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两极格局的结束 历史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_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
1.重点: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
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 如何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 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 影响之一——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 和过程。 2.指出从中得到的启 2.难点:探究两极格局解体的原 因、影响及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
交,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奠定了美苏双 方战略稳定的基础,使美苏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成为稳定 国际局势的因素。阿拉木图会晤意味着苏联已彻底解体,随 之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崩溃。
(3)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
际格局的发展,美苏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史论归纳】 1.美苏争霸的特点
(1)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竞争,双方都想消灭对方
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也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体现。 (2)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当时的美国经济一度进入了一个“黄 金”时期,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一定 的损失,然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而苏联的经济
(2)概述史料二中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分别指出
它们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3)如果你是史料三中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 答案 (1)美苏争夺世界霸权;苏联缺乏洲际导弹;古巴领导
人的改革触动了美国利益;美国对古巴新政权的敌视、封锁
和孤立政策,促使古巴与苏联逐步联合抗衡美国。
(2)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过程中,美苏推行“缓和”外
【史料探究】
史料一
1959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取得胜利后,
采取了一系列较为激进的政治、经济革命措施,直接触动了美国 垄断资本在古巴的经济利益,并向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霸主地位提 出了挑战。美国政府对古巴新政权采取了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4《两极格局的结束》教学设计(共1课时)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鼓励学生反思、总结,提高历史素养。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审视两极格局的演变。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极格局的结束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课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两极格局结束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两极格局的结束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4.鼓励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多个角度审视两极格局的演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两极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的演变过程,提高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冷战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与结束。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冷战时期的重大事件,提高历史素养。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深度点拨苏联解体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 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5-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二三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争霸曾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1)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在柏林地区多次酿成危机。 (2)双方对亚洲、非洲的控制和争夺,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 紧张。在亚洲,美国先后侵略朝鲜和越南;在中东,由于两大国的插 手,局势变得愈加错综复杂。 2.军备竞赛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双方在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美苏两国 签订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中导条约”成为战略稳定的基础,也 是稳定国际局势的因素。
(2)表现:①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核军备。②从阿 富汗撤军,同中国改善关系,并放弃了20世纪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 势力范围。③更为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 退出这些地区。
-8-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1摄于1961年8 月,图2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1-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1.课程标准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 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2.学习要点 (1)了解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的内外政策,分析给两国关系带来 的变化。 (2)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东西方冷战结束的原因。 (3)分析理解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4)认识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了解冷战结束后潜在的 和平威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件:4.4《两极格局的结束》PPT共22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中历史 4.4《两极格局的结束》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3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战略防御计划;美国对苏加强宣传攻势;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中导条约”美苏两国的内外政策给两国关系带来的变化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的内外因素材料解析情景再现分析讲解二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与争夺,既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稳定局势,并且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深深影响着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国际社会,特别为当今人类的发展、国际政治的走向提供了值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冷战的结束布什政府的对苏策略;戈尔巴乔夫的对内改革;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材料解析分析讲解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结束后潜在的和平威胁认识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过程中的紧张与缓和极大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史料研习分析讲解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如何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之一──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
难点探究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影响及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本课教材主要说明了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解体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整个战后美苏关系发展的历程对国际局势造成的影响及对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启示。
本课引言以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为切入点,一语道破此计划的核心──把进攻美国的战略弹道导弹拦截和摧毁在到达美国之前。
这有利于学生简明扼要地掌握美国军事战略的核心思想,加之相应的图片辅助,更便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认识里根执政时期的对苏政策。
