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沉淀池调试方案说明样本
絮凝沉淀池施工方案
绮凝沉淀池施工方案一、前言絮凝沉淀池是水处理领域中常见的设施,用于去除悬浮物和悬浮胶体,净化水质。
本文将介绍絮凝沉淀池的施工方案,包括设计要点、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设计要点1.结构设计–结构类型: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圆形、矩形或U形絮凝沉淀池。
–池体尺寸:确定池体容积和尺寸,确保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
–入口设计:设置合理的入水口和集水系统,防止搅拌和堵塞。
–出口设计:设计合理的出水口位置和尺寸,保证水质均匀排放。
2.絮凝剂投加系统–设计合理的絮凝剂投加位置和方式,确保均匀混合。
–考虑絮凝剂种类和用量,根据水质情况调整投加策略。
3.混合均质系统–设置搅拌设备或其他混合均质系统,确保絮凝剂充分混合、溶解和作用。
–考虑能源消耗和操作维护成本,选择适合的混合方式。
三、施工流程1.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安全通道和施工空间。
–检查工具设备完好,并准备好施工材料。
2.基础施工–按设计要求对基础进行开挖、浇筑和加固。
–定位设置絮凝沉淀池的位置和高度,确保准确度。
3.结构施工–按设计要求安装组装絮凝沉淀池的各个部件。
–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漏水和水质泄漏。
4.系统安装–安装絮凝剂投加系统和混合均质系统。
–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
四、注意事项1.安全施工–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装备。
–操作设备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意外发生。
2.环境保护–施工现场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合理处理废水和废料,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3.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操作。
–做好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五、总结絮凝沉淀池作为水处理工程中关键的设施,其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
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絮凝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水质净化。
在未来的施工中,我们将继续秉承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为项目的顺利完成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关于絮凝沉淀池施工方案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沉淀池方案全word参考模板
1、概述1.1 沉淀池工程简介: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为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是该污水处理厂内重要的构筑物之一。
本工程南北二个系统共有圆形沉淀池6座,编号分别为A、B、C、D、E、F。
六座沉淀池位于污水处理厂北侧东部,每个池内直径R=57.1m,池底由四周向池底中心有5%纵坡,基础厚0.55m(上面另做50mm豆石混凝土找平层),墙宽0.35m。
每个池侧墙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侧墙除锚肋处宽650mm,其余宽350mm。
每座沉淀池中心设出水筒一个,出水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5.66m,外径2.8m。
沉淀池底设ф1100mm进水管、ф800mm出泥管、ф300mm放空管各一道,除放空管直接埋置于基础混凝土以外,其余各管外包250mm~300mm钢筋混凝土。
每座沉淀池沿侧墙内壁周圈设现浇混凝土出水槽,出水槽净宽800mm,高1224mm。
为解决沉淀池池体抗浮问题,每座沉淀池基础以下设计有702根抗浮锚杆;每根锚杆长18m,其上部与基础混凝土锚在一起。
2、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此处地质情况,其施工重点有施工降水、地基锚杆处理、基础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浇筑、侧墙池体混凝土浇筑、无粘结予应力施工等。
施工难点为:大体积大面积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1580m3)、侧墙混凝土。
施工技术控制点为:①混凝土浇筑及抗裂、防渗。
②施工接缝处理。
③混凝土池壁穿墙螺栓的防水。
④混凝土浇筑接茬控制。
2.1 施工测量:沉淀池是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主要的构筑物之一,工程量大,要求施工精度高。
故工程测量控制工作很重要。
首先在项目部总工程师指导下,依据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及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提供的设计交桩,制定严密科学的测量定位控制方案,按照测量规程认真地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2.1.1 人员组织我公司一旦中标,沉淀池测量工作由市政四公司酒仙桥污水处理厂项目经理部质测科所属测量组负责,测量组在项目总工程师指导下按要求放线定点,并严格依据污水厂站验收程序进行各道工序的测量复核。
某市水厂混合絮凝池、沉淀池施工方案
某市水厂混合絮凝池、沉淀池施工方案
一、引言
在某市水厂建设中,混合絮凝池和沉淀池是关键设施,能够有效净化水质,提
高出水水质标准。
本文将从施工方案方面探讨某市水厂混合絮凝池、沉淀池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混合絮凝池施工方案
1. 施工步骤
在进行混合絮凝池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确定施工区域并
进行场地准备; - 进行基础的测量和开挖工作; - 安装混合絮凝池的主体结构; -
进行管道连接和设备安装; - 进行密封与测试。
2. 注意事项
在混合絮凝池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现
场的整洁和安全;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质量; - 施工过程中要保持
沟通,确保各工序的顺利进行; - 注意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使用环保材料。
