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散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教案

具体举例:
-教学重点中的“词语理解与运用”,可以举例说明“匿笑”一词在文中的使用,表达了孩子调皮可爱的情态,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样的词语。
-教学难点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分析课文中“我是你的影子,常在你的左右”这样的句子,讲解拟人手法的运用,并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句子。
2.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4.注重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认为今天的课堂展示环节较为成功,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显得有些拘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勇于尝试,敢于表达。
1.创设更多富有情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课文之美。
8.拓展阅读:推荐阅读泰戈尔的其他散文诗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金色花》,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学会运用。
4.段落结构: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学会划分文章段落。
5.主题思想:探讨课文所表达的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教案(一)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教案(一)一、内容解读1.《永久的生命》从标题看,作者写作意图非常明确,即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
但课文写法是先抑后扬,由一个较低的起点,渐入崇高的思想境界。
“永久”是课文论说的重点。
课文共5段,每段都有一个中心句。
第1段的中心句是“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作者以三十岁时人们的变化为例,感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说人们“非常可怜”。
这一段看似论调悲观,与标题相去甚远,但这是在为后面的“扬”蓄势。
第2—4段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
第2段“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第3段“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第4段“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是各段的中心句。
这些段落围绕一个总的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展开,传达文章的主要观点。
第2段以小草和小牛犊为例,论说生命的神奇,是从外在现象来说;第3段论说生命本体的流转,以代词“它”来称呼生命,将其具体化,是着眼于生命的内部特征;第4段转到议论现实,批判暴君,赞美永久的生命。
第5段以一个精练的句子收束全文,令人印象深刻。
2.《我为什么而活着》课文的结构比较清晰,为“总—分—总”结构。
第1段直抒胸臆,总结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爱情虽属于个人情感领域,但它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最美的联系。
将追求知识与同情人类苦难列为生活的主要目标则体现了作者的大我意识。
第一段的两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其中第二句较难理解,要结合下文才能更好地明白其含义。
第2—4段是分述,是对上述三种人生追求的详细解释,即“我”为什么会以此作为人生的主要动力。
追求爱情是因为爱情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可以使人摆脱孤寂,可以让人领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
知识则可以增进人们对自然、科学和人类自身的了解,满足人类的求知欲,使人类的精神更加充实、眼界更加开阔,并且这种探求本身也能造福人类,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初中人教版教材中散文的分布图

初中人教版教材中散文的分布
高中人教版教材中散文的分布
总结:高中语文每本教材共四个单元,其中必修一和必修二有分别有两个单元是散文单元,;必修三和必修五分别有一个散文单元,且均为古文。
从选文分量编排顺序看,散文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前三册,也就是主要在高一年级和高二的第一学期完成。
从三册散文编排列看,编者使教材与初中语文学习较好地衔接,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理解、欣赏文章的能力,为形成良好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啊”奠定基础。
从难度编排上看,也是先易后难。
从内容上看遵循了“叙事一一抒情一一说理”的顺序,
从形式上看按照“现今后古”,在文言文安排上“由简到难”、“由短到长”。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散文篇目[新版]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散文篇目[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0821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3.png)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记叙文or 叙事散文3、*生命,生命(杏林子)4、紫藤萝瀑布(宗璞)5、童趣(沈复)文言文第二单元6、理想(流沙河)诗7、*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哲理散文第一次真好(周素珊)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自传体散文10、《论语》十则文言文第三单元11、春(朱自清)12、济南的冬天(老舍)13、*山中访友(李汉荣)14、*秋天(何其芳)现代诗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四单元16、化石吟(张锋)17、看云识天气18、*绿色蝈蝈(法布尔)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20、*山市(蒲松龄)第五单元21、风筝(鲁迅)22、羚羊木雕(张之路)叙事散文?23、*散步(莫怀戚)24、*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纸船(冰心)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第六单元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28、*女娲造人(袁珂)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30、*寓言四则赫耳墨斯与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3、*丑小鸭(安徒生)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5、伤仲永(王安石)第二单元6、*黄河颂(光未然)7、最后一课(都德)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议论or抒情散文?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抒情散文10、木兰诗古体诗第三单元11、邓稼先(杨振宁)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第四单元16、社戏(鲁迅)17、安塞腰鼓(刘成章)18、*竹影(丰子恺)19、*观舞记(冰心)20、口技(林嗣环)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荒岛余生(笛福)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24、*真正的英雄(里根)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文言文第六单元26、珍珠鸟(冯骥才)27、斑羚飞渡(沈石溪)28、*华南虎(牛汉)30、*狼(蒲松龄)古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2、芦花荡(孙犁)3、蜡烛(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第二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7、背影(朱自清)8、台阶(李森祥)9、老王(杨绛)10、信客(余秋雨)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2、桥之美(吴冠中)13、苏州园林(叶圣陶)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5、说“屏”(陈从周)第四单元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7、奇妙的克隆(谈家桢)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19、生物入侵者(梅涛)20、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礼记》)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26、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观潮(周密)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四首归园田居(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藤野先生(鲁迅)2、我的母亲(胡适)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第二单元6、雪(鲁迅)7、雷电颂(郭沫若)8、短文两篇(巴金)日月9、海燕(高尔基)散文诗10、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雨之歌第三单元11、敬畏自然(严春友)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刚)13、旅鼠之谜(位梦华)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15、喂——出来(星期一)第四单元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18、吆喝(萧乾)19、春酒(琦君)20、俗世奇人(冯骥才)刷子李泥人张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吴均)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马说(韩愈)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第六单元26、小石潭记(柳宗元)27、岳阳楼记(范仲淹)28、醉翁亭记(欧阳修)29、满井游记(袁宏道)30、诗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2、雨说(郑愁予)3、星星变奏曲(江河)4、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叶赛宁)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7、《傅雷家书》两则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第三单元9、故乡(鲁迅)10、孤独之旅(曹文轩)1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2、心声(黄蓓佳)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5、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邓拓)《谈读书》(培根)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第五单元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18、杨修之死(罗冠中)19、范进中举(吴敬梓)20、香菱学诗(曹雪芹)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司马迁)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23、隆中对(陈寿)24、出师表(诸葛亮)25、词五首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李清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4、外国诗两首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第二单元5、孔乙己(鲁迅)7、变色龙(契诃夫)8、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第三单元9、谈生命(冰心)10、那树(王鼎钧)11、地下森林狂想(张抗抗)12、人生(勃兰斯)第四单元13、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14、变脸(节选)(魏明伦)15、枣儿(孙鸿)16、音乐学习(节选)(勒曼)第五单元17、公输《墨子》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鱼我所欲也《孟子》20、《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左传》2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愚公移山《列子》24、《诗经》两首关睢蒹葭。
【名师编撰】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5-散文二篇

