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复习学案

1.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可以用儒家本身的范畴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模式。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化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

3.颜渊赞誉孔夫子,说他的道理越仰望显得高远,越钻研越显得坚实的句子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4.孔夫子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用文献典籍使人知识广博,用礼来约束人的句子是: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孔夫子告诉弟子,只要符合“仁”这一原则,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6.孔子评价自己时说,自己只不过是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罢了: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7.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的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 孔子认为与人相交,要责己严,待人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

10.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雕)也。12.孔子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认为自己不想承受的也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孔子说“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是别人通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些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理念。

16.孔子强调了学习和思考必须有机结合的治学主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7. 《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9.《论语》中孔子要求人们做事尊重他人意愿而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是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论语》讲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1.《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2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写上层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在跟人相处时,孔子警醒我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25.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这正应了两千年前孟子的一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26.《论语》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句子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7.孔子直接表达自己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的句子: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8. 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9. 《论语》中表达读书人为什么要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句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0. 《论语》中君子不会贪生,而会牺牲生命的句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1. 《论语》中仁德的人、精明的人对待仁的态度不同的句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2. 《论语》中君子无论是急迫仓促中,还是受磨难、挫折时,都会按照仁的要求做: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3. 《论语》中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34. 《论语》中古代学习的人与现在学习的人目的有何不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5.孟子主张如何教化百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6.《孟子?离娄下》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7.《孟子》中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句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8.《孟子》中关于“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言论后世有深远影响。

39.《孟子》中认为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士,没有敌对国家就容易懈怠,长安于享乐的气氛,国家会从内部被腐蚀掏空,然后就容易灭亡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0.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4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4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43.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4.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5.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

47.先秦·《·劝学》:“不扶而直;

与之俱黑。”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48. 言语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荀子·荣辱》中: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形象准确地说明了这种感觉意识。

49.《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水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施行仁政。

50.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2

《先秦诸子选读》文化常识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2.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3.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4.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养生主张是“无为”---不消耗,《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5.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6.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墨子出身微贱,曾学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和学说,自创墨家学派以抗衡。 《墨子》一书是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墨学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论语》名句默写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来者犹可追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3、丈人曰:“,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不仕无义。,不可废也;,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道之不行,已知之。 5、仰之弥高,;,忽焉在后。 6、子曰:“当仁,。” 7、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8、莫春者,春服既成,,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 9、他人之贤者,,犹可逾也;仲尼,,无得而逾焉。 10、君子一言以为知,,。夫子之不可及也,。 11、君子学道则爱人,。 12、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13、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人能弘道,。 14、无欲速,。欲速则不达,。 15、人而无信,。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6、子曰:“岁寒,。”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18、出门如见大宾,。己所不欲,。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9、举直错诸枉,。 2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22、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 23、,小人喻于利。 2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必于是。 25、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人不厌其笑;,人不厌其取。 26、君子义以为上,,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7、,思而不学则殆。 28、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29、贤贤易色,,事君能致其身,。 30、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31、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32、,患不知人也。 3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不惑,,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34、父母在,不远游,。 35、朽木不可雕也,。 3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7、知者乐水,。知者动,。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精粹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及名句默写检测 一、文学常识: 1、孔子是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孔子思想核心是“”,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孔子张扬之德,即。反对“过”与“不及”。其代表作是语录体著作,此书与、、并称为“四书”。 2、《民为贵》选自,作者,被后世称为亚圣,和他均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在人性论方面的主张却刚好相反。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张扬;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宣扬;能反映此思想的语句是,,。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在《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课中,能体现此思想,并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语意相近的语句是:,。,。,,,。 3、在先秦诸子中,最奇特的一部著作是,又称,此书充满了意出尘外的想象,善用异彩纷呈的 来说理。作者庄子,是的另一位巨擘,他继承了的思想学说,他主张人要,。其基本底蕴是对。此书共33篇,分为,,。相传《内篇》是其本人所作,其中最著名的篇章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超脱。在《无端崖之辞》一课中,讲了许多寓言故事,比如成语,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如成语,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在此则寓言故事中,他举匠石和郢人的故事,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感慨,请再举几个相似的例子,, 。 4、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核心思想是,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 5、韩非子,是先秦学说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荀子的,常常用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来论证、以及势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6、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有极强的,他弘扬了孔子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 7、提出“有无相生”观点的人是,姓,名,字,著有一书。此书又称,分上、下篇。上篇三十七章,又称,下篇四十四章,又称。《老子》思想的核心是“”。它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同时它还是一种的东西。9、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之所以富有魅力,首先一个原因是,其次一个原因是。 二、名句默写: 1、子曰:“,则远怨矣!” 2、子曰:“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4、子曰:“,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何以行之哉? 6、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8、,非道弘人。 9、子曰:“,是谓过也。”10、岁寒,。 11、子在川上曰:“,。”12、君子去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1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5、天时不如地利,。 1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7、,。敬人者,人恒敬之。18、,,天下可运于掌。 19、,,:此之谓大丈夫。20、,。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21、故有之以为利,。22、,跨者不行,,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 23、知人者智,。,自胜者强。24、大小多少,,,为大于其细。25、,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千里之行,。26、是以兵强则灭,。,柔弱处上。27、,。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28、民之从事,。,则无败事。29、其安易持,,,其微易散。 30、默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1、《论语》中体现小人和君子学习礼乐后有差异的语句是,。 2、在《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

