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辨病位的深浅
分析 ①恶寒---外邪在表,卫阳失职 ②发热---外邪在表,正邪相争 ③头身痛---外邪在表,气血不畅 ④鼻塞流涕---外邪在表,肺窍不通 ⑤舌苔薄---邪气在表,尚未入里 ⑥脉浮---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
一、表里辨证--辨病位的深浅
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病情轻,病位浅,恶寒发 热并见,脉浮。 分类: 表寒证 ---恶寒发热,头身痛,流清涕,舌苔薄白润, 脉浮紧 表热证 ---发热恶寒,咽喉红肿痛,流浊涕,舌苔薄 黄,脉浮数
(二)里证 基本概念:病变部位在内的证候 。 形成: 1.表证转来 2.外邪直接入里 3.七情、痰饮、瘀血 主症: 里证繁多,表现不一, 特点:发病缓,病程长,病情重,病位深,但发热或怕 冷,脉沉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辨别表证和里证, 主要是审察 寒热症状、 内脏证候是否突出、 舌象、脉象等变化。
3、寒热真假辨别要点
(1)假象——肢末、外部, 真象——内部、中心的症状。 辨别真假寒热的关键——胸腹的冷热 胸腹部冷+不灼热——寒 胸腹灼热——热 (2)假象——疾病的后期, 真象——始终贯穿疾病全过程。
(二)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1.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四、阴阳辨证
(二)阴虚证和阳虚证
2. 表现
阴虚证: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 苔、脉细数。 阳虚证: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淡胖、脉沉迟 无力。
四、阴阳辨证
(三)亡阴证和亡阳证
1. 定义 亡阴证——由于阴液大量亡失而导致机体衰竭 的证候 亡阳证——由于阳气大量亡失而导致机体衰竭 的证候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七单元八纲辨证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细目一八纲基本证候要点一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1)表证的临床表现: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2)里证的临床表现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
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要点二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1)寒证的临床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辨证要点:寒冷、清稀、白、脉紧或迟(2)热证的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辨证要点:热、红、黄、数2.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要点三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1)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一般新起、暴病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2.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要点四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阴证的临床表现:里证、寒证、虚证。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等。
2.阳证的临床表现:表证、热证、实证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等。
第七章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
中篇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学应有的、独特的内容,它是治疗时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无论疾病病种是否明确,辨证论治都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灵活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要素(简称“证素”),然后概括为完整的证名。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属于纲领证;病性辨证是辨别证候的性质,属于基础证;脏腑辨证是以病位为主,结合病性的辨证方法,属于具体证;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是中医学辨证分类的方法。
第七章八纲辨证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它能把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分别概括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再进一步归纳为阴证、阳证两大类。
就是说,对于任何一种证候,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从基本性质来说,一般可区分为寒与热;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与虚;从病证类别来说,都可归属于阴或阳。
因此.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领,是用于分析各种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在诊断过程中能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纲辨证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辨证思维的特点。
虽然八纲辨证主要将各种证候概括为四对纲领性证候,每对证候的双方都有与另一方区分的临床表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临床上各种证候只是划分为八个孤立而毫不相关的、界限分明的区域,而是八纲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相互错杂。
因此,对于八纲辨证,既要掌握八纲的基本证候,又要熟悉八纲之间相互组合形成的各种复合证候类型。
7--八纲辨证
14
[分析] 外邪袭表——卫阳被遏——失煦恶寒 ——卫失宣发——郁而发热
头身疼痛——邪阻经络,气机不畅; 脉浮——邪犯体表,正气外趋抗邪; 舌淡红、苔薄白——病位表浅。 或见证——邪阻肺窍。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并见、脉浮;病史;
具有新、急、短、轻的特点。
散见于《内经》 应用于《伤寒论》 阐发于《景岳全书》 倡扬于《医学心悟》 确立于《伤寒质难》
10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表与里是辨别病位和病势的两个纲领。 表里辨证主要应用于外感病证, 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浅深、病理变化趋势。
11
何谓表里 ?
