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游客个性心理的体验分析项目二游客的需要和动机分析旅游需要分析教案
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
分析外地游客来青岛旅游的旅游需求或旅游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人既有生理上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阳光等;也有心理上的需要,如朋友,亲情,友情,爱情等;当某种因素缺失时,会导致心理或者生理上出现失衡状态。
着这种状态到一定程度,一定境界,就会进行调节并尽快恢复失衡前的要求,这个时候个体就感到了需要。
旅游者的心理表现在旅游过程中的变化相当复杂。
决定旅游者心理变化的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旅游者自身的因素,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外地游客来青岛旅游的心理表现或者是心理需求。
一、旅游者具有消闲愉悦的心理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调剂生活的生活方式,用来提高生活品格,而旅游的基本包含的要素就是食、住、行、游、购、娱,然而娱乐、消遣、游玩这些基本因素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一追求。
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朋友在一起,家庭与家庭之间组合,一起来青岛旅游,就比人会成为一个正确选择。
因为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交通发达;星级酒店众多;景点丰富且富有教育意义;美食小吃众多;海产品,特色产品丰富;娱乐设施多且新颖。
海滨城市得天独厚的条件会使人们完全摆脱掉每日都遵循的规律生活而带来的精神压力。
在全新的生活中全新的去享受自由,释放压力。
在旅游中得到消闲放松,全方面的满足游客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
二、旅游者具有求新心理知识水平的整体提高,使人们不想再拘束于自己生长的那个小范围里,大多人更想走出去看看,看看大千世界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一个人到异地他乡去旅游,摆脱了紧张的生活和学习,或繁琐的事物,或忙碌的工作,不仅仅是想在新的环境中释放压力,获得自由,更想自由自在的享受新的环境,新的空间变化,环境的更新,文化的差异,以及各地不同的饮食差异,风味小吃。
外地人来青岛旅游,想来青岛感受一下青岛的气候,青岛的居民生活方式,美食特点。
想来青岛感受海滨城市的清新空气,通过不断地去追求,去探索。
从而不断的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游客体验分析》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游客体验分析》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刘安娜所属专业(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制定人:刘安娜合作人:刘跃萍、秦美玲制定时间:2020-3-10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游客体验分析》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全域旅游课程体系中的全域旅游核心课程,属于景区管理课程模块,是专业平台的必修课程。
通过研究旅游活动中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进而改善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现状,本课程的开设从全新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旅游活动中游客的心理、行为规律和服务体验,内容侧重于与游客体验相关的实例分析和实践训练,主要包括游客体验的认知、游客个体心理的体验分析(I、II)、社会群体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分析、旅游服务体验分析等五大模块,提升学生现代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二)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职业素养》、《旅游服务礼仪》等旅游专业素养基础课程,《导游实务》、《旅游策划实务》等旅游业运营课程及《景区开发与管理》等景区管理课程。
后续课程:《乡村旅游实务》、《民俗与文化旅游实务》、《民宿运营与理》、《工业旅游实务》、《研学旅行实务》、《游艇与邮轮业管理》、《康养旅游实务》等全域旅游课程和《顶岗实习》。
(三)本课程与中职、本科、培训班同类课程的区别《游客体验分析》课程是在分析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按照项目驱动教学设计的一体化课程,注重实例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为游客提供更好体验的能力。
该课程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一流专业建设课程,目前已知中职和本科并无该课程,而中职、本科开设了类似的《旅游心理学》课程。
普通本科高校多开设《旅游心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理论教学为主;高职则以体验实践和实例分析为主。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游客体验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游客个体心理、旅游服务体验的一般规律;熟悉与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体验策略,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导学案-旅游心理学》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日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了解旅游者的个性》。
在旅游行业中,了解旅游者的个性是分外重要的,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只有深度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升旅游体验。
二、目标1.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特点,包括性格、爱好爱好、消费习惯等。
