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2 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ph计算 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ph计算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e8046676eeaeaad1f330ce.png)
C(H+) =
=
=1 ×10-4mol/L =1 ×10-10mol/L
pH=-lgC(H+) =10
关键: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练习
溶液的稀释
pH=3的稀盐酸加水稀释100倍 pH=2的稀硫酸加水稀释100倍
稀释后 溶液pH
5 4
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9
pH=12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pH=7 (25℃)
碱性溶液: c(H+)<c(OH—)
pH>7 (25℃)
(一般不特别说明均指常温25℃)
2、pH=-lgC(H+)
相关计算:稀释不变性、酸以氢、碱以氢氧根、酸碱
比谁狠。
3、pH的测定
pH计算9 pH= 2的盐酸和pH= 13的氢氧化钠混合,
(1)若使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则V酸/V碱=? (2)混合后溶液的pH=3 V酸/V碱=? (3)混合后溶液的pH=11 V酸/V碱=?
同pH的酸稀释相同的倍数,强酸和弱酸变化幅度大的是?
练习 A
常温下溶液的pH
0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1
2
3
4
5
中性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H+) C(OH-)
100 10-1 10-2 10-3 10-4
10-14 结论:
10-13 10-12
1.强酸(或强碱)每稀释10倍,
10-11 10-10
练习
1、有相同pH的三种酸HX、HY、HZ的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
的 变 化值 依 次 增 大 , 则 HX、 HY、 HZ的 酸 性 由 强 到弱 的 顺 序 是
高中化学 3.2《溶液的酸碱性》同步教案 苏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3.2《溶液的酸碱性》同步教案 苏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fd5ebe658f5f61fb7366665.png)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弄清溶液酸碱性与C(H+) C(OH-)。
2.明确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3.通过练习掌握pH的简单计算。
4了解常用测量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内容掌握PH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课文的柱状图,得C(H+)越大,酸性越强C(oH- )越大,碱性越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从生活中化学引题,对我们所接触的物质,大致分为酸性、碱性、中性食物,从而引入本节的溶液的酸碱性,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1.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2. pH的简单计算教学过程:[引入] 问题情境健康人的体液(主要是血液)应呈微碱性(PH值约为7.3至7.5),这样有利于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按食物本身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碱性食物、酸性食物和中性食物。
如各种蔬菜、水果、牛奶为碱性;而如肉类、大米、花生等,一般为酸性;某些提炼很纯的油脂、糖、淀粉等列为中性食物。
应多吃一些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碱性食品,如牛奶、黄瓜、香菇、海带、洋葱、萝卜等。
不宜吃太多的肉类,因为它们都是偏酸性的。
[过渡] 很多电解质溶液都显一定酸碱性,这不仅仅与溶液中的溶质有关,而且与溶剂水的电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复习水的电离。
[温故知新]1.请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的离子积表达式:K w= 在25℃时其值是_____________3. 25℃时纯水中C(H+) C(oH- )[板书]一、溶液的酸碱性与C(H+)和C(OH-)的关系交流与讨论教材P66 请大家填写表格思考水的电离平衡是如何移动的。
(室温下)让学生观察图3-9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之间有什么关系?2.溶液中性的本质是C(H+) =1×10-7mol/L,还是C(H+)=C(OH-)?[小结]25℃酸性溶液:C(H+) C(OH-),C(H+) 1×10-7中性溶液:C(H+) C(OH-),C(H+) 1×10-7碱性溶液:C(H+) C(OH-),C(H+) 1×10-7[过渡] 由于用氢离子浓度及氢氧根离子浓度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有时数值非常小,使用很不方便。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4b44eee227916888586d760.png)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3.2.2《溶液pH的计算》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3.2.2《溶液pH的计算》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9c227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7.png)
(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课时溶液pH的计算)【答案】 B【解析】 pH 计算方法为:酸按酸,碱按碱,酸碱混合看过量,无限稀释7为限。
稀释后A 项pH ≈7;B 项pH =9;C 项pH ≈9.7;D 项pH ≈7。
【板书】活动二、酸、碱溶液混合后pH 的计算方法【问题探究1】(1常温下,pH =2的盐酸与pH =4的盐酸,若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后,求混合溶液的c (H +)及pH 。
【交流】c (H +)=[1×10-2mol ·L -1+10×10-4mol ·L -1]/(1+10)L =1.0×10-3mol ·L -1,故溶液的pH =3。
【问题探究2】(2)常温下,将200 mL 5×10-3mol ·L -1NaOH 溶液与100 mL 2×10-2mol ·L-1NaOH 溶液混合后,求溶液的c (OH -)、c (H +)及pH 。
【交流】c (OH -)=1.0×10-2mol ·L -1,c (H +)=1.0×10-12mol ·L -1,pH =12。
