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教案林斌刘斌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教案标题:中级财务会计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一份全面、系统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能,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以及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法规和规范。
教学目标:1. 理解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技能;3. 熟悉财务会计的相关法规和规范;4. 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教案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块,并为每个模块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安排。
模块一:中级财务会计基础知识- 介绍中级财务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探讨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模块二:财务报表的编制- 介绍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演示财务报表的调整和重分类。
模块三:财务报表的分析- 研究财务报表的水平和垂直分析;- 探讨财务比率的计算和解释;- 分析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模块四:财务会计的法规和规范- 介绍财务会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解释财务报表的审计和合规要求;- 探讨财务会计的伦理和职业责任。
教学方法与策略:1. 讲授与演示: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演示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 实践与练习:设计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财务问题,培养其分析和决策能力。
3.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4. 评估与反馈: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作业评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其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教科书、课件、案例分析、实际财务报表、在线学习平台等。
2. 评估方式:课堂测验、作业、小组项目、期末考试等。
教学时长:本教案建议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安排为60学时,每周3学时,共20周完成。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案设计概要

参考资料
中国财会网 北京会计网 东方会计网 中华会计网校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会计资讯 国际会计师培训 中国证券报
教师互动
1.电话:696868 (短号) 88222841或88222871(办公室) 2.E-mail:zckcz@ 3.QQ:86967376
欢迎同学们和我沟通, 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自己的专业,将来 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会计人才, 出色的CFO.
《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方案设计
商学院会计系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组 E-mail:zckcz@
《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学生状况分析 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考核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授”为主导,以“问题 研讨”为手段 ,以“释惑”为目的,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开放教育理念。
会计职业介绍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去向: 1.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将来通过参加 全国考试取得会计技术职务资格。 (1)前提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证) (2)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本科毕业一年后) (3)毕业五年后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取得会计师资格 (4)通过考评结合的方式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 2.考研 3.参加注册会计师等考试,将来去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 等工作。(注册会计师等属于执业资格
学生状况分析
实践知识少,系统理论知识相对不足。
关注教师讲课的多,自主学习的少。
提出问题的少,独立思考问题的更少。
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和财 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具有较强的操 作技能。学习财务会计,特别要注重掌握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这门课 程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的必备知识,也为 进一步学习《成本会计》、《财务管理》 和《审计学》等课程打下基础。
中级财务会计讲义(与林斌,刘斌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中级财务会

中级财务会计讲义(与林斌,刘斌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中级财务会中级财务会计――林斌主讲《中级财务会计》掌握会计就是掌握财富――林斌教案主讲:林斌20211中级财务会计――林斌主讲第二章筹集资金第一节资本募集一、一般企业接受投资的核算[例1]A公司经批准由三位投资者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三位投资者均以现金资产投入,其中甲投资者投入资金600万元,乙投资者和丙投资者分别出资300万元,甲、乙、丙分别享有公司所有权60%、20%、20%的份额。
A公司在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时,会计处理如下:摘要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二、股份制企业募集股本的核算[例2]B公司为上市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向原有股东定向增发股票1000万股,公司股票每股面值1元,增发价格为30元/股。
扣除相关税费2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29800万元。
B公司在收到募集资金时,会计处理如下:摘要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三、转增资本的核算(见教材)第二节长期借款(与教材上的例子不同)[例3]C公司为满足营运资金需要,于20×6年4月1日从银行取得三年期借款3000万元,银行规定同期贷款利率6%(相当于本次借款的实际利率),每期满一年的下一个月支付上一年度利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则C公司与长期借款相关的业务处理如下:(1)20×6年4月1日取得借款摘要(2)20×6年末计息摘要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20×7年末、20×8年末计息时,分录与此相同,但金额不同。
(3)20×7年4月初支付利息掌握会计就是掌握财富――林斌2中级财务会计――林斌主讲摘要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20×8年4月初初付息时,分录与此相同。
(4)20×9年4月初支付最后一年利息及偿还借款本金摘要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例4]D司为满足营运资金需要,于20×6年1月1日从银行取得三年期借款3000万元,银行规定同期贷款利率10%,该笔借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中级财务会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

《中级财务会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总论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本章重点内容(1)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目标也称财务报告目标或财务报表目标,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结果。
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解决的问题有:第一,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或者说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第二,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或者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我国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会计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3)计量属性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
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本章难点内容(1)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2)会计要素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一、财务会计的特征二、财务会计的目标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五、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一、会计的基本假设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第三节会计确认与计量一、会计确认二、会计计量第四节财务报告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四、课堂讨论1.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难以兼顾,应当如何处理?五、课堂习题1.习题内容:从《中级会计习题与案例》中选取。
