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复习正式版.ppt

合集下载

届高三物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新人教版PPT课件

届高三物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新人教版PPT课件
❖ A.巨轮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推动
❖ B.一旦施力于巨轮,巨轮立即产生一个 加速度
❖ C.由于巨轮惯性很大,施力于巨轮后, 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 加速度
❖ D.由于巨轮惯性很大,施力于巨轮后,
❖ 4.放在水平面上的一物体重45 kg,现用90 N 的水平推力推该物体,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1.8 m/s2.当物体运动后,撤掉水平推力,此时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 【例3】如图3-1-3所示.一静止斜面MN 与水平面的倾角α=30°,斜面上有一质量 为m的小球P,Q是一带竖直推板的直杆, 其质量为3m.现使竖直杆Q以水平加速度a= 0.5g水平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而推动小 球P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球P与直杆Q及斜
牛顿运动定律
考纲展示 知识点 要求
高考瞭望
牛顿运动
1.从近几年的高考考点分布知
定律及其 Ⅰ 道,本章主要考查考生能否
应用
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
义,能否熟练应用牛顿第二、
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方法解
决运动和力的问题;理解超
重和失重现象,掌握牛顿第
牛顿运动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 1.对惯性的理解
❖ (1)惯性的表现形式
❖ 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 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 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②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 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 难以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 变.
❖ (2)惯性的量度
❖ 2.牛顿第一定律有哪些重要意义?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 性;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共17张PPT)(优质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共17张PPT)(优质版)
2.6 m
解:该玩具有两段运动过程:第一段在拉力作用 下加速前进过程;第二段仅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
的减速过程. 加速过程中:x1=12 a1t12, v1=a1t1 在竖直方向上 N+Fsin53°-mg=0
在水平方向上 Fcos53°-f=ma1,f=μN
得a1=2m/s2, v1= 4m/s, μ=
• C. 物块将以大于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 D. 物块将以小于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 解:施力F前,mgsin θ-μmgcos θ=ma① 施力F后,(mg+F)sin θ-μ(mg+F)cos θ=ma′②
12得aa' mm gF g1
• 8.如右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一个幼儿用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着它 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3.0 N, 玩具的质量m=0.5 kg,经时间t=2.0 s,玩 具移动了x=4 m,这时幼儿松开手,问玩具 还能运动多远?(取g=10 m/s2,sin 53°= 0.8,cos 53°=0.6)
则( c)
• A. f1,f2都变大 • B. f1变大,f2不一定变大 • C. f2变大,f1不一定变大 • D. f1,f2都不一定变大
• 7.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
向下的恒力,则 ( C )F• A. 物块可 Nhomakorabea匀速下滑
a
• B. 物块仍以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2.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
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 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复习正式版.ppt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复习正式版.ppt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点11 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12 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 考点13 超重和失重现象 考点14 牛顿第二定律的临界问题 考点15 传送带及板块模型问题
1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法3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高考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的考查,通常以小球、细绳、弹簧、 支持面建立情景,求剪断细绳或撤掉支持面时物体的加速度.
关键是分析瞬时状态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
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
10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2.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 之外的物体对该系统的作用力称为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 用力称为内力.
17
3.整体法: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此时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来分 析较方便,这种方法称为整体法.
4.隔离法:如果需要知道系统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
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一种力.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尤 为注意.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
3
(3) 同体性:同体性是指公式F=ma中,F、m、a同属于一个研究对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件(共46张PPT)

物理量
单位
备注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速度 V
米每秒
m/s
加速度 a 米每二次秒 m/s2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力F 压强 P
牛顿 帕斯卡
N 1N=1Kgm/s2 Pa 1Pa=1N/m2
功率 P
瓦特
W 1w=1J/s
课堂练习
1、下列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BCD )
A、小时 B 、牛 C、焦 D、瓦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a GFf m
8 09.825 m2/s 9.5m2/s
80
F
f
.
F
G
a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或运动情 况分析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4、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 解要求的物理量 5 、检验结果是否合理性
典型例题
①指出了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②指出了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思考:汽车启动及刹车问题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

