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规范实验室管理,确保在组织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工作中所进行的检验、测量、试验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快速准确的完成各项质量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
2.0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用于检测、测量和试验活动所涉及到的实验室的全过程管理控制。
3.0术语及定义3.1实验室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在内的检验、测量、试验和校准的机构,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
4.0职责4.1过程质量管理部4.1.1负责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检定/测量归口管理,对外部实验室能力及进货检验的性能试验进行监控;4.1.2负责整车检测线委外检测、整车路试、三坐标测试及日常管理。
4.2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认。
4.3试制试验部4.3.1负责编制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4.3.2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4.3.3负责对生产制造过程和新产品研制开发过程中的零部件、发动机、白车身和整车等依据技术文件标准进行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
5.0工作程序5.1工作流程:见附件。
5.2试验范围5.2.1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和校准。
本公司实验室试验项目:检测线整车检测试验、整车性能与排放性能试验、整车安全性能试验、发动机性能试验、传动系统性能试验、电驱系统性能试验、混合动力系统性能试验、电池性能试验、环境与材料性能试验。
实验室设备及试验项目一览表应建立相应的方法并经试验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并在试验记录中说明。
5.2.3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方法和标准的清单详见《实验室设备及试验项目一览表》。
5.3实验室人员资格确认5.3.1实验室应由技术、测量、试验人员组成,技术人员对技术负全面责任,测量、试验人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完成测量/试验任务,确保测量、试验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5.3.2监控与测量装置的有关人员(包括计量检测、计量管理以及其使用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格,以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汽车检测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的质量控制

车辆工程技术13车辆技术1 汽车检测设备安装调试的流程 汽车检测设备在投产前要经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检定和校准。
此外,在QS9000(或ISO/TS16949等)汽车业质量体系中,均具有针对测量系统分析的强制性要求,即汽车企业除应对相关量具或测量仪器执行至少每年一次的定期校正以外,还必须对其实施必要的“测量系统分析”(即:MSA)。
所以,汽车检测设备的品质调试包括第三汽车检测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的质量控制刘 帅(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整车检查涵盖车辆外观、机能、电子电器、动态走行、淋雨密封等多个领域,确保了产品车的商品性、法规符合性及品质一致性。
其中,机能检测线是整车检查的关键工序,汽车检测设备的检测能力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机能检测线设备主要包括四轮定位仪、前照灯检测仪、侧滑试验台、综合转鼓试验台和双轴制动台。
关键词:汽车检测设备;安装调试;质量控制业技术标准执行安装及验收,也可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2.4 单动机能调试 四轮定位仪安装完毕后进入调试环节,分为单动调试、联动调试、品质调试。
单动机能调试是对设备的每个机构动作机能逐一试验并调整。
该阶段需要评价的项目有“设备停止机能”和“设备单动机能”。
(1)停止机能确认。
为确保安全,单动调试前必须确认设备停止机能。
先明确设备停止机能的检查项目,再逐项进行停止机能确认。
四轮定位仪的停止机能主要检查项目如图2所示。
以“急停按钮”为例,其停止机能质量基准如下:1)按下设备急停按钮,运转准备OFF;2)按下运转准备按钮,运转准备不能ON;3)解除急停再按下运转准备按钮,运转准备ON。
图2 停止机能检查项目组成 (2)单动机能调试。
明确设备单动机能的检查项目,再逐项进行动作机能确认。
该四轮定位仪的单动机能调试项目如图3所示。
调图1 汽车检测设备安装调试流程方检定和校准、测量系统分析。
参照一般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步骤,结合汽车检测设备的计量特性,其安装调试流程如图1所示,部分检测设备无气路系统。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模版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汽车维修出厂检验的工作流程和要求,确保维修质量符合标准,车辆安全可靠。
所有维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以保障客户的权益和提升企业形象。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汽车维修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在进行汽车维修出厂检验时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检验前准备1. 确认维修任务:根据维修工单和车辆现状,明确维修任务和范围。
2.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确保检验工具和设备完好、齐全,并进行标定和校验。
3. 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包括车辆维修记录、技术手册、维修标准等。
四、检验流程1. 外观检验:a. 检查车身外观缺陷,如刮痕、凹陷等。
b. 检查车窗、灯具、反光镜等是否正常。
c. 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和胎压是否符合标准。
2. 内饰检验:a. 检查座椅、仪表盘等是否完好,并操作各项功能。
b. 检查空调、音响等设备是否正常运作。
3. 动力系统检验:a. 检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包括启动、怠速、加速等。
b. 检查变速器和离合器是否顺畅,并测试换挡时的动作。
c.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可靠。
4. 悬挂系统检验:a. 检查减震器、悬挂弹簧等是否正常。
b. 检查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和回正性。
5. 电器系统检验:a. 检查电瓶是否正常充电,电气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b. 检查车灯、喇叭、雨刷器等是否正常。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1. 检验记录:对每个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签名确认。