2.参考答案:参见《中级会计习题与案例》。
六、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题目会计到底是什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委员会2012年年会的一个小组会上正在讨论会计培养目标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未来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否还从事会计工作。
那么不做会计做什么?为此,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张教授首先发言,他说:现在企业普遍都采用了ERP或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原来会计核算工作全部由计算机所代替,小企业为降低成本,也将会计工作外包,象中兴通讯信息共享中心这样的专门从事会计服务的公司应运而生,而且三分之二以上是大专生。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总论1.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1.2 财务会计的目标与作用1.3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1.4 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1.5 财务会计的分类与会计要素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2.2 会计账户的设置与使用2.3 会计科目的余额与余额表2.4 会计账户的余额与余额表2.5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分录3.1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3.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3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3.4 会计分录的试算平衡3.5 会计分录的错误与更正第四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4.1 资产的基本概念与确认条件4.2 资产的计量方法与计量属性4.3 货币资金的确认与计量4.4 短期投资的确认与计量4.5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确认与计量第五章:负债的确认与计量5.1 负债的基本概念与确认条件5.2 负债的计量方法与计量属性5.3 应付及预收款项的确认与计量5.4 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5.5 负债的综合计算与分析第六章: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6.1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概念与构成6.2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原则6.3 实收资本(股本)的确认与计量6.4 资本公积的确认与计量6.5 留存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7.1 收入的基本概念与确认条件7.2 收入的计量方法与计量属性7.3 费用的基本概念与确认条件7.4 费用的计量方法与计量属性7.5 利润的确认与计量方法第八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8.1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作用8.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8.3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8.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8.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九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9.1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条件和影响9.2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条件和影响9.3 差错及其更正的方法和影响9.4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9.5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披露要求第十章:审计与财务报告10.1 审计的基本概念与目标10.2 审计的程序与方法10.3 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审计要求10.4 审计报告的类型与内容10.5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及改进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目标重点关注财务会计的定义、目标、作用以及基本假设与原则。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总论1.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财务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讨论财务会计的目标和重要性1.2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匹配原则等)讨论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如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1.3 财务会计的要素和会计科目解释财务会计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介绍会计科目及其分类1.4 财务会计的信息系统与会计循环讨论财务会计的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解释会计循环的各个阶段和步骤第二章:资产2.1 货币资金介绍货币资金的概念和分类(如现金、银行存款、支票等)讨论货币资金的计量和控制方法2.2 短期投资解释短期投资的概念和分类(如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介绍短期投资的计量和处置方法2.3 应收及预付款项讨论应收账款的确认、计量和坏账处理介绍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概念和处理方法2.4 存货解释存货的概念和分类(如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介绍存货的计量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第三章:负债3.1 短期负债讨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短期负债的确认和计量3.2 长期负债介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长期负债的确认和计量3.3 所有者权益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讨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方法3.4 负债的综合运用分析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综合运用,如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负债与资产的关系等第四章:所有者权益4.1 实收资本介绍实收资本的概念和分类(如普通股、优先股等)讨论实收资本的确认和计量方法4.2 资本公积解释资本公积的概念和来源(如股票发行溢价、捐赠资本等)介绍资本公积的确认和计量方法4.3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讨论盈余公积的确认、计量和用途介绍未分配利润的概念和处理方法4.4 所有者权益的综合运用分析所有者权益在财务报表中的综合运用,如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所有者权益的计算等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5.1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解释收入的概念和分类(如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等)讨论收入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5.2 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介绍费用的概念和分类(如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讨论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5.3 利润的计算和分配解释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营业利润、净利润等)讨论利润的分配原则和方法5.4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综合运用分析收入、费用和利润在财务报表中的综合运用,如利润表的编制、收入费用的匹配等第六章:财务报表6.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讨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6.2 利润表的编制介绍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6.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讨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6.