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PPT课件
2024版年度《教育学原理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作用的对象,它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教育者通过选择、加工 和组织教育内容来影响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则通过接受、理解和内化教育内容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教育者是教育内容的制定者和传授者,他们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组织和传授教 育内容。同时,教育者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教育内容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 审美情趣。
26
智育内容体系构建方法论述
系统性原则
智育内容应涵盖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多个领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发展性原则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设置相应的智育内容;
2024/2/2
27
智育内容体系构建方法论述
• 生活化原则:将智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相结合
14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改革背景
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
教育理念更新与教育目标调整
2024/2/2
15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改革趋势
课程结构综合化、多样化
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
2024/2/2
16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实施个性化、探究化 课程评价多元化、发展化
2024/2/2
2024/2/2
学员B
课程中介绍的教育评估和改进方法 非常实用,对我未来的教学工作有 很大的帮助。
学员C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政 策,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多 元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47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建议
教育学全套PPT课件
2024/1/27
1
目录
2024/1/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教育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 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取向 • 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解读 •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梳理 • 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策略
探讨
2
目录
•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巧分享 •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推进策略
研究
2024/1/27
提问技巧
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 、引导式提问。
表达技巧
清晰表达、情感表达、非 言语表达。
2024/1/27
共情技巧
理解学生感受、表达共情 、提供支持。
辅导策略
认知重构、情绪调节、行 为训练、家庭治疗。
27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推
07
进策略研究
2024/1/27
28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作用分析
塑造孩子性格
02 近代教育学
开始关注教育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能,代表人物 有夸美纽斯、卢梭等。
03 现代教育学
形成了众多的教育学流派,如实验教育学、文化 教育学、制度教育学等。
2024/1/27
6
当代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
01 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 。
02 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 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
2024/1/27
10
价值取向与教育理念探讨
价值取向的含义
教育理念的含义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 、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 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 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和追求。
教育学ppt课件完整版
02
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
根据培养人的客观规律进行文化选择,将经过选择的文 化整合成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
03
教育具有文化创新功能
通过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等途径创造新的文化成果。
教育与科技进步
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通过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等方式促进科技进步。
教育手段
定义 语言手段 实践手段 艺术手段 电化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 的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教育活动中最 基本的手段。
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是巩固和运 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能够丰富学生的 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量。
教育与人口质量相互促进
03
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而合理的人
口结构又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04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概述
01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
规定。
02 03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 向,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 代的教育思想萌芽,到近代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再到现代 教育学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教育学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 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完整版ppt课件
2.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信息传递的延续性不同
将个体经验总结、抽象、提升并化为“类”经验; 将类化的经验再转注给每个社会个体,是个体获得“类”的经验而“类化”
3.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时间延续性不同
动物的教育止于个体的生理成熟; 人类的教育贯穿人生始终,“终身教育”
“教育”的词源
1.我国古代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 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 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19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社会化 ③教育的生产化 ④教育的民主化 ⑤教育的国际化 ⑥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⑦教育多元化
20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念)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 教育规律: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
4
• 教育的三要素 •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 括学校教师、设计和编写教育计划、教科 书的人员、教育管理者及教育活动参与者。
•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
类学校的学生。
•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
(一)原始教育
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育具有同一性
2024版年度教育学PPT课件
德育方法
采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 实践锻炼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德育。根据受教 育者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德育内容的特点, 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
2024/2/3
19
德育评价及改进策略
德育评价
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德育评价体系,对 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 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结果全 面、准确。
31
当前教育改革热点问题剖析
1 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问题 如何协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问题 如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保障每个 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问题 如何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壁垒,实现两种 教育类型的有效衔接。
2024/2/3
改进策略
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德育目 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策略。加强 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德育
质量。
20
05 师生关系与沟通 技巧
2024/2/3
21
师生关系类型及特点分析
专制型师生关系
放任型师生关系
民主型师生关系
情感型师生关系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服 从,缺乏双向交流。
教学手段
包括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等)和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这些手段可相互补充,提高教学 效果。
2024/2/3
15
04 德育原理与实践
2024/2/3
16
德育概念及目标设定
德育概念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 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 教育活动。
教育学完整ppt课件
教育与文化承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教 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遗产,促进文 化创新和发展。
教育对文化融合的作用
教育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 理解,推动文化的融合和多元发展。
教育对文化选择的作用
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和时代精神对文化 进行选择、整理和提炼,将优秀文化 遗产传递给下一代。
通过口头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 技能等。
01
03
讨论法
组织受教育者围绕特定问题进行讨论 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深度思考。
示范法
通过教育者或优秀学生的示范行为, 引导受教育者学习和模仿良好行为习 惯和品德风范。
05
04
实践法
组织受教育者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 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
