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八纲辨证施护
八纲辨证施护是将四诊收集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 气的强 弱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将之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 证、实证、阴证、 阳证八类基本证候,并针对不同的证候制订相应的护理原则,采
取具体的护理措施。
01
表里辨证施护
03
虚实辨证施护
CONTENTS
表里辨证施护
5.对症处理 (1)头痛者,可按揉合谷、太阳、风池等穴;或耳穴压豆,取脑、额、枕、神门等穴。 (2)发热者,在服药同时可按揉曲池、大椎、合谷等穴。 (3)咽喉肿痛者,可用鲜芦根30〜60g煎汤代茶饮,或用冰硼散吹喉,亦可用西瓜霜含片等。
6.注意事项 (1)可采用温水擦浴的方法,忌冷敷和酒精擦浴,以防寒凉闭汗,媵理闭塞,邪遏于内, 不得 外达。 (2)不可过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以防过汗伤阴。阳虚、阴虚者禁单纯发汗。
04
阴阳辨证施护
阴阳辨证施护
(一)辨证 阴阳是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里证、寒证、 虚证属阴 证。由于阴阳可概括其余六纲,故又称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阴阳辨证施护
(一)辨证 阴阳是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里证、寒证、 虚证属阴 证。由于阴阳可概括其余六纲,故又称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寒热辨证施护
2.热证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出汗、神志、食欲、二便、斑疹、出血、 舌 脉等,并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生活起居护理 ①病室应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夏天要有降温设备,如风扇、空调等。 ②对感受时邪疫病患者,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控制探访人员。 ③对高热神昏的危重患者,按危重病护理常规护理。 (3)情志护理 热证患者情绪易于激动,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态度和蔼,细心照护, 以安 定患者情绪,使其安心配合治疗。 (4)饮食护理 饮食宜新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动火之品。鼓励患者多饮水,如烦 热口渴 者,多饮清凉饮料或多食瓜果蔬菜以辅助清热生津。 (5)用药护理 宜凉服或微温服。清热药多寒凉,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久服。其 煎煮之 法视药物的不同而有别,如白虎汤中的生石膏要先煎,然后再加入其他药。 (6)对症处理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辨证施护标准化程度不高
目前,中医辨证施护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医 院、不同医生之间的护理方案存在差异。
护理人员中医素养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对中医理论和技能掌握不够深入,影响了八 纲辨证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患者接受程度有限
由于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不足和接受程度有限,可能会 影响八纲辨证在中医护理中的推广和应用。
脏腑经络理论基础
脏腑功能
01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共同
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经络系统
02
经络是连接脏腑、体表和全身各部位的通道,负责传输气血、
调节机体平衡。
脏腑与经络关系
03
脏腑与经络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体复杂的生理系
统。
脏腑经络在八纲辨证中应用
辨别脏腑病位
热证。治疗时采用清肺热、止咳化痰的中药,同时调整肺经经络,达到
治疗效果。
02
案例二
脾虚泄泻。症状表现为大便稀溏、食欲不振、乏力等。通过八纲辨证,
确定为脾虚证。治疗时采用健脾益气、止泻固脱的中药,同时调整脾经
经络,改善脾虚症状。
03
案例三
肝郁气滞。症状表现为情绪抑郁、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通过八纲辨
证,确定为肝郁气滞证。治疗时采用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中药,同时
护理效果评价
通过八纲辨证,护士可以对护理效 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八纲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关系
与脏腑辨证关系
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互补充,脏腑辨证侧 重于辨别病变脏腑及病因病机,而八纲辨证 则是对脏腑辨证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与六经辨证关系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病例2
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经辩证分析得出是心 火上炎的病症,通过清热降火来治疗。
病位分类
根据疾病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上、中、下三 焦等不同位置。
八纲辨证的具体内容
1
经络辨证
2
根据经络的病理变化,判断病人的脏腑功