2. 精通如何依据不同的个性特点,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效劳。
三、导入知识在开始进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旅游者的几种常见个性类型:1. 冒险型:喜爱挑战新事物,勇于尝试,对冒险活动感爱好。
2. 舒适型:喜爱享受舒适的环境,对旅游设施和效劳要求高。
3. 文化型:热忱历史文化,喜爱参观博物馆、历史事迹。
4. 自然型:喜爱大自然,热忱户外活动,喜爱登山、徒步等。
5. 玩乐型:喜爱玩乐,追求幸福和刺激,喜爱参与party、演出等。
四、进修内容1.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旅游者的个性特点主要包括性格、爱好爱好和消费习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比如有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喜爱交际,有的人内向害羞,喜爱独自沉思。
而旅游者的爱好爱好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喜爱参与文化活动,有的人喜爱探险体验。
此外,旅游者的消费习惯也会影响他们的旅游选择,有的人习惯于高消费,追求奢华享受,有的人则更重视性价比。
2. 提供个性化的效劳在旅游效劳中,提供个性化的效劳是分外重要的。
我们可以依据旅游者的个性特点,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旅游线路和活动。
比如针对冒险型的旅游者,可以推举一些刺激的活动,比如滑翔伞、潜水等;而对于文化型的旅游者,可以打算参观博物馆、历史事迹等活动。
此外,我们还可以依据旅游者的消费习惯,为他们推举适合的酒店、餐厅等效劳。
五、总结了解旅游者的个性特点,能够援助我们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效劳,提升他们的旅游体验。
期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深度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效劳。
感谢大家的进修,感谢!六、教室练习1. 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旅游者的个性类型?请简要说明理由。
旅游心理学 教案模板(共3篇)
旅游心理学教案模板〔共3篇〕第1篇:旅游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休闲与旅游一、体闲活动与旅游“休闲〞或“闲暇〞的英语是Lelsure,源于拉丁语的I.’lcere,意指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或自由活动,包含时间与恬动两个层面。
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兹迪埃(J0ffre D…zedier)在《走向休闲的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他对休闲的看法;“所谓体闲,就是个人从工作岗位、家庭、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的时间。
〞一般地讲,我们可以把休闲解释为当一个人干完了他的工作,并满足了他的根本需要之后,这个人就有了属于他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问,有了休闲的“资本〞。
人们可以根据其周期性和时间的长短,以不同方式加以利用。
1.业余时间,可以用于看电视、看书读报、听音乐、看戏或参加其他文体恬动。
2.周末时间,可赴下述地点短途旅游(1)别墅、饭店、疗养胜地。
(2)野营营地。
(3)凡可以让人“躲避一下〞的地方。
3.两三周短期休假到七周以上的长期休假,可以作一次异地旅行或度假。
旅赫和休闲是密不可分的,闲暇时间是旅游的必要条件。
旅游和体闲活动的区别在于.只有离开居住地到异地一定时间.并以观光、度假、健身、娱乐、探亲访友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二、旅游与旅游业旅游是一项很古老的恬动,中外历史上都有不少关于古代旅行家的记载。
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
这些旅游活动是由于贸易的开展而产生的。
公元前1490年.古埃及霍茨海风赛女王的奔达诸国(即现在的索马里)之行,或许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寻求安宁和观光为目的的旅游。
在埃及的狄爱儿拜哈里神庙的墙上.记载着这次重大巡游事件的经过。
我国历史记载最早的、行程最远的旅行家应数西汉的张骞。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却是近代的事。
国际上一般认为—Ⅲ代旅游业的创始人是英国的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
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有组织的旅游效劳。
导游实务考证培训---旅游者心理
一、从人口统计因素的角度了解游客心理
1.不同国家(地区)的旅游者 2.不同社会阶层的旅游者 3.不同性别的旅游者 4.不同年龄的旅游者 5.不同职业的旅游者
二、从地理环境因素的角度了解游客心理 三、从旅游动机的角度了解游客心理 四、从个性的角度了解游客心理 五、从游客活动阶段的角度了解游客心理
气质
文化
社会阶层
稳重:重感情轻 钟情文化 忧郁:
内涵深的景观,追 知识;重细节轻整 求意境品位; 体;
中产: 东方旅游者: 西方旅游者: 管理:提出计划外 关注态度多 阿拉伯游客: 农业劳动阶层 求
坚定有余灵活 独立性强,喜 以西亚、北非、 不足,感情细 欢自由活动, 马来西亚游客 腻,内敛,注 纪律观念不强, 为代表,宗教 重自己的地位 热情奔放,兴 信仰虔诚,看 和别人对自己 趣广泛却缺乏 重礼仪和地位。 的看法 持久性。
旅游者的个性类型
性别
年龄
控制点
女谨慎;好倾
听;情感丰富;
少儿:持重; 中年: 依赖;
务实;追求安 好奇;受外界 影响大; 逸;
内倾:选择熟悉景
点、正规项目;按计 划旅游;
男:开朗;随
便;理智;表 现欲强;
青年:喜欢热 老年: 好表现;
冲动;幻想; 闹;保守;慢 节奏;
外倾:追求刺激;
给予自由空间;乐于 接受新鲜人事;
活泼好动不好静; 喜欢集体活 急噪
动、参与性强的项 好独自活动不好集 目 体游览
要求;不能容忍过多 于内容,气氛多于形 知欲不强,以观光为 失误,看重情感享受。 式; 主,很少提出过多要 求,对导游服务依赖 服务、工人: 以 行政: 集体感、等 程度非常深。 观光购物为主,注重 级观重;好奇心强。 消遣性、娱乐性。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培训课件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3
