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诊断临床分析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诊断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e5dcd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4.png)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诊断临床分析2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摘要】目的:探析风湿病患者的鉴别诊断工作中采取血液检验的效果。
方法:择80例疑似风湿病患者,均实施血液检查,将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度。
结果:血液检查后特异度为83.33%(4/5)、敏感度为94.67%(71/75)、准确度为93.75%(75/80)。
确诊为风湿病患者Ig A、Ig G、Ig M、CRP(C反应蛋白)、RF(类风湿因子)及ESR(血沉)分别为(3.71±0.54)mg/L、(28.22±3.64)mg/L、(3.21±0.76)mg/L、(12.71±2.14)mg/L、(126.98±16.45)IU/mL、(23.51±3.22);其他患者各项指标分别为(2.36±0.37)mg/L、(2.84±0.31)mg/L、(1.41±0.27)mg/L、(5.03±0.44)mg/L、(18.91±0.68)IU/mL、(7.26±1.85),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风湿病患者在鉴别时,血液检测具有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风湿病;血液检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血沉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在患有风湿病后,血管肌肉以及关节等部分都会出现侵犯,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健康造成影响[1]。
风湿病患者临床症状由于较为隐匿,并且发病速度缓慢,所以诊断难度较大,常出现漏诊、误诊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风湿病患者鉴别诊断时采取血液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疑似风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到2021年1月。
所有患者均采取血液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分析。
1.2方法对患者实施病理学检查与血液检查。
血液检测:患者在清晨空腹情况下抽肘周静脉血2ml,放置抗凝管内,混合抗凝剂后利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对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f9668c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f.png)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风湿疾病是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对于患有风湿疾病的患者,经常需要进行风湿检查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风湿检查报告往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如何看懂风湿检查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风湿疾病。
一、检查项目风湿检查报告通常包含多项检查项目,其中常见的有血常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关节液检查等。
在查看报告时,首先要了解每项检查项目的基本意义和参考范围,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
比如,血常规可以反映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则可以帮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疾病。
二、参考范围每项检查项目都有参考范围,用于评估患者的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在阅读风湿检查报告时,需要对比患者的具体结果与参考范围,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患者的检查结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炎症或其他风湿疾病的活动。
这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三、趋势分析风湿检查报告不仅仅是对患者当前的疾病情况进行描述,还可以通过对比历次检查结果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疾病趋势。
通过观察患者的检查指标是否逐渐增高或降低,可以了解疾病的活动程度和治疗效果。
因此,在阅读风湿检查报告时,除了关注当前结果是否正常,还要留意前后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
四、其他辅助检查除了常规风湿检查项目外,有时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疾病活动性。
比如,骨密度测试可以帮助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关节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
这些辅助检查结果也需要综合分析,以增加对患者疾病情况的全面了解。
总之,正确阅读和理解风湿检查报告对风湿疾病患者及其医生而言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各项检查项目的含义和参考范围,观察检查结果的变化趋势,以及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效果。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94ac52bceb19e8b9f6ba12.png)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目的对我国青少年罹患风湿病的情况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血液检验情况。
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所接收的青少年风湿患者进行分析,有效地比对患风湿病的青少年的血液检验情况。
结果将青少年风湿患者分为两组,除在红细胞压积方面存在差异之外,其他并无明显不同。
相较于健康对比组,青少年风湿病组在免疫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中均呈现出偏高的趋势。
结论治疗青少年风湿的有效方法主要是血液检验。
标签: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分析青少年风湿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或者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其肌肉或者骨骼出现病变,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多组织或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
常见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以及脊柱关节病等等。
风湿病在致残方面存在着极高的几率,无论是对青少年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近几年来,罹患风湿病的青少年的比重已经逐渐增加,引起了医学界对其治疗的高度重视[1]。
