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杨树等林木采伐蓄积量计算表

合集下载

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定稿)[1]

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定稿)[1]

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湖南省林业厅2011年5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 (1)第二条原则 (1)第三条主要依据 (1)第四条适用范围 (2)第五条调查设计资格 (2)第二章技术标准第六条采伐类型 (3)第七条主伐 (3)第八条用材林抚育采伐 (4)第九条低产林改造 (5)第十条公益林抚育采伐 (6)第十一条更新采伐 (7)第十二条低效林改造 (9)第十三条毛竹采伐 (10)第十四条其它采伐 (10)第十五条主伐与更新采伐年龄 (11)第十六条材质等级 (12)第十七条出材率 (12)第三章调查设计第十八条伐区调查设计分类 (13)第十九条伐区配置 (13)第二十条伐区区划 (13)第二十一条面积调查 (14)第二十二条蓄积调查 (15)第二十三条伐区生产工艺设计 (17)第二十四条木材用途 (18)第二十五条采伐更新及伐后管理措施 (18)第二十六条资料整理 (18)第二十七条伐区调查设计成果 (20)第二十八条伐区拨交 (20)第二十九条伐区简易调查设计 (21)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三十条管理制度 (22)第三十一条质量检查 (22)第三十二条质量责任 (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保证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原则(一)遵循分类经营原则。

分别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设计不同的采伐措施,促进可持续森林经营。

(二)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原则。

保证“限额”周期(5年)内,林木采伐总量小于林木生长总量,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促进森林资源总量稳步上升。

(三)凭证采伐作业原则。

林木采伐作业前,凭相关证件办理采伐许可证,实行凭证采伐。

(四)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原则。

协调好环境保护和森林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护自然景观、动植物生境和生物多样性。

(五)注重效率和效益原则。

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采伐蓄积计算表

采伐蓄积计算表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硬 阔 径级 小计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株数
公顷株数 公顷蓄积 采伐蓄积
软 阔 径级 小计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株数
公顷株数 公顷蓄积

附表06.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

附表06.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

164 59283 10240 49043 59283 10240 49043 59283 10240 49043 81877 10022 71691 164 81877 10022 71691 164 81877 10022 71691 164 21080 11115 9965 21080 11115 9965 21080 11115 9965 13042 3912 9130 3076 934 2142 3076 934 2142 9966 2978 6988 9966 208.1 87.4 120.7 208.1 87.4 120.7 208.1 87.4 120.7 133.6 49.3 84.3 19.2 7.6 11.6 19.2 7.6 11.6 114.4 41.7 72.7 114.4 12329 5393 6936 12329 5393 6936 12329 5393 6936 8655 3134 5521 1265 457 808 1265 457 808 7390 2677 4713 7390 597.6 86.0 511.6 42750 6503 36247 597.6 86.0 511.6 42750 6503 36247 668.8 116.1 552.7 668.8 116.1 552.7 668.8 116.1 552.7 597.6 86.0 511.6 30544 4167 26377 30544 4167 26377 30544 4167 26377 42750 6503 36247
地方公益林补偿 集体计 地方公益林补偿 村有 地方公益林补偿 寺沟村 地方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未补偿 集体计 地方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未补偿 村有 地方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未补偿 小南村 国家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补偿 部门国有计 地方公益林补偿 其它部门 地方公益林补偿 集体计 国家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补偿 村有 国家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补偿 龙王塘街道 国家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未补偿 商品林 部门国有计 国家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补偿 部队 国家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补偿 集体计 国家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未补偿 商品林 村有 国家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补偿 地方公益林未补偿 192936 14558 18744

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

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

xx县xx镇xx村xx组安叉沟坡人工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说明书设计主持技术职务年月日设计人年月日审核技术职务年月日审查技术职务年月日审批技术职务年月日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设计单位:xx县林业站设计组证书编号:省证丙字021组长:XXX 工程师设计人员:XXX助理工程师XXX 助理工程师分树高。

蓄积量计算采用实验形数法即V蓄=G1.3(H+3)f θ(刺槐的形数fθ=0.39)。

规格材出材率按省上下达指标47%。

三、作业区森林资源调查结果作业区区划为1个小班,小班面积为1.0 公顷,可作业面积1.0公顷,树种为刺槐,郁闭度0.7。

每公顷株数1900株,每公顷蓄积49.45 m3 ,平均胸径11.6 cm,平均树高11.2m,立木总蓄积49.45 m3,林龄22年,林相参差不齐,属单层同龄成熟用材林。