三、沉淀池施工方案
1. 施工步骤
沉淀池的施工步骤如下: - 确定沉淀池的位置和尺寸; - 进行基础的建设和浇灌; - 安装沉淀池的支架和主体结构; - 进行管道连接和设备安装; - 进行密封与
防渗工作。
2. 注意事项
在沉淀池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沉淀池的建设要遵循相关设计标准; - 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 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 -
确保沉淀池的防渗措施到位。
四、总结
通过合理的混合絮凝池、沉淀池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保障某市水
厂设施的施工质量,提高水质净化效果,为市民提供更加清洁、安全的饮用水资源。
在未来的施工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设施的综合效益。
高效沉淀工艺调试方案
高效沉淀工艺调试方案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 首先呢,咱们得把设备都查看一遍。
像沉淀池、管道啥的,要确保它们没有明显的损坏呀。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要是设备本身就有毛病,那后面的调试就白搭啦。
我每次都会仔仔细细地看,有时候还会多摸几下管道接口处,看看有没有松动或者渗漏的迹象。
这看起来简单,但建议不要跳过,避免后续出现问题。
2. 接着就是物料的准备啦。
沉淀剂之类的物料要准备充足哦。
不过,你要是不太确定用量多少合适,那就先多准备点,总比不够用好,对吧?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那到底准备多少算多呀?哈这个可以根据你的沉淀池大小和以往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就行啦。
二、初步启动调试2. 在水流入的同时呢,开始添加沉淀剂。
这一步要特别小心哦!添加的量要均匀,不能一会儿多一会儿少的。
如果不小心加多了或者加少了怎么办呢?没关系,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根据沉淀的效果稍微调整一下。
不过,尽量还是按照之前估计的量来加比较好。
三、观察与调整阶段1. 现在就到了观察的时候啦。
看着水在沉淀池里的流动情况和沉淀的状态。
如果发现有异常,比如说水太浑浊或者沉淀分层不明显,那就要做出调整咯。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通常会再检查一次,真的,确认无误是关键。
你可以先从沉淀剂的添加量开始调整,也可以检查一下进水的流速是不是合适。
2. 在这个过程中呢,要时不时地去查看一下设备的运行状况。
比如说,听听有没有奇怪的声音,看看管道有没有堵塞啥的。
这步可不能忘因为设备一旦出问题,整个沉淀工艺就乱套啦。
有时候我也会不小心忘掉这一步哈结果就会出现一些小麻烦,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哦。
四、稳定运行及最终确认。
(完整版)絮凝沉淀池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1.1 西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50-F185S-S5405》施工图;1.2西南电力设计院桐梓电厂2×600MW机组工程《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书》;1.3《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篇)DL/T5210.1-2005;1.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1.8国家有关安全、防火、消防和卫生规范规定;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1.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11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进行编制。
2、工程概况2.1高密度絮凝沉淀池为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2×600MW)机组工程中一个单位工程,位于厂区化学水区域,结构形式为现浇砼箱型结构。
本工程结构为现浇钢筋砼箱形基础,箱基底板厚0.65M,池壁板厚0.50 M ,底板顶标高-1.15M;±0.00M相当于黄海高程933.6m。
砼强度等级:垫层:C15;池体:C30,抗渗等级W6,抗冻等级F50。
2.2主要工程量3 施工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3.1开工前须具备的资料:3.1.1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1.2 工程设计施工图纸;3.1.3施工区域内无障碍物;3.1.4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及平面布置图;3.1.5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署同意的开工报告及施工方案。
3.2施工准备工作:3.2.1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工作,确定运输通道及弃土点;3.2.2做好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及桩位的复核、放样工作,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查认可,边坡开挖轴线定位点及水准点设置在不受临时设施及机械运行影响的地方,做到牢固可靠;3.2.3根据施工要求做好施工临时设施的搭建工作;3.2.4 组织设备、机具进场,并布置好施工场地;3.2.5检查有关资料是否齐全,并组织有关人员对各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予以修改和补充。
絮凝反应池及初沉池操作规程
絮凝反应池及初沉池操作规程(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絮凝反应池及初沉池操作规程操作前,检查所有管道、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各加药设备的剂量泵、搅拌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电气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一、药剂的配制及投放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共投加三种药剂,他们分别是氢氧化钠、絮凝剂、混凝剂,分别叙述如下:1 、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水质的 PH 值。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 20%-25%配置,即 1 份药 4 份水或1 份药 3 份水。