现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所接收的青少年风湿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所接收的青少年风湿患者共70例,所患病症主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以及白塞氏病。
为了对数据和结果进行清晰的比较,可选取年龄在9~18岁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5.5岁,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0例。
青少年风湿组的患者满足风湿病的诊断标准,并已经确诊。
与此同时,在门诊中选取70例通过体检后被认定为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健康对比组,选取年龄在10~22岁的体检者,中位年龄为16.5岁,健康男性为40例,健康女性为30例。
经过对比分析后可知,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血液分析一般会要求患者在清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检验,医护人员利用肝素抗凝对其进行空腹采血。
对血样中的红细胞中的血沉及压积需要通过温氏法进行相应的检测,而血浆粘度和患者的全血粘度需要利用北京利生BY-N6A 粘度仪来进行精密的检测,确保血液分析的准确性。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5113a57fd5360cbb1adbc0.png)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
方法78例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接受血液检验,比较结果。
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值(CP)、全血粘度低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临床价值较大,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风湿病;血液检验;价值风湿病主要侵犯骨骼、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及肌肉等,好发于滑囊、肌腱、筋膜、韧带等部位。
血液检验是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方法,通过血液检验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并指导病情监测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简单、准确等优点,对诊断本病有较大价值[1]。
现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风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健康体检7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检验结果,总结血液检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风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中女34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6.57±10.26)岁;男4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7.42±11.15)岁;病程0.5~3.6年,平均病程(2.05±0.69)年。
其中干燥综合征8例,白塞氏病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骨关节炎19例。
对照组中女35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6.50±10.31)岁;男43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7.59±11.05)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血液检验,比较结果。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观察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ffa0278011ca300a6c390dd.png)
【 中图分 类号 】 R4 4 6 . 1 1
风湿病一般是 由于患者免疫力所导致 的, 使 患者 的肌肉 以及骨骼 出
现疾病 , 风湿病能够导致很 多症 状 , 例如脊柱关节病 、 皮肌炎、 红斑狼疮 、 血管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 患者只要患有上述疾病 , 非常容易致残 , 因此 , 风湿病对 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存在非常 大的威胁性m 。本文选取 4 O 例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将4 O 例 患者作为观察组 , 在
者中男 2 1 例, 女 1 9例 , 对 照 组 患 者 中男 2 3例 , 女 1 7例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等基 本情 况比较 没有显 著差异( P > O . 0 5 ) , 存
在 可 比性 。
掌握 患者血液检验 的每项指标 , 找到风湿病患者 的病因 , 帮助患者尽 早
损伤有 关 , 对患者 的结缔组织影 响最大 , 风湿病 的特点主要 为患者 的关 节会经 常发病 , 一个关 节好 了, 另一个 关节又会 发生疼痛 , 所以, 很多 患
者很难忍受 , 患者的 日常生活 自理能力非常 困难[ 3 1 。风湿病发作 , 患者 的 身上会 发生红疹情 况 , 但是不会受 到人们 的关 注 , 因为这类 红疹不痒 不
工程 , 2 0 1 1 , 3 1 ( 2 1 ) : 5 6 9 — 5 7 1 . . f 2 1 徐亮, 王元 , 陈顺 乐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 少患者 巨核祖 细胞分化 障碍
Ⅱ 】 .上海 医学 , 2 0 1 2 , 2 7 ( 1 0 ) : 7 3 9 —7 4 2 .
选取 4 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观察组 和对 照组 患者的血液检验结 果, 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
血液检验结果在风湿病患者的分析
![血液检验结果在风湿病患者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66f90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3.png)
血液检验结果在风湿病患者的分析【摘要】目的:讨论血液检验结果对于风湿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接受血液检验的50名风湿病病人分到研究组,同时将50名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分到对照组。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液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HCT、ESR、血浆黏度值、CRP、IgG、IgA、IgM、RF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指标能够作为诊治风湿病病人的参考依据,并还可掌握患病的原因。
【关键词】风湿病;血液检验;血液指标风湿病会对骨骼、血管和软组织等造成严重的损伤。
该疾病的特点在于发病慢、病程长,而且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很有可能致残,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目前,主要是利用血液检查的方式掌握风湿病的严重程度。
该检验法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精准。
