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复习资料教学文稿
大学《公司治理》课程复习资料
公司治理1.公司治理的定义在最宽广的层面,公司治理包含了一系列的规则、关系、制度和程序。
恰当的规则包括当地可适用的法律和公司的内部规则。
而关系则包括所有相关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那些拥有者、经理、董事会董事、管理当局、雇员和整个社区。
制度和程序则用来保障监督和管理,以保证这些关系的和谐发展。
2.公司治理的主体公司治理的主体不仅局限于股东,而是应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在内的广大公司利益相关者。
3.公司治理的客体公司治理的客体就是指公司治理的对象及其范围。
公司治理的的对象其有两重含义:一经营者,对其治理来自于董事会,目标在于判断公司经营管理是否恰当,判断标准是公司的经营业绩;二董事会,对其治理来自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目标在于判断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否恰当,判断标准是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回报率。
4.公司治理的原则⑴股东权利⑵公平对待股东⑶公司治理与相关利益者的角色⑷信息披露与透明度⑸董事会责任5.公司治理的四个要素⑴以人为本,即做事一定要找对人⑵公司的规章制度⑶环境因素⑷时间因素6.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
从公司的内部关系来考察,其领导体制由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
各个机构的权利与职责都是确定、明确的,它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⑵委托代理,纵向授权。
首先是资产所有者将资产委托给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其次是在公司中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如董事会将公司财产委托给经理层经营。
从公司的经理层到公司的基本作业层,还存在着若干中间层次,这样就形成了由上至下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⑶激励与制衡机制并存。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代理人的动力、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所以就有必要对代理者实行激励与制约机制。
一方面,通过直接或间接报酬的形式,激励经理人员,促使其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所预期达到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明确企业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以实现机构、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公司治理复习资料教学文稿
公司治理复习资料教学文稿
内容,包括公司治理概念、内部治理实践、监管机制、企业治理实施等,非常感谢!
一、公司治理概念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秉承其社会责任以及满足其参与者期望而采取的决策行为。
它是确定公司组织架构、权利义务、治理机构和治理流程、运行和控制等各项内容的总称。
它既包括内部治理,也包括公司监管。
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企业有效调节关系,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控制风险,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二、内部治理实践
1.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
企业的内部治理主要体现在其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具体而言,企业要建立适当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比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会议等,明确职责和权利,充分发挥董事和监事的作用;此外,要安排审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
2.信息披露。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完整、及时的原则,不断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财务、财务及财产信息,以便投资者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并能对公司和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价。
《公司治理》教学教案
《公司治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司治理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结构。
3. 让学生了解公司治理中的主要角色和职责。
4. 让学生了解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和案例。
二、教学内容:1. 公司治理的定义和目的2. 公司治理的重要性3. 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4. 公司治理的结构5. 公司治理中的主要角色和职责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的定义、目的、基本原则和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公司治理中的主要角色和职责,以及最佳实践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促进互动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相关公司治理的教材或教学资源,包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2. 投影仪或白板: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相关内容。
3.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公司治理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课程:通过提出问题或现实案例,引发学生对pany governance 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公司治理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使用教材或教学资源,讲解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讲解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结构:使用教材或教学资源,讲解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和结构,包括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职责。
4. 分析公司治理中的主要角色和职责: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公司治理中的主要角色和职责,如董事、高管、审计委员会等。
5. 分析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和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和案例,如透明度、合规性、风险管理等。
6. 总结和回顾: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或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司治理中的挑战和问题。
2. 让学生掌握公司治理的改进方法和策略。
3. 让学生了解全球公司治理的现状和趋势。
4. 让学生掌握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和大胆预测。
《公司治理》教学教案
