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学教学大纲(国贸)

合集下载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职业操守》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职业操守》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职业操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意义1.1 课程背景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职业操守作为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战略、风险管控、合规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职业操守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课程意义通过学习《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职业操守》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职业操守的基本理论、实践原则和方法技巧,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和职业道德操守,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2.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掌握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职业操守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2) 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能力;(3) 具备较强的合规意识和职业操守;(4) 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课程要求(1) 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课程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和研讨,辩证思考,勤于思考实践;(2) 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职业操守,不得抄袭、剽窃或作弊行为;(3)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和考核任务,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3.1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职业操守概述(1) 公司治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目标;(3) 职业操守的内涵和作用。

3.2 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 公司治理理论体系与发展历程;(2)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3) 公司治理实践案例分析。

3.3 风险管理的内涵与方法(1) 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2)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与模型;(3)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3.4 职业操守与企业社会责任(1) 职业操守的内涵与主要内容;(2) 企业社会责任与职业操守;(3) 职业操守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8302课程名称:公司治理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 2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考核方式:笔试或论文先修课程:经济学(宏观与微观)、管理学原理二、课程简介在企业改革实践的呼唤下,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从单一问题逐步向多学科交叉领域扩展,涉及管理、经济、法律、社会等诸多领域。

在此背景下,课程教学需掌握公司治理学的基础理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及新兴治理。

《公司治理》作为财经类学校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经济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Under the call of enterprise reform practice, the research field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a single problem to a multidisciplinary cross field, involving many fields, such as management, economy, law, society and so 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course teaching need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governance, external governance and emerging govern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a financial school related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other economic cours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特别是在十八大后,各项改革和发展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此期间我国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全球市场夺取了强大的竞争力。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预期学习成果 (能力) 教学方式 评分体系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司治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 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体现本课程的实务特色,课堂教学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论 文研讨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考试(50%-60%);案例讨论、论文研讨课堂表现及考勤(50%-40%)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 2.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 3.董事会与监事会:单层制还是双层制 4.独立董事:实质重于形式 5.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 6.证券市场与控制全配置:走向成熟

难点:





MPAcc 教育中心
1.公司治理内部治理结构的特征 2.公司治理的本质 3.董事会的作用 4.独立董事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中的作用 5.如何进行高管激励
教学内容 按章、节具体列出教学内容
第一章 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 (1)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2)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
基本要求 具体列出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了解、理 解、掌握及应用等。
(1)了解企业制度演进的脉络与公司制企业的特 征; (2)明确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线索;






MPAcc 教育中心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MPAcc 学员 中文:公司治理 英文:Corporate Governance 学分 2 学分
《公司治理》是会计专业硕士选修课程之一。该课程探讨公司治理实践 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学科。该课程主要讲授包括代理 问题、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激励机制、公司控制全市场、信息披露、集团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模式等专题,以治理和管理相统一的系统论观点,强调

教学大纲—公司治理

教学大纲—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司治理英文课程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类别:总学时数:适用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先修课:管理学、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地位和作用)《公司治理》课程是工商管理领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对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初探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主要讲授包括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股权设计、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公司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等内容。

