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ppt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第六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辨证:二、八纲辨证源流《内经》无“八纲”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王执中《伤寒正脉》1以八纲为审证治病之法, 张三锡《医学六要》J明代为诸多医家重视接受,张景岳《景岳全书》提出“二纲六变”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 及。
、表里辨证: (一)何谓表里:(二)何谓表里辨证: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四)表证:八纲:表、里、寒、 热、虚、实、阴、阳。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四诊所获的病情 病位深浅一一表里 病理性质一一寒热 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邪正盛衰一一虚实 辨别归类 病证类别一一阴阳执简驭繁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 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第二节八纲基本证候表一一皮毛,肌腠,经络里一一脏腑、骨髓、气血阴阳・表里具有相对性1.辨别病位 表证——病较轻浅 外内浅深里证一一病较深重2.辨别病势的进退一一外感病 { 病邪由表入里一一病渐深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病势减轻,为势退。
*正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一一脉浮>卫气内通于肺一肺失宣发 「肺气上逆一咳嗽'病未入里一一苔薄白4. 表证特点: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病多属实,较易治愈。
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 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5. 常见证型:(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辨病位的深浅
分析 ①恶寒---外邪在表,卫阳失职 ②发热---外邪在表,正邪相争 ③头身痛---外邪在表,气血不畅 ④鼻塞流涕---外邪在表,肺窍不通 ⑤舌苔薄---邪气在表,尚未入里 ⑥脉浮---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
一、表里辨证--辨病位的深浅
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病情轻,病位浅,恶寒发 热并见,脉浮。 分类: 表寒证 ---恶寒发热,头身痛,流清涕,舌苔薄白润, 脉浮紧 表热证 ---发热恶寒,咽喉红肿痛,流浊涕,舌苔薄 黄,脉浮数
(二)里证 基本概念:病变部位在内的证候 。 形成: 1.表证转来 2.外邪直接入里 3.七情、痰饮、瘀血 主症: 里证繁多,表现不一, 特点:发病缓,病程长,病情重,病位深,但发热或怕 冷,脉沉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辨别表证和里证, 主要是审察 寒热症状、 内脏证候是否突出、 舌象、脉象等变化。
3、寒热真假辨别要点
(1)假象——肢末、外部, 真象——内部、中心的症状。 辨别真假寒热的关键——胸腹的冷热 胸腹部冷+不灼热——寒 胸腹灼热——热 (2)假象——疾病的后期, 真象——始终贯穿疾病全过程。
(二)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1.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四、阴阳辨证
(二)阴虚证和阳虚证
2. 表现
阴虚证: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 苔、脉细数。 阳虚证: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淡胖、脉沉迟 无力。
四、阴阳辨证
(三)亡阴证和亡阳证
1. 定义 亡阴证——由于阴液大量亡失而导致机体衰竭 的证候 亡阳证——由于阳气大量亡失而导致机体衰竭 的证候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三)虚实夹杂
概念:是指疾病某一个阶段虚证与实证并存所表现 的证候
病因病机: 1.因实致虚(邪气伤正,医生误治) 2.因虚致实(易感外邪,病理产物)
(三)虚实夹杂
(一)实中夹虚: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 (二)虚中夹实:以正虚为主,邪实为次 (三)虚实并重:正虚和邪实均明显,病情较重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
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景岳全书》
(一)阴证与阳证
1.阴证 概念:是指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
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溏薄 腥臭,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细涩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的源流
➢ 源于《黄帝内经》 ➢ 创立于张景岳《景岳全书》 ➢ 定名“八纲”于祝味菊《伤寒质难》 ➢ 推广于《中医诊断学》第二版教材
“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伤寒质难》
八纲的概念
概念: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质 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三)虚证和实证的鉴别要点
证名 形体 精神 声息 疼痛 舌象 脉象
病程
虚
证
虚弱
萎靡
声低息微
喜按
舌质淡嫩,少苔无苔
无力
长
实
证
强健
亢奋
声高息粗
拒按
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
表现:心烦口喝,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 血,舌红苔黄,脉数。
代表方: 导赤丸
精选编辑ppt