《公司治理》教学教案第一章:公司治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公司治理的定义与概念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理解公司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及其职责1.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的定义与概念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公司治理的主要参与者(股东、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其职责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的定义、概念和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的实际运作1.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知识的学习第二章:股东权益与股东大会2.1 教学目标了解股东权益的构成与保护掌握股东大会的职权与运作理解股东大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股东权益的构成与保护股东大会的职权与运作股东大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股东权益的构成、保护方法以及股东大会的职权和运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股东大会的实际运作2.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股东权益和股东大会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股东权益和股东大会知识的学习第三章:董事会与董事会委员会3.1 教学目标了解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与责任掌握董事会委员会的设立与运作理解董事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与责任董事会委员会的设立与运作董事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董事会的组成、职权、责任以及董事会委员会的实际运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董事会和董事会委员会的实际运作3.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董事会和董事会委员会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董事会和董事会委员会知识的学习第四章:监事会与内部监督4.1 教学目标了解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与责任掌握内部监督机制的设立与运作理解监事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与责任内部监督机制的设立与运作监事会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监事会的组成、职权、责任以及内部监督机制的实际运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监事会和内部监督机制的实际运作4.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监事会和内部监督机制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监事会和内部监督机制知识的学习第五章: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战略的影响理解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战略的影响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战略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性5.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第六章: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6.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学习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防范和控制风险6.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工具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6.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第七章: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7.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优化财务管理7.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工具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7.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第八章: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8.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掌握公司治理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学习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8.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公司治理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和实践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在社会责任中的应用8.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知识的学习第九章: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9.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的关系掌握国际治理标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来符合国际治理标准9.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的关系国际治理标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国际治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实践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的关系以及国际治理标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治理标准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9.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治理与国际治理知识的学习第十章: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理解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掌握公司治理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如何应对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10.2 教学内容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公司治理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治理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公司治理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10.4 教学资源教材:《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案例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的理解和认识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公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股东权益与股东大会补充说明:详细讲解股东权益的具体构成要素,以及如何保护股东权益。