15散文二篇课题散文二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准确认读并理解“兴味、洗涤、凋谢、遏制、濒临”等词语。
2.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诚和睿智,获得思想的启迪。
2.体会作者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两位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深刻的见解,让学生们学会珍惜生命,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写作背景《永久的生命》: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略有改动。
本文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胡作玄、赵慧琪译。
略有改动。
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也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初中语文人教版散文诗两首教案2023

初中语文人教版散文诗两首教案2023初中语文人教版散文诗两首教案教案一:《在风中》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形式。
2.理解《在风中》这首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
3.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提高语感。
教学准备:教材:初中语文人教版散文诗选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与学生们闲聊近期的天气,引发学生对风的关注。
2.提问:大家对风都有什么感受?风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呈现:1.教师出示《在风中》的散文诗,并与学生一同阅读。
2.学生感受:请学生们读一读,感受一下这首散文诗。
3.讨论:请学生们发表对这首散文诗的感受和理解。
解读:1.教师解读散文诗的特点和形式:散文诗是散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有散文的表达方式,又有诗的语言韵律。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风中》这首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例如:自然的力量、自由自在的生命等。
实践:1.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然元素(如:月亮、花草、河流等),以散文诗的形式创作一首表达该自然元素的作品。
2.学生们交流、朗读自己的作品,展示彼此的创造成果。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散文诗的特点和形式。
2.教师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教案二:《青春》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青春》的主题和情感。
2.通过分析诗中的词语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创作,提高学生运用词语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初中语文人教版散文诗选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描写青春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青春的思考。
2.提问:大家对青春有什么理解?它是什么样的感觉?呈现:1.教师出示《青春》的散文诗,并与学生一同阅读。
2.学生感受:请学生们读一读,感受一下这首散文诗。
3.讨论:请学生们发表对这首散文诗的感受和理解。
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青春》这首散文诗的主题和情感,例如:青春的活力、青春的激情等。
2.教师解读诗中的一些词语和形象,如:飞翔的鸟、绽放的花朵等。
人教版(2016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散文诗的魅力,同时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兴趣至关重要。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试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感觉效果并不理想。以后我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找到更吸引学生的切入点,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散文诗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意境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描绘自然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仿写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个自然景象。
3.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 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四季的变化,感受到过大自然的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中描绘的自然之美。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散文诗描绘自然美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3/5)-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

