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粤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辑理念的教学取向差异

粤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辑理念的教学取向差异

粤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辑理念的教学取向差异摘要粤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体现了不同的编辑理念:粤教版以“文体”为核心;苏教版以主题组织单元;人教版以文体为结构体例。

三种版本教科书对《拿来主义》一文的处理体现了不同的编辑理念,并直接导向教师教学过程的差异,由此可见教科书明显的教学性特征。

关键词粤教版苏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辑理念新课程改革引发教科书由“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促进了语文教科书的多样化局面。

当前审定通过并投入使用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有五种版本。

编辑理念决定了教科书隐含的价值观念,它是编者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教师则依据编辑理念来确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

1粤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辑理念粤教版是在征求一线教师意见情况下由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者合作编辑完成。

该教科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类文体,以“活动”“文体”“语体”三条线索组织单元,其中以“文体”为核心选择8种文体,加上“活动”和“语体”组织单元。

教科书重点关注了实用类文体,选择新闻、传记、科学小品与论述类文体——议论文和文学类文体——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并列为独立的文体单元,彰显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注重实用”的教育价值观念。

苏教版由高校和中学教师、作家、评论家等编写完成。

该教科书以主题组织单元,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0个专题,以探究为核心,创设“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融通的呈现方式,着眼人文精神培养,以期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文本研习”通过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情境,提高阅读鉴赏能力;“问题探讨”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活动体验”侧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思考和探究,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编辑完成。

深度解析语文高三课程粤教版特辑

深度解析语文高三课程粤教版特辑

深度解析语文高三课程粤教版特辑语文是我国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中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教材版本,而广东省的高中语文教材便是以粤教版为代表。

本文将深度解析语文高三课程粤教版的特点和亮点,探讨其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

一、课程设置粤教版的语文课程设置科学全面,包括了语文的基础知识、核心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课程内容涵盖了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与鉴赏、写作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

1. 经典文学阅读粤教版高三语文课程注重经典文学阅读,将中国优秀古代文学融入到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阅读《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现代文阅读与鉴赏除了经典文学,语文高三课程还注重对现代文学的阅读与鉴赏。

通过阅读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增强对文学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3. 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粤教版高三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表达思想的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

课程设计了各种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进行记叙、说明、议论等不同类型的写作,培养学生的文采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材特点粤教版的高三语文教材具有独特的特点,突出了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1. 生活化的例子和材料粤教版高三语文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生活化的例子和材料,这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课堂变得更加亲切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图片和插图的运用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插图,这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多媒体资源的应用粤教版高三语文教材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粤教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材分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材分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粤教版)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材分析全学期教学内容:《语文必修5》、《传记选读》、《唐宋散文选读》全学期教学目标:高二语文新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还应该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于《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综合活动单元,主题是“走近经济”,以活动带动文本的阅读。

教学目标单元导语:以“走近经济”为平台,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察、调查报告的写作、活动成果的展示和评议等形式,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深入理解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不在于组织同学如何展开经济调查,不在于增长经济知识,而在于实践活动中综合性地学习语文,具体表现为①指导学生在活动前如何搜集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②活动中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和保存资料;③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整理、归纳材料,作出结论,写成调查报告;在成果展示中如何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对活动成果进行评议。

难点是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特别注意“活动指引”第三“总结交流”中的写作要求:由每人先写一篇文章(调查报告、访谈纪要、新闻报道、小论文),然后“活动小组优化组合各人文章的优点,集体合作,再写出本小组的调查报告”。

第二单元为文体单元,学习新闻,主要是学习通讯和消息的写作;教学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和“新闻写作与播报”活动,了解新闻的特点,了解新闻制作和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学习新闻采访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学习新闻写作。

重点和难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真、快)和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了解消息、通讯文体的特点和写法。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散文编排的整体解读与教学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散文编排的整体解读与教学
( 二 )课本 ( 必 修 二 )的议 论 性 散 文单 元解 读
从教 材编排 的整体格局着眼 .着力把握引导学生构建语文课
本 中蕴 含 的人 生 观 与 价值 观
以 粤 教 版 高 中语 文 课 本 ( 必 修 ) 中 散 文 课 文 的 编 排 来 看 ,它 着 眼 于 把 握 全 局 的 整 体 解 读 ,是 符 合 教 材 编 撰 者 的 意 图 .也 符 合 学 生 学 习认 识 发 展 的 实 际情 况 ,更 有 利 于 教
本 单 元 写 景 抒 情 说 理 重 在 表 达 作 者 对 于美 好 自由 世 界
的追求 ,寓个人情 思于外 在风物 。朱 白清夜 游清华 园领 略
荷 塘 月 色 ,寄 托 了 自 己在 现 实 世 界 与 梦 的世 界 之 间 辗 转 中 力求超脱 的努力 。张洁则 在 《 捡 麦 穗 》 的 故 事 中带 领 同学
验 — — 观 照 — — 思 考 —— 感 悟 ” 的线 路 开 展 的 。 然 而 .学
《 渐》 则是对 于时 间渐变 ,造物潜 移 做 出了颇有玄 思的解 释。柯灵的 《 鱼书》和孙绍振的 《 说 不尽 的狗 》随后 出现 ,
继续认识 作家对 生活 中 “ 美 ”与 “ 善 ”的追寻 ,以及 由此 带来 的失落或感 悟 。史铁 生经历命 运 的残 忍播弄 .在地 坛
内 一 复 一 日的追 问 和 思考 ,成 就 他 于 人 生 残 酷 但 生命 坚 韧 , 生 生 不 息 的 感 悟 。 上 述 课 文 作 者 都 就 人 生 的 不 圆满 或 写 景 或 叙 事 或 说 理 表 达 了 自己 的 感 悟 ,抒 发 了作 者 追 求 生 活 里 的 真 、 善 、美 , 向往 自由 理 想 的 思 想 境 界 。 求 而 不 得 的 失

