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护理安全防范

合集下载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引言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机构的声誉。

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及防范措施。

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 岗位责任制(1)各级护理人员应明确岗位职责,落实护理工作任务。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患者护理工作无缝衔接。

(3)加强团队合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护理任务。

2. 安全检查与评估(1)科室设安全员,每周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护理工作环境安全。

(2)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安全护理分析,及时处理事故隐患。

(3)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3. 护理操作规程(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治疗、护理的准确性。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3)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障患者安全。

4. 抢救器材管理(1)抢救器材做到“五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定时消毒灭菌)。

(2)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5. 药品管理(1)剧、毒、麻、贵重药品专人保管,加锁,账物相符。

(2)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6. 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1)做好安全防盗工作,定期检查门窗、监控设备等。

(2)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7. 水电、气管理(1)对科室水、电、气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

(2)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三、护理安全防范措施1.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问题的认识。

2. 改善病区环境(1)保持病区整洁、舒适,消除安全隐患。

(2)合理布局病区,方便患者及家属。

3. 加强患者、家属、陪护、保洁人员的健康教育(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安全的重视。

(2)加强陪护、保洁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4. 建立健全康复安全管理制度(1)针对神经康复科等特殊科室,建立健全康复安全管理制度。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与防范的措施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与防范的措施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与防范的措施简介护理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是指防止患者遭受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预测及预防可能的患者伤害的一种保障措施。

在现代医疗保健环境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很多,例如人为因素、医疗设备和技术因素等。

这篇论文将讨论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这些因素对护理安全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医疗保健过程中,医护人员存在许多人为因素,例如: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没有做好护理工作、缺乏专业技能、没有正确执行医疗方案等。

此外,一些人为因素如员工疲劳和工作压力也是导致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2.医疗设备和技术因素医疗设备和技术因素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另一个因素,它们对护理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

这包括使用不合适的医疗设备、设备老化导致的设备故障和病人在设备中的误用等。

同时,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医疗技术也需要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例如手术室的操作过程。

3.医疗环境因素除了人为因素和医疗设备和技术因素,医疗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护理安全。

医院的环境和布局可能会影响护理安全。

例如,病房拥挤、床位不足、垃圾处理不当、医院卫生条件差等都会增加医疗工作的难度和风险。

二、防范措施为了提高护理安全,减少患者遭受避免不必要的伤害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以防止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在人为因素方面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人为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例如组织专业培训、采取适当的疲劳管理策略、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与人为因素相关的错误和安全事件。

2.在医疗设备和技术方面在使用医疗设备方面,医护人员应该了解设备的功能和操作规范,并通过规范的培训和实践来确保他们熟悉设备的操作。

此外,对于老化的医疗设备和存在故障的设备,必须按照标准程序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护理安全现状及防范策略

护理安全现状及防范策略

护理安全现状及防范策略一、护理安全概念护理安全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护理安全现状分析1.人员不足: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存在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护士数量严重不足,导致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容易出现疏忽和错误。

2.缺乏专业培训:一些医疗机构对护士的培训不够重视,很多护士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导致在护理操作中存在风险。

3.护理文化氛围不佳:有些医院的护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护士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差,容易出现交流不畅、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4.缺乏标准化管理:目前医疗领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护理标准化管理体系,各医疗机构之间护理操作存在差异。

三、护理安全防范策略为了提高护理安全水平,需要采取以下防范策略:1.增加人员配置:医院应该加大人员配备力度,确保护理人员的数量足够,避免因人员不足导致工作负荷过重。

2.完善培训体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护士的专业培训,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具备处理突发状况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3.加强沟通交流:医院应建立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加强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减少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错误。

4.推行标准化管理: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护理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护理操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

5.建立检测机制:医院要建立护理安全的监测和检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水平。

四、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护理安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关乎护士的职业责任和道德担当。

护士是患者的守护者和保护神,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安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与管理,构建完善的护理安全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提升护士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