先秦诸子散文最新

先秦诸子散文 春秋末年开始,奴隶制逐步为封建制所代替,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士”阶层兴起壮大,活跃于整个社会。他们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评论,提出各自的主张,展开论辩,在思想文化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汉人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等人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 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春秋战国之交《论语》《孙子兵法》的出现,显示了中国散文内容和风格的重大变化:由占卜语录变为师生谈话录,由王公号令变为私家著述。《论语》中所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活泼自由, 语言中还体现出一定的人物个性。《孙子兵法》已是一部兵家的专著。全书结构谨严,各篇中心 明确,论证周密,文句整饬而流畅,写得相当熟练。 到了战国中期,语录体仍旧通行,《孟子》与《墨子》《庄子》的一部分就是,但它们已不像《论语》那样只是后学的追录,而是一个学派师徒们的集体著作;所记的也不限于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对话的形式。如《孟子》多记论辩之辞,每章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多带驳论的性质。 《庄子》中依然存在论辩对答的成分,但基本上已是一种专题论文的形式。作者不仅反驳论敌的谬误,还从正面深入地阐述自己的主张。这反映了对话语录体向专题论说文体的转化。 到了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则完全摆脱了对话体,成为专题论著。它们不是一个学派 的集体著述,而是学者的个人论文集;不是以驳论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说为主。这是百家争鸣不断深入的结果。《荀子》《韩非子》的大多数篇章,都写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有很强的说服力,标志着先秦论说文体的成熟。 诸子散文,从孔子开始,就注重文采。诸子作品中,只有《墨子》比较朴实,其他都文情并茂。 特别是到了战国中后期,游说之风兴盛,口才成了入仕的重要条件,促进了士这一阶层对语言技巧的研究,比喻、排比、夸张、映衬等修辞手法被普遍地使用,寓言的运用也成了论说场合的新风气。寓言的风行,大大地增添了论说的形象性,使先秦文学园地更添光彩。 文风方面,《论语》言简意赅,富哲理,多警句;《墨子》讲究逻辑,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具 体事例作论据,多用类推法,文章浅显易懂而又结构谨严;《孟子》雄辩,明白流畅,激情荡漾, 气势磅礴;《庄子》汪洋恣肆,想像奇特,精微玄妙,句式灵活多变;《荀子》论证缜密,条理清晰,托譬设喻,务求义尽,可谓典型的经师、学者之文;《韩非子》气盛言宜,剖析入微,犀利峻峭,锐不可当。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后代散文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在文体方面,诸子也有很大的创造性。其中有大量政治、伦理、哲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专题论文。有驳论性质的辩难问对,有谏议上书,有学术思想的评述,有解说,有杂文,有故事形式的说理文。这表明各种论说文体在先秦已大体齐备,作者们依据内容来选择适合的体裁,大体上做到了各得其宜。 注释: 本文摘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 《论语>>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 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翻译: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翻译: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任的东西重而路程遥远。 2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翻译: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去教他。” 2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翻译: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29、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我(孔子)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寡人之于国也》中表现孟子主张教民的措施的句子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13.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14.庄子在《逍遥游》中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7.《逍遥游》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而达到这种境界的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8.《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1.《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 2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25.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 ”,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整理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及其当代意义》 【记音】 ①木铎.( ) ②桀.溺( ) ③长沮.( ) ④执舆.( ) ⑤荷.蓧( ) ⑥黍. ( ) ⑦怃.然( ) ⑧殆. ( ) ⑨八佾.( ) ⑩见.其二子( ) ?耦.而耕( ) ?耰.而不辍.( ) 【解释实词】 ①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②使子路问津.焉: 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④往者不可谏.: ⑤今之从政者殆.而:⑥不仕.无义: 【通假举要】 ①长沮、桀溺耦而耕:②是鲁孔丘与: 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植其杖而芸: 【一词多义】 (一)实词——见 悠然见南山项伯即入见沛公 吾未尝不得见也于是见公输盘 汝真女子之见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其二子焉才美不外见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二)虚词——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植其杖而芸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吾恂恂而起 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词类活用】 ①耰而不辍:②子路从而后: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古今异义】 ①遇丈人古义:今义: ②子见夫子乎古义:今义: 【文言句式判断及翻译】 ①隐者也②而谁以易之? 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名言名句】 ①,来者犹可追。②,,孰为夫子?