2. 检验报告:综合各项检验结果,生成出厂检验报告,包括车辆维修情况和建议维护措施。
六、质量管理与改进1. 质量管理:对出厂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 改进措施:根据检验结果和客户反馈,不断提升维修工作质量,完善制度和流程。
七、制度执行监督1. 监督机制:设立检验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对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抽查。
2. 处罚制度: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进行纪律处分,严肃处理。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汽车维修企业所有,并受法律和相关规定的约束。
17250951_机动车检测机构质量结果管理潜在风险及控制

吴东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吉林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获中国公路学会全国百名优秀工程师荣誉。
从事道路运输管理工作32年,参与编写G B /T16739-2014、JT/T 198-2016等国家技术标准及吉林省地方技术标准16个,参与编写出版《珍爱生命》《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汽车修理工教程》《汽车运输节能教程》等书籍。
机动车检测机构质量结果管理潜在风险及控制◆文/吉林 吴东风2017年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关于加快道路运输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明确要求“加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题责任”。
2018年2月9日下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21号),其重点落实在既要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确实降低运输经营者负担,又要确保检测服务的便捷性及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两个文件在检验检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都明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机动车检测机构信用管理和联合惩戒体系,大力推进联合监督检查制度和违规信息通报机制建设,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对违规替检、减少检验检测项目、篡改检验检测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将通过网上巡查、明察暗访、突击抽查等多种有效方式,严格查处。
随着监管的严苛,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被曝出各类问题,笔者归纳了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一些常见的运营风险,供行业管理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参考。
一、超能力检验问题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检验实施统一合并管理,推进了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和年审(综合性能技术等级评定)依法合并,是深化交通运输领域“放管服”改革和供给侧调整的重大措施,逐步实现货车安全技术检验和综合性能检测项目及标准和方法的统一,逐步实行“一次上线、一次检验、一次收费”,杜绝重复检验检测、重复收费。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管理规章制度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管理规章制度(以下简称“规章制度”)是为了确保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障汽车品质,提高用户满意度而制定。
该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汽车制造环节,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
二、质量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层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并明确主管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
2. 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并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各制造环节符合规定要求。
3.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可控。
三、质量控制流程1. 设计阶段1.1 设计部门应对汽车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和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1.2 设计变更需经过设计变更评估和批准,确保变更后的设计方案仍然符合相关要求。
1.3 设计部门应建立设计变更跟踪制度,及时掌握和处理设计变更。
2. 采购阶段2.1 采购部门应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资质,且供应的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2.2 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及时处理不合格供应商。
2.3 采购的零部件应提供合格证明,确保零部件符合相关要求。
3. 生产制造阶段3.1 生产制造部门应建立生产制造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操作。
3.2 生产制造部门应设立严格的零部件入库检验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零部件。
3.3 生产制造部门应进行产品工艺过程分析,确保每个制造环节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4. 检测验证阶段4.1 质量管理部门应对生产车辆进行全面检测和验证,确保每辆汽车都符合质量要求。
4.2 检测记录应进行归档保存,作为质量问题追溯和解决的依据。
4.3 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追踪处理,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四、问题处理1. 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处理生产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措施消除质量问题的影响。
2. 质量问题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组织调查,找出问题根源,并进行整改。
3. 产品召回和质量投诉应及时受理和处理,确保用户权益不受侵害。
汽车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制度--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控制程序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控制程序版本号: B 修改码: 0 LC/CX-3C-3.3.21 目的为了确保关键零部件符合规定的要求和符合产品的一致性要求,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2 范围适用于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验证。