公司治理复习提纲
公司治理复习提纲没有复习到考到的(名词解释:关系主导型⾦融体系,交叉持股,遵从或解释原则,公司治理机制)最后⼀个论述题:谈谈股权激励对我国国企改⾰中发挥的作⽤)全是主观题,因此把要点记住就可以得到⾼分。
先挑重点,记录下每⼀题重点,然后重点复习。
第⼀章与第五章: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教材第三页如公司治理的作⽤,公司治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基本概念,如公司治理、完全契约、委托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类型、所有权和控制权等概念题:主要是解释概念,如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教材第三页问答题:如公司治理的作⽤,公司治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论述题:开放性,考第五章知识,第五章激励与约束(公司治理期望的激励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可以更好地安排这样⼦激励)、什么叫完全契约(重要)、代理的问题(个⼈消费和……)、代理成本的问题、⾃由现⾦流的问题、债券的代理问题、侵占⼩股东的利益、如何通过杠杆控制⼩股东利益侵占、怎么样调节代理问题、什么叫控制权和所有权、控制权包括案例分析题:简单的分析1.考试范围:1-8章,重点在第1和第5章2.考试题型:概念题30分,问答题30分,论述题20分(考第五章),案例题20分1.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的定义是基于公司经营的主要⽬标。
是关于如何处理下列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阻⽌和缓解这些利益的冲突:1)资⾦提供者与经理⼈;2)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3)不同类型的股东之间(主要是⼤股东和⼩股东)2.1)监督经营者:公司治理在确保经营者有⾜够的权利履⾏经营职责的同时,通过⼀种机制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经营者的活动(第⼀类代理问题)2)制约⼤股东(对其他股东):对⼤股东的权⼒进⾏必要的制约,以防⽌他们做出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不公正⾏为(第⼆类代理问题)3)激励经营者:通过公司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起⼀套对经营者实施有效激励的机制4)制约⼤股东(对债权者):防⽌⼤股东权利的滥⽤,保护债权⼈的权益5)监督和激励经营者(对各⽅利益):通过建⽴⼀种制度体系,监督和激励经营者,使经营活动能够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6)减少信息不对称:需要设计出⼀种机制,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投资者决策的失误3.委托代理问题创业初期,创业者(经营者和股东)——发展,引⼊外部资⾦,职业经理⼈代替股东经营——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代理⼈在合同签订之后,很可能并不按照委托⼈利益最⼤化原则⾏动,⽽是追求⾃⼰的利益。
《公司治理》复习资料.doc
简述公司代理成本的主要体现。
代理成本系指因代理问题所产生的损失,及为了解决代理问题所发生的成本。
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和约束成本,主要是指股东与经理人之间订立、管理、实施那些或明或暗的合同的全部费用。
代理成本源于两权分离,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然而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随之而导致的是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的冲突。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1. 大股东掠夺行为大股东通过成本费用和收入通道转移中小股东的财富大股东通过廉价或无偿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获取资金的使用报酬大股东通过资产置换获取资产经营的超额收益大股东选择利己的股利政策,从利润分配中获取私人收益大股东利用债务豁免、债务担保及出具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侵占中小股东利\\2. 大股东掏空行为:大股东通过隐蔽的渠道来侵吞公司的资源,例如为关联企业做贷款担保等达到利益转移或者利益输送,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董事会和经理(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3. 股东和经理层在自由现金流的使用和控制方面的利益冲突。
股东希望自由现金流通过现金股利或者股票回购等方式支付给股东,防止经理人将其投资于低于资本成本的活动或将其浪费在足值的低效率运作中。
经理层则希望将自由现金流留存在企业中,增加自身所控制的资源。
4. 管理者和所有者对费用的偏好不同造成两者利益冲突造成管理层在职消费5. 管理者和所有者对闲暇的偏好不同经理人偷懒行为6. 管理者和所有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造成管理者选择预期收益率低但同时比较安全的项目,而放弃了一些具有较高预期回报率但风险也较高的投资项目。
7. 管理者和所有者对时间的偏好不同经理人更加注重在其任期内的企业业绩,拒绝能够提高企业长期价值却减少短期收益的投资项;盈余管理简述公司代理问题的主要体现。
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和监督,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公司治理的复习资料
公司治理的复习资料公司治理是指在现代企业中,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保护股东权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的定义、原则、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一份复习资料。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和背景公司治理是指在现代企业中,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保护股东权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司治理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司内部的腐败现象,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公司治理的原则1.透明度原则:公司应该及时、准确地向股东和投资者披露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度。
2.公正性原则:公司治理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股东,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护股东权益,确保公司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3.责任原则:公司治理应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管理层履行职责,追求公司的长期利益。
4.独立性原则:公司治理应该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避免董事会成员过度依赖公司管理层,保证董事会对公司的监督作用。
三、公司治理的机制1.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和决策,监督公司的经营情况。
董事会应该由独立的董事组成,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独立监督。
2.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监督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司内部的腐败现象,保护股东权益。
3.外部监管:外部监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包括政府监管、行业协会监管、媒体监督等。
外部监管可以有效地监督公司的经营行为,防止公司违法违规。