此外,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言特别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的名称与该计划的联系,由于《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在青年学生中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可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4.4《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新人教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四节两极格局的结束(第4课时)【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里根的“新遏制”政策2.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二、冷战的结束1.东欧剧变2.苏联解体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重点:里根的“新遏制”政策;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具体授课方式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结合某些资料进行讲述,把抽象的史实具体化,形象化,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在课堂上多注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现问题中,在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回忆必修2有关第七单元“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的内容然后指出8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重大的挫折。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走上解体。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里根的“新遏制”政策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后,在整顿国内经济的同时,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开始对苏采取强硬政策,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
具体说,美国采用两手对苏联加以反击:一是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第三世界中的亲苏政权,以此作为排挤苏联势力的主要手段;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鉴于70年代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美国,美国打算从数量竞争转为质量和技术竞争,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
为此,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以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联的对外战略。
历史选修ⅲ人教新课标4.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剖析
课程标准 了解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
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
得到的启示。
教 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 (1)背景:美国的实力下降。 (2)政策:新“遏制”政策。 (3)军事措施 ①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以重新夺取军事优 势。 ②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 ____________”, 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
2.简述东西方冷战结束的背景及过程。 提示:(1)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对苏 联实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并 进一步提出战略防御计划。这些政策对苏联 都形成强硬的进攻态势,此外还伴随意识形 态宣传大战。 (2)苏联方面因前一阶段的争霸使经济不堪 重负,所以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新思维” 。
③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④美苏对峙下掩盖的各种矛盾愈演愈烈, 影响了国际局势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影响的 分析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④是两极格局 解体后的影响,不是美苏争霸造成的影响, 故排除。
综合考查苏联不同时期的外交 政策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 是帝国主义反民主的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 建立美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 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 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铲除法西斯残 余势力。 ——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成立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2)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提出,直接目的是 改善同东欧盟国的关系,以适应苏联改革和 加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同美 国的关系。
二、冷战的结束 1.背景 (1)1989年上台的布什政府更加强调“谨慎 、考验和渐变”,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表示 支持;通过________ 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经济援助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致使苏联社会动荡日 益加剧,各种危机全面爆发。
4.4两极格局的结束_历史选修3
战 略 态 势 争霸政策 美
争 霸 特 点
重大事件
①从阿富汗撤军;②中苏关系正常化③ 缓和 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④签署中导条约; ⑤双方首脑互访和会谈 ,签订双边协定 紧张 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和平演变”(更隐蔽的进攻方式)
美苏争霸的概况 阶段 战略态势 原因 重大事件
既缓和又紧 50年代中-60 张,优势在 美 年代初 赫氏推行与美平起平坐、 缓和③赫氏访美 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 紧张①第二次柏林危机 霸的政策 ②古巴导弹危机
激光发射器工作示意图
电磁轨道炮发射粒子 束摧毁弹道导弹
苏联的mx导弹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
苏守:
A、原因:
①全球争霸消耗国力; ②体制僵化导致经济衰退
B 、表现: 戈尔巴乔夫执政,提出 “新思维”理论
1985年上台以后,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 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强调“人类生存 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主张把对话作为国际 关系实践的基本手段。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争霸曾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争霸加剧了地区的动荡紧张和局势的复杂 3、军备竞赛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 4、影响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定 5、冷战思维对国际关系的恶劣影响 6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矛盾的激化 7、大国的强权政治依然成为和平的潜在威胁 8、美苏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具有重 要意义
苏联解体,原苏联国旗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
美国自战后以来在军火上花掉数百万亿美元都没有搞 垮苏联,却不用一枪一弹、一兵一卒,仅以数十亿美元的 许诺就赢得了在美苏较量中的胜利。
苏联解体的原因:
• 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 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的改革违 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背离了社会主义 方向。 •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4《两极格局的结束》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会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两极格局的总结性文章。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下一节课的开始,我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并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极格局的相关知识。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他们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同时,我还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历史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我会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两极格局的定义、形成过程、影响和结束等。然后,我会强调两极格局对世界和我国的重要意义,以及我们在新时代下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最后,我会提醒学生,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将能够:
1.掌握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及其结束的过程;
2.理解两极格局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两极格局结束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4.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在两极格局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理解两极格局的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4-4 两极格局的结束
• 【特别提醒】美苏关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 际关系发展的突出特点,要在特定的阶段分析 两国的关系。总体来说,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国 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 【典例1】里根政府对苏联采取“缓和”政策 的目的是( )
• A.帮助苏联渡过难关 和平演变
B.对苏联进行
• C.真正与苏联和平共处 D.提高苏联的 地位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 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 启示。
• 一、两极格局的结束
• 1.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的新变化
• (1)美国的步步遏制进逼:
• ①政策:新“
”政策。
• ②措施:
• a夺.取军军事事战方略优防面御势:计;划提提出出灵“活“反应星战球略大战计划
谢谢观看!
