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 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子是世 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 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与孟子 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 “至圣”,孟子为 “亚圣”。
阐述了孔子对“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 己的行动来实现“仁”。其关键是克己复礼, 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的道德修养自觉地 遵守“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说,“仁” 是“礼”的内化和自觉。
子贡问曰:“有一言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 ‘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卫 灵公》)
《诗》?《诗》可以兴, 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
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阳货》)
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 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 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
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
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明确地道破《诗》具有认识、教育、审 美三大作用。所谓兴、观、群、怨,指仁的 感情和情绪,而事父、事君则指《诗》的社 会功能。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 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
毅,任重而道远。仁以 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而后已,不亦远乎?”
重大,而且路程遥远。 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 任,不是也很重大吗?
(《泰伯》)
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远大吗。?”

【知识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复习资料(语文版)

【知识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复习资料(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复习资料(语文版)第25课《论语》十则(背诵、默写)一、文学常识1、《论语》:先秦诸子散文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它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核心思想“仁”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著有《尚书》《春秋》等。

二、理解性默写(用原文回答)1、吾日“三省”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达观点相似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提倡做人要将心比心,宽以待人的句子: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对读书人的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屈原实践了这个观点,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如何辨别“君子”和“小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6、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相同观点的句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8、孔子的为官之道: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体现孔子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句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体现孔子安贫乐道的句子: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三、解释成语1、见贤思齐: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3、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

4、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

5、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四、读准字音三省(xǐnɡ)吾身不成人之恶(è)贫与贱是人之所恶(wù)从吾所好(hào)沂(yí)雩(yú)喟(kuì)恕(shù)五、通假字莫“通“暮“,傍晚。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第三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主备人:何艳娥 授课者:黄飞贞
【学习目的】 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 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 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 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 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 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 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 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执中”应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应成为君子的自觉追求,而内心 的“执中”就是仁。孔子还以“射”来作比喻,说明“中庸”, 认为“射”的“中”与“不中”的关键在自己主观方面,己心正 则己身正,己身正在则矢无不正,射无不中。
【小结】:仁是内在修养,礼是外在标准,仁是前 提,礼是目的,二者之联结,便是中庸之道
【原文8】
【本课重点文言知识积累】
个别字词补充解释: 1. 是知也, 2. 必不得已而去 3. 人能弘道 4. 足食,足兵 5. 则远怨矣 6. 不舍昼夜
“知”通”智”, 智慧 聪明 去掉 使……光大 使……显耀 使……充足 使……远离 舍弃
▪ 过也,人皆见之 ▪ 其何以行之哉
代词 ,代他 助词,不译 又如” 如之何 ”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名词, 诚信 信用
民无信不立
动词, 信任前置
▪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 不知吾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其何以行之哉 夫晋,何罪之有 唯利是图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是不知怎么 (对待他)了.”(或:我拿他也没有办法了)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响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典散文发展的一 个高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 孔孟的文章,在封建时代是读书人必修的课程, 思想和文风影响深远这,旧时文人无不受到 《论语》、《孟子》的熏陶。
汉初的政治家贾谊、晁错深受孔、孟、荀、 韩以及纵横家的影响;魏晋以后,老庄思想盛 行,阮籍、嵇康的散文深受庄子文章的影响。 唐宋古文大家,以恢复古道为旗帜,以先秦诸 子文章为典范:韩愈推崇孟子,苏轼博采众长, 尤其倾心于庄子汪洋恣肆的文风。因此可以说, 先秦诸子散文的流风余韵,一直影响到现在。
《庄子》的艺术特色为:
1、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 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 说理生动形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2、善用譬喻。它不但譬喻多,而且运用灵 活。
3、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 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 歌语言的特点。
总之,《庄子》一书,特别是内篇, 有时象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充满了天 簌般的诗意;有时象万斛源泉,随地涌 出,汪洋恣肆,妙趣横生,具有浪漫主 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在先秦的说理文 中,即使在后世的古典散文中亦罕有伦 比。
于众体之中,韩非特擅驳论。
《韩非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寓言荟 萃。据统计,书中共有寓言故事三百多则,居 先秦各家著作之首。先秦本是寓言文学繁荣的 时代。先秦寓言数量之众,思想之深,艺术之 出色,均为后世寓言望尘莫及。然而它们大多 是先秦著作中说理的手段或叙事的有机组成部 分,尚未独立成体。到了韩非手中,则发生很 大变化。韩非对散见各书和流传民间的众多寓 言故事作了系统的收集整理,再加上自己的创 作,然后分门别类加以编排,第一次推出蔚为 大观的寓言专辑,载于《韩非子》中《说林》 及内、外《储说》篇里。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