本课程从治理实践出发,既介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也引入一些前沿性问题,与管理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互为支撑,从而丰富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公司治理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提高认识和运用公司治理的一般理论、原则和规律正确解读甚至设计公司治理机制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公司治理工作的需要。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治理的视角,融汇贯通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知识,分析分析和解决公司治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公司的力量(4课时)教学内容:令企业制度的演进◊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与类型教学要求:/ 了解企业的类型/掌握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掌握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理解公司力量的源泉案例讨论:›华为股份公司的选择第二章公司需要良好的治理(4课时)教学内容:令企业制度的演进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令什么是良好的公司治理教学要求:/理解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因/掌握委托一代理关系及代理问题/掌握良好的公司治理的特征/理解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案例讨论:>绿龙公司:你会投资吗第三章股东与股东(大)会(6课时)教学内容:÷股东权益及其特征÷股东(大)会制度及运作令股权结构设计原则令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教学要求:/ 了解股份、股东的含义以及股东权益/掌握股份结构和股东机构的设计/掌握股东大会运行机制和投票表决机制的方法/ 了解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含义与对策案例讨论:>谁动了我的“灯泡” ?--------- 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始末第四章董事会运作机制设计(6课时)教学内容:令董事会的职权与组织设计令董事的选举与任免令董事会的规模与构成令董事会会议运作教学要求:/ 了解董事任职资格/ 了解董事的权利与义务/掌握董事会规模的影响因素/掌握董事会人员构成设计原则/ 了解董事会专业委员会案例讨论:>百海家具公司董事会的决议>波瑞云诡的董事会战争第五章监事会(4课时)教学内容:÷监事会的职权与组织设计令监事会会议运作÷监事会监督的有效性教学要求:/ 了解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在不同治理模式中的位置和作用/掌握监事会的职能以及会议运作机制/理解提高监事会监督有效性的途径案例讨论:>三九集团的监事会缘何失效--------- 赵新先获刑留下的问号第六章高层管理者(6课时)教学内容:令高层管理者的任免机制令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教学要求:/ 了解高级管理者的特征和高管制度/理解高级管理者激励的必要性/掌握高级管理者的激励机制/掌握高级管理者的约束机制案例讨论:>完善的激励体系成就华为公司第七章公司治理模式(8课时)教学内容:令股东权益主导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令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德日公司治理模式令血缘关系主导的家族公司治理模式令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教学要求:/掌握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掌握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掌握家族公司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了解三种模式的优缺点/理解治理模式的国际趋同及原因案例讨论:>新浪微博上市敲钟,中国企业对纽交所趋之若鹫第八章公司治理效果评价(6课时)教学内容:令公司治理需要评价令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行为评价令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治理评价令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评价教学要求:/理解公司治理评价的必要性/ 了解公司治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了解公司治理评价的主要方法案例讨论:>中远航运的公司治理评价四、课程教学的方法及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习题。

《跨国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跨国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跨国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60012课程名称:跨国公司治理英文名称: Governanc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二、课程简介《跨国公司治理》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门课程以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为起点,详细阐释跨国公司的理论与政策,并研究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战略、生产与营销、财务与税收以及人事管理等内容。

并且每章均设有案例研究板块,用详实生动的经典案例解释和检验书中的内容。

Governanc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jors. This course takes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xplains the theories and policies of 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in detail, and the stud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operation andmanagement strategy,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financial and tax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each chapter has a case study section to explain and test thebook's content with detailed and vivid classic cas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是国际商务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公司治理课程大纲 2

公司治理课程大纲 2

公司治理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编号:ab1124076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财务管理专业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一、课程概述:公司治理是一门通过对公司治理的综合性研究,探讨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学科。

《公司治理》课程主要讲授公司治理基础理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新兴治理、治理模式与评价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用于上市公司管理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基本概念;2. 熟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内容,特别是股东权益与股东会制度、董事会模式及运行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3. 学会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4. 了解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治理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知识内容。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导论教学内容和目标:导论对本课程研究问题的背景条件加以阐述,并对各章中心内容给以概括介绍。

本课程中心内容是:以资本结构的优化为起点,以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为核心,以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为最终归宿。

在系统研究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以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结合为主线,通过对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和借鉴,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渐进式改革过程中资本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构建我国公司经济型治理模式的若干设想。

通过导论,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体了解。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由来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公司治理模式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困境与出路第一章新世纪的管理主题:公司治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司制企业治理的由来、基本框架内容和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各国在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时,主要是通过公司内部的制度、机制、机构设计和调整来实现。

内容结构:第一节企业制度的演进一、企业的起源与性质二、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制企业的产生三、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三个重要特征第二节公司制企业的治理一、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二、公司内部治理的主题三、公司内部治理的基本原则与组织设计第三节扩展中的公司治理框架1. 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与公司治理框架的确定2. 管理者所有权3. 员工人力资本参与的公司治理:员工所有权4. 扩展了的公司治理架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本章重点(重要问题):企业制度的演进现代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的主体与客体代理成本企业所有权安排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计划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第二章公司治理的资本结构分析学习目标:本章通过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化、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等问题的分析,重点了解现代公司治理的另一侧面是来自外部资本市场。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中文名称:公司治理课程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2 学分课程学时数:32 学时授课对象:会计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西方经济学》、《公司法》一、课程简介公司治理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根基。

本课程介绍公司治理的概念、内容与主要模式,分析公司股权的安排、董事会的构成和运作、监事会的组成与运作、经理层的责权利等内容,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公司治理现状,介绍具体公司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梳理公司治理的思路,避免公司治理的风险。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一)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1.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2.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