16 散文二篇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中心观点。
2.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
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课前习·朗读与积累】1. 严文井(1915-2005),原名,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2.给加点字注音。
兴.味洗涤.卑.微牛犊.茸.毛消逝.繁殖..凋.谢臼.齿蔓.延混.为一体【课中习·质疑与释疑】3. 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各段中心句划分层次作者情感1.2.3.4.5.4.了解背景,理解主旨。
背景:主旨:5.研讨课文,揣摩写法课文高唱生命的凯歌,可是第一段却讲到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与标题相去甚远,是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写法:作用:6.品味语言,重组成文。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请从赞美生命的角度,自由命题,从课文中选取三四个佳句形成一篇小文章。
然后朗诵给同学们听。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课前习·朗读与积累】1. 罗素((1872-1970),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获1950年。
2.给加点字注音。
遏.制濒.临深渊.星辰.飓.风震颤.俯瞰.【课中习·质疑与释疑】3. 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4.体会感悟既然活得这么苦,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是值得的?5.思考人生我的人生追求:【课后习·拓展与延伸】这两篇议论性散文语言既睿智又形象,既理性又富有感情,请摘录文中的修辞句,并按格式赏析。
例: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严文井《永久的生命》)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花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生命个体会凋谢,但生命现象却永存,会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以芬芳,让世界更加美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3.1. 过去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一、谈生命易逝。
(无奈)2.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3.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 二、谈生命永久。
初中语文散文(通用5篇)

初中语文散文(通用5篇)初中语文散文(1)什么是散文?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我们常说的是狭义的散文,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散文的分类。
我们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
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阅读散文应注意的问题(1)抓住“神”。
“神”就是作者在文中的情感体验,就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的“情”,达的“意”。
抓住了“神”即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
(2)抓住线索。
线索就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
明确了线索,也就基本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
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是开头一句话,有的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的;有以情感为线的;有以事物为线的等。
七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散文分类

七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中的散文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
以下是分类方式:
.按照主题分类:
叙事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如鲁迅的《藤野先生》、莫怀戚的《散步》等。
抒情散文:侧重于抒发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余光中的《乡愁》等。
议论散文:以阐述观点、表达见解为主,如鲁迅的《拿来主义》、马南邨的《不求甚解》等。
按照写作手法分类:
写景状物散文: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细致描绘来表达情感或寓意,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茅盾的《白杨礼赞》等。
随笔杂感散文:形式较为灵活,涉及内容广泛,可以是对日常生活的感悟、读书心得、文化评论等,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贾平凹的《丑石》等。
2.按照历史时期分类:
古代散文:主要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现代散文:主要指五四运动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散文,代表作品有鲁迅的《朝花夕拾》、茅盾的《风景谈》等。
当代散文: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散文,涉及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等主题。
3.按照地域文化分类:
乡土散文:以乡村、农村生活为题材,反映农村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如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贾平凹的《秦腔》等。
都市散文:以城市生活为题材,反映都市人的生活状态、文化心态等,如王安忆的《长恨歌》、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16《散文二篇》优课教案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16《散文二篇》优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背影》两篇经典散文。
本节课将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散文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散文课文,对散文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散文的深层次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散文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散文的特点及其在文章中的体现。
2.难点:对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为例,分析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技巧。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
2.教材:准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背影》两篇课文的教学材料。
3.参考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鉴赏散文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散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背影》两篇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加深对散文特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和作者情感,分享讨论成果。
人教版初中语文散文.doc

人教版初中语文散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散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初中的语文书里都有哪些精美的散文呢?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
:鼎湖山听泉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
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初中的语文书里都有哪些精美的散文呢?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
:鼎湖山听泉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
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
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
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
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
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
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
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
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
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
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蒙眬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阿里山纪行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人教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含视频)

荷叶护莲图
墨剑飘雨 liyongqian
李永强g
环节二:精读美文,探究美点
精读美文,探究美点
•请同学们带着对母爱的 赞美之情,以轻柔舒缓 的语调朗读文章,进一 步感受文章的感情美、 意境美。(男生一段,女生一段)
作者借助荷叶这种具体形象来歌颂浓浓的母爱, 这是怎样的一种写法?
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
诗人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 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通过描写此物予以抒发。
荷叶 母亲 冰心
荷叶 (无畏 遮蔽)
红莲 心中的雨
寄寓 联想
象征
母亲 (无私 爱护)
我 人生路上的 坎坷磨难
感恩母爱: 以寸草之心报三春之晖!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那浓浓的爱。 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里有浓浓的母爱; 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里有浓浓的母爱;
将红莲昨夜的菡萏和今晨的“开满” 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 “亭亭”写出了红莲的娇美与可爱。
红莲盛开图
再读文本,合作探究
6、作者是如何描写红莲的三幅画面的?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2)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 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板书设计
忆红莲——欣喜
∙
荷 叶
雨打红莲——烦闷 看红莲 荷叶护莲——心宁
借物喻人 歌颂母爱
母
亲
悟红莲——感动
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
摘抄赏析。
Thank you!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2017年7月第1版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案2017年7月第1版 2018年8月第2次印刷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教学步骤及过程] 课前出示课题PPT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一类散文以哲理见长,仿佛与读者面对面推心置腹地交谈,披露思想历程,讲述人生感悟,宇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
这类散文就是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文二篇”就是议论性散文。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2.学习《永久的生命》二、教学目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借助“阅读提示”及旁批,说说学习本文应完成什么学习目标。
见上表格三、学习《永久的生命》(一)导入(配黄韵玲 - 永恒的生命WMV)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从严文井的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找找答案吧!(二)教学目标1.品味课文标题含义,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阅读目标,重点)2.理清课文层层深入的思路,体会议论性散文要有逻辑性分析的特点。
(写作目标,难点)3.品味议论性散文意蕴深刻,文采斐然,感情浓郁的语言特点。
(阅读目标,重点)4.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热爱生命,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品格素养目标,重点)(三)检查字词预习1.兴味xìng wèi:兴趣趣味。
2.洗涤xǐ dí:洗。
3.卑微bēi wēi:地位低下而渺小。
4.牛犊niú dú:小牛。
5.茸毛róng máo:细毛。
多指动物初生的细毛。
6.消逝xiāo shì:消失。
7.繁殖fán zhí:大量生殖。
8.凋谢diāo xiè:枯萎、零落。
**************************************9.俯瞰fǔ kàn:俯视。
初中语文人教版课内散文