如何提高护士的防范能力

如何提高护士的防范能力

如何提高护士的防范能力近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不断上升,其原因各不相同,牵涉到的具体对象和内容纷繁复杂,有医疗护理失误造成的一些案例,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中非护理过失引起的纠纷事件。

由于护士与患者的接触较多,护理工作更直接地面对患者和家属,更直接地承担具体操作任务,所以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1 引起护患纠纷的因素1.1护士方面1.1.1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

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致使少数护理人员无视护理操作规程,不认真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导致护理、治疗过失直接造成差错,引起纠纷。

如皮肤护理未落实而致褥疮,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而输错液体、遗漏医嘱;解释工作不到位、治疗前后未对病人详细说明注意事项、护理级别不到位致病人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观察病情不细致、不及时,未做好交接班等造成病人治疗延误、发生意外等。

1.1.2 对护理人员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或职业道德教育不够,少数护理人员过激的语言是产生纠纷的导火线。

据了解,很多医院存在护理人员不足、医护比例失调,护士往往忙于治疗及日常的护理工作,工作负荷过重,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不够;另外长期超负荷运转,加上中夜班较多,福利待遇低,容易产生抱怨情绪,对患者缺乏同情心和理解心,往往用强制、命令式语气对患者讲话,态度生硬冷漠,使患者及家属产生逆反心理。

若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或家属则抱着出气的态度追究院方责任。

1.1.3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与纠纷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有较大的提高,如果不能及时地根据技术进步与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学习,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往往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护理过程中技术不熟练、缺乏判断、应变能力、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当患者病情有急剧变化时,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强有力的措施,患者家属则认为处理不得力而导致不良后果。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引发不良事件或安全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

护理工作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任何一个过失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要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1.强化个人防范意识:护士在接触患者时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方法,杜绝马虎和粗心现象的发生。

2.加强患者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要对患者的病情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身体状况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3.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时要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正确使用,并定期对器械进行维护和消毒,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4.加强药品管理:护士要妥善存放和管理药品,定期检查药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性。

在给患者用药时,要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避免药品错误使用和给患者造成伤害。

5.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6.加强感染控制:在进行护理操作前,要进行手卫生,并戴上适当的手套和口罩。

要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消毒清洁,并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7.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护士要熟悉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并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

要定期进行事故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8.健康教育和宣传:护士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要通过宣传护理风险防范知识,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士要时刻保持警惕性,熟悉操作方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谈如何提高护理安全防范

谈如何提高护理安全防范

谈如何提高护理安全防范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谈如何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病人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

安全护理每一位病人,是时代赋予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

1?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1]1.1?护理人员因素?因为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

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就可能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主要表现有:(1)人在护理岗位,但主要精力未放在护理工作上,对护士职业不热爱,想改行,工作中马马虎虎,责任心不强,导致对病人漠不关心,对病情的发展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

(2)理论知识薄浅、操作技能差,无法对病人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不能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3)有的对药物性能、剂量、毒副作用、抢救对抗药物不知道;有的换算错误,导致用药不准确。

(4)极少数护士对解剖部位不熟悉,造成多次穿刺、胃管误入气管、尿管误入阴道等类似不该发生的现象。

因此,应把护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防范事故的核心。

1.2?物质因素?物质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1)设备方面。

护理设备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工具,如果设备缺乏、性能不好、不配套或对新引进设备不了解,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故障,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抢救及治疗工作,造成不安全因素。

(2)物品方面。

护理物品质量差或数量不足,也是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常见的现象有输液器的漏液、甚至导致过敏反应。

(3)药品方面。

不能严格核对药品的名称、有效期、质量也会造成不安全。

1.3?环境因素?环境方面主要包括:(1)设施及布局。

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范文一、引言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是直接面对患者的重要人员,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1. 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操作不规范是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护士在给患者注射药物时未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可能导致药物用量错误、错误注射部位等,从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2. 护理设备不完善部分医疗机构护理设备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隐患。

例如,床边调温设备可能存在温度测量不准确、过热等问题,给患者带来烫伤风险;输液泵可能存在输液速度调节不准确、报警系统故障等问题,影响药物输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人员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管理不到位也是护理安全的一大隐患。