3 术语和定义关键零部件是指缺少这个部件就不能使车辆正常运作和使用的零部件。
定期确认检验是由提供该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来完成,若该供应商也无法完成,则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完成。
公司只对检测记录按照《定期确认计划》进行验证。
对于供应商完成的检验,其记录应包括所涉及的产品、所覆盖的所有检验的项目和结论及供方检验人员或授权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4 职责4.1供应商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验证,并定期确认检验报告的有效性。
4.2技术部负责编制并发放认证产品《关键件清单》。
4.3采购部负责按《关键件清单》组织采购,并要求供方提供定期确认检验报告。
5 程序5.1 采购部按《XXX车型合格供应商目录》和生产计划进行采购。
5.2供应商质量管理部对新增关键零部件必须进行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采购。
5.3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5.3.1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进厂时,供应商质量管理部及时安排检验人员按《零部件检验基准书》进行检验/验证,并保存相关记录。
5.3.2 物资管理部接到供应商质量管理部提交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合格证明并张贴合格标识后办理入库手续,按《物资仓储管理办法》执行。
5.3.3 供货时供方能够检验的须提供每批次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明。
供应商质量管理部进行检验/验证,并保存供方产品的合格证明材料。
供方不能检验的须提供有效期内的具备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报告或证明。
5.3.4检验人员必须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与供方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有与质量合格证明所载明事项不符的现象。
若核对不符,视为不合格品予以拒收。
5.3.5 供应商质量管理部应确认强制性认证范围内关键零部件的厂家、型号、规格,不得随意更改或替换。
汽车检测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1、目录
分析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和性质,消除(或极在程度减少)不符合工作造成的影响,从而对不符合工作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测质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不符合工作的分析评定和处理。
3、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不符合工作的分析、评定和处理,并作好记录。
3.2 质量监督员对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
3.3 技术资料员负责有关记录归档、保管。
4、工作程序
4.1 不符合工作的内容
4.1.1 检测设备存在缺陷而未及时发现(或检测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而未检定)所造成显示结果可疑的情况。
4.1.2 报检人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来检车辆信息输入错误的情况。
4.1.3 来检车辆的技术资料丢失(如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4.1.4 检测人员未严格按照《检测过程控制程序》及《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进行检测造成数据失准或其它事故。
汽车检测机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汽车检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质量体系各控制要求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本公司工作持续不断地按质量体系要求运转,使要求的实施效果达到预定的目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的所有部门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内审计划和撰拟定的纠正措施;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审核组,确定内审员;
3.3 审核组编制该次内审检查表及其审核报告,确定责任部门并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效果;
3.4 被审核部门负责配合审核组完成内审工作;
3.5 不符合项责任部门职责;
3.5.1 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拟定纠正措施计划;
3.5.2 实施完成纠正措施。
4、工作程序
4.1 质量负责人根据内审资格要求建立内审组,资源条件允许的话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工作,以确保审核工作的独立性。
4.2 年度内审工作计划
4.2.1质量负责人根据质量体系进行情况,于每年元月份编制年度内审工作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2 年度内审工作计划的内容:审核的目的;审核的范围;
4.2.3 除执行年度内审计划外,当发现下述特殊情况时,质量负责人应提出内审申请,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a 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客户有严重的申诉时;
b 公司领导、内部机构、质量方针、目标、检测技术与设备有较大的改变时;
c 即将接受第三方审核时。
4.3 内审
4.3.1 成立审核组。
汽车质量体系NTF管理控制程序

品保部组织通过更高一级的测量仪器和/或计量标准器复现,当测试结论差异源自不同检测方法/不同类型检测工具时,品保部确认检测方法/工具优先度,以优先度高的检测方法/工具结果为准,同时修订相关品质策划文件。
5.1.3过程产品NTF处理
在NTF产品分析和判定结果出具前,NTF产品视为可疑品,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内容隔离。判定结果OK时,NTF产品作为正常品流动。判定NG时,依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内容处理。
时,品保部将测量仪器名称、精密度或测量不确定度、实际测量值、测试点及测试样品寄往客户,申请与客户对问题的判断标准进行协商。必要时,联络外部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
5.2.3交付产品NTF处理
在NTF产品分析和判定结果出具前,NTF产品视为可疑品,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内容隔离。判定结果OK时,NTF产品作为正常品流动。判定NG时,依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内容处理。
4.1品保部:负责NTF信息的收集和传递,NTF产品分析及对策的主导。
4.2其他部门:配合品保部完成NTF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提出和实施。