31
寒热辨证
实热证
• ③热邪壅肺证 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壮热口渴,烦燥不安,甚则
鼻翼翕动,衄血咯血,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大便干结,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代表方: 清气化痰丸
精选编辑ppt
20
表里辨证 证候间关系
表里同病 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病位的症状。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无矛盾 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同,虚实性质相反 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反,虚实性质相同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皆相反
精选编辑ppt
21
表里辨证 证候间关系
表里出入
表
入 出
里
精选编辑ppt
22
表里辨证
厚
腻
腻
苔
苔
苔
精选编辑ppt
58
虚实辨证
病程 体质 精神 声息 疼痛 胀满 发热 恶寒 舌象 脉象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
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
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
精选编辑ppt
45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3.表寒里热 :《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 青龙汤主之。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 人参汤主之。
“邪气盛则是实;精气夺则虚。”
虚—正气不足 实—邪气盛实
精选编辑ppt
52
虚实辨证
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 病理概括。 成因:
八纲辨证ppt课件
编辑版ppt
9
八纲辨证 概述
五、八纲辨证的意义 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疾病的临床表现尽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
但不外乎八纲辨证的八类证候。 运用八纲辨证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是
辨证的准绳。
编辑版ppt
10
八纲辨证 概述
六、八纲辨证的源流 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 1、春秋战国时代的《黄 帝内经》中并无八纲这一 名词,但其内容已有散在 论述。
编辑版ppt
3
八纲辨证 概述
2、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立相应的治疗 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3、关系: 辨证——是确定治则和治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实施者,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依据。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对疾病进行辨证 诊断,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的内容,是治疗立 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编辑版ppt
15
八纲基本证候 表里辨证
表与里是辨别病位和病势的两个纲领。表里辨证主要应用于外 感病证,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浅深、病理变化趋势。
广义表里概念具有相对性
◇躯壳与脏腑
——躯壳为表,脏腑为里
◇脏与腑
——腑为表,脏为里
◇脏腑与经络
——经络为表,脏腑为里
◇三阳经与三阴经 ——阳经为表,阴经为里
狭义表里则是一个确定的概念:
八纲辨证
编辑版ppt
1
教学 大纲
教学重点: 八纲各证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编辑版ppt
2
八纲辨证 概述
一、辨证论治
1、辨证: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中医学认识 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辨证——从整体观念出发,在中医基础理论指 导下,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 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正 邪盛衰变化,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八纲辨证
二,热证
概念:热邪偏盛或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侯. 概念:热邪偏盛或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侯.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实热 阴虚生内热-- --虚热 阴虚生内热--虚热
热证
临床表现 热:发热,喜凉恶热 黄:痰,尿,苔,带下色黄,面,舌色赤 稠:痰,涕,涎,带下粘稠 燥:口,舌,鼻,目干燥,舌苔少津,大 便干结,小便短少 动:躁动不安,善言好动,脉数等
二,八纲辨证源流
1, 《 内经 》 : " 善诊者 , 察色按脉 , 先别阴阳 . " , 内经》 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 伤寒论》 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阴阳篇""六变篇. ""六变篇 , 景岳全书》 4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 正式提出"八纲"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 名称, 所谓'八纲' 名称 , " 所谓 ' 八纲 ' 者 , 阴 , 阳 , 表 , 里 , 寒 , 实是也" 热,虚,实是也".
