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反射区按摩顺序、手法、注意要点

合集下载

足部62个反射区介绍

足部62个反射区介绍

足部62个反射区介绍足底反射区1肾上腺【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距跖骨头近心端一拇指宽处。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半握拳,示指弯曲,以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深部按压,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心律不齐、休克、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症”)、风湿病、关节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高血压、低血压、阳痿、下肢无力、哮喘等。

2肾【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近跖骨底处。

即肾上腺反射区下一横指处。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半握拳,示指弯曲,以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顶点施力,向足跟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泌尿系统病症(如排尿不畅、淋漓不尽、各种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肾结石)、高血压、头痛、风湿性关节炎、阳痿、不育、水肿。

3输尿管【反射区位置】自双足足底肾反射区斜向内侧,至足舟骨内下方,呈弧形带状区。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半握拳,示指弯曲,以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肾反射区向膀胱反射区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输尿管狭窄等泌尿系统疾病。

4膀胱【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内踝前方,足舟骨下方,拇展肌内缘旁。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半握拳,示指弯曲,以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压,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肾、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膀胱炎等膀胱疾病,前列腺疾病,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醉酒等。

5额窦【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10个足趾趾端。

右侧额窦反射区在左足,左侧额窦反射区在右足。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半握拳,示指弯曲,以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顶点施力。

拇趾:自外侧向内侧横向按摩;其他足趾头:从趾端向趾根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足弓 1.内足弓:后跟底至第一跖骨头 2.外足弓:后跟底至第五跖骨头 3.横足弓:由第一至第五跖骨头 内侧足弓中心点位于距骨头部: 即紧贴舟骨的地方。 舟骨位置: 内侧脚眼下前方 后跟成外翻状会更易见
足部简介一只脚:26块骨 一双脚:52块骨 差不多是全身骨骼总数 之1/4(共206块骨) 内及外侧之分别 靠近拇趾为足部内侧 靠近尾趾为足部外侧
二、足部按摩的作用原理 1、神经反射的作用 2、血液循环原理 3、生物全息原理 4、经络原理
神经反射作用
对足部反射区的按摩,实质上是对于机体表面某些 敏感点或敏感带所施加的一种物理刺激(表现为可 使机体局部组织发生形变的压力)。根据神经反射 理论,这种外来的刺激必然要引起机体有规律性的 适应性反应。 对足部反射区所施加的压力,作用于足部的表面, 影响及于皮下。这里分布有许多由神经未梢构成的 触觉感受器、压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还有毛细 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由于施加压力进行按摩,使皮 层中的结缔组织、深层的肌肉组织受挤压,使血管 和淋巴管受挤压。当压力达到一个临界强度(阈值) 以后,触觉及压觉感受器开始通过躯体传入神经向 神经中枢发送神经冲动。
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足与内脏的关系
反射区分布规 律
一、足底是内脏, 足背是躯面,足内 是脊中,足外是四 肢,足跟是盆腔。
二、上下对应,头 部交叉,同左同右。
反射区分布规律
足底是内脏:
代表的脏腑器官,如心、 肝、脾、肺、肾等。
足背是躯面:
代表躯体和颜面部,如 肋、面部等。
反射区分布规律
促进循环作用
足部按摩所起的作用,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能促进血液的循环。 据陈茂松先生报告,他们曾测量过一位女性和一位男性,血液 在血管中流动的平均速度为(女)每秒12.5厘米,(男)每 秒14厘米。对足部按摩15分钟之后,血液流速增为:(女)每 秒29厘米。(男)每秒22厘米。与此同时,脚的表面温度也升 高了。据用红外线测量,在按摩之前,脚尖的温度为20一22℃, 脚掌为28℃;按摩15分钟之后,脚尖为26一28℃,脚掌为 34℃;按摩30分钟之后,脚尖为34℃,脚掌为37℃。对足部 的按摩不但使足本身的表面温度上升,而且测出小腿与手部的 温度也升高了。对脚部按摩15分钟之后,被按摩者的手指温度 增为30一32℃,手掌温度为34℃,小腿温度也在34℃以上。 以上数据表明,足部按摩确实促进了血液循环,不仅促进了 局部的循环,而且促进了全身循环。

