2章词语的锤炼2.1复习笔记一、意义准确生动锤炼词语应以切合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环境为第一要义。

1.准确妥帖的要求(1)锤炼词语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思想内容和语言环境,选用自然贴切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2)必须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其次要能准确理解词义,否则是不可能找到贴切的词语的。

(3)在选择词语时,要仔细辨别词义,尤其是一些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语。

改句:……差不多到了绝望的地步。

(同名,见《杨朔短篇小说选》)原来用“时候”,着眼于时间,后来改为“地步”,着眼于程度,显然表意更准确。

(4)选用词语,要注意与全篇主题密切相扣,要为突出中心意思服务。

2.形象生动在描绘事物时,为了激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我们要选用符合情境的最生动具体、最富表现力的词语,使之真实可感。

(1)简单词语的运用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使用一些简单普通的词语,具有非同一般的表现力。

例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真实地表现出农村荒凉凋敝的景象,显得非常形象生动。

(2)形象描写在表现事物或动作时加上必要的形容描写,可以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

这就要求注意定语、状语、补语以及描述性谓语的运用。

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例如: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脸红起来了。

这样的描写,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好像亲眼见到春天里万物复苏,到处都是葱绿青翠的景象。

(3)运用动作性强的动词在描述动作行为或变化时选用一些动作性较强的动词,也可以使语言显得生动。

例如:那哀叫般的喇叭声打破了静寂的空气,……飞到远方去了,还带着很长的余音拖.在后面。

(4)改变习惯搭配词语之间的意义搭配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但有时为了使语言形象生动,也可以在不影响表意明确的前提下,临时改变词语的搭配习惯,使人产生新鲜奇特之感。

例如:北宋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之所以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把抽象的春意与具体的动作动词“闹”字搭配,使读者感受到春天里百花竞开、百鸟争鸣,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课程第二章修辞手段第二节词汇修辞主讲教师:陈汝东(教授)–(六)词语的行业标示功能–“千年古城被淹没,解密千岛湖下的‘时间胶囊’”–“盘点”、“下课”–“失业痼疾,全球都在开‘处方’”–脑袋、头、头部、头颅–开车、驾驶车辆;刹车-制动;大喘气、深呼吸;潜力股、钻石王老五。

–(七)词语的时代标示功能–“须眉”、“巾帼”、“矍铄”、“耄耋”、“祝融”、“沐浴”、“囹圄”、“觊觎”、“状元”、“之”、“乎”、“者”–非常、很、甚、颇–大众领域中的“同志”、“师傅”、“老师”、“先生”、“小姐”、“夫人”•(八)词语的地域标示功能•地域变体,通常称为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用在全民领域中时,具有特殊效果。

方言词语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它们在交际中具有普通话难以替代的作用。

–“转基因食品悄然登货架,消费者心里犯嘀咕”–“警报时间有时很长,长达两三个小时,也很‘腻歪’。

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轰炸已毕,人们就轻松下来。

”(汪曾祺《跑警报》)–(九)词语的语域标示功能–“激光”、“冰淇淋”、“松下”、“桑塔纳”、“英特尔”、“克隆”、“麦当劳”、“肯德基”、“萨斯”•语音生造的词:“雅戈尔”、“得利斯”、“力波”、“克比奇”——“羚羊角胶囊”•一方面来自它们所指示的事物或现象,比如“冰淇淋”、“英特尔”、“克隆”等等;•另一方面,来自外来词的语音带来的听觉上和语义理解上的新异性。

如“康斯坦郡”、“玛丽”、“娜塔莎”等。

•(十)词语的文化标示功能•宝山区妇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为下岗姐妹再就业架桥铺路,以帮助2400多名下岗女工再就业。

目前,该区74%的下岗女工已走上新的岗位。

–待业、下岗——失业–颜色词:红色、白色、绿色•词语的文化功能,即词语标示一定文化背景信息的功能。

词语的文化标示功能来自其所使用的文化语境。

•(十一)词语的各种附加功能之间的关系•词语的各种附加功能之间具有重叠交叉关系:•一方面,同一个词语可以具有几种附加功能;•另一方面,各种附加功能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一、词语锤炼的重要性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修辞学从筛选、锤炼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从声音、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安排、润色,必然会涉及到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同音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词等),利用词汇的规律准确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一定的用法。