【问题探究3】(3)常温下,pH =12的NaOH 溶液与pH =2的硫酸,若等体积混合后,求溶液的pH 为多少?若按9∶11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 又为多少?【交流】先判断酸、碱谁过量,若酸过量,直接求c (H +)和pH ,若碱过量,则先求c (OH -),再求c (H +)和pH 。
可得前者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pH =7,后者酸过量pH =3。
【方法探究】强酸碱混合后溶液pH 的计算基本思路是什么?【交流1】(1)强酸与强酸混合:c (H +)混=c 1H +·V 1+c 2H +·V 2V 1+V 2,然后再求pH 。
优秀课件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3.2溶液的酸碱性 (共14张PPT)
![优秀课件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3.2溶液的酸碱性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b3717cf5335a8102d220b3.png)
引言
溶液的酸碱性对生产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许多化工产品的生产需要在一定pH的溶液中进行;
人体体液的pH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人
体健康,如血液的pH必须保持在7.35~7.45,超出这 个范围就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甚至发生疾病;植 物的生长也需要适宜的pH范围。因此,准确的测定 和控制溶液的酸碱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pH= -lg c(H+)
依据三:溶液的pH值
中性 常温下,当pH= 7时溶液呈___ 常温下,当pH<7 时溶液呈___ 酸性 常温下,当pH> 7时溶液呈___ 碱性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解决C (H+) /mol.L-1 C (OH-) /mol.L-1 溶液1 溶液2 溶液3 1×10-5 1×10-7 1×10-10 pH
经过研究得知: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C (H+) ×C (OH-) =Kw(常数) 当T=25℃(常温下)Kw=1 ×10-14
依据二:常温下C H+
中性 当C (H+) = 1 ×10-7 mol.L-1溶液呈___ 酸性 当C (H+) > 1 ×10-7 mol.L-1溶液呈___ 碱性 当C (H+) < 1 ×10-7 mol.L-1溶液呈___
人体某些体液的pH范围
血液 pH:7.3~7.5 pH :6.6~7.1 pH :0.8~1.5 健康的体质应该呈弱碱性!
唾液
胃液
溶液酸碱性的定量分析
溶液酸碱性的定量分析
请用手头的实验仪器分析你手上农夫山泉是不是真的呈 弱碱性? 红色 5.0 紫色 8.0 蓝色 1、酸碱指示剂:石蕊 酚酞 无色 8.2 粉红 10.0 红色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3.2盐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3.2盐溶液的酸碱性](https://img.taocdn.com/s3/m/c473afb5be1e650e53ea9962.png)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C(H+)和C(OH-)相对大小C(H+)=C(OH-)C(H+)>C(OH-)C(H+)<C(OH-)溶液中的粒子Na+、Cl-、H+、OH-、H2O NH4+、Cl-、H+、NH3·H2O、OH-、H2OCH3COO H-、Na+、H+、OH-、H2O、CH3COOH有无弱电解质生成无有有相关化学方程式H2O H++OH-NaCl =Na+ + Cl-H2O H++OH-NH4++ OH-NH3·H2OH2O H++OH-CH3COO- + H+CH3COOH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讲]CH3COONa溶于水之后,完全电离。
(因为CH3COONa是强电解质。
)投影]CH3COONa ═ CH3COO- + Na+………⑴问]把CH3COONa溶于水之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平衡?投影] H2O H+ + OH-………⑵讲]我们知道,CH3COOH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然存在CH3COO-和H+,根据,可逆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那么就一定有CH3COOH。
投影]CH3COO- + H+ CH3COOH………⑶讲]把⑴⑵⑶式联立,可得到投影]水解方程式: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讲]这说明CH3COONa溶于水后,反应有NaOH生成,所以溶液显碱性。
把上述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投影]CH3COO- + H2O CH3COOH + OH-讲]随着CH3COONa的加入,对水的电离有什么影响呢?促进了水的电离,可以看作是使水分解了。
醋酸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的过程。
投影]1、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 = CH3COO−+ Na+投影]2、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NH4Cl = NH4+ + Cl−投影]3、强酸强碱盐:不水解4、弱酸弱碱盐:双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3-2-2溶液的酸碱性与pH(教案)-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2-2溶液的酸碱性与pH(教案)-高中化学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81c02f2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1.png)
溶液的酸碱性与pH〖教学目标〗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
2.掌握检验溶液pH的方法。
3.了解溶液的pH的计算及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
4.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溶液酸碱性与pH的计算〖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设疑〗酸性溶液中是否存在OH-?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学生活动〗根据常温时水的电离平衡,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改变条件后c(H+)和c(OH-)的值或变化趋势(增大或减小)。
