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辨病位的深浅



分析 ①恶寒---外邪在表,卫阳失职 ②发热---外邪在表,正邪相争 ③头身痛---外邪在表,气血不畅 ④鼻塞流涕---外邪在表,肺窍不通 ⑤舌苔薄---邪气在表,尚未入里 ⑥脉浮---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
一、表里辨证--辨病位的深浅
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病情轻,病位浅,恶寒发 热并见,脉浮。 分类: 表寒证 ---恶寒发热,头身痛,流清涕,舌苔薄白润, 脉浮紧 表热证 ---发热恶寒,咽喉红肿痛,流浊涕,舌苔薄 黄,脉浮数
(二)里证 基本概念:病变部位在内的证候 。 形成: 1.表证转来 2.外邪直接入里 3.七情、痰饮、瘀血 主症: 里证繁多,表现不一, 特点:发病缓,病程长,病情重,病位深,但发热或怕 冷,脉沉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辨别表证和里证, 主要是审察 寒热症状、 内脏证候是否突出、 舌象、脉象等变化。
3、寒热真假辨别要点
(1)假象——肢末、外部, 真象——内部、中心的症状。 辨别真假寒热的关键——胸腹的冷热 胸腹部冷+不灼热——寒 胸腹灼热——热 (2)假象——疾病的后期, 真象——始终贯穿疾病全过程。
(二)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1.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四、阴阳辨证
(二)阴虚证和阳虚证
2. 表现
阴虚证: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 苔、脉细数。 阳虚证: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淡胖、脉沉迟 无力。
四、阴阳辨证
(三)亡阴证和亡阳证
1. 定义 亡阴证——由于阴液大量亡失而导致机体衰竭 的证候 亡阳证——由于阳气大量亡失而导致机体衰竭 的证候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二)上寒下热:是指患者在某一阶段,上部表现 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
(三)虚实夹杂
概念:是指疾病某一个阶段虚证与实证并存所表现 的证候
病因病机: 1.因实致虚(邪气伤正,医生误治) 2.因虚致实(易感外邪,病理产物)
(三)虚实夹杂
(一)实中夹虚: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 (二)虚中夹实:以正虚为主,邪实为次 (三)虚实并重:正虚和邪实均明显,病情较重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
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景岳全书》
(一)阴证与阳证
1.阴证 概念:是指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
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溏薄 腥臭,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细涩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的源流
➢ 源于《黄帝内经》 ➢ 创立于张景岳《景岳全书》 ➢ 定名“八纲”于祝味菊《伤寒质难》 ➢ 推广于《中医诊断学》第二版教材
“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伤寒质难》
八纲的概念
概念: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质 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三)虚证和实证的鉴别要点
证名 形体 精神 声息 疼痛 舌象 脉象
病程


虚弱
萎靡
声低息微
喜按
舌质淡嫩,少苔无苔
无力



强健
亢奋
声高息粗
拒按
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
虚—正气不足 实—邪气盛实
精选ppt
52
虚实辨证
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 病理概括。 成因:
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为主)
精选ppt
53
虚实辨证
虚证
虚证细分有阴、阳、表、里、气、血、 精之虚以及脏、腑诸虚。
《素问》五虚:脉细,皮寒,气少,泄利 前后,饮食不入。
精选ppt
54
虚实辨证
虚证
精选ppt
20
表里辨证 证候间关系
表里同病 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病位的症状。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无矛盾 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同,虚实性质相反 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反,虚实性质相同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皆相反
精选ppt
21
表里辨证 证候间关系
表里出入

入 出

精选ppt
22
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
• ④寒凝胞宫证。 代表方:温经汤
• ⑤寒饮伏肺证 代表方: 小青龙汤
实寒证
精选ppt
40
寒热辨证
虚寒证
面色晄白,肢冷畏寒,下利清谷, 舌淡白胖大,脉弱;
精选ppt
41
寒热辨证
虚寒证
• ①脾胃虚寒证 代表方: 理中丸、小建中汤
• ②脾肾阳虚证 代表方: 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精选ppt
42
寒证
概念
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甚或寒战,面 色紫暗,脉沉迟;有见口鼻气粗,口渴引饮, 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脉久按搏指有力。
精选ppt
49
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
2.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见假热(阴盛格阳)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又称虚阳外越。
表现:身热烦躁,面红如妆,神志躁扰;有 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 但重按无力。