3.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二)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1.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

2.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

3.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企业竞争力。

(三)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1.股东权益及其特征。

2.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3.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

(四)董事会和监事会:设置与运作1.董事会的设置与运作。

2.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

(五)独立董事:实质重于形式1.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3.独立董事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

(六)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1.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2.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3.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七)证劵市场与控制权配置:走向成熟1.股票市场、资本结构域控制权配置。

2.公司并购与公司剥离。

3.证劵市场监管与信息披露。

(八)银行治理:从治理者到被治理者1.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

2.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性分析。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及其改进。

(九)机构投资者治理:从幕后到台前1.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和特点。

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理分析。

公司治理课程大纲(中文版)

公司治理课程大纲(中文版)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Your contribu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is course!”教师:唐宗明2012年春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金融学专业的深化课程。

课程围绕公司目标层层展开。

学完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把握一个结构完整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体系。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专题研究了解公司治理体系中不同参与主体、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的法律法规制度乃至道德标准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发挥的监督和激励作用。

这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本课程通过案例教学、理论的解析和中国公司治理情况调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注:“√”的数量从1-3个,越多代表贡献程度越大。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本学期共16次课,11次课堂教授,2次测验(每次45分钟),3次小组调研报告(20个小组,每个小组5三、教学方法Learning activities为达到本课程的预定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将按照如下方式来教学All the contents will be taught in the following for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goals:1.课堂讲授Classroom lectures2.案例教学Case study3.小组调研报告4.对公司的力量每一集的观后感(共十集)5.公司治理论文阅读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Assessment & Grading1.考勤(签到)Participation,3%(5次缺席不论是病假或市假考勤为0分,3~4次缺席1分,1~2次2分,全勤3分);公司的力量录像观后评价2%,学期结束交。

2.期中考试(第6 和11周各一次)examination, 30%3.期末考试Final Examination,30%期中和期末考试90%的内容都是课堂讲授、讨论的内容,某些重要的平时课堂活课外都加以练习。

040132007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040132007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132007课程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金融学、物流管理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公司治理狭义地讲是协调公司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公司治理是当前国内外理论和实业界面临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是金融学业、物流管理专业基础选修课之一。

本课程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体系和模式;2.对各国公司治理实践尤其是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了解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公司治理的内涵,掌握公司治理主体和客体、边界和范围、结构和机制等一般知识;掌握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新兴治理、治理模式等公司治理学科体系。

2.基本理论:掌握公司治理的实质,掌握委托-代理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企业所有权理论等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掌握代理问题、剥夺问题的形成及其解决机制。

3.基本技能: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公司治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掌握运用原理进行实证分析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所用教材可选择南开大学及北京大学等最新出版的教材,并可结合实际进行案例分析。

其主要内容详见教学大纲内容部分。

1.教学方法:课堂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治理实践;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公司治理学教学大纲(国贸)

公司治理学教学大纲(国贸)

《公司治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国际贸易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性质和任务)《公司治理学》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通过对公司治理的综合性研究,探讨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的学科。

该课程主要讲授包括代理问题、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激励机制、公司控制全市场、信息披露、集团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模式等专题,本课程以治理和管理相统一的系统论观点,强调战略管理及执行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衔接作用及实现方式;既介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也介绍一些前沿性问题;既介绍代表性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形成、运作、优缺点及演化趋势,又专门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和规范及可能形成的模式;既从管理学和法学视角分析公司治理,也从经济学特别是企业理论角度分析公司治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运用企业理论来分析我国企业制度建设的能力,学生应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基本概念;学习和掌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内容,特别是公东权益与股东会制度、董事会模式及运行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学习和掌握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学习和掌握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治理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知识内容。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力图将现实问题和现象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突出公司治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运用企业理论来分析我国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制度演进的脉络与公司制企业的特征:(2)明确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线索;(3)把我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研究方法;(4)理解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和国内外对公司治理内涵的争论。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公司治理教学大纲导言: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长期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具备良好公司治理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制定一套全面的公司治理教学大纲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公司治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参考。

一、公司治理概述1. 公司治理的定义和意义- 公司治理的定义:指企业内部各种权力关系、利益关系和责任关系的规范和运行机制。

- 公司治理的意义:提升企业竞争力、保护股东权益、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 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透明度原则:信息披露和公开决策。