足部反射区的施术程序

足部反射区的施术程序

足部反射区的施术程序:一放松程序1 放松小腿部(指揉掌根:揉,叩击)施术时间大约为65秒具体要求:拿揉小腿3次,整理3次,轻叩小腿内侧3次,轻叩小腿外侧3次。

顺序自上而下,动作要轻柔,圆滑。

2 抹按摩油(均匀涂抹)时间约为20秒具体要求:涂抹要均匀,足背,足掌,足趾,足跟,上至内外踝,轻轻抹擦。

3 掌心搓足跟(以热为度)时间约为20秒具体要求:动作涵盖抹,搓,理,以术者感到掌心有热感为度。

4 捏揉跟腱部并理抹及理抹内外踝部时间约为30秒具体要求:捏揉各3次,理3次,内外踝按揉各6次,动作轻柔,圆润。

5 横搓足部竖搓足部时间约为15秒动作要求:动作要均匀,手法熟练。

6搓足趾扳压足趾理抹足趾时间约为20秒动作要求:动作轻柔,协调,熟练。

7摇踝关节屈踝关节叩击足跟时间约为15秒动作要求:摇动时范围不宜过大,屈踝时轻轻拉伸踝部肌腱为度。

二足底側程序A :头胸部:1 过渡手法:时间约为25秒a 双掌挤揉足掌部b 单掌擦热足心部c 拇指按揉足心并往返推抹(以热为度)d 拳旋足底并立拳抹2 检查心脏(2-6kg)时间约为5秒3 开门(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动作要求:缓慢,均匀,渗透,从肾上腺开始至膀胱抹推3次4 检查额窦(五足趾端部)时间约为30秒动作要求:以食指或拇指的掌指关节轻轻刮压点反射区5 检查脑垂体刮压大脑时间约为30秒动作要求:轻轻点揉反射区3次,刮压6次6按揉小脑,脑干时间约为5秒动作要求:轻轻按揉6次7 推抹颈部,三叉神经时间约为20秒动作要求:颈部反射区推揉各3次,三叉神经反射区推5次8 推抹鼻子约为5秒动作要求:轻轻推抹5次9 检查眼睛和耳朵时间约为85秒动作要求:a 点揉眼睛和耳朵反射区b 拇指来回搓各3次 c 刮前足掌部,每个足趾下缘部3次d 搓12个面,每个足趾3个面(左右内)10 搓摇捻牵颈部时间约为15秒动作要求:动作柔和,用力适度。

11 刮压甲状旁腺推压甲状腺时间约为23秒动作要求:用劲适度,柔和,均匀12 推压食道并按压降压点时间约为23秒动作要求:动作轻柔,渗透,均匀。

足疗手法.

足疗手法.

一、足疗手法㈠泡脚→擦抹按摩膏→活动足部→检查心脏→基本反射区→一般反射区→基本反射区→放松疏理足部→结束;㈡左脚→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足底基本反射区→右脚→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足底基本反射区;二、足部按摩操作的基本顺序㈠左脚足底:检查心脏→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大额窦→三叉神经→小脑→颈项→颈椎→鼻子→大脑→脑垂体→食道→甲状旁腺→甲状腺→小额窦→五点六面→眼睛→耳朵→斜方肌→肺、支气管→心脏→脾→胃→胰→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性腺→失眠点;㈡右脚足底: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大额窦→三叉神经→小脑→颈项→颈椎→鼻子→大脑→脑垂体→食道→甲状旁腺→甲状腺→小额窦→眼睛→耳朵→(聪耳明目)→斜方肌→肺、支气管→肝脏→胆→胃→胰→十二指肠→小肠→盲肠→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肛门→性腺→失眠点;㈢足内侧: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内尾骨→前列腺、子宫→内肋骨→腹股沟→下身淋巴→髋关节→直肠、肛门→内侧坐骨神经;㈣足外侧: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外尾骨→卵巢、睾丸→肩胛骨→外肋骨→上身淋巴→髋关节→放松下腹部→外侧坐骨神经;㈤足背:上颌→下颌→扁桃体→喉、气管→胸部淋巴→内耳迷路→胸、乳房→内外肋骨→上、下身淋巴→解溪→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三、足部按摩的放松疏理⑴活动踝关节;⑵擦热足部;⑶掌推小腿内外侧(足三阴、三阳经);⑷抱揉小腿;⑸扣击小腿;⑹点按足三里、三阴交、涌泉三穴;⑺双掌指腹擦抹足的背部。

足部穴位治疗歌(《医宗金鉴》)隐白主治心脾痛;筑宾能医气疝疼;照海穴治夜发,兼疗消渴便不通;大都主治温热病,伤寒厥逆呕闷烦,胎产百日内禁灸;千金主灸大便难;太白主治痔漏疾,一切腹痛大便难;痞疸寒疾商丘主,兼治呕吐泻痢痊;公孙主治痰壅膈,肠风下血积块疴,兼治妇人气盅病,先补后泻自然瘥;三阴交治痞满坚,痼冷疝气脚气缠,兼治不孕及难产,遗精带下淋沥痊;血海主治诸血疾,兼治诸疮病自轻;阳陵泉治胁腹满,刺中下部尽皆松;涌泉主刺足心热,兼刺奔豚疝气疼;血淋其痛疼难忍,金针泻动自安宁;然谷主治喉痹风,咳血足心热遗精,疝气温疟多渴热,兼治初生儿脐风;太溪主治消渴病,兼治房劳不称情;妇人水蛊胸胁满,金针刺后自安宁;阴谷舌纵口流涎,腹胀烦满小便难,疝痛阴痿及痹病,妇人漏下亦能痊;复溜血淋宜乎灸,气滞腰疼贵在针,伤寒无汗急泻此,六脉沉浮即可伸;大敦治疝阴囊肿,兼治脑衄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病,炷如小麦灸之灵;行间穴治儿惊风,更刺妇人血蛊症,浑身肿胀单腹胀,先补后泻自然平;太冲主治肿胀满,行动艰辛步履难,兼治霍乱吐泻症,手足转筋灸可痊;中封主治遗精病,阴缩五淋溲便难,鼓胀瘿气随年灸,三里合灸步履艰;曲泉疝阴股痛,足膝胫冷久失精,兼治女子阴挺痒,少腹冷痛血瘕;伏兔主刺腿膝冷,兼刺脚气痛痹风,若逢穴处生疮疖,说与医人莫用功;阴市主刺痿不仁,腰膝寒如注水侵,兼刺两足拘挛痹,寒疝少腹痛难禁;足三里治风湿中,诸虚耳聋上牙痛,噎膈肿胀水肿喘,寒湿脚气及痹风;解溪主治风水气,面腹足肿喘嗽频,气逆发噎头风眩,悲泣癫狂悸与惊;陷谷主治水气肿,善噫痛疝腹肠鸣,无汗振寒痰疟病,胃脉得弦泻此平;内庭主治痞满坚,左右缪灸腹响宽,兼治妇人食鼓胀,行经头晕腹疼安;厉兑主治尸厥证,惊狂面肿喉痹风,兼治足寒膝膑肿,相偕隐白梦魇灵;飞阳主治步艰难,金门能疗病癫痫;足腿红肿昆仑主,兼治齿痛亦能安;昼发证治若何,金针申脉起沉疴,上牙疼兮下足肿,亦针此穴自平和;环跳主治中风湿,股膝筋挛腰痛疼;委中刺穴医前证,开通经络最相应;阳陵泉治痹偏风,兼治霍乱转筋疼;承山主针诸痔漏,亦治寒冷转筋灵;阳辅主治膝酸痛,腰间溶溶似水浸,肤肿筋挛诸痿痹,偏风不遂灸功深;风市主治腿中风,两膝无力脚气冲,兼治浑身麻瘙痒,足指疼痛针可停;丘墟主治胸肋痛,牵引腰腿髀枢中,小腹外肾脚腕痛,转筋足胚不能行;颈漏腹下马刀疮,连及胸肋乳痈疡,妇人月经不利病,下临泣穴主治良;侠溪主治胸胁满,伤寒热病汗难出,兼治目赤耳聋痛,颌肿口噤疾堪除;窍阴主治胁间痛,咳不得息热燥烦,痈疽头痛耳聋病,喉痹舌强不能言。