模拟试题训练与答案解析
• A. F/2 B. F/3 C. F/4 D. F/5
模拟试题训练与答案解析
要点一
答案
B
要点二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直到停止。设物体受到的阻力 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 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1=F−fm, 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2=fm。根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加速 阶段的末速度v=a1t,减速阶段的初 速度也为v,则有v=a2⋅2t。联立解得 f=F3,选项B正确。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求某时刻的动能或势能;求某过程中 动能或势能的变化量;求某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量。
04
牛顿运动定律与动量守恒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
动量定理
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 受合外力的冲量,即 Ft=Δp,或所有外力的冲 量的矢量和。
动量守恒定律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合外 力为零,该系统的动量保 持不变。即Δp1=-Δp2。
3
刚体的动力学问题
结合刚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求解刚体的动 力学问题,如刚体的碰撞、刚体的定点转动等。
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的描述
运用曲线运动的描述方法,如位 置矢量、速度、加速度等,分析 质点在曲线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和
运动规律。
圆周运动
分析质点在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加速 度、向心力和角速度等物理量,运 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圆周运动的问 题。
数据处理方法
对于实验数据,可以采用图像法或表格法进行处理。图像法可以直观地展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表 格法可以清晰地列出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在处理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全章复习 (共31张PPT)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全章复习 (共31张PPT)

