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独”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的妙处。
【答案】(1)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解析】【分析】(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描绘了夜深人静,诗人月下独坐,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独坐幽篁里”,这句话的意思是: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
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把握,首先明确诗歌内容,找出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体会表达的作者感情。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结合诗句内容,明确句意,揣摩写出的内容。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表达的感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杜甫糝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________。
语文人教彩色版七年级下册(2014年1月修订)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诗词赏析
初一语文古诗诗词赏析1.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
2.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答:3. 《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5.《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7.《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8.《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译文: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题解: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
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词注释: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馆》译文: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之一: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之二: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释】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发:出发。
4.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7..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8.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10.夜:今夜11.影:月光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一、山中杂诗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不能。
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
所以不能改。
4、诗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二、竹里馆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四、春夜洛城闻笛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逢入京使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语文人教彩色版七年级下册(2014年1月修订)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诗词赏析
初一语文古诗诗词赏析1.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
2.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答:3. 《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5.《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7.《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8.《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课9 木兰诗 课件(共29张PPT)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从军多年,经历了千 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 的胜利归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 坐坐。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 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插入修辞手法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述谨慎、聪明、
离;双兔傍地走,安能勇敢、能力不逊于男
辨我是雄雌?
子的议论句是:
。
七嘴八舌谈收获
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哪个同学起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作业:
必做: 快乐背一背《木兰诗》。
选做: 任选诗中的一个画面进行想象扩
展,写成300字左右的 小短文。
采用了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 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 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译一 译(注意整体意思)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轻松听一听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 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PPT)
诗歌赏析 岐王宅里寻常见, 追忆昔 崔九堂前几度闻。 日情谊 正是江南好风景, 述今相
抒发了世事难料 人生无常的感慨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逢感慨
“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 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 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 含蓄。
约客
宋· 赵师秀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715--770)的诗气 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 丽、热情澎湃。与高适不同 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 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 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 基调。
路漫漫 涉边塞,思故乡 表达了诗人远 泪不干 涉边塞思乡怀亲之 无纸笔 捎口信,话平安 情怀 报平安
幽草 黄鹂 春潮 野渡
涧边生 深树鸣 闲淡宁静 “怜” 雨急 悠闲恬淡 为诗之 舟横 眼
特点:以景写情,借景述意
《江南逢李龟年》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 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 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 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 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 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 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 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安史之乱后) 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 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不知从哪儿传来悠扬的笛声, 它随着春风飞入整个洛阳城。 倾听才知是一曲《折杨柳》, 谁能不勾起思念故乡之情呢!
《折杨柳》:古乐曲。古人别离,折 杨柳相赠,以寄托伤离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赏析诗歌
晚春 韩愈 草 树 知 春 不 久 归, 百 般 红 紫斗 芳 菲。 杨 花 榆 荚 无 才 思,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飞。
合作学习
思考问题: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 手法?哪些字用得好?请赏析。
明确答案
用了拟人修辞格。“草树”,各种花草树 木,没有生命,写草树“不久归”,“知 春”,把草树当人写。一个“斗”字,把 花草树木写得更有情趣,赋予了人的思维、 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斗”用得很 好。
赏读今人描写春天的句子,朗读进入情景
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 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 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 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牵动, 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 的茎做柳笛呢!他们的笛声吹出了心里 的幸福和快乐。
赏读今人描写春天的句子,朗读进入情景
赏析诗歌
课外链接二
这首诗平易中见创新,颇富风趣,想象奇特,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 能解,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以 及极富超前的思维
末二句尤其耐人寻味,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 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网文,文学座上宾文)
诗歌情感
赏析诗歌
课外链接一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 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逊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 飞舞,加入留春的行列。
诗人体察事物细致入微,挖掘潜在的花事秘密,反一般诗人怀晚春迟暮之感, 临摹花草灿烂的情景,展现出晚春满目风采的蓬勃气势,寥寥几笔,便给人 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ppt课件(64页)
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
3、《木兰诗》中除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之外,还有哪些诗句用了哪些“互文”的修辞手法?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诗歌除了运用“互文”以外,还运用了哪些修 辞方法?试举例说明。
…女 亦无 所忆
问女 何所 反 思… 复