例如,医疗机构未能及时对护士进行培训,使其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无法正确判断和应对突发情况;护士工作强度大、疲劳度高,容易影响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

4. 患者个人因素患者个人因素也是护理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一些患者在医院期间容易发生跌倒,特别是老年患者、失去行动能力的患者等。

此外,一些患者存在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等,护士在给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

三、防范措施1. 规范护理操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操作规范性。

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应确保自己已经掌握了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同时,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操作标准和规程,及时更新。

2. 完善护理设备医疗机构应及时更新护理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护士在使用护理设备时,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例如床边调温设备的温度测量准确性、输液泵的报警系统是否正常等。

同时,护士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加强人员管理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其护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减少工作强度和疲劳度。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概念: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现结合工作体会就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一、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1、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士不了解:“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忽视医疗护理活动这一特殊的职业特征,不认真执行三查八对,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口头医嘱。

2、书写护理文书不规范。

护理记录单上的记录,在查对时发现未记,但确实做了,护理管理上就视为“记录不全”。

护理记录单上的任何文字记录都是重要的法律证据,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记录不全”,在法庭上就会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有理难辨。

;另外护理记录单上面的常见问题还有护理记录与医疗病程记录不符,一旦发生纠纷,护理记录单不能提供有力的依据,护理人员将十分被动。

3、护士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简化程序,如不按规定洗手,加药不戴口罩,加药不彻底,单独值班时不严格遵守医院制度,如不进行床头交接班,上班时思想不集中,办公时聊天、打电话、吃东西,影响护理效果。

4、人员编配不足,与工作量不成比例:护理工作量大,使少数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不能常规完成护理工作。

5、患者违医行为:患者对疾病不能正确理解,不信任医护人员,加上经济原因担心费用太高,拒绝治疗,还有患者输液中擅自调节滴速,做完治疗后擅自离开病房。

二、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3、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医院要按照卫生部规定配足护理人员,确保满足临床需要,护士长根据科室不同时段患者数量,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运用弹性排班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护理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事关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护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跌倒与滑跌:患者不稳或操作不当容易导致跌倒和滑跌,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者更容易受伤。

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合的辅助器具,如扶手、走廊扶手、止滑地板等;-定期检查和维护辅助器具的使用情况,确保其可靠性;-患者下床活动时,进行必要的辅助;-老年患者必要时提供陪护,确保安全。

2.感染传播:医疗机构是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地点,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操作规范,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消毒制度;-严格控制病区门禁,限制来访者的数量和时间;-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3.药品错误和滥用:给药过程中出现药品错误和滥用,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后果。

防范措施:-完善的医药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药品使用前核对患者身份和用药途径;-在使用高风险药品时加强警觉和检查;-定期进行药品安全培训和考核。

4.误诊、误治: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误判和误治,可能导致患者延误治疗或错误治疗。

防范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建立完善的病历记录和信息共享机制,减少医疗信息传递中的误解和误报;-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商讨治疗方案,避免个人主观判断导致误诊、误治。

5.床位错用:床位错用可能会导致患者滞留在非专科病区或搬动不便,影响诊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防范措施:-建立科学的床位管理制度,确保床位的有效、合理利用;-引入电子床位管理系统,提高床位调配的精确性和效率;-加强病房留观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床位供需的平衡;-针对病情需要,及时调整患者的床位。

6.误食和误吸:患者误食或误吸异物,可能引发窒息、误入呼吸道等危险情况。

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及防范措施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安全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防并减少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伤害风险。

然而,尽管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隐患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害。

本文将详细讨论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一、交流问题: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畅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或遗漏。

这可能会对患者的诊疗产生负面影响。

防范措施:1.注重培训和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包括有效的听取和表达。

2.提供明确和准确的信息传递渠道,如书面文件和电子记录。

3.鼓励护士使用明确的语言,并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术语。

二、药物管理错误:药物给予和管理是护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如果出现错误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防范措施:1.强调药品核对的重要性,包括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和途径。