〖讲解〗纯水中,对水电离平衡是无影响的,c(H+)=c(OH-)=10-7,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的HCl,引入了H+,导致平衡左移,c(H+)>10-7,c(OH-)<10-7,即c(H+)>c(OH-);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引入了OH-,平衡左移,c(H+)<10-7,c(OH-)>10-7,即c(H+)<c(OH-)。
2.新课讲授〖板书〗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设疑〗能否用c(H+)等于多少来判断溶液酸、碱性?〖回答〗温度不同,Kw不同,c(H+)不同,不能用c(H+)来判断溶液酸、碱性,只能通过c(H+)和c(OH-)的相对大小来判断。
〖板书〗酸性溶液中:c(H+)>c(OH-);中性溶液中:c(H+)=c(OH-);碱性溶液中:c(H+)<c(OH-)。
〖讲解〗在初中化学中我们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那么pH与c(H+)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将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称为溶液的pH。
〖板书〗pH=﹣lgc(H+)。
〖展示〗25℃,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图〖讲解〗酸性溶液,c(H+)>10-7,pH<7;中性溶液,c(H+)=10-7,pH=7;碱性溶液,c(H+)<10-7,pH>7。
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碱性越弱,pH的适用范围是0~14。
〖板书〗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碱性越弱,pH的适用范围是0~14。
酸性溶液,c(H+)>10-7,pH<7;中性溶液,c(H+)=10-7,pH=7;碱性溶液,c(H+)<10-7,pH>7。
【精品】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酸碱中和滴定》参考教案
![【精品】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酸碱中和滴定》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b10a34a300a6c30d229f04.png)
A B C DX浓度(mol/L)0.12 0.04 0.03 0.09 Y浓度(mol/L)0.04 0.12 0.09 0.03[课后练习]1、下列是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 0.1mol·L-1盐酸用25.00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 NaOH溶液2、有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未知浓度的NaOH待测液荡洗2~3次滴定前没有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4、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0.1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 (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A、4B、7.2C、10D、11.35、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6、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A、温度计B、量筒C、酸式滴定管D、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7、用移液管取10ml烧碱溶液注入25ml洁净的碱式滴定管中,则液面读数应()A、在10mL——15mL之间B、恰好在15mL处C、小于15mLD、大于15mL[直击高考]1、(1)图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mL。
(2)图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_____________。
是amL是(50-a)mL一定大于amLD、一定大于(50-a)mL2.某同学进行中和滴定实验,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滴定曲线。
【VIP专享】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教案:3.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VIP专享】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教案:3.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2dadf0c62e3f5727a4e96223.png)
云南省高中化学 3.2.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节主要讨论定量分析中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2、解析:从中和滴定的原理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酸碱反应的实质,第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和计算,第三、如何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教材第二部分主要利用实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初步学会分析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2、解析:(1)、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知道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2)、能根据酸碱中和原理分析中和滴定的误差三、教学问题诊断一是实验原理比较复杂;二是实验仪器目前在中学少见;三是本实验在中学是为数不多的定量实验操作之一,要求较高,有一定难度。