《先秦诸子》名句默写答案

《论语》选读名句 1、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 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6、子曰: “当xx,不让xx。”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9、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1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人能xx道,非道xx人。 1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6、子曰: “岁寒,然后知xx之后凋也。” 17、子在xx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9、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2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1、xx曰: “士不可以不xx,任重而道远。”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3、君子xx,小人xx。 26、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0、子曰: “xx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1、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先秦诸子选读 理解性默写

1.在孔子看来,真正的智慧就在于“,,。”真的错误在于“,!” 2.孔子认为“道”与“人”的关系是“,。” 3.“,!”也就是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会少些怨恨。 4.孔子告诫子夏“为政”不可贪快,贪小利,因为“, 。” 5.“,,?”孔子用车作喻,说明不讲信用的弊端。同时,又用松柏作喻,说明君子耐住磨难,不改初心的句子,“,。”后用浮云作喻,说明君子面对不义之财的心态:“,。”因此,纵使粗茶淡饭,也会乐在其中的一句“,,。” 6.苏轼曾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孔子曾经也有过相似的感慨,“,!” 7.说明君子即使在慌乱或苦难中,片刻不会脱离“仁”的句子“,,。”同时,君子立身处世“义”才是标准,故曰:“,,。” 8.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但是要注意“,”,同时要注意学思结合,因为“,”。如果学生“”,即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举例了。

9.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后人铭记,而孟子对君王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他认为君主“,”才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因为“,。,。”百姓和国君的“乐”与“忧”是联系在一起的。 10.“得道”与“失道”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1.君子把“仁”和“礼”长存心中就会懂得“爱人”“敬人”,而“爱”与“敬”是相互的,因为“,。,。” 12.居上位者只有懂得了“,”推己及人,成就王业才能像拨弄手中的东西一样容易。13.关于“得志”与“失志”,孟子曾有独到的看法,他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他的另一句“,”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完成下列填充题 1.我国的三教是指:教、教、教;其代表人物分别是、、。 2.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主张;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主张;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 3.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主张人要,。其基本底蕴是对 。 4.墨子,属墨家学派的创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5.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是 的手段。 《论语》默写 ...... 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1、--------------------,来者犹可追。 2、-----------,------------,孰为夫子? 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子曰:“当仁,---------------。” 4、他人之贤者,-------------,犹可逾也;仲尼,-----------,无得而逾焉。 君子一言以为知,-----------------,---------------。夫子之不可及也,-------------------。 5、君子学道则爱人,--------------------。 6、子路曰:“自孔氏。”曰:“------------?” 7、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8、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9、君子之仕也,----------。-----------,已知之矣! 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