高中语文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 粤教版必修3

粤教版必修三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第一单元本单元包括参考阅读、活动指引和点击链接三部分。

参考阅读的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山记》以优美的自然风景为载体,向读者详细介绍了黄山的自然景物,同时又对现代社会的优越给以热情的歌颂。

《巩乃斯的马》表现出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以他古老的生活方式告诉世人,将自己融于自然,自己的心灵就会像美丽的瓦尔登湖一样,生活得平静、自在、坦然、简单而又不苍白。

本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感受和欣赏自然的能力水平;2.掌握各种描写技巧,学习游记体裁的写作方法;3.品味优美散文的精彩语言和片段。

分析优美语言之所以优美的原因,了解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并针对优美语段加强诵读。

单元活动建议:一、开展研究性学习(1)研究课题:走进自然(2)研究对象: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虫鱼鸟兽、风土人情……(3)研究过程1.确定研究小组。

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自然风物生存状态研究小组:了解本地最具特色的自然风物的现实状态。

人与自然研究小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一鸟一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经济与自然未来研究小组:走进大自然,用你的调查判断社会经济对自然产生的影响。

关爱自然研究小组:有多少绿色可以重来,有多少关爱值得期待,身边何时不见了自然的呢喃。

给身边的物种排排队,有多少失去和即将失去的,它们的变化会给你带来不适吗?2.各个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式、研究时间、研究措施、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

课题的研究,要从明确研究目的入手。

研究中学生眼中的自然,就是要了解中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自然美、感受自然美、歌咏自然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自然美和人文结合起来。

研究方式主要是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

研究时间为课外。

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小论文交流,歌颂身边自然风物的散文展示,自然风光摄影图片展览,“关爱自然从身边做起”主题演讲等。

粤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些分析与思考(简版)

粤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些分析与思考(简版)

粤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些分析与思考我们的语文教材向来以“文学型”为正宗,因而语文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文”问题的讨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对教材编写提出这样的建议:“教科书编写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忧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本文将从时代性、经典性和可接受性三个方面来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进行分析。

1、选文的时代性。

范文的时代性体现在: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正确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足以使学生在思想上多有受益;运用最新鲜的、活在人们口头上的语言,使学生受到生动活泼的、切实有用的语言教育。

广东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点。

坚持文质兼美的标准,选择时代性强、艺术性高的文章作为选文。

注重选取反映当代人类社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诸如和平、环境、科学、生命意识等作品,以反映时代的脉搏,使学生更妤地树立现代意识和呼吸到新鲜气息,增添时评、新闻等许多新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些作家名气即使不大,只要文章好,也会选进来。

高考状元王海桐《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就深受学生喜爱。

这种不拘一格选美文的做法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但也存在些许遗憾:(1) 随着时代变迁,有学术语或观点、学说发生变化,编者却未做适当修改。

比如《说数》 (必修3第26页) ,“自然数均为正数”。

但此说已过时,现在“0”已归入自然数。

(2) 对同时代外国文学的发展情况毫不触及,尤其是当代富有时代气息的外因优秀作品。

这不利于学生了解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3) 也许很多当代作品没有定论,且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不是很多,也比较难以选择,所选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当今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材的特点与运用