渲 染 临 行 紧 张 气 氛 排 比 、 互 文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 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人,花木 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 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 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这一英 雄形象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 民歌的绝唱。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 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 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 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 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 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或在 门旁,泛指在家中。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 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 布梭(suō)子。 惟:只。 句意: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一阵阵的叹息。
句意: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 路,傍晚到达燕山头,听不 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 能听到燕山胡马的马叫声。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 里,奔赴战场。 戎(rïng)机:指战争 。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 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 ,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越过。
句意:木兰不远万里 奔赴战场,像飞一样 越过关塞和群山。
例如: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鉴赏(七年级)》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 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主题】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之情; 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 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 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初中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 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 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 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 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
此句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正是诗人自己。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 切。
反问的语气使这种感情表现得更加浓烈。
感悟诗情
文章的主旨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诗歌主旨
晚春 韩愈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 唐宋八大家” 之 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 “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 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 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 时作者已年近半百。 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 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 不得志的时候。
李白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 太白集》传世,诗作多是醉时所写。 他的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 发白帝城》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即 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在夜深人静之时,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 故园情,因作此诗。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 龙钟泪不干” 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 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仅掩面 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学习小贴士:时代背景 长安家园 西征
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
三、疏通文意——悟诗意
2.请你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 平安”后两句的细节写出来。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二)
⼈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泊秦淮杜牧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的清辉洒在⽩⾊沙渚之上。
⼊夜,我将⼩⾈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陵歌⼥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树后庭花》。
赏析:这⾸诗是诗⼈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运⽤⽅⾯也颇见⼯夫。
⾸句写景,“烟”“⽔”“⽉”“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幅朦胧清冷的⽔⾊夜景,渲染⽓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
秦淮⼀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
因此昔⽇那种歌舞游宴的⽆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此时的思绪之中。
后两句由⼀曲《⽟树后庭花》引发⽆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对“商⼥”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迷的达官贵⼈,即醉⽣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管世铭甚⾄称其为唐⼈七绝压卷之作。
诗⼈深夜泊⾈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
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与诗⼈⼼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
这是⼀⾸触景⽣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醉⽣梦死的腐朽⽣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纵情声⾊、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夜泊秦淮,在茫茫沙⽉、迷蒙烟⽔中眼见灯红酒绿,⽿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情,顿⽣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下的晚唐命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七:古诗文阅读 课件ppt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答案】这个人一定是听说了这件事才请求觐见,又希望得到我的 奖赏。 23.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赞同。宋元君作为一国之君喜怒无常,高兴时赏 赐艺人金帛,不高兴时就随便关押百姓,处以极刑。由此可见,他并不 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六)[17株洲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13.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_忧国伤时_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 度作答) 14.诗歌第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 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对比鲜明, 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案】你现在当权掌管政务,不能不学习。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答案】(对于)有志气的读书人分开多日,就应当用新的眼光来看 待。 3.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个人各自的形象特征。 (1)孙权:__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近人,有幽默感的一位明 君。__ (2)吕蒙:__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__ (3)鲁肃:__忠厚的长者。__
16.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作简要赏析。 【答案】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此句运用了反衬手 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 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运用夸张手法,将 “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 (八)[17金华中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共10张PPT)
一 、 古 代 两 河流域 文明 地理位置:亚洲西部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气候特点:干旱少雨
文明历程文明的奠基者:苏美尔人国家的建立:公元前350年出现很多小国。公元前24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在后来的18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文本背诵名句理解源自默写自 测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赏析:“一山放出一山拦”把山变 莫言下岭便无难, 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 ________ 赚得行人错喜欢。 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 ________ 政入万山围子里, 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 ________ 一山放出一山拦。 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 ________
二 1
4
、古巴比伦王国:、时间:公元前18世纪2、人物:汉谟拉比3、建立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法典。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时期。