足反射区按摩初步整理--阿峰AF

足反射区按摩初步整理--阿峰AF

小腿反射区图1
小腿反射区图2
一、足部反射区按摩
0.足部按摩手法 5.脉管系统
1.泌尿系统 2.神经系统
3.呼吸系统
6.生殖系统 7.感觉系统
8.内分泌系统
4.消化系统
9.运动系统1、2
八种足部按摩手法1
1.拇指腹按压法 2.拇指尖顶压法
4.单食指扣拳法 3.双拇指腹推压法
八种足部按摩手法2
• 四五趾间治耳病,耳鸣耳聋中耳炎
2.足趾反射区
3足心反射区
3.1.左足掌
左足
掌前 • 跖趾之间甲旁腺,防治痉挛与癫痫 • 甲高甲低甲状腺,代谢失调由它管 • 脚底横带斜方肌,舒展脊背健颈肩 • 斜方肌下肺带宽,上推支气中趾间
• 循环器官重在心,肺带下面向上按
左足
掌后
• 脾司造血在心下,免疫强身好器官 • 胃痛胃胀及胃酸,点揉胃区可消炎
7.感觉器官反射区


内耳迷路
眼睛
颈项
6.失眠点:双足底跟部,跟骨上缘。 7.祛痰点:足背上下身淋巴腺连线的中间,用拇 指腹按压。
失眠点
祛痰点
1.鼻:双脚底大拇趾腹内侧。手法:拇指腹顶端压在上面,从上往下再往外。 2.耳:第四五脚跟到脚掌的根部,还有一点在脚背。先做脚趾。再做脚背(用力按几下) 3.内耳迷路:脚背第四五趾跖关节的中间,单食指刮压法,向脚趾方向用力按压。 4.眼睛:双足底第二三脚趾的根部,还有一个敏感点在足背,从上往下刮然后按一下。 5.颈项:前为颈,后为项。拇趾下端的横纹,拇食指像钳子,做180度转的按压,按压后 不松手,再提一下。
肝脏
胆囊
胰腺
5.脉管系统反射区
心脏

胸部淋巴腺
上身淋巴腺

足部反射区疗法图解

足部反射区疗法图解

三、足部反射区
• 13、甲状旁腺 部位 位于双足内 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的 凹陷处; 功能 补肾养肾, 柔肝养筋; 主治 甲状旁腺功 能亢进或低下、佝偻病、 低钙性肌肉痉挛、白内障、 心悸、失眠、癫痫等疾患; 手法 在关节缝处 定点按压3~5次。
三、足部反射区
• 14、肺、支气管 部位 位于斜方肌反射 区后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 到肩反射区处约一横指宽的带 状区域。支气管敏感带位于肺 反射区中部向第三趾延伸之区 带; 功能 补肺益气,清热 解毒; 主治 肺与支气管的病 变(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 核、哮喘等)、鼻病、皮肤病、 心脏病、便秘、腹泻等; 手法 由足外侧向足内 侧方向压刮按摩3~5次.
三、足部反射区
• 22、肾 •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二、 三跖骨近端的1/2,即足底的前 中央凹陷处。 • 功能 补肾填精,壮阳, 温经通脉,醒神开窍,清热利 湿,利便通淋。 • 主治 肾脏疾病(如肾 炎、肾结石、肾肿瘤、肾功能 不全等)、高血压、贫血、慢 性支气管炎、斑秃、耳鸣、眩 晕、水肿等。 • 手法 由足趾向足跟方 向按摩3~5次。
三、足部反射区
• 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 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内有大肠、 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 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 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条线, 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从足 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 分反射区(见下图); 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膝 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 节等反射区。
• 11、斜方肌 部位 位于双足 底眼、耳反射区下方宽 约1指的横带状区域; 功能 舒筋通络, 祛风除湿; 主治 颈、肩、 背疼痛、手无力、酸麻、 落枕等疾患; 手法 从外向内 方向刮压按摩3~5次.