能和气血运行情况。
3
时空辨证
4
根据疾病发生的季节、时间和位置,判断
病人的体质和疾病性质。
5
阴阳辨证和调
节阴阳平衡。
7
痰湿辨证
8
根据病人体内痰湿的表现,诊断病证和调 理痰湿的方法。
八纲辨证原则
通过对病人体质、病位和病因的分类,来诊断 病症和选择治疗方法。
基本概念与分类
阴阳学说
根据事物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将人体 的生理、病理等现象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病因分类
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将其分为外感、内伤、 情志等不同类型。
形态学分类
根据病人的体质特征,将其分为四类:阳虚、 阴虚、气虚、痰湿。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 辨证
中医辩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以对人体阴阳、虚实等病理现象的分 析,来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辩证 中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对病人体质、病位和病因的分类,来诊断病症和选 择治疗方法。
基本理论
中医辩证
通过分析人体阴阳、虚实等病理现象,确定疾 病发生的原因。
脏腑辨证
根据病人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诊断病证 和确定治疗方法。
六经辨证
根据疾病在不同经络的表现,判断病人体 内阴阳升降的情况。
天人辨证
根据天气、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判断 病人的体质和疾病发生的原因。
血气津液辨证
最新《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隐隐 便溏、 舌淡 痛喜 尿清 嫩
按长
细弱
实证 多见 表现为有余亢 剧痛 便秘、 苔厚 实而
新病 盛、兴奋顽躁、
尿短 腻 有力
形体壮实、声
赤
高气粗。
四、 阴阳
阴阳—辨别疾病类别的纲领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既概括整 个病情,又可分析一个证候, 并且可以概括其他六纲。
辨别阴证阳证的关键在于辨别 寒热。
主证:汗出而粘,呼吸气促, 肌肤热,手足温,烦躁不安, 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 干,脉细数无力
亡阴、 亡阳
2、亡阳证 特点:阳气欲脱
病因病机:阳气衰微迅速亡失
主证:大汗淋漓,汗凉清稀, 呼吸气微,肌肤凉,手足冷, 精神萎顿,口淡不渴,面色灰 白,舌淡苔白润,脉微欲绝
注意
1、亡阴亡阳是 危重证候,除 原发病证加重 之外,均有不 同程度的汗出。
寒热定阴阳 寒—阴 热—阳
四、
阴阳 ︱
阴证
1、阴证
特点:阳气衰微,正气不足
病因病机:①机体的阳气虚衰; ②寒邪凝滞。
主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 畏寒肢冷,气短息低,口不渴 或喜热饮,便溏尿清,舌淡苔 白,脉沉迟微弱
四、
阴阳 ︱
阳证
2、阳证
特点:阳气亢盛,正气不衰
病因病机:①阳气亢奋;②热 邪雍盛。
2、亡阴亡阳可 以相继出现。
五、
八纲 辨证 相互 关系
1、阴阳是概括疾病类别的纲领,又 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可概括其他三 对纲领。
里 虚 寒
表 实
热
阴
阳
五、
八纲 辨证 相互 关系
2、表里转化——主要取决于邪正斗争 的状况。
实证
2、实证
特点:为邪气过盛反映的症 候——邪正斗争激烈阶段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
生金法等,以调节机体平衡。
调整阴阳五行以恢复健康
调整作息时间
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以顺 应自然阴阳消长规律。
饮食调养
根据食物的五味属性及个人体 质选择饮食,如阳虚体质者宜 食温性食物以温补阳气。
情志护理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情绪 波动导致阴阳失调。
针灸、推拿等外治法
通过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刺激 经络穴位,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与失调判断
观察面色、形态、舌脉等
分析病因、病位
面色红润、形态自如、舌脉和缓为阴 阳平衡;面色苍白或萎黄、形态异常 、舌脉弦紧或细数则为阴阳失调。
根据八纲辨证确定病因,如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等,以及病位深浅,如表 证、里证等。
辨别寒热、虚实
寒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热证面红 目赤、口渴喜冷饮;虚证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实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 。
饮食调养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选择具有 药用价值的食物进行调养,如山药、红枣、薏米等。
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通过调节患者的 情志活动,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失调的状况。常用的情志护 理方法有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 锦等。
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八纲辨证施护,护士能够针对 病人的具体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 施,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
传承中医文化
