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复习讲义

合集下载

《溶液》 讲义

《溶液》 讲义

《溶液》讲义一、溶液的定义与组成在化学的世界里,溶液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混合物。

简单来说,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把盐溶解在水里,那么盐就是溶质,水就是溶剂。

需要注意的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比如,酒精溶解在水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溶液,氯化氢是溶质,水是溶剂。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意味着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比如浓度、密度等。

稳定性则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长时间放置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的现象。

二、溶液的分类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溶液可以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相对较高,稀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相对较低。

但浓和稀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另外,按照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溶液还可以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一般来说,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或者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物质)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者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物质)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三、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温度。

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例如硝酸钾,在温度升高时,能够溶解更多的硝酸钾。

但也有少数固体物质,如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对于气体物质,溶解度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比如,打开碳酸饮料瓶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降低,从而冒出大量气泡。

其次是溶剂的性质。

溶液复习讲义

溶液复习讲义

溶液知识点一:溶液、溶质、溶剂得概念1、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得混合物。

溶液得组成:溶质:被溶解得物质(固体、液体、气体)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得物质(一般就是水)2、溶液得特点: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得溶质浓度、密度与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例1.下列属于溶液得就是A.冰水B.碘酒C.牛奶D.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得石灰水例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得就是A.蔗糖与水B.硝酸钾与水C.碘与酒精D.植物油与水例3.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乳浊液得就是A、碳酸钙加入水中B、碘单质加入水中C、酒精加入水中D、植物油加入水中例4.下列关于溶液得说法:①溶质只能就是固体;②溶剂一定就是水;③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就是无色透明得纯净物。

其中错误得就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二:溶解过程与溶液得组成1、溶解过程中得热现象:溶液温度降低。

如:NH4NO3。

溶液温度升高。

如:NaOH 、浓硫酸。

溶液温度不变。

如:NaCl。

2、溶液得组成:溶质:被溶解得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得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如题目无特殊说明,体积之与不相等)注意:a、固体溶于水得那部分才就是溶液中得溶质,未溶解得固体不属于溶液中得溶质,也不属于溶液得某一部分。

b、溶质可以就是一种物质,也可以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得物质,但溶剂只有一种。

如:糖盐水中就有两种溶质。

c、能与水反应得物质生成物就是溶质。

如:SO3、CaO 与水反应得到得生成物溶于水,生成H2SO4、Ca(OH)2,则溶液中得溶质就是H2SO4、Ca(OH)2。

3、乳浊液:一种物质以小液滴得状态分散到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得混合物。

③悬浊液:一种物质以固体小颗粒得状态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不均一、浑浊得混合物。

《溶液》 讲义

《溶液》 讲义

《溶液》讲义一、溶液的定义与组成在化学的世界里,溶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混合物。

简单来说,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比如说,在糖水当中,糖就是溶质,水就是溶剂。

要形成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需要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物理的,比如分子间的吸引力;也可以是化学的,比如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

二、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是溶液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意味着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是完全相同的。

无论是从溶液的上层、中层还是下层取样,其浓度和性质都不会有差别。

稳定性也是溶液的关键特点。

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液就不会发生分层或者沉淀现象。

它能够长时间保持其均匀的状态。

溶液的透明性也是常见的特征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溶液都是透明的,有些溶液可能呈现出一定的颜色或者浑浊度。

三、溶液的分类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状态,溶液可以分为气态溶液、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

气态溶液的例子有空气,其中氧气、氮气等气体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液态溶液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比如食盐水、酒精溶液等。

固态溶液相对较少见,比如某些合金就是固态溶液。

按照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又可以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相对较高,稀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则较低。

四、影响溶解的因素温度是影响溶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增大,比如硝酸钾。

但也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比如氢氧化钙。

对于气体溶质来说,温度升高溶解度通常会减小。

压强也会对气体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产生影响。

压强增大,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同样对溶解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相溶原理告诉我们,结构相似的物质往往更容易相互溶解。

五、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用百分数来表示。

《溶液》专题复习课件(共36张PPT)

