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寒证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2013年5月28日)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八纲的内容,《内经》已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
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
《景岳全书》中有《阴阳》、《六变辨》等篇,对八纲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
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具体的说,各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
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
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
此外,八类证候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彼此错杂,互为交叉,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
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
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
所以,进行八纲辨证时不仅要熟悉八纲证候的各自特点,同时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阴阳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
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
中医八纲辨证
辩证要点: 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理机制
以发热、恶热喜冷、面红目赤、脉数为主 症
有热伤津液表现,如:渴饮、便结、尿赤、 苔黄干
有火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的表现,如: 吐血、衂血
.
27
寒热证鉴别要点
寒证与热证—— 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映 是疾病性质的主要体现 故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
.
43
阴阳辨证
阴阳辩证施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由 于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 面,故疾病的性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 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
阴阳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也是八纲辨证 中的总纲
.
44
阳证
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
归
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
属
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 为
二、相互关系 有两种情况 转化 表里同病
.
17
半表半里证
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 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
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半表半里证。
.
18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 弦。
机理: 病在半表半里,正邪交争,
.
19
以得其要领而执简驭繁、受病百端,不过表里、 寒热、虚实、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
.
4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辨 别将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八种最基本 的证候。
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
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
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八个方面 证候
其实,它们并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
.
28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寒热虚实的不同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寒热虚实的不同方法导语: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师通过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疾病。
而寒热虚实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面,本文将讨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寒热虚实所采用的不同方法。
一、寒热虚实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寒热虚实被视为病理状态的表现。
寒热是体温异常现象,虚实是体质状态的表现。
寒热虚实的不同组合可导致不同的症状和疾病。
因此,正确辨证论治寒热虚实十分重要。
二、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1. 寒证与辨证治疗寒证主要指身体对寒冷环境或寒冷食物的反应过度,出现寒战、畏寒、肢冷等症状。
针对寒证,中医辨证治疗中常采用温热的方法,如温针、灸法、贴敷温热药物等,以达到温阳祛寒的目的。
2. 热证与辨证治疗热证主要指身体对高温环境或辛辣食物的反应过度,出现面红、口渴、便秘等症状。
针对热证,中医辨证治疗中常采用清凉的方法,如清热解毒药物、泻热清热法等,以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
3. 虚证与辨证治疗虚证主要指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容易疲劳、食欲不振等。
针对虚证,中医辨证治疗中常采用补益的方法,如补气养血药物、针灸补益法等,以达到补益阳气、调整体质的目的。
4. 实证与辨证治疗实证主要指体内湿热、痰液等病理产物积聚,引起腹胀、口苦等症状。
针对实证,中医辨证治疗中常采用利湿祛痰的方法,如利水渗湿药物、穴位按摩法等,以达到祛除湿热、疏通经络的目的。
三、中医辨证论治寒热虚实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寒热并存患者主诉寒战、口渴、尿频、腹胀等症状。
经中医辨证,确诊为寒热并存证,治疗方案为温热药物结合清凉药物的中药调剂治疗,并采用温针疗法进行调理。
2. 案例二:虚实相兼患者主诉疲劳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症状。
