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纲辨证
中医基础理论--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 的纲领。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 表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浮脉,苔
薄白。 表证护治原则:辛散解表。 里证临床表现: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
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 热,自汗盗汗等 护治原则:补需扶正 实证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 躁,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 实有利,舌苔后腻等。 护治原则:泻实祛邪
阴阳辨证
阴阳是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是八纲的总纲。 阴虚症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五
心烦闷、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等。 护治原则:养阴清热 阳虚症临床表现: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自汗、
为主要表现,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 程较长。 里证护治原则:以合里概括。
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寒症临床表现: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
暖、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 苔白而润,脉迟或紧。 护治原则:温以祛寒 热症护治原则:清热泻火
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正邪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症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
中医八纲辨证
临床体现
常见旳主要有:发烧,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 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 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 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感邪性质旳差别 致病旳病理原因不同 病邪侵袭、停积部位旳差别
证候体现各不相同 极难以哪个症状 作为实证旳代表
实证
辨证要点: 实证是邪实正未虚,正邪剧争所致 病邪性质各异,症见多端,详细要详细参详
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旳一对纲领。也是疾病过 程中阴阳偏盛偏衰旳体现。
寒证
基本概念: 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 造成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体现旳 具有冷、凉特点旳证候。
病因:多因外感阴寒邪气, 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 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寒证
临床体现:各类寒证证候体现不尽一致, 但常见旳有: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 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 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
寒证
辩证要点 一、阳气不足或阴盛伤阳是主要机理 二、阳气受遏或不足,不能发挥温煦形体旳作
用。故根据主证恶寒、肢冷、蜷卧、喜暖、面 白、舌淡、苔白滑等
热证
基本概念: 指感受热邪,或阴虚阳盛,或脏腑阳气亢盛,或 五志化火 造成机体机能活动亢进 所体现旳具有温、热特点旳证候。
阴阳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也是八纲辨证中旳总 纲
阳证
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
归
体现旳表证、热证、实证
属
症状体现于外旳、向上旳、轻易发觉 为
阳
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
证
病情变化较快
阴证
克制、沉静、衰退、晦暗
归
等体现旳里证、寒证、虚证
属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概述
二、八纲辨证源流
❖ (2)王执中《伤寒正脉》有“治病八字,虚实阴 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
❖ (3)张三锡《医学大要》“仅得古人治病大法有八, 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 实。”
❖ (4)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提出二纲六变。 ❖ 4、近人祝味菊《伤寒质疑》正式提出八纲之名。 ❖ “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
辨证的纲领。 ❖ 分为四对矛盾,八个方面。 ❖ 表里:病位深浅。 寒热:病情性质。 ❖ 虚实:邪正斗争关系。 阴阳:病证类别。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 2、八纲辨证
❖ 医生运用八纲对四诊所获得的所有病情资料, 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初步获得关纲为纲的辨证方法。(运用八纲,辨出八 证)
第六章 八纲辨证
复习
❖ 证?症?病?辨证? ❖ 针对人而不是病 ❖ 同样的病,一人一证——同病异证 ❖ 针对一个阶段而不是全过程 ❖ 一个人患一种病,一段时间一个证 ❖ 针对证而不是病 ❖ 不同的病可以辨出同一个证——异病同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 1、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
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候,就其性能 不同,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 变。”
❖ 2、《伤寒杂病论》已具体运用八纲进行辨证,如 方隅《医林绳墨》说:“究其大法,无出乎表里虚 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此乃后人之评价,未正 式提出八纲之名。
❖ 3、明代正式提出八纲辨证的概念和内容,仍未确 定八纲的名称。