八纲辨证施护作为中医护理的精髓 ,其传承和发扬有助于弘扬中医文 化,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八纲辨证施护与现代医学关系
互补性
现代医学以病因、病理生理学为 基础,而八纲辨证施护以证候为 依据,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
八纲辨证施护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等中医经典著作,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 系。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也在不 断发展创新,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更加紧密,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护理 服务。
02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的 理论基础
阴阳辨证施护
总结词
根据阴阳理论,分析病人的阴阳状况 ,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通过观察病 人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判 断其阴阳属性,如阳虚则温阳散寒, 阴虚则滋阴清热。
表里辨证施护
总结词
根据表里理论,分析病人的病情深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
确定护理目标:包括改善体质 状况、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等。
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饮 食调理、起居调理、运动调理
、心理调理等。
根据护理目标,制定护理计划 和时间表。
实施护理方案
向患者详细介绍护理 方案和具体措施,确 保患者理解和配合。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 状况和护理效果,及 时调整护理方案。
监督患者按照护理计 划执行,及时调整和 优化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虚证病人护理上以补虚扶正为主,如 补充营养、休息等;实证病人护理上 以泻实祛邪为主,如通便、利尿等。
03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的 方法与步骤
收集病情资料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等。
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
包括主要症状、体征、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包括情绪状态、性格特点等。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2022年学习资料
章虚实—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虚实的概念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机能活动-正气:机体抗病能力-对环境 适应力-三、-自身修复力-邪气—-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
章2、阳证-鲁特点:阳气亢盛,正气不衰-病因病机:①阳气亢奋;②热-四、-邪雍盛-。-阴阳-主证:精神烦躁 面赤身热,-气壮息高,口渴喜冷饮,便秘-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滑-数洪实
阳证与阴证的鉴别(八纲辨证简表)-症状-舌象-脉象-表证:恶寒(恶风)发热-苔薄-浮-热证:恶热喜冷、精神 躁、面红目赤、-舌质红苔-数-渴喜冷饮、小便秘结。-实证:体形壮实、精神亢奋、息高气粗、-舌苔厚腻-实有力 烦躁不安、腹痛拒按、二便闭塞。-里证:不恶风寒(详脏腑辨证-舌红苔黄干-脉数-寒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 卧,面-舌淡苔白润-迟或紧-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虚证:体形消瘦、精神萎靡、短气懒言、质淡嫩苔-虚无力-自汗盗汗、腹痛喜按、便溏溺清。
表里-辨证-·表里—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势-趋向的纲领。
1、表证一外感病初起阶段-章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表里-病因病机: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主证:恶寒 恶风)发热,舌苔薄-脉浮-兼证:鼻塞、头痛、咳嗽、身疼项-强、咽喉肿痛-·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苔薄、脉浮
章2、里证一病在脏腑、气血、骨髓-特点:病位深,病势重,病程长-章病因病机-①表不解内传入里;②外邪直中; 表里-③脏腑功能紊乱。-主证:不恶寒,苔不薄,脉不浮,-以脏腑证候为主
章1、虚证-意特点:为机体正气不足的表现-病因病机:①先天禀赋不足;-②后天失养-虚实-主证:由于有气、血 阴、阳-不足之别,现分述如下表。
中医的八纲辨证
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分析疾病的性质、病因和病机。它是根据人 体生理状况的变化,将疾病分为八个方面进行辨证。
八纲包括以下内容:
1. 阳证和阴证:阳证指病情表现为热、实、亢进的症状,如发热、口渴等;阴证指病情表 现为寒、虚、退缩的症状,如寒冷、乏力等。
2. 外证和内证:外证指病情表现为外感邪气引起的症状,如感冒、发热等;内证指病情表 现为内因引起的症状,如消化系统疾病等。
中医的八纲辨证
3. 寒证和热证:寒证指病情表现为寒冷、畏寒的症状,如寒热交替、寒痛等;热证指病情 表现为发热、口渴的症状,如高热、口干等。
4. 虚证和实证:虚证指病情表现为气血不足、体力虚弱的症状,如乏力、萎靡等;实证指 病情表现为气血亢盛、病理变化明显的症状,如炎症、肿胀等。