投加量:按 PH 值得要求控制。
启动期 PH 控制在,正常工作期 PH 控制在 7-8。
投加方式:可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剂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内直接投加。
2、混凝剂——用于气浮装置的加药和二沉装置的加药。
药剂名称:聚合氯化铝(PAC)。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 10%-15%配置,即 1 份药 9 份水或1 份药 7 份水,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 20-50mg/L 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内直接投加。
3、絮凝剂——用于气浮装置的加药和二沉装置的加药。
药剂名称:三号絮凝剂(聚丙酰胺 PAM)。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 1%-2%配置,即 1 份药 99 份水或 1 份药 98 份水。
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至少搅拌小时使其熟化后方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 5-10mg/L 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计量泵投加。
第二、操作步骤1、将操作面板上各设备旋钮指向手动或自动,控制系统中各设备进入启动状态(手动方式,需手点启动按钮)。
做好开机记录。
2、根据在线监测的PH数值,加入适量配制好的碱液,启动搅拌系统,调整到规定的PH值。
絮凝沉淀池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贺志勇
絮凝沉淀池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贺志勇摘要:针对自来水厂絮凝沉淀池在生产过程中絮凝效果差、矾花出现晚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折板絮凝池的检查,改正了折板安装不当导致的短流问题。
同时开展了烧杯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并通过往原水中投加黏土,解决低浊度的问题,最后使出水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絮凝沉淀池;调试;矾花江西某自来水厂处理规模为3×104m³/d,采用了常规水处理工艺:絮凝、沉淀、过滤、消毒。
出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在建成运行调试过程中,发现絮凝过程中产生的矾花太小,产生的时间晚,一直到沉淀池中段才出现明显的矾花。
严重影响到了整个调试项目的进度。
1 设计简介`设计絮凝沉淀池一座,采用竖向折板絮凝、折回式平流沉淀池,絮凝区有效水力停留时间18.28min,折板分为三段,流速依次分别为0.3m/s、0.2m/s、0.1m/s。
沉淀区的水平流速为12mm/s,沉淀时间2h。
絮凝剂投加在絮凝池前段进水管上的管式静态混合器上,管式静态混合器的公称直径为DN700,共三节,总长3m。
进水管在絮凝池前端通过配水槽,将进水均有分配到三格絮凝池中(每格絮凝沉淀池可以单独运行),通过三段式折板絮凝池,最后汇合,通过配水花墙进入平流沉淀池。
表1 絮凝池水力参数表折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其加工制作精度高,折板与池壁之间用角钢固定,安装方便,运行过程中不易积泥。
絮凝剂采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不投加其他助凝剂2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水量分为600m³/h、800 m³/h,再到1000m³/h、1200 m³/h四个档级,由于水源为水库水,进水浊度约为3NTU左右,根据老水厂的运行经验调试加药量分为1%、2%、3%三个档级。
在调试过程中,絮凝沉淀池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矾花,直到沉淀池中段,才出现大块的矾花,且在沉淀池后端,出现矾花上浮的现象。
高效沉淀池的调试及运行管理
高效沉淀池的调试及运行管理摘要:该文阐述了高效沉淀池的基本工艺流程,通过对高效池各反应段的分析,重点介绍了要有设备运行参数、药剂投加量、污泥回流量和泥位设置等对高效装置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通过对各项参数的实际调试和优化,得出常规的运行参数,为其他同类装置的调试和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效沉淀池;混凝;絮凝;回流;搅拌高效沉淀池是集反应、澄清、浓缩及污泥回流为一体的高效水处理构筑物,分为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预沉浓缩区、斜管分离区、中和反应区等。
具有高效去除地表水和污水中的有机物、胶体、悬浮物、硬度、碱度、TP、重金属的作用。
其具有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对原水水质波动不敏感,分离效率高、排泥含水量低、出水浊度低、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的深度处理中。
在调试及运行过程中,由于药剂投加量,污泥回流量,设备参数设置等对高效沉淀池的性能参数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做好对以上参数的合理控制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及节能减排。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此做了详细介绍。
1工程概况延长石油延能化污水处理厂是对上游石化装置产生的工业废水进行处理,污水系统采用溶气气浮-两级AO-二沉池-高效池-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超滤-反渗透的处理工艺,清净废水采用高效沉淀池-超滤-反渗透-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工艺,总体处理量为1500m3/h。
其采用2套高效沉淀池工艺,处理能力均为940m3/h,操作弹性50%~110%,采用快速混凝、絮凝和沉淀三个独立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工艺组合来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出水水质达到进入超滤和反渗透装置,进行回用水的制备。
2高效沉淀池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2.1工艺流程高效沉淀池由配水渠和配水阀、混凝区、絮凝区、预沉区、斜管沉淀区、中和区出水槽渠、中和区、刮泥机、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系统组成。
