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绪论-本科(主编王恩华第二版)
参 考 书 目
![参 考 书 目](https://img.taocdn.com/s3/m/7728f7e46294dd88d1d26b0f.png)
参考书目一:专业基础课初试参考书目我校今年专业基础课除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参加全国统考外,其余基础课均为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命题,内容参考全国统编本科最新版教材,个别学科专用参考书均在考试科目中注明。
二: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071003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生理学》071007遗传学: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版《医学遗传学》071008发育生物学:桂建芳、易梅生主编科学出版社《发育生物学》071009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宋金丹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三版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六版《生物化学》083100生物医学工程:童词白主编高教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第六版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六版100102免疫学:杨贵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医学免疫学》100103病原生物学:周正任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病原生物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王恩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统编教材第六版100105法医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毒物分析》国家统编教材第3版100120组织工程学:《系统解剖学》第五版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基础医学院):同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100704药物分析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100706药理学(基础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理学》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第五版、《卫生统计学》第五版,《医学文献检索》、《情报学概论》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五版、《环境卫生学》第五版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轻工)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五版100405卫生毒理学:《毒理学基础》第四版040203 应用心理学(社科部):《现代管理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040203 应用心理学(心理卫生医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彭聃龄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梁万年主编《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精神病学》教材100105法医学(法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法医学》教材100201内科学(一院)呼吸系病:朱元珏主编《呼吸病学》、新版《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6版教材)、《内科学》(七年制教材)、心脏病学(5版)Braunwald 主编,陈灏珠主评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第六版血液病:《内科学》、《邓家栋血液学》风湿病:《内科学》第六版感染内科:《现代感染病学》翁心华等主编消化系病:《内科学》第六版危重病:21世纪医师丛书-《危重病学分册》刘大为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100202 儿科学(一院):《小儿肾脏病基础与临床》杨霁云主编、《儿科学》教材100203 老年医学(一院):《内科学》、《神经内科学》100204 神经病学(一院):《神经病学》(七年制规划教材)杨期东主编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一院):国家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第六版、赵辨《临床皮肤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一院):超声:《心脏超声诊断图谱》、《超声医学》、《血管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放射:《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核医学:核医学七年制统编教材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一院):《诊断学》第六版,人卫出版社100210 外科学(一院):普一、普二:《外科学》第六版普三:《血管外科学》、《黄家驷外科学》泌尿外科:《外科学》(本科教材)、吴阶平泌尿外科学胸外科:《外科学》人卫出版社第六版、《现代胸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心脏外科:《心脏外科学》汪曾炜主编骨外: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神经外:《现代神经外科学》周良辅主编烧伤:《黎鳌烧伤学》局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100211 妇产科学(一院):《妇产科学》6版、《妇科肿瘤学》曹泽毅主编、《妇科肿瘤学》林巧雅主编3版100212 眼科学(一院):《眼科学》第六版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一院):《头颈-耳鼻咽喉科学》第六版100214 肿瘤学(一院):肿瘤外: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张文范等主编《胃癌》(第二版)、全国医学高校统编教材《外科学》肿瘤内:《内科肿瘤学》孙燕主编放疗:《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肿瘤研究所: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一院):《康复医学》第三版,南登崑主编,人卫出版社100217 麻醉学(一院):《临床麻醉学》、《实用临床麻醉学》100218 急诊医学(一院):《急诊医学》第二版,王一镗主编,学苑出版社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一院):《流行病学》(第五版)、《现代流行病学》100201内科学(二院):呼吸系病:《内科学》第六版心血管病:《内科学》第六版消化系病:《内科学》第六版血液系病:《内科学》第六版肾病:《内科学》第六版内分泌及代谢病:《内科学》第六版传染病:《传染病学》第六版100202儿科学(二院):五年制《儿科学》第六版,七年制《儿科学》100204神经病学(二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第四版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二院):《皮肤性病学》第六版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院):放射:《实用放射学》、《医学影像学》超声:人民卫生出版社《超声医学》第四版核医学:《影像核医学》第二版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二院):《临床微生物学》张颖悟主编大连出版社100210外科学(二院):普外科:《外科学》第六版泌尿外:《外科学》第六版胸外科:《外科学》第六版心脏外科:《外科学》第六版骨外科:《外科学》第六版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100211妇产科学(二院):《妇产科学》乐杰主编第六版、