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介绍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解释附注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其包含的内容第七章:账户式会计分录7.1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解释账户式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讨论账户式会计分录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7.2 账户式会计分录的编制介绍账户式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7.3 常见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分析常见经济业务(如销售商品、购买原材料等)的会计分录7.4 会计分录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讨论会计分录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会计分录分析财务状况等第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8.1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讨论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的原则和条件8.2 会计估计变更介绍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讨论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8.3 前期差错更正解释前期差错的概念和分类讨论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和程序8.4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披露解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披露的要求和内容第九章:税务会计9.1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解释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和税率讨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程序9.2 增值税的计算和申报介绍增值税的概念和税率解释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和程序9.3 其他税种的计算和申报分析其他税种(如契税、关税等)的计算和申报方法9.4 税务会计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应用讨论税务会计在企业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应用,如如何处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等第十章: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10.1 审计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审计的概念和作用讨论审计的类型和程序10.2 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介绍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方法和手段10.3 审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讨论审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审计报告的编制方法和程序10.4 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分析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如审计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前言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介绍、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本课程教材的编写与教学的组织按"会计基本要素"的思路展开,按《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要求编写。
◆本课程的鲜明特征是"内容多且更新快"、"较复杂"、"能操作"、"能理解";◆课程学习任务是掌握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并在学习中注重会计学习方法的发现、总结与运用。
二、课程的重、难点第一章各节的理论性都较强,因而都是难点。
第二章比较容易,各节都不是重难点。
其中第三节相对本章其它各章节较为重要。
第三章是本课程重点章之一,第一节、第二节是重点。
第四章是本课程重点章之一,其中第三节是重难点。
第五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章之一,其中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是重难点。
第六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之一,其中,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是重难点。
第七章比较容易,其各节都不是重难点。
第八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之一,其中第五节、第六节中的"增值税"是重难点。
第九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本课程的重难点。
第十章的各节都不是重难点。
第十一章第二节是重难点,第四节是重点。
第十二章第一节是重难点,第三节是难点。
第十三章第二节、第三节是重点,第四节是重难点。
三、本课程学习要求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同心协力;困难前同舟共济。
课前预习好;课堂参与、思考好;课间重难点问题复习好;课后作业独立完成好;会计学习方法总结好。
四、本课程学习动力除为本专业及工作打基础之外,还有取得"一证三师",即取得从业资格的"会计证"和技术职称的"(高级)会计师"、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及以行政职务的"总会计师"与财务总监。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提高他们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已经具备初级财务会计知识,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者。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编制、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
2.2 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领域的实际问题。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财务会计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的财务会计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4.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4.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4.3 案例资料收集或设计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案例分析报告等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
5.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检验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5.3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安排6.1 第一周: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及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确认会计要素的计量6.2 第二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六、教学内容安排6.1 第一周: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及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确认会计要素的计量6.2 第二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记账方法与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七、教学活动设计7.1 课堂讲授通过PPT展示,讲解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及会计要素。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一、课程概述《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在基础会计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处理企业日常的财务会计业务,为今后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处理企业日常财务会计业务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财务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3)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2、货币资金(1)库存现金的核算(2)银行存款的核算(3)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3、存货(1)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2)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3)存货的期末计量4、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2)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5、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2)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处置6、投资性房地产(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3)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与处置7、金融资产(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长期股权投资8、负债(1)流动负债(2)非流动负债9、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留存收益10、收入、费用和利润(1)收入的确认与计量(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3)利润的形成与分配11、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5)财务报表附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系统传授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1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目标与特征、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以及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重点及难点]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教学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财务会计目标第二节财务会计的特征第三节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一、会计确认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2.配比原则二、会计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可理解性2.有用性3.相关性4.可靠性5.可比性和一致性6.重要性第四节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第二章货币资金[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与核对方法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