具体见下图。
清净废水或生化系统产水经过配水槽进入混凝区,在混凝区内,靠搅拌器的提升混合作用完成药剂、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然后经叶轮提升至絮凝区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凝体。
一体化絮凝沉淀方案
一体化絮凝沉淀方案一体化絮凝沉淀方案简介•本方案旨在解决水处理过程中的絮凝沉淀问题。
•结合传统的絮凝和沉淀方法,集成一体化絮凝沉淀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方案优势•高效: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少处理设备数量,提高处理效率。
•节能:优化能量利用,减少能耗。
•灵活:可根据不同水质和处理要求进行定制。
•自动化控制: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调节。
方案流程1.原水进料系统–设计适当的原水进料管道和过滤器,去除较大的杂质和悬浮物。
2.絮凝剂投加系统–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采用合适的絮凝剂。
–设备投加系统,控制剂量和投加时间。
3.絮凝区域–设计絮凝区域,让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并形成絮凝体。
–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絮凝效果。
4.沉淀区域–设计沉淀区域,让絮凝体在此沉淀。
–采用合适的沉淀方式,如重力沉淀、浮力沉淀等。
5.清水排放系统–设计清水排放管道和控制装置,保证清水的排放质量。
–可选择对清水进行再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6.设备维护与管理–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方便操作和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清理絮凝体和疏通管道。
方案实施步骤1.方案评估和设计–分析水质和处理要求,评估方案可行性。
–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设备选择、容量计算等。
2.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相关设备和材料。
–安装设备,并进行调试和验收。
3.系统调试和优化–对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确保运行正常。
–优化操作参数,提高处理效果。
4.运行监测与维护–建立运行监测和维护机制,定期检查设备和水质。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总结本方案采用一体化絮凝沉淀设备,集成了絮凝剂投加、絮凝区域、沉淀区域和清水排放系统。
通过合理的流程设计和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方案评估、设备采购和运行监测等环节,以确保方案的成功实施和系统的持续运行。
方案费用和预算•方案费用包括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费用、工程设计费用等。
某自来水厂絮凝沉淀池运行调试
某自来水厂絮凝沉淀池运行调试[摘要] 某水厂运行调试过程中絮凝沉淀效果不佳,出水水质存在超标风险,通过絮凝搅拌实验对生产进行药剂投加量及助凝剂药剂及投加量进行实验,以便指导生产,经实验验证的结果应用于调试运行生产,确实达到了相应的效果。
关键词:絮凝沉淀 G值聚合氯化铝(PAC)石灰1、工程概况背景湖南永州某自来水厂,水源为水库水,位于湘江上游,水厂设计总规模为Q=10.0×104m3/d一期设计规模为Q=5.0×104m3/d,自用水系数0.05。
水厂采用进水计量站+格栅配水井+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与清水池叠加的组合池+V形滤池+次氯酸钠消毒的水处理工艺,絮凝药剂为聚合氯化铝(PAC)。
工程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020年6月完工通水。
通水试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原水浊度较低,不管药剂投加量为1.0-15.0mg/L中间任何整数值,絮凝沉淀池均未见矾花,根据类似工程经验,选择稳定投加药剂量为3mg/L,实际运行中,V形滤池运行压力增大,且表面漂浮白色物质,初步判断为PAC药剂反应不充分导致,随着调试进行,原水经历一个雨期,导致进水浊度加大,水厂格栅井内明显出现黄色的浑浊水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增加PAC药剂投加量至10mg/L后,絮凝效果仍不明显,未见有明显的矾花出现,沉淀池沉淀效果不佳,滤池上层水体开始泛黄,并且由于随着药剂量的增加,白色漂浮物增多,反冲洗频率增加,经与水厂运行人员研究讨论分析,认为主要问题为投加PAC药剂后,絮凝池絮凝效果不佳,反应不充分,沉淀效果差,滤池进水浊度高,导致出水水质存在风险,为消除水质风险,在实验室进行了混凝搅拌烧杯试验,以便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指导生产。
1.混凝沉淀原理在自来水厂的水质净化过程中,絮凝反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絮凝池设计是否得当关系到絮凝效果,而絮凝的效果又直接影响后续处理的沉淀和过滤效果【1】。
絮凝沉淀是颗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过程。
絮凝沉淀设备操作说明
絮凝沉淀设备操作说明1. 前言絮凝沉淀设备是用于沉淀悬浮物质的设备,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在使用结构多而杂,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本文档将认真介绍絮凝沉淀设备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 设备结构纺锤形沉淀池是絮凝沉淀设备的紧要部分,包括进水口、搅拌器、内壁、沉淀区、放水口等部分。
3. 操作流程3.1 检查设备状态在使用絮凝沉淀设备前,应当检查设备的情形,包括结构是否完好,搅拌部件是否运转正常等,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3.2 入水将待处理的水体通过进水管道注入沉淀池中。
在注入水体时,应当注意掌控流量,避开超过设备处理量,导致过度混合,影响处理效果。
3.3 加药在注入水体后,需依据实际水质情况,向水体中加入絮凝剂。
加药量应当依据水质情况和处理效果要求进行调整,避开药剂过量或不足而影响处理效果。
3.4 搅拌在加药后,需要将水体充分搅拌,使药剂能够与悬浮物质充分接触并达到最佳效果。
搅拌的时间和强度应当依据药剂种类和加药量进行调整。
3.5 沉淀经过充分搅拌后,悬浮物质开始渐渐沉淀到沉淀池底部。
这个过程需要确定时间,依据不同的水质和处理要求,沉淀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3.6 排放待悬浮物质已经完全沉淀到沉淀池底部后,可将清水从放水口排出,用于下一步的处理。