5.1过程产品的NTF的识别和管理
5.1.1过程产品NTF发现
当依照品质策划文件(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中规定检测方法/工具等,发现前/后道工程或不同部门间的测试结论不统一时,发现部门应及时对NTF 产品进行标识和隔离,并联络品保部进行确认。
后此类问题的处理留下参考。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2《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品质异常处理单》
汽车质量体系NTF管理控制程序
确保产品未知问题(包括一些间歇性的问题)的发现,使客户和组织之间对问题产品的判断趋向一致,帮助组织改进测试检验技术及为未来处理留下证据。
质量体系控制程序

质量体系控制程序1.目的:为使本公司检测诊断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确保质量方针,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针对质量体系各要素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2.范围:本程序对质保体系的子体系做出全员管理、全员参加管理、全过程管理的“三全”管理工作程序,不涉及外部影响因素。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及其技术管理网络负责本公司技术管理控制工作。
3.2质量负责人及其质量监督网络负责本公司检测质量管理控制与监督。
4.检测人员素质控制4.1检测人员的概念在本公司为所有从事汽车检测工作的人员。
检测人员资格条件见《人员管理程序》。
4.2人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业务素质。
凡从事车辆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4.3总经理负责抓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的政治素质,严守职工守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培养一支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办事公正、技术过硬的检测队伍。
4.4技术负责人定期组织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使检测人员懂得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懂检测技术标准;会按《检测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规范检测,会对设备一般故障进行维修、调试,会排除运行中出现的小故障。
不断提高技术素质。
4.5质量负责人监督检查检测人员执行《车辆检测实施细则》,监督检测人员执行质量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4.6检测员均应持证方能上岗检测。
4.7年末检测人员进行年度考核,评选出先进个人。
4.8本公司按检测业务范围配齐各类人员,技术人员占全公司人员比例不低于20%。
5.检测设备、仪器与检测设施环境质量控制5.1检测设备、仪器管理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程序》。
5.2检测设备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车辆检测实施细则》。
5.3检测设备实行定期维护,视情修理。
日常维护:以清洁、润滑、检查为中心,每天一次,由设备保管人完成。
季度维护:按《车辆检测实施细则》中维护规定进行,每季度一次。
设备大修:根据设备技术状况,由设备管理员组织完成。
5.4按《年度检测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周期计划表》进行计量检测设备周期检定。
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程序

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程序1. 介绍汽车制造商对于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可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常用的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程序。
2. 流程概述下面是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程序的流程概述:1. 零部件采购: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
2. 零部件质量测试:对零部件进行全面和严格的质量测试,包括性能、耐久性等方面。
测试过程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3. 质量记录和跟踪:对每个零部件的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并建立质量跟踪系统。
4. 零部件入库:对通过测试的零部件进行入库,并进行标记和分类。
5. 零部件装配:将质量合格的零部件用于汽车装配过程。
6. 质量监控:对装配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确保零部件装配正确且符合质量标准。
7. 最终测试:对组装完成的汽车进行最终质量测试,确保整车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3. 质量问题处理如果发现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处理:1. 停止使用:立即停止使用有质量问题的零部件,以防止安全风险。
2. 零部件追溯:在质量跟踪系统中查找该零部件的供应商和生产批次。
3. 零部件替换:更换有质量问题的零部件,并及时通知供应商。
4. 分析原因:对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措施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5. 样本检测:对同一生产批次的其他零部件进行样本检测,确保没有类似问题。
4. 质量改进持续改进是一个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的核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改进策略:1. 收集反馈:及时收集来自客户和技术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2. 定期审查:定期对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审查,识别改进的机会。
3. 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质量控制的意识和技能。
4. 技术创新:关注新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
5.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共同推进质量改进。
5. 总结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汽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机动车技术检测站新版程序文件

机动车技术检测站新版程序文件机动车技术检测站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其程序文件的更新与完善至关重要。
新版程序文件的制定旨在进一步规范检测流程、提高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广大车主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可靠的服务。
一、检测站概述我们的机动车技术检测站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类机动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