经中医辨证,确诊为虚实相兼证,治疗方案为补益药物结合利湿的中药调剂治疗,并采用针灸补益法进行调理。
3. 案例三:虚滞不清患者主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经中医辨证,确诊为虚滞不清证,治疗方案为补益药物结合泻热的中药调剂治疗,并采用穴位按摩法进行调理。
辨证论治概述3
是病位、病性、病因、 是病位、病性、病因、病机的反映。
二、病、证、症的关系 症(Symptom)
即症状和体征 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和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 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和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
二、病、证、症的关系
证与病
• 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 证: 病因 病位 病性 病机 病势 表 证 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 风寒 风热 肌表肺卫 寒 热 风寒袭表 风热袭表 邪正俱盛, 邪正俱盛,交争剧烈
辩证与辨证
辨证 辨: 分别,分析,明察 分别,分析, 证: 用人物、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 凭据,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 meanings
辨证 [discriminate] :
辨析考证。 (1) 辨析考证。 辨白引证。 (2) 辨白引证。辨,通“ 辩 ”。
第八章
辨证论治概述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基本的诊断和治疗 疾病的方法。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疾病诊治方面: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原则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
三、辨证和辨病的关系
三、辨证和辨病的关系
辨病为经,辨证为纬, 辨病为经,辨证为纬,既看到疾病发展的全过 又注意到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 程,又注意到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 以西医诊断为纲, 以西医诊断为纲,中医辨证为目
从现今临床看辨证论治的不足之处
无证可辨、 (一)无证可辨、施治亦难 (二)辨证的误差性和不确切性 (三)辨证论治有时寓有某些方面的不彻底性
中医辨证论治寒热虚实辨证
中医辨证论治寒热虚实辨证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
在中医理论中,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
寒热虚实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本文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寒热虚实辨证。
一、寒热辨证寒热是中医辨证中常用的两个诊断要素。
寒证主要表现为寒战、恶寒、喜温、畏冷、肢冷、腹痛缓解等症状,舌淡苔白、脉紧缓。
热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喜凉、怕热等症状,舌红苔黄、脉洪数。
寒热辨证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寒热虚实的变化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
因此,中医辨证论治寒热非常重要。
二、虚实辨证虚证和实证是中医辨证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患者常感疲乏无力、畏寒怕冷等症状。
舌淡苔白、脉细弱。
实证主要表现为痰湿、瘀血、风热等,患者常有胸闷、口苦、痰黄、舌红苔黄等症状。
舌红苔黄、脉快滑。
虚实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内脏的功能密切相关,脏气的盛衰、阴阳虚实的变化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中医辨证论治寒热虚实非常关键。
三、寒热虚实辨证在中医辨证论治时,常常会同时出现寒热和虚实的辨证。
这需要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辨别寒热虚实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例如,患者出现低热、喜温、恶寒、畏寒等症状,并伴有气虚、舌淡苔白、脉细弱的体征,则可以判断为寒热虚证。
寒热虚实辨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需要医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辨证和施治。
中医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化治疗,通过调整人体阴阳的平衡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论治寒热虚实辨证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
寒热虚实辨证不仅仅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要素,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
通过系统全面地辨别患者的寒热虚实症状,可以有效地指导中医治疗的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现代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寒热虚实辨证将为中医的临床应用和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医诊断学】八纲 辨证
中篇辨证绪论:一、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得特色与精华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得特色与精华,就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得原则。
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就是中医学应有得、独特得内容,它就是治疗时立法处方得主要依据。
无论疾病病种就是否明确,辨证论治都能够根据每个人得具体病情进行灵活地处理,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得处理能力、二、证得内涵“证"就是中医学特有得理性概念,就是哲理、医理与临床实践得结合,就是认识论、科学观与生命科学、医学实际内容得结合。
三、辨证得方法与关系临床辨证得一般思维规律,就是在中医学理论得指导下,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得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具体要素,然后形成完整准确得证名。