4. 操作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
操作人员应当穿戴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开药剂和水体对身体造成刺激和损害。
4.2 药剂储存药剂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注意避开阳光直射。
药剂应当避开混合、飞溅和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4.3 设备维护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设备可能会显现各种问题,需要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4 处理后的水体的处理经过絮凝沉淀设备处理的水体,可能仍旧存在确定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或排放。
5. 结论使用絮凝沉淀设备进行处理操作,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曝气絮凝沉淀池施工方案
曝气絮凝沉淀池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及条件施工前,确保已获得完整的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相关验收标准。
组建专业施工团队,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和技术培训。
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机械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试运行。
确认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
办理施工许可证,并获得环保、安全等相关部门的批准。
二、定位测量与开挖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定位测量,设置明显的控制点。
使用挖掘机或人工开挖,确保开挖尺寸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对开挖的土方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地基处理与垫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排水、夯实等,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铺设垫层,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均匀受力。
四、反应池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反应池的预制或现场制作。
安装反应池,确保安装位置准确、稳定。
五、曝气装置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曝气装置,确保曝气均匀、有效。
对曝气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搅拌装置安装安装搅拌装置,确保搅拌效果良好。
对搅拌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和运行测试。
七、管道连接与布置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管道的连接和布置。
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布置合理、美观。
八、满水试验与检验对曝气絮凝沉淀池进行满水试验,检查其密封性和稳定性。
对各装置和管道进行检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九、土方回填工程在确保所有安装和试验工作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
回填过程中,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和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
对回填后的场地进行整平和压实,确保其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本施工方案为曝气絮凝沉淀池的基本施工步骤,实际施工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注意:本施工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图的深化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
磁絮凝高效沉淀池运营维护方案
磁絮凝高效沉淀池运营维护方案
1、运行操作人员应观察并记录反应池矾花生长情况,并将之与以往记录比。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2、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入流污水水质的检验,并定期进行烧杯搅拌试验。
通过改变混凝剂或助凝剂种类,改变混凝剂投药量,改变混合过程的搅拌强度等,来确定最佳的混凝条件。
3、本项目为机械混合方式,应定期测试计算混合区的搅拌速度梯度,核算其有问题时应及时调整搅拌设备转速或调节入流污水水量。
4、应定期清除絮凝反应池内的积泥,避免反应区容积减小,池内流速增加使反应时间缩短,导致混凝效果下降。
5、混凝絮凝池的药剂投加量、回流污泥量、絮凝搅拌速度等调整根据生产过程中水质和水量的实际情况调整。
通过精细调整可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6、出现翻泥、出水浑浊现象,可能是PAM药没加、排泥时间不够、二沉池出水带泥等,具体情况需现场排查。
7、进水量应逐渐提高,避免大流量突然猛增造成斜管沉淀池内漂泥。
8、定时巡查刮泥机,及时开启排泥泵排泥,避免长时间不排泥造成污泥板结而无法排泥。
9、池面应遮阳处理,避免藻类滋生,造成斜管堵塞。
10、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清洗斜管,每月至少一次。
曝气絮凝沉淀池施工方案
曝气絮凝沉淀池施工方案一、引言曝气絮凝沉淀池是处理废水的一种常见设施,该设施可以通过引入空气和搅拌装置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与气泡结合,从而实现快速沉淀和去除悬浮物的目的。
本文档介绍了曝气絮凝沉淀池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材料准备、设备安装等内容。
二、施工步骤1.确定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曝气絮凝沉淀池的施工。
考虑到操作和维护的方便性,通常选择距离废水源和处理设备较近的位置。