- 公正性原则:公正对待各利益相关方。

- 责任原则: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力。

二、公司治理结构1. 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的职责和权力。

- 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和决策程序。

2. 董事会- 董事会的组成和职责。

- 董事会的运作模式和决策机制。

3. 监事会(监事会与监事制度)- 监事会的职责和权力。

- 监事会与监事制度的关系和作用。

4. 高级管理层- 高级管理层的角色和职责。

- 高级管理层的选拔和激励机制。

三、公司治理的评价和改进1.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 财务指标:如盈利能力、资本结构等。

- 非财务指标:如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

2. 公司治理的改进措施-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 完善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

-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和激励机制。

四、国际公司治理比较1. 美国公司治理模式- 股权集中和市场化特点。

- 独立董事和股东权益保护措施。

2. 欧洲公司治理模式- 股权分散和法律规制特点。

- 董事会结构和治理机制。

3. 亚洲公司治理模式- 家族企业和政府干预特点。

- 股权结构和利益相关方关系。

结语:公司治理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提高管理人才的公司治理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概述、结构、评价和改进,以及国际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希望相关教育机构和教师能够根据本文提供的内容和结构,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公司治理教学大纲,培养更多具备优秀公司治理能力的管理人才。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理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解企业制度的演变。

2、掌握公司治理的概念,理解公司治理的内容。

3、了解目前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理解各种模式的特点。

4、重点掌握两种观点的公司治理理论,并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分析比较。

5、理解公司治理的趋同性二、教学方法:讲解与提问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内容1.1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1.1.1 企业制度的演进1.1.2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和表现1)业主制企业的治理问题特征本章思考题案例分析题推荐阅读资料网络资源参考文献第10章公司治理的外部制约机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证券市场的概念并掌握证券市场的主要特征。

2、了解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概念,重点掌握如何加强和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

3、重点掌握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及现状,掌握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路。

4、理解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涵,重点掌握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思路。

二、教学方法:讲解与提问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内容证券市场的治理10.1.1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作用10.1.2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10.1.3 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10.1.4 完善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信贷市场的治理10.1.5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10.1.6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10.1.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本章思考题案例分析题推荐阅读资料网络资源参考文献10成绩考核方式:考试(闭卷考试):占60%作业:占20%平时:20%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张咏莲《公司治理学(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参考资料:1、马连福,公司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出版社,20172、陈万江,公司治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3、刘彦文,公司治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2)合伙制企业的治理问题特征3)公司制企业的治理问题特征⑴大股东控制和小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问题⑵经理人控制问题⑶债权人利益与有限责任的问题公司治理的意义公司治理的核心概念1.2.1 公司治理的概念1)经济学:主要是制度学说2)管理学:主要是决策学说和组织结构说1.2.2 公司治理的概念1.2.3 公司治理的内容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1.2.4 外部控制主导型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证券市场主导(一)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成因分析(二)英美公司治理的特点1.2.5 日德公司治理模式:银行的外部主导和双层内部主导的治理模式(二)德国公司治理的特点(三)日本公司治理的特点1.2.6 韩国和东南亚的家族治理模式1.2.7 转轨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的理论概述1.2.8 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理论1)两权分离的背景2)代理理论1.2.9 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理论1)人力资本理论背景2)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的最新发展1.2.10 全球化的背景1.2.11 各种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1.2.12 治理趋同(一)在治理理念方面(二)在内控结构方面(三)在约束机制方面(四)在银行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方面(五)在持股比例方面1.2.13 相机治理1.3 公司治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1.3.1 公司治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1.3.2 公司治理学学科的性质1.3.3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方法1.3.4 公司治理学学科的发展1.3.5 目前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本章思考题案例分析题推荐阅读资料网络资源参考文献第2章公司治理与股东权利制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股东的概念并掌握股东权利分类的内容,掌握中国股东权利制度相关规定;2、理解股东会的概念并掌握股东会决议等相关内容;3、了解股东投票方式,重点掌握几种常用投票制度;4、了解中国公司治理中小股东现状,掌握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救济制度。

经济学专业教学大纲-公司治理

经济学专业教学大纲-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142007课程英文名称:corporate governanc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市场营销、经济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公司治理狭义地讲是协调公司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公司治理是当前国内外理论和实业界面临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经济学专业选修课之一。