广义表里(相对性) ◇躯壳与脏腑——躯壳为表,脏腑为里 ◇脏与腑——腑为表,脏为里 ◇脏腑与经络——经络为表,脏腑为里 ◇阳经与阴经——阳经为表,阴经为里 狭义表里(确定性) ◇皮毛、肌腠、经络——为外,为表 ◇脏腑、骨髓、气血——为内,为里
3、稠浊:分泌物、排出物粘稠浑浊。 —热灼津伤
4、干燥:各孔窍干燥少津。
—津液失润
5、躁动:神志烦躁、脉数。
—气机亢奋
6、数脉
25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寒热喜恶 口渴与否 面色赤白 四肢温凉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暖 口淡不渴 面白或青黑 手足厥冷 小便清长大便溏 舌淡苔白而润滑 脉迟或紧
热证 恶热喜冷 口渴喜饮 颜面红赤 手足烦热 小便短赤大便结 舌红苔黄而干燥 脉数
18
(四)表里证鉴别要点
表证 病史 新病,病程短 寒热 发热恶寒同见
舌象 舌象变化不大 脉象 脉浮
里证 久病,病程长 只热不寒 或只寒不热 舌象多见异常 脉沉或其他脉
19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动则
主要主要
加甚。(脏腑功能衰退) 阳虚证------面色晄白,畏寒肢冷,乏力少气,舌淡苔
表表
白滑,脉沉迟无力。(气虚证+虚寒)
现现 血虚证------面唇舌甲色淡,心悸肢麻,脉细无力。
(机体失去濡养)
阴虚证------两颧潮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
八纲辨证
概述
基八 本纲 概源 念流
基本证候
相互关系
表 寒虚阴 里 热实阳 辨 辨辨辨 证 证证证
相 夹真转 兼 杂假化
八纲辨证的基本概念
八 指表、里、寒、热、虚、实、阴、 纲 阳八类辨别疾病的纲领
八 运用八纲作为证候归类的纲领,对病情资 纲 料进行综合分析,辨别病位浅深、病性寒 辨 热、邪正斗争盛衰和病证类别,以作为辨 证 证纲领的方法。
气血不畅 头身疼痛 病 、 位外
正气抗邪,鼓脉于外 脉浮
在 肌 表
感 内 热
邪未入里,舌象变化不显 舌淡红,苔薄白
证
特点 起病较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因素存在。
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概念 病因
2. 里 证
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 所反映的证候
表入里---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 直中---外邪直接侵犯脏腑 情、食、劳伤---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直伤脏腑
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心烦喜呕,不欲饮食
胆热循经上冲
口苦,咽干,目眩
证候特点 起病急,病程长,既非表证,亦非里证
4.表证、里证的鉴别
证 寒热
舌脉
舌苔薄白, 表证 恶寒发热 舌质变化不
明显,脉浮
里证
但热不寒 但寒不热
2024版八纲辨证ppt中医诊断学
按诊
通过按压患者身体部位了解病情,如腹部按之柔软表示病情较轻,腹部按之硬满可能表 示病情较重。
12
03
寒热辨证方法及临床意义
2024/1/28
13
寒证和热证辨别方法论述
观察面色
寒证面色多苍白,热证面 色多红赤。
舌象与脉象
寒证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热证舌红苔黄燥,脉数。
2024/1/28
询问口渴与否
指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存在着正虚和邪实两方面的病变。 如脾虚湿滞证,既有脾气虚弱的虚证表现,又有湿邪内 停的实证表现。治疗时需根据虚实的主次、缓急,适当 兼顾。
虚实转化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 导致证候性质由实转虚或由虚转实。如外感热病初期, 邪热炽盛,表现为实证;若治疗不当或失治误治,邪热 伤阴,则可出现阴虚火旺的虚证表现。
2024/1/28
多实践、多临床
实践是提高八纲辨证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多临床、 多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逐渐提高八纲辨证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中医也不例外。要想 提高八纲辨证能力,必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 成果。
29
2024/1/28
THANKS
感谢观看
30
八纲辨证定义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辨别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个纲领,以明确疾病的性质、部位和正邪盛衰等情况。
八纲辨证作用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通过对疾病的全面分析和归纳,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2024/1/28
4
阴阳五行理论在八纲中应用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1、八纲的概念: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2、八纲辨证:通过对四诊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病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3、八纲辨证的意义,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纳,按其类别、病位、性质及邪正盛衰,分别归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证候。
其中阴阳又可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虚、寒证为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4、八纲之间的关系,八纲不仅可以单独出现,同时又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八纲相兼,二纲或两纲以上证候同时出现,为八纲相兼,如表寒、表热、虚寒、虚热、里虚寒、里虚热等等。
(2)八纲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八纲可相互转化,如表里转化、虚实转化、寒热转化、阴阳转化。