2.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平整、坚固。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填埋或夯实等处理,以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
3.安装反应池:根据设计图纸,按照池体尺寸和形状进行预制和安装。
可选择预制池体或现场浇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式。
4.安装曝气装置: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曝气装置。
通常采用气泡式曝气装置,装置数量和布置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确保充分的气泡产生和悬浮物混合。
5.安装搅拌装置: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搅拌装置。
搅拌装置可采用机械搅拌或水力搅拌,安装位置和形式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布置,以确保池内悬浮物均匀分布。
6.连接管道: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管道的连接。
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排气管道等。
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泄漏,流向正确,以保证废水的顺利流动和处理效果。
7.安装检测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废水流量计、水质监测仪等检测设备。
确保设备的安装牢固可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试运行和调试: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通过调试和检测,确保曝气絮凝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三、材料准备1.池体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池体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玻璃钢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采购。
2.曝气装置: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曝气装置。
常见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曝气板等。
根据池体尺寸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曝气装置进行采购。
搅拌装置包括机械搅拌器、水力搅拌器等。
絮凝沉淀系统调试
絮凝沉淀系统调试絮凝沉淀系统由加药、沉淀、排泥组成,其中絮凝沉淀是自来水处理的核心工艺之一,其沉淀效果直接影响出水水质。
1絮凝沉淀系统工艺流程2、絮凝沉淀系统进水调试(1)絮凝沉淀池进水调试应在沉淀池进出水阀门和排泥阀调试完成后进行(2)沉淀池进水调试前应由组长组织调试技术交底,明确进水调试的工艺要求、控制要求和操作要点(3)絮凝沉淀池进水调试前应将折板区和斜管区排泥阀进行编号,并与现场控制柜和中控室编号一一对应;(4)絮凝沉淀池进水调试前应检查驱动排泥阀的气管上减压阀工作情况并将减压阀的压力值调整至0∙15~0.2MPa之间不得超过0.2MPa以免损坏排泥阀;(5)折板絮凝沉淀池分两组独立运行,进水调试可以分别进行调试也可以两组一起调试,当两组一起调试时应将保持两个进水阀门开度一致(6)折板絮凝沉淀池进水调试前应将加药系统加药泵进行编号并标识主泵和备用泵,加药泵与沉淀池分组一一对应,1#加药泵对应第一组沉淀池(靠综合楼一边),2#加药泵对应第二组沉淀池(靠V型滤池一边),3#加药泵为备用泵,可分别辅助1#和2#加药泵加药;(7)折板絮凝沉淀池进水调试时应控制进水流量,待沉淀池开始出水或水位接近运行水位时再逐步增大流量,严禁在初次进水时大流量、高流速注水造成折板快速升压变形或渗漏;(8)沉淀池进水调试时应检查折板和斜管在初次进水时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水处理(9)沉淀池进水调试时应在进水过程中按照监测的原水浊度加药,沉淀池刚开始进水时数字计量泵频率给定应控制在小值,待沉淀池开始出水或接近运行水位时在根据进水量和原水浊度逐步增大或调整加药量(10)为获得最优的沉淀池试运行调试效果和最快的调试速度,溶药池PAC 浓度应保持在5%,调试过程中根据进水量和原水浊度调整加药泵给定频率或增加开启备用泵来调整加药量。
(11沉淀池进水调试过程中应检查折板、斜管和出水集水槽运行效果,出现问题及时停水处理(12)当沉淀池需要放空进行处理时,折板区可采用排泥阀分隔放空或完全放空,斜管区可采用排泥阀进行放空,但同一排泥阀的开启应间隔10分钟以上,每次开启时间尽量不超过1分钟,不同排泥阀应间隔开启,不得同时开启或顺序开启,当一次开启时间不能完全放空时应采用多次开启放空方式,严禁排泥阀长时间开启。
浙江佳兴发电絮凝沉淀池调试方案
200m3/h絮凝沉淀池+锰砂滤池化水系统原水预处理工段调试方案浙江弗莱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七月200m3/h絮凝沉淀池+锰砂滤池化水系统原水预处理工段调试方案批准:审核:编写:浙江弗莱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七月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浙江弗莱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包单位:浙江弗莱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 概述 (1)2 原水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2)3 调试目的 (3)4 系统及设备主要技术规范 (3)5 调试依据及标准 (11)6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及检查内容 (11)7 混凝沉淀系统的启动调试 (12)8 除铁、除锰滤池的启动调整 (13)9 原水预处理系统的移交 (14)10 组织分工及安全措施 (14)1 概述浙江佳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5MW发电工程新建两台15MW中温中压发电机组。
该工程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选用江南的产品。