▪ 这三个研究对象度过了很不相同的假日, 游览了不同的旅游地点。我们如何解释她们 在选择度假方式上为何如此不同呢?这就要 研究人们的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4
▪ 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因为他深深爱着这 片河山;沈从文怀着解不开的故乡情结, 流连在湘西的沱江岸边、吊脚楼前;白雪 公主奔进美丽的大森林,希望能够躲避世 俗的无情迫害;小丑鱼为了追寻比生命还 重要的骨肉亲情,不畏大海波涛,挣扎在 暗流之中……出游的人,总有一个梦想、 一份情怀、一个理由。
第二层次: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第三层次: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9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10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马斯洛描述的五种主要需要相对突出的渐进变化关系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游时间、地点的需求有明显的淡、旺季差异。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34
要点三:旅游需要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一)现代人旅游需要的发展趋势
▪ (1)旅游需要普遍化程度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的基本生 活需要之一 。
▪ (2)旅游需要向多样性方向发展 。 ▪ (3)旅游需要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功利色采逐渐减弱 ▪ (4)旅游需要的层次在提高,更加注重旅游中的精神需
旅游心理学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26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者的精神性需要
1、追新猎奇: 异国风情、民风民俗、未知景观的向往,探险,挑战
(完整版)旅游心理学第7章旅游者的需要、动机、兴趣教案
班级: 学科:旅游心理学次备课人:了解出行信息.准备旅游物品的需要7.1.2游览活动阶段本阶段重点突出“安全、快速、舒适、愉快”八个字。
1. 求安全心理:游客心中有一种不安全心理, 惟恐发生不测,危及生命和财产。
这时的旅游者求安全的心态表现得非常突出, 甚至上升为主课题 7.1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同阶段 的需要课时掌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重难点重点:旅游准备阶段和游览活动阶段旅游者的需要。
难点:能够清楚地认识旅游过程中不同阶段旅游者的需要有所不 同。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PPT 演示,课堂讨论教学流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新课导入:阅读课本P77课堂训练知识回顾: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人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 反映,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
7.1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 7.1.1旅游准备阶段当人们有了足够的假期和资金,并且产生外出旅游的愿望 后,就要开始为旅游作准备。
在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者需要的内 容主要有三个方面:阅读课本P77 N 获得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需愛 繪瓷熬%确融碍擁案例7-思考,课堂讨论要需求。
2•求新心理: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 处寻找刺激,以满足迫新、求异、猎奇、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
游览活动阶段是整个旅游过程的核心阶段, 旅游者满怀期待而来,希望在游览中获得愉快、兴奋的心理体验。
游扼活动阶段「 的心怎处更y购买槁特色的纪念品7.1.3旅游结束阶段在游览活动结束后,旅游过程也进入了尾声,在这个阶段旅 游者的主要活动是准备回程, 他们需要得到更完善的服务、购买纪念品和做好回程交通安排。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记I 游览线路芫整、游览时间充足i I 能引发和满足旅游者的光趣I教学方法 讲授法,PPT 演示,课堂讨论 与手段教学流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新课导入:课堂训练P79思考讨论在旅游团中,常有成年旅游者携带儿童旅游的情况,对此 导游人员应在做好旅游团中成年旅游者旅游工作的同时,还应该 怎样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做好关心和照料工作?7.2各种类型旅游者的不同需要7.2.1不同年龄旅游者的需要青年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关注身体健康,追求生命质量。
旅游者心理的分析项目二个性
胆汁质——暴躁型(力量型)
力量型的人的最大敌人是自己, 他把优点归于自己,把缺点归 咎于他人。
胆汁质的人适合的工作类型
适合具有较大危险性和难度、需要随时应变并且费 具有开拓性的的工作,进入商界会有不错成绩。 但不适合稳重、细致的工作。要注意克服自制力 不足的毛病。 消防队长一定是力量型的。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是力 量型的,喜欢挑战,越战越勇。
个性倾向性 和 个性心理特征 构成个性 构成: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 念、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三大 方面。
与卡尔·容的内、外倾理论相似,美国心理学家普洛 格将个性心理特征分为心理中心型与他人中心型,或安乐 小康型与追新猎奇型。
思考:请你应用本次任务的相关支撑知识,尝 试判断出案例中的这位美国客人属于哪一种气 质,如果是其他三种气质的客人,他们分别会 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相关支撑知识】
一、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二)个性的构成 (三)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人格/个性的基本概念
