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pptx

合集下载

111111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pptx

111111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pptx

❖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低 发展中国家/地区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期寿 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 发展水平
2、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 (1)影响因素: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
史文化等 • (2)表现: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
趋势。
其发展阶段有: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 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产方式——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产业转移
生活方式——由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
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
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
此形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匹兹堡的位置特点: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 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地的西北部,地 理位置优越,附近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连。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
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
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附近丰富的煤炭 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 挥。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 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 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 的钢铁工业中心。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
产业 构成
区域内部的 经济差异
交通 线路
区域对外 开放程度
劳动力 分布
以传统农业为主 体的发展阶段 农业为主 工业少
比较小,缺 乏中心城市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 作者:
———————————————————————————————— 日期: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课标解读
1.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类型、发展总趋势。
(2)先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国家或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最后再由教师引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教学流程设计
→ → →

← ← ← ←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类型、发展总趋势。
2.理解并掌握区域发展中各阶段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3.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难点)
2.工业化阶段。(重点)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重难点)
(见学生用书第7页)
衡量区域发展的指标与发展趋势
1.衡量指标
2.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1.沙特经济和计划部的一项经济战略计划显示,到2024年沙特的人均年收入将从目前的1.5万美元增长到2.66万美元。这种高收入的区域就是发达地区吗?
项目
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少
续表
项目
特点
工业化发展
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内部差异
比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
现代化交通线路

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答案:(1)粗放型
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采
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 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 (2)相对封闭 (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污染、土地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任答三条即可)
知识点二
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关系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的发展阶段 人均国 内生产 总值 很少
高效益 工业化阶段 的综合发 展阶段 达到较 高的水平
材料一 1990~2005 年 E 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材料二
2008 年 E 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
材料三
2008 年 E 市三次产业构成。
(1) 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 素是 ________ 。 2008 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________________。 (2)E 市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____阶段, 在 该 阶 段 , 劳 动 力 向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大规模转移。
答案:(1)原料
煤炭开采业 服务业
(2)工业化 制造业
(3)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 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 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 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 放程度逐步提高。 (4)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区域内部的 发展差异 逐渐 缩小, 空间结构 区域的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 度增强 发展状态 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发展特点(图示)
1.不同区域开发方式的特点及后果
开发 方式 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 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特点 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 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少的 为代价, 谋求地方经济在短 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区域 时期内的高速增长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阶段课件[可修改版ppt]

区域发展阶段课件[可修改版ppt]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 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 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
三次产业产值:在第一节已经学过。
按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可分为: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 判断: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
恶 性 循 环
资源浪费 生态破坏 环境恶化


域 开

经济效益
水 发 水 社会效益
平方 式

生态效益
可 持 续 发 展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3、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思考:为什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不 是表现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 展趋势?
(2)、区域发展水平与对外联系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对外经济联系发展水平 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强度不大, 较低地区 其社会经济通常是相对封闭的
发展水 平较高 地区
将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 球一体化的背景上综合考虑,十分 关注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科技的进 展,区域是相对开放的,与外界保 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
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生活质量指标,人文 发展指数终将代替传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中国已经跟上这一趋势,在短短的几年中, 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及原则、措施,而 且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上出现了诸多可持 续发展目标。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 低,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 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 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要 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 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 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 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 体趋势。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ppt6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ppt6

城市化 资源不断消耗
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
知识点导航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 /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案例三: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东北部由于 受资源、运输和环境严重污染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工业地位降低,钢铁产量锐 减(美国全国的钢铁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亿多吨, 1989年已减少到8839万吨),而美国的南方和西部 沿海出现了诸如“硅谷”、休斯敦等新的工业中心, 致使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增长速度衰退。
区域发展阶段 / / 工业化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讨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 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 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 化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工业化阶段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讨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 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工业化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 / 工业化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案例二: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匹兹堡、伯利恒 等中心逐渐向东、向西扩展,出现了芝加哥、底特律、 克利夫兰、布法罗等许多工业中心,区域不断扩展; 同时,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了,出现了多种机械加 工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工业部门。生产的发 展,不仅本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被大量开采使用,还从 区域外部输入(包括从国外进出境口)大量资源,以 满足生产增长的需求。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大 量排放出来。因此,区域内的环境(包括五大湖水) 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地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知识点导航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ppt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ppt
区域发展 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 农业发展 阶 段 工业发展 阶 段 高效益综 合发展
衰落阶段 第一产 业为主 第二产业 迅速上升 第三产 业为主 小,缺乏大 型中心城市 不断增大
空间结构 区域核心 网络系统 外围空间
稀疏 不断完善
大片的 农业地域
区域特征 区域发展
低水平 均衡 不平衡 发展 高水平 均衡
扬州
1311.00 15.735.2台州源自1722.8914.5
39.4
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台企、日企、韩企为转嫁劳动力成本,将处于产业 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驻长三角地区,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 力的目的,十多年过去后,本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 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不复存在,这种情形之下,大批外企业纷纷外 迁,转而向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进军,由此国内很多“学者”指出了 “珠三角因华为、中兴等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确立而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转型,与之 相 比长三角的神话已成昨日黄花”的论调。 该醒醒了!不要沉浸在已成“昨日黄花”的迷梦里了,看看人家珠三角的产 业转型、环渤海科技密集型的高起点,粪粪们有什么好成天显摆的,三十年前一 穷二白的日子没过过吗?口袋里才有俩钱就犯迷糊了,找不着东西南北了,真 是幼稚啊!