先秦诸子散文思想内容综述

先秦诸子主要思想内容小结一、《论语》主要思想内容:关键词:仁义礼孝悌忠恕中庸之道《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的典籍,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的、反映儒家思想的一部散文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

所谓“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切以礼为先,天下就可以归仁了。

所谓的“礼”,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尊卑贵贱有着严格等级制度的规定。

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仁”,指两个人,由二人延伸至各种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中首要的是五伦之首的父子关系。

所以“孝”是孔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儒家认为父子关系纯以天合,与生俱来,本于自然,所以孝乃是儒家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学而》篇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问之道在做人,建立自己的人生,完善内心的修养,“本立而道生”。

孝是爱的根本,也是爱的最初形式,所以孔子强调“孝”当然对其它关系孔子也非常重视。

如孔子讲为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卫灵公》)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当然,无论是“礼”“仁”,要实现最终的要求都是以提高自我为始点的,要做到自省、自重、自立、有诚信。

如曾子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主要参考书目:⑴、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⑵、南宋朱熹·《論語集注》⑶、清刘宝楠《论语正义》⑷、钱穆《论语新解》,⑸、杨伯峻《论语译注》二、《孟子》主要思想内容:关键词:仁政王道人性善养气穷独达兼舍生取义1、仁政思想孟子“仁政思想”来源于孔子的“仁”。

但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

儒 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造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是可忍,孰不可 忍也?),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 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 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4【注释】
(1)丈人: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指岳父。 (2)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不, 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 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 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 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 一种说法。 (4)黍:音shǔ,黏小米。 (5)食:音sì ,拿东西给人吃。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 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战国末期唯 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 者。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 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 认为“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 王之具。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 策、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 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 益的。
《论语》二十篇:
《学而》《为政》《八佾》
《里仁》《公冶长》《雍也》
《述而》《泰伯》《子罕》
《乡党》《先进》《颜渊》
《子路》《宪问》《卫灵公》 《季氏》《阳货》《微子》
《子张》《尧曰》
语门 也 人 “ 书 》人 。 及 《 艺关 。相 当 弟 论 文于 ”与 时 子 语 志书 论辑 弟 相 》 》名 而 子 与 者 中的 论 各 言 , 有来 :纂 有 而 孔 编, 所 接 子 这源 纂故 记 闻 应 样, 。谓 , 于 答 的班 语之 夫 夫 弟 解固 :《 子 子 子 释《 言论 既 之 、 :汉 论 卒语时 ·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理解性默写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子罕》中形容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是:,。

2.,,是知也。

《论语·为政》3.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

4. 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5.《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读书学习方法的两句是:,。

6.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的句子是:,。

7.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强行者有志,,死而不亡者寿。

8.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庄子·让王》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

2.,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3.,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4.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6.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对“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

7.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中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 ,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的句子是:,。

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2.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3.岁寒,。

《论语·子罕》4. 得道者多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下》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难。

7.,。

《老子》第二章,多易必多,故终无难矣。

【知识梳理】——先秦诸子散文

【知识梳理】——先秦诸子散文

【知识梳理】——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一、语录体—《论语》。

【考点1】【次要考点】【名词解释】(一)体制。

1、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录成,成书在战国初年。

2、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两字,各篇无时间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无共同主题。