一般了解银行存款转账结算的种类及程序。
[重点及难点]1.备用金的核算2.库存现金的清查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4.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教学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一、货币资金的性质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1.货币资金的授权批准控制;2.职务分离控制;3.凭证稽核控制;4.货币资金定期盘点与核对控制。
第二节库存现金一、库存现金的管理1.规定现金使用范围;2.库存现金限额与送存银行期限;3.不准坐支现金4.不准携带现金到外地采购;5.现金管理的其他规定。
二、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三、备用金的核算1.账户设置:“其他应收款—备用金”2.一次报销制(报销时,一次性核销,多退少补,需用现金再办借款手续)预借时,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贷:现金报销时,借:管理费用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3.定额备用金制(按定额预借,报销时,用现金补足定额,不再使用时交回)预借时,同上报销时,借:管理费用贷:现金不再使用交回定额备用金时,借:现金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四、库存现金的盘点与清查1.现金多余借:现金借:其他应付款—现金长款贷:其他应付款—现金长款贷:营业外收入2.现金短缺借:其他应收款—现金短缺借:现金贷:现金贷:其他应收款—现金短缺第三节银行存款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设和使用二、银行存款结算方式三、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四、银行存款的核对1.原因:记账凭证登记错误或记怅差错;未达账项。
大学科目《中级财务会计》各章节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
2. 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原则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 熟悉会计要素及其分类。
4. 掌握会计科目及其设置方法。
5. 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2. 财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3.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4.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6.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7. 会计科目及其设置方法8. 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作用、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分类、会计科目及其设置方法、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会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会计科目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内容。
2. 教案:详细记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3.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
4. 案例:收集典型会计案例,用于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引出本章内容。
2. 讲解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原则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 讲解会计要素及其分类。
4. 讲解会计科目及其设置方法。
5. 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6.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会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会计科目的运用。
7. 课堂互动:提问、解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9. 总结本章内容:回顾本章重点,加深学生记忆。
10. 布置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章内容。
《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
2. 熟悉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
3. 掌握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方法。
5.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2. 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3. 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方法4. 会计账户体系及其登记方法5.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会计凭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方法、会计账户体系及其登记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总论1.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财务会计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和方法1.2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匹配原则等讨论财务会计的主要假设,如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历史成本假设等1.3 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介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等1.4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解释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讨论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如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等解释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方法2.2 账户的性质和结构阐述账户的概念和作用讨论账户的性质和结构,如借方、贷方、余额等2.3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讨论试算平衡的原理和应用2.4 会计周期和会计分期介绍会计周期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会计分期的方法和会计期间的概念第三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3.1 资产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资产的定义和特征讨论资产的确认条件,如拥有权益、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等3.2 资产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基础介绍资产的计量方法,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讨论资产的计量基础,如公允价值、市场价格等3.3 不同类型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阐述不同类型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3.4 资产的减值和计提折旧解释资产减值的概念和原因讨论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计算第四章:负债的确认与计量4.1 负债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负债的定义和特征讨论负债的确认条件,如present obligation、estimate of outflow of resources等4.2 负债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基础介绍负债的计量方法,如历史成本、预计负债等讨论负债的计量基础,如公允价值、市场价格等4.3 不同类型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阐述不同类型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递延所得税负债等4.4 负债的清偿和债务重组解释负债的清偿方式和过程讨论债务重组的定义和方式第五章: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5.1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特征讨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如投资者的投入资本、留存收益等5.2 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基础介绍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方法,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讨论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基础,如投资者的投入资本、留存收益等5.3 不同类型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阐述不同类型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5.4 