本课程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体系和模式;2.对各国公司治理实践尤其是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了解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公司治理的内涵,掌握公司治理主体和客体、边界和范围、结构和机制等一般知识;掌握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新兴治理、治理模式等公司治理学科体系。

2.基本理论:掌握公司治理的实质,掌握委托-代理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企业所有权理论等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掌握代理问题、剥夺问题的形成及其解决机制。

3.基本技能: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公司治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掌握运用原理进行实证分析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所用教材可选择南开大学等最新出版的教材,并可结合实际进行案例分析。

其主要内容详见教学大纲内容部分。

1.教学方法:课堂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治理实践;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国际企业管理教学大纲1.课程差不多信息课程名称:国际企业治理专业选修课程总学时:30总学分:22.课程目标及要求本课程以国际企业经营治理过程中的差不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当代国际企业经营和治理的差不多理论、功能、方法、体会和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国际经营环境和国际企业治理的差不多特点,把握对外直截了当投资的有关理论和方式,把握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治理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并能结合实际运用有关知识和进行案例分析。

3.课程内容及大纲第一章治理学概述教学要求:明确现代治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提高对治理学重要性认识.阐明治理学差不多问题.了解治理学历史进展.展现现代治理学学科进展动向和前沿问题.第一节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治理的涵义1.治理的概念2.治理目标3.治理对象二.治理的差不多要素:1.治理主体2.治理客体3.治理目的4.治理职能和方法5.治理环境和条件三.治理二重性和职能:1.治理二重性2.治理的一样职能和具体职能四.治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进展一.西方治理理论的进展时期:1.古典治理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3.现代治理理论二.当代治理理论的新进展:1.当代治理理论的新进展2.当代治理理论最新思潮----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三.治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治理学的理论体系一.治理学的研究内容:1.治理的思想.意识和观念2.治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3.治理的应用.分析和实践二.治理学的学科体系三.治理学的差不多原理和差不多方法:1 .治理学的差不多原理2.治理学的差不多方法四.治理学的研究方法:1.案例调查法2.归纳演绎法3.比较研究法4.权变研究法第四节跨国公司治理理论案例分析第二章治理原理教学要求: 明确治理一样原理及其内容.对全书起一个总揽作用. 阐明治理一样原理类别.重点介绍系统.人本.动态及创新原理.指明治理实质在于创新.第一节治理原理概述一.治理原理的范畴二.治理原理的重要性三.治理原理体系第二节系统治理原理一.系统及特点二.系统治理的原则与模式二.系统治理原理的应用第三节人本治理原理一.人本原理的含义与特点:1.人本原理的含义2.人本原理的特点与作用二.人本原理的原则三.人本原理的内容与方式:1.人本治理的差不多内容2.人本治理的方式3.人本治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应用第四节权变治理原理一.权变治理的涵义二.权变的依据和环境因素二.权变治理的要紧内容第五节创新原理一.创新的涵义.作用二.企业创新的类型三.创新的内容*四.现代治理创新的动态和趋势1.现代治理创新的要紧表达2.现代治理创新的进展趋势第三章决策教学要求:明确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决策理论演变和决策过程;把握决策差不多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第一节决策差不多理论一.决策理论的演进1.古典决策理论2.行为决策理论3.现代决策理论二.决策在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决策的涵义2.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三.决策的类型和特点1.决策的类型2.决策的特点四.决策的原则和程序1.决策的原则:系统;适应;时效;中意;权变;行动2.决策的程序第二节决策的方法一.决策的科学化:1.决策思想科学化2.决策程序科学化3.决策方法科学化二.决策方法概述:1.决策的方法体系2.数量化决策和非数量化决策3.风险型决策方法第三节跨国公司决策案例分析第四章组织教学要求:了解组织工作的差不多程序.明确组织功能和设计内容.把握组织变革与创新.第一节组织结构的差不多类型一.