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虫害防治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无网长管蚜

介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之间,以为害 叶片为主,常分布在植株中下部,最不 耐高温。在小麦生育后期,特别是密植 丰产田的蚜量明显增多。

发生和消长规律:与小麦等寄主生育期关系密切。
秋季小麦出苗后,各种麦蚜皆从田外迁入麦田定居, 繁殖,一般到分蘖期可出现蚜量小高峰。然后随着气 温下降,种群密度渐减。来年,随气温升高及寄主营 养条件的不断改善,麦蚜种群密度逐渐增加。小麦穗 蚜在抽穗扬花后,田间蚜量激增,灌浆至乳熟期达到 危害高峰期。乳熟后随着寄主营养条件逐渐恶化,麦 蚜密度随之下降,群体中有翅蚜比例上升,于小麦收 获前迁至其它寄主越夏。

生物学特性
麦蚜的生活周期,可分为不全周期和全生活周期。 温暖地区4种蚜虫皆表现为不全周期型, 北方寒冷地区则表现为全生活周期型。 每年发生代数,依地而异,发生10余代至30代不等。 全周期型生活年史,有一个雌雄两性交尾产卵越冬阶 段;不全周期型,全年营孤雌卵胎生,缺两性生殖阶 段,不产越冬卵。
麦二叉蚜 椭圆或卵 圆形 1.5 ~ 1.8mm 漆黑色 约为体长 的 2/3 长 0.44mm, 有感觉 圈 20 个左右 中脉分支 1 次 淡绿色或 黄绿色, 背面有 绿色纵条带 圆筒形, 长 0.25mm , 淡 绿 色, 端部暗黑色 长圆锥形, 长 0.16mm,毛 7~8 根 禾缢管蚜 卵圆形 1.4~1.6mm 麦无网长管 蚜 长椭圆形 2.0~2.4mm
黑紫色 约为体长的 长 0.72mm, 有感觉圈 40 个以 上 中脉分支 2 次,分岔大 白绿色或淡 赤色,背部有绿 色或褐色纵带 长圆筒形, 长 0.42mm , 绿 色,端部无网状 物 舌形,基部 缢 缩 , 长 0.21mm,毛 8 根
触角长度 有翅蚜触角第 三节 翅 脉
腹部体色





症状:苗期为害时,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
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

穗期为害,造成灌浆不足,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
品质变坏(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均下降)。

麦蚜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重要昆虫媒介,以传播小
麦黄矮病危害最大。
形态识别
种类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蚜 成蚜体型、体长 (有翅型略小)
4种常见麦蚜的形态特征区别


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
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

它们均属同翅目蚜科。麦蚜是小麦主要害虫,年年
均发生,对小麦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

寄主:小麦,也为害水稻、高梁,粟等禾本科作物
以及禾本科、莎草科等杂草。

为害:(1)取食造成直接损失

(2)传播病害,如麦蚜、叶蝉、飞虱等。
在一般情况下,小麦因害虫的为害造成损失约10%左右,
当一些害虫大发生时,减产达30%—50%,甚至颗粒无收。


麦蚜类
种类:常见有4种: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
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

越冬:北方在蔷薇科植物上以卵越冬。在温 暖南方,可以胎生雌蚜的成、若蚜越冬。


麦二叉蚜

耐低温干旱、怕光照、多分布在植株下 部和叶片背面。喜幼嫩组织或生长衰弱、 叶色发黄的叶子,不喜氮素肥料。成、 若蚜受振动时具假死现象而坠落。该虫 传毒能力最强,带毒蚜虫在健康麦株上 吸食20~30分钟,就能使健康株感染黄 矮病。为害盛期是小麦的拔节至孕穗期, 抽穗后虫口趋向消退
麦长管蚜

喜温暖、潮湿、光照,耐氮素肥料,特 嗜穗部。在拔节、孕穗期多在上部叶正 面,尤其抽穗后绝大多数群集穗部为害。 为害盛期在抽穗期至乳熟期,故又称 “小麦穗蚜”。成、若蚜易受振动而坠 落逃散。
禾缢管蚜

喜湿畏光,嗜食茎杆和叶鞘,密度大时, 亦上穗严重为害。它喜氮素肥料和植株 密集的高肥田,耐高温高湿。成、若蚜 较不易受惊动。它传播黄矮病的能力最 弱。


各虫态历期 麦二叉蚜的发育起点为1.6℃左右,在25℃下只需6.1 天即完成1代发育。 麦长管蚜发育起点是4.6℃,在25℃下只需5~7天即可 完成1代。 禾缢管蚜发育起点温度要比前两种蚜虫略高一点,但 在25℃下,完成1代所需时间与麦长管蚜相同。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气候:麦二叉蚜最耐低温、喜干旱。麦二叉蚜在5℃左 右时开始活动,繁殖适温为 8.2 ~ 20 ℃,最适温度是 13 ~


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终年在禾本科植物 上繁殖生活。

越冬:以成蚜、若蚜或卵在麦苗或禾本
科杂草基部土缝内越冬。 小麦成熟后,飞离麦田,迁至其它禾本 科植物或在自生麦苗上继续为害,并在 其上越夏。


禾缢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为异寄主全周 期型。春、夏两季均在禾Hale Waihona Puke Baidu科植物上生活和 繁殖,秋末在蔷薇科植物上为害。
第八章 小麦害虫
概述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为害小麦的害虫
(包括螨类)达237种,分属11目57科。其中取 食茎叶种子的87种,刺吸、锉吸的82种,地下 害虫55种。

主要有:麦蚜、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
针虫等)、麦螨、粘虫、吸浆虫等。

局部地区为害较为严重的有:麦水蝇、麦叶蜂、麦 杆蝇、棉铃虫等。
麦长管蚜 椭圆形 1.6 ~ 2.1mm 鲜红至暗 红色 与体等长 长 0.5mm, 有感觉 圈 10 个左右 中脉分支 2 次,分岔大 淡绿色至 绿色、红色 长 圆 筒 形,黑褐色, 长 0.48mm 端 部有网状纹 长 圆 锥 形 , 长 0.22mm,毛 6 根


黑色 约为体长的 2/3 长 0.48mm, 有感觉圈 20 ~23 个 中脉分支 2 次,分岔小 深绿色, 后端 有赤色至深紫色 横带 短圆筒形, 长 0.24mm 中部稍粗 壮, 近端部呈现瓶 口状缢缩 长圆锥形, 长 0.1mm 毛 4 根 3/4
18℃。适宜的相对湿度是 35% ~67%,大多发生在年降雨量
500mm以下的地区。

麦长管蚜在 8 ℃以下活动甚少,适宜温度为 16 ~25℃, 最适温度是16.5~20℃,28℃以上时生育停滞。适宜的相对 湿度范围是40%~80%,最适为 61%~72%,大多在雨量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