四、设计依据1、《XX县2011年人工商品林采伐工作实施方案》。

2、《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3、《国有林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技术试行规程》。

4、《XX县森林、林木、林地林权界定资料》。

五、林木采伐作业设计根据《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用材林的主伐方式为择伐、皆伐和渐伐。

”“小面积皆伐适用于坡度在25°以下,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的成、过熟单层林,中、幼树少的异龄林。

”《XX县2011年人工商品林采伐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刺槐主伐龄为21年”。

该作业区属单层同龄成熟用材林,应采取皆伐,采伐面积1.0公顷,采伐蓄积49.45 m3,出规格材23.24m3,伐后应断根更新。

采伐作业规范技术:1、砍灌:作业前将林内少量灌木砍除,堆放小堆。

2、伐木:伐木作业须在检尺员的指导下进行作业,注意控制树斜方面,伐根不得高于10㎝。

3、打枝:从根往梢顺树干砍平,打出白眼圈,不准逆砍或用斧背砸,以防损伤材质。

4、造材: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木材标准规格合理造材,做到长材不短造,优材不劣造,不造双丫材,长度差不得超过(+6、-2)cm,努力提高造材质量,做到多出材,出好材。

林木采伐案件司法鉴定技术方法新探

林木采伐案件司法鉴定技术方法新探

林木采伐案件司法鉴定技术方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 材积表法:根据林木的胸径与根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原理,通过参照样木,建立根径胸径回归直线方程,求取盗伐林木胸径,然后根据材积表计算盗伐林木蓄积量。

- 全林实测法:即每木检尺法,适用于毁坏林木的面积较小的情况,通过对每棵林木进行检尺来计算蓄积量。

在进行司法鉴定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采伐数据计算教程 -

采伐数据计算教程 -

采伐数据计算相关教程2020年5月目录一、采伐数据的计算 (1)二、依据二调数据,提取县名、镇名、村名 (4)三、二调小班线相关教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元立木材积表部分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采伐数据的计算采伐表基于附表a进行计算,以下为常用采伐数据的计算。

1、公顷蓄积的计算:两种办法(单株蓄积计算法和角规绕测法)1.1 单株蓄积法(公顷蓄积=单株蓄积*公顷株数),单株林木蓄积(V)=a*D b*H c,以下为常用树种单株蓄积计算公式(公式来源见附件):杉木:V=6.97483×10-5D1.81583H0.99610马尾松:V=7.98524×10-5D1.74220H1.01198湿地松:V=7.81515×10-5D1.79967H0.98178桉树:V=8.71419×10-5D1.94801H0.74929相思类:V=7.32715×10-5D1.65483H1.08069黎蒴:V=6.29692×10-5D1.81296H1.01545软阔:V=6.74286×10-5D1.87657H0.92888硬阔:V=6.01228×10-5D1.87550H0.98496注:以上公式中,V为单株蓄积,D为平均胸径,H为平均树高。

我作报告一般使用此种方法。

1.2 角规绕测法(公顷蓄积V=G*FH,注:V为公顷蓄积,G为角规断面数,FH为形高),以下为常用树种林分形高计算公式:杉木:FH=0.5112+0.5378×H马尾松:FH=0.8490+0.4626×H湿地松:FH=0.8620+0.4947×H藜蒴:FH=1.5572+0.4130×H软阔类:FH=0.6094+0.5130×H硬阔类:FH=0.3855+0.5473×H针叶混:FH=0.5444+0.5250×H针阔混:FH=0.5480+0.5204×H阔叶混:FH=0.7124+0.5053×H注:以上公式中,FH为形高,H为平均树高。