而为能够充分掌握风湿病病人的血液指标,从而为制定风湿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文分别对50名接受了血液检验的风湿病病人和接受了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的血液指标进行了对比。
具体报告如下。
一研究和方法(一)资料和方法将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接受血液检验的50名风湿病病人分到研究组,同时将50名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分到对照组。
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有26名和24名,年龄在32岁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8±5.68)岁;研究组男女病人分别有27名和23名,年龄在33岁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7±4.76)岁。
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均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
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和心肝肺功能异常的病人。
研究组和对照组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性。
(二)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病人均在早晨空腹的状态下接受静脉血采集,通过肝素予以抗凝处理。
【1】通过温氏法检查病人的血液指标,并对结果进行评估。
(三)观察指标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液指标。
风湿病的化验单
![风湿病的化验单](https://img.taocdn.com/s3/m/8e5e4987e53a580216fcfe4f.png)
怎样看有关风湿病的化验单(1)血沉:血沉是一种测试严整状况的最常用化验项目。
成年男性的正常值为0-10mm/h,女性为0-16mm/h。
随年龄增加而增快,每年大约快0.15 mm/h,因此老年人的血沉要较年轻人高一些。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血沉增快是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炎症的指标。
人们分析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在血沉增快病例中,感染患者占43%,结缔组织病占22%,恶性肿瘤占15%。
对于风湿病来讲,血沉增快常意味着疾病处于活动进展期。
(2)C反应蛋白:凡伴有组织破坏的疾病,在其急性期时均可在血液中出现一种特殊蛋白质,因能与肺炎链球菌体的C多糖体起沉淀反应,故称C反应蛋白。
正常人血清中也有微量C反应蛋白,一般少于10mg/L。
C反应蛋白对某些风湿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参考价值。
(3)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L。
白细胞分类的正常百分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有些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出现白细胞明显减少,有些如成人Still病(以往称为亚急性变应性败血症)则白细胞计数增多。
另外,所谓左移指的是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某些风湿病有轻度核左移现象。
一般说来,白细胞计数增加意味着存在炎症,中性粒细胞增多,意味着可能存在细菌性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意味着存在病毒感染。
(4)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即抗“O”试验是证明近期有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一项化验指标,目前主要用来辅助诊断风湿热和判定风湿热是否活动,该项化验是一种非特异性诊断试验,可引起升高的疾病很多,除风湿热外,凡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疾患,如扁桃体炎、咽喉炎、猩红热等均可引起“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
此外,肝炎、结核、恶性肿瘤也会使这一指标升高。
现时有些医务人员将“抗O”与所有的风湿病都联系在一起,凡有关节酸痛者一律查验“抗O”,一旦发现升高,便认为存在风湿活动,这是‘不确切的。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89a8170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b.png)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风湿病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而对于风湿病的诊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检查报告。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风湿检查报告的内容和指标众多,非常难以理解。
因此,本文将针对风湿检查报告的内容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检查报告所表达的含义。
一、血常规血常规是一种最常见的风湿检查方法。
血常规指标有很多,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等。
其中,白细胞计数是指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各种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侵袭。
而风湿病的患者,在炎症活跃期往往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情况。
因此,如果你的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说明你正在经历一次风湿病的炎症活跃期。
此外,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指标可以反映体内的贫血情况。
如果你的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浓度偏低,说明你可能出现了贫血症状。
在风湿病患者身上,贫血往往是因为慢性炎症状态导致铁元素代谢障碍所引起的。
最后,血小板计数是指人体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片段,可以帮助血液凝固。
在风湿病患者身上,血小板计数可能会升高,这是因为风湿病会导致血管壁炎症,从而使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
二、RF和CCP抗体RF和CCP抗体是常见的风湿检查指标。
RF是风湿因子的缩写,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可以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发生反应,导致关节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而CCP抗体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你的RF或CCP抗体浓度高,说明你可能正在经历风湿病的发作期。
在诊断上,RF与CCP抗体并不能完全确定风湿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指标进行诊断。
三、关节X线检查关节X线检查是确定风湿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关节X线片上,医生可以观察到骨骼的形态和关节的破坏情况。
如果你的风湿病已经出现了晚期症状,关节X线片上可能会显示出明显的关节破坏、滑膜增生、关节周围骨质疏松等症状。
血液检验结果在风湿病患者的分析