❖ (1)陶书庵《伤寒六书·伤寒家秘的本》有“审 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真切”的提法。
❖ 3、重要意义
❖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适用于一切 疾病的辨证,运用八纲对病情进行辨别归类,可 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是辨证的准绳。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2第六章 八纲辨证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一、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病位深浅——表里 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四诊所获的病情 病理性质——寒热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 邪正盛衰——虚实 辨别归类 病证类别——阴阳 执简驭繁二、八纲辨证源流 《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王执中《伤寒正脉》 张三锡《医学六要》 明代为诸多医家重视接受,张景岳《景岳全书》提出“二纲六变”,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及。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一)何谓表里:表——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气血阴阳 表里具有相对以八纲为审3肺气上逆—咳嗽肺窍不利—鼻塞,喷嚏,咽痒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4.表证特点:(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
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5)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5.常见证型:(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4(3)风湿遏表证(风湿表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酸痛,舌苔滑腻,脉濡缓。
(4)燥邪犯表证(外燥证):恶寒发热、口鼻咽干燥、干咳、痰少而粘、苔干、脉浮。
(5)暑湿袭表证: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
中医八纲
“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
《景岳全书 • 传忠录》
“论气血,气有盛衰,盛则为实,衰则为虚, 血有 亏瘀,亏则为虚,瘀则为实。”
《通俗伤寒论》
(一)虚证
【概念】对人体正气虚弱、不足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 候的概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津亏。) 【症状】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心悸气 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 失禁,舌上无苔,脉虚无力等。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正气。 【证型】表虚证;里虚证;气虚证;阴虚证等。 【治法】补虚 【特点】不足、松弛、衰退。
(一)寒证
【概念】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 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症状】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口淡不渴,肢冷 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 溏,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成因】阴寒内盛,阳失温煦,津液未伤 【证型】表寒证;里寒证; 实寒证;虚寒证等。 【治法】散寒;补阳 【特点】冷、稀、淡、润、静。
寒热真假的鉴别
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①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 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 表现,是如实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故 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作为诊 断的依据。
寒热真假的鉴别
②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 面色 白而仅在颧颊上浅红娇嫩,时隐时现, 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 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 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 身蜷卧,欲得衣被。
虚实真假
1、假实:“至虚有盛候”
2、假虚:“大实有羸状”
此乃脾虚不运,积滞内生之假 实证,万不可攻伐,否则脾胃 更伤,症愈甚;只能健脾消积 助运化,积滞方可渐渐消散。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 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个基本理论。
八纲分为表里、寒热、虚实、脉象等八个方面,通过对这八个方面的辨证,中医师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示例:患者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诉: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脉象辨证:
五、舌象辨证:
六、情志辨证:
七、饮食辨证:
八、病程辨证:
初步诊断与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这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用于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对八纲的初步辨证情况。
在实际中医诊疗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详细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八纲辨证。
什么是中医八纲辨证?该如何去进行辨证?
什么是中医⼋纲辨证?该如何去进⾏辨证?⼋纲辨证的概念⼋纲是指表、⾥、寒、热、虚、实、阴、阳⼋个辨证的纲领。
表⾥——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纲辨证源流1.《内经》:“善诊者,察⾊按脉,先别阴阳”。