《妇产科主治医400问》安牧尔主编、《妇产科学习题集与指南》刘彩霞100212眼科学(二院):《眼科学》第六版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六版100214肿瘤学(二院):《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殷蔚伯主编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二院):《康复医学》第三版,南登崑主编,人卫出版社100217麻醉学(二院):《外科学》第六版第八、九、十章,《实用临床麻醉学》盛卓人主编100218急诊医学(二院):《内科学》第六版100302口腔临床医学(二院):大学本科相应最新版教材100706药理学(二院):《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药剂学》任选3本100201内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100202儿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儿科学》教材100204神经病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神经病学》教材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四院):大学本科新版教材100210外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100212眼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眼科学》教材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耳鼻咽喉科学》教材100214肿瘤学(四院):湖北科技出版社杨镇主编《肿瘤免疫学》100706药理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理学》教材100217麻醉学(口腔医学院):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实用临床麻醉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院):口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修复: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修复学》、《口腔材料学》正畸: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正畸学》儿牙: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100209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护理学基础》教材。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病理学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病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400fedc240c844769eaee70.png)
病理学教学大纲(理论)(供本科临床、口腔、全科、儿科、预防、影像、检验、麻醉等专业用)前言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其目的是认清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均是要求同学们学习的,有些内容并不是一定在课堂上讲授的,可以通过自学,讲座等形式传授给同学们。
理论课学时40学时。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0.5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5.5第三章损伤的修复 1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第五章炎症 4第六章肿瘤 6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5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3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4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实验课讲授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4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实验课讲授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自学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实验课讲授第十五章传染病 3第十六章寄生虫病 1第十七章诊断病理学概要自学第十八章病理学常用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参考资料:1、王恩华主编. 病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李玉林主编. 病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宋继谒主编. 病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各章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病理学及其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教学任务2、掌握病理学的研究对象、病理学的研究及观察方法3、了解病理学的发展讲课学时:0.5学时教学内容:1、病理学及其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教学任务2、病理学的研究对象、病理学的研究及观察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预习要求:预习组织学中所学的人体各种组织的组成成分,尤其是皮肤组织与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1、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分类及病理变化、坏死类型及形态变化2、掌握变性、坏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掌握坏死的结局3、熟悉凋亡的概念4、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抗制、原因讲课学时:5学时教学内容:1、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分类,形态学改变(肉眼及镜下特点)2、变性、坏死的概念、分类及各种类型的肉眼及镜下特点,即病理变化3、坏死组织结局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三章损伤的修复预习要求:皮肤组织及骨组织的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及功能作用2、熟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3、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过程的因素讲课学时:1.5学时教学内容:1、再生: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2、多种组织的再生过程3、瘢痕性修复4、肉芽组织的组成、作用5、创伤愈合及骨折愈合的过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预习要求:人体循环系统的构成、凝血及抗凝血机制目的要求:1、掌握淤血的概念及病理变化2、掌握血栓形成条件及血栓的类型、结局,了解血栓形成机制3、掌握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像4、熟悉梗死形成的原因,掌握梗死的类型及对病理变化讲课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1、静脉性充血2、血栓形成条件、机制、过程、形态特点及结局3、栓子运行途径及栓塞对机体的影响4、梗死的形成条件、类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五章炎症预习要求:预习常见炎症细胞的形态及作用目的要求:1、掌握: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渗出概念、炎症介质的概念、急性炎症的形态学类型和形态特点、慢性炎症的类型和形态特点、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e8386d135fbfc77da369b1ae.png)
