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X线诊断影像质量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标准与一般准则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的标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人体各部位影像质量标准,二是标准照片遵守的一般准则。
一.人体各部位影像质量标准
本文件对人体各部位选定的体位摄影,推荐了五项质量标准要求。
(一)诊断(学)要求
1.影像标准:影像标准系指在X线照片上能看到一些主要的解剖结构和细节,并且用可见程度来表征其性质。可见程度分为三级,定义如下:
(1)隐约可见:解剖学结构可探知,但细节未显示,即特征可见。
(2)可见:解剖学结构的细节可见,但不能清晰地辨认,即为细节显示。
(3)清晰可见:解剖学结构的细节能清晰的辨认,即为细节清晰。
(4)以上规定的解剖学结构和细节能在照片上看到,其条件取决于两个方面:有些标准内容由病人与检查医生相互合作和正确的体位设计所决定;另一是,此标准内容反映影像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其质量。对于这些标准的判断,采用放射学者的主观视觉方法进行。
2.重要的影像细节:文件给出了最小可辨认细节的极限尺寸,作为影像质量定量的评价。这些细节可能是正常的解剖学细节,亦可能是病理性的。
(二)体位显示标准
以相应的标准摄影体位的影像质量标准为依据。
(三)技术条件
文件中给出的摄影技术参数要求,是较为合理的组合。推荐的意义在于摄影设备的不同,在摄影中未满足其中一些要求,可以此来指导如何加以改进和提高。
(四)受检者剂量水平
文件制定出了每一种选定摄影部位和体位的受检者剂量水平。该指标是以成年健康人标准型所需的体表人射剂量参考值。
(五)照片特定点的密度范围
密度是构成影像的基础,对比度是影像形成的本质。本文件中设定的不同部位特定点的密度范围,作为定量评价照片质量标准的参考值。
二.标准照片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
该准则适用于对人体各部位影像质量的评价。
1.照片能够满足临床的诊断(学)要求。
2.照片影像中的注释完整、齐全、无误。包括检查日期、影像序号、定位标志及单位名称等。
3.无任何技术操作缺陷。包括无划伤、无污染、无粘片、无脱膜、无指痕、无漏光、无静电及伪影等。
4.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四周略小于暗盒尺寸 5mm)。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6.对辐射敏感的组织和器官应尽可能加以屏蔽。
7.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一)胸部后前正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深吸气(由横膈上的肋骨位置进行评价——前六肋或后十肋)后屏息摄影;

·胸廊两侧对称显示,由两锁骨近端与胸推棘突中心之间的位置来确定;
·肩胛骨内侧缘投影于肺野之外;
·横膈以上的整个肋骨架显示;
·整个肺野的血管影,特别是末稍血管清晰显示;
·下列解剖结构应清晰显示:气管和邻近的支气管;心脏和主动脉边缘;横膈和双侧肋膈角;
·心影后肺野和纵隔可见;
·透过心脏影可见脊椎。
(2)重要影像细节
·整个肺野(包括心影后肺野)中微小圆形细节的显示指标为:高对比度影像下:0.7mm直径;低对比度影像下:2mm直径。
·外周肺的线状和网状细节:高对比影像下:0.3mm宽度;低对比影像下:2mm宽度。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
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0.3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80(140~200)cm;
(7)摄影管电压:125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右侧电离室;
(9)曝光时间:<20m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二)胸部侧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深吸气后屏息摄影。
·双臂高举,使胸廊清楚。
·双肺后缘重叠
·气管显示
·肋膈角显示
·心脏后缘、主动脉、纵隔、横膈、胸骨和胸椎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
·整个肺野微小圆形细节:高对比影像下:0.7mm直径;低对比影像下:2mm直径。
·外围肺的线状和网状细节:高对比影像下:0.3mm宽;低对比影像下:2mm宽。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1.5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80(140~200)cm;
(7)摄影管电压:125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正中电离室;
(9)曝光时间:<40m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头颅影像质量标准
颅骨后前位(在不可能行后前位摄影时,取前后位)
一.诊断(学)要求
1.颅骨穹隆内、外板结构及额窦、筛窦、内听道应清晰可见。
2.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3-0.5mm
二.体位显示标准
1.颅骨正中矢状线投影于照片正中,眼眶、上颌窦左右对称显示,两侧无名线或眶外缘至颅外板等距。
2.岩骨上缘投影于眶内上三分之一处,不与眶上缘重叠。
3.照片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颔骨升支。
三.技术条件
1.管电压(KV):78-85
2.毫安秒(mAs):30~40
3.曝光时间(ms):<100
4.自动曝光控制:中间室
5.F F D(cm):100-120
6.屏一片组合(感度级):400
7.焦点(mm):