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材的特点与运用
现 线 性 特 征 和 与 之 相 联 系 的 体 系 的
④ 总结 并 评 比各 组 的研 究 。
在 整 个实 施 过 程 表 面看 来 教 师
的建 构 性 和 非 线 性 特 征 ,割裂 了语 先 学 后 教 借 助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借 助 学 生 的 已有 知 识 ,设 计 学 习情 景 ,搭 建 探索 的 “ 脚手架” ,突 破难 点 ,防 止 失 误 ,让 学 生学 习新 知 识 时 先 尝
时 ,可让 学 生 尝 试 自主 学 习 。步 骤
如下 :
要 的 一个 层 级是 “ 基 本 阅读 ” ,这 是 放 置 最 重 要 的 最 有代 表 性 的课 文 的
地 方 ,这 是 学 生 必 读 的 ,甚 至 是 需 要 精 读 熟 读 的 课 文 。第 二个 层 级 是 “ 扩 展 阅读 ” ,这 是 与 “ 基 本阅读 ”
自主构 建 知识 体 系 、领悟 思 想方 法 ,
形 成 能 力 。让 学 习 过程 成 为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过 程 ,成 为生 生互 动 、师
现 手 法 等 ) 的指 导 、小 组 讨 论 时 个 别 指 导 、每小 组 讲 授 后 的总 结 ,都
是 教 师作 用 的体 现 。 而在 指 导 的过
封 闭 的选 文 罗 列 形 态 。向 学 生 提供
静 止 的 、封 闭 的 、预 先 定 向 的 材
料 ,重 在 学 科 知 识 体 系 内 在逻 辑序
列 的静 态 展 现 ,忽 视 学 生 语 文 学 习 文 知识 与人 文 世 界 的 有 机 构 联 。 粤教 版 高 中语 文 教 材 是在 语 文 新 课 标 推 出 、语 文 教 学 思 想 大 转变 的背 景 下 出 台的, 充分 体 现 了语 文新 课 标的要求 和语文教学 的新理 念 , 其 中一个 重 要的 特点 就 是 “ 非 线 性” 。 以往 , 语 文 教 学 比较 强 调 知识 积 累与 能力 训 练 , 因 此 教材 体 系 上 呈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12、荷花淀》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12、荷花淀》

荷花淀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语文科吴琴【教材分析】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对小说阅读的要求是: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本课选自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小说单元 , 以其语言美、景物美、人物美和情感美而充满艺术魅力。

文中全篇有八个人物,妇女就占五个,情节始终围绕妇女展开。

把握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才能更好理解作品主题。

而水生嫂和其他荷花淀妇女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其言行来表现,尤其集中反映在“寻夫〞局部的对话描写上。

因而本课将以人物对话为突破口,通过朗读体味、思考分析生动传神的人物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情分析】执教的对象是高一〔1〕班的学生,共 55 人,班风良好,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这为今后的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目前大局部学生能紧随老师的步伐,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与讨论,而且一局部学生在朗读中能自觉地投入情感;只是大局部还是停留在浅层的阅读理解上,碰到难题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在答案未明确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地表现自己,而且在情感把握、语言内涵的理解上,还是不够准确,未能深入,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还需提高。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引导学生敢于做深入的阅读学习,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同时适当进行写作训练上的引导,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品味文中人物对话,把握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二、技能目标:把握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并学会运用,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把握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的形象。

【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把握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分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分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的普及逐年提高。

高中语文选修课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类型,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作为广东省内普及率较高的一种教材,其教学策略也同样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二、教材分析2.1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内容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共有10个模块,分别是古诗文选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散文与随笔、报刊摘读、文学概论、文学名著欣赏、语言运用、修辞讲义、写作技巧和课外拓展。

2.2 教材特点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力求将语文知识融入到生活之中。

同时,教材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

三、教学策略分析3.1 知识导入策略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为基础,引出新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新的知识。

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案例分析、问题引导等教学策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观察策略对于语文这种艺术类学科,让学生进行观察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PPT、视频等教学方法,展示语文作品的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作品的理解。

3.3 合作策略语文选修课内容复杂,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作业、讨论。

教师应当采取合作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支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4 反馈策略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四、教学效果评价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应当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口头反馈和问卷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结语总之,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策略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识导入、观察、合作和反馈策略的应用。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研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研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展开研究。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探讨教材编写原则、难易程度评估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针对教材的新颖性进行研究,并考察教材对学生的影响。

结合教材导入方式,提出完善建议。

研究背景指出教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教材的特点和对学生的影响,为教材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导语、研究、教材内容、教材编写、教材难易程度、教材新颖性、现实生活联系、教材导入方式、学生影响、完善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广东省高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的编写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

有必要对这一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当前,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对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导语研究,对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术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单元导语的编写特点和教学目的,探讨其在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分析教材中不同主题的导语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和设计理念,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

研究教材单元导语的难易程度和新颖性,有助于评估教材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价值。

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促进教学与学习的结合。

最终,本研究旨在提供关于教材导入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材的完善建议等方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促进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Ⅰ第一套广东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4年,广东省与山东、海南、宁夏三个省,一共是四个省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8次全国性课程改革实验。

为了搞好这次课程改革实验,广东省下了很大决心,决定编写全部高中新教材。

为了在广东编出课程标准实验新教材,由华南师大、广东教育厅教研室、广东出版集团三个单位联合组成“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

在广东研发中心的领导下,2003年4月,组建了广东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

编写组有5个学科正副主编,参加必修课教科书编写有25人,加上参加选修课教科编写的达到有60人,再加上教辅材料编写人员,共约80人。

这个编写组,高校方面,有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导、博导。

基教方面,有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市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教研室正副主任。