因此,一方面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基本实验操作练习,并通过对实验误差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考虑到本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将该活动纳入到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四、教学过程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H+ + OH- = H2O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有n(H+) = n(OH-)3、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H+ + OH- = H2O4、酸碱中和反应时量的关系n(H+) = n(OH-)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 n酸=n碱问题到底应测得哪些数据才能求出C(HCl)?现在我们用0.1mol/L的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C酸.V酸= C碱.V碱(只适用于一元酸、碱)C碱——已知 C酸——待测目标V酸——未知 V碱——未知两未知体积V酸、V碱用滴定管准确测定判断中和反应恰好完成,即达到滴定的终点:用指示剂(常用酚酞或甲基橙)用量:2~3滴例题1:用0.1000mol/L的HCl溶液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HCl溶液12.50mL。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和pH计算》学案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和pH计算》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5acf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0.png)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学案【复习案】姓名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和的相对大小。
(1)酸性溶液:c(H+) c(OH-),常温下,pH 7。
(2)中性溶液:c(H+) c(OH-),常温下,pH 7。
(3)碱性溶液:c(H+) c(OH-),常温下,pH 7。
2.pH及其测量(1)计算公式:pH=。
(2)测量方法①pH试纸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或上,用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
②pH计测量法(P63)。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室温下:3.思考(1)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吗?(2)pH=6(或c(H+)=1×10-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的吗?(3)用pH试纸测pH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记录数据时又要注意什么?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吗?【探究案】)(已知lg2=0.3,lg7=0.7,lg1.34=0.13,1.81/2=1.34)4.pH的稀释规律(1)1 mL pH=3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0 mL pH=______;加水稀释到100 mL,pH=______,稀释到106mL pH=______。
(2)1 mL 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 pH=______;加水稀释到100 mL,pH=______,稀释到106mL pH=______。
小结:(3)弱酸或弱碱溶液的稀释将体积都为10 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溶液的pH均为4,则稀释后溶液体积A.a=b=100 mLB.a=b=1000 mLC.a<bD.a>b小结:5.溶液pH的计算根据pH = - lg c(H+),溶液pH计算的核心是确定溶液中c(H+)的大小。
(1)强酸或强碱溶液(单一溶液) pH值的计算(25℃)①强酸溶液:设化学式为HnA,浓度为c mol/L,则:c(H+)=;pH=②强碱溶液:设化学式为B(OH)n,浓度为c mol/L,则:c(OH-)=;c(H+)=;pH=(2)强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计算①pH=1的盐酸与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多少?②pH=2的盐酸与pH=4的盐酸按体积比2:1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多少?小结:两强酸溶液混合时,设酸1中H+浓度为c1,体积为V1,设酸2中H+浓度为c2,体积为V2,则c(H+)(混)=;pH(混)=。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溶液的酸碱性pH的简单计算》参考教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溶液的酸碱性pH的简单计算》参考教](https://img.taocdn.com/s3/m/a5e0da7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d.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溶液的酸碱性pH的简单计算》参考教专题单元节题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题4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第1、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通过实验联想、比较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溶液PH的测定,何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pH的简单计算pH的简单计算讨论法学生主体活动练习口答、检查25℃[H+]·[OH—]=10—7=10—14=Kw[阅读]P71本质对照表3—6大于7显碱性,小于7显酸性等于7显中性学生主体活动不湿润注意:强酸直接由[H+]总求pH值强碱由[OH—]总求pOH,后再求pH值(注意)先判断显性离子!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师主导活动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写出醋酸、一水合氨溶于水和水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NH3·H2ONH4++OH—H2OH++OH—水的离子积常数[完成下表]溶液酸碱性酸性中性碱性c(H+)与c(OH—)关系任意温度室温(mol/L)pH值(室温)小于77大于7c(H+)>c(OH—)c(H+)=c (OH—)c(H+)①若pH酸+pH碱=14,则完全中和pH=7.②若pH酸+pH碱>14,则碱过量pH≈pH碱-0.3③若pH酸+pH碱<14,则酸过量pH≈pH酸+0.3[分析]①呈中性:即pH=7.nH+=nOH—10—a·V1=10—(14-b)·V2V1:V2=10—14+a+b10n=10a+b-14n=a+b-14a+b=14+n②若呈酸性.即pH<7nH+>nOH—10—a·V1>10—(14-b)·V2V1:V2>10—14+a+b10n>10-14+a+ba+b<14+n③若呈碱性,即pH>7,同理可知a+b>14+n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3.关于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常温)酸与碱混合时发生中和反应,但不一定恰好完呈中和。