0.6
8.滤线栅:γ=10:1 40线/cm
9.总滤过(mmAL当量):≥2.5
四.体表入射剂量:<5.0 mGy
五.照片选点密度范围
l.单侧眶上缘中点向上 2厘米处取点 D=0.95-1.15
2.内听道中点0.55-0.60

颅骨侧位
一.诊断(学)要求
1.颅骨穹隆内、外骨板、血管沟及蝶鞍结构清晰可见。
2.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3-0.5mm
二.体位显示标准
l.蝶鞍位于照片正中略偏前,蝶鞍各缘呈单线半月状,无双边影。
2.前颅窝底重叠为单线,双侧外耳孔、岩骨投影完全重合。
3.照片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枝,额面缘投影应与胶片缘近似平行。
三.技术条件
1.管电压(KV):75~85
2.毫安秒(mAS):25~30
3.曝光时间(ms):<100
4.自动曝光控制:中间室
5.F F D(cm):100- 120
6.屏~片组合(感度级):400
7.焦点(mrn):0.6
8.滤线栅:γ=10:1 40线/cm
9.总滤过(mmAL当量):≥2.5
四.体表人射剂量:<3.0mGy
五.照片选点密度范围
1.颅内前后径中点:D=0.45-0.5
2,鞍内:D=0.55-0.65
膝关节影像质量标准
膝关节前后正位
一.诊断(学)要求
1.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小梁清晰可见。
2.髌骨隐约可见,周围软组织可见。
3.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3-0.5mm。
二.体位显示标准
1.照片包括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周围软组织。
2.关节面位于照片正中,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
3.腓骨小头与胫骨仅有少部分重叠(约腓骨小头的三分之一)。
三.技术条件
1.管电压(KV):55~65
2.毫安秒(InAs):10~12
3.曝光时间(ms):<200
4.自动曝光控制:(一)
5.F F D(cm):100-120
6.屏一片组合(感度级):200
7.焦点(mm): 0.6
8.滤线栅:(一)
9.总滤过(mmAL当量):)2 5
四.体表人射剂量:<1.0mGy
五.照片选点密度范围
1.软组织(腓骨小头旁):D=1.7~18
2,关节内外腔:D=0.9~1.1
3.股骨皮质:D=0.4-0.5
4.股骨与髌骨重叠区中点:D=0.4-0.5
5.胫骨上端中点:D=0.55-0.65

膝关节侧位
一.诊断(学)要求
1.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小梁清晰可见。
2.周围软组织可见。
3.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3-0.5mm
二.体位显示标准
1.膝关节间隙位于照片正中,股骨内外髁重合
2.髌骨呈侧位(平行四边形)显示,无双边,股骸关节间隙完全显示。
3.腓骨小头前三分之一与胫骨重叠。
4.股骨与胫骨长轴线夹角为120°~130°。
三.技术条件
1.管电压(KV):55~65
2.毫安秒(mAs):10~12
3.曝光时间(ms):<2 00
4.自动曝光控制:(一)
5.F F D(cm):100-120
6.屏一.一片组合(感度级):200
7.焦点(mm):0.6
8.

滤线栅:(一)
9.总滤过(IIaL当量人≥2.5
四.体表人射剂量:<1.0mGy
五.照片选点密度范围
1.关节腔前缘:D= 1.2-1.4
2.关节腔后缘:D= 1.0-1.2
4.股骨上端中点:D=0.6-0.7
5.髌骨中点:D=0.8-0.9
腰椎影像质量标准
腰椎前后正位
一.诊断(学)要求
1.椎弓根、椎间关节、棘突和横突均清晰可见;
2.骨皮质和骨小梁结构清晰可见;
3.腰大肌影可见;
4.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3-0.5mm
二.体位显示标准
1.照片包括胸11至骶2全部椎骨及两侧腰大肌
2.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
3.第三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现象,椎间隙清晰可见。
三.技术条件
1.管电压(KV):75-90
2.毫安秒(MAS):35-60
3.曝光时间(ms)<400
4.自动曝光控制:中间室
5.FFD(Cm):100-120
6.屏- 片组合(感度级):400
7.焦点(mm):≤1.3
8.滤线栅:γ=10:1 40线/cm
9.总滤过(mmAL当量):≥3.0
四.体表入射剂量:<10mGy
五.照片选点密度范围
l.腰3横突中点:D= 1.1-1.3
2.腰3-4椎间隙不与骨重叠点:D=1.1-1.2
3.腰大肌(腰34间隙水平的腰大肌中点):D=1.4-1.6