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和披露解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和方式讨论所有者权益的披露方法和内容第六章:收入的确认与计量6.1 收入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收入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收入的确认条件,如收入实现、经济利益流入等6.2 收入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基础介绍收入的计量方法,如交易收入、提供服务的收入等讨论收入的计量基础,如交易金额、服务成本等6.3 不同类型收入的确认和计量阐述不同类型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如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租金收入等6.4 收入的披露和税务处理解释收入的披露方法和内容讨论收入的税务处理方法和税收影响第七章:费用的确认与计量7.1 费用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费用的概念和特征讨论费用的确认条件,如费用发生、经济利益流出等7.2 费用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基础介绍费用的计量方法,如成本法、费用法等讨论费用的计量基础,如实际发生金额、预计金额等7.3 不同类型费用的确认和计量阐述不同类型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7.4 费用的披露和税务处理解释费用的披露方法和内容讨论费用的税务处理方法和税收影响第八章:利润的确认与计量8.1 利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利润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利润的计算方法和组成8.2 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讨论利润的确认原则,如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的原则阐述利润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基础8.3 不同类型利润的确认和计量阐述不同类型利润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如营业利润、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等8.4 利润的披露和税务处理解释利润的披露方法和内容讨论利润的税务处理方法和税收影响第九章:财务报表分析9.1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目的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作用9.2 财务比率分析的方法和指标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方法和常用指标,如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9.3 财务趋势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解释财务趋势分析的概念和方法讨论财务趋势分析的应用和解读9.4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和风险阐述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和风险,如信息不对称、财务报表舞弊等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0.1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基本概念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10.2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和影响阐述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和影响,如法律法规变化、管理层决策等10.3 差错更正的定义和处理方法解释差错的概念和差错更正的重要性讨论差错更正的识别和处理方法10.4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披露解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披露要求和内容讨论这些披露对于财务报表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影响重点解析本《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共十个章节,涵盖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科目与账户、资产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等内容。
立信出版社林斌主编中级财务会计第六章对外投资教学讲义

第六章对外投资第一节对外投资概述1)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基金),以获取交易性机会,通过溢价转让获取收益的短期投机行为。
2)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者持有并准备持有至债券到期日的投资。
要求投资者主观上愿意持有至到期日、客观上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日。
3)长期股权投资:长期持有、无转让计划的股权性投资。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活跃的市场,但持有者并不准备随时出售,也没有计划持有至到期或永远。
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单选题】A公司于2010年4月5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2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4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另支付相关费用3万元,A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800B.700C.803D.703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单选题】A公司于2010年11月5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2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5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这部分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A公司2010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万元。
A.损失50B.收益50C.收益30D.损失30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单选题】甲公司2008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支付价款为210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4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5万元。
该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
票面年利率为4%(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甲公司2008年度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2009年)A.25B.40C.65D.80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多选题】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借方登记的内容有()。
A.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B.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C.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D.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第二节持有至到期投资1、甲公司2006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批票面年利率为6%、面值为100000元、期限为3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支付价款104000元,另付交易税费1601.4元。
大学科目《中级财务会计》各章节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4. 学会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职能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4. 会计分录的编制三、教学重点1.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会计分录的编制四、教学难点1.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的理解与应用2. 会计要素的识别和会计等式的运用3.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假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3. 练习法:练习编制会计分录。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会计分录练习题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会计的定义和职能。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讲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4. 示范编制会计分录。
5. 学生练习编制会计分录。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的重要性。
3. 强调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九、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或教学资源中的练习题。
2.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假设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的掌握情况。
《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记录的方法和工具。