四:瞬时性问题
【变式】如图所示,两根轻弹簧与两个质量都为m 的小球连接成的系统,上面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 天花板上,两小球之间还连接了一根不可伸长的细 线。该系统静止,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4mg。 在剪断了两球之间的细线的瞬间,球A的加速度和 球B的加速度分别是( ) A.2g,竖直向下;2g,竖直向下 B.4g,竖直向上;4g,竖直向下 C.2g,竖直向上;2g,竖直向下 D.2g,竖直向下;4g,竖直向下
五:连接体问题
【原型题】光滑水平面上静止叠放两个 木块A、B,质量分别为m1和m2。今对A 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使得A、B 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A、B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少?
五:连接体问题
【变式1】光滑水平面上静止叠放着n个 完全相同的木块,质量均为m。今给第一 个木块一个水平方向的恒力F的作用,使 得n个木块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如图所 示。求此时第k和k+1个木块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大小。
平衡类问题的特殊解法之“相似三角形法”
【拓展】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的球心O 的正上方固定着一个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 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 轮,如图所示,现缓慢地将小球从A点拉到B 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大小N、 细线的接力大小T的变化情况是( ) A.N变大,T不变 B.N变小,T不变 C.N不变,T变小 D.N变大,T变小
《牛顿运动定律》
经典题型
《牛顿运动定律》八大经典题型
两类基本问题 连接体问题
超失重问题
瞬时性问题 变加速问题
临界问题
传送带问题 弹簧类问题
二:超失重问题
【原型题】 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 增大而减小。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 电梯内,受力面向上,在上面放一质量为m的 物体,电梯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0。下列电 流表示数i随时间变化图象中,能表示电梯竖 直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总结词
理解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详细描述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即F=ma,掌握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理解加速度是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掌握牛顿 第二定律的应用,能够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解决动力学问题。
实验三: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总结词
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详细描述
实验中,学生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滑轮、砝码等器材,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和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来观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并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
生可以得出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题技巧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总结词
牛顿第二定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核 心,通过它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进而解决相关问题。
详细描述
在解题过程中,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 适的参考系,确定物体的加速度。然 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解 未知量。注意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号 的表示方法。
解题技巧三: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题
Part
04
牛顿运动定律的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一: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总结词
明确受力分析是解决牛顿运动定律问题的关键步骤,需要仔细分析物体所受的 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详细描述
在解题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个力的方向和大小。对 于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隔离法或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同时,需要注意力的 方向和正负号的表示方法。
公式表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笔记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核心方法 重难突破
方法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1
[江西新余四中2020届检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①两 个对接的斜面,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 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会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会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通过 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方法2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例2 [广东佛山一中2019月考](多选)甲、乙两队用一条绳子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在比赛 过程中( )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甲队拉绳子的力和绳子拉甲队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4.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大__小__相_等__、_方__向__相__反_,作用在 __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_.关系式为_F_=__-__F_′_. (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①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__两__个____物体上. ②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成__对__出__现_、_同__时__产__生_、__同__时__按__同__样__规__律__变__化__、 __同__时__消__失__. ③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_一__性__质___的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考查牛顿第三定律
高考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考查通常体现在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
力上,其最直观的方法是观察力的作用点
考法2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在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考查中,经常涉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 速度,在解题时,需要求得物体的合力列出方程F=ma求解,或者根据正交 分解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列出方程求解.
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一种力.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尤 为注意.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
6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合成法求合外力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利用矢量合成法则,如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求出合力的方向
就是加速度的方向.特别是两个力方向相同或相反时,此时加速度方向与 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一般使用合成法更简单.
2.正交分解法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结合应用 正交分解法是求解高中物理问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解答与牛顿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法3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高考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的考查,通常以小球、细绳、弹簧、 支持面建立情景,求剪断细绳或撤掉支持面时物体的加速度.
关键是分析瞬时状态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
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
10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3
考点11 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考法4 解决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14
考点11 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15
考点11 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返回专题首页 16
考点12 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组成的系统称为连接体.比较常
见的连接体有三种:(1)用细绳连接的物体系,如图甲所示;(2)相互挤压在 一起的物体系,如图乙所示;(3)相互摩擦的物体系,如图丙所示.
运动定律结合的问题,即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 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此时一定要根据物体的受力特点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
7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 分解力求物体受力问题
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
题,多数情况下是把力正交分解在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上,在 沿加速度的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Fx=ma,在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列出平衡方程Fy=0,进而求解.
(2) 分解加速度求解受力问题
分解加速度: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以某个力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时,
其他的力都落在或大多数力落在两个坐标轴上而不需要再分解力的情况 下应用.首先分析物体受力,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分解为ax 和a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x=max,Fy=may,进而求解.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9
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异体(
相互作用的两物体)、共线(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等值(大小相等)、反向(方 向相反)、同存(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而平衡力是“同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共线、等值、反向”.
其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2.考查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
高考考题也会结合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在分析力 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时,应掌握以下两点:
5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而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a∝Δv或
根a∝据Δ1加t ,速因度为定产义生a=加Δ速Δv度t,的有原速因度是变力化,就即一a=定mF有,加a∝速F度,,a∝但m1不. 能说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
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ma. 6.牛顿第二定律具有“四性”
(1) 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始终相同. (2) 瞬时性: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加速度和合外力总是同
生、同灭、同时变化.
4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法1 对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的考查★★ 1.考查惯性现象及其应用
高考通常会在结合生活实际现象考查惯性的理解及其应用,在分析物体
的惯性问题时,重点要掌握惯性的普遍性和固有性. (1) 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固有性是指不管物体是否受外力、是否运动,也不管处在何位置,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点11 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12 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 考点13 超重和失重现象 考点14 牛顿第二定律的临界问题 考点15 传送带及板块模型问题
1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返回专题首页 11
考点11 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12
4.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解答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 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特点,若过程比较复杂, 应分阶段研究,找出相邻过程的联系点(通常是速度),再分别研究每一个物 理过程. (2) 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或运动过程图.图中应注 明力、速度、加速度的符号和方向. (3)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通常先用表示物理量的符号 运算,解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然后将已知物理量的数值及单位代入,通 过运算求得结果.
3
(3) 同体性:同体性是指公式F=ma中,F、m、a同属于一个研究对象
,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4)独立性: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循牛
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分力和加速度的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即: Fx=max,Fy=m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