(3)八纲真假:在疾病的一定阶段,八纲可有真假证出现,如实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证。
第一节表里1、表、里的概念: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躯壳与脏腑,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则脏为里,腑为表。
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
外有病属表。
内存病属里。
2、表里辨证的适应范围及意义:表里辩证适用于外感病,其意义可察知病情的轻重、病位深浅及病势转归。
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3、表、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4、表、里证关系。
一、表证[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症见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
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
[证候分析]六淫之邪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部而发热。
卫气受遏,外不能温煦肌表,则恶风寒。
经络阻滞,气血不畅,以致头身疼痛。
肺失宣肃,且见鼻塞咳嗽等症。
舌淡苔白,脉浮均为邪气在表之征。
二、里证[概念]里证是疾病深入于里(脏阴、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 八纲辨证
胆热循经上冲
口苦,咽干,目眩
证候特点 起病急,病程长,既非表证,亦非里证
4.表证、里证的鉴别
证 寒热
舌 脉 中医诊断学
舌苔薄白, 表证 恶寒发热 舌质变化不
明显,脉浮
里证
但热不寒 但寒不热
舌苔厚或无 苔,舌质变 化不明显, 脉沉
症状
以头身痛,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
喷嚏微咳,内脏证 候不明显
以内脏证候为主症, 烦躁神昏,胸闷胸 痛,腹痛呕吐,便 秘腹泻,尿短赤或 清长
表现分析
外感热邪 寒湿情志 饮食化火
素体阴虚 劳倦内伤
阳热过盛 阴精不足
产热过多 阴虚阳亢
热证
发热恶热,手足温和,面赤舌红
阳热亢盛,火性炎上
口渴、尿黄、便干
热伤津液
烦躁、脉数
扰神迫血
热、黄、赤、稠、燥、动
3.寒证热证鉴别
证 寒热
面
喜恶 四肢 色
寒 证
喜温 恶寒
冷凉
白 或 青
口渴
口和 不渴
分 泄 二便 物
虚实辨证内容
虚证
实证 鉴别
1. 虚 证
概念 指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以
不足、松弛、无力、衰退为特点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
主主要要表表现现
成因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逸过
度,房事不节,产育过多,久病失治,误治等。)
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动则 加甚。(脏腑功能衰退)
特点
声中医高诊气断学粗,动则倦消,脉沉 实邪内结,闭 取有力——真 阻经络,气血 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 不通。外周、 赢瘦,脉沉细——假 脑神失于温养 辨识:默默无语但语时声高 而现假虚象。 气粗;体赢瘦但胸腹硬满拒 “大实有羸状” 按;脉沉细但按之有力等。
八纲辨证
【常见类型】
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 证、风湿遏表证、燥邪( 凉燥、温燥)犯表证、暑 湿袭表证等等。 上述证型以脉浮、新起 恶寒、发热并见,脏腑症 状不明显为共同特征。
♣解剖的体表≠辨证的表 证; ♣以症状描述来确立表 证内涵; ♣临床也有恶寒发热同 见但非表证者。
在温病,邪热内攻, 凡见表证,皆里证郁结 ,浮越于外也。虽有表 证,实无表邪。 ——《寒温条辨》
表里辨证的分类
表证
里证
半表半里证
(一)表证 六淫、疫疠邪气经 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 初期阶段,正气(卫气 )抗邪于肌表浅层,以 新发恶寒发热为主要表 现的轻浅证候。
【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 (或自觉发热),常见头 身疼痛、脉浮、鼻塞、流 涕、喷嚏,或见咽喉痒痛 、微咳;舌淡红,苔薄。 病机:外邪客于皮毛肌腠, 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
病 性 辨 证
八 纲 辨 证
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
任何疾病的辨证,从 大体上说,都离不开病位 的表里、病性的寒热虚实、 病证类别的阴阳,八纲辨 证有广泛的实用性,对辨 证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八纲”一词的渊源
前贤医家每多谈及,如 张仲景、陶节庵、王执中 、张三锡、张景岳等。但 正式提出“八纲”名称者 ,当推近代医家祝味菊。
阳 虚 热 证 阳 盛
虚 寒 证 实 热 证 虚 热 证
都具 有寒 的征 象
舌 迟 苔 或 白, 紧
淡 胖
无 力 脉 数。
阴 虚
都 具 有 热 的 征 象
发热 恶热 喜凉 潮热 低热
面赤, 热 烦躁 颧 红
尿 黄 便 结
舌 红 苔 黄
口 干
红 绛
细 数
三、虚实辨证
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虚实者,有余不足也。” 只有辨清虚实,方可有的放 矢的进行攻补。
中医诊断 八纲辨证资料
寒热(hánrè)辨证
实热证
• ③热邪壅肺证
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壮热口渴,烦燥不安,甚则鼻翼翕动
,衄血咯血,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脉滑数。
代表方: 清气化痰丸
• ④大肠湿热证。
表现: 腹痛,下利赤白黏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
而臭。伴见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或有恶寒(wù hán)发热,但热不寒等症。
第十二页,共七十八页。
表证
现代 研究 (xiàndài)
表证是机体对致病动因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为 体表(tǐ biǎo)小动脉防御性痉挛而不伴有机能或热量代 谢深刻障碍的典型反应状态。
