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报告(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老子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国思想文化进入到鼎盛时期。其中,又以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最受后世借鉴与吸收,但若论最为神秘的,恐怕就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了。为了了解老子这一历史人物,我通过大量资料,进行了一定研究。

一、老子的生平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人仁里人。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也就是现代管理藏书的官员。(出自司马迁《史记〃老子传》)。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老子的思想

任何一种思想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第一、《礼记〃中庸》中曾提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祍金革,死而厌,北方之强也。”,“守柔曰强”《道德经〃52章》“柔弱胜刚强”《道德经〃36章》“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42章》这些话充分说明了老子重视柔弱的思想。

第二、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晚期,这时狼烟四起,“税收十取其二,还不嫌多”(《论语〃颜渊》),“苛政猛于虎”(《礼记〃檀

弓》),贵族没落,礼制崩坏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于是,老子主张“无为”,赞成统治者“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49章》),他的许多主张,由于其原则正确,汉朝文景帝采用而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第三、依据《史记》记载,老子活了160来岁,这很有可能。因为老子修道养寿,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寿命自然常人多得多。《史记》又说老子:“居关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那么,老子写书的时候,最起码也有70岁左右,深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自然能使他启迪出这种系统的思想了。

三、老子的生活哲学

有一次,孔子去拜见老子,当孔子回来后,众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回答道:“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老子的崇拜已经不亚于一般人了。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鼓吹道理这个世界,甚至有人将《道德经》称之为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灿烂的自保阴谋哲学。其实,真正对《道德经》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心态,是一种阳光积极的乐观心态,也就是一种不生气的智慧。

老子对于“善“的定义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

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既弘扬了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做人就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这也是老子所要告诉我们的处世哲学。

四.老子思想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思想有没有价值,要看他能不能合用。老子的思想在今日不仅有用,而且非常有价值,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社会,物质生活突飞猛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大打出手。而老子反对物欲,讲究“清静无为”,讲求精神生活,这使我们谈到他的思想都仿佛在沙漠中遇到了绿洲,在心灵上滋润自己。这就是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最大用处,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五、老子思想的历史影响

老子作为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必定为后人的学习铺垫下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当时社会的人们提供了精神依托,促进了一些朝代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强大,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总结

老子作为春秋战国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早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当中,每次读到《道德经》,读到他的思想,

我都会大受裨益。但是正因为道家讲究与世无争,就也导致现在人们对老子甚至道家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有人错误的曲解了老子的思想,导致了人们对于他的误解。老子一生极为神秘,其著作更是少之又少,但其任何一部著作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新的处事态度。总而言之,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为历史上众多成名的思想人物的成功做了很好的思想铺垫。

六、资料引用

1、老子的生平,部分节选自《史记》,部分节选自百度百科。

2、老子的思想,部分参考余培林《生命的大智慧〃老子》

3、老子的生活哲学,部分参考自刘旭文《老子不生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