”以重新 ”即“
”,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
• b.意识形态:政号党 召对组苏织 联进行“十字军讨伐 ”;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 和 ,资助电台活动,加强宣传攻势。
• (2)苏联的“缓和”:
•
①原因: 全球争霸 发达国家
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
济负担,拉大了苏联与
的距离。
• ②指新导思维思想: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在对核战外争 政策
• 答案:B
探究主题
美苏冷战
探究目的
(1)知识层面:考查冷战的演变过程及影响 (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 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 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 ;而美国相信,只有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 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 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 冲突之路。
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精选两极格局的结束
“198年8 联合国发表了一项报告,警告说, 如果打起核大战,地球上的50亿人将有40亿人 在当时死伤或在战后饿死。如果以广岛原子弹 轰炸的死亡人数来计算,那么当时所存核武器 的杀伤力可消灭整个地球人类50次。有关专家 把核战争可能对气象产生的恶劣后果看得尤为 严重。他们说,经过最周密思考的推测表明, 在可以想见的影响中,一次大规模的核战争将 对地球上的生物界和无生物界发生6 500万年 以来最大的破坏。”
我们正等待着一种思想的完结,这是共产主义时间的 最后篇章。但是共产主义的黯然失色只是我们时代故事 的一半,这另一半是民主思想的扩展。 ……我们希望看 到的是一个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民主共同体,一个富有生 命力的、培育全世界繁荣与进步的自由市场。
── 布什在 1989 年5月24日康涅狄格洲 新伦敦海岸警卫学院的讲话
鉴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巨头们身着滑稽可笑的华丽服饰端坐 在伦敦宫殿中接见这个乞丐,这里当然是冷战具有象征意 义的结束。戈尔巴乔夫对于暴露他的困境不再感到羞于启 齿了。他请求帮助,帮助他的国家混乱不堪的经济,帮助 他继续掌权。
──英国《泰晤士报》 1991年7月18日评述
一
(
九
布 什 和
八 九
戈会 年
尔谈 苏
时间 50年代中- 60 60年代末-70 80年代中后
年代初
年代末
期
领导 人
美国 政策
苏联 政策
争霸 态势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白板、教学挂图、历史文献资料等。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管理系统、历史学科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库等。
3.信息化资源:历史教学视频、音频资料、网络历史文献、在线历史讨论区、历史知识问答平台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问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史料实证法等。
1.论述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二战后美苏两大国的崛起,以及他们对世界秩序的不同理解和利益冲突。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冷战对抗,以及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站队和竞争。
2.分析题:两极格局结束的原因和过程。
答案:两极格局结束的原因包括苏联解体、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剧变、冷战结束等。过程主要包括1989年的柏林墙倒塌,1991年苏联的解体,以及随后冷战结束。
简短介绍两极格局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两极格局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两极格局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两极格局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两极格局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极格局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们对两极格局的定义、形成、发展、结束以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们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了两极格局下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此外,学生们还通过讨论和思考,探讨了两极格局结束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两极格局解决实际问题。
4.4 两极格局的结束 课件(人教版选修3)
(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
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 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
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 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
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
(2)由此可知,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 态、社会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请结合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美苏从对抗到缓和的过程,
分析冷战局面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提示:(1)美苏的激烈对抗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威胁,更造成 局部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甚至是战争灾难。美苏对抗对人类 生存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对本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也起到很大的 制约作用。
答时注意将大事年表中涉及的主要事件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
展阶段进行归类,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扩大、转折、 反攻到胜利这几个阶段对苏联的作用进行全面解读。第 (2)题
要求将材料中学术界的观点和所学表述进行有机整合,对“美 苏冷战”从国际局势、科技发展等角度进行辩证分析。第 (3) 题要求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角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 行分析,主要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理论问题的分
为引发战争的潜在威胁。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1.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逐渐从反法西斯盟友变 成了冷战中的对手。 (2)20世纪60年代,两国又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3)20世纪90年代在长期军备竞赛压力下,苏联解体,两 极格局结束。
2.影响:
1942年1月1日
1942年7月1943年2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4《两极格局的结束》说课稿(共1课时)