(1)锅炉锅炉为中温中压秸秆特种锅炉锅炉,其主要参数为:1 锅炉型式中温中压汽包锅炉2 额定出力75t/h3 过热蒸汽压力 3.83 MPa4 过热蒸汽温度450℃5 排烟温度150 ℃6 锅炉效率>85%(2)汽轮机1 铭牌出力15MW2 机组型式中温中压抽汽凝汽式4 主蒸汽压力 3.43 MPa5 温度435℃6 纯凝工况进汽量/最大进汽量65.5t/105t/h7 额定抽汽压力0.294 MPa(a)8 额定抽汽温度184 ℃9 排汽压力0.0049MPa10 最大采暖蒸汽流量75t/h11 冷却水温: 正常/最高20/33 ℃12 给水温度150℃13 加热器级数(高加+除氧器+低加)1+1+114 额定转速3000r/min15 旋转方向从调速端向发电机看为顺时针(3) 发电机型号:QF-15-2A额定功率:15MW转速:3000r/min额定电压:6300V额定电流:1617A频率:50功率因数:0.85(滞后)冷却方式:空冷本工程原水水源为地面水,原水被引入电厂后,进行混凝澄清、过滤除铁和除锰处理,处理后出水(总铁:0.05<mg/L;锰:0.05<mg/L;悬浮物:3<mg/L)用于厂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源。
(完整word版)絮凝沉淀池调试方案说明
(完整word版)絮凝沉淀池调试方案说明山西三维絮凝沉淀池预处理工艺调试方案山西三维循环排污水项目前期预处理系统采用原水池+穿孔旋流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处理工艺,设计规模为350m3/h.设计处理能力要求为:悬浮固体SS去除率为90%,出水浊度满足后续过滤器进水要求。
一、主要预处理工艺流程流程说明:原水进入穿孔旋流絮凝池,通过上下交错的方孔,顺序流出至布水槽。
再通过布水槽下部的穿孔花墙均匀出水进入斜管区,水流通过斜管缓慢上升,絮凝杂质在斜管上沉淀下落进入排泥斗,经过沉淀后的水通过斜管进入清水区,清水通过穿孔集水槽汇入集水总渠,最终流入原水池。
二、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1)穿孔旋流絮凝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进水量为350m3/h,1座,6格.长X宽X 高:4mx6mx5m,每格尺寸1.8mX1.9m,四个角填成三角形,其直角边长为0.3m. 絮凝池孔口流速应按由大变小的渐变流速计,起端流速适宜为0.6~1.0 m/s,末端流速宜为0.2~0.3 m/s。
絮凝时间按10min 计。
(2)布水槽采用穿孔花墙均匀布水,共上下2排,每排9个方孔,方孔尺寸200X200.(3)斜管沉淀池钢筋混凝土结构,1座,长X宽X高:9.1mx6mx5m, 穿孔管排泥。
设计排泥量为42 m3/d.设计液面上升流速v=2mm/s,颗粒沉降速度u0=0.3mm/s。
斜管沉淀时间5min。
初步设计排泥周期为1d/次。
每个沉淀池排泥斗容积为0.9 m3。
(4)原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1座,尺寸:6.5mx6mx5m.有效容积:183 m3。
有效水深4.7m.(5)设计排泥周期与沉淀池相比,絮凝池及布水槽污泥量相对较少。
排泥周期相对较长。
就斜管沉淀池而言,由于沉淀池较长,沉淀池进水端积泥较多,顺水流方向,依次递减。
因此,沿水流方向,前两个排泥管排泥周期小于后面几个排泥管的排泥周期。
根据水质报告,初步确定沉淀池排泥周期为0.5~2d,一次排泥时间10~15min.具体排泥时间由调试结果确定。
絮凝调试方案
絮凝调试方案篇一:絮凝调试方案一、前言絮凝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无论是水处理、制药、石油化工还是食品加工,都有可能出现絮凝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絮凝调试方案,以确保系统维持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该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方案概述1. 方案目标絮凝调试方案的目标在于提供一套全面有效的絮凝解决方案,确保系统维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减少异常停机和产品质量问题。
2. 方案内容(1)识别絮凝问题的根源;(2)选用合适的絮凝剂;(3)制定合理的投药剂量;(4)调整调试参数以优化絮凝效果;(5)建立监测控制体系,实时监测絮凝效果;(6)定期维护清洁设备,防止堵塞和积垢。
三、方案实施步骤1. 根源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絮凝问题的根源。
这可能涉及水源、原料、工艺、设备等多个方面。
通过充分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和调试参数。
2. 絮凝剂选择根据根源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絮凝剂。
不同的絮凝剂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如高浊度悬浮物、油水分离等。
在选择絮凝剂时,应考虑其效果、成本、安全性等因素。
3. 投药剂量确定在选择絮凝剂后,需要确定合理的投药剂量。
过低的剂量无法达到絮凝效果,而过高的剂量则可能带来浪费和环境问题。
通过实验和实际调试,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投药剂量范围。
4. 调试参数优化除了絮凝剂投药剂量外,还需要调整其他调试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这些参数可能包括混合时间、沉降时间、搅拌速度等。
通过逐步调整,我们可以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
5. 监测控制体系建立为了实时监测絮凝效果,我们需要建立监测控制体系。
这可能涉及在线检测仪器、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通过准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定期维护清洁定期维护清洁设备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清洗过滤器、排污装置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堵塞和积垢的风险,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三维絮凝沉淀池预处理工艺调试方案
山西三维循环排污水项当前期预处理系统采用原水池+穿孔旋流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处理工艺, 设计规模为350m3/h.设计处理能力要求为: 悬浮固体SS去除率为90%, 出水浊度满足后续过滤器进水要求。
一、主要预处理工艺流程
流程说明: 原水进入穿孔旋流絮凝池, 经过上下交错的方孔, 顺序流出至布水槽。
再经过布水槽下部的穿孔花墙均匀出水进入斜管区, 水流经过斜管缓慢上升, 絮凝杂质在斜管上沉淀下落进入排泥斗, 经过沉淀后的水经过斜管进入清水区, 清水经过穿孔集水槽汇入集水总渠, 最终流入原水池。
二、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1)穿孔旋流絮凝池
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进水量为350m3/h, 1座, 6格.长X宽X高: 4mx6mx5m,每格尺寸1.8mX1.9m,四个角填成三角形, 其直角边长为0.3m. 絮凝池孔口流速应按由大变小的渐变流速计, 起端流速适宜为0.6~1.0 m/s, 末端流速宜为0.2~0.3 m/s。
絮凝时间按10min计。
(2)布水槽
采用穿孔花墙均匀布水, 共上下2排, 每排9个方孔, 方孔尺寸200X200.
