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至6章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资源配置____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_资源配置_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____效应和___收入___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老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老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消费什么〞、“如何消费〞和“为谁消费〞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资源配置____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方案经济的差异主要表如今三个根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鼓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_资源配置_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根据,是实证方法与标准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说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____效应和___收入___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应与供应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应量变动,而消费技术的变动引起供应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平衡价格与平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假如穿插弹性为负值,那么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可以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假如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应富有弹性,那么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假如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平衡。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资源配置____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_资源配置_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____效应和___收入___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1-6)试题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1-6)试题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1-6)试题答案解析一、试题概述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类型,旨在考察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以下是对第1-6单元试题的答案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二、试题答案解析1. 选择题【例题1】以下哪个选项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A. 国民收入的决定B. 企业的生产决策C. 通货膨胀的原因D. 货币政策的制定答案:B解析: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企业和市场。

选项B中的企业的生产决策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而选项A、C、D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2. 判断题【例题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线。

()答案:正确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即市场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单个企业无法影响市场价格。

因此,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线,表示企业在任何价格水平上都可以销售任意数量的产品。

3. 简答题【例题3】简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因素。

答案:需求曲线的移动因素:(1)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右移;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2)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偏好增强,需求曲线右移;偏好减弱,需求曲线左移。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替代品价格上升,需求曲线右移;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曲线左移。

(4)其他因素,如政策、预期等。

供给曲线的移动因素:(1)生产成本的变化: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左移;成本下降,供给曲线右移。

(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供给曲线右移。

(3)其他因素,如政策、税收等。

4. 计算题【例题4】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 100 - 2P,供给函数为Qs = 20 + 3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答案:由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Qd = Qs100 - 2P = 20 + 3P5P = 80P = 16将P = 16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得:Qd = Qs = 100 - 2 16 = 68因此,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16,均衡数量为68。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1-6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1-6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重难点解析作业1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价格弹性主要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此外还有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是进行价格决策时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

衡量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需求价格弹性Ed ,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Ed=-(△Qd/△P)×(P/Qd)一般情况下,商品的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消费品(或称为奢侈品);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参见教材P33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也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供给量减少。

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给规律或供给定律,也是进行价格决策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

衡量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供给价格弹性E s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E s=(△Q s/△P)×(P /Q s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E s>1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或易保管商品;E s<1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慢,这类商多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和不易保管商品。

参见教材P40因此,当我们以商品的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制定商品价格,或者说按生产商品的成本来制定商品价格时,还应考察商品价格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问题,分析出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 及供给的价格弹性E s ,确定其属于何类型商品,有针对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价格,作出较正确的价格决策。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资源配置____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_资源配置_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____效应和___收入___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含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含

形考任务 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括填空题( 22 道,共 20 分),选择题( 15 道,共 20 分),判断题( 15 道,共 20 分),计算题( 3 道,共 10 分),问答题( 3 道,共 30 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查核成绩的 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 =百分制成绩 *20%一、填空题 (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一定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 _____资源配置 ____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异主要表此刻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议体制不一样,二是协调体制不一样,三是激励体制不一样。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_ 资源配置 _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能否以必定的价值判断为依照,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差异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钱与需求成反方向改动,两种代替商品之间价钱与需求成同方向改动。

6.需求定理表示的商品价钱与需求量反方向改动的关系是___代替 ______效应和 ___收入___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应与供应量的改动中,价钱改动惹起供应量改动,而生产技术的改动惹起供应的改动。

8.需求的改动惹起均衡价钱与均衡数目同方向改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钱体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系。

10.当某商品的价钱上涨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裕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钱降落5%而需求量增添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少弹性。

11.假如交错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裕弹性的商品。

13.假如某种商品需求缺少弹性而供应富裕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花费者身上。

14.基数功效论采纳的是边沿功效剖析法,序数功效论采纳的是无差异曲线剖析法。

15.假如把无差异曲线与花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花费可能线必然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花费者均衡。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 (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任务要求: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一收入_____ 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 _______________ 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__________ 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________ 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 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 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 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 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___________________ 。

16. 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_______ 。

17 .技术效率是 __________ 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 国开大.doc

国家开放大学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 国开大.doc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资源配置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至6章(20201025105759)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至6章(20201025105759)

形考任务1 (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 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 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 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 •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 5%,而需求量减少 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 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 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 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 互补 关系。