2.鼓励使用带有条码扫描的电子医疗系统,以确保正确的药物给予。

3.建立规范的药物存放和配药程序,并定期进行药品库存盘点。

三、跌倒和摔伤:患者在医院内容易发生跌倒和摔伤,这可能会导致骨折、内出血等严重后果。

防范措施:1.为每位患者进行跌倒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床栏抬高、安全带的使用等。

2.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观察,特别是行动不便或步态不稳的患者。

3.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跌倒预防的教育和指导,如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助行器。

四、手卫生不规范:手卫生是控制感染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如果护士没有正确执行手卫生的规范,可能导致感染的传播。

防范措施:1.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保持其清洁。

2.定期进行护士手卫生的培训,强调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设备。

3.强调护士个人责任感,使其意识到正确执行手卫生规范对于患者和自身的安全至关重要。

五、误诊和延误诊断: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是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医护人员之一,因此他们的观察和报告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如果护士未能正确观察和报告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导致误诊和延误诊断。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篇)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篇)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选篇)护理安全是医疗保健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因为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隐患排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防范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一、护理安全隐患排查1. 安全环境评估:护理安全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所处的环境安全。

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床铺、地面、家具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如滑倒、碰撞、燃烧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和防火措施。

2. 护理设备检查:护理设备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设备存在故障或操作错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并注意设备的操作说明和警示标识。

3.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关键的护理工作之一,错误的药物使用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药物管理规程,包括正确配药、标识、存储、给药方法等。

并定期检查药物的过期情况,及时清理和更新。

4. 防止感染: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护理人员应加强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隔离措施,并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和设备。

二、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1. 加强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并正确处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质量。

2. 建立安全文化:护理安全是全员参与的工作,需要整个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鼓励员工报告和反馈安全问题,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 使用标准化工具和流程:标准化的护理工具和流程可以减少错误和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医疗机构应定期更新并推广最新的护理标准和指南,明确护理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4. 强化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健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随着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护理行业的高风险日渐突显,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现将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一、常见护理安全问题1.1 护士方面:(1)与护士责任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有的护士责任心不强,在护理工作中,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按习惯、凭印象草率办事,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2)与护士技术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或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以至于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延误病人的治疗、抢救等。

(3)与护士整体素质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如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不能正确执行医嘱或不能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不严谨,对观察到的病情或执行的各种治疗记录不及时或漏记等,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态度冷淡,语言生硬,不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以致患者或家属有时难以接受而引发纠纷。

1.2 患者方面:(1)患者自身疾病导致的安全问题: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坠床、跌倒等。

(2)患者配合度不高导致的安全问题:如不遵医嘱、不配合治疗、自行离院等。

(3)患者家属导致的安全问题:如干扰护理工作、提出无理要求等。

1.3 环境方面:(1)设施设备问题:如床栏不稳固、地面湿滑、电梯故障等。

(2)药品器械问题:如药品过期、器械故障、消毒不彻底等。

(3)环境布局问题:如通道狭窄、光线不足、警示标识不明显等。

二、防范措施2.1 提高护士素质:(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对护理安全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

(3)注重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增进护患关系,降低纠纷风险。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是医院管理中永恒的主题。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护理不良事件不会发生。

我们应该将安全预防事故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

2.节假日的护理安全管理需要加强节前职业道德的教育,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

护理人员在节假日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工作态度要始终如一,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

护士长应根据科内病人的数量、质量和工作量妥善安排工作,建立副班制,有特殊情况及时调用人员。

同时,护士长应坚持每日早、晚查房制度,检查每日工作重点与当日工作质量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3.护理质量管理需要制定适合本科的规章制度、各班工作程序。

平时应注意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早采取防范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日查对制度和每周的大查对制度都应得到重视。

此外,各护理单元应制作警示牌,例如手术病人悬挂“禁食水”、空和满的氧气瓶必须分开放置悬挂“有氧”“禁止吸烟”等警示牌、毒麻药品必须上锁等,确保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做到防患于未然。

4.提高专业技能是防止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的基础。

我们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护士研究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精益求精。