语录体,短小简约,未构成完整篇章,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

3、文学色彩在于表现孔子及其弟子形象、性格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二)文学性体现在:1、记录孔子言论片断,在对人物只言片语的记载中,表现人物形象。

2、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3、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语言更为委婉。

二、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体—《老子》。

(一)老子自撰。

(二)集中反映老子哲学思想,探讨形而上学问题,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其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老子哲学理论基础是“道”,但并未忘怀现实人生,表现出作者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情感。

(三)艺术性。

采用大量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常用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

和《论语》相似都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先秦说理文基本特征。

三、语录体—《孟子》。

(一)成书于战国中期,篇题撷取首章首句二三字,每篇非围绕着一个主题。

(二)记录孟子只言片语,一些章节就一个论点反复论述,形成对话体论辨文。

四、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特点—孟子之前的《墨子》、同时代的《庄子》。

(一)《墨子》。

1、反映主要思想和代表说理风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10论。

2、标题概括中心思想。

3、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4、未完全摆脱语录体影响,大量“子墨子曰”,表明是后学对墨子讲学辞的记录;5、段与段之间有密切联系,围绕同一个论题论述,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

(二)《庄子》。

许多篇章以多则构思奇妙的寓言结构成文;论述中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辩结合,可算抒情性说理文。

诸子散文知识集锦

诸子散文知识集锦

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对自然和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

九流十家: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汉代刘歆曾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

所谓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此十家中,除小说家而外,称为九流。

诸子散文兴起的原因:1、私学兴起,私家著述出现2、战国之时,百家争鸣,处士横议3、士阶层的兴起,为散文勃兴准备了人才条件4、文学自身的发展,呼唤新的文学样式诸子散文的发展轨迹:春秋战国之交第一阶段:《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老子》《墨子》等语录体散文;战国中叶第二阶段:对话体论辩文,代表作品为《孟子》和《庄子》。

战国末期第三阶段:为《荀子》和《韩非子》的专题论文,标志着我国论说文的成熟。

孔子和《论语》孔子思想:1、思想核心(伦理):仁与礼2、政治思想:大同理想3、教育思想:有教无类4、哲学思想:中庸5、文艺思想:尽善尽美、中和之美。

6、天命观:对鬼神虔诚而重人事。

《论语》: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中国文化经典之首、《四书》之首。

《论语》之名为编撰者所定,并非后人所加,论,即论次编纂之意,语,即指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语。

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内容:是春秋时期新的社会思想的集中概括,核心思想是“仁”。

地位:是先秦诸子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二程语录》、《朱子语类》)。

文学价值(艺术特色)(1)语言特色:①言简意赅,含蓄隽永②善用比喻,形象生动,明白易懂(2)形象特色:鲜明具体,栩栩如生①孔子形象:问题:孔子在弟子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既伟大又平凡,朴朴实实,有血有肉。

追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安贫乐道:饭疏食…威望:子贡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也,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态度:当仁不让与师,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八佾舞于庭缺点:迂腐,吾不如老农,小人哉,樊须也。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作者:————————————————————————————————日期: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论语>>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考点梳理】——先秦诸子散文

【考点梳理】——先秦诸子散文

【考点梳理】——先秦诸子散文【考点1】【次要考点】【名词解释】语录体—《论语》。

【考点2】【次要考点】【填空】战国末,《荀子》、《韩非子》中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

【考点3】【重要考点】【简答】《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考点4】【重要考点】【论述题】《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考点5】【重要考点】【填空】“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

【考点6】【次要考点】【名词解释】《韩非子》【考点7】【重要考点】【简答】寓言故事最具文学意味,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

【考点8】【次要考点】【简答】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1、试述先秦诸子文章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色。

(2013年南京大学)2、试述先秦诸子散文的文献情况及体裁变迁。

(2007年南京大学)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2008年上海师范大学)4、《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5、简述《老子》的语言特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6、简述《论语》的语言特色。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7、简述荀子的文学成就。