先秦诸子散文上

先秦诸子散文上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百家争鸣出现。《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都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老子与《老子》 老子的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子同时代。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 《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一格,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性,警句广为流传。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学习资料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 名句摘录集锦 前言: 先秦诸子散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经典,领悟其深邃的思想,”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走进诸子,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对优良传统的热爱,陶冶身心、涵养行。每个篇目后都有背诵要求,同学们要根据要求及时、认真的背诵。这里提供的是本书的一些名句,摘抄于此,方便同学们背诵,但不能以此代替对这本书的学习,最终还要回归到课本上。由于时间紧张,各位同学要安排好时间,课代表要组织好诵读,争取于本期末完成背诵,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论语》名句摘录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5、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论君子》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7、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翻译:孔子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8、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翻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0、以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翻译: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 11、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说话必须要有信用,行动必须要果断。”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 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先秦诸子选读常考名句默写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训练(二)姓名:班级: 2.,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3.仰之弥高,,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4.子曰:“当仁,。”(《论语·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 ,。”(《论语·子张》) 7.子曰:“工欲善其事,。”(《论语·卫灵公》) 8.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0.岁寒,。(《论语·子罕》) 1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子罕》)12.人谁无过,,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5.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颜渊》)16.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1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18.,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9.,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0.不愤不启,,,则不复也。21.古之学者为己,。(《论语·宪问》) 2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论语·颜渊》) 23.子曰:“,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24.子曰:“人无远虑,。”(《论语·卫灵公》) 1.,社稷次之,。(《孟子·尽心上》)

3.乐民之乐者,。忧民之忧者,。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4.,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5.知之为知之,,是知也。(《论语·为政》) 6.仁者爱人,。爱人者,。 ,。(《孟子·离娄下》)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8.,失道寡助。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孟子·公孙丑下》) 9.富贵不能淫,,,此之谓丈夫。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论语·子罕》) 1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 12.,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音声相和,,恒也。(《老子》第二章)13.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 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是以圣人终不为大,。(《老子》第六十三章) 15.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老子》第六十四章) 16.强大处下,。(《老子》第七十六章) 1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庄子·逍遥游》) 19.不登高山,;不临深溪,。

《先秦诸子散文》期末考试(试题卷)

三岔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 文)(试题卷) 一、语言积累与基础知识。(14分) 1.默写。(8分) ⑴ 子曰:“ ,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⑵ 子在川上曰:“  , 。”(《论语·子罕》) ⑶ 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 中矣。”(《论语·述而》) ⑷ 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⑸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 ⑹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则 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2.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饭疏食饮水(米饭) 其良人出(丈夫) 听而斫之(任意,听任)B.多见其不知量也(多数)利与善之间也(差别)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勤勉) C.抑为之不厌(不过) 畜君何尤(喜欢) 女将恶乎比予哉(何,什么)D.自伐者无功(攻战) 举直错诸枉(通“措”,安排)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显) 3.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富而可求也 B.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就有道而正焉 割鸡焉用牛刀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D. 斧斤以时入山林 悲夫,子之不知余也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4.下列有关春秋时期思想家的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他所张扬的中庸之德,有明确的原则,即德行符合礼的规定。 B.《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所著,长于论