八纲辨证就是辨证得纲领,属于纲领证;病性辨证就是辨别证候得性质,属于基础证;脏腑辨证就是以病位为主得辨证方法,属于具体证;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就是中医学辨证分类得方法、第七章八纲辨证【教学目得】熟悉八纲、八纲辨证,八纲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等概念;掌握八纲基本证候得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
【教学内容】1.八纲、八纲辨证得概念与源流。
2.表里辨证:表证(及半表半里证)、里证得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3、寒热辨证:寒证、热证得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4。
虚实辨证:实证、虚证得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5、阴阳辨证:阴证、阳证得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6.八纲证候相兼、错杂得含义、类型;证候真假得含义、类型、证候特征、病机、辨证要点;证候转化得含义、类型、实质。
7.八纲辨证得意义。
【教学要求】一、八纲辨证得概念与源流1。
了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得意义。
2.熟悉八纲辨证得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得辨证意义。
二、八纲基本证候1。
熟悉表与里、表证与里证概念得相对性;表里两纲得辨证意义。
熟悉半表半里证得概念、临床表现。
中医学名词解释、及解答题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2.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3.辩证论治: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
是中医认是和治疗疾病的基本规范,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
4.治病求本: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辨证论治原则。
5.正治:是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的病症。
6.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7.相侮: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
其次序与相可、相乘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8.从治:即反治,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等,适用于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症。
9.藏象:藏于人体内的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10.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
11.相杀配伍: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配伍。
12.相反配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配伍。
13.相畏配伍: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
14.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故又称“六邪“。
15.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16.虚证: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症候。
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
以后天失养为主。
17.实证:指邪气过剩,脏腑功能亢盛所变现出来的症候。
八纲辨证,寒热的鉴别以及与表里关系
八纲辨证,寒热的鉴别以及与表里关系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
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
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
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
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
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
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
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
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
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
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
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
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
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
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
厥阴病寒证
第三节 厥热胜复辨
寒厥 厥热胜复:厥:阳气衰微而四末失温
热:阳气恢复而手足转温 厥热胜复是指寒厥过程中,阳气恢复与阴寒相争, 时进时退,即厥、热交替出现的证候:
阳气恢复占优势则发热 阳气衰退,阴寒内盛则厥冷、下利
以下条文即是根据手足厥冷与发热的时间长短、程 度的轻重,来判断阴阳消长、病势进退及预后。
本条论血虚寒凝兼“内有久寒”的证 主症治:血内虚 有寒 久凝 寒: :手肝足胃厥沉寒寒,胃脉痛细、欲呕绝吐、痛经、少腹冷痛
既有血虚寒凝经脉,又有寒邪在脏腑,故为厥阴的
经脏两寒证。 病机:血虚寒凝,兼有肝胃沉寒
治法:养血温经,暖肝温胃
方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清酒煎药: 温通经脉
温经养血
暖肝温胃
(三)吴茱萸汤证
厥阴病辨证论治
概论 第一节 厥阴病辨证纲要
第二节 厥阴病本证 第三节 厥热胜复辨 第四节 四肢厥逆辨 第五节 呕哕下利辨 第六节 厥阴病预后 第七节 厥阴病欲解时
概论
病位: 肝经、肝与心包
成因: 1、外邪直接侵犯厥阴 2、邪由他经传来 生理: 肝经:从足走腹,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
上连目系,与督脉会于巅顶。 肝脏: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情志,参
【原文】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 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 便脓血。 (341)
【原文】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 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2)
第三节 厥热胜复辨