《卫生统计学》,第六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试
《有机化学》,第六版,倪沛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631
药学综合
《分析化学》,第六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811
专业 名称
《生物化学》,第七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政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引论》,章海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复
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
法律基础
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李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试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
《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版,李雍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外科学
Hale Waihona Puke 外科学《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流行病 与卫生 统计学
药物 化学
流行病学 医学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
药理学
《流行病学》,第六版,李立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李凡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生物化学》,第七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版,吴立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药理学》,第七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物学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七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病理学
《病理学》,第二版,王恩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9895cc0029bd64783e2cbc.png)
《病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150020课程名称:病理学(pathology)学分:6.0总学时:108学时理论学时:66 学时实验学时:42 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适应专业:五年制本科临床专业1、教材:病理学,李玉林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1、病理学,张子敬主编,第二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李甘地主编. 病理学. 第一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73、王恩华主编. 病理学.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64、刘彤华主编. 诊断病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34-898.5、董郡主编. 病理学.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64-4276、谭郁彬、张乃鑫主编. 外科诊断病理学. 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462-4747、史景泉,陈意生. 现代外科病理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33-242,739-793为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机制机制,适应培养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水平医药人才的需要。
提供我国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贯彻高校的教改的精神,秉承长沙医学院千年长医、济世惠民的办学宗旨,根据我院的具体措施,特制定此大纲。
教改实验班的理论教学需由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担任。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细胞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的理论,是疾病诊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医学主干学科。
1---绪论 病理学课件
![1---绪论 病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bcbcda7e21af45b207a8ab.png)
发展产生新的病变(併发症)。
四、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一)尸体解剖检(autopsy)
1.帮助提高医疗质量: (1)明确诊断,查明死因.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 (2)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 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积累医学科研资料,为发展病理学作贡献; 3.协助公安部门破案,帮助解决医疗纠分; 4.是医学生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
① 组织切片 HE染色 ② 细胞学涂片
3.电子显微镜观察: 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细胞内部和表面超微
结构的观察 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特殊染色):
用某些与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剂, 显示病变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蛋白质、酶类、核酸、 糖原等)的改变。
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运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了解组织细胞的免疫学性状,
六.病理学的发展史
1.器官病理学
(1682-1771)意大利医学家莫尔加尼(Morgagni) 发 现了疾病与器官的关系,创立了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
2.细胞病理学
(1821-1902)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把尸检材料作 了显微镜观察,提出了细胞病理学(celluullar pathology)。
(二)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
概念:取活体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方法: 局部切除 、钳取、针吸、搔刮、摘除。 优点: 组织新鲜、保持病变真相、科学研究、准确诊断。
(三)细胞学检查(cytology)
采集病变处的脱落细胞涂片染色。 1.搔刮物; 2.自然分泌物; 3.排泄物; 4
病理B级要求名解【预防、口腔】
![病理B级要求名解【预防、口腔】](https://img.taocdn.com/s3/m/a662ee8df121dd36a32d827d.png)