这样可以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5、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做到以下方面:病人住院有人送,入科有人接,检查有人陪,护理专人管,健康教育全过程,出院有指导。

同时,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遵守文明服务要求,做到“三有三无”,即服务语言要有称谓语、问候语、致谢语,杜绝服务中无语言、无称谓、无表情。

操作前必须解释到位,取得病人配合,操作失败要有致歉声,并能宽容病人的误解。

另外,我们建立了访谈制度和工休座谈会,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6、为了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和护士的法律意识,我们强调培养护士深入病房细致观察病情的严肃性,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应对预案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应对预案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应对 预案
目录
• 引言 • 护理安全风险因素 •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 护理安全应对预案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 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 点。
02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应对预案的 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患者的生 命安全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患者参加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优化医院管理流程
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 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对护理工作 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 正问题。
04
护理安全应对预案
应对护理差错事故
建立完善的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 者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患者问题, 减少纠纷的发生。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护理差错事故案例分析
总结词
护理差错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概述
某医院发生一起因护士 疏忽导致的给药错误事 件,导致患者受到不必
要的痛苦。
原因分析
护士在给药时未核对患 者身份,导致给药错误
护士因素
护士技能和经验不足
加强护士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护理 技能和来自对能力。护士工作压力过大
合理安排工作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管理因素
医疗设备管理不善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医院环境不良
改善医院环境,保持清洁、卫生、安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 险。
03

案例三:患者投诉与纠纷解决案例分析

提高医院护理安全的关键措施

提高医院护理安全的关键措施

提高医院护理安全的关键措施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医院护理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保障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是医院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提高医院护理安全水平,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医院护理人员是直接接触患者的重要群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确保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能够应对各种护理情况和突发事件。

2. 定期举行技能培训和演练: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各类技能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练,包括各种护理操作流程、急救措施等。

通过不断的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

3. 强化医疗设备管理:医院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的采购、验收、维护和报废流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4. 推行标准化护理流程:医院应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化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操作规范。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执行,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意外发生。

5. 加强医疗事故应对和处理: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应对机制,及时处理和汇总各类医疗事故,分析事故成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和预防,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6. 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查,对服务质量和护理安全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以上关键措施的实施,医院可以提高护理安全水平,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加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提高医院护理安全,不仅是医院的责任,也是医护人员的使命,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不懈追求医疗安全的目标。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护理安全是提高患者质量护理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护理安全的核心是提高患者安全水平,预防和减少护理中的意外事故和医源性感染,减少患者伤害,保证医疗行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管理。

护士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和鞋套等。

另外,护理环境的卫生也十分重要,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并定期消毒器械和工作场所。

其次,医疗机构应完善规范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护理质量评估制度等。

护士在操作前应熟悉并执行相应规范,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三,健全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教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预防和应对常见疾病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护理质量保障措施,提高他们对医院护理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

第四,加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医院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同时,护士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五,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记录和报告机制。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护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如患者的生命体征、给药时间和剂量、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以便把握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法和次序。

同时,医院还应建立护理事件的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分析护理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结果,以便改进护理工作和防范措施。

第六,强化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和有效控制。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

普宁九州医院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目前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在护理安全管理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何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这是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目前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在护理安全管理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如果在护理安全工作上存在着隐患而不加以克服和纠正,其结果必然引起护患纠纷,轻则给个人利益带来损害,重则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降低医院声誉。

因此,如何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是护理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当前护理安全存在隐患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对护理工作还不能从法律高度上认识,在对病人实施护理过程中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了许多潜在着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护理文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认真执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刮、涂、粘现象,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或超前记录,存在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重要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用药后的观察没有记载等,为日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其次是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有些护士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