四、公司治理的挑战和改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公司治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准确的信息,降低了公司治理的效果。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复习
复习要点(内控部分)★什么是内部控制,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由以下要素构成:(1)内部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内部控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等五个不同发展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
内部牵制的执行大致分为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簿记牵制四个方面,可见,内部牵制涉及账户核对和职务分工(即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两个方面,目的是预防错误与舞弊。
2、内部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其中:内部会计控制涉及与财产安全和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可靠性有直接联系的方法和程序;内部管理控制主要是与贯彻管理方针和提高经营效率有关的方法和程序。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会计制度)和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考虑了控制环境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9月,美国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
代表着当时国际上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历史性的突破,把内部控制视为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
5、全面风险管理框架,2004年10月COSO委员会发布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它是在1992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得到的。
标志着公司风险控制进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新时代。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四类目标和八个要素。
《公司治理》教学教案
《公司治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公司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3. 了解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和全球趋势。
4. 分析并评估公司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5. 培养学生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公司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2. 第二节:董事会和管理层董事会的角色和职责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力3. 第三节:股东和利益相关者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4. 第四节:公司治理原则和最佳实践全球公司治理原则国内公司治理最佳实践5. 第五节:公司治理问题和挑战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公司治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的实践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公司治理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公司治理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公司治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资料:收集国内外典型的公司治理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公司治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5.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节:公司治理概述(2课时)介绍公司治理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讨论公司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董事会、管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期末复习总结.doc
公司治理期末复习总结第■章分司浚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一、公司制企业的特点1.股份公司是一个独立于出资者的口然人形式的经济、法律实体,是一个永续的生命;2•股份口J以自曲地转让;3•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
二、现代公司的特征J三、【判断】乡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題1.股权结构的分散化;2.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1・如何监督和控制经理人员的行为以保护股东利益(背景「人们普遍对经理人员与口俱增的高报酬感到不满;股东诉讼事件人量增加;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增人。
)2•如何保护公司除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背景:恶意收购屮如何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论。
)四、'內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題1.治理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管理者腐败问题;2•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化改造。
J五、【名解】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冇利益相关者Z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第二章分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一、公司治理的架构的定义及内容1.【名解】内部治理:公司法所确认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构成公司治理的基础,主要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博弈均衡安排及其博弈均衡路径。
2.【名解、外部治理•.主要是指通过外在市场的倒逼机制,市场的竞争压迫公司要冇适应市场压力的治理制度安排。
3.公司治理的梁沏夕容•:1)公司的内部治理主要通过公司法确定的“三会四权”来实现。
内部治理主要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自我实现性,主要是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来实现。
第二,在所有者和经营者博弈屮注重设计理性,即从股东角度出发设计制度安排来激励约束经营者。
2)公司的外部治理活动场所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国家法律和社会舆论等。
匸[简答]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1.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这种家族式治理模式体现了主要所冇者对公司的控制。
公司治理复习提纲-李妍
第一章公司治理:是一种系统的对实体组织进行监控的机制并与其利益相关人如股东,经理人等有一系列的关系,是目标制定和企业表现的框架。