病理B级要求名解【预防、口腔等】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王恩华主编《病理学》整理涟星月整理版第一章绪论1、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涟星月整理版==============================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2、适应(adaptation):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相应损伤,这个过程成为适应。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3、❤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4、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5、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6、[08]❤化生(metaplasi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7、鳞状上皮化生: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纤毛柱状上皮,在长期吸烟者或慢性炎症损害时,可转化为鳞状上皮。
8、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或间质间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9、水样变性:当缺氧、毒性物质损坏线粒体内ATP产生时,细胞膜上的钠泵功能降低,使细胞膜对电解质的主动运输功能发生障碍,更多的钠、钙离子和水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钾离子外逸,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细胞肿胀,成为细胞的水样变性。
10、气球样变性:光镜下水样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因胞浆内水分含量增多,变得透明,淡染,甚至出现空泡,可称为空泡变性。
严重时胞核也可淡染,整个细胞膨大如气球,固有气球样变性之称。
11、脂肪肝:脂肪变性弥漫而严重时,肝可明显肿大,色变黄,触之有油腻感。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c80b8b770bf78a64295459.png)
四、教学方法: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教学
内容
时间
分配
教学活动
知识点
教师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导入
新课
6
分钟
组织胚胎学与解剖学概念;病理学概念
设问组织胚胎学与解剖学概念,请同学回答,老师纠正,引入病理学概念并举例“感冒”解析病理学研究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知识目标:掌握病理学概念及地位、明确总论与各论内容特点。理解病理学研究及观察方法的范畴。
技能目标:学会分析病理学与组织学不同之处。知道如何学习病理学。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对病理学学科感兴趣并愿意学好病理学。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病理学概念、活检概念、冷冻切片技术与常规切片技术区别及临床意义。
难点:冷冻切片技术与常规切片技术区别及临床意义。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学情分析:学生从枯燥的基础学科进入临床相关病理学,按理说兴趣较大,但很多学生大一忙于英语考级不重视基础学科学习,解剖、组织胚胎学知识不牢固,影响病理学学习,也有学生认为学好中医就行,不重视病理思想存在。如何学好病理学没底。习惯填鸭式教学法。认为绪论考试内容少,不予重视。
通过讲解1例宫颈癌诊断过程解析细胞学和活体组织检查概念,如果治疗过程发生患者死亡,需何处理?解析尸体剖检。
病理学观察方法
2
分钟
大体观察,光学显微镜;电。
讲解相关内容
病理学常规技术
5
分钟
冷冻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简介
药学《病理学》教学大纲
![药学《病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caea5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8.png)
《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at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306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药学学分:2.5学分(理论:2.0;实验:0.5学分)总学时:5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 实验学时:16学时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后续课程: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药学专业课程等选用教材:步宏、李一雷主编.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必读书目:[1] 王恩华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周庚寅姜叙诚主编.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选读书目:[1] 陈杰李甘地主编.病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Robbins 和Cotran Atlas of Pathology.2nd edition. Edward C.Klatt [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1二、课程教学目标《病理学》是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疾病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与疾病的转归;全面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发生的机制。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常见疾病发生机制。
2、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和结局3、掌握疾病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与疾病的转归。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与教学要求绪论(1时学)教学目标:了解病理学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掌握:病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教学要求:重点介绍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3学时)教学目标:了解损伤的原因;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生机制;理解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类型和结局;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的概念和类型;细胞水肿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病理变化;教学要求:重点介绍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变性、坏死、坏疽的概念;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坏死、坏疽的形态特点;难点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的原因、机制和结局;坏死病变和结局。
最新北大医学部复习资料(精品)2014病理总结 read me first
![最新北大医学部复习资料(精品)2014病理总结 read me first](https://img.taocdn.com/s3/m/bf39a2cf81c758f5f71f6714.png)
学习部2014版必修课总结病理学本册主编:12级临床一班许芊芊本册副编:12级临床五班王震宇12级临床五班赵中凯12级临床五班丁蕾12级临床五班姚卜文学习部2014版必修课总结编委会(按姓氏笔画排序):陈盛彬崔璨丁镇涛甘宇高璐彭康宁秋雨典宋航陶俊杰王辉杭王震宇王倬榕魏迪洋肖琪严许芊芊杨嘉瑞杨乔林杨希春游浪尤倩张晗张浩然张启鸣赵中凯钟雯婕左影目录一、学科总介绍 (1)二、学习感想 (2)三、备考方法 (5)四、备考资料 (7)一、学科总介绍病理学是联系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疾病的桥梁,对于医学生们将课本上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病例上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第一节课上,老师就会告诉大家,“病理是医学之本(As is our pathology , so is our medicine.)”。