组织的涵义与组织职能的内容1.组织的涵义与组织职能2.组织职能的内容:组织设计.组织运行.人力资源治理.组织变革.二.组织结构的差不多类型:1.直线制组织结构2.职能制组织结构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5.矩阵制组织结构第二节组织设计一.组织设计的任务1.组织设计及其目的2.组织设计的任务二.组织设计的原则和阻碍因素1.组织设计的原则2.组织设计的阻碍因素三.组织的部门与层次设计1.组织的部门化2.组织的层次设计四.职能设计1.职责与职权2.直线与参谋3.集权与分权第三节组织的变革一.组织变革的动因与目标1.组织变革的缘故分析2.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二.组织变革的内容与程序1.组织变革的内容2.组织变革的程序三.组织的变革策略1.组织变革的阻力理论2.组织变革的策略四.组织变革的进展趋势:1.分立化趋势2.柔性化趋势3.学习型组织――以后成功企业的模式第四节跨国公司企业案例分析第五章领导教学要求:明确领导本质.内容与领导理论;弄清领导与治理的区别.明确领导权力与本质.了解领导的一样理论与有效领导的要求.了解有关领导最新观念. 第一节领导本质与内容一.领导与治理1.领导的含义2.领导的权力3.领导与治理的区别与联系二.领导结构与领导素养1.领导的结构2.领导的素养三.领导内容与领导体制:1.领导的内容:引导.指挥.组织.和谐.操纵.教育.用人*2.领导的体制及其作用第二节领导理论一.领导行为理论1.结构维度与关怀维度组合理论2.治理方格理论二.领导权变理论1.菲德勒权变模型2.路径―目标理论3.领导―参与模型*三.领导理论的进展1.领导的归因理论2.领导魅力理论3.自我领导与超级领导第三节领导艺术理论一.领导艺术概述二.用人和用权的艺术三.决策艺术四.人际关系艺术第四节跨国公司领导案例分析第六章鼓舞教学要求:明确鼓舞功能重要性. 阐明鼓舞的一样理论.明确鼓舞的内容与作用.把握鼓舞规律和方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第一节鼓舞概述一.鼓舞的含义与作用1.鼓舞的含义2.鼓舞的作用二.鼓舞过程1.人的行为产生缘故2.鼓舞过程的差不多模式三.鼓舞的差不多理论:1.鼓舞研究的几个问题2.西方有关人性的理论3.鼓舞理论分类:内容型.过程型.行为矫正型.综合型.第二节鼓舞理论一.内容型鼓舞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成就需要理论二.过程型鼓舞理论1.期望理论2.公平理论3.行为矫正型理论:强化理论第三节鼓舞的原则和方式一.鼓舞的原则1.物质利益原则2.公平原则3.差异化原则二.鼓舞的方式1.物质鼓舞2.精神鼓舞3.情感鼓舞三.不同层次的鼓舞方式:1.面向职工的鼓舞2.面向治理人员的鼓舞3.面向群体的鼓舞*四.鼓舞理论创新第四节跨国公司鼓舞案例分析第七章控制教学要求:明确操纵职能地位.了解操纵类型与过程.阐明操纵差不多原理与原则.明确操纵的方法.第一节操纵与操纵程序一.操纵的含义与重要性:1.操纵的含义2.操纵的重要性二.操纵的类型:1.事前操纵.现场操纵.事后操纵2.集中操纵与分散操纵3.战略操纵与战术操纵4.程序操纵与跟踪操纵三.操纵的程序:1.操纵的差不多前提2.操纵的差不多步骤: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第二节操纵的原则和要求一.操纵的原则1.系统操纵原则2.以人为中心原则3.例外与重点原则4.弹性原则二.有效操纵的要求1.适度操纵2.客观操纵3.弹性操纵第三节跨国公司操纵案例分析第八章文化教学要求:文化是一种软功能.明确文化的专门作用. 阐明组织文化的一样理论和要紧模式.明确文化对治理的阻碍和作用.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第二节组织文化的要紧模式与塑造一.组织文化的模式1.自发文化与自觉文化2.主列文化与支流文化二.组织文化塑造1.组织文化塑造的差不多原则2.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第三节治理文化创新一.知识经济时代与企业文化的变革二.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三.企业组织文化创新的领域:1.制度创新2.思维创新3.企业家精神与文化创新4.跨文化治理第四节跨国公司文化治理案例分析4.教材与参考资料4.1教材吴照云,《治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2参考资料【1】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金润圭,《国际企业经营与治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梁能,《跨国经营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4】Charles W. L.Hi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Richard Irwen Inc.【5】John D. Daniels. Lee M. Radebangh. Internationsl Business: Environments and Operation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6】[美]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英]休曼特拉·戈歇尔,跨国治理——教程、案例和阅读材料,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7】[加]包铭心,陈小悦,[加]莫礼训,[加]菲利普·M·罗森茨韦格,国际治理——教程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8】王超,《跨国战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9】滕维藻等,《跨国公司战略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5.3《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5.3《公司治理》教学大纲