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4.《伤寒质难》:正式提出“⼋纲”名称。
表⾥证的概念及意义1.表证(1)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经⽪⽑、⼝⿐侵⼊时所产⽣的证候。
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疼痛,⾆苔薄⽩,脉浮,或⿐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
可分为表寒证,伤风表证和表热证。
2.⾥证(1)概念:⾥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证的成因:①表邪失治,内传⼊⾥;②外邪直中,侵犯脏腑;③七情、饮⾷、劳倦等。
(3)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渴烦躁,腹胀腹痛,呕恶,⼤便⼲结,⼩便短⾚,或神昏谵语,⾆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
(4)特点:①病位深;②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3.半表半⾥(1)概念:半表半⾥是指病邪在由表⼊⾥过程中的⼀个阶段⼜称为“少阳病”(2)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烦欲呕,不欲⾷,⼝苦咽⼲,⽬眩,脉弦。
表⾥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是审察其寒热、⾆象、脉象等变化1.发热恶寒属表,但热不寒属⾥。
2.表证⼩便清利,饮⾷如故。
3.⾥证有内脏系统的机能障碍。
4.有⼀分恶寒,就有⼀分表证。
表证与⾥证的关系1.表⾥同病:表证和⾥证同⼀时期出现。
2.表⾥出⼊:表邪⼊⾥,⾥邪出表。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对纲领。
《景岳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素问· 阴阳应象⼤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 调经论》——“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寒证1.概念: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2.临床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便清长,⼤便稀溏,⾯⾊⽩⾆淡苔⽩⽽润,脉紧或迟等。
中医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辨证中医八纲辨证
1.概述
1.1 中医八纲的基本概念
1.2 八纲辨证的作用和意义
2.辨证方法
2.1 望诊
2.2 闻诊
2.3 问诊
2.4 切诊
3.外感病辨证
3.1 风寒感冒的辨证
3.2 风热感冒的辨证
3.3 外感湿邪的辨证
3.4 外感暑热的辨证
4.内伤病辨证
4.1 阳虚内寒的辨证
4.2 阴虚内热的辨证
4.3 气虚血瘀的辨证
4.4 血虚气滞的辨证
5.八纲辨证和其他辨证法的结合 5.1 脉证结合
5.2 刺络结合
5.3 舌诊结合
5.4 小便结合
6.八纲辨证的实践
6.1 疑难杂病的辨证
6.2 儿科疾病的辨证
6.3 妇科疾病的辨证
6.4 内科常见病的辨证
7.法律名词及注释
7.1 中医法
7.2 医德医风管理办法
7.3 医疗纠纷处理办法
7.4 医学伦理规范
7.5 传染病防治法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论文
附件:诊断相关表格和图表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用于规范中医行业的法律法规,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医德医风管理办法:指医疗行业相关机构或组织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3.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指针对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制定的法律规范,用于处理涉及医疗争议的纠纷和索赔。
4.医学伦理规范:指医学界界定的医学伦理原则,如尊重患者自主权、医生保密义务等,用于指导医师的职业行为。
5.传染病防治法:指中国制定并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责任和惩处方式。
中医 八纲辨证
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
起病较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因素存在。 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2. 里
概念
证
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 所反映的证候
表入里---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
病因 临床表现 证候特点
直中---外邪直接侵犯脏腑 情、食、劳伤---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直伤脏腑 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非表即里 起病可缓可急,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以脏腑 气血失调症状为主。多见于外感病中、后期, 内伤病中。
寒证与热证同时 寒热 出现在同一个患 错杂 者身上,寒热交 错。
上寒下热、上热下寒 表寒里热、表热里寒
实证夹虚(邪实为主,正 虚为次) 虚实 正虚与邪实同时 虚证夹实(正虚为主,邪 夹杂 存在于同一个患 实为次); 者身上。 虚实并重(正虚与邪实处 于势均力敌之时)。
实证夹虚——祛邪扶正
虚证夹实——扶正祛邪
概念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 热证可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 阳盛或阴虚 注意 寒证 热证
寒证与寒象、热证与热象不同 恶寒、发热只是疾病的现象,疾病 所表现寒热征象有真假之别,而寒 证、热证则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
寒证 热证 鉴别
寒热辨证内容
1. 寒 证
概念 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包 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 表 现 分 析
意 义
虚实辨证内容
虚证
实证
鉴别
1. 虚 证
概念 成因
指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以 不足、松弛、无力、衰退为特点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逸过 度,房事不节,产育过多,久病失治,误治等。)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但发热或但畏寒--------里证
舌脉:
