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乡音!乡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音,乡音!乡情!
作者:黄诗箴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15期
前年,我随厦门大学合唱团赴宝岛台湾参加“相约台中——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比赛和展演。那是我第一次到台湾,闲暇之时,总喜欢走街串巷,深入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感受台湾同胞的生活和情感,因为同为中华儿女,都有着共同的语言和亲情,确实令我倍感亲切。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台中、新竹、台南、金门等地都有看到南管社团的足迹,远处还不断传来丝丝的弦管声及唱着旋律缠绵深沉且曲词古朴曼妙的南音。此情此景,作为本色泉州人,我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几句。
一、泉州南音源流
泉州南音有南曲、南乐、弦管、南管、丝竹、五音、郎君乐、郎君唱等多种别称,这些名称自有独特的内涵,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南音源流有其代表性。首先,泉州南音具有悠久的历史。泉州南音保留了唐代音乐的许多曲牌名,固守“丝更相和,执节者歌”的传统演唱形式,唱腔中遗存的古代汉语发音习惯,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一是南音工乂谱和五声音阶。专家研究认为弦管工乂谱“以其独特的表意性符号记录了先秦的乐音关系,这是先秦以来传统乐学理论存活于民间的教科书”。二是南音的主要乐器曲项琵琶和尺八(今称洞箫),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汉、魏、晋、隋、唐、五代。三是关于泉州南音的“曲”和“谱”。专家学者认为“曲”是泉州南音三大类别中很原始、很古老、很珍贵的一部分。
(一)泉州南音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属于典型的区域文化样式。作为地方音乐,它所流行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闽南及台湾、澳门、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一些闽南人聚居的地方。泉州南音是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尤其是以泉州地区的方言为准,因而被称作为“乡音”。
(二)泉州南音具有固定的音乐样式。经过千百年长期的发展,泉州南音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形成了指、曲、谱三大组成部分。根据《中国音乐词典》中的解读:指即“指套”,是有词、谱、琵琶弹奏指法的比较完整的套曲,由若干同宫调的曲子连缀而成,一般包括二至六节,每节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谱,即器乐曲,谱附有琵琶弹奏法,没有唱词,未供乐器演奏,共有十三大套,每套包括三至十段,大都以描绘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为内容;曲,即散曲,亦称草曲,曲的数量甚多,据老艺术家估计不下千首,唱腔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唱腔以不同的滚门、曲牌名称和曲名作为标志。
因此,泉州南音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泉州市还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也是2007年6月文化部批准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之一。
二、闽台南音,乡音乡情
闽台南音,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永不消亡,因为它承载的是乡音和乡情,这种乡音乡情是永远活在闽南人的生命里,融化在血脉之中的。不论你人在哪里,甚至到了天涯海角,那种来自本乡本土的难离难舍的乡情,是永远难以割断的。远渡重洋的海外游子,为何普遍醉心于弦管,那是因为他们在弦管声中,可以找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和亲人,以慰藉无限的乡思。因此,南音已成为奔走四方、远离故土的人士与故乡和亲人维系的精神纽带和交往的桥梁。
(一)泉州南音流传面很广且非常古老。南音是随着中原人的移民带入泉州,又随着泉州人漂洋过海的足迹,流播到闽南周边地区,并远播到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华侨的聚居地。南音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批居民入台而传入台湾,为有别于“北管”而定名为“南管”,南音随着华侨的足迹带入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或称“弦管”,或称“郎君乐”不等;南音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厦门的开埠,随着泉州人的移居而传入厦门,被称为“南乐”。总之,不论是南音、南乐、南管,凡是同好者都称为“弦友”,都以泉州方言正音演唱,都供牵乐神孟昶郎君大仙。因此,南音千百年来,在五千万人口以上的闽南语地区,无形中形成一个南音文化圈。
(二)南音已成为人类感情升华的产物。它的指、谱、曲,除了描写自然界春夏秋冬与风花雪月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景物之外,绝大部分是表现人生的悲欢离合,其中尤其以闺怨和别情为最。南音以第一人称抒唱起来,无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三)南音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动听、耐听、百听不厌。它可以跨越时空,为不同地区、不同语种的人士所接受,所赞评。据报道,台湾、新加坡、菲律宾等一些南音团体,在欧洲演唱也获得了奖项和高度的评价。当然,南音有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显然不是一时一地的某些人所创作出来的。南音是历代名师智慧的结晶,经过千百年的大浪淘沙,百姓筛选,最终保存下来,当然具有生命力,在任何时候都能焕发强大的艺术魅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南音在闽台这片具有特定人文环境的土壤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闽南文化因为有南音这份文化遗产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影响深远。例如,王心心女士,1965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市,四岁即开始学习南管音乐,由父亲亲手教习。1984年以术科榜首考进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南管班,两年后,即获全国通美杯金银榜盒式音带奖,次年由艺校毕业后进入泉州南管乐团,逐年获南管广播大选赛事专业组第一名和华东六省一市“红灯杯”演唱奖。1993年至台湾定居,加入汉唐乐府并提升音乐总监。从此,王心心开始艺术生涯的世界演唱之旅,除台湾之外,演出的国家包括比利时、荷兰、以色列、泰国、菲律宾、韩国、西班牙,以及获邀参加法国亚维侬艺术节。她曾任汉唐乐府音乐总监和首席乐师,平时还兼任台湾大学和艺术大学戏剧系讲师。她计划将她有生之年唱过的南管名曲,包括唐诗三百首以南管曲牌唱法的CD陆续出版。因此,世界各地的媒体报道称赞她是最具有东方古典美的演唱家,在教学上她也是被师生肯定的传统音乐教师。
总而言之,福建与台湾真是两地一家亲,今天海峡两岸为弘扬闽南文化,传承泉州南音,为提倡国粹,发扬精神文明,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在这伟大的文化家园里,大家都在为祖国、为乡邦、为华夏子孙而奉献心力,同唱同调的南音、同吟唐诗和宋词。闽台一水相隔,两岸人民共同的风土民俗,包括习惯、血缘、文缘、学缘都是脉络相通的一家人,同根同源、不可分割。但愿两岸之间,海峡和谐精神,何其鹰扬、直上云霄。
【参考文献】
[1] 泉州历史网.
[2] 郑长铃,王珊.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