中医诊断学:八纲 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 辨证

中篇辨证绪论: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学应有的、独特的内容,它是医治时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无论疾病病种是否明确,辨证论治都能够依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灵敏地处理,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二、证的内涵“证〞是中医学特有的理性概念,是哲理、医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是认识论、科学观与生命科学、医学实际内容的结合。

三、辨证的方法与关系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病症、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具体要素,然后形成完整精确的证名。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属于纲领证;病性辨证是区分证候的性质,属于根底证;脏腑辨证是以病位为主的辨证方法,属于具体证;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是中医学辨证分类的方法。

第七章八纲辨证【教学目的】熟悉八纲、八纲辨证,八纲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等概念;掌握八纲根本证候的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

【教学内容】1.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2.表里辨证:表证〔及半表半里证〕、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3.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4.虚实辨证:实证、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5.阴阳辨证:阴证、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6.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类型;证候真假的含义、类型、证候特征、病机、辨证要点;证候转化的含义、类型、实质。

7.八纲辨证的意义。

【教学要求】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1.了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

2.熟悉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

二、八纲根本证候1.熟悉表与里、表证与里证概念的相对性;表里两纲的辨证意义。

熟悉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掌握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里证的概念、形成里证的三类原因。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
风热表证:是感受风热之邪,又称外感风热证,在温病学中 属卫分证。
其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 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均可以出现表证,除此之外,还有暑湿 袭表证、湿邪遏表证、燥邪犯表证。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3
表证的病位是在体表吗? 皮毛、肌腠等处的病变就是表证吗?
八纲辨证:即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 证的纲领(八类证候),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从而辨别病变的位 置的深浅(表里),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 盛衰(虚实)和病证类别的阴阳的辨证方法。
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表里是分辨疾病病的浅深和病势趋向(病位)的总纲;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3
证素: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带有根本性质 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素质。证素, 就是证的基本要素,即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 内容。
证素不是指证候,但证素的确定,必须以症为据。
证素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4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 领。
(3)表里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 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寒与温 病之初期。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0
(一)表证
概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 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 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临床表现】
表证的概念是临床实践同医理相结合的人为 的抽象的归纳和判断。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4
(二)里证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 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 八纲辨证

胆热循经上冲
口苦,咽干,目眩
证候特点 起病急,病程长,既非表证,亦非里证
4.表证、里证的鉴别
证 寒热
舌 脉 中医诊断学
舌苔薄白, 表证 恶寒发热 舌质变化不
明显,脉浮
里证
但热不寒 但寒不热
舌苔厚或无 苔,舌质变 化不明显, 脉沉
症状
以头身痛,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
喷嚏微咳,内脏证 候不明显
以内脏证候为主症, 烦躁神昏,胸闷胸 痛,腹痛呕吐,便 秘腹泻,尿短赤或 清长
表现分析
外感热邪 寒湿情志 饮食化火
素体阴虚 劳倦内伤
阳热过盛 阴精不足
产热过多 阴虚阳亢
热证
发热恶热,手足温和,面赤舌红
阳热亢盛,火性炎上
口渴、尿黄、便干
热伤津液
烦躁、脉数
扰神迫血
热、黄、赤、稠、燥、动
3.寒证热证鉴别
证 寒热

喜恶 四肢 色
寒 证
喜温 恶寒
冷凉
白 或 青
口渴
口和 不渴
分 泄 二便 物
虚实辨证内容
虚证
实证 鉴别
1. 虚 证
概念 指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以
不足、松弛、无力、衰退为特点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
主主要要表表现现
成因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逸过
度,房事不节,产育过多,久病失治,误治等。)
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动则 加甚。(脏腑功能衰退)
特点
声中医高诊气断学粗,动则倦消,脉沉 实邪内结,闭 取有力——真 阻经络,气血 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 不通。外周、 赢瘦,脉沉细——假 脑神失于温养 辨识:默默无语但语时声高 而现假虚象。 气粗;体赢瘦但胸腹硬满拒 “大实有羸状” 按;脉沉细但按之有力等。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第六章八纲辨证第一节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运用八纲分析综合病位深浅-表里各种辨证的总纲领,四诊所获的病情病理性质一- -寒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邪正盛衰一- 虚实>辨别归类病证类别- —阴阳执简驭繁、八纲辨证源流1J《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王执中《伤寒正脉》I以八纲为审证治病之法,张三锡《医学六要》”明代为诸多医家重视接受,张景岳《景岳全书》提出“二纲六变”,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及。