检测站的工作环境宽敞、整洁,布局合理,为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检测站的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机动车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动力性等方面进行检测,为车辆的注册登记、定期检验和技术状况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检测项目与标准1、安全性检测制动性能检测:包括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和制动力平衡等指标的检测,确保车辆在制动时能够有效减速并保持稳定。
转向系统检测:检查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力和转向灵活性,保障车辆转向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灯光系统检测:检测前照灯、转向灯、制动灯等灯光的亮度、照射角度和颜色,确保灯光符合规定要求,提高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轮胎检测:检查轮胎的花纹深度、磨损程度和气压,避免因轮胎问题导致的行驶安全隐患。
2、环保性检测尾气排放检测:通过专业设备检测车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确保车辆的尾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动力性检测发动机功率检测:测量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评估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和性能。
检测站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如《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285)等,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检测流程1、车辆登记与信息录入车主将车辆驶入检测站后,首先进行车辆登记,提供车辆行驶证、驾驶证等相关证件,工作人员将车辆信息录入检测系统。
2、外观检查检测人员对车辆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车身、车架、保险杠、后视镜等部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检查车辆的标识、颜色和号码是否符合规定。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计划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计划
JL/1.0.1A 编号:
目 的
持续保持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序 号
控制对象
设备型号
控制方法
控制要求
实施日期
监督人员
1
汽车轴(轮)重仪
ACZZ-13
砝码校准
称重结果误差应不超过±0.2%
一次/季度
顾英杰
2
汽车底盘测功机
ACCG-13/ACCG-10
设备比对
人员比对
功率检测结果差值应不超过1%;速度检测结果应不超过0.3km/h
一次/季度
顾英杰
3
汽车举升式加载制动检验台
ACZD-13JZ
砝码校准
人员比对
称重结果误差应不超过±2%;制动力误差不超过±3%
一次/季度
顾英杰
4
汽车悬架装置检验台
ACXX-160
人员比对
测试误差应不超过±3kg
一次/季度
顾英杰
7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
MQD-6A
人员比对
测量误差应小于±12%
一次/季度
顾英杰
备注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或者数据异常时,适当增减比对次数
编制人
批准人
日期
丹东顺达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计划
顾英杰
5
汽车侧滑检验台
ACCH-13SZ
人员比对
测试误差应不超过±0.2m/km
一次/季度顾英杰6 Nhomakorabea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
ACWK-20BW+
人员比对
长度测量误差应小于±50mm/±0.8%;宽度测量应小于±20mm/±0.8%;高度误差应小于±20mm/±0.8%;轴距误差应小于±10mm/±1%
汽车整车下线检测工艺流程

汽车整车下线检测工艺流程汽车整车下线检测是在汽车生产线上,对已经组装完成的汽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以确保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描述汽车整车下线检测的工艺流程,包括步骤和流程。
1. 准备工作在开始整车下线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1 确定检测设备和工具:根据生产线上所使用的汽车型号和规格,确定需要使用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底盘动力性能测试设备、底盘制动性能测试设备、底盘悬挂系统测试设备、外观质量检测设备等。
1.2 安装和调试设备:将检测设备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并进行调试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准确读取数据。
1.3 培训操作人员:对参与整车下线检测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各项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2. 整车下线检测步骤下面是汽车整车下线检测的一般步骤,具体步骤可能因汽车型号和检测要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2.1 外观检测2.1.1 车身外观检测:对汽车车身进行外观检测,包括车漆质量、喷漆均匀性、表面缺陷等。
2.1.2 灯光系统检测:对汽车前后灯光系统进行检测,包括大灯、尾灯、刹车灯等。
2.1.3 玻璃和镜子检测:对汽车前后玻璃和后视镜进行检测,包括是否完好无损、透明度等。
2.2 内饰检测2.2.1 座椅调整功能测试:对汽车座椅的各项调整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前后调节、仰角调节等。
2.2.2 空调系统测试: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制冷效果、风力大小等。
2.3 动力性能测试2.3.1 发动机性能测试:对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功率输出、转速范围等。
2.3.2 加速性能测试:对汽车加速性能进行测试,包括0-100km/h加速时间等。
2.3.3 制动性能测试: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力度等。
2.4 悬挂系统测试2.4.1 悬挂系统功能测试:对汽车悬挂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行驶稳定性、转弯半径等。
2.4.2 悬挂系统调校测试:对汽车悬挂系统的调校进行测试,包括减震效果、通过性等。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措施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措施一、材料质量控制1. 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根据供应商的信誉、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的质量保证能力。