出版方面,有出版社、杂志社的编辑、副编审、编审。

广东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是有学术水平、有创造能力,同时也是有拼劲。

特别是在申报立项、送审阶段,他们的那种全情投入,拼死一搏的精神,那种送审时的过关斩将的勇气和运气,是很“了不起”,很让人感动的。

” 过去曾流行一句话:“如果你要整一个人,你就把他派去编中学教材。

在接受任务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有心理准备,编写中学教材是辛苦的。

但是,说实在的,这次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竞争之剧烈,要求之高,工作之累,还是出乎我们好多人的意料之外。

前一阶段的工作和成绩可称之为过“三关”。

一、立项通过第一关2003 年 4 月 4 日广东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立。

要求在 5月 19 日送审立项报告、四个样章。

所以在编写组在成立的当天,我们就提出“拼死一搏”的口号。

因为我们编写组人员都没有遍过高中语文教材。

而人教社是 2002 年 10 月开始工作,我们迟了半年。

由于“非典”,送审时间推迟到 6 月 16 日。

这样我们才能如期完成和送审立项报告、四个样章(必修课 1 的活动单元《认识自我》、必修课 5 的第一单元《走近经济》;选修课《唐宋散文选读》、《中外小说比较》)。

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

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

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第四课《宋词四首》中的一首。

这课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

本词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感慨。

学习该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二、教学设想: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体现了苏词的豪放风格。

学习中通过配乐朗诵,视频展示、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感受豪放的情调。

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点拨本词的语言特点、手法、思想感情等等。

联系苏轼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本词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确立依据: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

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了古典诗歌,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

而现在的学生对西方文化、前卫文化了解甚多,相对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上可以侧重于对词中文人情感的探究,进行文化上的拓展。

在本课教学上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吟咏,感受本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相结合(对诗词这一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蕴的过程。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古文编写管窥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古文编写管窥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古文编写管窥古文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育教材,古文编写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古文编写的角度,探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古文编写的管窥。

一、古文选材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古文编写的选材非常考究,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清各个时期的经典之作。

例如,在《国语》中选取了《周語》《齐語》等篇目,既强化了古代政治制度、礼制等方面的知识,又增加了对于历史文化渊源的了解。

在《史记》中选取了《司马相如列传》、《张良列传》、《韩非子》等篇目,既体现了散文、辞赋等各种文体形式的多样性,又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流传至今的各种名言警句。

在《唐诗三百首》中选取了杜甫、李白等诗人的诗歌,展示了唐代盛世诗歌的风姿。

总的来说,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古文编写的选材是多样而精妙的,从经典到流传甚广的作品都有涵盖,并融合了历史、政治、文化等多种元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内涵。

二、古文组织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古文编写的组织与编排非常科学,高效,每一篇古文的组织结构都非常清晰,主题明确,篇章精彩。

例如,《孟子》一书中,分为①始制、②天下之至义,③天下之至道,④择乎中庸,⑤公孙丑上、下,共计五部分。

每一部分之间内容有序、紧密,关联自然,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文本中的相关内容。

在组织古文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遵循“重点难点先教,基础打牢固,重点强化讲解”的原则,让学生在有序而有趣的学习环境中逐步掌握古文的阅读技巧。

三、古文解读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古文编写的解读非常优秀。

古文中的古字旧词,古时人的品性、思想及道德观念等各领域内的知识点,精炼而深奥。

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精到的阐释。

在诠释古文中,教材中对古文相关名词的概念和历史背景进行适当解释,并提供了一些现代汉语翻译和注释,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古文阅读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粤教版选修二第三单元的第-篇课文,是王维的一篇散文。

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的特点,其散文也具备诗的语言,诗的特点。

本课是作者写给裴迪表达邀约同游的信,既叙朋友情谊,又写自然景物。

其中景物描写有特色,有情韵,语言优美。

“文中有诗,文中有画”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从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选文来看,散文也成了考查的重点。

而高考考纲要求文言文“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诗歌鉴赏试题在考查能力的要求上以能力为主,这个能力又集中体现在掌握诗歌的鉴赏技巧,如诗歌的意象、意境、情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高考考点导向,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

3、情感目标:领会文中作者对友人的那种深厚感情。

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而本文的重点将放在品味“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这一块,难点在于感受文中营造的意境,以及鉴赏语言有情韵的特点。

所以本课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结合句子赏析课文。

二、学情分析主要从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诗歌鉴赏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特点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学生已经处于高二下学期,这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知识,能阅读中等难度的文言文,也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技巧,但语言组织能力还比较薄弱。