![血液检验结果在风湿病患者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fe3ab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a.png)
血液检验结果在风湿病患者的分析摘要:目的观察风湿病患者应用血液检验的效果。
方法将80例风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将8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都进行血液检验,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
结果对比两组的免疫球蛋白G、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沉和血液黏稠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风湿病患者实施血液检验,可以及早确诊,从而实施相关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检验;风湿病;临床意义风湿病在临床中是常见疾病,它可侵犯患者身体的关节、肌肉、骨骼、血管及相关结缔组织,这种病时间较长,大部分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
由于风湿病症状不明显,发展缓慢,难以诊断和治疗。
目前,血液检测主要用于风湿病的临床诊断。
本文主要研究风湿病患者验血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0例风湿病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选择8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4月。
研究组,年龄范围30-68岁,平均年龄(49.76±6.15)岁,男性49例,女性31例,平均病程(2.18±0.72)年;18例为白塞病、12例为干燥综合征,33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为骨关节炎。
对照组健康人员,年龄范围31-67岁,平均年龄(50.06±6.47)岁,男性52例,女性28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验血。
在测试前12小时,医生通知患者需要禁食,并在第二天早上从两组患者中采集静脉血。
检测血红细胞压积、免疫球蛋白G、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液粘度,并分析检测结果。
比较两组参与者的血液指标,观察两组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并诊断出疾病。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人员血液各项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沉、血液黏稠度。
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
![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31bcff9a300a6c30d229f5c.png)
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探讨目的:分析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从2018年6月~2019年4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风湿病患者72例,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与b组,其中36例进行血液检验为a组,36例进行常规体检为b组,对比a组与b组的血液指标。
结果:检验之后,a组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血细胞比容、C反应蛋白、血液黏稠度、血沉、免疫球蛋白分别是27.20±13.25G (mg/L)、3.82±0.46M(mg/L)、37.35±0.91(%)、11.31±2.77 (mg/L)、2.75±0.45、23.48±0.86(mm/h)、3.75±0.56(mg/L),b组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血细胞比容、C反应蛋白、血液黏稠度、血沉、免疫球蛋白分别是2.42±4.88G(mg/L)、3.51±0.39M(mg/L)、7.56±2.39(%)、5.01±0.76(mg/L)、1.75±0.41、7.33±6.12(mm/h)、2.75±0.45(mg/L),前者高出后者很多,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结论: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讲进行血液检验十分重要,其不但同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关,还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莫大联系。
基于此,医护人员需给予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高度重视,通过有效手段,将其内含的实效性发挥出最大化,以期风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到新高度。
标签:血液检验;风湿病;临床意义风湿为临床常见病,会损害患者的骨骼与关节等,且病程较长,为免疫疾病,有遗传特点,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因为风湿病较隐蔽,临床诊断与治疗难度较大,当前诊断风湿病的方式是进行血液检验。
此文选择从2018年6月~2019年4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风湿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具体如下。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分析论文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34108b02d276a200292e14.png)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风湿病的血液检验情况。
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所收治的青少年风湿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对比除红细胞压积没有明显差异,免疫学各项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比组相比均较高。
结论血液检验是及时确诊及时治疗青少年风湿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风湿病;血液检验;血液流变学风湿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自身所产生的免疫异常反应导致肌骨骼、肌肉、多组织以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总称,其中脊柱关节病、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皮肌炎等均属于该病的范畴[1]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而近年来风湿病患者中青少年人数比例越来越重,因此,及时确诊及时治疗是确保青少年风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重要方法,现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所收治的青少年风湿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至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所收治的风湿病患者中青少年风湿病患者共60例(青少年风湿组),患者病症主要为:干燥综合征、结节性红斑合并的恶性血液病、风湿性关节炎、白塞氏病、骨关节炎,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均在7-18岁,平均年龄为14.5岁,均根据风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