2017年秋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3.2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2017年秋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3.2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7e7fae3b9f3f90f77c61b18.png)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2 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课后练习]1、下列是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C、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 0.1mol·L-1盐酸D、用25.00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 NaOH溶液2、有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未知浓度的NaOH待测液荡洗2~3次C、滴定前没有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4、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0.1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 (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A、4B、7.2C、10D、11.35、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6、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A、温度计B、量筒C、酸式滴定管D、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7、用移液管取10ml烧碱溶液注入25ml洁净的碱式滴定管中,则液面读数应()A、在10mL——15mL之间B、恰好在15mL处C、小于15mLD、大于15mL[直击高考]1、(1)图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mL。
(2)图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_____________。
A、是amLB、是(50-a)mLC、一定大于amLD、一定大于(50-a)mL2.某同学进行中和滴定实验,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滴定曲线。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3.2-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3.2-第一课时-水的电离](https://img.taocdn.com/s3/m/c1f56507700abb68a882fbf6.png)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 2OH ++OH -。
2.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10-14。
3.K W 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温度不变,K W 不变。
4.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简写为H 2OH ++OH -,水的电离常数K 电离=c (H +)·c (OH -)c (H 2O )。
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改变条件 水的电离 平衡 溶液中 c (H +) 溶液中 c (OH -) 升高温度 右移 增大 增大 加入酸 左移 增大 减小 加入碱 左移 减小 增大 加入活泼 金属(如Na)右移减小 增大1.[双选题]下列微粒中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 A .HSO -4 B .C 2H 5OH C .Na D .[ O H]-解析:A 项HSO -4电离出H +使溶液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B 项C 2H 5OH 是非电解质,对H 2O 的电离无影响;C 项金属钠使H 2O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D 项为OH -,抑制水的电离。
答案:AD水的离子积常数[自学教材·填要点]1.推导由精确的实验可知,25℃时,1 L纯水( mol)只有1×10-7 mol H2O电离,则c(H2O)几乎不变,可视为常数,又因为K电离为常数,所以c(H+)·c(OH-)=K电离·c(H2O)为一常数,记为K W。
2.表达式K W=c(H+)·c(OH-);25℃时,K W=×10-14。
3.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K 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 W增大。
4.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可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高中化学三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三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https://img.taocdn.com/s3/m/1853c36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f.png)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高二化学三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4【本讲信息】一、教学内容专题三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二、考点清单1. 溶液酸碱性的本质2.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3. 溶液的pH概念及计算公式4. pH计算方法5. 酸碱滴概念,原理6. 酸碱滴步骤7. 酸碱滴误差分析三、全面突破Ⅰ、溶液的酸碱性1. 溶液的酸碱性的实质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因此都含有H+和OH-. 一种溶液是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是由该溶液中的c(H+)与c(OH-)的相对大小来决的.酸性溶液:c(H+)>c(OH-)酸性越强,c(H+)越大,c(OH-)越小。
中性溶液:c(H+)=c(OH-)碱性溶液:c(H+)<c(OH-)碱性越强,c(OH-)越大,c(H+)越小。