教育学完整ppt课件
目录
• 教育学概述 • 教育的基本要素 • 教育与社会发展 • 教育与人的发展 •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 课程与教学论
01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 育价值观为引导,形成描述、阐释、预测和指导教育实践的综合性知识体系。
0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01
02
03
04
定义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 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
教育影响的人。
知识传授者
将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受 教育者。
引导者
引导受教育者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
力。
榜样
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良 好的品德和行为榜样。
受教育者
定义
教育学-图文全套课件
教 育 学 建 设 : 一 是 教 材 出 版 , 1978-1990 年 共 出 版 了 111本教育学教材,但大同小异;二是教育学专著出版, 一批教育学著作及丛书出版;三是教育学工具书资料书的 出版:教育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教育 年鉴,教育学文集等;四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成果 的出版;五是外国教育学专著及教材出版。
2.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一般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 学科形成的标志。
明确指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 创办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用以研究和实践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906年缪文功《最新教育学教科书》,标 志中国教育科学的诞生,并逐步建立起最 初的基础。
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
章程》,标志着近代学制开始建立。
2.效仿欧美阶段
杜威思想的影响:1919-1921年杜威来华, 实验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传播达到高峰, 教育学内核普遍进入我国编著的教育学教 材中,在教育实践界也产生了极大反响。
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取了突出性的成就。他写出了被认 为是第一本真正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在该书 中他提出了:
1.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 术”。
2.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思想。
《大教学论》被看成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从此人们开 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3.道家
“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教育学原理全套精品课ppt课件
课件•教育学概述与发展历程•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取向•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德育、美育和体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巧•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目录01教育学概述与发展历程教育学定义及研究对象教育学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它关注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学发展历史与流派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科学化发展阶段等多个时期。
在古代,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哲学、政治、伦理等著作中;近代以来,随着教育实践的丰富和教育科学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主要流派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理论,如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
这些流派和理论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丰富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关注教育公平与质量当代教育学研究越来越关注教育公平与质量问题,探讨如何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研究当代教育学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国际化趋势,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问题,推动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技术革新当代教育技术的革新对教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线教育、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育模式不断涌现,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实践领域。
当代教育学研究趋势02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取向1 2 3培养人的总目标,规定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的定义包括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
2024版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目录CONTENCT •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整合•教育评价改革及其实践应用01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教育学定义、研究对象及方法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实践课程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等。
学科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
旨在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国内外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小学教育现状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在普及程度、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观念落后等。
国外小学教育现状国外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小学教育发展趋势未来,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也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
02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世界,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
教育学(小学)ppt课件
科学
自然、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
体育与健康
运动技能、健康知识等。
04
艺术
音乐、美术等。
小学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分析学生需求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每门课程和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有针对性。
小学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表。
发展性策略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形 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 增强心理素质。
合作性策略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形成教育合力。
06
小学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
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民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民主精神,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高效性原则
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无效劳动,使学生得到 更好的发展。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挑战
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避免应试教育的倾向。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
如何应对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本 质、目的、制度、内容、方法等 方面。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教育学
主要探讨教育的目的、内 容和方法,代表人物有孔 子、苏格拉底等。
近代教育学
开始关注教育的科学性, 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 尔巴特等。
现代教育学
最新《教育学》(全章节)课件ppt课件-2024鲜版
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意义
有利于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素质;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 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06 课程与教学论
校园文化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道 德讲座、艺术展演等,营造良好的德 育和美育氛围。
2024/3/28
30
德育与美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探讨
• 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024/3/28
31
德育与美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探讨
01
02
03
引导学生发展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 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需要关注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能力、情 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具备专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教育理 论和教学技能,同时还应不断学习和 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教育发 展的需求。
34
学生群体特征分析及个体差异关注
2024/3/28
强调艺术实践和审美活动在 美育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 艺术创作、表演、欣赏等实 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创造力。
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多种智 能和潜力,美育应关注学生 的个性差异和多元智能发展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和 审美活动。
2024/3/28
29
德育与美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探讨
课堂教学
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系 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艺术知识 。
教育的价值在于为个体和社会提供发展 的动力和方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学全稿ppt课件
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严格选拔
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 ,选拔具有优秀学科 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的教师。
培训提升