附表35.林分各组成树种按龄组面积、蓄积动态表

附表35.林分各组成树种按龄组面积、蓄积动态表

4.8 4.0 0.8 0.8 18.2 24.4 24.4
120 44 76 76 93 444 438 6 6 1
0.2 0.2
86738 81773 4965 4965 6 47 32 15 15 38 2522 383 2139 2139 147
294.1 305.8 -11.7 -11.7 -3.9 1.6 1.6
7.9 3.1 4.8 4.8 87.3
37.7 41.3 -3.6 -3.6
1913 2043 -130 -130
40.3 87.0 -46.7 -46.7
2371 4895 -2524 -2524
106.8 62.4 44.4 44.4
年均净增率% 山杏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板栗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其它阔叶树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铁山街道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黑松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侧柏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柞树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色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榆 后期年份 前期年份 期间差 年平均差 年均净增率% 槺椴 后期年份 0.2 3.9 3.9 0.4 0.4 167.2 167.2 1630.7 1638.8 -8.1 -8.1 -0.5 1050.9 1059.0 -8.1 -8.1 -0.8 5.2 5.2 0.5 0.5 1.8 1.8 2.3 2.3
181 7 186620 179705 6915 6915 4 432 415 17 17 4 207 200 7 7 3 494 486 8 8 2

林木根径、蓄积量自动计算表

林木根径、蓄积量自动计算表

###
####
######
#####
#DIV/0!
#DIV/0! #DIV/0!
主伐 皆伐 ######
其中空 地: #DIV/0! #DIV/0! #DIV/0!
##### #####
######
###
#DIV/0!
##### #####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
郁 起 树 闭 源 龄 度
平 均 胸 径
平 均 树 高
每 亩 株 数
每 亩 蓄 积
出 材 量
采 林 权 伐 种 属 类 型
采 伐 方 式
采 伐 强 度
蓄 积
蓄 积
#DIV/0! #DIV/0!
###### #DIV/0! #DIV/0!
###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
注:保留一位小数 调查单位(盖章): 负责人: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0 年 月 日
林 木 采 伐 调查汇总 表
单位:厘米,米,株,立方米 采伐林分标准地调查情况 林权 单位 或 个人 小 森 地 林 名 类 别 亩 采 伐 蓄 积 采伐情况 采 伐 面 积 (亩) 商品材 采 伐 株 数 采 伐 蓄 积 出 材 量 采伐分类 非商品材 出 材 量 其中:10厘 米以下 出 蓄 材 积 量

森林采伐作业设计书

森林采伐作业设计书

森林采伐作业设计书县、场(乡、镇)、年度森林采伐作业设计书林种采伐种类采伐方式申报单位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填报日期:年月日说明1、设计一律用钢笔填写,要求清楚端正。

2、伐区位置图用1:*****地形图勾绘。

根据二类调查林相图或基本图转绘,也可实测伐区平面图。

3、森林采伐作业区设计以宗地为单位进行,宗地大的可以以小班或细班进行。

4、采伐种类分:用材林主伐,人工林低改采伐、疏林改造采伐、散生木采伐、薪炭林采伐、防护林特用林卫生伐和更新采伐等5、采伐方式分:皆伐、择伐、渐伐。

6、标准地面积应占伐区面积的2%(人工林面积应占3%)。

7、皆伐面积每块不得大于150亩。

8、更新方式分:人工全面造林、人工补植、人工促进萌芽、封山育林。

9、采伐作业设计必须按照林业部发布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方法》和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伐区调查设计原则要求》的规定进行。

10、标准地蓄积量和出材量的计算;分别规格材立木和非规格材立木计算出标准木,然后伐倒造材、测算,推算出标准地蓄积和出材量。

立木规格材与非规格材的标准规定如下:规格材立木――杉带皮胸径12厘米(含12厘米)以上、松阔带皮胸径16厘米(含16厘米)以上。

非规格材立木――杉带皮胸径10厘米以下、松阔带皮胸径14厘米以下。

11、本设计一式四份审批后,交采伐单位、林业工作站、县林政股、调查设计队各执一份。

― ― 2一、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一)进行伐区调查设计的依据:(二)伐区位置及立地条件:1、分场(村)林班小班,地名山场四至:东至南至西至北至林权证号2、海拔高M,坡度,坡向,坡位,3、母岩,土类,厚度CM,腐殖层厚CM,4、主要下木类种和盖度5、林冠下天然更新情况:― 3 ―(三)伐区林况:1、林种起源、林木组成2、优势树种平均胸径CM,平均高M,平均年龄3、郁闭度。