【原文】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 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 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來出而复去 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 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 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 必发痈脓也。 (332) 【原文】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 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3)
寒症辨证用药思路
阳气的重要性
关于肾间动气历代说法不一,但总之与肾有关。肾五行属水,肝五行属 木,心五行属火,水生木,木生火。吴雄志讲肾阳沿冲脉而上化生我们 的心阳,心阳出于瞳孔,周行全身,就是我们一身之藩篱的卫气。《灵 枢·卫气行》言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 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 下至手小指之端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趾次趾之 间。其散者,循手少阳之分,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 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 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 复合于目,故为一周。”这便是卫气的运行路线。所以肾中之阳充足, 则卫气自然强大,于是乎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阳气不足则卫气 虚弱,易感六淫之邪。所以当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维持生命有重 大意义,可以抗休克 ) 衰竭的时候瞳孔是散大的,这便是真阳消耗殆尽 的外在表现。所以欲求长生者当保精惜命,守护好这的一点真阳,《素 问·上古天真论》云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 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关于前通卫气与后通卫气
卫气的分类 下面探讨一下关于卫气的分类。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可将脚发冷的患者分为脚背冷的人、脚掌冷的人和脚尖冷的人。为了方便,
我们把供应于手背脚背(手脚背系统)的气命名为“后通卫气”。后通有通过后背的意思,指通 过背部的卫气。将运行在手掌脚掌(手脚掌系统),主要通过胸与腹的气命名为“前通卫气”。 与血脉并行循行至手脚尖(手脚尖系统)的气称为“脉外卫气”(此原本为《内经》中的概念)。 在皮部,主要运行有“后通卫气”和“前通卫气”。运行在身体经络内外的是“脉外卫气”,其 与血脉并行直至末梢。在肌部循行的是“肌中卫气”。总之卫气可分为以下四种。
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预防与康复等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
中医学在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一)症的基本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
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舌苔、脉象等,都属症的概念。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但其表现的是疾病的表面现象甚至假象,所以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的本质。
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机不尽相同,也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中。
孤立的症状或体征不能反映疾病或证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二)证的基本概念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如脾胃虚弱证,病位在脾胃,病性为虚。
证是病机的概括,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证所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
证候,即证的外候,是指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如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黄,舌淡红苔白,脉沉缓,属于脾胃虚弱证的证候表现。
证具有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
其一,证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人的体质差异,故感受同一病邪,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证。
即便同一病证,由于个体反应性差异,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其二,证的时相性。
同一疾病,由于所处于阶段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因而证也不同,如积聚,在初期、中期和晚期的不同阶段,证会发生变化。
其三,证的空间性。
如感冒,与不同地域的气候有关,形成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暑湿感冒证等。
其四,证的动态性。
由于疾病受内外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可不断发生变化,故证在疾病过程中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因此,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证的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才能进行正确判断。
中医寒热辨证方法(通俗易懂)
中医寒热辨证方法(通俗易懂)什么是寒热辨证?寒热辨证的具体内容和临床意义各是什么?这是本文要讲述的内容。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疾病的性质不只是为寒为热。
《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类经·疾病类》亦说:“水火失其和,则为寒为热。
”由于寒热较突出地反映了疾病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病邪基本性质的属阴属阳,而阴阳是决定疾病性质的根本,所以说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病邪有阳邪与阴邪之分,正气有阳气与阴液之别。
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或是阴液亏损而阳气偏亢,均可表现为热证;阴邪致病容易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均可表现为寒证。