企业所有制形式: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美20%→90%)(中50%-60%)公司制特点: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
控制权:经理人(代理人)所有权:股东(委托人)即是委托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通过建立适当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代理人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委托人的目标。
三-四章经理人奖励机制1.基本薪水与奖金2.Bonus3.股票期权4.股票赠与股票期权:(不对称激励)1.有锁定期2.期满:不可出售或转移,年限到期作废(满期限额)3.行权价(6美元)4.敲定价格(40美元)股票赠予Stock Grants受限制股票:目标值,股票下跌?五章六章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问题(股东目标)股票期权受股票价格影响导致经理人风险倾向不对称激励导致无法激励经理人股价变动的时间范围和行权时间导致经理人操纵公司收益当股价远远低于行权价格的时候,期权失去效力现阶段解决方式:经理人股权费用化七章八章Operational Role经营角色)(经营角色)(本职)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与监督有关)2.独立董事(董事与内部进行监督)1.审计2.报酬3.提名(此3董事会委员会里面必须有独立董事)董事会内部人员数科自行规定。
不担任公司职务,保证不参与经营活动提高监督效率:增加监督人员提高公司价值:缩减人员年轻增长型企业无需外部董事会成员跨国企业需更多外部董事会。
公司治理五大基础1、普通法的公平概念引入2、信托责任英国3、严刑峻法保障公平美国4、法制化保障信托责任推行4、社会主义式的民主制度One-tier一元制Two-tier二元支1.广泛应用于英美企业(有且只有一个董事会,独立董事进行监督)2.企业内部有2个董事会(德国,荷兰,法国)1.管理委员会2、监事委员会第九章管理会计(内部)财务会计(外部)第十章IPO 首次公开募股十二:投资银行主要业务:发行债券与股票,包括证券承销、证券经纪、企业并购、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公司理财、咨询服务、资产证券化等。
公司治理复习资料
一、公司的力量1、三种企业制度的特点、特征①业主制企业也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全部资产为出资人所有并由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特点有4点:业主制企业的出资人仅限于一个自然人;业主制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业主制企业的企业主对企业享有全部权力,完全独立直接的支配企业的财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企业主承担无限责任。
②合伙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合同,共同投资设立、共同经营管理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其特点有4点:合伙制企业成立的基础是合伙人之间签订的合伙合同;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人格;合伙制企业的性质是强调人的联合;合伙人对合伙制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③公司制企业是依法成立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其特征包括有限责任和独立法人地位。
有限责任是指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独立清偿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法人地位是指公司是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依法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特征、含义、异同点①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依法成立的,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并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的经营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其特点包括5点:股东人数的限制性,50人以下;公司设立程序和组织机构简便灵活,只有发起设立,设立程序简单;公司募集资本和出资转让受到限制,不得公开募集公司资本,也不得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证明书不能自由买卖、上市流通;股东承担有限责任;资合与人合的统一。
②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是指将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③异同点:相同:股东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东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是分离的二者对外都是以公司的全部资产承担责任。
不同点:两种公司在成立条件和募集资金方面有所不同,有限公司只能发起设立,不能公开募集资金,成立条件较为简单,股东人数通常在50人以下;股份公司可以公开募集资金,成立条件较为严格,股东人数没有最高限制。
教学课件本科公司治理第1章导论
2024/3/10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
3
本章内容
1.1 公司治理的核心概念 1.2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1.3 公司治理问题的表现
2024/3/10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
4
1.1.1公司治理
伯利和米恩斯:
➢ 公司治理应致力于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 的焦点在于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相一致。
➢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 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
➢ 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 的制度或机制,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 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等)之间的利益关系。
2024/3/10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
19
1.2.3代理问题及其成因
目标不一致 信息不对称 契约不完备
2024/3/10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
20
1.2.3代理问题及其成因
目标不一致:
➢ 股东目标:自身财富最大化; ➢ 经理人:自身利益最大化;
- 鲍莫尔的“销售最大化”模型:经理人更看重销售额 - 马里斯的增长模型:经理人追求公司规模的增长而非公司利润的增加; - 威廉姆森的管理权限理论:经理人将力求使他们的声望和权力最大化。
2024/3/10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
28
1.3公司治理中的三类代理问题
第一类代理问题: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第二类代理问题: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第三类代理问题: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2024/3/10
公司治理复习资料
公司治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篇基础理论1.公司治理近年来的实践【选择】英国--董事会的体制和结构,强调董事会的作用是公司治理的起点。
1992年12月《凯德伯瑞报告》强调公司的财务治理。
1996年7月《格林伯瑞报告》提供了董事薪酬的规范。
1998年,《哈姆派尔报告》强调董事会的作用。
美国--公司目标,强调公司治理结构是有效实行公司目标的一套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不是抽象的目标,而是在股东、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团队最有效地追求公司的运行目标的过程中为公司追求它的目标提供一套结构或称制度安排”。