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三方面的对策,分别是培养主讲人翻译巩固文言基础成果展示提升语言组织能力,情境设置激活想象与创造。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师翻译字词巩固基础2、创设情境: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3、小组合作法,突破重难点四、教学环节与活动(一)教学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2、学生根据导学案提示整合信息;3、教师从作业批改中收集易错点;4、课前培训讲师(针对文章字词及翻译):增强学生的语文体验(二)课堂活动:由易到难,层层深入1.诗歌导入,引出本文学习目标:图片引出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让学生背诵,并回忆王维作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引出其文章“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学习。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指瑕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指瑕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指瑕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各种版本的教材不断涌现。

仅高中语文教材而言,就出现了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以及鲁人版等版本。

过去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整一个人,就把他派去编中学教材”,听起来是笑谈,其实是指出了中学教材编写的不易,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语文教材方面。

作为从未出版过自己教材的广东省来说,粤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充满了常人不能预想的艰辛。

光是选文的版本、课下的注释,就是令人头疼的事情。

主编陈佳民先生曾经这样写道:“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60个人,拼死拼活干了两年多,开了40多次研讨会,发出60个编写文件,请教全国和省内20多位专家,停课出去集中在外面宾馆编写教材9次,必修课大型修改一共编印了8稿,选修课也印了三五次稿。

他们到从化温泉去改稿,但从来没有泡过一次温泉。

我们所去宾馆有娱乐设施,但从没有时间去卡拉OK过一次。

现在是提倡‘快乐教育’、‘快乐足球’的时候,他们殚精竭虑、拼搏得那么辛苦。

”正是有着这些编者的辛苦,粤教版教材才能冲破重重难关,从15个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得关注到不足。

笔者在使用粤教版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古诗文部分存在若干问题。

虽是白璧微瑕,但为使教材更为精当,故不揣鄙陋,略陈一二。

一、选文版本有误粤教版的古诗文部分,在每篇的注释中都注明选文所依据的版本。

这个工作繁重复杂而又相当必要。

古诗文在传播过程中,常会出现讹误、衍文、脱字等现象,因此产生了版本的问题。

只有选择最靠近写作年代的版本,才能保证误差的最小化。

但是即使年代再接近,有时候也难免出现问题,所以还得参照后人的训诂考证。

粤教版第四册选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并在注释①中注明:选自《旧唐书·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在文章的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课下的注释注为:吴国和越国也会联合成一个整体。

吴、越是春秋时期东南方的两个相邻的国家,世代为仇,争战不休。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高中语文教材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高中语文教材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高中语文教材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介绍一、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自然衔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5册。

每册统一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古诗文)单元。

具体安排如下表。

册别活动文体文体语体语文1 认识自我传记散文①古典诗歌①语文2 体验情感诗歌散文②文言文①语文4 感悟自然科学小品小说①古典诗歌②语文3 关注社会议论文小说②文言文②语文5 走近经济新闻戏剧文言文③我们的选修课程目前设计和编写了14册。

如下表一、诗歌与散文系列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陈新璋) 2.《唐宋散文选读》(谢飘云、闵定庆) 3.《中国现代诗歌选读》(陈少华)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陈剑晖)二、小说与戏剧系列5.《短篇小说欣赏》(叶祖帅、杨挺) 6.《戏剧欣赏》(袁国兴)7.《电影文学欣赏》(柯汉琳、何晓园)三、新闻与传记系列8.《新闻阅读与》(崔大江、陈建伟)9.《传记选读》(刘晟)四、语言文字应用系列10.《说话的艺术》(周国光)11.《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蔡建华)12.《常用文体写作》(陈佳民、陈妙云)五、文化论著研读系列13.《〈论语〉选读》(邓裕华)14.《先秦诸子百家名著选读》(傅剑平)二、课程性质方面旧的教学大纲,强调语文的课程性质是“工具性”。

90大纲认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2000大纲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课程结构方面1.课程标准以模块为学习单元。

旧的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是以学期为学习单元,3年6个学期6册教科书。

新的课程标准,语文课成是以模块为学习单元,1个学期2个模块,5个学期,10个模块。

2.课程标准开设大量选修课在高中阶段语文的10个模块中,5个模块必修课5册教科书10学分;5个模块选修课10多本教科书,学生可以选修4个模块4册教科书得8个学分。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以粤教版《荷塘月色》课文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以粤教版《荷塘月色》课文

104!教材教法I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以粤教版《荷塘月色》课文分析为例◎陈玉琳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学要发生质的变化,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上。

教材分析有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从宏观视角来看,教材分析是指对全学段或某一册的教材进行分析,以把握教材编写思路,从而建立符合核心素养培育需要的教学思路;从微观视角来看,教材分析更多的侧重于对某一单元或某一篇课文的解读与分析,并从中建立课文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的,以求以小窥大。

而言,更多于教材编写或课专家,后更多的于一线教师。

本文试从教师个体的角岀发,以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谈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材分析理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语:构与思发与与:、文化与解。

在语文学核心素养的角解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获得的是:语文教学的是育,育是语文学的核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在于以高中语文学科特有的育人。