大便稀,小便清 大便稀,
如《伤寒论》中的"黄连汤"证. 伤寒论》中的"黄连汤"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 "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 主之. 主之." 胃寒+膀胱热 胃脘冷痛, 膀胱热: 清涎, 2,上寒下热:胃寒 膀胱热:胃脘冷痛,呕吐 清涎, ,
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 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ppt课件
附:半表半里证
【概念】:指病变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 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以寒热往来 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证候分析】 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通常称 为少阳病证,是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 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1)寒热发热恶寒并见——表证; 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里证; 寒热往来者——半表半里证。 (2)症状表证——内脏证候不明显; 里证——内脏证候明显;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3)舌脉表证、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不明显, 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表证多见浮脉, 里证多见沉脉等。 尚应参考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
(三)阴阳证鉴别要点
阴证与阳证,其要点可见于表里、寒热、 虚实证候的鉴别之中,亦可从四诊角度 进行对照鉴别。见表7-3。
第二节
证候相兼 证候错杂 证候真假 证候转化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证候相兼
概念: 广义:各种证候的相兼存在。 狭义:病位病性的相兼。 (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 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等相反的证 候存在。如:八纲辨证在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证 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 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
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如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脉 浮紧等,为表实寒证;五心烦热,盗汗, 口咽干燥,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为里虚热证。
二、证候错杂
概念:指疾病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 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 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 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 杂。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第六章 八纲辨证第一节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病位深浅—表里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四诊所获的病情 病理性质- 寒热g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 ]邪正盛衰- 虚实!辨别归类病证类别- ――阴阳 1执简驭繁、八纲辨证源流1 丿《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王执中《伤寒正脉》 张三锡《医学六要》 明代为诸多医家重视接曼',张景岳《景岳全书》提出“二纲六变”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及第二节八纲基本证候、表里辨证: (一) 何谓表里:表一一皮毛,肌腠,经络k 表里具有相对 里一一脏腑、骨髓、气血阴阳表具有相对(二) 何谓表里辨证: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 1. 辨别病位 -表证——病较轻浅外内浅深里证一一病较深重2. 辨别病势的进退——外感病病邪由表入里——病渐深重,为势进;i 病邪由里出表一一病势减轻,为势退(四)表证:所表现出表证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2•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觉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以八纲为审证治病之法,.…一…一.1.定义:六淫 疫毒-等邪气正气*卫抗邪于肤表浅层口鼻体的初((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3. 病机要点:卫气受遏,不得宣发一一恶寒*卫气郁而化热 I 发热+正气奋起抗邪*邪阻经络,气血不行一一头身疼痛 ■>正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 脉浮病未入里——苔薄白4. 表证特点:(1) 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 (2) 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 (3) 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4) 病多属实,较易治愈。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ppt课件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概念:表里辨证中表与里是用以辨别病位内外和病 势深浅的一对纲领。
(1)表与里是病位的总称,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其实质 可以包括人体的各个部位。表里辨证是定病位的基本方法 。 (2)病位的多元性,也就是说人体内可同时存在着若干 个病位(如原发与继发,主病位与次病位等)。任何疾病 ,都应该也一定有一定的表里病位。 (3)表里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 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寒与温 病之初期。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诊断学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王 勇
1
目的要求