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即是此义。
说明从分析病邪的属阴属阳与分析机体阴阳的盛衰,所得寒证、热证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恶寒(及畏冷)、发热与八纲辨证的寒证、热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能混同。
恶寒、发热只是疾病的现象,疾病所表现的寒热征象可有真假之别,而寒证、热证则是对疾病本质认识的判断。
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者,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者,表现为热证。
寒热辨证是辨明疾病性质属寒或属热,为散寒或清热提供治疗依据。
一、辨寒证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机体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外感寒邪,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过食寒凉生冷,阴寒内盛所致。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㿠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机制分析】由于寒邪遏制阳气,或阳虚阴寒内盛,形体失却温煦,故见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暖、蜷卧等症;寒不消水,津液未伤,故口不渴,痰、涎、涕、尿等分泌物、排泄物澄澈清冷,苔白而润。
【辨证要点】本证的临床辨证要掌握以下两点。
①本证以阴寒内盛或阳气不足为主要病机。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寒证、热证的
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点考点,你复习到了吗?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提分,我们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一)寒证
1.概念
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出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2.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3.辨证要点
本证以寒邪闭阻或阳气亏虚为主要病机;以形寒肢冷、喜暖踡卧、面白、排出物清稀、舌淡苔润为主要表现。
(二)热证
1.概念
热证,指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出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喜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
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3.辨证要点
本证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以发热、恶热喜冷、面赤、排出物黄稠、舌红苔黄、脉数为主要表现。
2020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胸痹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胸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020年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子宫脱垂的病因和辨证论治。
中医总结-辨证论治概述+八纲+病邪
《辨证论治概述》辨证论治——中医学的灵魂● 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论治的历史 ● 孕育于《内经》 ● 发挥于《伤寒杂病论》 一、辨证论治的含义 1、 什么是辨证论治?辨 —— 辨别、明察 证 —— 证候 论 —— 评定、决定 治 —— 治疗(1)对证的认识是理解辨证论治的关键证(Syndrome )——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特性概括,包含着病因、病位、性质、正邪力量对比状况等。
(疾病的本质反映)(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的过程,是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论治的过程,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对病证具体施治的过程。
(3)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
● 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治疗结果又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和论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统一。
2、 证与病和症的关系症(Symptom )—— 指单个的症状,如头痛、发热、腹痛等。
(疾病的外在表现) 证(Syndrome )——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特性概括,包含着病因、病位、性质、正邪力量对比状况等。
(疾病的本质反映)病(Disease )—— 是指病名,反映疾病的全部过程和基本规律,如感冒、黄疸。
(疾病全过程基本矛盾的概括)认识疾病的过程治疗疾病的过程病症证证与病和症的关系示意图3、证的现代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历年均将证的研究作为重点资助领域;●证是机体整体对致病动因作出反应所处的状态;●血瘀证、肾虚证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4、中医常见的辨证方法八纲辨证——总纲脏腑辨证——内伤杂病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外感病三焦辨证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二、辨证论治的特性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Treating the 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Methods)同一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出的证不同,因而应采取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寒证与热证的辩证要点
寒证与热证的辩证要点寒证与热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两种病证类型,也是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寒属阴,热属阳,两者相互对立但也相互依存,辩证时需要注意各自的特点和表现,以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从病因、症状、舌象等方面探讨寒证与热证的辩证要点。
一、寒证的辩证要点1. 病因:寒证多由寒邪入侵引起,如受寒、穿着不当、冷饮过多等。