那,语文学有的是现在教学中育人?回答这些问题,要从本上。

以为,核心素养,这个根本是教师于语文学核心素养的视角,去分析教材解读课文,从而语文学育的第一步。

对于着语文学核心素养的视角解读课文,有:一是语文教师对语文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这里要注意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素养格与关键能力的培育,而语文学核心素养则重在四个要素的落。

那么在课文解读的时候,教师应当立足于四要素切入文本,最以•格与键能力的培育落脚。

这样以现与上的衔接,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更稳定立在核心素养的础之上。

二是在课文解读中要追核心素养与课文的无痕融合。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解析教材、解读课文,不是给课文或教学过程贴上核心素养的标签,说某段某段是在实现“语言建构与”(课改革中这一现象曾经非常普遍),而应当追一种无痕的效果,即在无形当中以让学生现核心素养的不同落,而这要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深度挖掘核心素养落地的可能性。

三是要面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课文解读。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简介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简介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简介中国现代诗歌选读该教材大致根据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各阶段的概貌组织单元,结构、体例有所创新。

全书着力于引导学生学习鉴赏中国现代诗歌。

入选篇目既重视有影响的大家名作,也照顾到其他优秀作品。

“思考与练习”也不乏富于创意的设计。

戏剧欣赏该册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明确,意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一般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中外戏剧的兴趣,提高戏剧欣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该册的设计思路较有特色,分别按戏曲、西方演剧和话剧编排为三个单元,构成由中到外、由古及今的递进关系,便于对中外戏剧知识的了解。

全书框架结构比较合理、清晰,按照戏剧的主要种类安排和划分单元,三个单元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了一个中外、古今的格局。

选文计较有代表性,都是中外著名戏剧家的经典作品。

特别是专门设有戏曲单元,使该册在同类教材中有其特色。

课文编排具有特色,所选课文能够既注意其经典性,又注意戏剧类型和风格的互补,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戏剧文学知识。

每个单元后面的欣赏储备和知识链条简明而有针对性,突出了对中外戏剧史知识、一般戏剧常识和欣赏戏剧的能力的培养。

注意与必修课的衔接,在课后的探索与交流中注意提醒学生对以往已经学习过的戏剧作品进行再思考和价值联想。

传记选读该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明确,结构框架有创意,精心设计“今朝风流”、“异城人生”和“古今余韵”三个单元,时间和空间上兼顾古今中外,文体上兼顾白话、文言,单元标题醒目,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单元中,分别设计了“单元导语”“基本阅读”“扩展阅读”“表达交流活动”“学习链接”和“推荐阅读”六个栏目,既有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又提供了机动灵活的选择空间。

该教材设计的“模块综合评价表”体现了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优点和特色:一、编者以双视角将唐诗宋词元散曲中大家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将其他名家的作品分为拓展阅读课,“基本阅读”部分按重要作家编排,突出个性,“拓展阅读”部分按作品题材内容分类编排,兼顾群体,这样的框架有利于作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又显示出一个阶段创作的多样性,反映文学史的基本面貌,保证了较广的阅读面。

粤版语文书的特色和地位

粤版语文书的特色和地位

一、粤教版高中语文编写特色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5册。

以“活动”、“文体”、“语体”、“三线”安排为必修课单元的特色。

即每册统一安排4个单元,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古诗文)单元。

具体安排如下表。

册别活动文体文体语体语文必修1 认识自我传记散文①古典诗歌①语文必修2 体验情感诗歌散文②文言文①语文必修4 感悟自然科学小品小说①古典诗歌②语文必修3 关注社会议论文小说②文言文②语文必修5 走近经济新闻戏剧文言文③二、编写特色分析:(一)明确了什么是现代语文的“实用类”文体,把其中实用类文体中的热门文体——新闻、传记、科学小品,而且把它们与论述类、文学类并列为独立的文体单元。

又从中分出议论散文,实际上它是属于“论述类”的,以此使论述文体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高考的实际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大类文体,选择了8种文体进入教材,安排了10个单元。

文学类:选择诗歌、小说(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4种文体6个单元。

论述类:选择议论文1种文体1个单元。

实用类:选择了新闻、传记、科学小品3种文体3个单元。

(二)以“活动”“文体”与兼顾安排单元,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了强化人文精神,为了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所承载了主要的人文内容,我们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5个方面,设计了“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5个活动单元,分别作为每一册的第一单元。

而每一册的其他3个文体、语体单元的主题题材内容,尽量与活动单元的主题题材内容互相呼应,互相兼顾,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三)集中编排语体课文单元,强调了语文教材文言文的基础性为了达到读懂浅易文言文的目的,我们把古代作品集中编排单元。

编排的方法主要按文体,同时也按时代分成5个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体例现在全国正在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大概有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语文版和粤教版五种。

这个版本有着各自的特点。

这其中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与其它版本比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线两结合”。