腰椎侧位
一.诊断(学)要求
1.椎体骨皮质和骨小梁结构清晰可见;
2.椎弓根、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
3.椎间关节、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
4.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5mm可见。
二.体位显示标准
1.照片包括胸11至骶2椎骨及部分软组织;
2.腰椎体各缘无双边现象,尤其是腰3。
3.腰骶关节可见。
三.技术条件
1.管电压(K V):80- 95
2.毫安秒(mAs):80- 150
3.曝光时间(ms):<1000
4.自动曝光控制:中间室
5.F F D(cm):100-120
6.屏一片组合(感度级):4O0
7.焦点(mm):≤1.3
8.滤线栅:γ=10:1 40线/ cm
9.总滤过(mmAl当量):≥3.0
四.体表人射剂量:<30mGy
五.照片选点密度范围
1.腰 3椎体正中:D= 1.1-1.3
2.腰3棘突正中:D= 2.0-2.2
3.腰 3— 4椎间隙:D=1.2-1.4
4.腰骶关节中点:D=0.5-0.7



(七)腰骶关节侧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可见L5椎体下缘和S1椎体上缘呈切线位投影在照片上;
·L5棘突可见;
·骶骨上部的前缘可见;
·骶骨上部的框骨段重现。
(2)重要影像细节:0.5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4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检查床或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80~100kV;
(8)自动曝光控制

:选择中央电离室;
(9)曝光时间:<10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患者采用适当的生殖腺屏蔽。

(八)骨盆前后正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骨盆对称显示,由骶骨中线与耻骨联合线相重叠来判断;
·骶骨和它的椎间孔清晰显示;
·耻骨支和坐骨支清晰显示;
·骶髂关节清晰显示;
·股骨颈清晰显示,不应因股骨旋转而使股骨颈变形;
·股骨松质和皮质、转子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0.5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有滤线栅的摄影床。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3.0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75~90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电离室
(9)曝光时间:<4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患者采用适当的生殖腺屏蔽,可能的情况下对女性患者生殖腺屏蔽。
腹部影像质量标准
泌尿系平片(K U B)
诊断(学)要求
l.骨骼清晰可见;
2.肾脏轮廓、腰大肌影及腹壁脂肪线可见;
3.腹部肠道清洁良好,对诊断无影响;
4.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位1.0mm的钙化点
二.体位显示标准
从肾脏上端到膀胱整个泌尿系统全部包括在照片内。腰椎序列投影于照片
正中并对称显示。
三.技术条件
1.管电压(KV):75-95
2.毫安秒(mAs):30-60
3.曝光时间(ms):(200
4.自动曝光控制:中间或两侧
5.F F D(cm):100、120
6.屏一片组合(感度级):400
7.焦点(nun):≤1.3
8.滤线栅:γ=1O:1 4 0线/cm
9.总滤过(mmAL当量):≥30
四.体表人射剂量:<10mGy
五.照片选点密度范围
1.肾区(肾下极向上2cm,无肠气重叠点):D=0.4-1.1
2.腰 2横突中点:D=0.9-1.25
3.闭孔中心:D=1.25-1.35



(十)泌尿系统前后位(注射对比剂)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影像标准是对于注射造影剂后不同时间间隔内对每个患者所拍的一组照片而言的。
·肾实质密度增加(肾显影效果);
·肾盂和肾盏清晰显示(肾盂显影效果);
·肾盂一输尿管连接部显示;
·正常输尿管贯穿区域显示;
·整个膀胱区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
·肾盏细节:0.3mm;
·钙化:1.0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每张照片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带滤线栅的摄影床;
(2)标称焦点值:≤1.3;
(3)总滤过:1.3mmAL当量;
(4)滤线栅:r=10;40/cm;
(5)屏片体系:标称感度400;
(6)FFD:115(100~150)cm;
(7)摄影管电压:75~90kV;
(8)自动曝光控制:选择中央或一侧电离室;
(9)曝光时间:<200ms;
(10)