足部反射区——精选推荐

足部反射区——精选推荐

足部按摩图解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当人体某一器官或部位出现病态时,疾病的信息便从足、手、头、耳等区域反映出来,这就是近年来被引入生命科学的“全息”,取其“见微知著”,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意。

对这些反应点进行按摩刺激,治疗信息能量通过经络的传递,与全身皮肉、筋骨、脏腑发生联系,调动和激发机体免疫防御,抗病修复潜能,起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足部按摩注意事项:1、按摩前用热水或药水浸泡15分钟左右,或用热毛巾擦洗致血流畅通,疗效更佳。

2、空腹时或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进行足部按摩。

3、按摩后半小时内,患者应饮用温开水300-500ml。

患有严重心肾疾病,应当减少饮水量。

4、妇女月经期间,妊娠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如需做,须向大夫提前声明,以采取适当按摩方法,以免引起经血量多或先兆流产。

5、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的病人,不宜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对下列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一、失眠(见图1-2)(图1-2)失眠80%以上由于精神因素引起。

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血亏虚、肝气不舒、胃气不和、肾精亏少有直接关系。

按摩足底反射区:额窦、大脑、垂体、腹腔神经丛性腺,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的引起诸多症状,但须坚持治疗,效果才明显。

二、感冒(见图1-3)感冒俗称“伤风”,80%以上为病毒感染。

按摩足底反射区:支气管,脾等,可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三、慢性支气管炎(图1-3)慢性咳嗽,咳痰,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病史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支气管疾病者。

足底按摩反射区:支气管、肾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症状。

慢支急性发作期治疗可控制炎症发;缓解期(即不是急性发作时)治疗,每天做30分钟左右,为本病治疗最好时期。

四、胃肠疾病(见双足底)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足底按摩可缓解症状,调节胃肠机能,健脾养胃,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五、糖尿病(见双足底图1-1)为一种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峰期在50-70岁。

足部反射区按摩顺序、手法、注意要点

足部反射区按摩顺序、手法、注意要点
55
肩胛骨反射区分叉后下方
拇指指腹往反射区后推一下
61
上身淋巴腺
56
外踝骨下边缘
大拇指指关节内侧用弧度卡住踝周围;另一只手压拇指,直接按压
39
髋关节
下腹部
57
58
外踝骨下边缘、脚外侧后跟向上韧带区域。
拇指指腹压住内踝骨下缘。然后直接土推
两区一次完成
、38
37
坐骨神经(外侧)
59
沿腓骨后缘
从下向上用拇指指腹压推
反射区位置
手法
注意点
反射区名称国际统一编号
尾骨(外侧)
52
与尾骨(内侧)反射区相对应
由下向上双拇指压推
58
生殖腺
53
与子宫或前列腺反射区相对应
指关节骨体从上向下压刮
36
肩胛骨
54
第四、第五脚趾跖骨中间向上延伸,呈人字形
由脚趾问向脚后跟方向,双拇指一前一后同时向后压推,大约在肘反射区相应处分叉
59
肋(外侧)
准确感觉为酸痛
40
髋关节
46
接下身淋巴腺反射区,绕内踝周围
从下身淋巴腺反射区起用拇指指腹压住内踝骨下缘运动
38
肛门和直肠
452
坐骨神经
48
胫骨后缘
由下向上沿骨骼边缘,用拇指指腹向膝内侧下方压推
糖尿病人在此区有结缔组织结节
62
肩关节
49
第五跖骨上端
2.双拇指压进去向上方施力,方向由下向上
第1手法用于鼻子通气,第2手法用于鼻保健
6
大脑
12
大脚趾趾腹中间空白区域
由上向下用指关节直接压刮
脚趾大时两侧也要压刮
l

足部反射区21-40的定位及操作手法.

足部反射区21-40的定位及操作手法.

常用足反射区的位置及应用手法二十一胃解剖位置: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部。

生理功能:容纳食物、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

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足底第1跖趾关节后方(向足跟方向),约一横指幅宽。

操作手法:用单食指扣拳法或拇指扣拳法。

应用:胃部疾患如恶心、呕吐、胃痛、胃胀、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性胃炎、胃下垂以及失眠、免疫功能下降。

二十二胰解剖位置:胰位于胃的后方,横贴于腹后壁,平第1.2腰椎处。

外形狭长呈三菱形,约重70g。

生理功能:胰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

内分泌——分泌胰岛素等激素,对人体内糖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外分泌——分泌胰液,对消化过程(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反射区的位置:位于双足足底内侧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操作手法:单食指扣拳法或拇指扣拳法。

应用:消化系统及胰脏本身疾患如胰腺炎,以及糖尿病等。

二十三十二指肠解剖位置:十二指肠位于右上腹,是小肠的起始部分,全长约25cm,上接胃的幽门,下连空肠,呈“C”字形包围着胰头。

生理功能: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

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足底第一跖骨与楔骨关节前方(向足趾方向),胃及胰反射区的后方(向足跟方向)。

操作手法:用单食指扣拳法或拇指扣拳法。

应用:胃及十二指肠疾患如腹胀、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以及食物中毒等。

二十四小肠解剖位置:位于腹腔中下部,上起自胃的幽门,下至盲肠,与大肠相连接,长5-7m。

生理功能: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小肠能不断蠕动,使内容物向前运动,同时,分泌肠液进行消化并吸收营养成分。

小肠有淋巴组织,可消灭有害的细菌反射区的位置:位于双足足底中部凹入区域,被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包围,操作手法:双指扣拳法或三指扣拳法。

应用:消化系统疾患如胃肠胀气,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以及营养不良性疾病等。

二十五横结肠解剖位置:横结肠位于腹部,全部被腹膜包裹。

足部穴位、反射区、按摩、及足诊知识大全!

足部穴位、反射区、按摩、及足诊知识大全!