1、人格的概念
第二,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 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 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即气质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 动的目的、动机和内容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例如
一个情绪稳定、内向的人,在任何 场合下,即使是很熟悉的环境、很热闹的 场面、自己很感兴趣的活动,都会表现出 不爱激动、较为稳重、不过分表现自己的 特点。
力量型的人越挫越勇,永不言败,即使一个人 也会坚持。困难和挫折只能刺激他们的胃口。
开发市场没有他们不行。为难时候,跟着力量 型的朋友没错。
胆汁质——暴躁型(力量型)
力量型的人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通向目标的步 骤,他们难以接受别人不自觉的行为,他们认 为自己是最聪明的,结果可能使和平型的人更 加消沉。 反面:雷厉风行的领导才能如果过度会表现得 独断专行,喜欢操纵一切。
旅游者心理的分析-项目二22需要和动机
思考:请分析两只旅游团的不同表现产生的原 因。
小黄根据去年的经验安排旅游者在酒店活动,许多旅 游者显出不快,有的说:“我们是来旅游的,谁愿呆 在酒店中,你不想去,我们自己出去!”。小黄见情 况如此,便与旅游者协商,在酒店的周边活动看雪景 和照相,待情况好转立即出发继续完成旅游行程。看 雪景和照相的安排使旅游者十分满意。
【能力目标】
能够针对旅游者的需求提供旅游服务,能够正 确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知识目标】
1、理解需要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理解旅游动机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4、掌握激发旅游动机的策略。
【具体任务一】
思考:请你根据本次任务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在旅游 中都有哪些需要?
旅游消费需求:是指人们在各个可能的价格下希望购买并 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1.旅游消费是综合性的消费。 2.旅游消费以劳务消费为主。 3.旅游消费与生产、销售具有同一性。 4.旅游消费是一次性消费。 5.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社交的、尊重的和 自我完善的需要
旅游 者的一 般需要
事后,小黄经过了解发现,去年的香港旅游团的旅游 者都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为了躲避春节期间的人际 往来的大笔支出,参加到北京的旅游团旅游。而今年 的旅游团成员慕名第一次来北京游览,对北京的大雪 天气十分好奇,看下雪照相留念满足了旅游者的求新 异需要。
【相关支撑知识】
一、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下层旅游者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年轻游客 中年游客 老年游客
儿童游客
不同 年龄 旅游 者的 需要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不同 性别 旅游 者的 需要
女性 游客
男性 游客
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
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为了放松身心、拓宽视野,还是为了追求新奇的体验,人们纷纷踏上旅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分析这些心理需求,对于旅游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能够更好地提供服务,满足游客的期望,从而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
一、安全与保障需求安全是旅游者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
当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前往陌生的地方,对于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会产生一定的担忧。
这种担忧包括交通安全、住宿环境的安全、饮食卫生以及目的地的治安状况等。
在交通方面,游客希望能够选择可靠的交通工具,如正规的航空公司、有良好口碑的铁路公司或安全系数高的长途巴士。
他们关心交通工具的维护状况、驾驶员的资质和经验。
住宿环境的安全也是游客关注的重点。
干净整洁、设施完善、有安保措施的酒店或民宿会让游客感到安心。
他们希望房间的门锁牢固,有消防设备,周边环境安静且没有安全隐患。
饮食卫生同样不容忽视。
游客担心吃到不洁的食物导致身体不适,影响旅行的心情和计划。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环境整洁的餐厅就餐。
目的地的治安状况也会影响游客的决策。
一个治安良好的地方会让游客更愿意前往,他们可以放心地在街头漫步,享受旅行的乐趣。
二、社交与归属需求人是社会性动物,即使在旅行中,也渴望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获得归属感。
对于独自旅行的游客来说,他们可能希望在旅途中结识新朋友,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故事。
比如在青年旅社、旅行团或者当地的咖啡馆、酒吧等场所,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流,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而对于家庭出游或者与朋友结伴出行的游客,旅行则是增进彼此感情、加强联系的好机会。
他们一起规划行程、共同解决旅途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此外,参加当地的节日庆典、文化活动等,也能让游客感受到融入当地社会的归属感,使旅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三、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希望得到尊重,包括对他们的个人隐私、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尊重。
旅游心理学游客心理分析