--1997年9月,《公司治理结构声明》《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以及随后发表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竞争能力和联结全球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它包括公司的管理、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公司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和监督公司的绩效为公司的运作提供了一套机制。
”2.“公司治理”同“公司管理”是不同的公司治理:指的是董事会监督管理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
公司管理指的是管理人员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公司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
公司管理:在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迈向目标。
公司治理:构成公司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的划分。
公司管理:既定的治理模式下管理者为实现公司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公司治理:实现利益主体相互间的制衡。
公司管理:实现公司经营部门的整体协同效应。
公司治理:企业创造财富的基础和保障。
公司管理: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公司治理:治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企业管理的决策层。
公司管理:高层管理人员则是决策层和下级人员的联系纽带。
3.公司丑闻引发的公司治理改革(照片)【选择+简答】【选择】80年代中期,英国不少著名公司相继倒闭,引发了英国上下对公司治理的讨论。
Cadbury报告《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1992年12月),《董事会最佳6.分析累加表决制度与法定表决制度异同(照片)累加表决制度与法定表决制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公司治理教程精品文档
公司外部治理市场主要是指公司外部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才市 场通过产品与价格竞争、公司控制权竞争、经理人才竞争等方式对公司产 生的激励约束作用。
关于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着四种主要的理论 解释,其中被广泛接受、并且对实践中公司治理机制的 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委托代理理论。其它三种有关公司 治理的理论分别为古典管家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和利益 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近年来在英美国家也得到 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成为委托代理理论的重要补充。
公司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现代股份有限公司的完全形态产生于19世纪,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 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权力和股东大会逐渐空壳化与形式化,管 理层开始在公司中处于支配地位。Berle和Means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 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于1932年出版了《现代公司和私人产权》一书, 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股东主权思想提出了挑战。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 以前,公司治理问题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其原因在于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的30多年间,公司总体上来说运作的非常好,股东们大体上 都得到了满意的回报,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也得到不断的提高,虽然各国法 律都强调股东主权主义,公司必须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实践中许多 公司并没有忽视其社会责任。
总之,公司治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单个公司与个人,而且还 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全球资本的配置, 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财富与福利水平。研究借鉴市 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的经验,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资料:第11讲_第五章 公司治理
第五章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目录·案例导入·考点精讲·复习应对一、案例导入日期事项1988.12公司成立,原名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注册资本5万元1990.03更名为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5万元人民币。
1993.07注册资本增至500万元人民币。
1995.01在原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用友集团公司,注册资本增至2000万元人民币。
1997.11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人民币。
1999.12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500万元人民币。
2001.0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88。
事件回放2001年4月,发行2500万股,发行36.68元/股,募集资金8.8亿元人民币。
公司在上市后的两年中,进行两次每10股派发现金6元(含税)的股利分配。
1.按照上市前7,500万元注册资本计算,公司5个原始股东2年收回投资成本。
2.而社会公众股东需要61~153年才可收回投资成本。
二、考点精讲■企业的起源与演进1.业主制企业①业主制是最早存在的企业制度,由自然人个人投资成立和经营控制的组织。
②不具备法人资格,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2.合伙制企业①合伙制企业不具法人地位。
②企业归出资人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并分享企业剩余或承担亏损,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3.公司制企业①有限责任制②股东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分离③规模增长和永续生命■公司治理的概念1.狭义的公司治理①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合理地配置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关系。
②其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
2.广义的公司治理①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还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债权人、供应商和政府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体或个人。
②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的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是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公司治理复习资料