12 .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 弹性的商品。

13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 ,则税收就主要落在 消费者身上。

14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边际效用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 .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 ,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国家开放大学 西方经济学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答题卷

国家开放大学 西方经济学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答题卷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收入_效应和_替代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都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原理,但它们所涉及的经济范畴有所不同。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其边际产量逐渐减少的规律。

这意味着,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虽然会增加总产量,但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增加的产量会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边际产量为零或负值。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本将会增加,但产量增加的效果会逐渐减弱。

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则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产量的速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当生产规模较小的时候,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快速增加总产量,即出现递增的规模报酬;但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对总产量的增加效果变得越来越小,即出现递减的规模报酬。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规模时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成本和效益。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都是企业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的目标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成本和价格等因素,使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各种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如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制定出最优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成本最小化原则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各种成本因素,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等因素,通过优化这些因素,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

虽然成本最小化原则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但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docx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资源配置________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_资源配置_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__替代______效应和___收入____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答题卷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答题卷

形考任务 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 道,共 20 分),选择题( 15 道,共 20 分),判断题( 15 道,共 20 分),计算题( 3 道,共 10 分),问答题( 3 道,共 30 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 *20%一、填空题 (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 _资源配置 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收入 _效应和_替代 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

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一、填空题(20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_效应和_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__A _时,它的供给量_ C _:()A.上升,不变B.上升,减少C.上升,增加D.下降,增加5.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C)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D.消除了稀缺性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7.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A)A.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B.供求平衡C.由于供给过剩,消费者已不愿意购买D.生产者的产品全卖了出去8.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A.0.5%B.2.5%C.4.5%D.5.5%10.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D)A.价格弹性大于1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11.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A.递增B.递减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12.当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凸出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C)A.完全替代的B.互不相关的C.完全互补的D.不能完全替代13.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D)A.单人业主制B.多人业主制C.合伙制D.股份制公司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15.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A.技术水平提高 B.产量增加C.产量不变 D.成本增加三、判断题(20分)31.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机会成本在递增。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3.2003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4.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减少汽车的需求。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36.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7.某种产品的价格上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8.同一条线形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相同的。

(×)9.汉堡包与热狗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10.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11.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1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1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 × )14.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 √ )15.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 × )四、计算题(10分)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 =350-3P ,供给函数为S =-250+5P 。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根据均衡价格决定公式;即D=S 则有350-3P=-250+5P 即P=75 因此均衡数量为:D=S=350-3P=125答: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每公斤1.20元,销售量为8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请问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根据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反向变动。

当价格下降时,总收益会增加。

已知:Ed=2.4,△P/P=25% 得:△Q/Q=2.4×25%=60% 降价后的需求量为800+800×60%=1280(公斤) 降价前的收益为1.20×800=960元 降价后的收益为1.20×(1-25%)×1280=1152元 得,1152-960=192元 答:降价后,总收益增加192元。

3.如果某消费者有100元,X 商品的价格为10元,Y 商品的价格为20元。

X 商品与Y根据公式(1)M Qy Py Qx Px =⨯+⨯得:100320410=⨯+⨯根据公式(2) m y y x x mu p mu p mu ==得:201401070 答:消费者购买4单位X 商品,3单位Y 商品,可实现消费者均衡,因为,此商品组合的总效用为850,最大。

五、问答题(30分)1. 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

有人认为,应该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

有人认为,应该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

你支持那种观点?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

有人认为,应该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

有人认为,应该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

你支持那种观点?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答:支持第一种观点,反对第二种观点。

因为:①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高价格。

②价格上限一定是低于均衡价格的。

③在实行价格上限时,市场上必然出现供小于求的状况。

④后果:A 、实行价格上限引起资源浪费;B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⑤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M ·弗里德曼把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归纳为三种: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

从价格调节经济,即决定“生产什么”的角度来看,价格的作用可以具体化为:A、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B、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C、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D 、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2.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运用所学的弹性理论说明其原因。

答:对农产品应提价,对数码摄相机应降价。

因为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数码摄相机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总收益减少,即谷贱伤农,而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总收益增加,即薄利多销。

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

即:Ed =△Q /Q ╱△P /P 。

②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企业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即TR=P×Q 。

③谷贱伤农:意思是指丰收了,由于粮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

④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则价格与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小于价格下降的比率,所以总收益下降。

因此对农产品必须提价,才能增加生产者的收入。

⑤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做到薄利多销。

⑥薄利多销: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⑦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所以总收益会增加,即薄利多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