通过应的治疗方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疾病 的本质,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八纲辨证应结合其他辨证方法 ,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共24页文档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八纲辨证与护理
23
二、寒热辨证与护理
寒热是辨别疾 病性质的纲领。
精选ppt
24
病邪有阳邪和阴邪之分 正气有阳气与阴液之别。
精选ppt
25
阳邪致病导致机体阳气偏盛而阴液受伤, 或是阴液亏损而阳气偏亢,均可表现为热 证;
阴邪致病容易导致机体阴气偏盛而阳气受 损,或是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均可表现 为寒证。
即任何一种疾病,
从疾病的类别来说,不属于阴证,便属于 阳证;
从疾病的部位深浅来说,不在表,就在里 (或半表半里);
从疾病的性质来说,不属于寒证,便属于 热证;
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正气虚的称为虚 证,邪气盛的称为实证。
精选ppt
4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在八纲中,阴阳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 热、实证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 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精选ppt
11
表证的护治原则
辛散解表
精选ppt
12
表证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寒热、汗、舌苔、脉象的变化,
以区别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表寒 证,无汗,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 浮紧;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或有汗, 苔薄黄,脉浮数;表虚证,恶寒或恶风, 有汗或微汗,苔薄白质淡,脉浮细无力。
精选ppt
41
4、饮食护理
饮食宜新鲜清凉,忌食辛辣、滋腻 动风之品。烦热口渴者,可多饮清 凉饮料,或多食西瓜、梨及蔬菜等。 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精选ppt
42
5、用药护理
清热解毒之剂宜凉服或微温服。如 辛凉之品煎煮时间要求稍短。
精选ppt
43
6、对症处理
高热患者,除用冷敷外,还可用冷盐水灌 肠或针刺大椎、合谷、曲池以清热;热扰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
不孕不育形瘦
(4)阳虚证(虚寒证)
概念: 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 表现: 形寒肢冷
面色晄白 小便清长 大便稀薄 口淡不渴 神疲乏力 自汗 舌淡苔白 , 脉弱(迟无力) 畏寒肢冷二便清,神疲脉迟舌淡胖 (补阳药)
心阳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 脾阳虚证-纳呆、便溏、面黄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 肾阳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
不孕不育尿少、浮肿、五更泄
类型
护理措施 虚则补之
血虚证 气虚证
补血药物为主,但多配合补气药物 平日多食用用黄芪、当归、大枣煮粥,多饮用 红糖水
多以补气药物为主,饮食同上。 适当选择户外运动,多以散步、打太极拳等。
阴虚证 滋阴为主,少食辛辣、厚味、油腻之品。 保持心情舒畅
干、小便短赤
动--烦躁不宁、脉数
虚热证(阴虚证)
概念: 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 表现: 午后潮热,手足心热 ,颧红
咽干口燥,小便短黄,大便干 舌红少苔 , 盗汗 脉细数
实寒证与实热证的鉴别
症状 面 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 象 脉
证
象
寒证
苍白 恶寒 怕冷 不渴 稀溏 清长 舌淡 迟
取汗。
• 服药后应观察汗出情况,汗出不及,病邪不去; 汗出太过,应伤阴耗气。掌握发汗的程度,及时 用干毛巾擦汗,及时更换衣被。
里证
(1)含义: 病变部位在里,由脏腑、气血、骨髓受病。 (2)形成: 表证不解, 内传入里;
外邪直接入里, 侵犯脏腑; 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
直接损伤脏腑, 使脏腑功能失调。 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 临床表现多样 , 可以说凡不是 表证的特定证候,
中医须知八纲辨证与护理
温化失司,寒湿内生
脉迟或紧 鼓脉无力,脉道收引
(二)热证
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分析:
外感热邪
表 情志内伤 阳热过盛
现 分
饮食辛辣
析
素体阴虚 内伤久病
阴液不足
治法:清法(清热法)
产热过多 阳气偏亢
热证
发热恶热,身热喜凉,面赤舌红 阳热亢盛,火性炎上
口渴、尿黄、便干 烦躁、脉数
现症见高热,咳喘,胸闷,痰多色黄而粘,口渴
里 证 但寒不热 苔,脉沉 现症见高热,咳喘,胸闷,痰多色黄而粘,口渴
躁神昏、胸闷胸痛、腹 痛呕吐、便秘或腹泻,
尿短赤或清长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表里同病 表里转化
表证入里 里邪出表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病因病机: 阳邪致病,阳气偏盛 实热证 “阳盛则热”
皮毛
外邪 机体
口鼻
“有一分恶寒, 便有一分表证”
(一)表证
阻遏卫气 肺失宣降
正邪剧争 阳气被遏
肺气上逆 肺窍不利 肺气失宣
发热 恶寒 咳嗽 鼻塞 流涕
邪气郁滞经脉 气血不畅 头身疼痛
正气抗邪,鼓脉于外
脉浮
邪未入里,舌象变化不显来自舌淡红,苔薄白治法:解表法(发汗法)
(二)里证
里证——指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候