4、每亩平均蓄积M,伐区蓄积M 5、人工林造林年度(四)实施采伐技术措施与要求:(五)小班经营情况及其它:33 ― ― 4二、标准地调查记录1、标准地调查汇总表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亩标采伐蓄积每亩平均出材量平每平准采采每亩组均郁亩平总均地伐伐采伐规树种成胸闭蓄均采非规高蓄方强剩余计格比径度积每伐格材 3 (M) 积式度物(M) 材3(CM)(M) 亩量3(M) 合计杉松阔2、标准地周界测量记录表3、标准地略图测站方位角倾斜角斜距水平距累计N 比例尺闭合差% 调查人:― 5 ―4、树种标准地每木检尺记录表径级立保留木采伐木木蓄蓄积按“正”字记录计积按“正”字记录计3(M/3(M)株) 合计蓄积3(M)株数蓄积3(M)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合计注:皆伐作业地区保留有生长前途的针阔叶幼令立木。

附表15.人工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附表15.人工林面积、蓄积统计表

243.7 121.8 107.2 3.8 10.9 2276.5 1447.0 1.9 751.7 71.4 3.5 1.0 17.2 17.2 17.2 17.2 2537.4 1568.8 1.9 858.9 3.8 82.3 3.5 1.0 17.2 243.7 121.8 107.2 3.8 10.9 2276.5 1447.0 1.9 751.7 71.4 3.5 1.0 17.2 17.2 2520.2 1568.8 1.9 858.9 3.8 82.3 3.5 1.0
附表15.人工
统计单位 旅顺口区 油松组 柏树组 柞树组 色树组 榆树组 花曲柳组 刺槐组 柳树组 杨树组 杂木组 其它灌木组 经济树种组 防护林 油松组 柏树组 柞树组 榆树组 刺槐组 柳树组 杨树组 杂木组 其它灌木组 特种用途林 油松组 柏树组 柞树组 色树组 榆树组 花曲柳组 刺槐组 杂木组 其它灌木组 用材林 杂木组 经济林 经济树种组 国家公益林补偿 油松组 柏树组 柞树组 榆树组 林权 森林类别 林种 优势树种 面积合计 面积 19499.0 12992.7 44.3 3943.1 1.2 17.2 31.8 1703.7 1.4 57.5 20.0 58.8 627.3 13450.8 9410.3 23.7 2881.4 14.4 991.4 1.4 57.5 12.9 57.8 5418.4 3582.4 20.6 1061.7 1.2 2.8 31.8 712.3 4.6 1.0 2.5 2.5 627.3 627.3 6284.8 3983.5 16.3 1495.9 16.0 6243.3 3982.5 16.3 1493.2 16.0 352614 250556 300 64229 93 3211.1 2307.8 16.3 787.0 12.0 2.5 2.5 164 164 2.8 31.8 709.1 4.6 27 589 42049 217 68.8 4.6 2.8 5410.3 3582.4 20.6 1059.0 335424 239998 111 52433 2309.2 1584.3 20.6 628.1 13313.0 9374.9 23.7 2870.4 14.4 957.8 1.4 57.5 12.9 681221 524483 317 110530 173 42715 45 2566 392 7609.4 5782.0 23.7 1601.5 9.2 124.8 1.4 53.9 12.9 17.2 31.8 1666.9 1.4 57.5 20.0 200 589 84764 45 2566 773 193.6 1.4 53.9 17.5 12.0 18725.8 12957.3 44.3 3929.4 小计 蓄积 1016809 764481 428 162963 幼龄林 面积 9918.6 7366.3 44.3 2229.6