与此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中60例体检者(健康对比组),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均在8-20岁,平均年龄为15.5岁。
两组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症状患者的双肘、手掌指关节以及膝关节出现对称性肿痛,活动受到限制,双手典型ra畸形,晨僵的情况,患者均使用了多年了的消炎止痛药。
1.3 检验方法在清晨对青少年风湿组和健康对比组进行空腹采血,用肝素抗凝。
采取温氏法对红细胞的血沉和压积进行检测。
运用北京利生by-n6a粘度仪对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进行检测。
2 结果青少年风湿组与健康对比组各项数据比较:青少年风湿组的患者免疫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比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1,见表1。
风湿病患者血液ANA和ENA检验结果分析
![风湿病患者血液ANA和ENA检验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855a1aaa00b52acec7ca2d.png)
风湿病患者血液ANA和ENA检验结果分析目的:探讨风湿病患者血液ANA和ENA检验结果分析。
方法: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风湿病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应在院中选取100例健康的人员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进行血液检测。
结果:在血液中含有抗ANA抗体并且经过检测为阳性患者43例,阳性率为45.3%。
血液中具有抗ENA抗体并且经过检测为阳性患者57例,阳性率为54.7%。
经过以上实验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其数据显示(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在与对照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时,血液中抗ANA抗体被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数据分别为53.4%与97.6%。
而血液中抗ENA抗体的检测中敏感性与特异性则分别是70.2%与98.6%。
(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风湿病患者的血液中ANA与ENA的抗体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但是敏感性较弱,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大力加强敏感性的探讨与研究。
标签:风湿病;血液;ANA;ENA;检验风湿病是一种作用在关节、骨骼、肌肉、血管等具有一定关联性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上的疾病,大多数是自身免疫疾病。
发病较为隐蔽且漫长,具有显著的遗传性。
进行血液检查时可检查出自身的多种抗体,可能与不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亚型有关;同时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具有较为明显的缓解作用。
风湿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1]。
在抗核体中提取性核抗原所得的数据对风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3]。
本文阐述了血液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与抗可溶性抗原(extractable nucler antigen,ENA)的检测报告结果分析,现具体报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风湿病患者100例,经过我院化验、诊断后,证实该100例患者均符合国际诊断分类标准。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ba10a64028915f804dc2e0.png)
基础研究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谭伊曼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湘潭市 411104【摘 要】目的:分析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60例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时间段于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液检验,对比其检验结果。
结果:对比两组受试者的检验结果,试验组的血浆粘度、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纤维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风湿病患者的血浆粘度、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均偏高,对这些指标进行检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分析风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会导致患者的肌肉、关节、骨骼等受累,以关节酸痛为主要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会造成极大影响[1]。
风湿病的临床诊断存在较大难度,及时诊断、尽快治疗,是确保临床疗效的前提要件。
血液检验是一项辅助检查项目,可为风湿病的诊断提供非常非常有参考意义的临床数据。
基于此,本研究筛选出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60例风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见如下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出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60例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证实,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17~64岁,中位值(41.5±8.3)岁;病程2~16年,中位值(7.5±3.2)年;疾病类型中,风湿性关节炎28例,干燥综合征21例,骨关节炎20例,白塞氏病12例,结节性红斑合并的恶性血液病3例。
另选择同时间段于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17~64岁,中位值(41.2±8.4)岁。
风湿免疫科血液检查指标
![风湿免疫科血液检查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63e95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4.png)
风湿免疫科血液检查指标
1. 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沉积型C3补体。
这些
指标可以反映出炎症的程度,对于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和疾病活动
的监测非常重要。
2. 自身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抗核抗体(ANA)等。
这些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
断患者是否患有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
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是否存