eg: “上海的未来”
4、可持续发展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活动 :阅读P12材料“美国东北部的未来”
城市 名称
生产总值 亿元 %
第三产业 增加值占 GDP比重 % 51.9 48.4 40.1 37.0 34.6 35.1
镇江 泰州 杭州 宁波 嘉兴 湖州 绍兴 舟山
1213.00 1202.20 4103.89 3433.08 1585.18 895.94 1971.00 407.00

区域发展阶段PPT课件

区域发展阶段PPT课件
衰退。实质上是产业的衰退和结构老化问题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来的发展优势基本丧失,其人 地关系日趋紧张。
3、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资源紧缺、用地紧张、环境趋 于恶化等限制性因素以及设备老化急需技术改造和市场竞争能 力面临挑战的问题。
借助浦东新区开发这一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 并紧紧依靠科技,努力探寻本区域新的增长点,才能为上海注 入新的活力
3、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
生产方式——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生活方式——由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2021/7/23
8
2021/7/23
9
二、工业化阶段 (阅读P9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工业化时期的特点)
区域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 发展的趋势,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大规模转移。
人均国民收入: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占有量,
反映国民收入总量与人口数量的对比关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是衡量一国的经济
实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均国民收入是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
重要2标021志/7/。23 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
2
世行公布2004年GDP排名
1、美国 (116675亿美元)
2、日本 (46234亿美元)
3、德国 (27144亿美元)
4、英国 (21409亿美元)
5、法国 (20026亿美元)
6、意大利 (16723亿美元)
7、中国 (16493亿美元)
8、西班牙 (9914亿美元)
9、加拿大 (9798亿美元)
区域空间结构:出现一系列大规模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发 展速度快同时带动区域的发展,交通运输建设 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区域发展阶段PPT12

区域发展阶段PPT12

3.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 移,由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4.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发展过程中, 找出其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发展具 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能带动区域经济 的发展。
二、工业化阶段 1.区域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2.区域空间结构:
出现大型中心城市,城乡差异明显,交通得到改
(成长阶段)
克服不协调因素
衰落阶找段到新的增长点
高找效到益发的展发经 展阶段
济突破口
区域发展一定会经历平衡—不平衡— 平衡的过程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世界人文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 文发展指数为0.956,瑞典和澳大利亚分别居世界 第二位和第三位。同往年一样,工业化国家仍然 排在前20位。而非洲国家排名普遍靠后。中国的 人文发展指数为0.745,比上年的0.721提高 0.024个百分点。
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加强交通、水利、通信、电
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和 生态环境。结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改造 城市燃料结构,控制大气污染。加强农业,发展特色 产业,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培育旅 游业,构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体系。
广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能耗、 物耗,减少污染源。
2.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优势几乎丧失殆尽; 人地关系处于严重的不协调
环境污染严重
20世纪80年代以前, 上海是个人住房欠帐 最多的城市,180多万 户有90多万户住房困难, 人均住房面积在4平方 米以下的有21.6万户, 至90年代初,上海市区 的人均住房面积为6.6 平方米.
上海的弄堂
拥挤的交通
5.我国西部环境脆弱,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 价发展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代化的_交__通__运_输__网_络__和__信_息__商_务__网_络___逐步形成。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 从空间结构来看,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_逐_渐__缩_小,
区域的_开__放__程_度__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案例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
工业化阶段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 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 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 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 织等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 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而 且还从外地输入了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 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 湖的生态也遭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 张。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_第__三_产_业__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 始由__农_业__向__制_造__业_和__服_务_业____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 一系列规模较大的____中_心__城_市__和_工。业此基地时, 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_____不__平增衡长态 势。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_____区 域高的于 平均发展速度,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 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______交建通设运输显 著加快,区域_______对_外逐开步放提程度高。整个区 域处于______的不加平 速发展状态。
• 1 .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地理
位置特点。
• 2 .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
到 19 世纪3 .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
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 什么样的变化?
• 4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
退的原因。
• • 2 .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
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 变化?
• 3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
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 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 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浦东新 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 活力。但是,在新时期,上海市仍面临 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进一步对 外开放等突出问题。

总结阶段三发展特点
•工_业__化_、__城_市__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
__资__金_密__集_型__和__技_术__密_集__型___全面升级。
• _第_二__、_三__产__业_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____第__三__产的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 _第__二_产__业_,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 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 其是_高_科__技_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
• 人均国内人均生产总值 高
• 人均国民收入

•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发达地区 发展中地区
区域发展阶段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工业化阶段 •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
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 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19 世纪中叶,随着美 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 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 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 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 心。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03:45:2303:45:2303:452/10/2021 3:45:23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1.2.1003:45:2303:45Feb-2110-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03:45:2303:45:2303:45Wednesday, February 10,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1.2.1021.2.1003:45:2303:45:23February 10, 2021
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 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 工业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堡的钢铁 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 70 %一 80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 新兴的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 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 战。
• 1 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
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往 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 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根据案例1 总结阶段一发展特点
•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__相__当_低_,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也很少,__传_统__农_业_占有较大的比重, _____工_业处于起步阶段, _以_资_源__型化_工__业_和_劳__动_密_集__型_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拥有雄 厚实力的大型__中_心__城_市__,现代化交通线路 数量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 低,对外贸易规模_甚__小_,表现出典型的 自_给_自__足_特__征。大多数劳动力从事_农__业_生__产_活_动, 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__均_衡___状态。
• 就上述议题开展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
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 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1.2.1021.2.10Wednesday, February 10, 2021
• 4 .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
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 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 5 .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
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案例2总结阶段二发展特点
• 伴随着_工__业_化_、__城_市__化_的加速推进,_第__二_产_业__
• 1 .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
兰和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
• 2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
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 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3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 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