治法:温法(祛寒法)
脏腑、骨髓在内,属里 形寒肢冷、面色恍白、神疲乏
外感寒邪 由里出表:病势退而减轻。 阴寒过甚 日起体温上升至 39. 饮食生冷 盛、精神烦燥,胸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
脏腑、骨髓在内,属里 治法:解表法(发汗法)
素体阳虚 治法:补法(补益法)——“虚则补之” 阳气虚弱 治法:补法(补益法)——“虚则补之” 久病伤阳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中医护理学第八章辨证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第八章辨证【重点难点】一、八纲辨证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种辨证纲领。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一)表里证候的辨证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趋向的二个纲领。
1.表证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的特点。
临床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或痛,微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里证泛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表现的证候。
里证多见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见于内伤杂病之中,具有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基本特征。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其基本特征是没有新起恶寒发热,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辨别表证和里证,主要是审察病证的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
外感病中,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者,属里证。
表证多有头身疼痛及肺系的症状,脏腑症状不明显;而里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
此外,辨别表证和里证还应结合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
(二)寒热证候的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寒证寒证是感受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2.热证热证是感受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渴喜冷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二便、舌象、脉象等对寒证、热证鉴别最为重要。
(三)虚实证候的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辨证与护理八纲辨证与护理
根据辨证结果,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法, 以消除病因、改善病理生理过程和促 进康复。同时,根据护理八纲的要求 ,对患者进行饮食、休息、运动等方 面的指导,促进康复。
西医临床中,辨证与护理八纲广泛应 用于各个科室。例如,对于高血压病 患者,通过辨证确定病情,采用降压 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辨 证确定病情,采用降糖药物治疗。同 时,根据护理八纲的要求,对患者进 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
04
辨证与护理八纲在临床实践中 的应用
辨证与护理八纲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诊断依据
中医临床中,辨证与护理八纲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患者进行望、闻、问 、切四诊,综合分析病情,确定疾病的性质、部位和程度。
治疗方法
根据辨证结果,采用相应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以调整机体内在环境,达到治 愈疾病的目的。同时,根据护理八纲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调理 ,促进康复。
八纲辨证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全面分析
在八纲辨证过程中,要全 面分析病情,不要只看到 表面现象,要深入了解病 情的本质。
灵活运用
在八纲辨证过程中,要灵 活运用各种方法,不要拘 泥于固定的模式,要根据 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护。
结合实践
在八纲辨证过程中,要结 合实践经验,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提高辨证施护的 水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临床应用
中医临床中,辨证与护理八纲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领域。例如,对 于感冒、咳嗽等内科疾病,通过辨证确定病机,采用解表、止咳等方法治疗;对于骨折、 脱位等外科疾病,通过辨证确定病情,采用手法复位、固定等方法治疗。
辨证与护理八纲在西医临床中的应用
第八章 辨证施护--八纲辨证施护
(三)里证辨证
1、里证的临床表现
• 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 • 常见: 壮热、大汗、口渴、心烦、脉洪大 或痰稀色白、肢冷乏力 无恶风恶寒 脉象不浮 多有舌象改变 • 寒热单见病程长,脉象不浮舌异常
舌红苔黄
壮热、面红
舌淡白边齿痕
面白无华
舌苔厚腻边齿痕