第二节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一)何谓表里:表——皮毛,肌腠,经络">表里具有相对性里一一脏腑、骨髓、气血阴阳J (二)何谓表里辨证: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1.辨别病位-表证——病较轻浅外内浅深里证一一病较深重2.辨别病势的进退一一外感病病邪由表入里一一病渐深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病势减轻,为势退。

(四)表证:所表现出表证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1) 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觉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3. 病机要点:.卫气受遏,不得宣发一一恶寒 *卫气郁而化热 「L 发热*正气奋起抗邪*■►邪阻经络,气血不行一一头身疼痛 +正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一一脉浮4. 表证特点: (1) 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 (2) 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 (3) 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

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5)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 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中医诊断学重要理论—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重要理论—八纲辨证

里证的成因
一、六淫袭表,表证未解,病邪传里,形成 里证;
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骨髓 等,即所谓“直中”为病;
三、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 脏腑;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逆乱而 致病。

脏腑 五脏 脏腑 三阴经 筋骨
【临床表现】

病位 皮毛、肌腠、经络

脏腑、骨髓
一、表证
定义——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 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 的证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表证
病因——感受六淫之邪,即风邪、寒邪、暑 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等。
《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者,邪气之自 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气有不正, 皆是也。”
(自学)
总论
症——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生通 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
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候的 外在表象。
总论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 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 正关系。
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 的本质。
总论
疾病——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 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病理变化,构成不 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
【证候分析】
“燥胜则干。” 燥邪为病,最易耗损津液,故其主要病理 表现为皮肤、官窍干燥的特征。 且燥从上受,最易伤肺,临床常兼见肺系 症状。
(六)热邪犯表证
【概 念】 热邪犯表证又称表热证,是指 风热病邪侵袭卫表的证候。
【病 因】 外感温热之邪或其它邪气郁而 化热。
【辨证要点】 发热较重恶寒轻,咽喉痒痛, 舌边尖红,脉浮数。
(六)热邪犯表证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第七单元八纲辨证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细目一八纲基本证候要点一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1)表证的临床表现: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2)里证的临床表现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

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表证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浮脉但热不寒里证如咳嗽、心悸、腹痛、呕泻,沉脉等或但寒不热者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者胸胁苦满要点二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1)寒证的临床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辨证要点:寒冷、清稀、白、脉紧或迟(2)热证的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辨证要点:热、红、黄、数2.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鉴别项目寒证热证寒热恶寒喜温恶热喜凉口渴不渴渴喜冷饮大便稀溏秘结小便清长短赤舌象舌淡苔白润舌红苔黄脉象迟或紧数要点三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1)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2)实证的临床表现一般新起、暴病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2.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鉴别项目虚证实证病程长(久病〉短(新病〉声息声低息微声高气粗疼痛喜按拒按发热五心烦热壮热恶寒畏寒恶寒,添衣加被不减舌象质嫩,苔少或无苔质老,苔厚腻脉象无力有力要点四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阴证的临床表现:里证、寒证、虚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见低热不退,口干口渴,舌质干绛少苔,脉细数,此时治法以滋阴养液、 扶正为主,兼清余邪。 2.实证夹虚——以实为主,又夹有虚证。 例如:外感温热病常见的实热伤津证,为邪多虚少,表现既见发热, 便秘,舌红,脉数等实热证,又见口渴,尿黄,舌苔干裂等虚象。 3.虚实并重——虚证与实证均十分明显。 例如:小儿疳积病大便泄泻,完谷不化,腹部膨大,形瘦骨立,午后 烦躁,贪食不厌,苔厚浊,脉细稍弦。病起于饮食积滞,损伤脾胃,虚 实并见,治应消食化积与健脾同用。
但发热或但畏寒--------里证
舌脉:
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舌边尖红、脉浮-----表证
舌质舌苔常有变化,脉不浮或沉------里证
二、寒证和热证
(一)寒证 [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 [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
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 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特点]冷、淡、稀、润、静