(3)斜管沉淀池
钢筋混凝土结构, 1座, 长X宽X高: 9.1mx6mx5m, 穿孔管排泥。
设计排泥量为42 m3/d.设计液面上升流速v=2mm/s, 颗粒沉降速度u0=0.3mm/s。
斜管沉淀时间5min。
初步设计排泥周期为1d/次。
每个沉淀池排泥斗容积为0.9 m3。
(4)原水池
钢筋混凝土结构, 1座, 尺寸: 6.5mx6mx5m.有效容积: 183 m3。
有效水深4.7m.
(5)设计排泥周期
与沉淀池相比, 絮凝池及布水槽污泥量相对较少。
排泥周期相对较长。
就斜管沉淀池而言, 由于沉淀池较长, 沉淀池进水端积泥较多, 顺水流方向, 依次递减。
因此, 沿水流方向, 前两个排泥管排泥周期小于后面几个排泥管的排泥周期。
根据水质报告, 初步确定沉淀池排泥周期为0.5~2d,一次排泥时间10~15min.具体排泥时间由调试结果确定。
三、工艺调试方案
(一)调试目的和内容
调试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 带负荷试车, 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 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 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 如絮凝剂最佳投加量, 助凝剂最佳投加量等。
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耗量; 第三, 确定絮凝池, 布水槽和沉淀池的排泥周期, 从而在PLC 和上位机设定参数, 确定排泥闸阀开启的时间。
第四, 编制工艺控制规程, 以指导今后的运行。
(二)调试方法
1、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
a.工艺、化验、自控、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各一人。
b.接受过培训的各岗位人员到位, 人数视岗位设置和能够进行
轮班而定。
2) 其它准备
a.收集工艺设计图及设计说明、自控、仪表和设备说明书等相
关资料。
b.检查化验室仪器、器皿、药品等是否齐全, 以便开展水质分
析。
c.检查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尺寸、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 管
道及构筑物中有无堵塞物。
d.检查总供电及各设备供电是否正常。
e.检查设备能否正常开机, 排泥闸阀能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f.检查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g.检查维修、维护工具是否齐全, 常见易损件有无准备。
h.絮凝剂和助凝剂投加装置是否完好, 是否具备开车条件。
i确认业主总进水水泵是否具备试车条件
j 确认业主排泥沟是否具备排泥条件
2、带负荷试车
1)工艺参数确定内容
设计中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测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 而实际投入运行时的循环排污水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 必须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 以保证运行的正常进行和使出水水质达标, 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需要确定的工艺参数有: 絮凝剂投加量, 助凝剂投加量, 絮凝池和布水槽排泥周期及一次排泥时间, 斜管沉淀池排泥周期及一次排泥时间。
2)确定方法:
确保原水池在保证进水不溢流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在高水位运行。
调试可根据每天自动排出的出水表观颜色来判断排泥周期。
若从排泥管出水颜色浑浊, 黏稠度较大, 出水流速较低, 说明污泥浓度较高, 排泥周期应该缩短。
若出水清洗或者黏稠度很小, 应加长排泥周期。
一次排泥直至排出进水为止, 记好一次排泥时间。
排泥调试时需要有专业人员现场观察排泥情况, 并作好排泥记录表。
排泥周期及排泥时间调试运行表
3、工艺控制规程:
工艺控制规程主要是用来指导生产运行的, 是工艺运行的主要依据, 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 各构筑物的基本情况; 第二, 各构筑物运行控制参数; 第三, 设施设备运行方式; 第四, 工艺调整方法; 第五, 处理设施维护维修方式。
工艺控制规程应在工艺参数确定后编制。
四、应该注意问题
1)试车前对所有设施、管道及水下设备进行检查, 彻底清理所有杂物, 以避
免通水后管道、设备堵塞。
通水后进行水下设施的维护困难相当大, 主要是因为维修需将水池放空, 放空一次相当费时费工, 在通水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清理。
2)若絮凝剂和助凝剂投加不当, 会导致沉淀池出水水质变差, 可能导致后续
多介质和超滤出水水质不符合要求。
因为本设计沉淀池出水水质无法在线分析检测, 只有超滤膜污染之后才能推测到可能是前期该预处理工艺去除效果不好, 因此建议分析室做好相关参数检测工作, 定期进行检测, 主要是出水浊度与悬浮固体检测。
3)沉淀池常见问题:
如下图所示: 沉淀池分为四个区
沉淀池常见现象及其可能原因:
a)排泥周期长导致布水区下方池底污泥积泥较厚, 底部污泥发酵后形成大
块状浮泥经过斜管后浮到水面, 清水区表面出现大量浮泥, 感官极差。
b)排泥周期长导致布水区有效水深减小, 配水花墙过水断面积减小, 穿过
花墙的水流速大幅度提高, 体积较大的矾花被打碎, 不宜沉淀, 穿过斜管浮至沉淀池清水区表面, 清水区表面出现大量浮泥。
c)沉淀池排泥管容易堵塞, 如果调试运行中, 发现堵塞严重, 需要借助压
力水管进行反冲洗办法。
以后根据需要来选取。
4)严格控制排泥周期, 以免排泥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