如果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语言交际。

例如某中学的化学试题是要求判断正误:“倍比定律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明的。

”命题教师拟定的答案是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不少学生坚持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观点。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这些学生的观点有道理:“发明”与“发现”不同,因为“发明”是指研究创造出指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发现”则是指通过探索找到前人未知、但它本身却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规律,这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可见,词语的选择在语言的使用中非常重要。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重点讲授了“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第二节)、“成语和成语的活用”(第三节)三个问题。

二、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提出了四个要求:一、准确朴实;二、简洁有力;三、新鲜活泼;四、生动形象。

我们可以把这四点要求分为两个层级,后两个方面是对词语锤炼的更积极的层级要求。

(一)准确朴实所谓“准确朴实”,就是用得合适,具体表现为:其一、准确地反映人和事物的特点。

其二、突出主题或重点。

其三、适合交际语境,用得得体。

其四、突出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

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则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

中性词虽无褒贬色彩,但它与可以通过与褒贬色彩相对而获得修辞自效果。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词语的锤炼主要是对同义词语的选择。

同义词语用得好,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简洁有力简洁有力就是用少量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达到以少驭多、言简意赅的目的。

“简洁有力”,并不是机械地排斥对词句的修饰,而是要注意避免干巴巴的堆砌。

只要与题旨情境相适应,适当地选用一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词语,更有助于增强文章的丰富性。

总之,“简洁”是就语言手段和意义的联系而言的,使用语言时并不一定需要堆砌许多词藻,简洁的语言运用得好,同样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

另一方面,也要根据题旨情境来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新鲜活泼所谓“新鲜活泼”就是要注意选用能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能一下就抓住读者和听者的词语。

要使语言新鲜活泼,就要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功夫。

(四)生动形象生动形象是使用语言时取得交际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

即语言要具体形象,描写事物则使之活灵活现,色彩分明;模拟声音则真切可感,悦耳动听,以期收到绘声绘色的效果。

如果是抒发感情,则要力求将爱憎、悲喜、激昂、柔婉、庄重、诙谐等感情溢于言表,打动读者和听众。

三、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提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成章,积章而成篇。

”指出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词语锤炼的目的在于从众多的表意词语中选择符合题旨情境的最恰当的词语,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词语的锤炼和运用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学习和研究,我国语言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细致。

教材《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一、精心挑选;二、修饰点染;三、巧妙配合。

大家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来体会。

词语的配合,除了要注意在功能上、意义上的搭配之外,还可以从词的附加意义的角度来选择。

在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介绍过词的有关知识。

根据信息内容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词义分为概念义和附属色彩义两大类,其中,附属色彩又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一)感情色彩有些词在表意的同时,还具有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义中表示人的主观评价和的色彩,包括表示肯定的褒义色彩和表示否定的贬义色彩,它们又各自与中性色彩对立。

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中性色彩则是指不含褒贬色彩,但它能通过与褒贬色彩的组合而获得修辞效果。

感情色彩主要通过词义的褒贬体现出来,有时也可以通过词语的搭配或特定的语境表现出来。

汉语中有很多褒义词和贬义词,在使用语言时,如果能根据情境准确地加以选用,不仅有助于表达主观感情,而且还能突出强调事物的特点。

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所使用的词语于情境相协调,这样才不至于混淆感情色彩。

(二)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指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系,一般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类。

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风格色彩。

词语的选择和运用是形成语体风格色彩的要素之一。

一般而言,论说性的政论语体要求庄重严肃,往往多用书面语词;文艺语体中的小说和戏剧台词往往多用口语。

根据语体选择词语,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书面语和口语词语的选用要考虑语言环境,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应当注意,语体风格并非截然分为口语和书面语,纯口语或纯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并不太多,大量的是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中性风格的词语。

在使用语言时,要注意保持语体风格的和谐一致。

如果在口语语体中参进文绉绉的书面语,或者在书面语语体中硬掺进一些俗白的口语词语,就会使表达风格不伦不类,产生不和谐的效果。

(三)形象色彩形象色彩是人在表象和想象的心理活动作用下,在大脑中复现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并非所有的词都具有形象色彩,只有反映具体事物的形貌特征的词才具有形象色彩。

这类词能使人产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联想,例如“望梅止渴”就是曹操利用了词语的形象色彩达到的效果。