护理安全防范工作总结

护理安全防范工作总结
2.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部分护理人员对安全防范知识掌握不足,导致护理安全隐患。
3.护理制度不健全:部分科室护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工作环节出现漏洞,增加了安全风险。
4.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不足:部分科室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不足,导致护理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三、改进措施
1.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轻工作压力,确保护理安全。
4.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确保各项工作环节紧密衔接,降低安全风险。
5.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6.提高患者满意度:注重患者权益保护,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二、存在问题
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部分科室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安全隐患增加。
《篇二》护理安全防范工作反思与展望
在我们的工作中,护理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我们医院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护理安全防范工作的反思与展望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指导。
一、工作重点
1.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让每位护士深刻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护理安全防范工作总结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护理安全防范工作总结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安全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医院积极加强护理安全防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我对过去的护理安全防范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四、未来展望与计划
1.持续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护理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提高护理安全防范-------------------------------------------------------------------【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全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病人的机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

安全护理每一位病人,是时代赋予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

1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1]1.1 护理人员因素因为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

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就可能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主要表现有:(1)人在护理岗位,但主要精力未放在护理工作上,对护士职业不热爱,想改行,工作中马马虎虎,责任心不强,导致对病人漠不关心,对病情的发展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

(2)理论知识薄浅、操作技能差,无法对病人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不能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3)有的对药物性能、剂量、毒副作用、抢救对抗药物不知道;有的换算错误,导致用药不准确。

(4)极少数护士对解剖部位不熟悉,造成多次穿刺、胃管误入气管、尿管误入阴道等类似不该发生的现象。

因此,应把护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防范事故的核心。

1.2 物质因素物质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1)设备方面。

护理设备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工具,如果设备缺乏、性能不好、不配套或对新引进设备不了解,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故障,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抢救及治疗工作,造成不安全因素。

(2)物品方面。

护理物品质量差或数量不足,也是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常见的现象有输液器的漏液、甚至导致过敏反应。

(3)药品方面。

不能严格核对药品的名称、有效期、质量也会造成不安全。

1.3 环境因素环境方面主要包括:(1)设施及布局。

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

如急救室的位置,病室插线板的位置,地面过滑,床旁无护栏造成跌伤等。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

(3)危险品管理。

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毒麻限剧药品、高压蒸气锅炉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4)病区治安。

病区的治安问题,如防火、防盗、防止犯罪活动等。

1.4 管理因素管理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思想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

(2)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检查不到位。

(3)业务技能水平低,对新护士、进修及实习护士的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

(4)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

1.5 病人因素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协作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确实施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及支持。

作为护士,在巡视病区、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对病人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释,规范职业行为,用法律来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病人的信任度,增强医院信誉。

2 抓好护理安全预防2.1 常抓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要把安全预防事故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

消除护理不安全性是避免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直至出现严重差错或事故,才体会到法律意识的重要。

因此,应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方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的文件。

本院每个科室都确定了护理安全日,增强各级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

学习教育中,将安全教育与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利用好的典型广泛宣扬,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运用安全质量实例讲道理。

加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和差错事故隐患的管理,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重点分析、重点讲评,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和差错一查到底,明确责任,使当事者和护士们都受到教育,必要时在护士长例会或全院大会上通报,并警示大家,使全体护理人员明确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地履行职责。

2.2 节假日的护理安全管理节假日期间,由于护理人员相对减少,又无人监督,加之思想松懈,给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易发生护理质量缺陷与事故[2]。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防范上下功夫,加强节前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尤其节假日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工作态度要始终如一,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

护士长根据科内病人的数量、质量、工作量妥善安排工作,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建立副班制,有特殊情况及时调用人员。

护士长坚持每日早、晚查房制度,检查每日工作重点与当日工作质量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使节假日值班人员时刻提醒自己工作不可松懈。

节假日连休时,护士长参与科室值班,使科内工作秩序保持惯性运行,也可了解科室护理人员工作情况,也体现了对下级人员的关心和体贴。

节日前护士长对急救室的物品、器材应准备齐全,保持性能良好,为抢救工作打好基础。

2.3 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是处理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和依据,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院护理单元根据医院情况和各科护理工作的实际,以整体化护理为依据,制定适合本科的规章制度、各班工作程序,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将工作内容具体化、明确化、目标化。

平时注意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早采取防范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本院护理单元注重每日查对制度、每周的大查对制度;每月1次与节假日前的电路等安全因素的检查;加药后的输液瓶上签名制度、更换液体时的打勾、签名、签时间制度。