2. 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1)25℃时,K W=1×10-14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1酸性溶液:c(H+)>1×10-7mol·L-1,c(OH-)<1×10-7mol·L-1碱性溶液:c(H+)<1×10-7mol·L-1,c(OH-)>1×10-7mol·L-1(2)100℃时,K W=1×10-12中性溶液:c(H+)=c(OH-)=1×10-6mol·L-1酸性溶液:c(H+)>1×10-6mol·L-1,c(OH-)<1×10-6mol·L-1碱性溶液:c(H+)<1×10-6mol·L-1,c(OH-)>1×10-6mol·L-13. 溶液的pH(1)溶液的pH的概念:在c(H+)≤1mol·L-1的水溶液中,采用c(H+)的负对数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2)数学表达式:pH=-1g[c(H+)]若c(H+)=10-n mol·L-1,则pH=n.若c(H+)=m×10-n mol·L-1,则pH=n-lgm.(3)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pH的关系.①常温25℃时:pH =7,溶液呈中性,c(H+)=c(OH-)=1×10-7mol·L-1.pH <7,溶液呈酸性,pH(H+强(弱).pH >7,溶液呈碱性,pH(OH-强(弱).②pH范围为0~14之间. pH=0的溶液中并非无H+,而是c(H+)=1mol·L -1;pH=14的溶液中并非没有OH-,而是c(OH-)=1 mol·L-1. pH减小(增大)n倍,则c(H+)增大为原来的10n倍(减小为原来的1/10n倍),相的c (OH-)减小为原来的1/10n倍(增大为原来的10n倍).③当溶液中的c(H+)>1mol·L-1时,pH<0;c(OH-)>1mol·L-1时,pH>14. 因此,当溶液中的c(H+)或c(OH-)大于1mol·L-1时,一般不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c(H+)或c(OH-)来表示. 所以,pH只适用于c(H+)或c(OH-)≤1mol·L-1的稀溶液.4. 溶液中pH的计算(1)基本关系式:①pH=-1g[c(H+)]②c(H+)=10-n mol·L-1③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与c(OH-)总是相的,即:c水(H+)=c水(OH-).④常温25℃时,c(H+)·c(OH-)=1×10-14(2)强酸与弱酸、强碱与弱碱溶液加水稀释后pH的计算.①强酸与弱酸分别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由于弱酸来未电离的弱酸分子进一步电离出离子,故弱酸的pH变化小. 设稀释10n倍,则:强酸:pH稀= pH原 + n弱酸:pH稀< pH原 + n当加水稀释至由溶质酸电离产生的c酸(H+)<10-6mol·L-1时,则必须考虑水的电离.如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时,pH稀=6.98,而不是于8.②强碱与弱碱分别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弱碱的pH变化小. 设均稀释10n 倍,则:强碱:pH稀= pH原- n弱碱:pH稀> pH原- n当加水稀释至由溶质碱电离产生的c(OH-)<10-6 mol · L-1时,则必须考虑水的电离. 如pH=9的NaOH溶液稀释1000倍时,pH稀≈7,而不是于6.(3)两强酸或两强碱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①两强酸溶液混合. 先求出:212211VVV)H(cV)H(c)H(c++=+++混再求:pH混=-1g[c混(H+)]②两强碱溶液混合. 求算两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时,不能直接根据题中给出的碱的pH求算混合液的pH,而必须先分别求出两强碱溶液中的c(OH-),再依下式求算c混(OH-):212211VVVOHcVOHcOHc++=---)()()(混,然后求出c混(H+)、pH混.(4)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解题步骤:分别求出酸中的n(H+)、碱中的n(OH-)→依H++ OH-=H2O比较出n(H+)与n(OH-)的大小.①n(H+)=n(OH-)时,恰好,混合液显中性;pH=7. [若混合液的pH =7,则必有n(H+)=n(OH-)]②n(H+)>n(OH-)时,酸过量,则:碱酸余碱酸混VV)H(nVV)OH(n)H(n)H(c+=+-=+-++。
3.2.2 pH计算 课件(共23张PPT)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2.2 pH计算 课件(共23张PPT)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9e20ce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a.png)
(2)常温下,0.001 mol·L-1的氢氧化钾溶液的pH=_________。
0.005 mol·L-1。
(3)常温下,pH=12的Ba(OH)2的浓度是________
(4)已知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5,0.1 mol/L的CH3COOH溶液,
2.85
pH=________。(已知:lg2=0.3)
lg 5=0.7
4、判断溶液酸碱性:
①、溶液的酸碱性由溶液中H+和OH-离子的相对浓度决定,
②、PH=7的溶液并不一定是中性,PH只代表了此时溶液中的c(H+)
③、中性溶液的PH值取决于温度,任何中性溶液中,c(H+)=
模块一
简单PH的计算
(单一的强酸/碱、弱酸/碱问题)
PH的计算
题型1:单一酸/碱溶液PH的计算
的PH(用含c、Kb的式子表示)
BOH ⇌ B+ + OH-
Kb=
c(B+)·c(OH-)
c(OH-)=
c(H+)=
c(BOH)
Kb c
mol·L-1
Kw
c(OH-)
Kw
½
(Kb·c)
=_________mol·L-1
PH的计算
【练习1】
1
(1)常温下,0.05 mol·L-1的硫酸溶液的pH=____________。
6
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同),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
(2)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若所得
1∶1
的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__________。
PH的计算
题型6:强弱混合问题(定性判断)
溶液的酸碱性高二化学知识点
![溶液的酸碱性高二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c1ec0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1.png)
溶液的酸碱性高二化学知识点高中化学学习要把握足够多的学问点,成果才能提高,下面是我整理的溶液的酸碱性高二化学学问点,希望大家宠爱。
1.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酸性:c(H+)c(OH-) 中性:c(H+)=c(OH-) 碱性:c(H+)c(oh-) 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2.常温下(25℃)酸性溶液:C(H+)﹥C(OH-),C(H+) ﹥1×10 -7mol/L中性溶液:C(H+)= C(OH-),C(H+) = 1×10 -7mol/L酸性溶液:C(H+)﹤C(OH-),C(H+) ﹤1×10 -7mol/L3.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 -lg c(H+)适用于稀溶液,当溶液中c(H+)或c(OH-)大于1mol时,直接用浓度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4.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PH范围0—14之间,但PH值等于0的溶液不是酸性最强的溶液,PH值等于14的溶液不是碱性最强的溶液。