森林合理年采伐量_分期计算_综合平衡_计算

森林合理年采伐量_分期计算_综合平衡_计算

Wu Qiang
( Forestry Committee of Sanming City , Fu j ian Province Sanming356000)
Abstract:
The approach installment calculation and comprehensive balance for deciding optimal annual forest felling vol
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是指在保证以场轮伐的前提下的年木材采伐蓄积量, 合理年采伐量能保证年资 源消耗量不大于年生长量 , 能保证持续轮伐和不间断的长期经营利用 ( 周新年, 1996a) 。合理的年采伐 量是实现 以场定居 , 以场轮伐 、 长期经营, 持续利用 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的前提条 件。正确地确定森林合理年采伐量是正确组织森林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条件之一 ( 岳增俭, 2000) 。 森林年采伐量计算方法很多, 有轮伐期公式、 成熟度公式、 林龄公式等面积控制法, 以及平均生长量 公式等材积控制法。用材林的年采伐量确定要考虑市场木材供需和木材价格 , 根据现有的森林资源状 况, 森林经营类型( 下文简称 经营类型 ) , 各经营类型的采伐年龄, 主伐( 间伐) 的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 更新造林树种结构等 , 按不同的经营类型和龄级结构, 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的。因为每一种公式都 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适用的。面积控制法、 材积控制法只在森林龄级结构近似 法正 ( 森林龄级结构 分布均匀 ) 时适用, 当龄级分布不均时, 其计算结果都不令人满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各种方法计算的 差异值随着各龄级面积差异值的增加而增大 ; 计算值不能全面判断年采伐量的动态变化 ; 不能全面调整 轮伐期内各个时期的森林年采伐量 ( 刘用焕等 , 1991) 。 采用 分期计算 , 综合平衡 计算法要求 : ( 1) 分期 年限 , 每个 分期 为 5a; ( 2) 实行森林轮伐的单 位, 一般国有经营区以场 ( 局) 为单位, 集体经营区以县为单位; ( 3) 精度符合要求的近期森林资源调查或 建档的数据 ; ( 4) 充分论证过的各经营类型的主伐年龄 ; ( 5) 符合实际情况的造林、 更新的规划 ; ( 6) 有现

林木每公顷蓄积量统计表计算表

林木每公顷蓄积量统计表计算表


1
林班 13-2 小班
林木每公顷蓄积量统计表
标准地 号:1
标准地面 积
400
1
林班 13-2
小班

采伐木
平均
检尺
单株材积 蓄积量
出材量

径阶 类型
胸径 (cm)
树高(m)
株数
直径积数 树高积数 (立方 米)
(立方 出材率% (立方
米)
米)
6
0
0
0.0000
65.49
7
0
0
0.0000
71.68

15

16

17

18
16.6
3
17.0
2
45
49.8 0.1365 0.4094
83.99 0.3439
32
34
0.1570 0.3140
84.51 0.2654
0
0
0.0000
84.98
0
0
0.0000
85.33
19
0
0
0.0000
85.65
20
0
0
0.0000
85.97
21
0
0
0.0000
86.28
71.68

8
12.0
2
16
24
0.0320 0.0641
76.09 0.0488
9
12.5
4
36
50
0.0412 0.1649
78.18 0.1289

10
13.0
23
230

最新版山东省杨树材积表

最新版山东省杨树材积表

最新版山东省杨树材积表山东省杨树材积表编制、使用说明杨树二元材积式以全省为总体编制;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杨树一元地径材积表分鲁北西平原区、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丘区三个区编制。

编表样木全部为伐倒木,采自全省16市地、32个县(市、区),样木株数985株,其中,编表样木815株,检验样木170株。

材积表编制方法:(1)选取多个回归模型,运用ForStat2.0(统计之林)统计和数据分析软件,对选取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拟合、比较、选优,确定最优回归模型。

(2)运用ForStat2.0分析软件,对最优回归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

(3)根据最优回归模型编制材积表。

二元材积式、一元材积式和地径—胸径关系式,拟合精度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适用性检验结果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说明选择的回归方程合理,材积表适用。

二元材积式可以在全省范围内使用,一元立木材积表、一元地径材积表分别在鲁西北平原区、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丘区使用。