足部穴位、反射区、按摩、及足诊知识大全!人体脚底集合了身体的全部器官,我们将此称为反射区。

但反射区并不仅存于脚底,在手、耳、颜面中也有存在。

最近,已开始研究一种并不直接治疗身体生病部分,而是治疗对应部分的反射区,令其产生疗效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反射区治疗法。

对比人体经络穴位图,脚底经络穴位图只能是一部分,但是在穴位学上却不可分割,脚底经络穴位图有很重要的作用。

人体上穴位多得不计其数,而每一种穴位都映射身体的某一部位,掌握常见的穴位每天进行按摩,可以预防小病,使身心都感到舒服。

那么接下来大家看一下关于脚部的穴位。

涌泉穴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疾病: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大敦穴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主治疾病: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

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

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太冲穴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太白穴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太溪穴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部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手法
(一)单食指叩拳法
一手握扶早间部,另一手握拳,食指弯曲。

拇指固定,以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为施力点压刮足部反射区。

适用反射区:额窦、垂体。

头部、眼、耳、斜方肌、肺、胃、十二指肠、胰脏、肝脏、胆囊、、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大肠、心脏、脾脏、生殖腺、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等。

(二)拇指指腹按压法
一手握足,以另一手的拇指指腹为施力点,按压足部反射区。

适用反射区:心脏(轻手法)、胸椎、腰椎、骶椎、外生殖器和尿道、髋关节、肛门和直肠、腹股沟、坐骨神经、下腹部等。

(三)单食指刮压法
手握扶足部,另一手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桡侧缘施力刮压按摩。

适用反射区:生殖腺、子宫或前列腺、尾骨(内侧)、尾骨(外侧)、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等。

(四)拇指尖端施压法
一手握足,另一手拇指尖端施力按压
适用反射区: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颈项、支气管、上颌、下颌、扁桃腺等。

(五)双指钳法
手握足,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呈钳状,夹住被施术的部位,拇指在食指中节上加压施力按摩。

适用反射区:颈椎、甲状旁腺、肩关节等。

(六)双拇指指腹推压法
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施力推压。

适用反射区:肩胛骨、胸(乳腺)等。

(七)双指拳法
用一手握扶足部,另一手半握拳,以食指、中指的近节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

适用反射区:小肠、肘关节等。

(八)食指刮压法
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桡侧缘同时施力刮压按摩。

拇指固定足部。

适用反射区:膈(横膈)。

中医经验分享:脚底按摩,8种手法,疗效不同(附足部反射区高清图)

中医经验分享:脚底按摩,8种手法,疗效不同(附足部反射区高清图)

中医经验分享:脚底按摩,8种手法,疗效不同(附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足部按摩是中医一种外治法范畴的物理疗法,已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足部按摩主要是依靠手法的力度和力的方向实施的治疗。

手法由于轻重不同,其渗透于内的力度也有所差别,基本上分为浅(皮毛)、略浅(经脉)、中(肌肉)、略深(经筋)、深(骨髓)几种。

要会按摩,当然要先清楚的知道足部的各个反射区在哪里,是做什么用的,它们的功效分别是什么,以上由经络养生网提供的足部反射区完整示意图是目前最清晰,最完整的版本,不管你是想自己学习按摩,或给家人按摩,或是资深的足部疗养师,想必都能用的上。

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

是按人体实际位臵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

将双足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人的胸腔(有肺及心脏),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

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下图);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足部按摩手法(一)单食指叩拳法一手握扶早间部,另一手握拳,食指弯曲.拇指固定,以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为施力点压刮足部反射区。

适用反射区:额窦、垂体。

头部、眼、耳、斜方肌、肺、胃、十二指肠、胰脏、肝脏、胆囊、、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大肠、心脏、脾脏、生殖腺、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等。

足反射疗法操作指南

足反射疗法操作指南

足反射疗法操作指南【足疗操作顺序须遵循两点】1、先左脚,后右脚2、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足疗的常用手法】1、单示指扣拳法:【适用范围】足底反射区2、双指钳法:【适用范围】颈椎反射区、甲状旁腺反射区3、双指扣拳法:【适用范围】小肠反射区4、拇指推掌法:【适用范围】足内侧、足外侧、足背反射区5、单示指钩掌法:【适用范围】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6、双示指刮压法:【适用范围】适用于横膈膜反射区7、双拇指指腹推压法:【适用范围】肩胛骨反射区、胸反射区8、拇指腹按压法:【适用范围】腹股沟、肋骨、上(下)身淋巴腺反射区左足反射区1、心脏:位于左足底第四、五跖骨体间,在肺脏反射区下方。

【功用】补心益气,生血。

2、肾上腺:位于双足足底第二、三跖骨体之间,距跖骨头近心端一拇指宽处。

【功用】补肾填精,活血祛风,抗休克,抗过敏。

3、肾:位于双足足底第二、三跖骨体之间,近跖骨底处(肾上腺反射区下一横指)【功用】补肾填精,壮阳,温精通脉,醒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

4、输尿管:位于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斜向内方,至足舟骨内下方,呈弧形带状区。

【功用】通淋排石,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5、膀胱:位于双足内踝前方,足舟骨下方,踇展肌内缘旁。

【功用】清热泻火,通利小便,解毒。

6、额窦:位于双足10个足趾趾端。

【功用】清热疏风,通络止痛。

【手法】(踇趾)自外侧向内侧横向按摩。

(其它足趾头)从趾端向趾根方向按摩。

7、垂体:位于双足踇趾趾腹中央部位。

【功用】调节内分泌,平衡阴阳。

8、小脑及脑干:位于双足踇趾腹根部靠近第二趾骨处。

【功用】疏经通络,解除紧张,调节身体平衡。

9、三叉神经:位于双足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

【功用】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10、鼻:位于双足踇趾远节趾骨内侧,自踇趾趾腹边缘延伸到踇趾趾甲根部呈L形。