定期开展各类培训活 动,提高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
激励保障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保障教师的合法权 益和职业发展空间。
动态管理
实施教师动态管理制 度,根据教师表现和 业绩进行调整和优化 。
智育为重
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智 力的培养,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
体育为基础
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 和体育锻炼,培养学 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
精神。
美育为补充
关注学生的审美教育 和艺术教育,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
力。
03
教育内容与过程
课程设置原则及体系结构
01 课程设置原则
包括整体性、连贯性、科学性、适应性等原则, 确保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法等内容,我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技 巧,对于提高我的教学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教 育的重要趋势,为教育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教学方式。
个性化教育与终身学习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终身学习也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为人们提 供持续学习的机会。
02 课程体系结构
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等多个层次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03 课程内容选择
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实用性,同时关注 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01
02
03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 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
教育学ppt课件
活性、创新性等。
课程发展的阶段
介绍课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 初步设计、试行、修订完善等, 以及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
决方法。
课程评估与改进
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 并及时改进,以确保课程的有效
性和合理性。
教学策略与方法
内涵
教育学关注人类教育现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方面,并深 入研究教育与人、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关系,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教育学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教育实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们开始对教育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逐渐形成了教 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普及化是教育学发展 的长期目标。
详细描述
教育公平关注不同地区、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获得公平 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普及化意味着 教育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面向全体人群,实现 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行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人本主义学习 理论则强调个人经验和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教学理论
总结词
教学理论是探究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和 技能的理论基础,它为教育者和教师提 供了指导和建议。
详细描述
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个人层面上的教育目的是帮助个体实现 自我价值,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增强个人竞争力。社会层面上的教育目的是培 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教育学的ppt课件
案例二:某教师的课程设计案例
总结词
创新的课程设计理念
详细描述
某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总结词
课程设计的实施与效果
详细描述
该教师精心组织课程实施,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师生 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 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育方式单一
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考虑 ,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育改革问题
1 2 3
改革方向不明确
当前的教育改革方向不够明确,导致各级各类学 校和教育机构在实践中难以把握方向。
改革措施不落地
一些教育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 难以真正落地,这使得教育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 。
05
教育学的挑战与对策
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在许多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城市和富裕地区,而农村 和贫困地区则资源匮乏,这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师资力量分布不均
优秀的教师往往集中在城市学校,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难以 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这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能力差距大
跨国教育
开展跨国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 更多国际化的学习机会。
全球视野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能力,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求
。
教育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 学计划和方案。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 发现知识。
多元评价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
教育学ppt课件分享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将更受欢迎,学生可以在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跨学科整合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鼓励学生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 能。
终身学习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必然选择,教育 体系也将更加灵活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THANKS
实践技能培养
社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为孩子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孩 子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教育有助于孩子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 和合作。
家校合作共促孩子成长
信息沟通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家长 和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 ,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 和生活情况。
教育理念统一
家校合作有助于家长和 教师统一教育理念,形 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 孩子的成长。
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 核心内容。
教育功能分类与实现途径
教育功能的分类
教育功能的优化
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其中个体 功能又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通过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等途径优化 教育功能,提高教育效果。
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通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等实现教育功能。
价值取向在教育中体现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如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2
教育目的、功能与价值取 向
教育目的及其层次结构
1 2
教育目的的定义
培养人的总目标,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 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包括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 程目标及教学目标。
3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的教育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活动,产生 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它的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 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
• 正因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 动与动物抚育后代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认识这一点非常 重要,可以使我们从社会的高度研究教育,而不是从生物 的水平上研究教育,从而揭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规律性联
• 3、评价
•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
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
问题提出来的。它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它的提
出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向科学解释方向发展。
• 但是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 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 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没有 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有区分 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别, 混淆了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 社会主义社会与教育 •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 1、打破了教育上的阶级限制,为实现教育平等创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五节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
•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 二、教育的词源 • 三、教育的定义 • 四、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 五、教育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