冷饮
淡白
蜷卧

安静 少动
仰卧
红赤

烦躁 多动
清稀 小便清 色白 长、大 量多 便稀溏
黄稠 小便短 赤、大 便干结
舌淡 苔白 而润 滑
舌红 苔黄 而干
迟或 紧
数或 滑
三、虚证与实证
(一)虚证
[概念]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表现] 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
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病。
[成因] 一、表邪不解入里。
二、六淫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形成里证。
三、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
[特点] 病位深在;临床表现复杂;非表即里 。
附:半表半里证
二、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程:新病、病程短-------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检测】
4、下列哪项不是热证表现( A)
A、尿清长
B、口干口苦 C、两颧潮红
D、舌苔黄腻
E、脉细数
5、下述哪项不是寒证典型表现( C)
A、畏寒喜暖
B、口淡不渴 C、恶心呕吐
D、舌淡苔白润 E、脉沉紧
6、哪项不是阴虚证表现(C )
A、低热潮热
B、颧红
C、无汗或自汗
D、口燥咽干
E、舌红少苔
第二节 八纲证候间关系
●阳热偏盛,气血壅盛——发热,恶热喜冷,面红目 赤,脉数;
●热甚伤津液——口渴冷饮,痰、涕黄稠,小便短赤, 大便燥结;
【证候分析】 ●热扰心神——烦躁不宁; ●热迫津泄——汗出; ●舌红苔黄——热征; ●阴虚火旺—颧红、潮热、盗汗、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三)寒热证鉴别要点
症状 寒热 口渴 面色 四肢 证型
●寒性凝滞收引——无汗,脉浮紧。 ●因其无汗故称伤寒表实证。
【证候类型】 2、伤风表证—以感受风邪为主。 特点:恶风,微发热,汗出,脉浮缓。 机理:●风邪袭表,卫外不固,营不内守——故汗出;
●腠开表虚——恶风,脉浮缓。 ●与伤寒无汗表实相对而言,又称中风表虚证。
【证候类型】 3、表热证—感受温热(风热)之邪。 特点:发热重,微恶寒,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
(三)虚实证鉴别要点
症状 病 证型 程 体质 精神 声息 疼痛 胸腹 寒热脉 舌象 象源自虚证长多虚
萎靡
声低 息微
喜按 按之不

胀满 时减
畏寒肢 冷,长 期低热
质嫩, 少苔
无 力
实证

多壮
亢奋
声高 息粗
拒按 按之疼

胀满 不减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第六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表里辨证: (一) 何谓表里:表一一皮毛、肌腠、经络》表里具有相对 里一一脏腑、骨髓、气血阴阳 表里具有相对(二) 何谓表里辨证: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1.辨别病位 广表证——病较轻浅(四)表证: 1.定义:六淫| 皮毛 ■正气 L侵入机 疫毒了 等邪气口鼻侵入机(卫抗邪于肤表浅层所表现出表证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 觉发热),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四诊所获的病情 资料,以辨别「病位深浅一一表里 病理性质——寒热 邪正盛衰——虚实 病证类别一一阴阳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辨别归类 执简驭繁外内浅深 2.辨别病势的进退里证 ---- 病较深重病邪由表入里 病邪由里出表- -病渐深重,为势进; 病势减轻,为势退。

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气喘。

3.病机要点:■卫气受遏,不得宣发一一恶寒卜卫气郁而化热外邪客于 *正气奋起抗邪发热皮毛肌騰J * 外邪束表,经气郁滞不畅,不用则痛一一头身疼痛\ *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一一脉浮> 卫气内通于肺一肺失宣发肺气失宣一咳嗽,气喘。

肺窍不利一鼻塞,喷嚏,咽痒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苔薄。

4.表证特点:(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

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5)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_八纲辨证

里证
病因病机
1.表证不解,内传入里; 2.外邪直接入侵; 3.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内在因素
里证
致病特点
1.病位深在 2.病情较重 3.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里证
表现与分析
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 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 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 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 数或沉数有力。
半表半里证
热证
指由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 温热表现为主的一类证候
热邪、阴虚 阳热亢盛 阴虚阳亢
亢进 热、红、稠、数
寒热辨证
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 口渴 面 四 二便
喜恶
色肢
舌象 脉象
寒 恶寒 不渴 白 冷 大便稀溏 舌淡 迟或
证 喜热
小便清长 苔白 紧

热 恶热 渴喜 红 热 大便干结 舌红 数
证 喜寒 冷饮 赤
病例分析
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 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 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 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 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选自《谦斋医学讲稿》
表证
病例分析
辨证:为风寒之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
有内传之势。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表证
证候分型
症状 证型
风寒证
风热证 太阳中风证
共性症状
个性症状
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脉浮
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 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 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
表证
辨证要点 《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
项强痛而恶寒。”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八纲辨证第一节 八纲辨证得概念与源流一、八纲辨证得概念: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病位深浅——表里 各种辨证得总纲领,四诊所获得病情 病理性质——寒热最基本得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 邪正盛衰——虚实辨别归类病证类别——阴阳执简驭繁二、八纲辨证源流《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得辨证关系,《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及。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一)何谓表里:表——皮毛,肌腠,经络里——脏腑、骨髓、气血阴阳(二)何谓表里辨证: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得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得意义:1、辨别病位 表证——病较轻浅外内浅深 里证——病较深重2、辨别病势得进退——外感病 病邪由表入里——病渐深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病势减轻,为势退。