第一篇1、企业制度的演进●从发展历史看,经历了两个时期:古典企业制度时期、现代企业制度时期●古典企业制度的代表:①业主制企业(企业制度最早的存在形式)②合伙制企业●业主制企业的特点:①企业归业主所有,企业剩余归业主所有。
业主自己控制企业,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享有全部的经营所得。
②业主对企业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公司制企业利益主体:股东、公司管理者(或经营者)、雇员●公司制企业(股份公司)特点:①股份公司是一个独立于出资者的自然人形式的经济、法律实体,理论上讲有一个永续的生命②股份可以自由地转让③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2、公司治理问题●问题:●类型●现代公司的特征(也即代理问题产生的条件):①股权结构分散化②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分离●公司治理: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资产专用性:指某种资产只能用于某种专门的用途,如果转移用于其他用途,则其价值大大降低,放弃其他用途构成此类专用资产的机会成本。
(是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入)●准租金:专用性资产最优价值与次优价值之间的差额第二篇1、股东权益:投资者将资产投入公司后,他就成了公司的股东,随之也就不再拥有原来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而代之以不能将资本撤回的投资者所有权。
2、股东三大权益:1.决策权剩余控制权2.人事权(选择管理权)3.收益权剩余索取权3、普通股与优先股的权利●普通股股东的权利:①剩余收益请求权和剩余财产清偿权②监督决策权③优先认股权④股票转让权●优先股股东的权利:(优先股的根本特征:优先股股东在公司利益分配和财产清算方面比普通股股东享有优先权。
)①利润分配权②剩余财产清偿权③管理权4、股东大会的性质:①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②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③股东大会是非常设机构权力:①决定和审议批准报告的事项②决定做出决议的事项5、股东大会的表决制度:①举手表决:(一人一票,多数通过)②投票表决:法定表决制(持股100,选5位,100*5=500表决票数,每位董事获得100票)累加表决制(持股100,选5位,500表决票数,500票可投给一人,也可分配投票)③代理投票制6、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比较(1)两种权益在公司经营中所处地位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1、企业制度的演进●从发展历史看,经历了两个时期:古典企业制度时期、现代企业制度时期●古典企业制度的代表:①业主制企业(企业制度最早的存在形式)②合伙制企业●业主制企业的特点:①企业归业主所有,企业剩余归业主所有。
业主自己控制企业,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享有全部的经营所得。
②业主对企业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公司制企业利益主体:股东、公司管理者(或经营者)、雇员●公司制企业(股份公司)特点:①股份公司是一个独立于出资者的自然人形式的经济、法律实体,理论上讲有一个永续的生命②股份可以自由地转让③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2、公司治理问题●问题:●类型●现代公司的特征(也即代理问题产生的条件):①股权结构分散化②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分离●公司治理: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资产专用性:指某种资产只能用于某种专门的用途,如果转移用于其他用途,则其价值大大降低,放弃其他用途构成此类专用资产的机会成本。
(是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入)●准租金:专用性资产最优价值与次优价值之间的差额第二篇1、股东权益:投资者将资产投入公司后,他就成了公司的股东,随之也就不再拥有原来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而代之以不能将资本撤回的投资者所有权。
2、股东三大权益:1.决策权剩余控制权2.人事权(选择管理权)3.收益权剩余索取权3、普通股与优先股的权利●普通股股东的权利:①剩余收益请求权和剩余财产清偿权②监督决策权③优先认股权④股票转让权●优先股股东的权利:(优先股的根本特征:优先股股东在公司利益分配和财产清算方面比普通股股东享有优先权。
)①利润分配权②剩余财产清偿权③管理权4、股东大会的性质:①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②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③股东大会是非常设机构权力:①决定和审议批准报告的事项②决定做出决议的事项5、股东大会的表决制度:①举手表决:(一人一票,多数通过)②投票表决:法定表决制(持股100,选5位,100*5=500表决票数,每位董事获得100票)累加表决制(持股100,选5位,500表决票数,500票可投给一人,也可分配投票)③代理投票制6、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比较(1)两种权益在公司经营中所处地位不同。
债权人与公司间只是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他们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他们的权益称为“不参与权益”;股东凭借其权益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可委托他人间接经营管理,其权益称为“参与权益”。
(2)两种权益各自承担的风险不同。
从财产求偿权来看,债权人权益优先于股东权益,也排在所有者权益之前,它是以公司全部资产为要求对象;而股东权益是对全部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资产所有权,是一种剩余权益。
债权人权益报酬率一般低于股东权益报酬率,但相对稳定,除非公司资不抵债;而所有者权益报酬率随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而变化。
(3)两种权益的偿还期限不同。
股东权益在公司经营期内除法定转让外不得抽回资金,而债权人权益有确定的偿付日期,公司到期必须定额还本付息。
7、董事会性质:①董事会是股东的信任托管机构②董事会是股东大会休会期间公司最高决策机构③董事会是集体行动的执行机构8、董事权利:①出席董事会会议②表决权③临时会议召集的提议权④通过董事会行使职权而行使权利董事义务:①善管义务(忠实于公司、维护公司资产、在董事会上审慎行使决议权)②竞业禁止义务③私人交易限制义务9、董事会的模式(类型)(1)单层制董事会(股东导向性,也称盎格鲁撒克逊治理模式)图英美模式董事会结构(2)双层董事会(社会导向型,也成为欧洲大陆模式)图 德国模式的董事会结构(3)业务网络模式(日本模式)图 日本模式的董事会结构10、独立董事: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所受聘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11、独立董事职能:CEO 的任期的“毒丸”计划12、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短期:一般薪酬报酬激励机制长期:股票与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剩余支配权激励机制(激励基础)非报酬激励机制经营控制权激励机制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聘用与解雇激励机制知识激励制度13、剩余索取权:对公司货币收入支付了各项成本、费用之后的剩余索取权,由公司所有者拥有。
剩余控制权:在公司契约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权利14、●经理股票期权(ESO):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也是公司股东(或董事会)给予高管人员的一种权利。
●ESO可以理顺三种关系:①高层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对称的收益与风险关系③个人收益与资本市场的关系●ESO的负面影响:①加大了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报酬鸿沟,而且诱导少数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过分关注股价的波动,甚至不惜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以抬高股价。