《溶液》专题复习课件(共36张PPT)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布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析
02 知识点归纳梳理
02 知识点归纳梳理
0033 重重难难点点突突破破
03 重难点突破
04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04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第三部分 重难点突破
溶解度、溶解度表格和曲线
溶解度概念在理解是把握“四三二一”:“四个要素”一定温度、
100 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三”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5.结晶: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要得到KNO3晶体一般用 降__温__结__晶__ 法(适合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显著增大的物质); 要得到NaCl晶体一般用 蒸__发__结__晶__ 法(适合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变化不大的物质)。 ▲温馨提示: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中的升温或降 温的方法是针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而言,而 对于熟石灰和气体,就刚好相反。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布
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析
0022 知知识识点点归归纳纳梳梳理理
02 知识点归纳梳理
03 重难点突破
03 重难点突破
04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04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
第二部分 知识点归纳梳理
一、溶液的组成
1. 定义:___一__种___或__几__种____物质分散到_另__一__种__物__质__ 里,形 成的__均__一____、__稳__定____的___混__合___物叫溶液。 特征:(1)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性质___相__同___。 (2)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化,则溶质与__溶__剂____不会分离)。 2.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但溶液的体积≠溶质的 体积+溶剂的体积。

《溶液》 讲义

《溶液》 讲义

《溶液》讲义一、溶液的定义与组成当我们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就得到了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例如,在糖水当中,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要理解溶液的概念,关键在于“均一”和“稳定”这两个特点。

“均一”意味着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比如说,一瓶食盐水,无论从瓶中的哪个部位取出一部分,其咸度都是一样的。

“稳定”则表示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二、溶液的形成过程溶液的形成实际上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扩散和水合的过程。

扩散就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不断运动,逐渐分散到溶剂的各个部分。

而水合则是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以氯化钠溶解在水中为例,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渐脱离氯化钠晶体表面,向水中扩散,同时它们又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最终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氯化钠溶液。

三、溶液的性质1、溶液的颜色溶液的颜色取决于溶质的性质。

有些溶质本身就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而有些溶液则是无色的,比如氯化钠溶液。

2、溶液的导电性溶液是否导电取决于溶液中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像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等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离子的溶液能够导电,而蔗糖溶液等不含自由移动离子的溶液则不能导电。

3、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溶液的沸点通常高于纯溶剂的沸点,凝固点则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这是因为溶质的存在会影响溶剂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四、溶液的浓度溶液浓度是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多少的物理量,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例如,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100g×20% = 20g,水的质量为 100g 20g = 80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复习课件)

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 )
A.硫酸铜溶液 B.蔗糖溶液
C.生铁 D.干冰
01
3.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
形管中的液面右端明显下降,该物质可能是下列的( C )
A.蔗糖
B.食盐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01
4.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变瘪,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C ) ①氢氧化钠和水; ②固体硝酸铵和水; ③固体氯化钠和水; ④面粉和水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 C.只有② D.只有④
03
二、稀释浓溶液法 1.原理:稀释前后,溶质 质量不变
2.步骤:①__计__算___②_量__取___③__混__匀__ 【误差分析】在该实验中,若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将 会导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大/小)。
03
1.现需要将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4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需要水的体积 为( C )
02
题型2.溶质和溶剂质量的比较 1. t4℃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C的饱和
溶液,需溶质质量大小为:___A_>_B_>__C___; 2. t4℃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C配制成饱
和溶液,需溶剂质量大小为___C_>_B_>_A_____; 3. t4℃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所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
02
题型1.一定温度时,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1.t4℃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__A_>_B__>_C__。 2.P点的意义:t3_℃__时__,__A_、__B__两__种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相__同_。 技巧一:比较溶解度时,必须指明_一__定__温__度___。

溶液复习课件

溶液复习课件

溶液复习课件溶液复习课件一、溶液的基本概念1、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3、溶剂:在溶液中起溶解作用的物质。

4、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5、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二、溶液的特点1、均一性:溶液中各处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但并非不发生变化。

3、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等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4、化学性质:如导电性、渗透压等与溶质和溶剂的组成有关。

三、溶液的应用1、化学反应中的媒介:溶液中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媒介。

2、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溶液是生物学中研究生物分子、细胞等生命物质的重要研究对象。

3、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溶液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作为原料使用,如硫酸、硝酸等。

4、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溶液在医学领域中常常被用来研究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平衡。