另外,脾胃虚寒、肾阳亏损等原因也会导致寒证的发生。
2. 症状:寒证主要表现为寒冷感,喜温怕冷,畏寒肢冷,喜暖喜厚衣物,舌淡苔白等。
常见的寒证有感冒、腹痛、腹泻等。
3. 舌象:寒证舌苔白,舌质淡,舌体胖大,舌下静脉曲张等。
4. 治疗方法:寒证的治疗原则是温阳散寒,常用的药物有附子、干姜、肉桂等温性药物,可配合温针、灸法等物理疗法。
二、热证的辩证要点1. 病因:热证多由外邪入侵或内部热毒引起,如感受炎热天气、感染病毒等,或因体内阴阳失调、湿热蕴结等原因导致。
2. 症状:热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大汗、红目、便秘等。
常见的热证有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3. 舌象:热证舌质红、舌苔黄,舌尖红,舌面干燥,舌体较小等。
4. 治疗方法:热证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常用的药物有黄连、连翘、银花等寒性药物,可配合针刺、拔罐等疗法。
寒证与热证在病因、症状、舌象和治疗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是属于寒证还是热证,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寒热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在辨证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阴阳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寒证与热证作为中医辨证的基本要点,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准确辨证施治,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同时,患者也应该加强自我保健,避免寒邪和热邪的侵袭,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百度首页|登录注册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帮助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手机百科个人中心收藏50辨病论治编辑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
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
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目录1概述2与辨证的关系3沿革1概述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
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
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2与辨证的关系各种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或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的证。
因此“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的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
因此,辨病论治和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诊治疾病的方法。
3沿革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
如疟、疥、蛊、龋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记载;西周《山海经》有瘿、痔、痈、疽、痹等23种固定病名;长沙《五十二病方》共载医方280多个,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100多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的医方30多个。
辨证论治——精选推荐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1、阴阳⼋纲辨证法⼀、辨阴和阳阴阳两纲是中医⼋纲中的总纲。
⾥、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
根据上述六纲分析,阴阳的整体病程中,有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有余与不⾜,在阴证阳证之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把复杂多变的证候,概括为阴证、阳证两⼤类型。
1、阴证:症见精神萎顿,语⾔低微,⾯⾊暗晦,⽬光⽆神,动作迟缓,近⾐喜暖,⼝中合,如⾯向壁卧,闭⽬恶明,不欲见⼈,⾝寒肢踡,呼吸微,欲得温,不渴⾝寒,⼿⾜冰冷,便溏,⼆便清⽩,脉沉或迟,苔⽩滑,脉沉迟⽆⼒等。
2、阳证:症见精神兴奋,烦躁谵语、发热⾯⾚,⾝热多⾔,⾝仰肢展,⾝轻神烦,去⾐喜凉,⽓粗⼝渴,语⾳粗壮,开⽬望明,喜于见⼈,⼿⾜温⼝渴引饮,便秘溲⾚,⾆苔黄燥,脉浮或数,或脉数⼤有⼒等。
3、真阴不⾜和真阳不⾜:均是由于阳⽓和阴⽓偏虚,所表现的两种不同病情。
《医学⼼语》说:“假如脉数⽆⼒,四肢倦怠,唇淡⼝合,肌冷便溏,饮⾷不化,此真阳不⾜也。
”程国彭说:“脉数⽆⼒,虚⽕时炎,⼝燥唇焦,内热便结,⽓逆上冲,此真阴不⾜也。
”《沈⽒尊⽣书》说:“阳虚阴虚皆属肾。
”“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真阳即真⽕也;审是虚⽕,右尺必弱;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真阴即肾⽔,审是⽔虚,脉必细数。
”⼆、辨表和⾥是鉴别疾病病位内外,及病势深浅、轻重的两个纲领:《内经》:“⽪⽑经络为外,外有病属表属轻;脏腑⾻髓为内,内有病属⾥,属深属重。
”1、表证:是病变于机体表部的症状。
为外感六淫所致的疾病。
温病时邪在卫属表,邪在太阳属表,表证多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发热恶寒或恶风,苔薄⽩,脉浮为主,或兼见头痛,⿐塞,咳嗽等。
若邪⼊少阳,属半表半⾥证。
症状:疾病恶风,恶寒,发热,有汗或⽆汗,头痛脉浮,⾆苔薄⽩者,为表证。
应鉴别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表邪⼊⾥证,以便进⾏治疗。
(1)表寒和表热共有证:头痛、⾝热、脉浮;(2)表寒:明显恶寒,发热轻,脉浮紧;(3)表热:恶寒轻,或不恶寒,发热重,脉浮数;(4)表虚和表实共有证:恶寒、发热、脉浮;(5)表虚:有汗、脉浮缓;(6)表实:⽆汗、脉浮紧。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纲领
伤 寒六经是 互相联 系 的 , 相影响 的六个证 型 . 互
一
辨证 论治 与 整体 观念 是 祖 国医 学 的 两大 特 点 , 这两 大特点 都在张 仲景 的著 作里有 充 分 的体现 。六
个证 型可 以转 化 成另 一 个证 型 , 者 由于它 的病 或
同的传 变情况 . 感邪 轻 、 气强 的条 件 下 , . 在 正 如治 疗
得 当 , 不传 而 愈。在 感邪 重 、 可 正气 强 的条 件下 , 病
发于 阳而反应 强烈 , 不论病 在一经 或合病 , 且 或并 病 都在 三阳 , 但若 治 疗不 当 , 耗 了正气 , 可传 入 三 消 则 阴 。由阳经传 入 阴经 的 , 多属热 , 病 易于亡 阴。在感 邪重 , 正气弱 的条 件下 , 发 时直 中三 阴 , 若治 疗 病 但 适当, 邪衰正 胜也可 阴证转 阳 。在感 邪轻 , 正气弱 的