在贫血、白细胞增多等情况。
4. 血沉,也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是一种非特异性指标,但在风湿免疫科的检查中常常使用。
血沉可以反映出血液中红细胞
的沉降速度,通常在炎症状态下会升高。
5. 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等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可
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对于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风湿免疫科血液检查指标涉及到炎症指标、自身抗体、血常规、血沉和免疫球蛋白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疾病活动的监测。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研究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72c2efbd64783e08122b93.png)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研究【摘要】我国很多青少年都患有风湿疾病,这对家长也造成了很多困扰。
导致青少年患有风湿疾病的原因众多,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我国卫生医疗可养机构需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找寻青少年风湿病预防的有效措施。
在青少年风湿病患者临床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进行血液检验,便于卫生医疗工作人员对强少年患者的病情有所掌握,有针对性的进行卫生医疗工作开展。
本文就是对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卫生医疗工作人员有所启示,促进青少年风湿病卫生医疗水平提升。
【关键词】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研究引言:青少年风湿病患者会感觉到骨关节和肌肉非常疼痛,甚至很多时候不敢走路,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生力军,必须要严格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除了需要滴风湿疾病预防知识进行宣传之外,我国卫生医疗科研机构还需要加强青少年风湿疾病治疗研究,帮助青少年风湿疾病患者快速恢复到健康状态。
所以对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可以为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风湿疾病介绍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
延续下来,至今在风湿病分类上,广义的已有100多种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
狭义上应该仅限于内科与免疫相关范畴的几十种疾病。
其中有些病还是跨学科的,如痛风,骨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等。
二、发病原因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
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
风湿三项结果解读
![风湿三项结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b958e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7.png)
风湿三项结果解读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以关节、骨骼、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为主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常涉及免疫功能紊乱。
风湿三项检查,即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测定,在风湿性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下是对这三项指标结果的解读及其临床意义。
1. 类风湿因子(RF)结果解读:▪阴性:RF浓度在正常范围内,通常认为不支持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阳性:RF升高可能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但RF的特异性不高,也可见于健康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中。
临床意义:RF的阳性结果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是在高滴度或多次检测均为阳性的情况下。
然而,RF的阳性并不等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2. C-反应蛋白(CRP)结果解读:▪正常:CRP浓度在参考范围内,通常表示体内无明显炎症反应。
▪升高:CRP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可能与风湿性疾病的活动期、感染、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意义: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
在风湿性疾病中,CRP的升高常作为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指标,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此外,CRP的监测对于及时发现感染等并发症也具有重要意义。
3.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结果解读:▪阴性:ASO浓度在正常范围内,通常表示近期未感染A组溶血性链球菌。
▪阳性:ASO升高可能提示近期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的发病有关。
临床意义:ASO的阳性结果对于风湿热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需注意ASO的升高可能出现在感染后的数周至数月内,且可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应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程综合分析。
此外,ASO的阳性并不等同于风湿热的诊断,还需排除其他链球菌感染性疾病。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521431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6.png)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当我们感到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或者出现其他可能与风湿相关的症状时,医生往往会建议我们进行风湿检查。
拿到那份充满各种指标和数据的检查报告,很多人都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何处看起。
别担心,接下来就让我为您详细解读一下风湿检查报告。
首先,我们要了解风湿检查通常包含哪些项目。
常见的有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 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常规、自身抗体检查(如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等)以及关节影像学检查(如X 光、CT、磁共振成像(MRI)等)。
风湿因子(RF)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项指标。