四、溶液的制备方法1、溶解法:将固体物质溶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即可。

2、稀释法:将浓溶液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即可。

3、升华法:将固体物质升华后,再凝结成晶体,得到溶液。

五、溶液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中毒、腐蚀、燃烧等安全问题。

2、规范操作:实验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避免随意操作。

3、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4、清理现场: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证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

六、总结溶液是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其特点和应用广泛,实验操作需要注意安全和规范。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备方法,掌握溶液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溶液》单元复习课件

《溶液》单元复习课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结晶
可以通过增加溶剂、降低温度或加入更多 的溶质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反 之亦然。
当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因蒸发溶剂或降温等 原因形成结晶析出时,剩余的溶液仍为饱 和溶液。
03 溶液的表示方法
质量分数
定义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 比。
计算公式
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 100%。
应用
常用于表示固体溶解在液 体中的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 的量。
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物质的量 / 溶液体积)。
应用
常用于表示气体或溶液的浓度。
溶解度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
计算公式
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100g。
医疗中还需要用到各 种消毒液、清洗液等 ,这些也都是溶液。
溶液的渗透压、酸碱 度等性质对药物的吸 收和药效有着重要的 影响。
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肥料和 农药,这些物质通常是以溶液 的形式施用的。
土壤酸碱度、水分含量等因素 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 响,而这些因素与溶液密切相 关。
农业中还需要用到各种植物生 长调节剂、杀虫剂等,这些也 都是溶液。
05 溶液的混合与分离
溶液的混合方法
01
020304 Nhomakorabea溶解法将一种或多种物质溶解于另一 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稀释法
将浓溶液加入到更多的溶剂中 ,使其浓度降低。
混合法
将两种或多种溶液直接混合在 一起,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课件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课件
PART ONE
生活中常见溶液应用举例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食盐溶液
食盐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
糖水溶液
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具有甜味,常用于制作甜品和饮料。
酒精溶液
乙醇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也常用于医疗和卫生领域。
溶解平衡原理简述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最大限度时,溶解和结晶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溶解平衡的定义 溶解平衡的特点 溶解平衡常数 动态平衡、条件平衡、同离子效应等。 表示溶解平衡状态下,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与有关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03
影响沉淀反应的因素
温度、浓度、pH值、共存离子等。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课件
答辩学生:XXX 指导老师:XXX
目 录
目录
contents
溶液基本概念与性质 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溶解平衡与沉淀反应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探究 酸碱盐溶液性质比较 生活中常见溶液应用举例
PART ONE
溶液基本概念与性质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温度、压强、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等。其中,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最大,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溶解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PART TWO
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3.1关键技术 3.2技术难点 3.3案例分析
质量百分比浓度计算
质量百分比浓度是指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质量百分比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 100%。 适用于固体、液体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计算。 计算时需确保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单位一致。 定义 计算公式 应用范围 注意事项

九年级化学溶液专题复习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溶液专题复习ppt课件
②过滤必须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知识回顾
2.结晶 是溶液中的溶质形成晶体的过程。 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晶体的方法主要有: (1)蒸发溶剂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
固体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晶体.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获得硝 酸钾晶体.
气体物质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
规律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5、 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比较
比较项目
意义 温度要求
溶解度 (S)
溶质质量分数 (C%)
一定温度
不受温度 影响
溶剂要求
100克
A、降低温度
B、蒸发水,再恢复到室温
C、KNO3固体
D、加水
*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在20℃
时,把20克NaCI投人到50克水中充 分溶解后,下列有关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 B.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
C.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未溶解
〖3〗 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B )
A.白醋 B.食用油 C.食盐 D.酒精
〖4〗 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 C ) 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
乳化作用
命题角度: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考查对乳化作用的理解。
例3 [2011·烟台]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
知识回顾
一、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溶液

溶液知识复习课件

溶液知识复习课件
影响因素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溶剂的性质以及溶质 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际应用
了解溶解度变化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非常重要,例如 在制备化学试剂、分离提纯、结晶等过程中需要控制溶解 度。
密度变化
01
密度变化
当溶质加入到溶剂中时,溶液的密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如果
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溶液的密度会增大;反之则会减小。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 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物质得 到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极电 势来预测和比较反应的可能性 ,电极电势越高,物质越容易 得到电子。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由于某种原因而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沉淀反应的原理是溶度积原理,即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形成沉 淀。
溶液知识复习ppt课件
• 溶液基础知识 • 溶液的制备与分离 • 溶液的化学反应 • 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 溶液的物理性质变化 • 溶液的化学性质变化
01 溶液基础知识
溶液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性质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混合 物性质等。
• 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 涉及到能量吸收和电子转移的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溶液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 中和反应,通过交换离子或共价
结合的方式,生成盐和水。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 根离子的结合,形成水分子。
酸碱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 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可以通过化 学平衡常数来描述反应进行的程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件