近期也有报导表证动物模型的研究,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卫气虚证等相关动物模型陆续见诸报道。
第十三页,共七十八页。
表证
恶寒发热(fā rè),头身疼痛,脉浮。
“有一分(yī fēn)恶寒,就有一分(yī fēn)表证”
第九页,共七十八页。
表证
病例 分析 (bìnglì)
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
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
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 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chū , qiū) 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代表方: 龙胆泻肝丸
• ⑧膀胱湿热证 表现: 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赤短少,小腹胀闷,或伴有发热腰痛
,或尿血,或尿有砂石,舌红苔黄腻,脉数。治法: 清热利尿,通淋止 痛。
代表方:八正散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八页。
寒热(hánrè)辨证
虚热 证 (xū rè)
• ①阴虚发热证 代表方:青蒿鳖甲汤。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但发热或但畏寒--------里证
舌脉:
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表证
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里证
二、寒证和热证
(一)寒证 [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
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 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特点]冷、淡、稀、润、静
证
冷饮
淡白
蜷卧
冷
安静 少动
仰卧
红赤
热
烦躁 多动
清稀 小便清 色白 长、大 量多 便稀溏
黄稠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一)虚证
[概念]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
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病。
[成因] 一、表邪不解入里。
二、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证。
三、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
[特点] 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非表即里 。
附:半表半里证
二、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程:新病、病程短-------表证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里证
病因病机
1.表证不解,内传入里; 2.外邪直接入侵; 3.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内在因素
里证
致病特点
1.病位深在 2.病情较重 3.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里证
表现与分析
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 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 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 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 数或沉数有力。
半表半里证
热证
指由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 温热表现为主的一类证候
热邪、阴虚 阳热亢盛 阴虚阳亢
亢进 热、红、稠、数
寒热辨证
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 口渴 面 四 二便
喜恶
色肢
舌象 脉象
寒 恶寒 不渴 白 冷 大便稀溏 舌淡 迟或
证 喜热
小便清长 苔白 紧
腻
热 恶热 渴喜 红 热 大便干结 舌红 数
证 喜寒 冷饮 赤
病例分析
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 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 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 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 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选自《谦斋医学讲稿》
表证
病例分析
辨证:为风寒之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
有内传之势。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表证
证候分型
症状 证型
风寒证
风热证 太阳中风证
共性症状
个性症状
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脉浮
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 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 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
表证
辨证要点 《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
项强痛而恶寒。”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 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均可以出现表证,除此之外,还有暑湿 袭表证、湿邪遏表证、燥邪犯表证。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3
表证的病位是在体表吗? 皮毛、肌腠等处的病变就是表证吗?