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 掌握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各 自的概念、临床表现、辨证依据。 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 鉴别要点。 掌握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概念、病机、证候特点及鉴别要 点。 掌握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含义及临床规律。 理解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及类型 。 熟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病因病机。 了解八纲辨证的意义。
10
(一)表证
概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 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 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
11
【证候分析】
病因:六淫、疫毒 途径:皮毛、口鼻 阶段:外感病初期阶段 病机:正(卫)气抗邪于肌表 特征:新起恶寒发热
30
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 个纲领。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 八纲辨证
胆热循经上冲
口苦,咽干,目眩
证候特点 起病急,病程长,既非表证,亦非里证
4.表证、里证的鉴别
证 寒热
舌 脉 中医诊断学
舌苔薄白, 表证 恶寒发热 舌质变化不
明显,脉浮
里证
但热不寒 但寒不热
舌苔厚或无 苔,舌质变 化不明显, 脉沉
症状
以头身痛,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
喷嚏微咳,内脏证 候不明显
以内脏证候为主症, 烦躁神昏,胸闷胸 痛,腹痛呕吐,便 秘腹泻,尿短赤或 清长
表现分析
外感热邪 寒湿情志 饮食化火
素体阴虚 劳倦内伤
阳热过盛 阴精不足
产热过多 阴虚阳亢
热证
发热恶热,手足温和,面赤舌红
阳热亢盛,火性炎上
口渴、尿黄、便干
热伤津液
烦躁、脉数
扰神迫血
热、黄、赤、稠、燥、动
3.寒证热证鉴别
证 寒热
面
喜恶 四肢 色
寒 证
喜温 恶寒
冷凉
白 或 青
口渴
口和 不渴
分 泄 二便 物
虚实辨证内容
虚证
实证 鉴别
1. 虚 证
概念 指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以
不足、松弛、无力、衰退为特点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
主主要要表表现现
成因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逸过
度,房事不节,产育过多,久病失治,误治等。)
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动则 加甚。(脏腑功能衰退)
特点
声中医高诊气断学粗,动则倦消,脉沉 实邪内结,闭 取有力——真 阻经络,气血 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 不通。外周、 赢瘦,脉沉细——假 脑神失于温养 辨识:默默无语但语时声高 而现假虚象。 气粗;体赢瘦但胸腹硬满拒 “大实有羸状” 按;脉沉细但按之有力等。
中医诊断学重要理论—八纲辨证
里证的成因
一、六淫袭表,表证未解,病邪传里,形成 里证;
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骨髓 等,即所谓“直中”为病;
三、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 脏腑;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逆乱而 致病。
里
脏腑 五脏 脏腑 三阴经 筋骨
【临床表现】
表
病位 皮毛、肌腠、经络
里
脏腑、骨髓
一、表证
定义——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 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 的证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表证
病因——感受六淫之邪,即风邪、寒邪、暑 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等。
《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者,邪气之自 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气有不正, 皆是也。”
(自学)
总论
症——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生通 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
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候的 外在表象。
总论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 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 正关系。
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 的本质。
总论
疾病——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 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病理变化,构成不 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
【证候分析】
“燥胜则干。” 燥邪为病,最易耗损津液,故其主要病理 表现为皮肤、官窍干燥的特征。 且燥从上受,最易伤肺,临床常兼见肺系 症状。
(六)热邪犯表证
【概 念】 热邪犯表证又称表热证,是指 风热病邪侵袭卫表的证候。
【病 因】 外感温热之邪或其它邪气郁而 化热。
【辨证要点】 发热较重恶寒轻,咽喉痒痛, 舌边尖红,脉浮数。
(六)热邪犯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但发热或但畏寒--------里证
舌脉:
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表证
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里证
二、寒证和热证
(一)寒证 [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
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 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特点]冷、淡、稀、润、静
证
冷饮
淡白
蜷卧
冷
安静 少动
仰卧
红赤
热
烦躁 多动
清稀 小便清 色白 长、大 量多 便稀溏
黄稠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一)虚证
[概念]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
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病。
[成因] 一、表邪不解入里。
二、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证。
三、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
[特点] 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非表即里 。