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表证
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里证
二、寒证和热证
(一)寒证 [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
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 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特点]冷、淡、稀、润、静
证
冷饮
淡白
蜷卧
冷
安静 少动
仰卧
红赤
热
烦躁 多动
清稀 小便清 色白 长、大 量多 便稀溏
黄稠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一)虚证
[概念]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
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病。
[成因] 一、表邪不解入里。
二、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证。
三、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
[特点] 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非表即里 。
附:半表半里证
二、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程:新病、病程短-------表证
中医基础知识之八纲辨证
中医基础知识之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它们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以概括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情况,从而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
辨证:辨即辨别;证,即“证候”、“证据”之意。
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它是根据病人的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
因为任何一种疾病,从类别上,可分为阴证和阳证;从病位上,可分为表证和里证;从病性上可分为寒证和热证;从邪正盛衰上可分为实证和虚证。
尽管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纳,找出疾病之关键,掌握要领,从而确定调理原则。
我们悬灸保健养生虽不属于医疗行为,但我们面对的顾客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游移状态,也就是亚健康。
养生保健重在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平衡就健康,失衡则百病丛生。
因此作为悬灸保健师必须掌握八纲辨证,才能使用正确的悬灸保健技术为顾客服务。
一、阴阳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是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大致可以概括整个病情,小之可以用于对所出现症状的分析。
因此,尽管病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又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1、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气滞的证候,属寒、属虚。
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
2、阳证: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实。
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
3、阴证和阳证的鉴别阴证和阳证的鉴别,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出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表3—1)二、表里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人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五脏六脏在内,属里。
1、表证:是外感六淫之邪,入侵机体口鼻,皮毛等表浅部位之证侯,多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多在疾病初期。
2、里证:是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侯,五脏六腑在内,属里,脏腑受病,多为病邪入里,病程较长。
3、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表3-2)表3-2 表证、里证鉴别表三、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八纲辩证大全01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02八纲基本证候1.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进退的一对纲领。
狭义的表里 :指身体的皮毛、肌肉、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辨病位的表里,对外感病的意义尤为重要。
1)表证:既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卫气失宣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皮毛的病变不一定是证,表证的病位不一定在皮毛。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1)外邪袭表,内传入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气血津精等受病而成。
临床表现: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故其症状表现繁多。
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或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舌苔厚,舌质多有变化,脉沉等。
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指外感病邪既非在表,又未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伤寒少阳病湿温邪阻膜原伏暑邪郁少阳2.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实寒证:指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指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内生者,即阳虚证。