旅游心理学游客心理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为了放松身心、探索未知、增长见识,还是为了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人们纷纷踏上旅途。
而在这一过程中,游客的心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游客的心理,对于旅游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游客自身来说,也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和享受旅行。
一、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促使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休闲娱乐动机、文化探索动机、社交动机、逃避现实动机等。
休闲娱乐动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人们渴望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享受悠闲的时光。
他们可能会选择去海滨度假胜地晒太阳、游泳,或者去山区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风光。
文化探索动机则驱使着一些游客前往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如古老的城市、博物馆、遗址等。
他们希望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社交动机促使人们与亲朋好友一同出游,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此外,通过旅游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也是一部分人的目的。
还有一些游客是出于逃避现实的动机选择旅行。
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烦恼让他们想要暂时逃离熟悉的环境,寻找一个全新的空间来摆脱困扰。
二、旅游决策心理当有了旅游动机后,游客就会进入旅游决策阶段。
这一过程中,游客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
首先,他们会收集信息。
信息来源包括亲朋好友的推荐、旅游网站的评价、旅行社的宣传等。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游客往往面临着过多的选择,如何筛选和判断信息的可靠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游客会评估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
他们会考虑诸如目的地的安全性、交通便利性、住宿条件、旅游费用等因素。
对于一些风险规避型的游客来说,安全性可能是首要考虑因素;而对于预算有限的游客,旅游费用则会成为关键因素。
此外,游客的个性特点也会影响决策。
例如,性格外向、喜欢冒险的游客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旅游项目;而性格内向、谨慎的游客可能更偏好较为稳定和熟悉的旅游环境。
项目二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
项目二了解旅游者的个性【课题】了解旅游者的个性【课时安排】5课时(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需要、兴趣、动机、气质和性格的概念;2.了解旅游者需要、兴趣及动机的基本特点;3.了解旅游者气质和性格的类型。
二、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旅游者在旅游不同阶段的需要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要特点,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旅游服务中;2.能够分析旅游者兴趣和动机的特点,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旅游服务中;3.学生能通过分析旅游者的行为及语言表现判断他们的气质和性格类型,掌握各气质类型旅游者的阶段技巧;4.学生能够根据旅游者的气质或性格特点,采用相应的接待技巧。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职业的热爱情感;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旅游者的需要特点;(2)五种旅游动机分析;(3)各气质类型旅游者的表现。
2.教学难点:(1)旅游者的一般需要;(2)各类型旅游者的表现及接待技巧。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研讨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设立学习小组:按每组4~8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选定组长。
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完成学习任务,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
2.布置前置作业:在小组内以抽签的方式各成员两两配对,先说说对方的个性特点,再进行自我的描述,看看每个人认识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你”有没有不同。
<引入>1.问题:你认识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你”有什么不同?2.分组讨论。
<讲授新课>板书(PPT课件):模块五与“上帝”打交道——如何与旅游者交往项目一了解旅游者的个性任务一了解旅游者的需要一、需要的概述(一)需要的定义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二)需要的特点1.需要的指向性2.需要的选择性3.需要的周期性和发展性二、旅游者的一般需要(一)旅游者的天然性需要1.旅游者的衣着需要2.旅游者的餐饮需要3.旅游者的住宿需要4.旅游者的交通需要5.旅游者的康乐需要6.旅游者的安全需要(二)旅游者的社会性需要1.旅游者的社交需要2.旅游者的尊重需要(三)旅游者的精神性需要1.旅游者的认识需要2.旅游者的自我成长需要3.旅游者追求美的需要4.旅游者的宗教信仰需要<第一课时结束><第二课时><引入>讨论:你现在的兴趣是怎么形成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讲授新课>板书(PPT课件):任务二了解旅游者的兴趣一、兴趣的概述(一)兴趣的定义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旅游者心理的分析-项目二2.3态度[知识探索]
47
风音书屋