漏斗和滤纸要选择合适的大小和 材质,以确保过滤效果。
滤液倒入烧杯时要缓慢,避免溅 出。
分液操作与注意事项
分液操作:将两种不 相溶的液体进行分离 的操作。将分液漏斗 置于铁架台上,将上 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 一个容器,下层液体 从下口放出。
注意事项
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 检查是否漏水,确保 其密封性良好。
溶液的组成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 体或气体。
溶剂
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是液 体,如水。
溶解度概念
01
02
03
04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 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的大小受温度、压强、 溶剂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溶解度通常用单位:克/100 克溶剂来表示。
通过蒸发溶剂或去除部分 溶剂,使溶液的浓度升高。
注意事项
稀释和浓缩过程中,要确 保溶质的质量不变,避免 因操作不当导致误差。
03 溶液的酸碱性的一种性质,表 示溶液对酸碱反应的倾向性。
酸性溶液是指能够给出氢离子 (H+)的溶液,碱性溶液是指 能够接受氢离子(H+)的溶液。
溶解操作:将固体物质放入烧杯,加入 适量溶剂,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物质 完全溶解。
溶剂用量要适当,避免过量或不足。
注意事项
玻璃棒搅拌时要轻柔,以免打破烧杯。
烧杯必须干燥,以免影响溶解速度。
过滤操作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玻璃棒要干净、干燥,以免污染 滤液。
过滤操作:将需要过滤的液体倒 入漏斗,漏斗下放置一张滤纸, 用玻璃棒将液体均匀地倒入漏斗 ,液体经过滤纸流入烧杯。
溶液浓度的计算
01
02

溶液复习通用课件

溶液复习通用课件

06
溶液的实验技术
分光光度法
定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分析方法。通 过测量样品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确定溶液中 目标物质的浓度。
优点
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该方法可用于对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生物分子等进 行定量分析。
缺点
分光光度法的主要限制在于它只能用于对能够吸收光的物 质进行定量分析。此外,该方法还可能受到干扰离子的影 响,导致误差。
02
溶液的制备与分离
溶液的制备
1 2
3
溶解过程
固体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解度
物质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限度。
溶剂的选择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相似相溶原理选择合适的溶剂。
溶液的分离
过滤分离
通过滤纸或砂芯漏斗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蒸发浓缩
通过加热蒸发溶剂,使溶液中溶质浓度增大,达到分离目的。
,单位为mL/L或μL/L等。
计算公式
02
体积浓度(φ) = 溶质体积 / 溶液体积。
应用场景
03
常用于描述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浓度,如香水、消毒液等

摩尔浓度
定义
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常用符号c表 示,单位为mol/L。
计算公式
摩尔浓度(c) = 溶质物质的量 / 溶液体积。
量子化学模型
量子化学模型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01
该模型使用量子力学原理来描述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反
应。
量子化学模型的基本原理
02 该模型使用哈特里-福克方程和其他量子化学方法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知识点一: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1、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固体、液体、气体)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水)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溶质浓度、密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例1.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 B.碘酒 C.牛奶 D.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石灰水例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和水 B.硝酸钾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例3.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乳浊液的是A.碳酸钙加入水中B.碘单质加入水中C.酒精加入水中D.植物油加入水中例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纯净物。

其中错误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知识点二:溶解过程和溶液的组成1、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溶液温度降低。

如:NHNO。

溶液温度升高。

如:NaOH 、浓硫酸。

34溶液温度不变。

如:NaCl。

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如题目无特殊说明,体积之和不相等)注意:a、固体溶于水的那部分才是溶液中的溶质,未溶解的固体不属于溶液中的溶质,也不属于溶液的某一部分。

b、溶质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但溶剂只有一种。

如:糖盐水中就有两种溶质。

c、能与水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溶质。

如:SO、CaO 与水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溶于水,生成HSO、Ca423(OH),则溶液中的溶质是HSO、Ca(OH)。