附:半表半里证
二、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程:新病、病程短-------表证
八纲辨证课件-PPT
阳气耗损
〔表现〕 冷
白
清 阳虚则寒 倦
气虚之象:气短,神疲,乏力
迟 痛
舌淡胖嫩,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面红如妆,便干尿难,自汗或无汗等
(5)亡阳证(气脱证) (极重的虚寒证)
――阳气衰竭,而欲脱失所形成的危重证候。 【成因】阴寒极盛,暴伤阳气
阳虚日久,渐至亡脱 亡阳 亡阴导致亡阳 【表现】 汗 ――冷汗淋漓,质稀味淡 肢 ――四肢厥冷 面 ――面色苍白 息 ――呼吸微弱 神 ――神志模糊 脉 ――微细欲绝
二、寒热辨证
• 寒热辨证,不能孤立地根据个别症状作判断,而是通过
四诊对与其相适应的疾病本身所反映的各种症状、体征 的概括。
• 具体的说:
热证——指一组有热象的症状和体征; 寒证——指一组有寒象的症状和体征。
•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一)寒证
• 基本概念:
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 导致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 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 狭义的证候相兼(本处)——
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 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相反证候存在。
一、证候相兼 (一)概念:
广义――各种证候相兼存在
如:麻黄汤证 ―――表寒证
• 阳热偏盛——恶热喜冷。 • 大热伤阴,津液被耗——小便短赤; • 津伤则须引水自救——口渴冷饮。 • 火性上炎——面红目赤。 • 热扰心神——烦躁不宁。
证候分析
• 津液被阳热煎熬——痰、涕等分泌物黄稠。 • 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大便燥结。
• 舌红苔黄——热征,舌干少津——伤阴。 • 阳热亢盛,加速血行——数脉。
(二)阳证
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
归
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第六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表里辨证: (一) 何谓表里:表一一皮毛、肌腠、经络》表里具有相对 里一一脏腑、骨髓、气血阴阳 表里具有相对(二) 何谓表里辨证: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1.辨别病位 广表证——病较轻浅(四)表证: 1.定义:六淫| 皮毛 ■正气 L侵入机 疫毒了 等邪气口鼻侵入机(卫抗邪于肤表浅层所表现出表证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 觉发热),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四诊所获的病情 资料,以辨别「病位深浅一一表里 病理性质——寒热 邪正盛衰——虚实 病证类别一一阴阳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辨别归类 执简驭繁外内浅深 2.辨别病势的进退里证 ---- 病较深重病邪由表入里 病邪由里出表- -病渐深重,为势进; 病势减轻,为势退。
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气喘。
3.病机要点:■卫气受遏,不得宣发一一恶寒卜卫气郁而化热外邪客于 *正气奋起抗邪发热皮毛肌騰J * 外邪束表,经气郁滞不畅,不用则痛一一头身疼痛\ *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一一脉浮> 卫气内通于肺一肺失宣发肺气失宣一咳嗽,气喘。
肺窍不利一鼻塞,喷嚏,咽痒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苔薄。
4.表证特点:(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
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5)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八纲辨证
半表半里证 里证
5、常见证型:
(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3)风湿遏表证(风湿表证):
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酸痛,舌苔滑腻,脉濡缓。
(4)燥邪犯表证(外燥证): 恶寒发热、口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粘)、苔干、脉浮。 (5)暑湿袭表证: 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脉体困倦,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 (6)风袭表疏证(太阳中风证、表虚证): 发热恶风,汗出,鼻塞喷嚏,咳嗽,苔薄白,脉浮缓。
(六)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 1.定义:指外感病邪在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 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七)表里证鉴别要点 表 寒热 证 里 证 半表半里证 寒热往来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
(3)里虚热证:形体消瘦,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阴虚证), 咽干口燥,溲短赤,便干,舌红少苔,无苔,脉细数。
常见证型:心阴虚证、肺阴虚证、肝阴虚证、胃阴虚证、肾阴虚证。
6.寒热证鉴别要点
寒热
寒证 热证 恶寒喜暖 恶热喜凉
四肢
冷 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2. 强调个体的特异性:(特别强调人、病、证三者之间的
辨证关系);
3. 恒动变化的观点;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症:症状、体征;
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的病理特征的概括;
是对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变程度、正邪系、病变趋势的 综合,并涉及到影响疾病性质的诸如年龄、体质等自身和自然、 社会等外界因素。
——是对疾病整个过程的认识(基本矛盾)
病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的概括(共性);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概括(个性);
可见,疾病的发展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比较规 则的演变发展轨迹。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可表现为若干相应 的证候。即,正是一个个相互联系的证构成了疾病发展变化的 轨迹。
(一)表证