下面就从这个特点出发谈谈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1、三线四单元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依照《课程标准》提出的必修课程5个模块,分编5册。

每册按活动、文体、语体三条线索,安排4个单元。

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古诗文)单元。

具体安排如下表:全套必修课程教科书5册共20个单元,其中5个活动单元、15个阅读单元。

每个单元都包括了活动指导、课文阅读和辅助学习(点击链接)三大部分。

不过活动单元与阅读单元的具体设置也有所不同。

活动单元以活动为中心.设置了“单元导语”、“话动指引”、“参考阅读”、“点击链接”四个部分。

阅读单元以阅读为中心,设置了“单元导语”、“基本阅读”、“扩展阅读”、“表达交流活动”、“点击链接”、“推荐阅读”六个部分。

基本阅读、扩展阅读和参考阅读等三种阅读课文,累计每册4个单元22课,5册20个单元110课157篇课文(有的一课不止一篇课文)。

其中现代文15个单元101篇:古代诗文5个单元56篇(文言文23篇、古诗33首)。

粤教版高中教材以“三线”安排单元,体现了教材的基础性、传统性和时代性。

必修教科书的结构是以“活动”、“文体”、“语体”三线安排单元。

“三线”安排单元的核心是以“文体”安排单元。

从古到今,汉语文章很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而在形式中除重视语言外,特别重视文体。

语文课是中学最具民族特色的课程,以“文体”安排单元正是体现了语文教材的基础性和传统性。

以“文体”安排单元,也不是过去教材文体单元的简单复旧,不再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文体分类,而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大类文体,选择了8种文体进入教材,安排了10个单元。

文学类:选择诗歌、小说(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4种文体6个单元。

论述类:选择议论文1种文体1个单元。

实用类:选择了新闻、传记、科学小品3种文体3个单元。

2、两结合两结合的第一个结合是指“活动”与“阅读”结合安排单元,每一册的第一单元都设计为“活动单元”,5册安排5个“活动单元”(或称“单元活动”);另一个结合是以“写作”与“口语”结合,安排阅读单元内部的“表达交流活动”,5册共安排15个“表达交流活动”(或称“表达活动”)。

即使是“单元活动”与“表达活动”也有差别。

“单元活动”有明确的人文主题,规模大(两周完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文学习综合性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性;“表达活动”是一种作业性学习活动,主要是写作与口语方面的活动,规模小,目标单一,综合性不大,但探究性却不弱。

必修教科书的活动设计,都集中在它是“语文”的活动这一点上。

“单元活动”有一个自我、情感、自然、社会的人文主题,与语文知识和技能结合得很紧密。

即使是“走近经济”活动单元,也没有因为走近经济而远离语文。

设计的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经济问题的同时,受到了查找资料、问卷调查、专题访谈、实地考察的锻炼,最后还要写出一篇调查报告之类的文章。

“表达活动”更是以写作为中心、辅以口语交际来设计活动。

每个活动都设计了一种文体的写作。

5册必修教科书依次安排传记、记叙散文、诗歌、议论散文、议论文、书评、科学小品、微型小说、新闻、改编剧本等写作活动;也多次安排讨论、访谈、演讲、辩论等口语活动。

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结合成了活动的中心环节,写作更成了这个小型学习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总结升华。

这种以“三线”及“两结合”方式安排单元的好处有:①理清了中学语文的文体,加强了语文的基础知识素养。

过去的中学教学文体与社会上的文体分类不很一致,比如,把文体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大类,记叙文里包含有传记、新闻、小说、散文,把虚构文体与非虚构文体混淆在一起,这样有时就会造成同学们阅读和写作知识方面的混乱。

以“三线”安排单元,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文体分类,明确了什么是“实用类”文体,并把其中的热门文体———新闻、传记、科学小品,与论述类、文学类文体并列为独立的文体单元。

这是文体时代性的一种体现。

②以“活动”与“文体”兼顾安排单元,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为了加强人文精神,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所承载的主要人文内容,教材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5个方面,设计了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5个活动单元。

而每一册的其他3个单元的主题题材内容,尽量与活动单元的主题题材内容互相呼应,互相兼顾,努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

③集中编排语体单元,强调了语文教材文言文的基础性。

为了达到读懂浅易文言文的目的,教材将古代文言诗文集中编排单元。

编排的方法按文体也按时代,分成5个单元,其中古典诗歌2个单元(唐以前1单元、唐宋元1个单元),文言文3个单元(抒情1个单元、议论1个单元、史传1个单元)。

④活动与文选、知识构成三维培养方式传统的语文教材是以“文选”为主的,文选是给学生阅读使用的。

现在我们的教材又增加了“活动”这个设计。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和活动的时候,得到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我们编进一些语文知识。

这样“文选”、“活动”、“知识”就构成了良好的三维培养系统。

“知识”在我们的必修教科书中就是“点击链接”栏目,我们在这个栏目中有计划有安排地介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语言应用”三方面的方法、技巧、常识的短文,以备学生在需要时查阅参考。