腹胀大如鼓
(三)里证辨证
2、里证的病因病机
八纲辨证
• 根据病位、病势、病性及邪正力量对比 情况,八纲可归纳为四对纲领。即:
• • • • 表里辨证(病位、病势) 寒热辨证(病性) 虚实辨证(邪正力量对比) 阴阳辨证(前三者的综合)是八纲的总 纲
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施护
一、表里辨证施护
Differentiation of Exterior an Interior Syndromes • 表与里是辨别病位和病势的两个纲领。 • 表里辨证主要应用于外感病证,尤适于伤寒、 温病初期。 • 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浅深、病理变 化趋势。
(二)表证护理
• (4)饮食清淡、细软、易消化,不可过饱, 忌生冷、肥甘油腻之品。 表寒证:宜温热,可用姜、葱、胡椒等作 为调料品,以辅助药力散寒祛邪。 表热证:凉开水、清凉饮料、水果。 表虚证:少食多餐、补气补血,如:豆豉小 排汤,党参红枣粥。
(二)表证护理
• (5)用药护理:解表药,辛散清扬 • 煎药方法:武火急煎 • 服药方法:表寒证:热服,盖被安卧,避风, 表热证:温服,盖被适中 表虚证:药后饮热粥,益胃气、养 津液 • 观察:汗出情况,以微汗为宜
口渴 不渴 或渴 而不 多饮 渴喜 冷饮
二便
舌
脉
白 寒 喜温 或 冷凉 证 恶寒 青 热 喜凉 温热 红 证 恶热 赤
八纲辨证及其基本护理学原则
八纲辨证及其基本护理原则八纲•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用通过四诊所取得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即任何一种疾病,•从疾病的类别来说,不属于阴证,便属于阳证;•从疾病的部位深浅来说,不在表,就在里(或半表半里);•从疾病的性质来说,不属于寒证,便属于热证;•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正气虚的称为虚证,邪气盛的称为实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在八纲中,阴阳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辨证不只是把各种证候简单、截然的划分为八个区域。
•而是相互间可又兼夹、错杂,可有中间状态,并随病变发展而不断变化,•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表证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需致实等。
一、表里辨证与护理•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与里是相对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
•因此,对于病位的内外浅深,不可作绝对地理解。
(一)表证•表证是六淫、疠气、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出轻浅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因素等特点。
表证的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
常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
•表证的防治原则•辛散解表表证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寒热、汗、舌苔、脉象的变化,以区别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
表寒证,无汗,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浮紧;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或有汗,苔薄黄,脉浮数;表虚证,恶寒或恶风,有汗或微汗,苔薄白质淡,脉浮细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病因 起病 病程 病位 病情气
发热、恶寒、 苔薄、脉浮
里 ①脏腑功 缓 长 深 重
能失调; ②表不解 内传入里
③外邪直 中
脏腑证候为 主,不恶寒, 苔不薄,脉 不浮
二、 寒热
寒热——辨别疾病性质的 两个纲领,阴阳盛衰的具 体表现(阳盛则热,阴盛 则寒)。
脉数
虚实——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虚实的概念——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三、 虚实
机能活动
正气:机体抗病能力 对环境的适应力 自身修复力
邪气——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发生的 各种因素。
三、
虚实 ︱
虚证
1、虚证 特点:为机体正气不足的表现
病因病机:①先天禀赋不足; ②后天失养。
主证:由于有气、血、阴、阳 不足之别,现分述如下表。
舌象
苔薄 舌质红苔
脉象
浮 数
实证:体形壮实、精神亢奋、息高气粗、 舌苔厚腻 烦躁不安、腹痛拒按、二便闭塞。
里证:不恶风寒(详脏腑辨证)
舌红苔黄干
实有力 脉数
寒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倦卧,面 舌淡苔白润 迟或紧 阴证 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实证八类基本证候
群。
八纲辨证是概括其他辨证的纲 领,它是根据病人的整体证候 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
疾病的临床表现虽然错综复杂, 但基本上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 纳,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要 领, 从而确立治疗的依据。
一、 表里 辨证
表里——辨别 病变部位、病 情轻重、病势 趋向的纲领。
一、 表里
病因病机:
①表不解内传入里;②外邪直中; ③脏腑功能紊乱。
主证:不恶寒,苔不薄,脉不浮, 以脏腑证候为主
一、 表里
︱
半表 半里
证
3、半表半里证
特点: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 而在半表半里