课内散文专题复习一、课标要求,考点分析(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在第四学段阅读部分有如下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5.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2014年泰安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说明”对散文部分有如下要求:1.能够把握散文的基本特征(选材自由)。
2.能够感受散文深邃的意境。
3. 能够分析联想与想象在散文中的作用。
4.能够分析寄情于(事、物、景)、托(事、物、景)言志的表达方式。
5.能够分析联想与想象在散文中的作用。
6.能够分析关键词句在散文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通阅2008-2013年的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涉及到的课内散文阅读有2008年《白杨礼赞》、2011年《敬畏自然》、2012年《雪》、《傅雷家书》。
命题呈现形式以客观题为主,考点主要集中在内容的理解、概括,句子的理解、赏析,语言特色的总结,语段的感情基调。
二、备考策略,典例剖析结合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往年试题,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备考策略。
(一)感知文章大意,把握全篇主旨常考题型:概括主要内容、把握全文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①通读全文,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用“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概括。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主要讲的是“我”(人物)在小时候(时间)爬上悬崖(地点)下不来(起因),在父亲的鼓励和开导下(经过),一步步爬下悬崖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6课 散文二篇 教案(教学设计)

16 散文二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1.体会本文语言平易通畅、哲理性强的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有关感受和思考。
领会作品的情思,激发对人生新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二)自我研读,生成新知1.生字难字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2.作者介绍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第一层:(第1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2~4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5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2.再读课文,理解情感(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4)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免费下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散文篇目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 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用了比喻的修辞,“心中的雨点”暗指人 生路上的风雨、坎坷、磨难。意思是只有 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 的人。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 是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面极广、 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 潮。
荷叶 ——————母亲
联
护 ————————爱
借 景 抒 情
赞 美 母 爱
红莲 ———————儿女
想
冰 心
荷 叶 母 亲
谢婉莹 作家 诗人 《寄小读者》 《繁星》 《春水》
检查预习
花瑞 (ruì ) 花带来的好兆头 菡萏 (hàn dàn) 荷花的别称,此指含
苞未放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荫蔽(yīn):遮蔽
送)莲(1段)— (忆)莲(2、3 (
段)—(看)莲(4—7段)— ( 悟 )莲 (8、9段)
作者重点描写了雨中观荷的情景: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心情
一写看红莲 烦闷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红莲情态
开满 亭亭
二写看红莲
不适意 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 散尽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在大荷叶的覆盖 下不摇动了
”, 触景生情,联想到母亲呵护子女,为 子女遮风挡雨,作者被深深触动,表 达了对母爱由衷的歌咏和赞美。这是 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版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沙河)
7、*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访友(李汉荣)
第五单元
21、风筝(鲁迅)
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3、*散步(莫怀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第四单元
16、社戏(鲁迅)
17、安塞腰鼓(刘成章)
18、*竹影(丰子恺)
19、*观舞记(冰心)
第六单元
26、珍珠鸟(冯骥才)
27、斑羚飞渡(沈石溪)
28、*华南虎(牛汉)
29、*马(布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7、背影(朱自清)
8、台阶(李森祥)
9、老王(杨绛)
10、信客(余秋雨)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鲁迅)
2、我的母亲(胡适)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第二单元
6、雪(鲁迅)
7、雷电颂(郭沫若)
8、短文两篇(巴金)日月
9、海燕(高尔基)
10、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
雨之歌
第四单元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18、吆喝(萧乾)
19、春酒(琦君)
20、俗世奇人(冯骥才)刷子李泥人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三单元
9、谈生命(冰心)
10、那树(王鼎钧)
11、地下森林狂想(张抗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