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注:通常采用腹部加压措施。尽量减少肠内气体和排泄物以使泌尿系统充分显示。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八日




X线片质量评定:


①甲级片:投照位置准确,清晰度良好,密度标准,对比度适当,解象力良好,失真度微小,无外来异物影干扰,片号、日期准确,X线片平整无折叠。


②乙级片:甲级片标准中有一项未达标者。


③丙级片:甲级片标准中有两项未达标者。

④废片:甲级片标准中有三项或以上未达标者,或无法提供有价值诊断信息的X线片。

(十一) 乳腺内外侧斜位(MLO)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胸大肌的角度正确;
·乳房下角可见;
·上外侧腺体组织清晰显示;
·腺体后脂肪组织清晰显示;
·乳头的整个轮廓清晰地位于乳腺组织之上,和/或由标记指标;
·看不到皮肤皱褶;
·左、右乳腺影像对称;
与曝光参量相关的影像标准:
·在强光下皮肤轮廓可见,但无强光时几乎看不到;
·可见透过最密集实质的脉管结构显示;
·所有脉管、纤维束和胸大肌边缘均清晰显示(无运动);
·沿胸大肌的皮肤结构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微小钙化:0.2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乳房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 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专用设备(阳极材料:Mo);
(2)标称焦点值:0.3;
(3)总滤过:(0.03mm Mo或0.5mmAL当量);
(4)滤线栅:专用活动滤线栅r=5;27/cm;;
(5)屏/片体系:专门冲洗的专用高分辨率屏/片体系;
(6)FFD:≥60cm;
(7)摄影管电压:28kV;
(8)自动曝光控制:电离室的选择应尽量接近乳头,且与实质重合;
(9)曝光时间:<2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注:·乳房应加压到患者能够最大忍受程度为止。
·在平均体表入射刘量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获得满意影像质量所需阳极材料,总滤过和管电压的选择会受到被检乳房的密度和厚度的显著影响。对于比较致密且/或较厚的乳房(压迫厚度超过6cm),选用钨或铑阳极材料,铝或其它特殊滤过,以及较高管电压为好。
·成像装置应经常进行管理和维护,以消除暗盒产生的伪影(灰尘等)以及冲洗和胶片操作伪影。应看不到滤线栅条状影。

(十二)乳腺位(CC,头-尾位)
1.诊断要求
(1)影像标准
·影像边缘的胸大肌清晰显示;
·腺体后脂肪组织清晰显示;
·内侧乳腺清晰显示;
·外侧腺体组织清晰显示;
·见不到皮肤皱褶;
·左右乳房影像对称;
与曝光参量相关的影像标准:
·在

强光下皮肤轮廓可见,但无强光时几乎看不到;
·可见透过最致密实质的脉管结构显示;
·所有脉管,纤维束和胸大肌边缘均清晰显示(无运动);
·沿胸大肌的皮肤结构清晰显示。
(2)重要影像细节:微小钙化0.2mm。
2.患者辐射剂量标准:标准体型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加压乳房5cm,滤线栅) 10mGy。
3.优秀摄影技术举例
(1)摄影装置:专用设备(阳极材料:Mo);
(2)标称焦点值:0.3;
(3)总滤过:0.03mm MO或0.5mmAL当量;
(4)滤线栅:专用活动滤线栅r=5;27/cm;
(5)屏/片体系:专用高分辩率屏/片系统,专门冲洗;
(6)FFD:≥60cm;
(7)摄影管电压:28kV;
(8)自动曝光控制:电离室的选择应尽量接近乳头且与实质重叠;
(9)曝光时间:<2s;
(10)防护屏蔽:标准防护。
注:·乳房加压应到患者最大忍受程度为止。
·在平均体表入射剂量可以接受的前提下,获得满意影像质量所需阳极材料、总滤过和管电压的选择会受到被检乳房密度和厚度的显著影响。对于比较致密且/或较厚的乳房(压迫厚度超过6cm),选用钨或铑阳极材料,铝或其它特殊滤过,以及较高管电压为好。
·成像装置应经常进行管理和维护,以消除暗盒产生的伪影(灰尘等),以及冲洗和胶片操作伪影。应看不到滤线栅条状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