4.设置问题驱动学习,通过提问和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
5.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策略: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观点,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定期回顾和更新板书设计,确保其更加高效地辅助教学。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应该已经掌握了世界现代史的基本框架,包括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冷战的基本情况。然而,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具体细节了解不足,缺乏深入的认识。
2.对两极格局和多极化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清晰,难以把握其内在联系。
3.分析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可能难以独立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板书内容主要包括:
1.课程标题和副标题。
2.两极格局结束的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4.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
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使用图表和箭头辅助说明事件之间的联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草图,课中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板书内容,课后及时擦拭不必要的板书,保持黑板的整洁。
2.知识点讲解: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过程、原因和影响进行系统的讲解,结合历史文献和统计数据。
3.图表分析:使用动画和图表展示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结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变迁。
高中历史 4.4 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4.4 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教学建议】重点:80年代的美苏关系;如何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
难点: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影响极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
突破方法:1.可用列表的方式,从时期、特点、大事等方面对美苏争霸的过程进行总结。
2.结合美苏两国与我国外交关系发展变化的实际,理解美苏争霸攻守态势的变化。
3.结合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有关事例,理解冷战思维的影响。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
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变化和特点是什么?如何认识导致东西方冷战结束的原因?美苏关系的发展变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最后一幕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学案导学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1)背景:八十年代初,苏联因实力下降而无法保持和美国竞争的势头,美国在步步进逼的同时,更多地以“缓和”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
(2)提出:里根执政之初,提出所谓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3)实施:①军事上:美国政府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加强军事力量,提出“灵活反应战略”,②意识形态上:开展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讨伐”。
2、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1)背景:20世纪80年代,全球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拉大了苏联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行改革。
(2)内容:在对外政策上,他提出了所谓的“新思维”,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3、美苏的缓和:(1)1987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会晤,双方签订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导弹的条约,即“中导条约”。
(2)1985~1988年,双方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上取得进展,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
精品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4.4两极格局的结束ppt课件可编辑
思考 (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有哪些 目的? 答案 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2)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答案 影响: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 济造成沉重负担。
(3)结合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 的历史背景。 答案 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 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政策,鼓吹 “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1 23 45 6
5.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 D ) ①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 ②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 ③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 ④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 23 45 6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8月19日凌晨,塔斯社发表了一条令人震惊 的消息: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鉴于总统戈尔巴乔夫 健康状况欠佳,即日起由他本人履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 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实行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 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进入了死胡同”, 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
思考 (1)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国际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 德国是怎样实现统一的? 答案 两极格局由确立到瓦解的趋势。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欧剧变的本质。 答案 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 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 全力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维护国家 安全和主权独立。