三、A- 影响游客态度改变的因素
(三) 外界条件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1.信息的作用。
2.旅游者之间态度的影响
3.团体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48风音书屋三、B – 态度改变的形式
49
风音书屋
50
风音书屋
51
风音书屋
通过观察沟通换位思考,引导客人的消费态度向 正确的方向,以积极的服务转化旅游者的态度。
(1+20+20+9+20+21+4+5=100)
12
风音书屋
无论你是面对生活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你是 遇到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无论摆在你面前的 计划有多么遥不可及,一切都由态度开始。
只要我们确定了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就已经 卖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当是美好的,只要你乐观去 面对、积极去应对,幸福就会降临,快乐就会 永驻!
(2)态度具有社会性(习得性)
态度必须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而非与生俱来
比如客人对酒店的态度来自于其体验习得的
19
风音书屋
2.态度的特征
(3)态度具有内隐性
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一个人究竟有什么样的 态度只能从他的外显行为中加以推测。
(4)态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态度形成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作为 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人在行为上表现一定 的规律性
(2)同化(认同)
认同是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们的 态度,这虽然还不是自己的态度但已经很接近了
28
风音书屋
一、态度
4.态度形成的过程
(3)内化
内化阶段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 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 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任务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各阶段的心理需要
任务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各阶段的心理需要【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旅游者在旅游不同阶段的需要特点二、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旅游者在旅游不同阶段的需要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要特点,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旅游服务中2.能够分析旅游者兴趣和动机的特点,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旅游服务中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职业的热爱情感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的需要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按每组6~8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自自定组名,自选组长。
2.布置前置作业:分析旅游各阶段旅游者的需要。
A.旅游准备阶段B.旅途阶段C.游览活动阶段D.旅游结束阶段3.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分组讨论并记录有关的讨论内容,准备在课堂上发言。
<讲授新课>分组展示:前置作业学生评价,教师归纳板书:一、旅游准备阶段(一)获得旅游信息的需要1.媒体、广告2.群体内沟通3.权威、中立舆论(二)确定旅游方式的需要(三)了解出行信息,准备旅游物品的需要二、旅途阶段(一)对旅游交通的需要:安全、迅速、舒适、方便(二)对旅游住宿、餐饮的需要:舒适、方便、卫生、安全、合口味(三)对旅游接待的需要:尊重、礼貌、热情、亲切、周到三、游览活动阶段(一)观赏著名景观,增长知识见闻(二)游览线路完整,游览时间充裕(三)能够引发和满足旅游者的兴趣(四)购买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四、旅游结束阶段(一)完善的服务(二)购买纪念品(三)安排好回程交通<作业布置>分析旅游各阶段旅游者的需要<教学反思>。
旅游心理学 第7章 旅游者的需要、动机、兴趣 教案
新课导入:阅读课本P77 课堂训练知识回顾: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人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
7.1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7.1.1旅游准备阶段当人们有了足够的假期和资金,并且产生外出旅游的愿望后,就要开始为旅游作准备。
在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者需要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7.1.2游览活动阶段本阶段重点突出“安全、快速、舒适、愉快”八个字。
1.求安全心理:游客心中有一种不安全心理,惟恐发生不测,危及生命和财产。
这时的旅游者求安全的心态表现得非常突出,甚至上升为主要需求。
2.求新心理: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处寻找刺激,以满足迫新、求异、猎奇、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
游览活动阶段是整个旅游过程的核心阶段,旅游者满怀期待而来,希望在游览中获得愉快、兴奋的心理体验。
7.1.3旅游结束阶段在游览活动结束后,旅游过程也进入了尾声,在这个阶段旅游者的主要活动是准备回程,他们需要得到更完善的服务、购买纪念品和做好回程交通安排。
新课导入:课堂训练P79 思考讨论在旅游团中,常有成年旅游者携带儿童旅游的情况,对此导游人员应在做好旅游团中成年旅游者旅游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怎样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做好关心和照料工作?7.2各种类型旅游者的不同需要7.2.1不同年龄旅游者的需要青年旅游者老年旅游者:关注身体健康,追求生命质量。
