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翻译家翻译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翻译家及其翻译观

1.马建忠

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提出他的“善译”的见解,包括三大要求: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

2.严复

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但严复对“雅”字的解释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他所谓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尽管有其局限性,但至今也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原因在于: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达更为重要,而信与达二者之中,信尤为重要。今人对“雅”解释为“保存原作的风格”。(张培基)二十世纪初对中国译论贡献最大的,是严复的“信、达、雅”。

二十世纪的中国译者没有不受这三字影响的。但如何理解“信、达、雅”,如何解释“信、达、雅”三者之间的关系,则素有争论:(1)“信”今人理解为“忠实原文”,但究竟应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呢,还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

(2)“达”,有人认为不必要,理由是因为原文是“达”的,译文如果做到了“信”,就一定能“达”意。

(3)“信”与“达”的关系。

(4)“雅”是指古雅、文雅、高雅,还是优雅?原文不雅,译文应该雅还是不雅?雅或不雅的程度能相等吗?

举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两行曹禺和朱生豪的译文为例:

For never was a story of more woe

Than this of Juliet and her Romeo.

人间的故事不能比这个更悲惨,

象幽丽叶和她的柔密欧所受的灾难。

---曹禺译

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

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

---朱生豪译

补充材料:

1〉iambic pentameter---a line consisting of five iambic feet.

2〉Iamb---a two-syllable foot consisting of a light stress followed by a

heavy stress (e.g., the winds).

3〉Foot---measured combinations of heavy and light stresses, such as the iamb, which contains a light and heavy stress.)

4〉meter---the number of feet within a line of traditional verse, such as iambic pentameter referring to a line containing five iambs.

分析:原作的文字并不古老;两行押韵,每行都是五音步抑扬格,十十个音节。如果认为译文只要信达,那曹译已经达到了标准;如果认为还要雅,那只有朱译才达到了标准。

3.鲁迅的直译

本世纪第二个对中国译文有重大影响的是鲁迅。

翻译思想和理论:

周氏兄弟的翻译理论可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三个方面。鲁迅曾表达自己的直译观点:“移译亦期弗失文情”,他还说道:“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周作人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我认为以后译本,。。。。。。要使中国文中有容得别国文的度量,。。。。。。又当竭力保持原作的‘风气习惯,语言条理’。最好是逐字译,不得已也应逐句译,宁可‘中不像中,西不像西’,不必改头换面。”

周氏兄弟何以如此锲而不舍地追求“直译”、“硬译”或“逐字译”呢?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以弥补早期白话文在思维与表达方

面不甚精确的缺陷,这便是两人一致强调直译的主要目的所在。与此同时,强调直译,反对归化,还进一步反映了周氏兄弟的又一重要观点,即两人所共同倡导的译文应具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

周氏兄弟虽然强调直译,但也赞成一定程度上的意译。

在我国五四译坛上,人们对周氏兄弟的翻译思想有褒有贬。《晚清小说史》一书的作者阿英这样评述:“晚清翻译小说,林纾影响虽然最大,但就对文学的理解上,以及忠实于原文方面,是不能不首推周氏兄弟的。”与此相反,梁实秋等人则把他们的译文贬为“硬译”、“死译”、“好象看地图”,等等。胡适之说:“他(周作人)用的是直译的方法,严格的尽量保全原文的文法与口气,近年来很少有人仿效,是国语欧化的一个起点。”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鲁迅竭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他针对有人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鲁迅这条原则有“纠枉必须过正”的意味,但与借此作挡箭牌的“硬译”、“死译”实无共同之处。鲁迅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鲁迅虽然更正了翻译“宁信而不顺”的说法,但“信而不顺”的影响并没有消除。直到现在,“信而不顺”的译文已经成了一种“翻译腔”,而且受到部分读者欢迎。

鲁迅还提出了“三美”的观点:“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听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