一般来说,RF 阳性可能提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但也不是绝对的。
在其他一些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甚至某些感染性疾病、肿瘤等情况下,RF 也可能会升高。
而且,有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 RF 是阴性的。
所以,不能单纯依靠 RF 这一项指标来确诊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如果抗 CCP 抗体阳性,特别是数值较高时,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但和 RF 一样,也不能仅凭这一项就确诊。
红细胞沉降率(ESR)和 C 反应蛋白(CRP)主要反映身体的炎症情况。
它们的值升高,通常意味着体内存在炎症,但不能明确具体是哪种疾病导致的炎症。
比如,在感染、创伤、风湿性疾病等情况下,ESR 和 CRP 都可能升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有链球菌感染。
如果 ASO 升高,提示可能近期有链球菌感染,这与风湿热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也能提供一些线索。
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等情况。
自身抗体检查中的抗核抗体等项目,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研究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511b98f7ec4afe05a1df6f.png)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研究目的探析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比较之间存在的差异。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青少年风湿病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
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与患者对比的对照组。
分别采用血液检验的基础设备,给健康者和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比对分析两组血压检验结果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
结果本次实验研究选取的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中红细胞压积情况并未发现明显异常,与健康者相比较并无差异,P >0.05;但是,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青少年风湿病患者血液各项指标存在一些异常现象,临床清楚掌握患者疾病病症,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blood test results of adolescents with rheumatism is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thods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3,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rheumatism trea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eenag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test. At the same time selected 50 cases of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a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Blood test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o the basis of the equipment, to the health and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ra blood tests,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spection results.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lection of youth product red blood cells in the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found no abnormal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P > 0.05; But the content of fibrinogen in blood, immune globulin conten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healthy group, P<0.05). ConclusionThrough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blood indicators there are some anomalies, disease symptoms,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learly grasp to adopt targeted therapy.Key words:Teenagers; Rheumatism patients; Blood tests; Results contrast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这些设备和技术,导致年轻人每天的工作状态基本是久坐不动。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探析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82080028ea81c758f578d9.png)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探析目的:探讨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2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组和3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验,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
结果:研究组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WBC)计数、IgA、IgG、IgM均较对照组高,血红蛋白(Hb)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SR、CRP、SF、WBC计数、IgA、IgG、IgM 均可作为我国临床诊断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有利于我国临床提高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断准确率。
标签: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验指标;应用价值风湿免疫性疾病为我国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1],儿童较为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过敏性紫癜、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
相关临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逐渐趋于小龄化[2]。
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的首发症状不具有典型性,较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对患儿预后造成影响。