与解剖、组胚、细胞、生理生化等研究正常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和代谢不同,病理学研究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疾病的诊断,转归和结局。
在临床上,病理诊断是基于器官的大体改变、镜下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而作出的最直观、最准确的诊断,病理学知识的掌握对大家是重要的。
病理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和实习课,以及相关的PBL课程,特点是基础知识与临床病例结合的十分紧密。
理论课一般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是根据前辈几代病理学家们在对各系统的多种不同疾病的研究中而发现的某些疾病存在着共同的病变、发生和发展规律,并将其称为基本病理过程,因而设立总论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疾病的规律性掌握。
各论是在总论的基础上,分系统阐述各种特定疾病的特殊性,包括其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转归和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等,加深对具体疾病的理解。
实习课是一个难得的自己演练所学知识的机会。
自己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切片、在病理楼看到的大体标本会比在理论大课上的照片更直观,而且实习课的小班教学利于有师生间的交流,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询问老师,这样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清晰。
病理学(第2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病理学(第2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bbd54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1.png)
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学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基本信息
《病理学(第2版)》是由来茂德、申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2月19日出版的高等学校“十三五” 医学规划教材,是高等学校临床、基础、预防、护理、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学生或医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的教材,也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出版工作
2019年2月19日,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全书共18章,包括了病理学概论,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 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及 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骨和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及真菌病以及寄生虫病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来茂德,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 申洪,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 。
谢谢观看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一是强调基础结合临床、突出实用性。教材内容以高等学校医学类各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涵盖执业医 师考试要求的知识点。
二是实现内容与形式,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教学基本要求和个性化教学需求,以及资源共享课与教材建设 的一体化设计。
三是形成校际联合共建,协同创新,课程协同共享的新型模式。 四是不同于以往的纸质教材,教材每章均设有思维导图。 五是设有关键词、章首语。 六是教材增加了历代注明病理学家介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七是教材在上版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数字化资源结合的新形态教材建设,研发配合纸质教材的动画、 研究进展、临床视角、深入学习、练习题等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教材知识容量 。
病理学(第3版)(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
![病理学(第3版)(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14ede3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2.png)
谢谢观看
1、增加或更换了部分彩图,使彩图总数达400余幅,且所有图题、图注均为中英文双语。
2、增加了部分分子病理内容及检测某些基因改变的临床意义,如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检测ER、PR表达和 Her-2扩增的意义,检测肺腺癌中EGFR、K-ras、EML4-ALK、e-Met及ROS1突变的意义等。
3、根据该学科的进展和临床疾病谱的变化,引入了自嗜、转分化、上皮间质转化等概念,用弥漫性神经内分 泌细胞肿瘤取代以往的APUD瘤,简介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类型、SARS和禽流感等新病种。
《病理学(第3版)》由中国医科大学王恩华教授担任主编。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人员的支持与 帮助 。
2015年2月11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内容简介
《病理学(第3版)》分为十九章,主要包括绪论、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再生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炎症、肿瘤、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病理学概要、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 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与深部真菌病、寄生虫病、 病理学常用新技术原理及应用等内容。每章均设有内容提示、概述、主要内容、易混概念、英文小结、复习思考 题、临床病理讨论等 。
4、该教材中涉及的所有肿瘤的名称和分类均以WHO命名和分类为准 。
作者简介
王恩华:男,1955年10月生,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附一院病理科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 省高校名师、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首届名医、沈阳市劳动模范和沈阳市领军人才等称号 。
该教材分为十九章,主要包括绪论、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再生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 免疫性疾病等内容 。
病理生理学(第2版)
![病理生理学(第2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f8613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6e.png)
教材特色
教材特色
《病理生理学(第2版)》与传统病理生理学教材相比,该教材条理清晰、内容精练、通俗易懂,注重基础 与临床的结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数字课程与正文 相关知识点对应的数字资源类型及编号用日标出。