PH值增加一个单位C(H+)减小10倍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a. 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甲基橙)b. PH试纸:广泛PH试纸:1-14,只能读得整数精密PH试纸:精确到0.1.PH试纸的使用方法:剪下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外表皿)上,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溶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与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c. PH计,它可以精确测量溶液的PH值。
精确到0.01.6.PH值计算的常见类型(1)溶液的稀释①.强酸: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的c(H+),直接换算成PH②.强碱: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的c(OH-),换算成c(H+)再求出PH值。
【小结】一般状况下,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值就增加1个单位,但稀释后pH值确定小于7;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值就减小1个单位,但稀释后pH值确定大于7。
高中化学3.2pH的计算(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3.2pH的计算(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bc4afcffe87101f69f319502.png)
第二页,共28页。
目标
(mùbiāo)导
航
预习(yùxí)
导引
1.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定义:(H +)的负对数,pH = -lg(H +)
意义:pH 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pH
pH 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适用范围:1 × 10-14 mol·L-1 ≤ (H +) ≤ 1 ·L-1
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
A.m=nB.m>n
C.m<n D.无法判断
解析:醋酸是弱酸,在稀释时不断地电离出氢离子,故稀释相同的倍数
时,其pH变化值比盐酸的pH变化小,因此,若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醋
mol·L-1=2×10-12 mol·L-1,pH=-lg(2×10-12)=12-lg 2=11.7
答案:(1)①2 ②4 ③7
(2)3.3 (3)11.7 (4)11.7
第十四页,共28页。
一
二
知识(zhī shi)
精要
第十五页,共28页。
思考
(sīkǎo)探
究
典题例解
迁移
(qiānyí)应
应用
(4)NaOH 溶液中 c(OH-)=1×10-2 mol·L-1,
HCl 溶液中 c(H+)=1×10-4 mol·L-1,二者等体积反应,碱过量,
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所以反应后
=
1×10-14
5×10-3
-2
-4
1×10
-1×10
c(OH-)=
2
mol·L-1=5×10-3 mol·L-1,c(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溶液的酸碱性 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4)夯基达标1.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 +的浓度为1×10-7 mol·L -1,则该溶液( )A.呈碱性B.呈酸性C.呈中性D.c(OH -)=100c(H +)则c(OH -)=172212101101----•⨯•⨯Lmol L mol =10-5 mol·L -1 因此c(OH -)>c(H +),溶液显碱性且10-5 mol·L -1=c(OH -)=100c(H +)=100×10-7 mol·L -1。
答案:AD2.下列溶液的pH <7的是( )A.人体内血液B.橙汁C.蔗糖水D.胃液解析:生物中许多生命活动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而且要在一定的pH 范围内,解题时应把化学知识与生物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pH <7说明溶液呈酸性,而血液略偏碱性,蔗糖是非电解质,其溶液为中性。
橙汁中含有许多有机酸,胃液中含有盐酸,因而B 、D 呈酸性,pH <7。
答案:BD3.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OH -为( )A.1.0×10-7 mol·L -1B.1.0×10-6 mol·L -1C.1.0×10-2 mol·L -1D.1.0×10-12 mol·L -1解析:pH 为12的溶液若为碱溶液则溶液中c(OH)=10-2 mol·L -1,由K W =10-14 mol 2·L -2=c(H +)·c(OH -)知由水电离出来的c(H +)为10-12 mol·L -1,若为盐溶液,该盐为强碱弱酸盐,溶液中的OH -全部是由水电离产生为10-2 mol·L -1,由水电离出的H +一部分与弱酸根结合生成弱酸,导致c(OH -)>c(H +)显碱性。
答案:CD4.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B.9℃1C.1℃11D.1℃9解析:本题是求两溶液的体积比,实际上考查的是pH 的计算,且属于酸碱混合碱过量的情况。
可根据溶液混合反应后剩余c(OH -)浓度列式求解。
设以下标1表示酸,2表示碱。
则混合前碱中c 2(OH -)=0.1 mol·L -1,酸中c 1(H +)=0.01 mol·L -1,则:c 余(OH -)=10-3 mol·L -1=121221112201.01.0)()(:V V V V V V H c V OH c V +-=+•-+- =0.001 解得V 2∶V 1=1∶9,故选项D 正确。
此题也可用估算法巧解。
因强碱中c 2(OH -)是强酸中c 1(H +)的10倍,故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的体积比应为V 2∶V 1=1∶10,而题中不是恰好反应,而是碱稍过量,因而V 2∶V 1应略大于1∶10,从而得出结果。
答案:D5.pH 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 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pH 仍相同,则m 和n 的关系是( )A.m=nB.m >nC.m <nD.无法判断解析: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稀释至原体积的n 倍后,c(H +)也随之变为原来的n1。