(四)表证:1、定义: 六淫 皮毛正气疫毒 口鼻 (卫气)所表现出表证证候得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觉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3、病机要点:卫气受遏,不得宣发——恶寒外邪客于皮毛肌腠正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脉浮卫气内通于肺—肺失宣发 肺气上逆—咳嗽肺窍不利—鼻塞,喷嚏,咽痒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4、表证特点:(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得因素可查;(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

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5)表证就是正气抗邪于外得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得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皮毛得病变就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5、常见证型:(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3)风湿遏表证(风湿表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酸痛,舌苔滑腻,脉濡缓。

(4)燥邪犯表证(外燥证):恶寒发热、口鼻咽干燥、干咳、痰少而粘、苔干、脉浮。

(5)暑湿袭表证: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

(6)风袭表疏证(太阳中风证、表虚证):发热恶风,汗出,鼻塞喷嚏,咳嗽,苔薄白,脉浮缓。

(五)里证:1.定义: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表现得证候。

2.成因: (1)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直中”;(3)情志内伤损伤脏腑气血(虚)饮食劳倦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实)3.里证特点:(1)多见于外感病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病中。

(2)凡不就是表证、半表半里证得特定证候,均属里证范围。

(3)里证范围广泛,同属里证,但有浅深之别。

轻浅——在腑、在上、在气深重——在脏、在下、在血(4)基本证候特点: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5)起病可急可缓,病位较深,一般病情相对于表证较重,病程较长。

(6)治法复杂,不如表证易取效。

4、里证证型: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

(六)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1.定义:指外感病邪在由表入里得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得证候。

2.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七)表里证鉴别要点二、寒热辨证(一)何谓寒热:寒——病理性质具有“阴”得属性特征 “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热——病理性质具有“阳”得属性特征 (张景岳)(二)何谓寒热辨证:辨别疾病性质得纲领。

(三)寒热辩证得意义:1.分析病邪属阴属阳,2.分析机体阴阳盛衰,3.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得治法提供依据。

(四)寒证:1.定义: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所表现得具有冷、凉特点得证候。

2.成因:感受寒邪 起病急骤过服生冷寒凉 体质壮实内伤久病 阴寒偏盛 阳气虚弱 病程长,恶寒、畏冷、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诞、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

4.病机要点:实——阻遏阳气形体失于温煦——恶寒畏冷,肢冷蜷卧,虚——温煦无能冷痛,舌淡,头身脘腹肢节冷痛,筋脉拘挛作痛,屈伸不利,冷厥不仁,脉紧或迟,舌青,5.寒证证型:(1)表寒证(寒邪侵袭肌表)(2)里实寒证: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痛拒按,肠鸣泄泻,或痰鸣喘嗽,口淡多涎,小便清,舌淡(青)苔白润,脉迟或紧。

如寒邪客肺证,胃寒证,寒滞肝脉证,寒凝心脉证。

(3)里虚寒证:(阳虚证):侧重正虚精神不振(重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完谷不化,下利清谷,五更泄),小便清长,少气乏力,舌淡胖嫩,苔白润滑,脉微或沉迟无力。

如心阳虚证,脾阳虚证,肾阳虚证,胃阳虚证。

(五)热证:1.定义:就是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得具有温、热特点得证候。

2.成因:火热阳邪侵袭(六淫)过服辛辣温热体内阳热之气过盛虚热证阴液耗损,虚阳偏盛病势缓, 形体虚弱3.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等各类热证得常见症状。

4.病机要点: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面红目赤,舌红苔黄,火性燔灼,内扰脏腑——烦燥不宁;易伤津耗气 消烁津液——口渴欲饮,小溲短黄,大便干结;迫津外泄——出汗;气随津伤——日久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神疲;实:(高热神昏谵语)抽搐,角弓反张;虚:手足蠕动,震颤;火热致气血壅滞血腐肉败——痈疖疮疡。

5.热证证型:(1)表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痛,有汗,咳嗽痰黄而粘,脉浮数。

(2)里实热证:壮热喜冷,或自觉身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便秘,小溲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滑、数、实。