(2007年湖南师范大学)8、简述《庄子》寓言的文学价值(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9、庄子寓言的艺术特征(2012年山东大学)10、《韩非子·外储说》中宋人酤酒的梗概和意义。

(2013年山东大学)11、举例说明《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12、《战国策》的寓言特色(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共有二十篇492章,其较为通行的注本有宋代朱熹的《__论语集注_》。

【重要考点】《论语·____阳货____》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考点】统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_孟子___》那里已经成熟了。

《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二个部分,一般认为_内篇_______是庄子所作。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论语>>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整理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及其当代意义》【记音】①木铎.( ) ②桀.溺( ) ③长沮.( ) ④执舆.( )⑤荷.蓧( ) ⑥黍.( ) ⑦怃.然( ) ⑧殆.( )⑨八佾.( ) ⑩见.其二子( ) ⑪耦.而耕( ) ⑫耰.而不辍.( )【解释实词】①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②使子路问津.焉: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④往者不可谏.:⑤今之从政者殆.而:⑥不仕.无义:【通假举要】①长沮、桀溺耦而耕:②是鲁孔丘与: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植其杖而芸:【一词多义】(一)实词——见悠然见南山项伯即入见沛公吾未尝不得见也于是见公输盘汝真女子之见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其二子焉才美不外见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二)虚词——而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植其杖而芸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吾恂恂而起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词类活用】①耰而不辍:②子路从而后: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古今异义】①遇丈人古义:今义:②子见夫子乎古义:今义:【文言句式判断及翻译】①隐者也②而谁以易之?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名言名句】①,来者犹可追。

②,,孰为夫子?③,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二、当仁,不让与师1、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先秦诸子散文 (2)

先秦诸子散文 (2)

第二节 孟子 庄子(1)
一、《孟子》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对孔子学 说的发展。其艺术特色表现为:
1、长于论辩。巧妙灵活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 的结论中。
2、长于比喻。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 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3、气势浩然。这种风格,主要源于孟子人格 修养的力量。其次,《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 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 礴,若决江河。
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典散文发展的一个 高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孔 孟的文章,在封建时代是读书人必修的课程, 思想和文风影响深远这,旧时文人无不受到 《论语》、《孟子》的熏陶。
汉初的政治家贾谊、晁错深受孔、孟、荀、 韩以及纵横家的影响;魏晋以后,老庄思想盛 行,阮籍、嵇康的散文深受庄子文章的影响。 唐宋古文大家,以恢复古道为旗帜,以先秦诸 子文章为典范:韩愈推崇孟子,苏轼博采众长, 尤其倾心于庄子汪洋恣肆的文风。因此可以说, 先秦诸子散文的流风余韵,一直影响到现在。
二、《墨子》
《墨子》记录墨子言论的篇章仍为语录体,但它记 录的不是片言只语,而是理论性的言谈及概括的论辨之 词,不光有结论,还很重视论证,有演绎,有归纳,开 了论辨文的先河。
论语 墨子 老子(2)
在先秦诸子之文中,《墨子》影响不及《论 语》,但《墨子》文章独具一格。其特点为:
1、尚实尚质,讲究实用,不重文采。墨家 唯恐“以文害用”。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5)
三、《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一部杂家著作,文章沉博宏 丽,语言整齐精练。
《吕氏春秋》体制宏大、新颖。现实针对性 强,敢于诋訾时君,指责时政,颇富批判精神。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1)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1)

大纲要求的《论语》默写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品格,孔子在《论语》中就对一个人不讲信用发出了“_____, _____”的感慨。

9、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跟人相处的时候,孔子警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11、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这是孔子的一句话,许多人认为这是孔子在提倡“平均主义”,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说,不公正才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12、《论语·颜渊》中说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的语句是,。

13、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4、陶渊明化用了《论语》中“ ,”表达了自己以往的不能挽救,将来还可以补回。