八纲辨证:即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 证的纲领(八类证候),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从而辨别病变的位 置的深浅(表里),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 盛衰(虚实)和病证类别的阴阳的辨证方法。
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表里是分辨疾病病的浅深和病势趋向(病位)的总纲;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3
证素: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带有根本性质 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素质。证素, 就是证的基本要素,即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 内容。
证素不是指证候,但证素的确定,必须以症为据。
证素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4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 领。
(3)表里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 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寒与温 病之初期。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0
(一)表证
概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 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 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临床表现】
表证的概念是临床实践同医理相结合的人为 的抽象的归纳和判断。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4
(二)里证
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 候。
【临床表现】 非表即里。(病因复杂,病位广,症状繁,极难概括)。
《中医诊断学》二版教材时,八纲辨证正式进入中医教材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9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概念:表里辨证中表与里是用以辨别病位内外和病 势深浅的一对纲领。
(1)表与里是病位的总称,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其实质 可以包括人体的各个部位。表里辨证是定病位的基本方法 。
(2)病位的多元性,也就是说人体内可同时存在着若干 个病位(如原发与继发,主病位与次病位等)。任何疾病 ,都应该也一定有一定的表里病位。
《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及脏腑辨证,体现了八纲辨证的思想。
《医林改错》:“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 方,……,然究其大根,无出乎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
明《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六变篇”,即所谓“二纲 六变”。
清代,八纲辨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八纲一词的正式提出,见于近代祝味菊(1885~1951年,今浙江 绍兴人)的《伤寒质难》(1950年出版发行),“所谓八纲者,阴 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3)八纲辨证较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的辩证法思想, 同时亦反映了人类思维的两个发展阶段——形式(模 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A就是A,不能既是A又是非A
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 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A既是A,又是非A(有条件的)。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7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 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同 样适用于对八纲的理解。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2
概述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 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 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或可认为证 是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划分。
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的思 维过程,即确定属于何证的过程。它是一种将 周围环境、正气强弱与疾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 的诊断方法。
寒热是分辨疾病的属性(病性)的总纲;
虚实是分辨邪正的盛衰(病性)的总纲。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5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6
正确理解八纲辨证的内涵
(1)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 普遍规律的共性。
(2)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中概括出来的共性, 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如图:
(5)八纲的排列组合可以描述许多具体的 证候纲领。八纲辨证具有可行性、实用性, 临床上不管证候多么复杂、多变,都可以用 八纲进行概括。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8
二、源流
八纲辨证,散论于《内经》,运用于《伤寒杂病论》,形 成于明代,倡导于清代,正式提出于五十年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辨证要点
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脉浮,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 程短的特点,有感受外邪之因可查。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2
表证证候类型:
风寒表证:以感受风寒之邪为主,故又称伤寒证。
其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
伤风表证:以感受风邪为主,又称太阳中风证。
其特点是:发热轻而恶风,汗出,脉浮缓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诊断学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王勇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
目的要求
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 掌握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各自
的概念、临床表现、辨证依据。 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鉴
别要点。 掌握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概念、病机、证候特点及鉴别要点。 掌握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含义及临床规律。 理解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及类型 。 熟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病因病机。 了解八纲辨证的意义。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1
【证候分析】
病因:六淫、疫毒
途径:皮毛、口鼻
阶段:外感病初期阶段
病机:正(卫)气抗邪于肌表
特征:新起恶寒发热
证候机理:外斜袭表,正邪相争,卫阳被遏。肺主气, 司呼吸,开窍于鼻,以咽喉为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