2. 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3. 学会编制财务报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方法和工具2. 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三、教学重点1. 会计记录的方法和工具2. 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四、教学难点1. 会计记录的方法和工具的理解与应用2. 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的步骤和方法3.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记录的方法和工具。
《中级财务会计Ⅰ》教案

广州工商学院教案首页广州工商学院教案分页广州工商学院教案内页总论笫一讲教案【组织教学】考勤;强调课堂要求。
【课程介绍】(3分钟)1.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让学生明确“财务会计”是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要高度重视;2.说明学习本课程有一定难度,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3.分析学好本课程的有利条件,树立信心;要激发学生对财务会计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良好基础。
一、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会计的定义、基本职能及其核算方法等,回顾会计基础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二)财务报告目标(四)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四、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第三节)程。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的计量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根据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五、本次课重点、难点总结重点:财务会计的目标及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的基本假设;财务报告要素。
难点: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并告知下次课主要讲述内容,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广州工商学院教案分页广州工商学院教案内页货币资金第一讲教案一、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货币资金使用情况的例子,结合企业经营中货币资金存在的形态,使学生了解货币资金的含义及内容。
二、货币资金的内容及分类三、货币资金的管理除上述情况可以用现金支付外,其他款项的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4.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贯彻“九不准”规定。
即不准以白条顶替库存现金、不准挪用现金、不准私人借用公款、不准单位之间套换现金、不准假造用途套取现金、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储、不准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保留账外现金、不准以任何票证代替现金。
大学科目《中级财务会计》各章节教案

大学科目《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目标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过程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向学生介绍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他们对会计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会计的定义和目标,以及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过程。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会计教材供学生参考。
2. 案例:提供一些实际的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3. 测试成绩:通过测试来评估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大学科目《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章教案1. 理解会计记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
3. 学会使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记账。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3. 会计凭证和账簿的使用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向学生介绍会计记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他们对会计记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会计记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
3. 实操演示:进行一些实际的记账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会计凭证和账簿。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会计教材供学生参考。
2. 实操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的会计凭证和账簿供学生使用。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3. 实操演示: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能力。
大学科目《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章教案1. 理解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总论1.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1.2 财务会计的目的与作用1.3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与假设1.4 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1.5 财务会计的报告周期与报告对象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2.2 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2.3 会计等式的应用与分析2.4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2.5 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使用第三章:会计记录与会计分录3.1 会计记录的方法与要求3.2 会计分录的基本概念与编制方法3.3 会计分录的类型与作用3.4 会计分录的试算与调整3.5 会计分录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四章:账户式会计账簿4.1 会计账簿的基本概念与分类4.2 账户式会计账簿的结构与登记方法4.3 会计账簿的转记与调整4.4 会计账簿的查阅与分析4.5 会计账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五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5.1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5.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5.3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5.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5.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六章:存货的核算6.1 存货的概念与分类6.2 存货的确认与计量6.3 存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6.4 存货的减值与跌价准备6.5 存货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七章:固定资产的核算7.1 固定资产的概念与分类7.2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7.3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7.4 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折旧方法7.5 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报废第八章:无形资产的核算8.1 无形资产的概念与分类8.2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8.3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8.4 无形资产的摊销与减值8.5 无形资产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九章:负债的核算9.1 负债的概念与分类9.2 负债的确认与计量9.3 负债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9.4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与预收账款的核算9.5 长期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的核算第十章:所有者权益的核算10.1 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与分类10.2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10.3 所有者权益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10.4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核算10.5 所有者权益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十一章:收入的核算11.1 收入的概念与分类11.2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1.3 收入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11.4 销售折扣、退货与收入调整11.5 收入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十二章:费用的核算12.1 费用的概念与分类12.2 费用的确认与计量12.3 费用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12.4 生产成本、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的核算12.5 费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利润的核算13.1 利润的概念与计算13.2 利润的确认与计量13.3 利润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13.4 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核算13.5 利润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税务会计14.1 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目的14.2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14.3 增值税的核算14.4 其他税种的核算14.5 税务会计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第十五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5.