如心火上炎证,肺热壅盛证,肝火上炎证,胃热证(3)里虚热证(阴虚证):形体消瘦,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溲短赤,便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如心阴虚证、肺阴虚证、肝阴虚证、胃阴虚证、肾阴虚证。

6.寒热证鉴别要点三、虚实辨证(一)何谓虚实:实——邪气盛实,“邪气盛则实”,虚——正气虚弱,“精气夺则虚”。

(二)何谓虚实辨证:用以概括与辨别邪正盛衰得二个纲领。

(三)虚实辨证得意义:了解病体邪正盛衰,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提供治疗依据。

(四)实证:1.定义: 感受外邪 邪气壅盛 表现为有余、亢 就是对人体 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不虚为盛、停聚特征体内病理产物蓄积 基本病理 得临床证候 2.病因病机:(1(2气化失职 痰饮、水、湿、脓 壅聚停积 气机阻滞 瘀血,宿食 于体内 3.实证特点:(1)症状:以有余结实得症状为主,如寒热显著,疼痛剧烈,呕吐咳嗽明显,二便不通,脉实为突出表现;(2)疾病新起或暴病,病情剧烈,体质壮实;脏腑机能障碍或亢进。

4.实证证型风证,表寒证,暑病,湿证,表热证,外燥证,疫病,痰证,饮证,水肿(实证),食积,虫积,气滞,血瘀,脓毒等。

(五)虚证:1. 定义: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得各种证候。

2.病因病机:(1)失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之源不足(2)后天失调 思虑太过,悲哀卒恐 耗伤阴劳倦过度 阳气血房室不节→耗损肾精元气 脏腑功能减退(3)疾病耗损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减退汗吐下太过出血,失精3.虚证特点:(1)症状:以脏腑虚弱证候为主要表现;(2)病程长,病势缓,体质虚弱,脏腑机能减退。

4.虚证证型: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津液不足证等。

四、阴阳辨证:(一)何谓阴阳——同中基阴阳属性划分。

(二)何谓阴阳辨证:就是用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得两个方面得特点;对疾病得性质,临床证候进行属阴、属阳范畴划分得辨证方法。

(三)阴阳辨证得意义:1.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最基本得概括——证候分类得总纲;2.阴阳可概括其她六纲——就是辨证归类得最基本纲领——“二纲六要”。

(四)阴证阳证归类特点:1.阴证:不同得疾病,表现出得阴证证候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其特征性表现主要有: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畏冷肢凉,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2.阳证:不同得疾病,表现出得阳证证候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其特征性表现主要有: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降,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五)阴证阳证得鉴别:四诊阴证阳证问恶寒畏冷,喜温,食少乏味,不渴或身热,恶热,喜凉,恶食,心烦,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口干渴引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干硬,或秘结不通,或奇臭望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面色潮红或通红,狂躁不安,口唇力,精神委靡,舌淡胖嫩,舌苔润滑燥裂,舌红降,苔黄燥或黑生芒刺闻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气短喘促痰鸣切腹痛喜按,肢凉,脉沉、细、无力腹痛拒按,肌肤灼热,脉浮、数、洪、大、滑、有力阴盛证——实寒证阴虚证实证阳盛证——实热证虚证阳虚证阳亢证——本虚标实证虚阳浮越证第三节八纲证候间得关系一、证候相兼:就是从病位表里,病性寒热,邪正盛衰虚实等不同角度对病情进行综合辨别。

广义:各种证候相兼存在。

狭义:疾病每一个阶段病位——表里每方面表(实)寒证证候至少应由病性——寒热一项综表(实)热证邪正斗争—虚实合而成表虚证里实寒证*相兼关系就是八纲之间必然关系。

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二、证候错杂:寒热错杂临床最基本证候表寒里热表寒里热表里同病虚实夹杂病位错杂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单一 表里实寒证表里实热证表里证候 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单一 ——表实寒里实热证错杂类型表里同病,虚实错杂,寒热单一 ———表实寒里虚寒证表实热里虚热证表里同病,寒热虚实错杂——表实寒里虚热证脏腑 寒热虚实里证范围广 气血阴阳精津 证候错杂骨髓 错综复杂三、证候得转化八纲相互 对立得 相互转化→本质与现象均已改变 证候之间 *说明疾病得可变化性相兼、错杂与转化三者之间得关系:错杂证候相兼 转化证候(一)表里出入1.辨别表里出入得意义:对预测疾病得发展与转归,及时改变治法,及时截断,扭转病势或因势利导均具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