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寒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要点:脘腹冷痛或剧痛与实寒见症并见。
(二)寒痰阻肺
概念:寒痰停聚于肺系,以肺失宣降,气道不利为表现特征的 证候。
病机 分析
病位:肺
寒邪客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咳嗽 寒湿不化,聚而成痰---痰多色白清稀 痰阻气道,呼吸不畅 ---胸闷气喘痰鸣
病性:寒、痰 寒性凝滞,阳郁不达,肌肤失于温养---形 寒肢冷 寒痰内阻---舌淡苔白腻,脉迟缓
天台乌药散 《医学发明》 暖肝煎 《景岳全书》
二、寒滞经脉证
部位:经络、肌肉、筋骨、关节 病机特点:寒凝、气滞血瘀 症状:四肢凉、局部冷痛、肿胀、 治则:温经散寒 寒邪直中---寒滞经脉(血脉不利) 素体正虚 辛温散寒:桂枝、麻黄、细辛;温里助阳:肉桂 通络散寒止痛:川乌、草乌 活血通脉:川芎、红花 阳气不足:人参;阴血亏虚:当归、芍药、熟地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解】
吴茱萸 散寒止痛 君
桂枝 温通经脉,温阳气行血
当归 活血养血
臣 川芎 活血止痛,化瘀(血中之气药)
丹皮 化瘀,清虚热
阿胶 (补益阴血)滋养阴血,止血
佐1 白芍 (补益阴血)益阴养血,止痛
麦冬 (补益阴血)清热润燥
佐2 人参 益气
半夏 佐3 生姜
1. 使得滋而不腻 2.通阳明,和冲任 3. 转输 津液
使 甘草 调和诸药,保护脾胃
配伍特点: 温经祛瘀并用。温中寓通,温中寓补,温中寓清。 辨证要点: 月经不调,经血夹有瘀块,小腹冷痛,时发烦热,舌暗红,脉细涩。 加减: 1.腹冷痛甚: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 2.寒凝气滞:加香附、乌药 3.漏下不止,血色黯淡:去丹皮,加炮姜、艾叶 4.气虚甚:加 黄芪、白术 5.傍晚发热甚:加银柴胡,地骨皮 使用注意: 实热者,或没有瘀血者,不用 另外这类冲任虚寒,绝非一日形成,病程较长,要注意保护阳气。服 药期间忌食生冷,容易伤脾胃阳气。
四物汤,养血活血。 气血不足需要养血。 川芎当归的活血作用,又有助于祛风湿。
佐3
人参 茯苓
四君子汤少白术(益气健脾的基础方) 人参补气
使
甘草
茯苓健脾渗湿 甘草助人参补气
配伍特点: 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 辨证要点: 痹证日久,邪实正虚,腰膝冷痛,肢体屈伸不利,心悸气短, 脉细弱 随证加减: 1.痛剧:加制川草乌,白花蛇。 2.畏寒严重:加附子、干姜。 3.湿重:去地黄,加防己、苡仁、苍术 4.若舌、脉和症状反映正虚不太明显者:去地黄、人参,避免壅 滞恋邪。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方解】
君 独活 祛风湿止痛
细辛 祛风,温阳气

防风 秦艽
风中之润剂,走十二经,增强独活的祛风湿作用 祛(经络)风止痛
桂心 温阳,活血,通过温阳活血,增强祛风胜湿止痛
佐1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祛风湿,补肝肾,壮腰膝 改善腰膝屈伸不利,功能障碍
当归
佐2
川芎 地黄
白芍
• 熟悉上述证候的病机分析、鉴别诊断及典型处方的方解; 熟悉其他处方的组成与功效、主治;
• 了解附方的组成与功效、主治 • 方剂标识:*** 掌握,** 熟悉,*了解
第七节 寒证
寒客脏腑证
寒证
表寒与里寒 实寒与虚寒
寒凝经脉证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寒证与寒象 分清虚实和真假
寒证病因病机 总体:阴阳的失调 具体原因
寒证症状特征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方解】
君 干姜 臣 人参 佐 白朮 使 甘草
温中阳 补气健脾 健脾 益气和中,调和药性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辨证要点】 四肢不温,腹中绵绵作痛,呕吐,便溏(吐利),舌淡苔白, 脉沉细。 【应用加减】 1.阳虚甚:肢冷,下利清谷,加附子,肉桂--附子理中汤,桂 附理中汤 2.纳送升降失常:胃不纳谷,不欲饮食,加山楂、麦芽、神 曲--楂曲理中汤 3.胃不降浊:呕吐,加砂仁、半夏--砂半理中汤 4.脾不运湿:湿滞为痰,兼咳嗽吐痰,加茯苓、半夏--理中化 痰丸
第四章 辨证论治 2012.11
症状 证候 治则治法
辨证 验证 基础
论治
体现中医理、法、 方、药的过程
以八纲、气血津液 的辨证为纲,结合 方剂中的八法,分 述十一类证的证候 特点、治则、治法、 方剂
方 剂等
“寒证”的学习要求
• 掌握寒客脏腑证、寒凝经脉的概念、证候辨识、立法原则 及对应典型处方的组成与功效、主治;
辨证要点:咳喘与寒痰内阻见症并见。
(三)寒滞肝脉
概念:指寒邪侵袭肝经,寒凝气滞所表现的证候。
病机 分析
病位:肝 寒凝肝脉,经脉收引拘急不通---少腹冷痛, 牵引阴部坠胀作痛,或见阴器收缩引痛,或巅顶冷痛 寒邪阳气阻遏,机体失于温煦---恶寒肢冷
病性:实寒 寒凝气血---- 疼痛遇寒加剧,得热则减 舌淡苔白,脉沉紧或弦紧。
白芥子 化痰除湿
─皮里膜外
麻黄 宣通毛窍
─腠理
生甘草 调和药性
配伍特点: 温补(温阳补血)与温通(辛散温行药)配伍,补而不滞,温 而不燥;补不敛邪,散不伤正。 用药上:熟地重用,麻黄轻用 辨证要点: 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
独活寄生汤 《千金方》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病机及症状: 病机特点:风寒湿邪羁留,正气损伤(肝肾两虚,气血不 足) 症状:腰脊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不不仁,畏 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5.出血:加 黄芪、当归、阿胶、艾叶 6.经期延长、漏下:加艾叶、益母草 7.吐涎沫:加益智仁、山药