最新人教版选修三高中历史4.4两极格局的结束强化训练及答案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美苏争霸中美苏关系的变说明( )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共处.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受本国的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答案】 A2.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给其人民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B.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执政党地位的丧失D.德国的统一【解析】德国统一是东欧剧变的表现,不是原因。
【答案】 D3.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 )A.国家的联合组织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D.一个主权国家【解析】“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答案】 A4.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D.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原因。
(1)内因: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因素;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2)外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答案】 B5.从“尼克松主义”到“里根主义”说明( )A.美国的对外政策已拖垮苏联B.美国的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从放弃世界霸权到重新争霸D.美国的战略核武器量赶上苏联【答案】 B6.美国在与苏联搞“缓和”的同时,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渗透。
这表明美国( )A.开展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B.对苏联实施文围剿和渗透.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D.支持反苏反共组织进行颠覆活动【解析】题干材料所述是“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手段和表现。
【答案】7.1983年,美国提出高技军备竞赛的“星球大战计划”(右图),其本质说明了( )A.欧洲盟国的安全需要高技军事力量B.世界已经进入了高技战争阶段.美国通过高技军备竞赛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D.目的是与苏联高技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拖垮苏联【解析】美国企图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高技的军备竞赛,从而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苏 苏①发展与军事有关的 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苏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工业 ②推行积极进攻战 1975年欧安会召开 60年代中 年代中60年代中-70 1975 国际力量的对比,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和科技力量, 年欧安会召开 国际力量的对比,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和科技力量,一个国家在维 略。 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 年代末 苏攻美守, 苏攻美守,优 ,要注意发展综合国力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 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时,要注意发展综合国力。 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时 美① 经济增长趋缓②越 。片面发展军事技术 经济增长趋缓② 势在苏 阿富汗 和军事力量对比是难以持久的。 和军事力量对比是难以持久的。 南战争泥潭
(1)美攻: 美攻
①经济复苏并持续发展。 经济复苏并持续发展。 ②苏联经济则陷入困境 ①全球争霸消耗国力; 全球争霸消耗国力; ②体制僵化导致经济衰退
苏守: (2)苏守:
美攻: A、原因 、原因: 表现: B 、表现:
①经济复苏并持续发展。 经济复苏并持续发展。 ②苏联经济则陷入困境
⑴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 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 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 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①从阿富汗撤军;②中苏关系正常化③ 从阿富汗撤军; 中苏关系正常化③ 缓和 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④签署中导条约; ⑤双方首脑互访和会谈 ,签订双边协定 签订双边协定 紧张 提出“星球大战” 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和平演变” 更隐蔽的进攻方式 更隐蔽的进攻方式) “和平演变”(更隐蔽的进攻方式
美苏争霸的概况 阶段 战略态势 原因 重大事件
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 苏共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各派之间的斗争日 苏共内部产生严重分歧, 趋激烈和公开化, 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 恶化。 恶化。
2、冷战结束过程
⑴东欧剧变
原因: 原因: 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②西方国家对东欧推行的“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对东欧推行的“和平演变” 对东欧推行的 1989年发生了东欧剧变, 1989年发生了东欧剧变,各国共产党纷 年发生了东欧剧变 结果: 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1990年10月 结果: 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1990年10月,民 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统一, 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统一, 成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之一 成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之一
军事上提出灵活反应战略, ①军事上提出灵活反应战略,重夺军事优势 1983年 战略防御计划” 目的) ②1983年 “战略防御计划”(目的) 资料回放』教材1oo页 ③意识形态的宣传大战『资料回放』教材 页
(2)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 )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 在遏制基础上再超越“一点” 这一点就是运用政治、 在遏制基础上再超越“一点”,这一点就是运用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手段,寻找“ 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手段,寻找“同莫斯科合作的可能 促使其和平演变,纳入西方轨道。 性”,促使其和平演变,纳入西方轨道。
总 结
美苏对峙 互有攻守
经济军事 实力的消长
争霸重点在欧洲
二、冷战的结束