表寒证:寒邪袭于肤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脏腑阳气亏虚所致者。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唾等分泌物清稀无臭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或青黑色,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八纲辨证-中医课件
2 表证
【概念】指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的外感 病初期阶段 。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脉浮、鼻塞、喷嚏、流涕;头疼, 身疼;舌淡红,苔薄白;咽喉痒、痛,咳嗽、气喘 (表证主要是外感邪气客于皮毛、肌腠)
【特点】起病急新起、恶寒发热(常恶寒发热同时并见) 位置在表,但偶可累及相应脏腑(肺)④病理为实证, 较易治愈⑤发生皮毛的病变不都是表证。
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1 虚证:
【概念】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①先天不足,素体虚弱,后天失调
②久病,重病之后导致气血阴阳亏虚 【临床表现】血虚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 【特点】长、弱、出、亏、变。(不足、松弛、衰退) 《素问》:五虚:脉细,皮寒,气少,泻利前后,饮食不入
(四)阴阳辩证
阴和阳代表事物对立的两方面。 无所不指,无所定指, 是辨证的基本大法,概括性、抽象性较高。
阴、阳——是识别病证类别的纲领,为八纲之总纲, 统括其他六纲:
阴——里、虚、寒 阳——表、实、热
1、阴证
【概念】阴证是指体内的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侯。此 证属寒、属虚、机体的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
畏寒喜温、
腹痛喜按,
食少不渴, 语低少言, 肢凉,脉 喜热饮, 呼吸怯弱 沉细迟,
便溏,溲
无力
清
身热恶热 喜凉,心 烦口渴, 溲赤便结
腹痛拒按, 语高多言, 肌肤灼热, 气粗喘促 脉浮洪数
大滑实
表四 亡阴、亡阳鉴别要点
汗
四肢
舌
脉
其他
亡阴
汗热 味咸
温和
红、干 洪实或躁 肌热,气
疾,按之 粗,渴喜
无力
证消失。
相互转化,由邪正力量的对比所决定,关键在机体阳 气的盛衰。
中医的八纲辨证
中医的八纲辨证八纲辨证一、辨表里1.表证:表证是指外感病邪侵入体表,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舌苔薄白,脉浮等。
2.里证:里证是指病邪入侵体内,影响脏腑经络的功能。
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腹痛、肿痛等,舌苔黄厚,脉弦等。
二、辨寒热1.寒证:寒证是指内外寒邪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寒战、畏寒、肢冷等,舌苔白,脉弱。
2.热证:热证是指内外热邪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渴、舌红等,舌苔黄,脉数。
三、辨虚实1.虚证:虚证是指脏腑功能不足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舌苔薄白,脉弱。
2.实证:实证是指有实质性病变所致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红肿、出血等,舌苔黄厚,脉实。
四、辨湿燥1.湿证:湿证是指湿邪侵袭人体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身重、困倦、湿痰等,舌苔厚腻,脉滑。
2.燥证:燥证是指人体津液耗损过多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干燥、口渴、便秘等,舌苔干燥,脉细数。
五、辨阴阳1.阴证:阴证是指阴气不足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烦热、口渴、消瘦等,舌红少苔,脉细数。
2.阳证:阳证是指阳气亢盛引起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面红、目赤、口苦等,舌红苔黄,脉数。
六、辨内外1.内证:内证是指疾病在体内产生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腹痛、尿血等。
2.外证:外证是指疾病在体表产生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瘙痒等。
七、辨寒热虚实1.寒实证:寒邪入侵引起的实质性病变。
常见症状包括寒战、喜温、舌苔白厚等。
2.热实证:热邪侵袭引起的实质性病变。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渴、舌红苔黄等。
3.寒虚证:寒邪引起的脏腑功能不足。
常见症状包括畏寒、乏力、舌苔白薄等。
4.热虚证:热邪引起的虚实兼夹。
常见症状包括虚热、口渴、舌红少苔等。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为相关的病例分析和辨证论治的案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1.外感病邪:指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从外界进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
2.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粘液状物质,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纲内容]
将病人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 1、从类别上分:阴证、阳证 2、从病位上分:表证、里证 2、从病性上分:寒证、热证 3、从邪正盛衰上分:虚证、实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八纲又是其 它辨证的总纲。
一、表 里辩证
表里辩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外内深浅的两 个纲。
(一)表证
病邪侵袭人体卫表、肌肤的证候,见于外感疾 病的初期阶段。
表热证:风热之邪袭于肤表,多为表热证;
里热证:热邪 盛于脏腑或因阴液亏虚所致者, 多为里热证。
[临床表现]:热证其常见的证候有发热,恶热喜冷 ,口渴欲饮,面赤,烦燥不宁,痰、涕黄稠,小 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等。
[机理]:由于阳热偏盛,津液被耗,或因阴液亏虚 而虚热内生。
(三)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表]
症状 病 体 证 程质 虚证 久病 虚弱
实证 新病 壮实
形态
疼痛 二便
舌 象
脉象
精神萎靡、 身倦乏力、
气弱懒言
隐痛 按
大便稀 舌淡 溏、小 嫩少 便清长 苔
细弱
精神兴奋、 声高气粗
疼痛 拒按
小便短 赤、大 便秘结
苔厚 腻
实而 有力
四、阴阳辩证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疾病的性质、发病证候,一 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因此阴阳辩证是基本 的辩证大法。
[机理]:由于寒邪遏制阳气或阳虚阴寒内盛, 形体失于温煦。