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选择15.2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15.3 差错更正的处理15.4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15.5 案例分析与实务操作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涵盖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记录与会计分录、账户式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基本内容,以及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税务会计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等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点。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财务会计基本概念1.1 财务会计的定义1.2 财务会计的目标1.3 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1.4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1.5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第二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2.1 会计科目的分类2.2 会计账户的设置2.3 会计账户的结构2.4 会计账户的余额与发生额2.5 会计账户的应用实例第三章:复式记账与会计分录3.1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3.2 会计分录的编制3.3 记账方法与记账符号3.4 会计分录的应用实例3.5 试算平衡与余额检查第四章:财务报表及其编制4.1 财务报表的定义与分类4.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4.3 利润表的编制4.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4.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4.6 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第五章:财务分析与评价5.1 财务分析的意义与目的5.2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5.3 财务比率分析5.4 财务趋势分析5.5 财务预测与预算第六章:流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6.1 货币资金的确认与计量6.2 短期投资及其确认与计量6.3 应收账款及其确认与计量6.4 存货的确认与计量6.5 其他流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第七章:非流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7.1 长期投资及其确认与计量7.2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7.3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7.4 其他非流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7.5 资产减值与资产处置第八章:负债的确认与计量8.1 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8.2 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8.3 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确认与计量8.4 债务重组的确认与计量8.5 其他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第九章: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9.1 实收资本的确认与计量9.2 资本公积的确认与计量9.3 盈余公积的确认与计量9.4 利润分配的确认与计量9.5 其他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第十章:收入、费用与利润的确认与计量10.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0.2 费用的确认与计量10.3 利润的确认与计量10.4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10.5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财务会计基本概念:重点关注财务会计的目标、基本原则、基本假设和基本要素。
中级财务会计 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师教案(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授课学时:64授课班级:09级财务管理1—6班任课教师:阳雪教师职称:助教教师所在系别:经济与管理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教务处第一章总论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财务会计的目标(0.5学时)一、受托责任观。
二、决策有用观。
第二节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计价基础(0.5学时)一、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二、计价基础1、权责发生制2、现金收付制第三节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0.5学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第四节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0.5学时)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有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教学要求:第一节财务会计目标(熟悉)第二节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和计价基础(掌握)第三节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掌握)第四节财务的信息质量要求(熟悉)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难点: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及计价基础解决办法:结合实际分析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有哪些,以及如何加强对计价基础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1、PPT多媒体讲授财务会计的目标、基本前提、计价基础、基本要素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2、结合例子讲解财务会计的计价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四、作业1、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什么?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3、财务会计的计价基础有哪些?五、参考资料《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编写东北财大出版社 2009年6月出版;《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陈立军编写东北财大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六、教学后记第二章货币资金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现金(0.5学时)一、现金的管理与控制二、现金的会计核算1、现金收付的账务处理:设置“库存现金”账户收到现金:借:库存现金贷:相关账户支付现金:借:相关账户贷:库存现金2、现金清查的账务处理:设置“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现金短缺: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库存现金查明短缺原因时: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管理费用-现金短缺贷:待处理财产损益现金溢余: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益查明溢余原因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第二节银行存款(0.5学时)一、银行存款的管理二、银行存款的会计核算收到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贷:相关账户支付银行存款:借:相关账户贷: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核对: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余额核对当出现未达账项使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不一致时,应通过银行余额调节表按照上图表的原则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笔人:林斌
适用专业:会计学
编制时间:2012年9月
第一章:绪论……………………………………………………………2
第二章:筹集资金……………………………………………………………4
第三章:资产的购置与付款…………………………………………………6
第四章:资产的周转与管理……………………………………………………8
5)计划成本法介绍及计划成本法下购入存货及其他货币资金结算业务核算举例。
2、固定资产构建业务核算讲解
1)固定资产的概念介绍及初始计量要求;
2)外购固定资产(分别需要安装与不需要安装讲解)及商业汇票结算业务的核算讲解举例。
3)自行建造固定资产业务及应付职工薪酬、预付账款业务的核算举例。
3、无形资产的购置与研发业务的核算。
2、结算方式的不同是否影响取得资产初始成本的确定?