1、背景: 、背景: ⑴美国布什政府对苏政策:更加强调“谨慎、 美国布什政府对苏政策:更加强调“谨慎、 布什政府对苏政策 强调 考验和渐变” 支持苏联的国内改革; 考验和渐变”;支持苏联的国内改革;提供经 济援助试图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济援助试图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⑵苏联经济政治改革引发社会动荡:戈尔巴乔 苏联经济政治改革引发社会动荡: 夫的经济改革并未扭转经济下滑颓势; 夫的经济改革并未扭转经济下滑颓势;政治 多元化” “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共产党的领 导地位, 导地位,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第三阶段: 年代~ 年代初 年代初) 第三阶段:从对抗走向缓和并最终结束 ( :80年代~90年代初) 年代 1、美苏的争霸政策 里根主义: 里根主义: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 遏制”战略, 平” 渐变” 苏联: 布什: ”,实行全面收缩 (2)苏联: 布什:“谨慎、考验 、渐变” “新思维 谨慎、 新思维” 新思维 美国: (1)美国 2、争霸政策变化原因: 争霸政策变化原因: 政策变化原因
①支持苏联国内改革 ②以提供经济援助为条件左右苏联改革
里 根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 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 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 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 令人信服” 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 任”。 ——里根1986年对外政策咨文 里根1986年对外政策咨文 里根1986
1985年上台以后,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 年上台以后, 年上台以后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 公开性” 强调“ 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强调“人类生存 高于一切” 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主张把对话作为国际 关系实践的基本手段。 关系实践的基本手段。
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经济改革: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 经济改革: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①美苏对话
1988年签定43个双边协议 (1987年签定<<中导条约>>、1985—1988年签定43个双边协议 1987年签定<<中导条约>>、1985 1988年签定43 年签定<<中导条约>>
②放松对东欧控制,并最终退出 放松对东欧控制, ③从阿富汗撤军 ④改善中苏关系
大视野48页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大视野 页) 美苏关系演变的影响: A、美苏关系演变的影响: 消极: ①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消极:⑴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⑵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两极格局解体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⑶两极格局解体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政治改革及其影响: 政治改革及其影响:
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 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 1988年首先提出 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 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多元化” 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12月21日苏联的11 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 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 独联体” 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 “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 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 苏联总统的职务,将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 叶利钦。 苏联总统的职务,将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 苏联历史结束。 苏联历史结束。
激光发射器工作示意图
电磁轨道炮发射粒子 束摧毁弹道导弹
苏联的mx导弹 苏联的 导弹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 美国的“爱国者”
苏守:
A、原因: 、原因
①全球争霸消耗国力; 全球争霸消耗国力; ②体制僵化导致经济衰退
表现: 戈尔巴乔夫执政,提出 新思维” B 、表现: 戈尔巴乔夫执政 提出 “新思维”理论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原苏联国旗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 苏联解体,原苏联国旗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
美国自战后以来在军火上花掉数百万亿美元都没有搞 垮苏联,却不用一枪一弹、一兵一卒, 垮苏联,却不用一枪一弹、一兵一卒,仅以数十亿美元的 许诺就赢得了在美苏较量中的胜利。 许诺就赢得了在美苏较量中的胜利。
经济改革为何不成功? 经济改革为何不成功?
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 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 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 改革未予重视, 改革未予重视, 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 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把重 点转向政治改革 以求扫除障碍。 政治改革, 点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除障碍。
“星球大战”计划
80年代中又提出“ 80年代中又提出“星球 年代中又提出 大战计划” 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 计划” SDI), ),企图凭借美 计划”(SDI),企图凭借美 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通过这一计划, 通过这一计划,既大大提高 核威慑力量, 核威慑力量,又带动美国科 技经济的发展, 技经济的发展,还可造成对 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 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 从而拖垮苏联。 从而拖垮苏联。 星球大战计划使外太空 同陆地,海洋, 同陆地,海洋,天空一样成 为了“第四”战场。 为了“第四”战场。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争霸曾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 2、争霸加剧了地区的动荡紧张和局势的复杂 、 3、军备竞赛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 、军备竞赛导关系的恶劣影响 、 6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矛盾的激化 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矛盾的激化 7、大国的强权政治依然成为和平的潜在威胁 、 8、美苏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具有重 、美苏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 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