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一、词语锤炼的重要性
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修辞学从筛选、锤炼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从声音、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安排、润色,必然会涉及到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同音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词等),利用词汇的规律准确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一定的用法。如果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语言交际。例如某中学的化学试题是要求判断正误:“倍比定律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明的。”命题教师拟定的答案是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不少学生坚持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观点。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这些学生的观点有道理:“发明”与“发现”不同,因为“发明”是指研究创造出指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发现”则是指通过探索找到前人未知、但它本身却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规律,这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可见,词语的选择在语言的使用中非常重要。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重点讲授了“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第二节)、“成语和成语的活用”(第三节)三个问题。
二、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提出了四个要求:一、准确朴实;二、简洁有力;三、新鲜活泼;四、生动形象。我们可以把这四点要求分为两个层级,后两个方面是对词语锤炼的更积极的层级要求。
(一)准确朴实
所谓“准确朴实”,就是用得合适,具体表现为:其一、准确地反映人和事物的特点。其二、突出主题或重点。其三、适合交际语境,用得得体。其四、突出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则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中性词虽无褒贬色彩,但它与可以通过与褒贬色彩相对而获得修辞自效果。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词语的锤炼主要是对同义词语的选择。同义词语用得好,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简洁有力
简洁有力就是用少量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达到以少驭多、言简意赅的目的。“简洁有力”,并不是机械地排斥对词句的修饰,而是要注意避免干巴巴的堆砌。只要与题旨情境相适应,适当地选用一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词语,更有助于增强文章的丰富性。
总之,“简洁”是就语言手段和意义的联系而言的,使用语言时并不一定需要堆砌许多词藻,简洁的语言运用得好,同样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根据题旨情境来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新鲜活泼
所谓“新鲜活泼”就是要注意选用能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能一下就抓住读者和听者的词语。要使语言新鲜活泼,就要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功夫。
(四)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是使用语言时取得交际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即语言要具体形象,描写事物则使之活灵活现,色彩分明;模拟声音则真切可感,悦耳动听,以期收到绘声绘色的效果。如果是抒发感情,则要力求将爱憎、悲喜、激昂、柔婉、庄重、诙谐等感情溢于言表,打动读者和听众。
三、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提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成章,积章而成篇。”指出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词语锤炼的目的在于从众多的表意词语中选择符合题旨情境的最恰当的词语,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词语的锤炼和运用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学习和研究,我国语言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细致。教材《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词语锤炼与运用的方法:一、精心挑选;二、修饰点染;三、巧妙配合。大家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来体会。
词语的配合,除了要注意在功能上、意义上的搭配之外,还可以从词的附加意义的角度来选择。在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介绍过词的有关知识。根据信息内容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词义分为概念义和附属色彩义两大类,其中,附属色彩又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一)感情色彩
有些词在表意的同时,还具有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义中表示人的主观评价和的色彩,包括表示肯定的褒义色彩和表示否定的贬义色彩,它们又各自与中性色彩对立。
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
贬斥、憎恶等感情;中性色彩则是指不含褒贬色彩,但它能通过与褒贬色彩的组合而获得修辞效果。感情色彩主要通过词义的褒贬体现出来,有时也可以通过词语的搭配或特定的语境表现出来。
汉语中有很多褒义词和贬义词,在使用语言时,如果能根据情境准确地加以选用,不仅有助于表达主观感情,而且还能突出强调事物的特点。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所使用的词语于情境相协调,这样才不至于混淆感情色彩。
(二)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指为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系,一般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类。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风格色彩。词语的选择和运用是形成语体风格色彩的要素之一。一般而言,论说性的政论语体要求庄重严肃,往往多用书面语词;文艺语体中的小说和戏剧台词往往多用口语。根据语体选择词语,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书面语和口语词语的选用要考虑语言环境,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应当注意,语体风格并非截然分为口语和书面语,纯口语或纯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并不太多,大量的是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中性风格的词语。在使用语言时,要注意保持语体风格的和谐一致。如果在口语语体中参进文绉绉的书面语,或者在书面语语体中硬掺进一些俗白的口语词语,就会使表达风格不伦不类,产生不和谐的效果。
(三)形象色彩
形象色彩是人在表象和想象的心理活动作用下,在大脑中复现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并非所有的词都具有形象色彩,只有反映具体事物的形貌特征的词才具有形象色彩。这类词能使人产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联想,例如“望梅止渴”就是曹操利用了词语的形象色彩达到的效果。
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中,选用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可以使语言更生动,给人的印象更具体。所以,作家在写作时非常重视运用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
一般而言,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大多也具有感情色彩,这与人们对形象本身的感情有关。不过,这种感情是附属于形象的。
四、成语的特点及其使用
(一)成语的特点
成语具有形式整齐、音律和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的特点。
汉语成语最明显的特点是四个音节构成的占大多数,占成语的95%以上。有人对《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作过统计,结果是:它共“收条目1793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