以我们 在临床上 以八纲 辨证为 主 , 以六经 辨证 , 辅 有 利于辨 认各种 复杂病情 , 正确 的遣方用药 。
3 六 经 病 变 的 传 变 依 据 及 规 律 性
六经 , 为百病 立法 , 不专 为伤 寒 一 科 。 因此 , 经 辨 ” 六
证 同样 可用 于杂病 的辨证论 治 。
理发展 , 以继 发其他 的证型 , 可 这三种证 型之间 的变 化, 叫“ 变” 就 传 。伤 寒 六 经 之 间 的传 变 , 外 感 热 在
病 的整 个过程 中, 乃是 常 见 的现 象 。伤寒 六经 的传
经证 型 的划 分 , 是对 人 体 在外 邪 侵 犯 后 而发 生 的种
种病 理变化 及其 临床 表 现 的概 括 与归 类 , 合 地 反 综 应 了病 因、 位 、 病 病情 , 邪正 力量 的对 比等 , 为决 定治 则 、 法 , 行 组 方 与 遣 药 提供 了依 据 。六 经 的划 治 进 分, 具有辨证 与论治 的双重 意义 , 具体 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第一 , 示 中风或 伤寒 , 提 以确 定 解 肌 或 发汗 的治 法 。第二 , 示 病位 的 表里 , 定 表 、 、 救 之 法 , 提 可 和 攻 对 于部位 的归类 , 可做 为论 治 的根据 。第 三 , 提示 病
中医的精髓—辨证论治
中医的精髓—辨证论治每每听说的“辨证论治”到底是什么意思?望⽽知之谓之神,闻⽽知之谓之圣,问⽽知之谓之⼯,切⽽知之谓之巧。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学术特点的集中表现,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的特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法,任何疾病的发⽣、发展,总是要通过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的。
症:是指疾病的个别表⾯现象。
是病⼈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发热、咳嗽、恶⼼、呕吐等,⽽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如脉象、⾆苔等。
症状是疾病的客观表现,是认识疾病和进⾏辨证的主要依据。
证:是由症状组成的,⼜称证候。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阶段的病理概括,它所包含的内容为疾病处于某⼀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
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反映了机体⾃⾝的调节能⼒;反映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为治疗提供了正确的⽅向。
由于证包括了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因⽽它⽐症状更全⾯、更深刻、更正确地揭⽰了疾病的本质。
病:是疾病,⼀种病理过程。
在⼀定致病因素的作⽤下,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杂乱,表现出脏腑组织的⽣理功能或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和机体对环境适应能⼒的下降,妨碍了机体正常的⽣命活动,因⽽出现⼀系列的症状和体征,进⽽影响机体的活动能⼒,便称之为疾病。
病、证、症:症与证虽然与病有密切关系,但疾病既不单是⼀个突出的症状,也不单是⼀个证候。
每⼀种病都有它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其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可产⽣不同的证候。
每种病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因⼈、因时、因地⽽异,各种不同的证候⼜有相应的治疗原则。
可见疾病与单⼀的症状和证候是不同的,病、证、病三者既有密切联系,⼜有严格区别。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结合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查反馈,将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以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物汤,养血活血。 气血不足需要养血。 川芎当归的活血作用,又有助于祛风湿。
佐3
人参 茯苓
四君子汤少白术(益气健脾的基础方) 人参补气
使
甘草
茯苓健脾渗湿 甘草助人参补气
配伍特点: 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 辨证要点: 痹证日久,邪实正虚,腰膝冷痛,肢体屈伸不利,心悸气短, 脉细弱 随证加减: 1.痛剧:加制川草乌,白花蛇。 2.畏寒严重:加附子、干姜。 3.湿重:去地黄,加防己、苡仁、苍术 4.若舌、脉和症状反映正虚不太明显者:去地黄、人参,避免壅 滞恋邪。
第四章 辨证论治 2012.11
症状 证候 治则治法
辨证 验证 基础
论治
体现中医理、法、 方、药的过程
以八纲、气血津液 的辨证为纲,结合 方剂中的八法,分 述十一类证的证候 特点、治则、治法、 方剂
方 剂等
“寒证”的学习要求
• 掌握寒客脏腑证、寒凝经脉的概念、证候辨识、立法原则 及对应典型处方的组成与功效、主治;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解】
吴茱萸 散寒止痛 君
桂枝 温通经脉,温阳气行血
当归 活血养血
臣 川芎 活血止痛,化瘀(血中之气药)
丹皮 化瘀,清虚热
阿胶 (补益阴血)滋养阴血,止血
佐1 白芍 (补益阴血)益阴养血,止痛
麦冬 (补益阴血)清热润燥
佐2 人参 益气
半夏 佐3 生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使得滋而不腻 2.通阳明,和冲任 3. 转输 津液
白芥子 化痰除湿
─皮里膜外
麻黄 宣通毛窍
─腠理
生甘草 调和药性
配伍特点: 温补(温阳补血)与温通(辛散温行药)配伍,补而不滞,温 而不燥;补不敛邪,散不伤正。 用药上:熟地重用,麻黄轻用 辨证要点: 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
独活寄生汤 《千金方》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病机及症状: 病机特点:风寒湿邪羁留,正气损伤(肝肾两虚,气血不 足) 症状:腰脊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不不仁,畏 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一)寒滞胃脘
概念:指寒邪犯胃,胃失合降所表现的证候。
寒凝经脉,气机郁滞----胃脘冷痛,甚则剧痛,
得温痛减,遇寒加剧
病位: 胃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病机 分析
吐后寒湿可去,气机暂通---吐后痛缓 寒不伤津----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
病性: 实寒 寒邪伤阳,机体失于温养---形寒肢冷
阴寒内盛---- 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
5.出血:加 黄芪、当归、阿胶、艾叶 6.经期延长、漏下:加艾叶、益母草 7.吐涎沫:加益智仁、山药
吴茱萸汤 《伤寒论》
【主治】(1)阳明寒呕; (2)厥阴头痛;(3)少阴吐利 病机特点:肝胃不和,肝胃虚寒;少阴病,寒浊上犯 【功用】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方解】
温胃暖肝
君 吴茱萸 行气止痛
降逆止呕
阳和汤 《外科全生集》