《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大纲(Corporate Governance)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代码:120203X03EGS、120204X03EGS、120207X03EGS、120208X03EGS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12学时课程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管理学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公司治理》,马连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8(教材)2.《公司治理学》,蔡锐,孟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3.《公司治理》,李维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公司治理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司股权结构设计、董事会运作机制设计、监事会监督机制设计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投资者关系管理、资源高效配置的能力,为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公司的力量(6学时)1. 了解企业与企业制度2. 了解企业制度的类型3. 理解企业制度的选择4. 掌握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5. 掌握公司制企业的类型6. 重点掌握公司的创造力【实践项目】案例分析:华为股份有限公司的选择。

(2学时)第二章公司需要良好的治理(6学时)1. 了解公司权力的分解2. 了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3. 理解公司治理的界定4. 掌握良好公司治理的意义5. 掌握良好的公司治理的特征6. 重点掌握影响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实践项目】案例分析:绿龙公司的现状分析。

(2学时)第三章公司股权结构设计(6学时)1. 了解股东的定义、股东的权利、股东的义务2. 了解股东的法律地位、股份的含义与种类3. 理解股份比例设计、股权结构模式4. 掌握股东大会职权、股东大会的类型、表决机制5. 掌握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产生过程6. 重点掌握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界定与核心内容【实践项目】案例分析:雷士照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3 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国际贸易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性质和任务)《公司治理学》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通过对公司治理的综合性研究,探讨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和方法的学科。

该课程主要讲授包括代理问题、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激励机制、公司控制全市场、信息披露、集团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模式等专题,本课程以治理和管理相统一的系统论观点,强调战略管理及执行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衔接作用及实现方式;既介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也介绍一些前沿性问题;既介绍代表性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形成、运作、优缺点及演化趋势,又专门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和规及可能形成的模式;既从管理学和法学视角分析公司治理,也从经济学特别是企业理论角度分析公司治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运用企业理论来分析我国企业制度建设的能力,学生应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基本概念;学习和掌握公司部治理结构的容,特别是公东权益与股东会制度、董事会模式及运行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学习和掌握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学习和掌握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治理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知识容。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力图将现实问题和现象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突出公司治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运用企业理论来分析我国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

三、课程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公司治理学:新兴学科的诞生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制度演进的脉络与公司制企业的特征:(2)明确公司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线索;(3)把我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容、学科性质、特点和研究方法;(4)理解国外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和国外对公司治理涵的争论。

2.教学容(1)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2)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涵;(3)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3.案例讨论题美国IBM公司的兴衰:公司治理的影响第二章公司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公司科层和市场契约的关系;(2)掌握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和当事人,以及公司的不同当事人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地位;(3)理解专用性资产与公司治理边界之间的关系,掌握公司边界、公司治理边界的类型和主要容;(4)熟悉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5)明确一股一票和投票多数制度,掌握权力指数的应用。

2.教学容(1)公司科层契约与公司治理体系;(2)公司治理边界及其原理;(3)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和企业竞争力。

3.案例讨论题帕玛拉特V.S.安然:欧美模式的失败?第三章股东权益:谁是治理主体1.教学基本要求(1)能够解释股东权益的概念及其与债权人权益的差异;(2)理解中小股东维护机制;(3)区分普通股权与优先股权、不同股东的权力容;(4)明确股东大会的职能;(5)掌握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这理论及二者的不足。

2.教学容(1)股东权益及其特征;(2)股东大会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3)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

3.案例讨论题只有董事长一人参加的股东大会第四章董事会与监事会:单层制还是双层制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董事会制度的起源;(2)了解董事会的性质、董事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议事的规则;(3)把握董事会的单层制与双层制及其各自的成因与发展趋势;(4)明确监事会的设置差异以及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中监事会的功能定位。

2.教学容(1)董事会的设置与运作;(2)监事会的设置与运作。

花旗银行与德意志银行的部治理机制比较第五章独立董事:实质重于形式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国外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发展历程;(2)区分一般独立性和特殊独立性、名义独立性和事实独立性两组概念的不同涵义;(3)了解不同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差异。