15、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16、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17、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为政者必须关注民众的需求,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众应18、《论语·子路》中说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的语句是,。

大学语文(第三版)散文-《论语》五则-20页精选文档

大学语文(第三版)散文-《论语》五则-20页精选文档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 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论语·述 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 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 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 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二十六、《论语》五则
3、《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 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 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即学习要 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 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 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 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 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 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论语·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 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 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二十六、《论来自》五则二、课文的思想内容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一、名词解释1、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

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2、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3、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合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是他与其后学的著作的合辑。

4、《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

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

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二、论述题1、谈谈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参考答案: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

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

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

与之相应,文风上也各具个性和风格。

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

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

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梳理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孔丘的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

传世的《论语》共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等20篇。

《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

)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后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晚年致力于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整理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二、背景介绍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

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

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的最终被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

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孔子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确立了自己“仁”“礼”的学术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在开办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后来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这些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论语》。

三、知识点总结《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

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整理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及其当代意义》【记音】①木铎.( ) ②桀.溺( ) ③长沮.( ) ④执舆.( )⑤荷.蓧( ) ⑥黍.( ) ⑦怃.然( ) ⑧殆.( )⑨八佾.( ) ⑩见.其二子( ) ⑪耦.而耕( ) ⑫耰.而不辍.( )【解释实词】①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②使子路问津.焉: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④往者不可谏.:⑤今之从政者殆.而:⑥不仕.无义:【通假举要】①长沮、桀溺耦而耕:②是鲁孔丘与: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植其杖而芸:【一词多义】(一)实词——见悠然见南山项伯即入见沛公吾未尝不得见也于是见公输盘汝真女子之见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其二子焉才美不外见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二)虚词——而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植其杖而芸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吾恂恂而起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词类活用】①耰而不辍:②子路从而后: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古今异义】①遇丈人古义:今义:②子见夫子乎古义:今义:【文言句式判断及翻译】①隐者也②而谁以易之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名言名句】①,来者犹可追。

②,,孰为夫子?③,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二、当仁,不让与师1、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绥之()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2、掌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毋吾以也鼓瑟希莫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循循然善诱人如有所立卓尔:当仁:子之武城:莞尔而笑:予所否者: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且知方也:以俟君子:舍瑟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4、“是”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1)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2)偃之言是也(3)问今是何世5、“之”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2)夫子之得邦家者(3)仰之弥高(4)天厌之(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亡之,命矣夫(7)子之武城6、“焉”字意义与用法:(1)割鸡焉用宰牛刀(2)赡之在前,忽焉在后(3)愿为小相焉7、固定结构:(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2)予所否者,天厌之。

8、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1)吾无隐乎尔(2)居则曰:“不吾知也。

”(3)当仁,不让于师(4)浴乎沂,风乎舞雩(5)如或知尔,则何以哉(6)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7)小人学道则易使也9.名言积累:(1)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3)莫春者,,,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为下列词语注音。

诲_____ 弘_____ 莒父_____ 柏_____ 輗____ 軏____ 彫____ 昼_____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___。

(3)更也:____________。

(4)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________。

(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____________。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

3、指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是通什么字。

(1)无欲速_______通________。

(2)如日月之食焉_______通_______。

(3)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____通_ _。

(4)诲女知之乎 _______通_______。

4、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为____________ 子夏为莒父宰为____________ (2)过而不改而____________ 人而无信而____________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而____________ 必不得已而去而____________(3)过而不改过____________ 君子之过也过____________ 孔子过之过____________(4)人而无信信____________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_______信可乐也信____________5、指出词类活用(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欲速则不达(4)足食,足兵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其何以行之哉?(3)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7、名句积累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岁寒,。

,不舍昼夜。

无欲速,无见小利。

,。

,不知其可也。

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为下列字或词语注音。

雍_____ 樊_______ 皋陶_______ 伊尹_______ 恕_______ 譬_______2、解释下列加划线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______________(2)为仁由己______________(3)请问其目______________(4)回虽不敏______________(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__(7)尧舜其犹病诸______________(8)能近取譬______________(9)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10)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______________(12)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