基本概念:指外感六淫之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 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表 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特点:表证一般具有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等特点。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咳嗽,有汗 或无汗等症
【教学要求】
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掌握八纲各纲证候的概念、一
般证候表现及临床类型。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要点,虚证与实证各自包括的内容。掌握阳虚证、阴虚证、亡
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与证候表现。
2.熟悉八纲之间的相兼、错杂、真假、转化关系。熟悉
八纲辨证的意义。
3.了解八纲辨证的发展情况。
4.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
二、八纲辨证源流(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这就已经提示阴阳是辨证的总纲。
张仲景更具体地将之运用于伤寒及杂病的治疗。从病的性质上讲, 三阳病多属于热证、实证,概括为阳证;三阴病多属于寒证、虚证, 概括为阴证。
明清王执中《东垣先生伤寒正脉·卷一》中说:“治病八字,虚、 实、阴、阳、表、里、寒、热。”张三锡《医学六要》序:“仅得 古人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 曰实。”《景岳全书》中有“阴阳篇”和“六变篇”等篇,对八纲 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二纲六变”说,并以二纲统六变。 清代的程钟龄说:“受病百端,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 而尽之。”
证候分析
六淫邪气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 发热。
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肌表不 能得到正常的温煦,故出现恶风寒的症状。
邪气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以致头身疼痛。 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出现薄白苔。 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肺主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应
第六章 辨 证
中医教研室:刘保成
辨证论治概要
概念:
–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资料,
运用中医理论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 病势及正邪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
方法,对病证具体施治的过程;
分类:
1. 八纲辨证——各种辨证的总纲; 2. 脏腑辨证——各种辨证的基础——应用于内伤杂证; 3.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外感辨证法; 4. 经络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情志辨证等;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 是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八个方面证候。其 实,它们并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只是对病情的大体 分类而已。
从大体病位——表或里;从基本性质——寒与热;从 邪正斗争——实或虚;从病证类别——阳或阴两大类。
八纲辨证的特点: –六纲可分属于阴阳,故八纲应以阴阳为总纲 ; –八纲病症可互相兼见; –八纲病证可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
二、八纲辨证源流(二)
近人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说:“所谓‘八纲’者,阴、阳、表、 里、寒、热、虚、实是也。”这是“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中 医学概论》一书将八纲的内容编写入内,使八纲的内容更加普及和 推广。第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 论,于是八纲辨证的内容得以在全国普及。
辨病析证论治:
认识疾病时:既重视辨证,又注重辨病,并以辨病来指导辨证;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治疗疾病时:以治证为主,治病为辅。 (病不同,虽证同亦有一定的差异性)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
第一节 八 纲 辨 证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是中 医辨证的纲领,并且较为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 的辩证法思想。因此,学习和掌握八纲辨证, 对整个辨证体系的学习和运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于肺,肺失宣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 咳嗽,有汗或无汗等症状
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一般而论,从病位上看:
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相对为外——表,病较 轻浅;
脏腑、骨髓相对为内——里,病较深重 。 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而对于外感
病来说,其意义则尤为重要。 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它
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掌握 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
——是对疾病阶段性的本质的认识(主要矛盾)。
病: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特点和规律的概括,它一般不因患者、地
域的差异而改变。病通常是从总的方面反映人体机能或形质异常 变化或病理状态的诊断学概念,是反映疾病群过程的一个综合性 诊断。(中医的病名主要是根据具有一定特点、有一定变化规律 的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临床表现而确定的。故对疾病的本质的认 识并不成熟)
内容:八纲辨证的概念、内容、关系、意义、病例;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概念 八纲,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
个辨证的纲领。 医生通过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
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位置的浅深,病 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 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