为了保证病区的安全管理,各护理单元制作警示牌,例如手术病人悬挂“禁食水”、空和满的氧气瓶必须分开放置悬挂“有氧”“禁止吸烟”等警示牌、毒麻药品必须上锁等,确保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意外发生。

标识的建立给护士以警醒作用,加强了风险意识,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2.4 提高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护士的素质与能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

作为管理者,要有计划地组织护士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精益求精。

由于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最经常、最广泛,如皮肤护理、病床整齐、注射技术、饮食护理等,护理人员往往不重视,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对基础护理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只有不断加强专业技术建设,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2.5 优质服务到位促进整体护理深入有效开展,把“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到护理工作点滴之中。

本院目前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延长直接护理服务时间,保证时间服务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本科在此项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做到病人住院有人送,入科有人接,检查有人陪,护理专人管,健康教育全过程,出院有指导,并在服务过程中按照文明服务要求做到“三有三无”,即服务语言要有称谓语、问候语、致谢语,杜绝服务中无语言、无称谓、无表情,操作前必须解释到位,取得病人配合,操作失败要有致歉声,并能宽容病人的误解。

建立访谈制度、工休座谈会。

通过优质服务工作的进行,感到优质服务深化了整体护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内涵和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

良好的服务可以赢得病人的谅解,弥补工作中的某些不足。

因此,抓好优质服务也是防范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

2.6 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3]护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的缺陷在医疗纠纷中承担了不应有的本可以避免的法律责任。

因此,本科不定期用实例来向大家的重要性,增强护士法律意识,更新医疗纠纷重在防范观念。

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中常出现有价值的部分,得不到体现,所以强调培养护士深入病房细致观察病情的严肃性,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避免疏漏,树立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责任意识。

及时报道各地发生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护理人员深刻意识到写好护理记录,不仅是护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提高护理水平、防范医疗纠纷的保障,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有保证病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要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

2.7 依法正确行使病人的权利如落实告知义务中潜在的危险因素。

如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便秘,排便用力时可导致猝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若进食粗硬食物,可能导致上消化道的出血。

所以,医护人员应将注意事项告知病人,避免健康教育不到位引发医患纠纷。

当然,还有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

3 经验总结3.1 加强检查检查是发现问题促进落实的必要措施。

无检查将使个人负责工作流于形式。

护士长要做到四查:(1)重点工作要常查。

如器械、药品、精密仪器等重点项目要经常查。

(2)重要节日及特定时间要重点查。

逢年过节护士思想上易放松,加之7天长假,要有应付突发事件的物质准备,存在人心浮动,精力转移等客观因素,要重点查。

(3)针对个人特点及时查,由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性格各异在个人负责中也有所体现。

因此护士长要注意摸清护士的思想脉搏,在护士思想发生波动时,工作质量受到影响时及时检查补漏,把问题苗头消灭在萌芽中。

(4)全面工作要定期查。

建立了护士长每日重点工作制度;护士长每月个人负责工作检查制度;管理物品每月清点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使个人负责工作始终置于护士长的控制指导下有序进行3.2 把好护理常规关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每一项护理活动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包含着许多复杂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科学的、严谨的规律和规程。

护士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常规办事,熟悉医疗物品的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步骤,提高应变能力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

3.3 措施落实到位护士长抓安全要细,绝不能粗枝大叶。

落实要“三勤”即勤问、勤做、勤讲。

护士不懂要勤问,本职工作范围的事要勤做,护士长对安全措施要勤讲,使安全工作的警钟时刻在护士耳边响起。

落实要“三严”即严格、严厉、严谨。

要照章办事,不打折扣,不讲价钱,不说容许,不弄虚作假。

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现象。

3.4 控制到位护理不安全行为往往是一种不自主的,不能控制的个人行为。

因此,学会自我控制尤为重要。

护士长要教育护士自我控制,并要注意观察护士的言行,做好引导。

作为护士长在心态控制中要做到“三个心中有数”:根据科室及专业特点,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