• 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ěre”则 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 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 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 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句。在古代“教”的甲骨文及金文写法是写法 .doc。“学”的金文写法是“学”.doc
明的阶级性。 • a统治阶级掌握学校领导权,只有统治阶级的子女
才能进入学校 • b培养目标 • c教育内容 • 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 • ③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 ④学校制度尚不健全
封建社会:
1 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者农 奴声誉劳动的社会制度为基础;基本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 民阶级;经济形式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产阶级教育学者所受的永恒不变的范畴。当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两者的关系变了,教育形态也必然发生 改变。
•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根据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建立在其 上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划分社会发展历程:原始社会 古代 社会 现代社会
奴隶社会
相应的有教资育本发主义展社的会阶段:原始教育
系。
• (二)、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活动同其他的社会活动的区别是什么?可以从两个维 度去区分 :对象和目的
• 活动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是人,活动的对象也是人,是 一种“人—人”关系。但能否说,施动者和受动 者都是人的活动就是教育呢?显然不能。因为其他 也有一些活动的施动者和受动者同样是人。这种 对象上的不同虽然划清了同许多社会活动的界线, 但仍不足以满足区分的要求,还不是教育活动的 质的规定性。
•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 第一类: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 刻的思想转变过程,像“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 一次深刻的教育”中的“教育”。
• 第二类: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像“你的孩 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中的“教 育”。
• 第三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如“教育是 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中的“教育”。
•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构建了一个以教师、 教材、教室为中心,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 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严密的教育学体系。
• 杜威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提出了儿童 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他认为教育不是为 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即 生活”
• ,“学校即社会”。
• 在中国教育界长期受韩愈《师说》的影响,认为 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建国后,受苏 联
•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教育的起源 •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教育的起源
•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目 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 或者顺从于天。
• (二)生物起源说 1、代表人物:沛西·能 斯图尔诺 2、观点:教育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中,人类社会 的教育是对动物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 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 二 “教育”的词源
• 英语中,教育是“education”;在法语中,教育 是“éducation”;在德语中,教育 “erziehung”三者均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 。 “educare”
• 是个名词,它是从动词“educěre”转换来的. “educě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ěre”合 成的。
• 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认为教育就是有目的、 有计划地培养青年一代的活动,它具有历史性、 阶级性。
• 叶澜提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 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 扈中平提出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 十二所高校主编的《教育学基础》中认为教育是
• 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 化的实践活动。
2 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特征
①学校教育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
第一级国子学只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
• 官学
第二级太学只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 第三级四门学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
第三级只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 ②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多
(三)现代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 • 1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特征 • ①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双轨制,学校阶级性隐蔽化 • ②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 ③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 ④教学内容丰富化
• 孟禄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 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 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 生的目的性行为。如果教育是依赖于儿童的模仿 本能,就使得教育者无用武之地。
• (四)劳动起源说 1 主要集中地:前苏联和中国
• 2 观点:(1)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 ⅰ人类劳动的进行 • ⅱ语言的形成 3 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
• ①教育的无阶级 • ②教育的非独立性 • ③教育的原始性
(二) 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 1 奴隶社会的特点:出现金属工具,出现私有制 2 学校的出现: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我
古代教育
社现会代主义教社育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的教育 封建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1 原始社会特征: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共产主义的生活方
式、巫术性质的原始舞蹈和严格的仪式性的知识 2 教育的产生 (1)教育行为产生的三个基本要素 • 具有经验的人扮演教育者的角色 • 学习他人经验的人扮演受教育者的角色 • 经验就是教育的内容 • 总之教育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
• (三)心理起源说
1、代表人物:孟禄
2、观点:在原始社会中尚未有独立的制度化的教育 活动,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 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3、评价: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淡化了教育的生物性, 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奠定了教育必须具备心理 前提的理论。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 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 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
•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 这里的“人”是指任何年龄阶段的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 青少年;
• 这里的“培养”是中性词,既包括积极的作用,也包括消 极的作用。
• 五 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内容 教育活动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
一、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广义的教育 者是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 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 者。包括各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 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发展 的主体。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 活动,缺少了受教育者,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
三、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 系和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 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 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 文化成果的结晶。体现为各种信息载体、教育环境、 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教育活动方式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 式方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 定意义上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 身。
以培养人为目的而组织的包括生产劳动在 内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 定,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 (1)教育者是主导者,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 能展开,学习者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2)没有 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和学习、发展 的主体;(3)没有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活动就成了 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现。因此, 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 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各个要 素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 课本定义:p26
四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要回答教育的本质特 征是什么,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有什么不同,即 讨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