②可能滋生“报喜不报忧”的氛围,使高管人员不能及时如实的向投资者报告公司的经营状况。
③可能使董事会将太多的时间精力耗费在薪酬事务,忽略了对公司财务报告系统真实性、可靠性的监督,客观上助长了高管人员伪造账册、掩盖真相,通过股票期权牟取暴利。
第三篇1、证券市场在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①证券市场的价格定位职能为企业控制权配置主体的价值评定奠定了基础。
②发达的资本市场造就了控制权配置主体。
③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职能多样化为企业控制权配置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2、市场效率的三种形式:强势效率:是指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信息→没有任何方法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半强式效率:指证券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价格所包含的信息,而且反映了所有其他公开的信息→内幕消息可能帮助投资者获利。
弱势效率:指证券价格反映了过去的价格和交易信息→基本分析企业经营状况。
3、融资顺序(或融资方式的选择)遵循优序理论又称“啄食顺序理论”,即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顺序。
反映了在公司资本结构中内部融资(留利、折旧)占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最后是发行新股筹资。
4、并购行为中公司应变措施包括:①诉诸法律②定向股份回购(“绿色邮件”)③资产重组与债务重组④毒丸防御(补:邀请“白衣骑士”、“降落伞”)5、公司剥离的方式:部门出售、股权分割、持股分立6、信息披露:●公司没有进行信息披露的原因:①公司管理层缺乏主动披露的激励②信息披露有成本●作用: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使股东全面了解公司情况,作出科学决策。
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行为的发生。
②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③促进了控制权市场的发展7、机构投资者: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
●种类: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与投资公司、养老基金中: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等其中: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可进入证券市场。
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不可进入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特点:①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追求的是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
②机构投资者都拥有行业及公司分析专家、财务顾问等,具有人才优势。
③机构投资可以利用股东身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
●我国的主要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三类企业●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①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②顺应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规律,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③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机构投资者逐步参与公司治理第四、五篇1、●关联公司:一个公司如直接地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中介间接地制约某公司,或受某公司的制约或与某公司处于同一个公司控制之下,这些公司称为关联公司。
●关联交易:指母公司或其子公司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公司之间所进行的交易。
●母公司滥用关联交易的形式:①产品买卖中的关联交易滥用②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中的关联交易滥用③资金拆借中的关联交易滥用④托管经营中的关联交易滥用⑤贷款担保中的关联交易滥用⑥债务冲抵中的关联交易滥用⑦无形资产的使用和买卖中的关联交易滥用2、揭开法人面纱原则(英法美系国家)●指当母公司滥用子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损害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时候,法院将抛开子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将子公司的行为视为隐蔽在子公司背后、具有实际支配能力的母公司行为,母公司将对子公司债权人承担相应的债务责任,并不仅以投资额为限。
●适用揭开法人面纱原则行为的界定①规避契约义务行为②资产混同行为③回避法律义务行为④资本不足行为3、网络组织形成的三个基本平台:社会平台、经济平台和技术平台4、公司治理模式:①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②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③家族控制主导型模式5、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又称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是指外部市场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大型流通性资本市场为基本特征。
●其存在的具体外部环境是: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股份所有权广泛分散的开放型公司和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
6、分散化股权融资体制的特点:①股权资本居于主导地位,资产负债率低②股权分散,机构投资者占据重要地位7、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①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较大②公司控制权市场在外部约束中居于核心地位③经理市场发育健全④经理报酬中股票期权的比例较大⑤信息披露完备8、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又称为网络导向型公司治理,是指股东(法人股东)、银行(一般也是股东)和内部经理人员的流动在公司治理中起着主要作用,而资本流通性则相对较弱,证券市场不十分活跃。
9、以法人为核心的融资体制特点:1.以金融机构融资为主,资产负债率高2.法人(含银行)股占据主导地位10、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①董事会与监事会分立②企业与银行共同治理③公司之间交叉持股11、内部调控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①违反股份公司原则②引发公司支配权不公正占有③股东大会“空壳化”12、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①所有权主要由家族控制②企业决策家长化③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④企业员工管理家庭化⑤来自银行的外部监督弱13、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的基本原因:市场全球化●趋同的主要表现:①OECD准则正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国际标准②机构投资者作用加强,相对控股模式出现③财务报表准则趋同④利益相关者日益受到重视⑤法律趋同14、内部人控制:在私有化的场合,多数或相当大量的股东权利内部人持有,在企业仍为国有的场合,在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内部人的利益得到有力强调。
补充:1、单层制董事会:独立董事4、代理成本:企业契约参与各方因利益冲突而发生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