2. 原材料检测: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确保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二、生产过程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要求。
2. 生产设备检测: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状态良好,能够正常进行生产。
3. 工艺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三、产品检测与验证1. 检测设备:配置先进的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抽样检验: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案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控。
3. 验证测试:对产品进行验证测试,包括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确保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
四、质量问题处理和改进1. 不良品处理:建立合理的不良品处理流程,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分类、分析和处理,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
2. 过程改进:定期进行生产过程分析,识别问题和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持续改进与培训1.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2. 培训教育:开展员工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
六、质量信息反馈与分析1. 质量信息反馈: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收集和分析客户投诉、内部质量问题等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和改进。
2. 连续统计:对产品质量指标进行连续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以上是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的一些措施,通过严格管理和持续改进,可以保证汽车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汽车行业汽车制造质量检测规程

汽车行业汽车制造质量检测规程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对汽车制造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确保汽车在生产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各个汽车制造商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汽车制造质量检测规程。
本文将从整车检测、发动机检测、安全性能检测、环境保护检测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对汽车行业的质量检测规程进行详细论述。
一、整车检测1. 车身外观检测车身外观检测主要包括车身漆面、贴膜、喷漆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采用光线照射、人工目视和仪器测量等方法,对车身外观的光洁度、色差、涂层附着力等进行检测,确保汽车外观无明显缺陷。
2. 功能性检测功能性检测是对汽车各个系统的功能进行检验和验证,包括悬挂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方面。
通过测试和参数分析等方法,确保汽车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协调配合。
二、发动机检测1. 排放检测排放检测是对发动机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废气排放、燃油消耗等方面。
通过使用尾气分析仪等设备,对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2. 动力性能检测动力性能检测是对发动机的输出动力进行评估和检验,包括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等方面。
通过使用发动机试车台和动力性能测试仪等设备,对发动机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三、安全性能检测1. 碰撞安全性检测碰撞安全性检测是对汽车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验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等方面。
通过使用碰撞试验台和高速摄像机等设备,对车辆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和安全性能进行检测,确保车辆在碰撞事故中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
2. 制动安全性检测制动安全性检测是对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检验和验证,包括制动力、制动距离等方面。
通过使用制动性能测试仪和刹车试验台等设备,对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制动效果等进行检测,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制动效果。
四、环境保护检测1. 噪音检测噪音检测是对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评估和控制,包括车体噪音、发动机噪音等方面。
汽车检测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汽车检测站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保证本公司质量体系的正常持久运行及参与该活动的有关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及相关仪器设备、人员监督。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批准监督的内容,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实施。
3.2监督员编号监督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制订质量体系运行中,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做好有关记录。
4、程序
4.1监督员受质量负责人领导,并独立开展工作。
4.2对质量体系有关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监督。
a.所有参与质量体系的检测仪器设备,应符合质量体系的规定,检定周期有效。
b.误用延期的仪器设备应立即汇报质量负责人,总经理批准后,通知有关部门停止使用,此间出具的检测报告单,应会同技术负责人审核其准确性,必要时通知被检客户,重新进行检测。
c.人员是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资源,参与检测活动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检测标准,熟练掌握检测操作规程,不能胜任检测工作人员,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再培训或调离检测岗位。
4.3监督员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贯彻于质量体系检测的全过程。
4.4质量监督的全过程应有详细记录并由资料管理员归档管理。