因此正确认识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验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3]。
基于上述现状,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对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接受健康体检的32例健康儿童和同期收治的32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设为研究组。
研究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16岁,平均(8.2±1.1)岁;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3例,皮肌炎患儿13例,川崎病患儿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 0 0年 1 下 第 2卷 第 3 0月 O期
Oco e 2 0 th r 01 n l f i aTr d t n l hi s d cn n o mai n o r a n a i o a ne eMe ii e I fr t o Ch i C o
节 炎 、 统 性 红 斑狼 疮 、 柱 关 节 病 、 管 炎 、 发 性 肌 炎 和 系 脊 血 多 ( ) 炎、 或 皮肌 硬皮 病 等 。 致 残 率 很 高 , 严 重 的威 胁 着 人 们 其 较 的 身 体 健康 。 湿 病 的血 液 系 统 改 变 十分 常 见 , 些 疾 病 以 风 有 血 液学 异常 为 首 发 表 现 ,有 些 疾 病则 与血 液 学 异 常 同时 或 先 后 发 生 。 为 了 观察 风 湿 病 病 人 血 液 流 变 学 特 点 , 对 3 现 2
例风湿病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 ,现报告如
下。
1 临床 资 料
11 一 般 资料 .
少 的主要 原 因包 括 自身抗体 抑制骨髓 造血 、细胞 因子 如
T F相 关 的凋 亡 诱 导 配体 加 速 中性 粒 细胞 的凋 亡 、脾 肿 大 N 如 Fh 综 合 征 、 期 使 用 免疫 抑 制 剂 等 。 自身 免 疫 性 疾病 ey 长
项目
风湿病病人组
健康对照组
P
等。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增多和数量不等 的有核红 细胞 , 网织 红 细 胞 增 多 , 结 合珠 蛋 白水 平 降 低 。 门细 胞 正 血
患 者 呈 粒 系增 生不 良或 成 熟 障 碍 。约 5 %的 S E患 者 可有 0 L 白细 胞 减 少 ,与外 周 血 中性 粒 细胞 或 淋 巴细 胞遭 到破 坏 及 骨 髓 造 血 功 能受 到 抑 制 有 关 。 外 白细 胞 的 吞 噬作 用 、 理 另 调 作 用 、 化 性 、 走 性 、 化 功 能 也有 异 常 。 湿病 白细 胞 减 趋 游 氧 风
含 量 明显 高 于正 常对 照 组 (< .1 总之 在 临 床 上 了解 风 湿 P0 ) O 。
料情况对 比无显著性差异 , 具有可 比性f> .5。 PO ) 0
1 . 临床 标 准 2 本 组 所有 患者 均 有 双 手 掌指 关 节 、 肘 、 关 对 称 性 双 膝 } 肿 痛 及 活 动 受 限 , 僵 , 手 典 型 R 畸 形 , 别 用 消 炎 止 晨 双 A 分 痛 药 (S I S多 年 , 断 服 用 强 的 松 , 别 有 服 用 金 制 剂 N AD ) 间 个
2 1 4. 7 - 8 f0 5 5 5 2
风 湿 病病 人 与健 康 对 照 组 比较 , 了 红细 胞 压 积 外 , 除 血
液 流 变 学 指 标 和 免 疫 血 的 各 项 指 标 差 异 均 有 显 著 性 f< . PO
表 13 例 风湿 病 病 人 与 健康 对 照 组 比较 x -) :2 s 4
青 少年 风 湿病 患者 的血 液 检 验 结 果 分 析
何 忠发 罗 雪林 韦炜 ( 宾 市 人 民医 院检 验 科 , 西 来 广 黄 玉庭 来 宾 ,4 10 560 )
【 摘要 】 目的 : 探讨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情况。方法 : 回顾性分析 3 例风湿病病人的血液检验结果 , 2 并与 3 例 2 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 : 除了红细胞压积外 , 血液流变学指标 和免疫球蛋 白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 .1。结 P0 ) 0
2 结 果
『 徐亮 , 2 1 王冗 , 陈顺乐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巨核祖 等. 细胞分化障碍lI J上海医学,0 4 2 (0:3 — 4 . _ 2 0 , 71)7 9 7 2 [] 明 , aiY 林 孝 义 , . 3蒋 D v u, d 等 中华 风 湿 病 学 [ . 京 : 夏 出版 社 . M] 北 华
论: 在临床上了解风 湿性病人的血液检验 的各项指标 , 对风湿病人 的早期治疗及 寻找病 因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 关键词 】 青少年 ; 风湿病 ; 血液检验
风湿病是一组 由 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累及骨骼 、 肌肉 、 软组 织 及 多 系统 全 身 性 疾 病 的 总称 ,主 要 包 括类 风 湿 性 关
史。
性病人的血液检验 的各项指标 ,对风湿病人 的早期治疗及 寻找病因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邓志祥 , 1 ] 虞积 仁.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造血干细胞异 常[. 内 J 中华 J
科 杂志 ,9 7 3 ()3 2 19 ,65:5 .
1 检 验 方 法 . 3 患者 和对 照 组 为 清晨 空 腹 采 取 静 脉血 , 肝 素抗 凝 。 用 红 细胞 压 积 和 血 沉 测 定采 用 温 氏法 。 血 粘 度 、 浆 粘 度 测定 全 血 采用 北 京 利 生 L Y N A粘 度 仪 检 测 。经 统 计 学处 理 , B—6 采用 S S 件进 行 t 验 。 P S软 检
0 )具体情况见表 1 1, 。
3 讨 论
风 湿病 指 一 类 以 自身 免疫 为 发 病 机 制 的 慢性 系统 性 疾 病 , 体 各 个 组 织 脏器 部 可 以累 及 , 中累 及血 液 系统 非 常 机 其 常见 , 表现 为血 细 胞 和 f ) 或 出凝 血 功 能 的异 常 , 京 协 和 医 北 院 陈 嘉林 等 人 总 结 6 5 伞 血 减 少 患 者 ,风 湿 性 疾 病 导 致 7例 的 占 5 。 在具 体 的血 液 检验 影 响 中 , 2例 自身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在 风 湿 性 疾 病 中最 多继 发 于 S E, 次 为 R 此 外 还 L 其 A, 可 见 于硬 皮 病 、 发 性 肌 炎 、 动 脉 炎 、 清病 、 燥 综 合 征 多 多 血 干
常或轻度 升高 , 可减少 。 偶 血小板正常 。 骨髓像 : 红系造血明 显活跃 , 偶见轻度 巨幼样变 。血清胆红素升高 , 以非结合胆 红素 为 主 。 湿性 疾 病 中 自细 胞 减少 很 常见 , 发 生 率 仅次 风 其 于贫血 ,主要是粒细胞及淋 巴细胞减少 ,部分粒 细胞有空 泡 、 毒 颗粒 及 核 固缩 等退 行 性变 。 骨髓 象 一 般 正 常 , 型 中 典
选择我院 20 0 2年 2月 到 2 0 0 9年 l 收 治 风 湿 病 3 2月 2
例, 包括类 风湿性关节 炎 、 干燥综合 征 、 骨关节炎 、 白塞 氏 病、 结节性红斑合并 的恶性血液病 , 其中男性病人 1 例 , g 女
性病人 1 4例 , 龄 l— O岁 , 均 年 龄 1. , 风 湿 病 年 22 平 55岁 类
的诊 断 依 据 美 国 风 湿病 协 会 18 97年 制 定 标 准 。 组 一般 资 两
中血 小板减少 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 尼其在 S E和 A L L P 综 合 征 。 们 观察 发 现 , 湿病 人 与 正常 财照 组 的 红 细胞 压 我 风 积无显著性差异f . ) P 0 。而纤 维蛋 白原 含 量 、 疫球 蛋 白 >0 5 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