2.教学容(1)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独立董事的独立性(3)独立董事作用及其决策参与机制的设计3.案例讨论题“伊利风波”与尴尬的独立董事第六章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理论依据、概念及主要容;(2)掌握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3)把我国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和对策;(4)尝试建构高层管理者激励约束长效机制设计的框架。

2.教学容(1)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2)高层管理者的约束机制;(3)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3.案例讨论题“新59岁现象”:国有企业老总改制情结与新心病第七章证券市场与控制全配置:走向成熟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证券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证券市场与控制配置的联系;(2)明确公司并购与公司剥离、证券市场监管、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基本涵义与主要容;(3)把握我国证券市场外部治理的特点及发展方向;(4)掌握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

2.教学容(1)股票价格、资本市场与控制权配置;(2)公司并购与公司剥离;(3)证券市场监管与信息披露。

股权分置改革:三一重工VS清华同方第八章银行治理:从治理者到被治理者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全球围的差异性特征;(2)理解和把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和现实特点;(3)能结合实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

2.教学容(1)商业银行与公司治理;(2)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性分析;(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及其改进景。

3.案例讨论题德意志银行:适应银行战略的治理调整第九章机构投资者治理:从幕后到台前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机构投资者的含义、种类和特点;(2)了解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机理;(3)明确国机构投资者状况及促使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

2.教学容(1)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和特点;(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理分析;(3)我国机构投资者:不再沉默类。

3.案例讨论题美国机构投资者“炮打司令部”第十章集团治理:揭开法人的面纱1.教学基本要求(1)把握集团治理的本质、特点及主要容;(2)掌握母公司如何既能有效的控制子公司又能保持其活力;(3)理解关联公司间如何通过有效合作降低交易成本;(4)熟悉母公司采取滥用交易行为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动机与手段;(5)理解对子公司利益相关者保护的效率分析及相关分析。

2.教学容(1)集团治理概述;(3)保护子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原则。

3.案例讨论题集团母公司掏上市子公司:“猴王”变空壳第十一章跨国公司治理:文化对接的瓶颈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跨国公司治理体系的特点;(2)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的治理机制有深入了解;(3)掌握跨国公司的治理机制及其特点;(4)明确跨国公司外部治理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影响,以及跨国公司的应对策略。

2.教学容(1)跨国公司治理的涵和特征;(2)跨国公司的部治理;(3)跨国公司的外部治理;(4)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公司治理。

3.案例讨论题雀巢婴儿奶粉事件第十二章网络治理:公司台理的延伸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网络组织产生的背景、网络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2)理解网络治理的基本特征与层级组织治理及市场交易的区别;(3)网络治理的机制体系;(4)理解网络治理的逻辑平台与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2.教学容(1)从传统治理到网络治理;(2)共同治理:网络治哩的特征;(3)治理机制:网络治哩的核心。

3.案例讨论题某些网络组织治理现状的分析第十三章治理模式:是否趋同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全球三种主流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缺点和缺陷;(2)学会如何对这三种主流模式进行对比分析;(3)掌握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的基本方向和主要表现;2.教学容(1)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2)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3)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4)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

3.案例讨论题日本索尼的公司治理改革第十四章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路在何方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转轨经济条件下“部人控制”的涵与成因;(2)熟悉“部人控制”在各转轨国家的不同表现;(3)理解缓和“部人控制”问题的典型做法及其理论依据;(4)掌握构建适合转轨经济特点之公司治理模式的基本原则。

2.教学容(1)“部人控制”:转轨经济中的治理症结;(2)中国案例:“部人控制”还是“行政控制”;(3)路在何方:转轨经济条件下成功治理模式的探讨。

3.案例讨论题海尔:真诚何以到永远第十五章公司治理原则与评价:没有规矩何能方圆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原则的制定背景及层级体系;(2)熟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原则的主要容;(3)把握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容;(4)掌握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标模型。

2.教学容(1)公司治理原则:治理实务的指引;(2)公司治理评价:治理实践的呼唤;(3)中国公司治理评价原则与方法。

3.案例讨论题2007年中国某能源类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评价五、实践环节无六、教学方法的建议(1)采用多媒体教学(2)采用案例教学(3) 突出公司治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七、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公司治理学(第二版).维安主编,高等教育.2009参考书:[1] 公司治理:计量经济学分析(美)巴加特等著,宋增基等译.大学.2010[2] 公司治理学.高明华等著.中国经济.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