醋酸是弱酸,不完全电离,也稀释至原体积的n 倍时,pH 小于盐酸溶液稀释后的pH 。
因为CH 3COOH CH 3COO -+H +又电离出H +,所以应继续加水稀释使pH 增大,和盐酸的相等,即m >n 。
答案:B6.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H 2SO 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D 酸 碱 酚酞 乙解析:此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
选择指示剂要求颜色变化一定要明显故不选石蕊,排除A 。
B 项中滴定管中溶液为碱,选用乙滴定管,排除B 。
C 选项滴定管中为酸选甲,符合题意。
D 项强碱滴定强酸两指示剂均可,滴定管内盛碱选乙符合题意。
答案:CD7.实验室用H 2SO 4滴定氨水,选用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B.石蕊C.酚酞D.任选一种均可以解析:指示剂选择一定要颜色变化明显,排除B 。
达到滴定中点时颜色变化范围与滴定产物酸碱性一致,H 2SO 4与氨水反应的产物(NH 4)2SO 4为酸性,故选A 。
8.某温度下,重水D 2O 的离子积为1.6×10-15,若用pH 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c(D +),以下关于pD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pD=7.0B.含0.01 mol 的NaOH 的D 2O 溶液1 L ,其pD=12.0C.溶有0.01 mol DCl 的水溶液1 L ,其pD=2.0D.在100 mL 0.25 mol·L -1的DCl 重水溶液中,加入50 mL 0.2 mol·L -1的NaOD 的重水溶液,其pD=1.0解析:K W =16×10-16,则c(D +)=4×10-8 mol·L -1A.pD=-lg4×10-8=8-2lg2=7.4,A 错。
B 中c(OD -)=Lmol 101.0=0.01 mol·L -1,pD=01.0106.1lg 15-⨯-=-lg16×10-14=12.8,B 错。
C.c(D +)=Lmol 101.0=0.01 mol·L -1 pD=-lg0.01=2.0(符合题意)D.c(D +)=mLmL L mol mL L mol 150502.010025.011⨯•-⨯•--=0.1 mol·L -1 pD=-lg0.1=1.0答案:CD9.25 ℃时,若体积为V a 、pH=a 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 b 、pH=b 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 a <V b 和a=0.5b 。
请填写下列空白:(1)a 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 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析:此题给出条件①a <7,b >7 ②10-a V a =10-14+b V b③V a <V b ④a=0.5b由以上4个条件知若a=3,则b=6,则pH=b 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与题意不符,则a≠3。
若a=5则b=10,则10-5V a =10-14+10V b 则541010--=b a V V =10>1即V a >V b 与V a <V b 矛盾。
因为b >7故a=0.5×b >3.5 又ba V V =10-14+a+b <1则a+b <14 则a <314 答案:(1)否 若a=3则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2)否 若a=5,c(H +)=10-5 mol·L -1,则b=10,c(OH -)==--1514101010-4 mol·L -1,b a V V =15141010----••L mol L mol = 10>1,即V a >V b 与V a <V b 矛盾,故a≠5 (3)27<a <314 10.(1)图℃表示10 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B 、B 与C 刻度相差1 mL ,如果刻度A 为6,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L 。
(2)图℃表示50 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 ,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_________(填字母)。
A.a mLB.(50-a) mLC.>a mLD.大于(50-a) mL(3)若图℃表示50 mL 滴定管中液面位置,A 与C 刻度间相差1 mL ,如果刻度A 为6,则液面读数为______________mL 。
解析:图Ⅰ为量筒,量筒特征由下到上数值增大,若a 为6则数值小于6,A 与B ,B 与C刻度相差1 mL,则每一刻度线为0.2 mL,故A的刻度为5.8 mL。
图Ⅱ考查滴定管,滴定管上刻度由上到下越来越大,而且下部有一段无刻度,则当液面读数为a,内部液体体积V>(50-a) mL。
若Ⅰ为滴定管,由上到下刻度增大,故刻度大于6 mL,又因为AC之间刻度相差1 mL,每两个刻度之间为0.1 mL,故液面读数为6.08 mL。
答案:(1)5.8 (2)D (3)6.0811.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试完成下列问题:(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溶解而能测定NaOH 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终点,能否据此得出准确的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____,如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解析:当盐酸中加入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时,盐酸首先与NaOH反应,只有NaOH完全反应完时,盐酸才与BaCO3反应,故BaCO3不溶解。
原溶液为碱性,酚酞为红色,滴定终点时,红与粉红无明显变化,故非终点,终点应为粉红色变为无色。
因为滴定管下部有一段无刻度,故当滴定液达活塞处时,读出的液体体积小,故测定结果偏低,不能准确判断滴定结果。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显酸性,不仅NaOH与盐酸反应,BaCO3也与盐酸反应,故不选。
若用,则使用盐酸偏多,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1)因为滴加盐酸首先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2)浅红色变无色(3)不能(4)不能偏高走近高考12.(全国高考理综℃,7)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解析:H2O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H+)、c(OH-)增大,则水的离子积K W=c(H+)×c(OH-)增大,pH=-lg c(H+)减小,而c(H+)=c(OH-),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