教学资源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资源《病理生理学(第2版)》配套有Abook数字课程资源,数字课程包括视频、动画、图片、临床视角(临床 病例分析)、知识拓展、教学PPT、本章小结、自测题等板块。
病理生理学(第2版)
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特色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基本信息
《病理生理学(第2版)》是由张根葆、杨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 规划教材。该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临床、基础、预防、护理、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也是学生参加执业医师 考试的用书,还可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出版工作
2019年7月3日,《病理生理学(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教材共18章,分别为绪论,疾病概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细 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代谢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功能不全等方面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根葆:皖南医学院教授,基础部主任。 杨勤: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贵阳医学院病 理生理学学科带头人、贵州省创新团队主要成员,贵阳医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
福建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福建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49e93b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0a.png)
福建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2015级起)为进一步适应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病理学系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 结合成人教育的学习形式, 对《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本大纲供成人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业余专升本使用, 大纲总学时72学时, 其中36学时为讲授内容, 36学时为自学内容(在章节名称前标注)。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病理学学习的目的是通过上述内容的了解来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 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 病理学又是诊断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病理学也属于临床医学。
病理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学习病理学, 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疾病本质, 学会观察和认识常见疾病的基本病变, 学会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疾病现象, 联系疾病防治问题, 为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教材选用李玉林主编的《病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选用王恩华主编的《病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及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计划学时数: 3学时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的基本概念, 掌握变性、坏死及凋亡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一)三、教学内容:(二)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发展。
(三)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其分类。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损伤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改变: 变性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积、病理性钙化(四)细胞死亡: 坏死的概念、病变、类型、结局(五)细胞凋亡: 凋亡的概念及与坏死的区别(六)细胞老化(自学)四、重点: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变性的概念;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病理性钙化;坏死的概念、病变、类型、结局。
病理学重点笔记--第二版
![病理学重点笔记--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e0f8026137ee06eef918b6.png)
病理学病理学(Pathology)---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适应和损伤性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适应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一.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
二.其本质是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
肉眼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体积常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质地硬韧、色泽加深。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2)萎缩细胞胞浆内常有脂褐素增多(3)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增生。
电镜观察: 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自噬泡增多。
分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炎症性萎缩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肉眼观察: 肥大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2)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减少.血管受压。
电镜观察:肥大细胞内细胞器及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
分类: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时的心脏。
内分泌性肥大:如雌激素作用下的乳腺。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
四.分类:弥漫性.局灶性增生的原因:激素:如前列腺增生。
生长因子:如再生性增生。
代偿:如缺碘所致的甲状腺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常见类型:.、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肠上皮化生:发生于胃粘膜。
骨组织化生:多见于间叶组织、纤维组织。
意义:1.有利于强化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
2.常削弱原组织本身功能。
3.上皮化生可癌变。
(化生是一种对机体不利的适应性反应,应尽量消除引起化生的原因.)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1缺氧:使细胞代谢紊乱。