辩是《孟子》的鲜明特征。《孟子》长于在论辩中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之富有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C.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来说理,书中的寓言表现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想象世界,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 D.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的人格的核心仁;孟子和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思想,另一方面又各自有所发展,但是他们都赞成“人性本善”的观点。 二、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 (一)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①,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③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④不达⑤。” (二)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⑦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注]①术:方法。②容光:细小的缝隙。③科:坑洼。④成章:通晓文理。⑤达:通达。⑥彀率:拉弓的标准。⑦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5.以下对选段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认为,只有大海才能吸引观水之人,只有圣人的言论才能吸引求学之人。因此,见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B.君子志于道,不能半途而废,应该像日月,连细小的缝隙都照到;应该像流水,不注满坑洼就不再前行。 C.孟子告诉人们,君子志于道,应追求那些如大海般广博宏大的道,并且通过不断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D.道的养成,要依靠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日常学习,只有学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达到通达的境界。 6.以下对选段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公孙丑赞赏“道”是伟大而美的,但是如同登天一样,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如果不降低标准,人们也许难以勤勉地追求。 B.针对公孙丑的言论,孟子认为“道”是不能降格以求的,不能因为“道”太崇高或者追求“道”有困难就降低标准。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答案[1]

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子曰: “当xx,不让xx。” 14、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 4、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5、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7、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8、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9、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1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1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12、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子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1、子曰: “人能xx道,非道xx人。” 2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5、子曰: “岁寒,然后知xx之后彫也。” 26、子在xx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7、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12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先秦诸子选读默写(含答案)

《论语》选读默写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2.子曰:“,是谓过矣! 3.子曰:“,非道弘人。” 4.子曰:“躬自厚而,则远怨矣!” 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 7.子曰:“岁寒,。”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0.子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2.子曰:“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孟子》选读默写 1.乐民之乐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天时不如地利,。 3.得道者多助,。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4.君子以仁存心,。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敬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6.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子》选读默写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音声相和,,恒也。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故有道者不处。 3.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死而不亡者寿。 4.为无为,,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为大。天下难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夫轻诺必寡信,。是以圣人犹难之,。 5.其安,其未兆,其脆,其微。为之于,治之于。 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民之从事,。,则无败事。 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将强者死之徒,。是以兵强,木强。强大处下,。 《论语》选读默写答案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 完成下列填充题 1.我国的三教是指:教、教、教;其代表人物分别是、、。 2.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主张;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主张;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 3.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主张人要,。其基本底蕴是对 。 4.墨子,属墨家学派的创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5.韩非子,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是的手段。 《论语》默写 ...... 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1、--------------------,来者犹可追。 2、-----------,------------,孰为夫子? 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子曰:“当仁,---------------。” 4、他人之贤者,-------------,犹可逾也;仲尼,-----------,无得而逾焉。 君子一言以为知,-----------------,---------------。夫子之不可及也,-------------------。 5、君子学道则爱人,--------------------。 6、子路曰:“自孔氏。”曰:“------------?” 7、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8、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9、君子之仕也,----------。-----------,已知之矣! 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

先秦诸子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 1.孔子说要用启发式教学,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句子是:,。,。 2.君子无论是急促、仓促中,还是受磨难、挫折时,都会按照仁的要求去做:,,。 3. 孔子说做人不能不讲诚信的句子是:,。 4.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5. 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 。 6.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7.《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 8.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是:,。9.《论语·子罕》中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 ,。 10.孔子告诫读书人须有远大抱负和坚强意志,因为他社会责任重大,前路漫长的句子:,。 11.《论语·卫灵公》中表达有志于仁德之士,把仁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的句子:,,。 12. 曾皙描绘暮春咏归图的句子:,,, ,,,。

13.孔子是如何指导弟子颜渊学习的:,。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化用了《论语》中的“,”,表达以往的不能挽救,将来的还可以补回。 15.《论语》中,“”一句告诉我们,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 16.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看齐,同时认真反省自身缺点的句子是:,。 17.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强调有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 18. 孔子以大车小车为喻,阐明为人治国要讲诚信的句子是: ,,。 19. 能表现孔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句子是:,。 20. 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21.《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 。 22.《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 23.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4.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自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