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中,选用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可以使语言更生动,给人的印象更具体。

所以,作家在写作时非常重视运用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

一般而言,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大多也具有感情色彩,这与人们对形象本身的感情有关。

不过,这种感情是附属于形象的。

四、成语的特点及其使用(一)成语的特点成语具有形式整齐、音律和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的特点。

汉语成语最明显的特点是四个音节构成的占大多数,占成语的95%以上。

有人对《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作过统计,结果是:它共“收条目17934个。

其中由四音节构成的有17140•个,约占总数的95.57%”。

书面上用四个汉字来记录,基本上都是四字格。

可以说,四音节形式是成语区别于熟语中的其他成员(如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的一个显著标志。

为什么汉语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形式呢?这大概又跟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对称平衡为美,以不对称不平衡为不美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

成语的这种形式对汉语语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代汉语中许多四字格类的固定短语大多从成语发展而来,成为了新的成语,例如扬长避短、一分为二、一穷二白、不正之风等等。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具有音乐美,成语突出地表现了汉语的这一特点。

其音律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成语的四个音节大多是两两相对,匀称整齐,节奏鲜明。

其二、平仄相间,音调高低起伏,具有旋律美。

例如:山清水秀、行云流水、豁然开朗、侃侃而谈。

成语的这个特点,我们通过本课程第四章“语言的声音美”的学习之后,将会体会更深。

成语是人们长期运用语言的结果,它具有结构的定型性和意义的完整性的特点,其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一般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抱头鼠窜”“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反映了汉民族人民对老鼠的厌恶心理,若将其中的鼠改为“兔”、“龟”等,不符合汉民族的心理习惯。

成语形式简练但涵义丰富,极富表现力。

例如“乘风破浪”除了表示迎着艰险、一往无前外,还隐含着“具有远大抱负”的意思,这是一般的自由组合的词语所不及的。

试比较下列两例: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速度极快。

比较可知,例①除了表现高速度之外,还隐含着一种巨大的气势,例②用的是自由组合的词语,表现力明显不及前者。

又如“东郭先生”是明代马中锡《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因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南郭先生”是《韩非子.内储说上》一则寓言中那个“滥竽充数”的人物,比喻无其才而居其位的人。

这些成语表现的都是具有某类特征的人。

成语大多言近旨远,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

例如滴水穿石、唇亡齿寒、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欲速则不达等。

使用成语有助于表达透辟精当,含蓄而深刻,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掌握成语的上述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所介绍的成语的修辞作用。

(二)成语的使用成语的运用除了注意读音要准确外,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把握成语表意的特点,不能望文生义。

有些成语的意义可以从其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上推导出来,例如“山清水秀”、“情深意长”,但也有很多成语的意义不等于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例如“眼高手低”(“眼”:眼界;“手”:能力)。

要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把握成语的整体意义,准确理解成语中古词语的意义。

有的成语的意义保留了古词语的意义,例如“狐假虎威”(“假”:凭借)、“不假思索”(“假”:凭借)、“不学无术”(“不”:没有)、不虞之隙(“不”:没有)、“汗牛充栋”(“汗”:使牛出汗)等等。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错用成语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大多与对成语的意义不理解有关。

例如:“墨守成规”常被写成“默守成规”。

“墨守成规”原是指战国时的墨翟子善于守城,后来称牢固防守为墨翟之守,简称“墨守”,后多用来形容因循守旧。

在使用时,有些人因为不理解改成语的本意,将“墨”写成“默”,“默”是不说话的意思,与“墨守成规”的原意不沾边。

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成语的色彩意义,避免误用。

例如:“他无所不至地关怀我们。

”此例中的“无所不至”带贬义,指什么坏事都做到了,应该为“无微不至”。

又如:“我们今后一定要变本加厉地搞好工作。

”此例中的“变本加厉”也是带贬义的成语,指事情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应当改为“再接再厉”。

五、成语的活用教材P86指出:“成语的活用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将成语灵活地加以运用。

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

原来的成语称为原形,活用的成语称为变体。

”所谓成语的活用,就是临时改变一下成语的结构或意义,即变换一些成分,或者赋予成语以新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的活用又可以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形式的活用主要是指通过增字、减字、换字及变序等手段改变成语的结构,使成语的形式发生变化;内容的活用主要是指改变成语的本来含义和使用场合,或者改变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