(二)热证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导致机枪机能 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的证候。
实热证:火热阳邪侵,或过辛辣温热之品,或体 内阳热之气过盛所致,病势急而形体壮者,多 为实热证
虚热证:因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偏胜者,多 为虚热证,即阴虚证;
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八纲中的每一纲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容, 但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不能截然分开。
如: 表证
表寒 表热 表虚 表实
表里、虚实的复杂病理变化 里证
寒证 里虚证
热证 里实证
虚证与实证之间又可相互转化
虚证
由表入里
由里出表
寒证化热
热证化寒
虚证转实
实证转虚
在一定情况下,表、里、虚、实之间可相互转化, 病情严重还可出现寒极和热极,出现与本质病变相反的 假象。
厥阴 4、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 5、三焦辨证:上、中、下三焦。
《本节讨论八纲辩证》
[辨证要点] 1、辨证的基本方法是用望、闻、问、切四
诊。 2、辨证的具体施治是论治。 3、论治是根据辨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4、所以常称为辨证论治。
八纲辩证
[概念]
八纲辨证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经过综合分析,概括病变为阴、阳 、表、里、寒、热、虚、实八个部 分(即八纲),从而辨清病的部位 、性质、正邪盛衰类别的辨证方法 。
[临床特点]:病程长,病情重,不恶风寒, 脉象不浮。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鉴别表里证主要审察寒热症状、内脏症候是否突出, 舌象、脉象等变化。
1、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的属表证,但发热不 恶寒或但寒不热属里证;寒热往来的属半表半里证 。
2、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等为常见症状,内脏 证候不明显;里证以以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等为 主症。
八纲各有特点,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 夹杂、真假情况,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判断。
谢谢!
1、但热不寒,喜凉、口渴、面赤、肢体湿 、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者为 热证。
2、但寒不热,喜温、口不渴,面白、肢体 凉、大便稀、舌淡苔白、脉迟或紧者为寒 证。
三、虚实辩证
虚实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正邪盛 衰的两个纲领。
(一)虚证
虚证是人体正气虚弱、不足为主所产生的 各种虚弱证候群。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不一。一般是以久病、 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 弱者多虚证。
(一)阳证:
临床上凡见跳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 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 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的, 都可归属为阳证。
(二)阴证
临床上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 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 ,或病邪性质为阴邪 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的都可 归属为阴证。
3、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 或其他多种脉象。
4、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多是表证,反之为里证。
二、寒热辩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一)寒证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 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的证候。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其常 见证候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 冷倦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为主 ,或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特点]一般以新起恶寒发热并见,病程短,内部 脏腑的证券不明显为特点。
(二)里证
泛指病变部位在脏腑内的证候。
[成因]:一是表证不解,病邪传里,形成里 证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而 致。
[临床表现]:基本特征是无新起的恶寒发热 并见,以脏腑功能失调证候为主要表现。
[机理]:形成虚证的病机,虽可以先天禀赋不 足所致,但主要是由后天失调和疾病耗损所 产生。
[虚证分类]:
1、血虚证: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全身各 部,所表现出的证候。
2、气虚证:指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所 表现出的证候。
3、阴虚证:指体内阴液不足、亏损所表现 的证候。
4、阳虚证:指体内阳气不足所表现出的 证候 。
(二)实证
实证是感受外邪,或阴阳气血失调,或病理 产物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 概 括。
[临床表现]:实证表现较多,一般是新起暴 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着实 者多实证。
[机理]:一是外感六淫、疫气虫毒等邪气, 正气奋起抗邪,下邪剧争,二是脏腑机能 失调,气化障碍,形成痰饮瘀血等病理产 物,停积体内。
中医辨 证说
对四诊取得的病史、症状、 体征,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原因、部位、性质 以及邪正盛衰之间的关系,从而 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称 为辨证。
[辨证类型] 1、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2、脏腑辨证:五脏、六腑、各类辨证基础。 3、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