【功用】清热,疏风,通鼻窍。

11、头部(大脑):位于双足踇趾的趾腹全部。

【功用】平肝潜阳,清头明目,镇静安神,疏经通络12、颈项:位于双足踇趾趾腹根部横纹处。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疗法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疗法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部位:足内侧、足 掌的前半部。 适应症:抽筋、骨质疏松、癫 痫发作的急救等。
斜方肌 部位:在脚掌的前半部,二、三、 四、五趾的后方。 适应症:颈项、肩背酸痛、落枕等。
斜方肌
心脏
肺与支 气管
肺及支气管 部位:脚掌前半部、斜方肌的后方, 占据前脚掌的大部。向第三足趾延伸 为支气管反射区。 适应症: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 气肿等。 心反射区 部位:第四、五趾中间的延长线与脚 掌最宽部位水平线的交点处。 适应症: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血
上颌:部位:双足拇趾趾间关 节横纹的远方横带状区。 适应症:牙痛、上颌感染、颌关 节炎、牙周病、打鼾。 下颌:部位:双足拇趾趾间关 节横纹的近侧带状区。 适应症:咽部感染、牙痛等。
扁桃体
扁桃体:部位:双脚拇趾第一 跖骨的背面肌腱的两侧。 适应症:感冒、扁桃体炎、咽部 肿胀、化脓。 喉、气管、食道、胸部淋巴腺 部位:第一、二跖骨之间。 适应症:喉痛、感冒、声嘶、咳 嗽,炎症、肿瘤、胸痛,哮喘、 急慢性气管炎
肋骨 部位:膈反射区的后方,两个突起的 部位。 适应症:胸闷、岔气、胸膜炎、肺脏 疾患
上身及下身淋巴腺
上身淋巴腺 部位:外踝下方的凹陷。 适应症:增强免疫力,发烧、炎症等。 下身淋巴腺 部位:内踝下方的凹陷。 适应症:增强免疫力,发烧、炎症等。ຫໍສະໝຸດ 足部按摩的方法及部位-第七组

右脚掌反射区


肝 胆囊 盲肠及阑尾 回盲瓣 升结肠
盲肠及阑尾
盲肠及阑尾 部位:右脚掌跟前缘外侧,在 升结肠的后端。 适应症:腹胀、盲肠和阑尾炎。
肩 肩

肩关节 部位:双脚第五跖骨头的外侧。 适应症:肩关节及上肢的疾患。
肩胛骨

足底反射区位置、功效、手法讲解(干货)

足底反射区位置、功效、手法讲解(干货)

⾜底反射区位置、功效、⼿法讲解(⼲货)脚底33个反射区各⾃的功能和主治⼤全,作为⾜疗师⼀定要收藏,这是你提升技术和能⼒的必学知识。

⽂章配图都是⼀样的,这样⼤家就不⽤拉到最上⾯对应位置了1、测试⼼脏部位:位于左⾜底肺反射区下⽅,第4、5跖⾻头之间与肩关节反射区平⾏。

功能:补⽓,益⽓,⽣⾎。

主治:⼼脏疾病(如⼼绞痛、⼼律失常、急性⼼肌梗塞和⼼衰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压、失眠、盗汗、⾆炎、肺部疾患等。

⼿法:⽤三种⼒度刮压,由⾜跟向⾜趾⽅向定点按摩3~5次。

2、肾上腺部位:位于双⾜底第三跖⾻与趾⾻关节所形成的“⼈”字形交叉的稍外侧。

功能:补肾填精,活⾎祛风,缓解休克,缓解过敏。

主治:肾上腺本⾝的疾病(肾上腺机能亢进或低下)、各种感染、炎症、各种过敏性疾病、哮喘、风湿病、⼼律不齐、昏厥、糖尿病、⽣殖系统疾病等。

⼿法:定点按压3~5次。

3、腹腔神经丛部位:位于双⾜底第⼆、三跖⾻之间,肾与胃反射区的周围。

功能:调理三焦,提⾼痛阈。

主治:胃肠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殖系统疾患、更年期综合症等,对失眠亦很有效。

⼿法:围绕肾反射区两侧,由上向下按摩5~6次。

4、肾部位:位于双⾜底第⼆、三跖⾻近端的1/2,即⾜底的前中央凹陷处。

功能:补肾填精,壮阳,温经通脉,醒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

主治: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肾肿瘤、肾功能不全等)、⾼⾎压、贫⾎、慢性⽀⽓管炎、内折、斑秃、⽿鸣、眩晕、⽔肿等。