子曰:“知人。

”________通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 _________通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_________通__________ (4)知者利仁_________通__________4、明确词类活用现象。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举直错诸枉(3)不仁者远矣5、注意一词多义的用法。

举举直错诸枉病尧舜其犹病诸举大计亦死君之病在肌肤杀人如不能举病树前头万木春举头望明月6、请从本课中找出一古今异义现象。

7、判断句式类型并翻译。

克己复礼为仁。

问知,子曰:“知人。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8、名句积累己所不欲,。

,任重而道远。

志士仁人,,。

夫仁者,,。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给下列的字注音肱绰忿適谄恶卞2.解释下列通假现象①富而可求也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③若臧武仲之知3.解释古今异义现象①子路问成人②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③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④造次必于是4.解释下列划线实词的意义富而可求也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其然岂其然乎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颠沛必于是见危授命忿思难闻义不能徙今之成人何必然5.一词多义比义之与比尚君子尚勇乎比及三年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6.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义然后取饭疏食饮水不义而富且贵7.解释句式类型并翻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文之以礼乐以告者过也君子义以为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8.名句积累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人不厌其笑;,人不厌其取。

不义而富且贵,。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六、有教无类1.注音愠弑隅殆谄磋2.通假于吾言无所不说3.一词多义已始可与言《诗》已矣学不可以已殆思而不学则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诸闻斯行诸告诸往而知来者投诸渤海之尾4.辨析词类活用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古今异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古义: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至于他邦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6.判断句式类型并翻译回也非助我者也。

何谓也赤也惑,敢问。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必以告新令尹。

7.名句积累,不悱不发。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如切如磋,。

,思而不学则殆。

,则不复也。

贫而无谄,。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七、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1.给下列生字正音葸悌笃贰趋贰2.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贼:趋:其蔽也贼鲤趋而过庭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孔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几落贼手死就: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就有道而正焉是天下之大贼也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闻:偷:楚有善为偷者子亦有异闻乎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善为国者,仓禀虽满,不偷于农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现象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好知不好学今也则亡出则弟4.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①其蔽也贼:②事父母,能竭其力:③贤贤易色:④不贰过:⑩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⑤民斯为下矣:⑾不如丘之好学也:⑥古之学者为己:⑿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⑦勇而无礼则乱:⒀君子笃于亲:⑧鲤趋而过庭:⒁敏于事而慎于言:⑨生而知之者:5.古今异义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恭而无礼则劳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a生而知之者,上也。

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c好古、敏以求之者也d陈亢问于伯鱼日e敏于事而慎于言7.名句积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谓好学也已。

不学《诗》,。

学《礼》,。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选一选1.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曲肱(gōng) 有马十乘(shèng) 恶乎成名(wū) 自牖执其手(yǒu) B 皋陶(yáo) 臧武仲 (zāng) 木铎(yí) 一箪食(dān) C.仪封人请见(xiàn) 诲人不倦(huǐ) 能近取譬(bì) 莞尔(wǎn) D.怃然(wǔ) 绥之斯来(suí) 杀鸡为黍而食之(shí) 喟然(k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长沮耦耕接舆高山抑止景行行止 B.喟然哂笑户牖仰之弥高钻之弥艰 C.荷担舞雩弑君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D.畏葸谄媚切磋己之不欲勿施与人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莫春者,春服既成 B.举直错诸枉C.旧要不忘平生之言 D.闻斯行诸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 B.博我以文C.饭疏食饮水 D.鼓瑟希,铿尔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小人之过必文(掩饰) B.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C.可以语上也(语言) D.人能弘道(扩大,光大)6.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恕"乎②尧舜其犹病诸B.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②不如丘之好学也C.①仲尼岂贤于子乎②君子之于天下也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