22423.乳浊液:一种物质以小液滴的状态分散到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③悬浊液:一种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状态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形成不均一、浑浊的混合物。

4.乳化现象定义:在不稳定的乳浊液中加入一种稳定剂(乳化剂)形成一种均一、稳定的乳化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乳浊液不稳定,但是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生活实例: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上、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②农药的使用:向农药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后,再溶解在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制成的透明液体叫乳油。

③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等。

例5.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例6.(2013?淄博中考改编)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剂体积加溶质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C.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例7.(2013?宿迁中考)下列物质能溶于水且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粉笔灰B.硝酸铵C.植物油D.食盐例8.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知识点三:溶液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定义理解: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

③“饱和”指的是溶解溶质的最大量。

2、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绝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NO、NaNO、KCl 33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NaCl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Ca(OH) 23.饱和与不饱和转化饱和→不饱和:加溶剂、改变温度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改变温度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情况。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5.结晶1、定义: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做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

2、结晶方法:①蒸发溶液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

如:NaCl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

如:KNO 3胆矾:CuSO·5HO 绿矾FeSO·7HO 明矾KAl(SO)·12HO 2242424例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在一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例2. 在20℃时,测得50g水中溶解18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从实验中可知()A.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B.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C.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D.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例3. 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A. 饱和溶液B. 不饱和溶液C. 稀溶液D. 无法判断例4. 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A.过滤B.蒸发C.蒸馏D.结晶例5.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C.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知识点三:溶液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3.实验目的:练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的理解。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钥匙、量筒(10mL、100mL)、NaCl、蒸馏水。

.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量(量取):③溶解:④装入试剂瓶:试剂瓶上的标签填写的内容:4.误差分析:①若称量NaCl时,砝码与NaCl左右颠倒了,所配置的溶液是浓了还是稀了?②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所配置的溶液是浓了还是稀了?③若称量NaCl时,天平指针偏左,不作任何处理即用它量取2.5gNaCl,其它操作都正确,则所配置的溶液是浓了还是稀了?④为什么不选择10mL的量筒呢?三、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计算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1、稀释方法:加水稀释加入低浓度溶液2、增浓方法:添加溶质、蒸发掉部分溶剂、与浓溶液混合例1、往100 g 20%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00 g水,则稀释前后________。

A. 溶剂的质量不变B. 溶液的质量不变C. 溶质的质量不变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例2、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溶解度是S g/100g水。

从数值上看,A与S的关系是A____S(填“>”、“=”或“<”)例3、某研究小组对本地区河流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查,取水样后先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

A. 除去水样中的其它物质B. 除去水样中的难溶性固体物质C. 使水样变为纯净水D. 对水样进行消毒处理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在t℃时,90 g水中溶解10 g氯酸钾时达到饱和,所以氯酸钾在t℃时的溶解度是10 g/100 g 水B. 硝酸钾在60℃的溶解度是110 g/100g水,110 g硝酸钾溶解在90 g水里,可得到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200 gC. 在100 g水里最多溶解A物质36 g,则A物质的溶解度是36 g/100g水D. 在10℃时,50 g水里溶解10.5 g硝酸钾就不能再溶解,则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是21 g/100 g水..例5、有100 g 15%的NaNO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 A. 蒸发掉42.5 g水 B. 蒸发掉50 g溶剂 C. 加入15 g NaNO D. 升高温度3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B.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溶剂只能是液体D.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2.(2012年北京,7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C.溶液都是纯净物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4.下列关于蔗糖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溶于水就消失了B.蔗糖水下部的浓度比上部大C.蔗糖水恒温放置,不会析出晶体D.蔗糖水不具有蔗糖的化学性质5.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升高温度,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D.1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硝酸钠。

在相同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硝酸钠。

这说明随着溶剂量的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也增大7.下列关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叙述正确的是()A.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B.20℃时,70g水中正好溶解了3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C.20℃时,某100g饱和溶液中有30g溶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D.20℃时,30g某物质需要100g 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C.溶液的质量一定是136g D.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00∶1369、现有a、b两种物质在t℃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 溶液还可21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