⼿法:由⾜趾向⾜跟⽅向按摩3~5次。

5、输尿管部位:位于双⾜底⾃肾脏反射区⾄膀胱反射区之间,约1⼨长呈弧线状的⼀个区域。

功能:清热利湿,通淋排⽯,泻⽕解毒。

主治:输尿管结⽯、尿道炎症、输尿管积⽔狭窄、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

⼿法:由⾜趾向⾜跟⽅向按摩3~5次。

⽂章配图都是⼀样的,这样⼤家就不⽤拉到最上⾯对应位置了6、膀胱部位:位于内踝前下⽅,双⾜内侧⾈⾻下⽅,拇展肌侧旁。

功能:清热泻⽕,通利⼩便,解毒。

主治:肾、输尿管、膀胱结⽯、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统的疾患。

足疗中反射区及操作流程ppt课件

足疗中反射区及操作流程ppt课件
❖ (6)收势:双脚:敲锣打鼓3遍→通三焦3遍→单 臂摇橹顺逆各3遍→扳踝关节(背屈、跖屈)→拔勒 脚趾(小指→拇指→小指)2遍。→单脚:搓揉脚 趾及脚内外侧→捋
足掌背→抖下肢→拍脚
背。→双脚:双臂摇
橹→搓小腿结束。
第七章 足部反射区
❖ 肾脏
❖ 生理功能: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形成尿液, 它以尿的形式排泄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尿素、尿酸等) 和多余的水分以保持体内细胞生活环境的相对平衡和人体代谢的 正常运行,尿形成以后由输尿管输送到膀胱内储存,当膀胱内的 尿量储存到一定量的时候再由尿道排除体外。
❖ 定位:位于双足底踇趾基底部的中间偏外侧; ❖ 功效:调节内分泌、平衡营养; ❖ 适应症:各种内分泌失调,发育不良、智力发育不全、遗尿、更
年期综合症、糖尿症、高血压; ❖ 按摩手法:由上向下深入定点按压3-5次;
三叉神经
❖ 生理功能:是面部感觉神经,指挥咀嚼肌的运动神经,支配 眼部、上下颌、口腔、颜面皮肤、肌肉运动以及感觉
❖足内外侧: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内侧→前列腺或 子宫→外侧生殖腺→膝→肘→肩→足背:鼻(右侧)→上颌→ 下颌→扁桃腺→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胸→内耳迷路 →肩胛骨→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髋关节 →腹股沟→下腹部→小腿部直肠及肛门→基本反射区→放松手 法(如金鱼摆尾→拍脚背)→用毛巾把左脚包好。 ❖(4)右脚:同左脚顺序,仅左脚“心、脾”反射区换成右脚 “肝、胆”反射区。
❖ 注:基本反射区有的地方只有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 有的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阴茎或阴道)五 个反射区,这里的六个反射区是按《足部按摩师职业技能鉴 定教材》(2002.0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区名称国际统一编号
上身淋巴
腺、下身淋巴腺
68
外踝缘、脚背内踝缘
双手食指关节揉推3一5下后旋转加力按压
下身淋巴区比上身淋巴区位置稍高一点
39
40
反射区位置
手法
注意点
反射区名称国际统一编号
尾骨(外侧)
52
与尾骨(内侧)反射区相对应
由下向上双拇指压推
58
生殖腺
53
与子宫或前列腺反射区相对应
指关节骨体从上向下压刮
36
肩胛骨
54
第四、第五脚趾跖骨中间向上延伸,呈人字形
由脚趾问向脚后跟方向,双拇指一前一后同时向后压推,大约在肘反射区相应处分叉
59
肋(外侧)
57
子宫或
前列腺
42
脚内便4后跟上,呈梨状的三角区
由下向上双拇指压推
注意有无凹陷或隆起
50
肋(内侧)
43
在腰椎反射区后下方
拇指指腹直接按压,压进后、向上推
61
腹股沟
44
靠近内踝骨的1/2处,把脚向上推时呈现的凹处
拇指指腹直接按压,压进后向上推
49
下身淋巴腺
45
腹股沟反射区下边,围绕内踝周围骨缝内
大拇指指关节内侧用弧度卡住躁周围;另一只手压拇指,直接按压
指关节由下向上(在上方稍拐弯)压刮
在右脚
18
胆囊
27
在肝反射区右侧
按压,向下刮
在右脚
19
小肠
28
惟一区域,位于脚心
用2—4个指关节从上向下压刮
要有一定频

25
横结肠
降结肠
直肠(在左脚)
29
30
31
反射区围绕小肠分为三段
向脚外侧施力,然后向上向下,再由外向内施力,用指关节压刮,三区一次完成
拐弯处有一个痛点,在此注意慢慢加力。
由上向足跟用指关节直接压刮或平刮
足外侧部分
10
肘关节
50
脚外侧中段骨骼两侧
双手指关节直接按压骨骼两侧的两点
60
膝关节
51
脚跟外侧后部
用指关节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半圆形压刮,前后各有一个压痛点
1.不要来
回做2.前痛点为膝内侧,后痛点为膝外侧,扇面弧度为前膝,扇窝内为胭窝-
35
反射区名称
反射区按摩顺序图号
反射区名称
反射区按摩顺序图号
反射区位置
手法
注意点
反射区名称国际统一编号
心脏
21
左脚第四、第五跖骨间向凹陷处
1.拇指腹(轻力)
2.指关节骨体(中力)
3.指关节直接按压(重力)
首次按摩者要检查心脏
33
肾上腺
1
第二、第三脚趾间垂直下来在人字形交界下方
握足叩指法,指关节直接按压,从感到痛开始做3~5次
因位置较深,要逐渐施力
5
小脑
9
三叉神经区下端,大脚趾根部内侧上边
指关节直接按压
3
颈项
10
大脚趾根部
施力方向由外向内,拇指指腹压推或指关节压刮
跟部有一痛点
7
反射区名称
反射区按摩顺序图号
反射区位置
手法
注意点
反射区名称国际统一编号