【主治】阴疽。 病机及症状: 病机特点:阳虚血亏,寒凝痰滞 症状:肿、痛、不红、无热 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 一般不变。 病势特点:未成脓难消,已成脓难溃,溃后难收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
熟地 鹿胶 炮姜
温阳补血 补 ─筋骨
温里祛寒
─肌肉
肉桂 温通血脉
─血脉
通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主治】外邪直中和体内本身阳虚不温。阳虚失温,而致手
足厥寒,舌淡苔白。 病机及症状: 阳虚失温---手足逆冷,舌淡苔白 寒滞血脉---血行不畅---疼痛 阴血不足,无以盈脉---脉细欲绝,或沉细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解】
当归 君
桂枝 细辛 臣 白芍 佐 通草 大枣 佐使 甘草
臣 人参 益气健脾
生姜 佐
温胃祛寒 降逆止呕
大枣 益气健脾
【加减】 1.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 2.头痛剧者加川芎 3.虚寒重者加干姜
温经汤 《金匮要略》
【主治】外感风寒,邪热壅肺证(以里热为主,兼有表热)
现在用于肺热炽盛证 病机及症状:冲任虚寒 寒凝气滞--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久不受孕 寒凝血瘀--痛经,唇口干燥 瘀阻新血生成--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傍晚发热,手心烦热 虚寒失固--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崩中漏下 瘀血阻滞--血不循经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方解】
君 干姜 臣 人参 佐 白朮 使 甘草
温中阳 补气健脾 健脾 益气和中,调和药性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辨证要点】 四肢不温,腹中绵绵作痛,呕吐,便溏(吐利),舌淡苔白, 脉沉细。 【应用加减】 1.阳虚甚:肢冷,下利清谷,加附子,肉桂--附子理中汤,桂 附理中汤 2.纳送升降失常:胃不纳谷,不欲饮食,加山楂、麦芽、神 曲--楂曲理中汤 3.胃不降浊:呕吐,加砂仁、半夏--砂半理中汤 4.脾不运湿:湿滞为痰,兼咳嗽吐痰,加茯苓、半夏--理中化 痰丸
辨证要点:脘腹冷痛或剧痛与实寒见症并见。
(二)寒痰阻肺
概念:寒痰停聚于肺系,以肺失宣降,气道不利为表现特征的 证候。
病机 分析
病位:肺
寒邪客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咳嗽 寒湿不化,聚而成痰---痰多色白清稀 痰阻气道,呼吸不畅 ---胸闷气喘痰鸣
病性:寒、痰 寒性凝滞,阳郁不达,肌肤失于温养---形 寒肢冷 寒痰内阻---舌淡苔白腻,脉迟缓
辨证要点:少腹、阴部、或巅顶冷痛与寒盛见症并见。
(四)寒凝心脉
概念:指寒邪凝滞导致心脉痹阻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症状: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表现为突发剧痛,得温痛减, 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 沉迟或沉紧。
(五)寒凝胞宫
概念:指阴寒内阻胞宫,导致气滞血瘀所表现的证候。
症状: 月经的异常表现,经期、经色、经质、常伴有痛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方解】
君 独活 祛风湿止痛
细辛 祛风,温阳气
臣
防风 秦艽
风中之润剂,走十二经,增强独活的祛风湿作用 祛(经络)风止痛
桂心 温阳,活血,通过温阳活血,增强祛风胜湿止痛
佐1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祛风湿,补肝肾,壮腰膝 改善腰膝屈伸不利,功能障碍
当归
佐2
川芎 地黄
白芍
理中丸 《伤寒论》
【主治】 ①脾胃虚寒;②阳虚失血; ③慢惊风,胸痹 病机要点:阳气不足 失温(温煦)--四肢不温; 失运(运化)--不欲食、吐、利、腹痛 失化(化生气血)--抽搐 失摄(摄血、摄津)--出血、喜唾涎沫 中阳不运,寒邪凝滞、心脉痹阻--胸痹 舌脉象特点: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天台乌药散 《医学发明》 暖肝煎 《景岳全书》
二、寒滞经脉证
部位:经络、肌肉、筋骨、关节 病机特点:寒凝、气滞血瘀 症状:四肢凉、局部冷痛、肿胀、 治则:温经散寒 寒邪直中---寒滞经脉(血脉不利) 素体正虚 辛温散寒:桂枝、麻黄、细辛;温里助阳:肉桂 通络散寒止痛:川乌、草乌 活血通脉:川芎、红花 阳气不足:人参;阴血亏虚:当归、芍药、熟地
• 熟悉上述证候的病机分析、鉴别诊断及典型处方的方解; 熟悉其他处方的组成与功效、主治;
• 了解附方的组成与功效、主治 • 方剂标识:*** 掌握,** 熟悉,*了解
第七节 寒证
寒客脏腑证
寒证
表寒与里寒 实寒与虚寒
寒凝经脉证
寒证与寒象 分清虚实和真假
寒证病因病机 总体:阴阳的失调 具体原因
寒证症状特征
养血活血 温经散寒 温助阳气 滋阴养血,缓急止痛 通利血脉 制桂、辛之温燥 益气健脾养血 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阴阳并调,散寒为主。温中寓补,补中寓通。 辨证要点: 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加减: 1.冻疮:加丹参、川芎、鸡血藤。 2.雷诺氏症:重用白芍,加丹参、川芎、附子 3.痛经:加桃仁、红花、川芎、泽兰、香附。 4.腰腿痛:加牛膝、杜仲、狗脊。 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 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功用:益气健脾,和血通痹。主治: 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者。
收引、凝滞---疼痛、拘急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 属于寒---分泌物、排泄物色 白质稀
一、寒客脏腑证
寒滞胃脘---散寒止痛,良附丸+散寒、理气 若因过服寒凉之品、久病、体虚因素造成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理中丸
寒邪客肺---风寒束肺证—疏散风寒,宣肺止咳--麻黄汤、三拗 汤、止嗽散;寒痰阻肺—温肺化饮-苓甘五味姜辛汤 寒滞肝脉---厥阴头痛---吴茱萸汤;寒疝---天台乌药散,暖肝 煎 寒凝心脉---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丸 寒凝胞宫---温经散寒,调经止痛---温经汤
使 甘草 调和诸药,保护脾胃
配伍特点: 温经祛瘀并用。温中寓通,温中寓补,温中寓清。 辨证要点: 月经不调,经血夹有瘀块,小腹冷痛,时发烦热,舌暗红,脉细涩。 加减: 1.腹冷痛甚: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 2.寒凝气滞:加香附、乌药 3.漏下不止,血色黯淡:去丹皮,加炮姜、艾叶 4.气虚甚:加 黄芪、白术 5.傍晚发热甚:加银柴胡,地骨皮 使用注意: 实热者,或没有瘀血者,不用 另外这类冲任虚寒,绝非一日形成,病程较长,要注意保护阳气。服 药期间忌食生冷,容易伤脾胃阳气。
辨证要点:咳喘与寒痰内阻见症并见。
(三)寒滞肝脉
概念:指寒邪侵袭肝经,寒凝气滞所表现的证候。
病机 分析
病位:肝 寒凝肝脉,经脉收引拘急不通---少腹冷痛, 牵引阴部坠胀作痛,或见阴器收缩引痛,或巅顶冷痛 寒邪阳气阻遏,机体失于温煦---恶寒肢冷
病性:实寒 寒凝气血---- 疼痛遇寒加剧,得热则减 舌淡苔白,脉沉紧或弦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