2化学物质和药物3物理因素4生物因子5营养失衡:生命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剩6内分泌因素7免疫反应8遗传变异9衰老10社会—心理—精神因素:致心身疾病11医源性因素:致医源性疾病损伤的形式:可逆性损伤(变性) 不可逆性损伤(坏死)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受损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又称细胞内外的物质蓄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病变性质,可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案
14
3.细胞学检查:即脱落细胞学 采集病变处脱落或细针吸取的细胞涂片染色后, 镜检进行诊断。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 例如:食管脱落细胞、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15
(二)实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1.动物实验 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从而研究疾病的 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转归。
22
2.1854年,魏尔啸(Virchow)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提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出“疾病是异常的细胞事件”,创立细胞病理学。
鲁道夫· 魏尔啸(1821-1902):德国病
理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改革家
23
3. 20世纪6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研究进 入了亚细胞水平,称为超微结构病理学。 4.近30年来,产生了许多病理学的分支: ■免疫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遗传病理学 ■定量病理学
淋巴瘤
显微镜
20 镜影细胞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应用与组织细胞内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 剂,显示病变的化学成分的变化。
21
六.病理学的发展 1. 1761年,莫尔加尼(Morgagni) 根据700余 例尸体解剖认识到不同疾病是由相应器官的改 变引起的,从而建立了器官病理学。
莫尔加尼,G.B. (1682-1771), 意大利解剖学家。为病理解剖学的 确立作出很大贡献。
18
五.病理学的研究及观察方法 (一)大体观察 运用肉眼或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标本 的大小、形状、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和切面 形态等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取材和记录
19
(二)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 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或将脱落细胞制成涂片, 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素-伊红(HE)。
doctor’s doctor
金标准
病史
X线
肺癌细胞6
(三)医学研究方面: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解释 ■新物种的发现和预防 ■敏感药物筛选 ■新药物的研制
7
三、教学内容 (一)总论: 2-6章 各种疾病共同的基本病织的适应与损伤
3.损伤的修复 4.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内容包括:检验尸伤的法令;验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钝器、锐器损伤;交通事故损伤;高温致死;中毒;病 死和急死;尸体发掘等等。是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论著
宋慈(1186-1249)
附刊的仰面尸图
27
28
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3
(二)主要任务:
⑴病因学(etiology):疾病发生的原因(内因、 外因及相互关系) ⑵发病学(pathogenesis):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 环节、机制和过程。 ⑶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机体的功能 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及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5.炎症
6.肿瘤
8
(二)各论: 7-16章
在总论的基础上,阐述各种疾病的特殊性(个性)
8. 心血管系统疾病 9. 呼吸系统疾病
10.消化系统疾病
11.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2.泌尿系统疾病
14.内分泌系统疾病 15.神经系统疾病
16.传染病
17.寄生虫病
9
举例:
基本病变
炎症
肝炎 肾炎 肺炎 肠炎 脑炎 胃炎 阑尾炎
不同
器官 病因 发病机制 病变特点 转归 临床表现 防范措施
特殊规律
10
共同规律
关系密切,相互参考
四.研究对象 (一)人体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1.尸体剖检:主要指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 和后续的显微镜观察(补充)。
11
尸检目的:
1.明确诊断,查明死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治水平
2.接受、完成医疗事故鉴定,明确责任
3.及时发现和确诊传染病、地方病和新发病,为
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4.积累各种疾病的病理材料,用于研究和防治
5.收集标本,供病理学教学使用
12
2.活体组织检查: 活检:用钳取、穿刺、切取和摘除等手术方法, 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方法。
骨肿瘤穿刺活检
13
活检目的:
1.及时准确作出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第一章
病理教研室
绪 论
吴海江
1
主要教学内容
1. 病理学及其任务 2.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3. 病理学的教学内容 4. 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5. 病理学的研究及其观察方法
6. 病理学的发展
一、病理学及其任务
(一)定义: 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 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
小鼠肿瘤模型
16
■优点:根据实验需要,进行任何方式的研究。 (如:使用不同条件、剂量)。 ■缺点:由于物种差异,动物实验结果不能直接 用于人体,只能用于研究人体疾病的参考。
17
2.组织和细胞培养 从人体或动物体内获取组织或细胞在体外培养。 ■优点:条件单纯,易于控制,周期短,见效快 ■缺点:体外环境与体内环境差别大
⑷疾病的转归和结局
4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一)医学教育方面: 桥梁作用 基础医 病理学 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5
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免疫学
(二)医学诊断方面: 病史、症状和体征 客观性和准确性差 超声、X线、CT等 病理诊断:肉眼改变、镜下观察组织细胞病变
24
5.我国历史悠久,贡献重大
■秦汉《黄帝内经》记载疾病的发生和死后解剖
夫八尺之士 皮肉在此 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脏之坚脆 腑之大小 谷之多少 脉之长短 血之清浊…… 皆有大数
---------灵枢· 经水
25
补充: ■隋唐《诸病源候论》记载疾病病因和征候
巢元方
26
■南宋《洗冤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