第五章:销售与收款……………………………………………………………10
第六章:对外投资………………………………………………………………12
第七章:利润的形成与分配……………………………………………………14
第八章:财务报告………………………………………………………………16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章节
第一章
1)无形资产研发业务的核算
2)外购无形资产及具有融资性质的长期应付款业务的核算
教学
后记
理解了经济活动,才能更好地利用会计核算的方法对该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因此,在讲解具体的会计处理之前,必须先让同学对所要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解,增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
作业与思考题
1、简述购入不同资产的初始计量中入账成本的确定。
2)讲解如何反映受托者经营责任。
2、介绍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
1)会计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讲解;
2)会计基本假设引发的思考及其趣味讲解。
3)分析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举例。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讲解
1)介绍每一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概念;
2)对每一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应用进行举例讲解。
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认识财务报告的目标,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与指导意义,理解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教学
内容
1、财务报告目标;
2、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5、财务报告
重点
难点
重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难点
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参考书目资料
4、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处理
重点
难点
重点
长期借款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实际利率法的使用
难点
实际利率法的应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处理
参考书目资料
1)中级财务会计,林斌,立信会计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2)中级财务会计讲义,林斌整理。
3)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教学
4、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1)界定每一项会计要素的定义,并通过举例、进行比较区分;
2)介绍每一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并通过举例,讲解确认要求;
3)介绍会计要素的不同计量属性,讲解不同计量属性的差异与影响。
5、简介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组成;财务报告的层次。
教学
后记
概念的理解与比较是难点,理解了概念,并懂得对概念的应用,能用枯燥的概念去理解会计制度的设计思想,后期的会计处理教学就容易接受。在概念讲解方面要多举贴切的例子,讲求形象生动,避免枯燥。尽量做到会计与企业、会计与生活、会计与趣味相结合。
2、固定资产购置及商业汇票、应付职工薪酬业务的核算
3、无形资产购置及长期应付款业务的核算
重点
难点
重点
资产的初始计量、付款业务的核算
难点
商业汇票及长期应付款业务的核算
参考书目资料
1)中级财务会计,林斌,立信会计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2)中级财务会计讲义,林斌整理。
3)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作业与思考题
1、实际பைடு நூலகம்率法与名义利率法的比较。
2、企业资金筹集的渠道有哪些?
3、如何进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中权益成份的价值分离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章节
第三章
内容
资产的购置与付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不同资产项目在不同取得下的初始成本确认与计量;掌握不同付款结算方式的会计处理。
教学
内容
1、存货采购及现金折扣、商业折扣等付款业务的核算。
过程
课时安排
8
教具
黑板、粉笔、讲义
课前导入: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引出企业资金的负债来源。
1、资本募集业务的会计处理
1)介绍企业成立及接受投资经济业务。
2)讲解实收资本与股本、资本公积等会计科目。
3)资本募集业务会计处理举例。
2、长期借款业务会计处理
1)企业银行借款业务活动介绍;
2)长期借款会计科目介绍。
教学
过程
课时安排
6
教具
黑板、粉笔、讲义
课前导入:根据日常生活分析购置资产会发生哪些成本或支出。
1、存货采购及其付款业务讲解
1)介绍存货成本的构成。
2)原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及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介绍。
3)实际成本法及实际成本法下购入存货及应付账款业务的核算举例。
4)存在现金折扣及商业折扣条件下购入存货业务核算举例。
1)中级财务会计,林斌,立信会计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2)中级财务会计讲义,林斌整理。
3)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教学
过程
课时安排
6
教具
黑板、粉笔、讲义
课前导入:介绍上市公司财务案例,引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及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1、介绍财务报告目标
1)讲解决策有用性目标。
作业与思考题
1、会计要素概念比较。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及指导意义。
3、如何理解财务报告的目标。
《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章节
第二章
内容
筹集资金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企业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掌握不同资金筹集业务的会计核算、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教学
内容
1、资本募集业务的会计处理
2、长期借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3、发行普通债券业务的会计处理
3)实际利率法计算讲解。
4)长期借款业务核算举例。
3、发行债券业务会计处理
1)发行债券业务介绍;
2)应付债券会计科目介绍。
3)发行债券业务会计处理举例。
4)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介绍。
5)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价值计量
6)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会计处理举例。
教学
后记
理解了经济活动,才能更好地利用会计核算的方法对该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因此,在讲解具体的会计处理之前,必须先让同学对所要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解,增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