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word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概括
一、认识正、负数
1、温度计中以0℃为分界线,在0刻度线以上是正值,0刻度以下是负值。 零上13℃,用“+13℃”表示,零下3℃,用“-3℃”表示。 (注意:0℃表示温度分界线,不表示没有温度)
2、像+1
3、+38、55…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例:1个西瓜平均切成6块,吃掉3
1,还剩几分之几,单位“1”是1个西瓜。
240袋面粉,运走80袋,剩下的是总的几分之几,单位“1”是240袋面粉。)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5
1
、13
4)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6
5
的分数单位是61,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31的分数单位是13
1
、 23
71
的分数单位是
231
,有30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用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 a ÷b=b
a (
b ≠0)。(2÷10=
10
2=5
1、12÷3=
3
12=4、15÷4=
4
15=34
3)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例如3
1、7
4、11
2、87 真分数都小于1)
6、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例如:
11
11、37、59
、
4
17 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
7、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3
7=23
1,读作二又三分之一、5
9=15
4,读作一又五分之四)
8、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能化简的分数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3
12=12÷3=4、
4
17=17÷4=4…1=441、
6
26=26÷6=4…2=462=43
1)
9、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再加上真分数部分的分子做分子,
分母不变。(414=
4144(+⨯)=4
17
、531
=
3135(+⨯)=3
16
、273
=
7372(+⨯)=7
17
)
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3
2
=
2322⨯⨯=6
4
、53=
3533⨯⨯=15
9
、
24
16=
824816÷÷=3
2
、
4520=
5
45520÷÷=9
4)
三、分数加减法(一)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和18的公因数:1,2,3,6。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2、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是互质数为止(只有公因数1),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①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最大公因数是其中最小的那个:12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2。
②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者的乘积:2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4.
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416=824816÷÷=3
2
、
45
20=
5
45520÷÷=94像32、94、3
1…这些,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例:
151+152+158=15821++=15
11、83-8
1=813-=82=41
注: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
5、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分母是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例:
3
1
+43=4341⨯⨯+3433⨯⨯=124+129=1294+=12
1
1
、
52-154=3532⨯⨯-154=156-154=1546-=15
2) 6、分数比较大小:
①同分母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54>5
2) ②同分子分数: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比较大。(7
2
>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