11
大脚趾第一趾骨凹陷处
1.拇指或食指指关节按压,由斜上方至斜下方施力
2.双拇指压进去向上方施力,方向由下向上
准确感觉为酸痛
40
髋关节
4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接下身淋巴腺反射区,绕内踝周围
从下身淋巴腺反射区起用拇指指腹压住内踝骨下缘运动
38
肛门和直肠
47
跟腱处(四指长)
拇指指腹压住内踝骨下缘,然后直接上推
52
坐骨神经
48
胫骨后缘
由下向上沿骨骼边缘,用拇指指腹向膝内侧下方压推
糖尿病人在此区有结缔组织结节
62
肩关节
49
第五跖骨上端
酸、麻、胀、
痛感为宜
13
甲状腺
15
第一跖骨上部
1.拇指指腹直接压推
2.指关节压刮,施力方向由内向外,再向大脚趾和二脚趾缝隙中用力
拐弯处有一痛点,要在此处加力
12
额窦(第二第五趾)
16
第二第五趾顶部
指关节由上向下压刮
2

17
从第三脚趾根部两侧到第二脚趾根部两侧
指关节斜对平行直接按压,然后对每个脚趾三个面由上向下搓揉
2l
腹腔神经
2
从肾上腺反射区开始
从两侧迂回,由上向下,用骨体面刮
一边三下或交替压刮均可
20
肾脏
3
在腹腔神经丛里面,肾上腺下方
指关节压进去,痛时由上向下压刮
根据脚大小,适当伸缩
22
输尿管
4
起自肾脏1/2处,终至脚内侧、跟骨内侧
在肾脏1/2处施力向下、向内侧压刮
速度要缓慢
23
膀胱
5
脚底内侧输尿管连接处
由内向后压刮
拇指指腹压推
53
胸椎
腰椎
骶椎
38
39
40
沿第一跖骨下缘依次排列
拇指指腹压推
三个反射区一次做完
54
55
56
反射区名称
反射区按摩顺序图号
反射区位置
手法
注意点
反射区名称国际统一编号
尾骨(内侧)
41
脚跟部内侧
从脚跟由上向下,然后向脚底内侧,用食指关节内侧压刮
注意在拐弯处和结束处的两个痛点加力,结束时缓慢抬起
55
肩胛骨反射区分叉后下方
拇指指腹往反射区后推一下
61
上身淋巴腺
56
外踝骨下边缘
大拇指指关节内侧用弧度卡住踝周围;另一只手压拇指,直接按压
39
髋关节
下腹部
57
58
外踝骨下边缘、脚外侧后跟向上韧带区域。
拇指指腹压住内踝骨下缘。然后直接土推
两区一次完成
、38
37
坐骨神经(外侧)
59
沿腓骨后缘
从下向上用拇指指腹压推
29
30
31
肛门
32
左脚掌跟骨前端
指关节直接按压
32
升结肠
盲肠和阑尾回盲瓣(在右脚)
33
34
35
在小肠反射区左上边和外围
由下向上,然后由外侧向内侧施力,指关节压推或压刮,拐弯处加力
加力不要生硬,力度要均匀
28
26
27
生殖腺
36
脚底跟部中间
指关节定点按压
36
颈椎
37
与腾底位置相同,角度不同,在大脚趾第二趾骨上
第1手法用于鼻子通气,第2手法用于鼻保健
6
大脑
12
大脚趾趾腹中间空白区域
由上向下用指关节直接压刮
脚趾大时两侧也要压刮
l
脑垂体
13
大脚趾趾腹正中间
1.指关节直接按压
2.指关节体收平,另一只手拇指压住向上撬(起瓶盖式)
4
甲状旁腺
14
大脚趾第二趾骨底部和第一跖骨顶端缝隙之中
食指关节或双拇指指关节直接重叠按压
62
下颌
上颌
60
61
靠近扁桃体反射区,第二趾骨处;下额反射区平行,靠第一趾骨后端
指腹前端从一侧转向另一侧压推或横压刮
足背部分
46
47
扁桃腺
62
大脚趾第二趾骨上方两侧、
拇指指腹从大脚趾第三趾骨前端向后压推,痛点靠下
一侧做完后,再做另一侧
45
胸部淋巴腺喉和气管
63
64
大脚趾和第二脚趾跖骨缝隙中
食指和中指双指按压,向里再由下向上压刮
三区一次完成
4l48
内耳迷路
65
第四-第五脚趾骨骼缝隙中靠脚趾根部
食指和中指双指直接按压
42
胸部
66
在胸部淋巴腺和内耳迷路反射区之间
双拇指并合,从脚趾根部直接向脚背上方横膈膜反射区压推
43
横膈
67
第四跖骨-第五跖骨后端
双手食指由中间向两侧或双拇指指腹压推
反射区名称
反射区按摩顺序图号
反射区位置
手法
注意点
注意点
反射区名称国际统一编号
心脏
21
左脚第四、五跖骨中间
用检查心脏的第2种手法,从下向上压刮
保健手法
33
脾脏
22
心脏反射区下边
从上端向下压刮
点刮
34

23
甲状腺反射区下端
指关节直接按压
15
胰脏
24
胃反射区下边
指关节直接按压
17
十二指肠
25
胰反射区下边
指关节直接按压
16
肝脏
26
相当于左脚心脏反射区位置
一级敏感区,稍施力即痛
8

18
第四、第五脚趾根部两侧
指关节斜对平行直接按压,然后对每个脚趾三个面由上而下搓揉
一级敏感区,稍施力即痛
9
斜方肌
19
眼、耳反射区下方
指关节体由外向内压刮
属非敏感反射区
1l
肺和支气管
20
斜方肌反射区下方
指关节体由外向内压刮
力度大一些
14
反射区名称
反射区按摩顺序图号
反射区位置
手法
形成小扇面状
24
外生殖器和尿道
6
由膀胱向脚内踝下方延伸
拇指指腹按压,向脚内踝下缘斜上方压推,施力方向由下向斜上方
速度缓慢
5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