三 、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 法 典 内 容 : 《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 原 文 刻 在 一 段 高 2.25米 , 上 周 长 1.65米 , 底 部 周 长 1.90米 的 黑 色 玄 武 岩 石 柱 上 , 故 又 名 “ 石 柱 法 ” 。 282条 , 现 存 于 巴 黎 卢 浮 宫 博 物 馆 亚 洲 展 览 馆 。 《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 由 序 言 、 正 文 和 结 语 三 部 分 组 成 , 序 言 和 结 语 约 占 全 部 篇 幅 的 五 分 之 一 , 语 言 丰 富 , 词 藻 华 丽 , 充 满 神 化 、 美 化 汉 谟 拉 比 的 言 辞 , 是 一 篇 对 国 王 的 赞 美 诗 。 正 文 包 括 282条 法 律 , 对 刑 事 、 民 事 、 贸 易 、 婚 姻 、 继 承 、 审 判 等 制 度 都 作 了 详 细 的 规 定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一句:山际见来烟,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际:边际。
○以“见”写存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现,灵动了景色,增添了人气。
二句:竹中窥落日。
窥:从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窥”呼应了前一句的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见”,生动地再现了夕阳余晖疏朗地洒落竹林的情景。
三句:鸟向檐上飞,向:从,在。
檐:屋檐。
○用“向”不用“于”,借词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的多义性所带来的暗示,激活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诗意的表达。
四句:云从窗里出。
○这正是山居不可思议的神奇景象。
本有的突兀感在前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三个诗句的铺垫下,自然熨帖,不露半点神来的痕迹。
译文: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题解: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
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山中杂诗映入眼帘的——是暮色里蔼蔼的山岚,陷入竹隙的——是落如缓缓的画卷。
鸟儿悠闲地飞向人家的房檐,从窗口缓缓飘出的是一丝淡淡的云岚。
赏析一: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
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
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
涉边塞,思故乡
泪不干 无纸笔 报平安 捎口信,话平安
表达了诗人远 涉边塞思乡怀亲之 情怀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 既有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 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0后), 唐代诗人,曾在苏州做地方官, 后人称他“韦苏州”。他的诗以 简洁朴素的语言歌咏水景物,抒 写田园生活的乐趣;也有一些反 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自坐在那里,他面前摆放着一架琴。诗人 一边弹着琴,有时“长啸”,似乎是在抒 发内心的孤独和苦闷。然而诗人内心的孤 独和寂寞又有谁能明了呢?只有天上的一 轮明月在陪伴着他。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半轮秋月悬挂在峨眉山巅。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 夜发清溪向三峡,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品味诗歌
一、二句写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 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 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三、四句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 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 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 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 不舍,写出别意。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 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 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 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 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文大意】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 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 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 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 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 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 一朵……
【诗文欣赏】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 时令。“黄梅”、“雨”、“池 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 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 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 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 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 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 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 “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 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 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 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 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 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 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 了。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
幽草 涧边生 黄鹂 深树鸣 春潮 雨急 野渡 舟横
闲淡宁静 悠闲恬淡
“怜” 为诗之 眼
特点:以景写情,借景述意
《江南逢李龟年》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 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 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 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 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 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 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 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安史之乱后) 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 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折杨柳》:古乐曲。古人别离,折 杨柳相赠,以寄托伤离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 借笛中吹奏
的《折杨柳》 曲,表达诗
感 人对故乡的
思念之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715--770)的诗气 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 丽、热情澎湃。与高适不同 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 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 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 基调。
中”这一主题。句句写景,句句有
情。
——特点
竹里馆
唐·王维
• 独坐幽篁里,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 弹琴复长啸。 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 • 深林人不知,竹林里僻静幽深,没人知晓我在做
什么,
• 明月来相照。 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
我。
品味感情 感受意境
• 景:优美 高雅 • 情:宁静 淡泊 • 画面: • 一片宁静、幽深的竹林里,一个人独
• 在夜色中我从清溪泽出发,奔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洲。
• 到了渝洲看不见你,多么想念啊。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知从哪儿传来悠扬的笛声, 它随着春风飞入整个洛阳城。 倾听才知是一曲《折杨柳》, 谁能不勾起思念故乡之情呢!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 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 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 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 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 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 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 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 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 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 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 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 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 诵的名句。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 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 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山中杂诗
梁·吴均
❖ 山际见来烟, ❖ 高高的山顶上飘来轻烟, ❖ 竹中窥落日。 ❖ 竹林中能看到落日的余辉。 ❖ 鸟向檐上飞, ❖ 鸟儿在房檐上飞。 ❖ 云从窗里出。 ❖云朵从窗子里飘出来 。
赏析
• 本诗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
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
闲适心情。
——主题
• 本诗歌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
诗歌赏析
岐王宅里寻常见, 追忆昔 崔九堂前几度闻。 日情谊
正是江南好风景, 述今相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逢感慨
抒发了世事难料 人生无常的感慨
“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 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 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 含蓄。
送 灵 澈 上 人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