对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以及怀旧思乡情结7.2.2不同性别旅游者的需要(1)在旅游中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更倾向于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搜集旅行费用、食宿状况、线路安排这三种旅游信息;在信息搜集上女性较男性游客更为理性。
(2)对于游览民居和购买旅游纪念品两种旅游活动,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具有更强的偏好。
男性与女性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存在偏好的差异,表现出的需要也不尽同。
7.2.3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1、外国旅游者新课导入:课堂训练P85 思考讨论为什么导游会不知所措?7.3旅游者的旅游动机7.3.1动机概述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程
环节
方式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引入
新课
总结
作业
案例思考
多媒体课件
案例分析
“无景点旅游”在各地悄然兴起
旅游者选择无景点旅游是为了满足他们那些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与特征
(一)需要的概念
人的需要,实质上是人对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旅游需要基本上是一种社会需要
(二)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
四、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
1.更加重视精神需要
2.个性化需要加强
3.功利色彩浓厚
4.创新性的旅游体验
1.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某项旅游活动。
2.利用业余时间了解问卷设计知识。
10分钟
70分钟
10分钟
模块二游客个性心理的体验分析
项目二游客的需要和动机分析
旅游需要分析
教案
教学课题
旅游需要分析
计划
课时
2
教学目标
了解需要的概念与特征,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教学重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教学难点
分析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课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图画、PPT等)
教
4.尊重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对尊重的需要可分为两类,即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信心、能力、成就、自由和独立等需求。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认同、地位、荣誉等需求。比如,探险旅游是典型的尊重需要的满足,旅游者无论是环游世界、挑战两极、穿越荒漠、征服高山,无不期望获得威望、荣誉、认同和地位。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价值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展现个人风采和魅力。
旅游行为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行为。一方面,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修身养性、开阔视野、结识朋友、丰富自己。另一方面,旅游者通过旅游行为充分展现个人风采、魅力、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当然,马斯洛的理论不能解释人的全部旅游行为。在实际旅游行为中,层次理论对旅游者需要的解析,并不丝丝人扣,而且在某些方面稍显牵强。但是,该理论对研究旅游者需要仍具有一般指导意义。
三、旅游者的多层次需要
旅游者的多层次需要是人的各种需要在旅游过程中的反映,包括:
1.天然性需要: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2.社会性需要:主要表现在需要社会交往和需要尊重两个方面。
3.精神性需要:主要包括认识新事物、增加人生经历和体验、追求美及宗教信仰等方面。
“江南农村游”
讨论:田园生活为什么成为现代旅游的一种发展趋势?它符合了旅游者的什么心理需求?
2.需要与生存发展的相关性
3.需要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4.需要的制约性和发展性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等级层次之分,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最原始、最基本、最强烈的需要。包括饥、渴、睡眠和其他生理机能需要。如果人的生理需要未得到满足。他会无视其他需要或将其他需要排在后面。了解这一点,对理解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很有意义。如旅游者去海滨避暑,到室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离开钢筋水泥的丛林,奔向宁静清新的乡村;走出喧嚣嘈杂的城市,漫步鸟语花香的郊外……诸如此类的休闲旅行,无不与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个人对生活环境提出的内在要求,包括对稳定、秩序、公平等环境因素的需要,主要是获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参加旅行团,购买各种人身和财产保险,乘坐保险系数高但价格不菲的交通工具,选择条件优越的服务措施,无不与他们的安全需要有关。
3.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又称爱与归属的需要,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爱的需要,“我爱人人,人人爱我”;二是归属的需要,归属于某一团体或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其中一员得到爱护和照顾。旅游者探亲访友、寻根问祖、结朋交友等行为,都与社会交往的需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