各区使用范围详见山东省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一元地径材积表使用区域表。

杨树材积表适用于林分,“四旁树”可参考使用。

山东省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一元地径材积表使用区域表分区名称使用区域鲁西北平原区菏泽市全部、聊城市全部济宁市:金乡县、嘉祥县、鱼台县、汶上县、任城区、济宁市中区、兖州市、梁山县、微山县德州市全部济南市:济阳县、商河县淄博市:桓台县、高青县东营市全部滨州市全部潍坊市:寿光市、昌邑县、寒亭区鲁东丘陵区青岛市全部、烟台市全部、威海全部、日照市全部临沂市:莒南县鲁中南山丘区枣庄市全部、泰安市全部、莱芜市全部济南市除济阳县、商河县外的全部淄博市除桓台县、高青县外的全部潍坊市:临朐县、青州市、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昌乐县、奎文区、坊子区、潍城区临沂市除莒南县的全部济宁市:泗水县、曲阜市、邹城市附件2:山东省杨树材积表1、山东省杨树二元材积式v=0.016743+0.000116d2+0.00002 d2h-0.002123 h+ 0.00001dh22、山东省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单位:立方米分区单株材积径阶鲁西北平原区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丘区60.0031 0.0131 0.0164 8 0.0192 0.0257 0.0262 10 0.0411 0.0433 0.0439 12 0.0689 0.0664 0.0694 14 0.1026 0.0952 0.1027 16 0.1422 0.1302 0.1439 18 0.1877 0.1715 0.1928 20 0.23910.2195 0.2497 220.2964 0.2744 0.3143 24 0.3595 0.3364 0.3868 26 0.4286 0.4058 0.4671 28 0.5036 0.4827 0.5552 30 0.5845 0.5674 0.6512 32 0.6712 0.6600 0.7550 34 0.7639 0.7606 0.8667 360.8625 0.8696 0.9861 380.9669 0.9870 1.1134 401.0773 1.1130 1.2486 鲁西北平原区一元材积式:v= -0.009535 -0.00231d+0.000737 d2鲁东丘陵区一元材积式 v=0.000197d2.341992鲁中南山丘区一元材积式 v=0.033941 -0.008794d+0.000979d23、山东省杨树一元地径材积表单位:立方米分区单株材积地径鲁西北平原区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丘区80.0052 0.0164 0.0164 100.0192 0.0280 0.0249 120.0374 0.0423 0.0397 140.0585 0.0613 0.0596 160.0850 0.0830 0.0867 180.1138 0.1102 0.1203 200.1486 0.1399 0.1601 220.1877 0.1738 0.2063 240.2283 0.2144 0.2558 260.2756 0.2572 0.3143 280.3241 0.3076 0.3792 300.3796 0.3599 0.4504 320.4395 0.4206 0.5235 340.4997 0.4827 0.6071 360.5678 0.5542 0.6970 380.6402 0.6266 0.7932 400.7122 0.7093 0.8958 420.7928 0.7924 0.9985 440.8726 0.8867 1.1134 460.9616 0.9809 1.2347 481.0547 1.0871 1.3623 501.1463 1.1927 1.4887 521.2477 1.3112 1.6286 541.3471 1.4286 1.7749 561.4568 1.5597 1.9276 581.5708 1.68922.0865 601.6820 1.83322.2425鲁西北平原区胸径—地径方程:d = -0.304121 + 0.830457 d0 鲁东丘陵区胸径—地径方程: d = 0.022406+ 0.823878d0鲁中南山丘区胸径—地径方程:d = -1.095497 + 0.888774d0。

各小班蓄积与材积计算表

各小班蓄积与材积计算表
各小班蓄积与材积计算表
单位:亩、株、cm、m、m3 小班 号 面积 径阶 径阶株数 株数占比 平均胸径 平均高 单株蓄积 每亩成活株数 径阶株数 株数占比 平均胸径 平均高 单株蓄积 每亩成活株数 径阶株数 株数占比 平均胸径 平均高 单株蓄积 每亩成活株数 径阶株数 株数占比 平均胸径 平均高 单株蓄积 每亩成活株数 径阶株数 株数占比 平均胸径 平均高 单株蓄积 每亩成活株数 径阶株数 株数占比 平均胸径 平均高 单株蓄积 每亩成活株数 径阶株数 株数占比 平均胸径 平均高 单株蓄积 每亩成活株数 4 6 样地调查数据 8 10 12 14 16 18 径阶 株数 蓄积 小计 规格材 剩余物 株数 蓄积 小计 规格材 剩余物 株数 蓄积 小计 规格材 剩余物 株数 蓄积 小计 规格材 剩余物 株数 蓄积 小计 规格材 剩余物 株数 蓄积 小计 规格材 剩余物 株数 蓄积 小计 规格材 剩余物 小班合计 4 小班现有蓄积与材积 6 8 10 12 14 16 18
材积
材积
材积
材积
材积
材积
材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