必修教科书每个单元2篇,每册8篇,5册共40篇。

其中阅读的10篇,写作的15篇,口语的3篇,现代汉语的5篇,古代汉语(包括古代诗文)的7篇。

二、强化阅读,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杠杆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曾对“语文水平一般”的学校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原因多种,有的是缺乏学习动力,有的是教师水平低,有的是受方言影响,而一个共同的关键性的原因是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

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既然是阅读问题,就把切入点放在“阅读”上,希望通过足量而有成效的阅读,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以及口语表达的水平,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那么,这套必修教科书又是怎样强化阅读,使阅读成为杠杆的呢?1.构建三个层级阅读系统。

粤教版必修教科书每册有三个阅读单元,阅读单元将阅读分成三个层级。

最重要的一个层级是“基本阅读”,这是放置最重要最有代表性课文的地方,5册共50课。

第二个层级是“扩展阅读”,这是与“基本阅读”同类内容和体裁的课文,5册共40课。

这是给读完“基本阅读”需要继续阅读的同学准备的。

与此相同层级的还有“参考阅读”,5册共15课。

5册必修教科书,这两个层级共安排105课139篇(首)典范性和时代性都比较好的课文,给同学们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阅读资源。

第三个层级是“推荐阅读”,这是向同学们介绍课外读物的栏目。

5册共推荐了《朱自清散文全集》《三国演义》《飞鸟集》《园丁集》《家》《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语文常谈》《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等10部(套)著作。

曾经调查过广东两个城市的高中生,每人每年平均课外阅读量不足15万字。

学好高中语文仅有课内阅读是不够的,语文素养高的同学还得力于课外阅读。

教科书中“推荐阅读”和《学生学习册》中“课外自由阅读”的设计,是想引导同学们自觉地增加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的阅读。

2.加强阅读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为了强化阅读,在5册必修教科书的“点击链接”栏目中,安排了10篇介绍阅读理论、习惯和方法的短文,供同学们需要时有个性地点击选用。

事实上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理论和策略,也应该有自己合适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这些短文的编写内容是从课文中引出来,也针对同学们的需要。

例如刚开学,有的同学尚未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安排了《眼到心到手到》短文;针对阅读教学过分追求唯一答案,就安排了《诗无达诂》短文。

此外,还安排了诵读、熟读、略读、精读、速读、比较阅读、研究性阅读、欣赏性阅读以及古文今读等短文。

这样,阅读教学就不再是单一的精读,它还有其他阅读方法可供选择。

速读,对一些读书速度慢的同学是一个提醒。

诵读,对方言区农村同学特别重要。

熟读,可能是目前改变有些人阅读学习效益不佳的有效方法,等等。

二、存在的不足:1、古文的注解这套教材古诗文比重适中,选文精当,不仅注重对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且更注重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

[1]但其中古诗文注释中对通假字、古今字的处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编者的意图看,他们还是有意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用字现象,在形式上则表现为用“通”表示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的关系,用“同”表示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的关系。

但在具体操作上对一些字的处理有些混乱。

一、选文版本有误粤教版的古诗文部分,在每篇的注释中都注明选文所依据的版本。

这个工作繁重复杂而又相当必要。

古诗文在传播过程中,常会出现讹误、衍文、脱字等现象,因此产生了版本的问题。

只有选择最靠近写作年代的版本,才能保证误差的最小化。

但是即使年代再接近,有时候也难免出现问题,所以还得参照后人的训诂考证。

粤教版第四册选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并在注释①中注明:选自《旧唐书·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在文章的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课下的注释注为:吴国和越国也会联合成一个整体。

吴、越是春秋时期东南方的两个相邻的国家,世代为仇,争战不休。

此言谬矣。

翻开中华书局1975年版的《旧唐书》,明明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再看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由骈宇骞、骈骅编著的《贞观政要》,亦写作“胡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推测大概是承人教版的错误而来的。

人教版在教材中也收入此篇,但是选择的版本是晚清时期编的《魏郑文公集》。

在此书中,“胡越”是写成“吴越”的,但是这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物,原文并非如此。

清朝的皇室是满族血统,属“胡”、“夷”、“鞑虏”,故而凡古书中出现相关的字,清代都视为忌讳,一律删改。

鄂昌因《塞上吟》一诗中称蒙古人为“胡儿”,被乾隆认为是“悖逆”、“影射讥讽”而被处死。

所以“胡越”就被改成了“吴越”。

其实这个错误也发生在苏教版教材上,他们选了清代康熙年间由董洁领衔主编的《全唐文》,里面也是写作“吴越”的。

明白了“吴越”乃“胡越”之误,那么“胡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元代戈直《贞观治要》注为“胡越者,极南北之间,言至异可同也”,这就与什么吴国、越国的大相径庭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

编者所选版本是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出版的《白氏长庆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