病因病机:邪气不盛,不能直 入于里,正气不足,不能拒邪 于外
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 苦咽干脉弦
二、 寒热
︱ 寒证
1、寒证 特点:机能活动衰减的证候
病因病机:
①感受寒邪;②久病伤阳; ③素体阳虚阴盛。
主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 倦卧,面色 白,口淡不渴, 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 白而润滑,脉迟或紧
二、
寒热 ︱
热证
2、热证
特点: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病因病机:①感受热邪;②素体 阳盛阴虚;③七情过激;④饮食 劳倦;⑤房事不节。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既概括整 个病情,又可分析一个证候, 并且可以概括其他六纲。
辨别阴证阳证的关键在于辨别 寒热。
寒热定阴阳 寒—阴 热—阳
四、
阴阳 ︱
阴证
1、阴证
特点:阳气衰微,正气不足
病因病机:①机体的阳气虚衰; ②寒邪凝滞。
主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 畏寒肢冷,气短息低,口不渴 或喜热饮,便溏尿清,舌淡苔 白,脉沉迟微弱
三焦辨证
外感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
病因病机辨证——针对病因病机 辨证
八纲——阴阳、表 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根据 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阳
阴
表
八
经过分析综合,把
疾病表现的类别、 实
八纲
里
纲
部位、性质、邪正
辨
盛衰情况,用阴阳、
虚
寒
热
表里、寒热、虚实
证
八纲归纳为阴证、
阳证、表证、里证、
寒证、热证、虚证、
阳虚证 形寒肢冷、面色
机体阳气不足
口淡不渴、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脉弱
三、
虚实 ︱
实证
2、实证
特点:为邪气过盛反映的症 候——邪正斗争激烈阶段
病因病机:①外邪侵入正气未 伤;②内脏功能失调,代谢障 碍病理产物。
主证:体形壮实,精神亢奋, 声高息粗,腹痛拒按,大便秘 结或下痢热重,小便短赤,舌 苔厚腻,脉实有力
四、
阴阳 ︱
阳证
2、阳证
特点:阳气亢盛,正气不衰
病因病机:①阳气亢奋;②热 邪雍盛。
主证:精神烦躁,面赤身热, 气壮息高,口渴喜冷饮,便秘 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滑 数洪实
阳证与阴证的鉴别(八纲辨证简表)
症状
表证:恶寒(恶风)发热
热证:恶热喜冷、精神烦躁、面红目赤、
阳证
渴喜冷饮、小便秘结。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举例1: 李XX 男 24岁
昨晚外出受凉,今晨觉恶寒,微发 热,头痛,咳嗽,气喘,痰稀白,无汗。
诊得: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
病因病机——寒邪外侵(着凉) 病位——表(肺,皮毛) 性质——寒证 邪正斗争情况——病初起,邪盛正气 未伤
诊断:风寒束肺证
二、 辨 证 过 程
主证:恶热喜凉,渴喜冷饮,面 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寒热 渴否 面 四 小便 大便 舌象 色肢
寒 恶寒 口淡不 苍 不 清长 溏稀 舌淡
证 畏寒 渴或喜 白 温
苔白
热饮
润
热 发热 口渴喜 红 灼 短赤 秘结 舌红
证 喜凉 冷饮 赤 热
苔黄
干
脉象 脉迟
︱ 表证
1、表证—外感病初起阶段 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 病因病机: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
主证:恶寒(恶风)发热,舌苔薄, 脉浮
兼证:鼻塞、头痛、咳嗽、身疼项 强、咽喉肿痛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苔薄、脉浮
一、 表里
︱ 里证
2、里证—病在脏腑、气血、骨髓 特点:病位深,病势重,病程长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病程
形态
疼痛 二便 舌象 脉象
虚证
多见 久病
表现为不足: 精神萎靡、身 倦乏力、气弱 懒言、消瘦。
隐隐 便溏、 舌淡 痛喜 尿清 嫩
按长
细弱
实证 多见 表现为有余亢 剧痛 便秘、 苔厚 实而
新病 盛、兴奋顽躁、
尿短 腻 有力
形体壮实、声
赤
高气粗。
四、 阴阳
阴阳—辨别疾病类别的纲领
虚证类型表
类型
主证
病因病机
血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 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 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衍期 经脉组织器官。 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气虚证 面白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 全身或某一脏腑机能减退 力、自汗、动则诸证加剧,舌淡脉虚弱。 而致。
阴虚证 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小便 机体阴液亏损所致 短黄、舌红少苔、口干少苔、脉细数
辨——辨认,辨别。
证——证候。是疾病处于某一 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 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面 的病理概括。
症——症状,疾病在某一个阶 段中反映的个别、表面、外在 的现象。
三、
辨证 方法
八纲辨证—各种辨证的总纲
脏腑辨证—各种辨证的基础,用 于内科病
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补充
卫气营血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