5、相关文件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汽车检测设备标准物质管理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汽车检测设备(标准物质)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是本公司正常开展检测工作,并取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的重要资源之一。
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必须对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用设备及标准物质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过程。
3、职责
3.1业务检测科负责设备及标准物质的使用、维护维修、日常保养及建档。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对拟购设备及标准物质进行论证、订购及验收。
3.3财务管理科负责资金保障
4、程序
4.1设备及标准物质的购置
4.1.1业务检测科根据检测工作需要,提出设备需求申请。
4.1.2技术负责人对拟购设备及标准物质的技术指标、性能进行论证,提出具体参考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4.1.3技术负责人与供货商拟制购置合同,经总经理批准签字后实施。
4.2设备及标准物质的验收
4.2.1设备及标准物质到货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供货商、设备
管理员一起开箱验收,经安装调试运行确认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
4.2.2经验收合格的设备,由设备管理员建立设备档案。
4.3设备及标准物质的使用
4.3.1检测人员必须熟悉设备及标准物质的结构、性能、使用和维护保养常识及安全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掌握设备实际操作技能,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独立操作使用设备。
4.3.2检测过程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避免误操作和使用超过周期的设备用标准。
汽车制造业的质量控制流程与标准

汽车制造业的质量控制流程与标准在汽车制造业中,质量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汽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安全和满意度,因此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与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汽车制造业的质量控制流程与标准进行讨论。
一、质量控制流程1. 原材料采购与检验汽车制造的首要环节是原材料的采购。
只有使用优质的原材料,才能保证汽车的品质。
因此,汽车制造企业首先要建立起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确保原材料的来源可靠。
同时,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规定。
2. 制造过程控制汽车制造涉及到众多的工艺流程,如焊接、喷涂、装配等。
为了保证制造过程的质量,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制造过程控制系统。
这包括制定标准的工艺流程、设备的选型与校验、操作员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
3. 产品检验与测试在制造完成后,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与测试。
这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性能指标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使用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对汽车的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确保最终产品的合格率。
4. 故障反馈与改善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
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故障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产品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改善。
这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良好沟通,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等方式来实现。
二、质量控制标准1. 国家标准汽车制造业需要遵守国家关于汽车质量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产品的技术规范,以及对产品安全性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国家标准,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合法经营并获得用户的信任。
2.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汽车制造业还有一些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由行业组织或者相关的标准化机构制定,旨在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国家标准的要求。
汽车制造企业需要了解并执行这些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行业要求。
3. 企业内部标准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汽车制造企业通常会制定一些企业内部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信诚培训网
汽车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定本公司车辆检测的能力,并监控检测能力的持续有效性,必须对检测结果质量进行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结果质量的控制。
3、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结果质量控制计划。
3.2 业务检测科负责结果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程序
4.1 结果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
4.1.1 结果质量控制计划由质量负责人编制。
4.1.2 结果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至少应包括:采取的方法;实施时间;参加部门;实施要求等。
4.3 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可选择其一)
4.2.1 参加实验室比对
a.本公司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检测站之间的比顷试验
b.本公司去同地区检测公司进行比对试验。
4.2.2 重复性试验
a.挑选两组检测人员分别对所检项目进行重复性试验,每组各做三遍;
b.分别求出每一组的检测结果数据的平均值并算出最大偏差。
c. 计算最大偏差与平均值的比例,判断其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
4 .2.3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