吴茱萸汤 《伤寒论》
【主治】(1)阳明寒呕; (2)厥阴头痛;(3)少阴吐利 病机特点:肝胃不和,肝胃虚寒;少阴病,寒浊上犯 【功用】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方解】
温胃暖肝
君 吴茱萸 行气止痛
降逆止呕
辨证要点:少腹、阴部、或巅顶冷痛与寒盛见症并见。
(四)寒凝心脉
概念:指寒邪凝滞导致心脉痹阻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症状: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表现为突发剧痛,得温痛减, 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 沉迟或沉紧。
(五)寒凝胞宫
概念:指阴寒内阻胞宫,导致气滞血瘀所表现的证候。
症状: 月经的异常表现,经期、经色、经质、常伴有痛经
阳和汤 《外科全生集》
【主治】阴疽。 病机及症状: 病机特点:阳虚血亏,寒凝痰滞 症状:肿、痛、不红、无热 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 一般不变。 病势特点:未成脓难消,已成脓难溃,溃后难收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
熟地 鹿胶 炮姜
温阳补血 补 ─筋骨
温里祛寒
─肌肉
肉桂 温通血脉
─血脉

(一)寒滞胃脘
概念:指寒邪犯胃,胃失合降所表现的证候。
寒凝经脉,气机郁滞----胃脘冷痛,甚则剧痛,
得温痛减,遇寒加剧
病位: 胃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病机 分析
吐后寒湿可去,气机暂通---吐后痛缓 寒不伤津----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
病性: 实寒 寒邪伤阳,机体失于温养---形寒肢冷
阴寒内盛---- 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
养血活血 温经散寒 温助阳气 滋阴养血,缓急止痛 通利血脉 制桂、辛之温燥 益气健脾养血 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阴阳并调,散寒为主。温中寓补,补中寓通。 辨证要点: 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加减: 1.冻疮:加丹参、川芎、鸡血藤。 2.雷诺氏症:重用白芍,加丹参、川芎、附子 3.痛经:加桃仁、红花、川芎、泽兰、香附。 4.腰腿痛:加牛膝、杜仲、狗脊。 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 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功用:益气健脾,和血通痹。主治: 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者。
收引、凝滞---疼痛、拘急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 属于寒---分泌物、排泄物色 白质稀
一、寒客脏腑证
寒滞胃脘---散寒止痛,良附丸+散寒、理气 若因过服寒凉之品、久病、体虚因素造成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理中丸
寒邪客肺---风寒束肺证—疏散风寒,宣肺止咳--麻黄汤、三拗 汤、止嗽散;寒痰阻肺—温肺化饮-苓甘五味姜辛汤 寒滞肝脉---厥阴头痛---吴茱萸汤;寒疝---天台乌药散,暖肝 煎 寒凝心脉---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丸 寒凝胞宫---温经散寒,调经止痛---温经汤
臣 人参 益气健脾
生姜 佐
温胃祛寒 降逆止呕
大枣 益气健脾
【加减】 1.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 2.头痛剧者加川芎 3.虚寒重者加干姜
温经汤 《金匮要略》
【主治】外感风寒,邪热壅肺证(以里热为主,兼有表热)
现在用于肺热炽盛证 病机及症状:冲任虚寒 寒凝气滞--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久不受孕 寒凝血瘀--痛经,唇口干燥 瘀阻新血生成--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傍晚发热,手心烦热 虚寒失固--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崩中漏下 瘀血阻滞--血不循经
理中丸 《伤寒论》
【主治】 ①脾胃虚寒;②阳虚失血; ③慢惊风,胸痹 病机要点:阳气不足 失温(温煦)--四肢不温; 失运(运化)--不欲食、吐、利、腹痛 失化(化生气血)--抽搐 失摄(摄血、摄津)--出血、喜唾涎沫 中阳不运,寒邪凝滞、心脉痹阻--胸痹 舌脉象特点: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主治】外邪直中和体内本身阳虚不温。阳虚失温,而致手
足厥寒,舌淡苔白。 病机及症状: 阳虚失温---手足逆冷,舌淡苔白 寒滞血脉---血行不畅---疼痛 阴血不足,无以盈脉---脉细欲绝,或沉细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解】
当归 君
桂枝 细辛 臣 白芍 佐 通草 大枣 佐使 甘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